- 相關推薦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筆記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朱永新新教育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筆記1
首次翻看這本書,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著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我非常認同作者說的:幫助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師的發展看作是學校發展的起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一切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如果教師他不能充滿激情地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師不能每天用心去發現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終是一種缺陷。一個學校可以什么都沒有,只要有了為學生和教師精神成長而準備的圖書,那就是學校。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是一個習慣,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人只要有精神的饑餓感,才會閱讀,一天不閱讀則很難受。
說到閱讀,“晨誦、午讀、暮省”是新教育實驗倡導的一種回歸樸素的兒童生活方式。
晨誦,在生命的黎明,你讓兒童吟誦什么?前幾十年兒童晨間機械地背誦課文的晨讀,引發了極大多數人的反對,然后,讀經運動,英語晨讀等替代性課程便應運而生。新教育實驗認為,晨誦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記憶未來可能用到的知識,不是為了進行記憶力的強化訓練,而在于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在于通過晨誦,既養成一種與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習誦、領略優美的母語,感受詩歌所傳達的感恩、優美及音樂感。
于是我在班里提倡學生早晨背古詩,希望孩子在每天的清晨與經典古詩共舞,讓他們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時間得以舒展,靈魂得以靈動,師生共同傳達一種愉悅、飽滿的精神,并以此開啟一天的學習。
午讀,代表的是整個兒童階段的非學科性質的閱讀。其中的核心內容就是閱讀屬于他們自己的童年書籍。然而,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他應該讀什么書?我們該怎么開始閱讀活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教育實驗,開發了“毛蟲與蝴蝶——新教育兒童階梯閱讀研究”項目。毛蟲與蝴蝶項目認為,不同年齡的兒童,由于心理發展階段的限制,他們能夠讀懂的童書是相對有限的,我們要從大量的童書中尋找出每一年齡段兒童能夠閱讀的書籍。
暮省,指的是學生隨筆、日記,以及師生通過日記、書信等手段,相互編織有意義的生活。用日記記錄成長,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用詞語相互激勵、撫慰,成了新教育實驗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學生寫日記是老師要求的,不得不寫,并且會帶著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特別是低年級,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但是老師自己也需要多寫教育日記,時時鞭策自己,才能在教育中獲得成長,我會朝著這方面不斷努力。
晨誦、午讀、暮省,將教育回歸到一個樸素的整體,它既是對學科課程的補充,同時也是對過早精細化的學科課程進行一種矯正。新教育實驗認為,素質不是知識與能力的拼板,而是一個人的完整的理解力與創造力。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做到晨誦、午讀、暮省,那我們的教育也事半功倍了。我們相信,新教育有望實現素質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書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為一個普通的教師,一直在思索怎樣做一位合格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教師應該具備的以下幾方面素質:
一、激情。
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時,無時你不感覺到愉悅與沖動,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詩意的大師在演講,大師用他詩一般的語言和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讀者。作為教師,我們用肢體與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文明,如果我們沒有激情,我們就無法感染學生,我們就無法調動學生,生動課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轉換,課堂教學就很難成效。
二、愛心。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愛心是喚醒學生和諧美妙的音樂,是激發學生動聽悅耳的語言,是照亮學生黑暗中的明燈。教師富有愛心可以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教師理解信任學生,學生尊重依戀教師。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心理感受,便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識。
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另外,扎實的基礎,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書中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這段話給了我警示和啟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并不遙遠,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筆記2
捧讀《新教育》,書中清新的文風詩意的文字澎湃的激情向我描繪了一個個教育夢想。每個夢想都源于作者對現今教育的深思與追問,引經據典,娓娓道來,它就象燈塔一樣引領我走近新教育。
朱教授提出了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建數碼校園、構筑理想課堂,這些行動,使我眼睛一亮。
