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方法》讀書筆記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效教學方法》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效教學方法》讀書筆記1
最近,我閱讀了加里D·鮑里奇著的《有效教學方法》一書。在閱讀過程中,我自覺把書中的理論和實踐指導與日常教學經驗相對照后發現,這是一本非常適合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實用工具書,它給予了我們行動指南,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理于教學實踐,幫助我們解答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更促使我們反思然后改進。
本書用了大量生動鮮活的課堂教學案例,告訴我只有實施有效的教學行為,才能使自己成為有效教師。
1、課堂的有效管理
雖然教師從走上講臺的那一刻便自然給學生留下領袖、權威的感覺,但是能否在長期教學過程中贏得學生的喜愛與信任、尊敬與崇拜,則需要教師投入情感與智慧。
首先是建立課堂的規則。開學的第一堂課,做完簡單的自我介紹后,我會展示一些學生的作品集,引導學生感受兒童畫的“趣”和“美”。隨后我會下發學習通知書,明確美術學習的工具,提出具體的學習目標:遵守紀律、帶齊工具、勤動手腦。
其次是師生合作。我會帶領學生整理美術學習材料袋。整理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鉛畫紙、手工紙、彩色卡紙、宣紙、復寫紙、刮蠟紙、皮紙等多種繪畫材料,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
最后是情感交流。我會帶領學生閱讀美術書、參觀美術教室,告訴學生,本學期我們將學習畫畫、泥塑、紙工等美術本領,開展多樣化的美術活動,激發學生美好的學習愿景。
有效的課堂管理,還需要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精心維護和管理,例如真誠的情感交流、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的設計,策略方法的運用等。
2、明確目標,清晰授課
要想成為有效教師,一定要研究教材、大綱、課程標準,明確課程設置方針、目的,分析單元主題目標,合理設計課時計劃。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例如閱讀美術學科相關的教學論書籍,研究每一冊教材,合理制定三維目標,設計教學活動。因此,我經常購買一些書籍自學,例如錢初熹著的《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程明太著的《新編美術教學論》等,曾令格主編的《中小學美術教學活動設計》等,了解當前美術教育的發展,學習有效的美術活動設計。
課時計劃是一個系統過程,決定學生應該學什么和怎樣學?備課時,首先要系統把握單元目標(具體的教學目的和目標)。其次要分析學情,關注學生的學習特征,使課時內容、三維目標等,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最后是根據既定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
完成上述兩項后,清晰授課便是落實的環節。清晰授課需要教師口齒清楚,表達準確,沒有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特殊習慣,使要點易于理解,難點得以有效分解,使學生按邏輯順序逐步理解概念、方法等。這一切需要教師不斷修煉,加強自身的業務素養,涉及情感、態度、組織、經驗等方面。
3、有效的策略,多樣化的教學
吸引注意、告知學習者目標、激發學生回憶前提學習內容、呈現刺激材料、引發期待行為、提供反饋、評估行為是構成課時計劃的骨干,而有效的教學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則是骨干上的血肉。因此要想成為有效教師,必須學習多種教學策略,例如直接教學策略、間接教學策略、提問的策略、認知學習策略等。學習為了實踐,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策略與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融合,合理恰當的體現。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體現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例如師生交互、小組合作、各種游戲、比賽、實驗、研究等。
4、鞏固學習興趣、體驗成功愉悅
要使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教師應該營造一種開放的、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體驗到相互信任和信心,計劃和組織教學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教師要主動走近學生,因為當教師向學生靠得越近,溝通就變得越為互動,也就有越多學生跟著教師轉,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目光交流、聲音的變化、身體的移動等。
要使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教師還應改注重鼓勵和評價。例如對于學生回答的鼓勵和表揚,作業的講解評價等。對于美術學科來說幫助學生整理作品集、展示學生作品等也是鼓勵、表揚的有效方法。美術學科也應該有測試,包括美術知識和實踐操作兩方面,測試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例如小組競答、書面測試、主題繪畫等。
教師能夠影響學生的認知行為和情感行為,因此關鍵點便落在了“有效”兩字上。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我會努力研究課堂行為和方法、重視課堂中的師生互動。
《有效教學方法》讀書筆記2
由于個人業務成長的需要,我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了教育類的書《有效教學方法》。仔細閱讀后,深深地體會到作為老師若想把教育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將教學原則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之中,要具備相當的素質。
閱讀至有關促成“有效教學的幾種關鍵行為之后”,我深有感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1、清晰授課:突出教學重點時,教學語言要易于理解;概念教學時要清晰、規范;規律教學時要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實驗教學和習題教學要讓學生明晰步驟與方法。