在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觀點時,他引用米盧的一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并將以改版為“只要行動,就有收獲。”他說,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對太多的理想,一路走過,我們總是實現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礙著自我的超越。因此,我們不要太多的口號,我們需要的.是行動,他讓我明白了,只要行動,就有收獲。所以,我們要在書香縈繞中,教會學生讀書,教會學生寫作,教會學生提高,教會學生做人。
捧讀《新教育》,它教會我要用心地去愛學生。朱老師在書中說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的前提是什么?無非就是愛,愛這一職業,愛自己的崗位。我明白了老師的嚴厲懾服不了學生,這種震懾只會加深和加寬我和學生之間的鴻溝,永遠使它無法復平。正如書中所說的,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的教師,深得學生喜愛的教師,能放下教師的架子,走進學生心靈的教師。所以,多點時間和學生交流,一定能讓學生真正認識我,了解我,喜歡我。
捧讀《新教育》,它教會我做一個鍥而不舍的追夢人,用自已的生命去擦亮新教育的火花。朱老師說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會做夢的教師。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標,同時有要有激情。人要會做夢,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
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多學習,多思考,重方法,重實踐,在創新中求發展,在努力中圓夢想,并幫助學生插上夢想的彩翼。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筆記3
寒假里,我跟隨讀書會認真研讀了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這本書,“人總得在活在當下的同時,借助精神力量去對抗現實的殘酷……”新教育,便給了我這樣的力量。
新教育,讓我遇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還曾記得,每日清晨醒來,迎著第一縷朝陽,忍不住打開它,開始我一天的晨讀;還曾記得,每日中午吃過午飯,柔柔的陽光溫熱燦爛,輕輕打開《新教育》,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坐在一地暖暖的歲月靜好里,去讓心靈經歷一場又一場的美好;還曾記得,每天晚上,當夜色闌珊,總要在這份寧靜里,輕輕讀幾頁書,寫幾行批注,臨睡前,就將《新教育》壓到枕頭地下,枕著這份美好才能入眠……
我喜歡這樣的日子,坐在一地的陽光里,與書相伴,在文字中享受淡淡的書香,新教育便給了我這樣的光!在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里,從“新教育的兒童課程”里,我明白了把故事和游戲還給童年,讓孩子們不再迷戀電視和網絡,這是最合乎生命的學習;從“新教育”的“理想課堂”中,我懂得了理想的課堂不在于它的有條不紊,不在于它的流暢順達,而在于它是否讓孩子練習和實踐,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腦、動手、動口;從“新教育”的“六大論”,即發展論、行動論、潛力論、個性論、崇高論、和諧論中,我懂得了教師要無限相信學生的潛能,要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從“新教育”的“管理法則”中,我明白了一名小學教師的生命同樣可以很偉大,同樣可以很驕傲,同樣可以寫出自己的尊嚴,同樣可以寫進中國教育的歷史;從“新教育的教師發展”中,我懂得了從事教師事業,就是把教育作為自己故事的主旨,并用生命最大段的篇幅來展開和書寫!我愿意,向著明亮那方出發,做一個這樣的仰望星空摘星星的人!
朱永新老師在第十章《新教育的家教主張》中提出一系列切合新教育的家教觀點:新教育需要新父母;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品德重于學問,狀態大于方法;把童年還給孩子;無限相信孩子的發展潛力;讓孩子有一樣屬于自己的東西;讓讀書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讓日記伴隨孩子成長。
朱永新老師所說的讓孩子讀童書,這里的“讀”不是識字教學,而是把閱讀同幼兒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孩子們在讀童書,也是在游戲,在制作,在創造,在生活……在我的教育教學中,為了更好得將新教育理念實施起來,為了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讓每一位孩子親近書本,喜歡上閱讀,我在班內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
一、開展《激情飛揚,遇見最美的課堂》的班本活動。
讓孩子們通過讀書,閱讀,利用口、手、腦將所學知識更快地理解表達出來。一年級的孩子剛進入小學,對全新的學習環境、學習生活、學習同伴,都充滿了好奇與憧憬。同時,由于陌生,也會隨之產生恐懼與排斥。如何幫助孩子把對小學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積極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為此我準備了很多故事和有意思的活動,讓故事和活動浸潤孩子。“荔枝電臺”最開始是我送走的.上一界孩子們的班級電臺,就是利用軟件“荔枝FM”平臺讓孩子們通過手機發聲,它起源于一個單純的想法——用聲音記錄和激發孩子們去讀去寫去創作的點滴,每個家庭將孩子的聲音故事制作成節目上傳班級群聊。它打破了課時的限制,將學校和家庭連接了起來,實現了孩子們每天聽故事講故事創作故事的愿望。
二、成功發起“伴讀媽媽在行動”的親子共讀活動,提倡我班的家長們和孩子共讀。
向家長們宣傳和孩子共讀同一本書的好處,發起親子共讀的讀書活動,鼓勵家長們把與孩子共讀時的音頻、視頻等,上傳各班班級微信群。
三、寒暑假期間,利用班級群指導學生堅持閱讀。
這個寒假,對于我們一二班的孩子來說,讀童書,寫拼音日記,是他們假期生活中最關鍵的一件事兒。兒童教育專家尹建莉說:“閱讀,是個并不難進入的過程,重要的是讓孩子無所顧忌地拿起一本書,開始讀了。”兒童閱讀靠的是對讀本的興趣,所以讓孩子們愛上閱讀,一定要從興趣入口。在課外閱讀這塊,我們班很多孩子一直堅持得不錯,如奧晴、碩研、思彤、尚洲、欣怡、嘉奇、藝萌、森琛、浩宇、紫晨、冠程……放假回家以后,午托的孩子們也開始了閱讀,如夢涵、靜雯等同學,越來越多的孩紙加入班級共讀的行列,如令佳、露予等。而寫作,則是開啟兒童心靈世界的另一扇窗。
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所以我在這個假期要求孩子們學寫拼音日記,就是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沒東西可寫時,可以寫寫每天所讀的課外書也行。家長們在寒假里也不閑著,幫助并培養孩子循序漸進寫日記的習慣,孩子們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長。內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寫,每天讀過的書的內容,或者是每天所發生的事兒。
四、在班內定期舉行朗誦比賽、講故事背誦、演講比賽等,激發學生讀書興趣,感受多種形式的閱讀魅力。
并為獲勝的孩子們頒發小獎狀,合影留念并將照片通過班級群發送給家長們。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希望在這樣的堅持不懈中,家長和孩子們都能遇見更棒的自己!
在《新教育》的第十一章“新教育的管理法則”中,朱永新老師說,“一多具體的花,遠勝過一千種真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好的老師在他自己的成長歷程中都有自己的榜樣,都有自己的模型。這讓我想起生命中那些美好的花兒!在“鄉村教師訪名校”去河師大學習的那段日子,河師大藝術學院劉安娜老師、河南省首屆最具影響力班主任呼寶珍老師……她們的課堂,讓人如沐春風;她們的人格魅力,她們的個人修養,他們榜樣的力量,無時無刻不令我熱淚盈眶!當魅力溫柔的安娜老師站在“省培計劃”河師大新鄉站的講臺上時,令臺下所有的培訓教師們感覺眼前一亮,她穿著一身紅顏色的裙子,長長的頭發及腰,清新脫俗,像是從《紅樓夢》中走出來的故事人物一般。
聽安娜老師的課,不像其他人的講座,呆板,沉悶,像是汩汩清泉從心間流過,像是暖暖春風拂過臉頰,舒服,清新……“有一種工作是我們成長的依附,當我們踏進這片土地,便注定了要百般努力、千般辛苦;在勞作中習得智慧、追尋幸福。至于結果,幸福啦,是我們多賺啦,不幸福,我們也沒有賠!”“蜘蛛不會飛翔,但它照樣把網結在空中。
即使自己不是天鵝,也要做一只蜘蛛,為教育生命結一張臨凌空之網,為自己劃一片生命的綠葉。”扶溝縣教師進修學校呼寶珍老師這一個個精彩的個人語錄,給現場的所有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和深刻的啟發!對于我,更是來自生命、源自心靈的震撼。教育,需要的不僅僅是你的苦力,你的全力以赴,更多的是習得智慧,做一名擁有智慧力的班主任。人生,真的應該有美好的相遇!才能讓人疲憊不堪時,因為這些美好繼續前行。
美國托尼馬倫在獲獎感言中有幾句話讓我特別感動。
最優秀的教師有一個共同的品質:他們知道如何讀懂故事。他們知道走進教室大門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獨一無二、引人入勝,但卻沒有完成的故事。
芳華易逝,歲月不驚。我愿,在生命的長河中,用青春用激情用智慧用生命用傾注一生的信仰去走進孩子們的故事,去閱讀孩子們的故事,并和他們一起編制故事,在新教育中綻放芳華!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筆記4
寒假期間,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師的朱永新《新教育》,細細地讀著、品著、感受著、也思索著。說起朱老師,感覺特別親切,緣自于朱永新《新教育》那獨特的親和力。簡單而尊重地道一聲“朱老師”,仿佛一下子距離近了許多,讀他的書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從教的小學,很多方面已經是循著朱老師的教育之夢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嘗試的階段,我們還無法很深地體味著新教育的甜蜜,而傳統的教育觀念又時時地不斷的沖擊,外加現行教育評價系統的不配套,要實現新教育的夢想自然是有著諸多困難,于是咀嚼著朱老師的文字,回憶和想象著我們的教育現實,不禁有了許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時候讀類似理想化的作品,我總有潛在的一種定性思維,我覺得理想就是所謂紙上談兵,夸夸其談。洋洋灑灑說了許多美妙的東西,而真正能夠在現實中存活或者構成藍圖的卻零零星星。如今讀朱永新《新教育》卻不盡然,朱老師平靜而又睿智的語言,堆積的已不僅僅是一個夢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熱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經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書中所說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按最正統的解釋,即“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這就意味著,教育是一種期待: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期待,社會對人發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對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說,教育就是對理想的追求。
朱老師正是懷著一種赤誠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述著他的“新教育之夢”: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長、理想的教師、理想的家長、理想的學生……我不打算在這里一一復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強調說明的是,作者的'這些理想絕不是虛無飄渺的“童話”或“神話”,而是根植于教改現實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為例,作者從八個方面談了他對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舉四個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是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充滿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體現于教學的全過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注重協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融于一體,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力于“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成。
無論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還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師都把它放進了教育的大環境中進行闡述,其綜合性和融合性可見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課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著痕跡,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勞動教育和理想的體育。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門學科就是這朵花上的一個花瓣。
我們應綜合地來看待這些學科,而非從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當然理想的學科應該客觀看待和謹慎進行學科滲透和學科整合。這樣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師的教育理想之夢,帶給我的靈感和激勵將隨著我的文字流暢成我的所得,感謝朱老師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朱老師愿意把這些可貴的文字和我們分享,感謝朱老師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誘的引導和教誨。朱永新《新教育》——將時刻警醒我們去做一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群新時代的“理想學生”。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育讀書筆記04-28
陶繼新《治校之道》讀書筆記08-14
《教育魅力》讀書筆記02-15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5-17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01-10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04-02
教育書籍讀書筆記05-16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03-05
教育讀書筆記(精選61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