2、多樣化教學:本人依據理解提出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教師提問。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提問的藝術、精細設計提問的環節、調控課堂的氣氛等。
第二,學生回答。可以是口頭的表達,也可以是書面上的,對于觀點或解題思路不一致的地方,教師引導學生辯論、討論,讓學生在碰撞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認識清楚。此外,利用多媒體還可以將學生回答問題的信息予以放大,既使學生有積極參與的意識,又讓學生有成就感。
第三,小組合作。合作為個人成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小組成員內的合作將學生的行為集中在完成教學中的既定任務。而小組與小組之間,通過相互競爭、相互“較勁”,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益。
3、任務導向:教師提出待定課題,布置給全體同學或分解成多個不同的“單元”,以任務的形式,因“任務而導”的時間越多,學生的學習機會就越多,學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這一關鍵行為,致力于增加學生學習學術性科目的時間。它與教師的任務導向和內容覆蓋面相關。教師的任務導向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學習那些將要評估的材料。
如何辦呢?教學刺激之后立即誘發理想行為;在一種非評價性的氣氛中提供反饋機會;必要時使用個人活動和小組活動;使用有意義的口頭表揚;監督課堂作業,在獨立完成練習期間頻繁地檢查進展情況。
5、確保學生成功率。學生學習的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教師要在有限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展。在每組教學刺激后,要安排練習或問題討論,使大多數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學生才能得到發展。學習的本質屬性是自主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是教師的職責。有效學習必然是自主學習,有效教學策略也就是培養學生自主性的教學策略。
不可否認,有效教學方法一書并不是在空談什么素質教育,而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名真正能發揮自身價值的教師。
《有效教學方法》讀書筆記3
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了《有效教學方法》,我受到了很大啟發。我覺得老師若想把認真準備的課付諸實施,把教學原則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還必須達到上好課的一些基本要求:
一、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組織嚴密,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熱烈。
1、目標明確。
我覺得,目標明確是指上課時老師明白這堂課要掌握些什么知識和技能,要養成些什么行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樣的態度,要學會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認為師生的活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進行,上課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時插入課外內容,為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可以把內容引申出去,都會起到事半功倍。但有時漫無目的地講,對學生就會分散注意力,教師的教學任務就難以完成。
2、內容正確、重點突出。
我感悟,在一節課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上,不要對所有任務和所有內容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對細枝末節的知識可以蜻蜓點水地一帶而過,但對重點知識、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氣教學,重點知識要引導學生弄懂、弄清、熟練掌握。
還有教師講授的知識還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技能或行為要符合規范,并且應該要求學生作出的反應同樣是正確的,如果不正確,教師就要及時予以糾正。在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往往是崇高的、萬能的,他們會向教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對待學生的疑問應保持謙虛、認真、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輕易作出沒有把握的回答。當沒有把握回答問題時,我們可以按照《有效教學方法》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資料弄明白之后再回答你們”“對這個問題恐怕要看看有關材料,我和你們共同學習”。因為我體會到教師的虛心、嚴謹的治學態度能感染學生,使他們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科學的態度。
3、方法得當。
教師應該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善于選擇方法,創造性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這又是《有效教學方法》中的好方法,因為方法本身無所謂好壞,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圍,上課運用的方法要與教學情境相適合。譬如,對尚未定論的爭議問題,可以用小組討論法;為了讓學生認識一個他們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狀,采用講述來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觀,等等。
4、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熱烈。
通過學習知道,一節課應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得到發揮取決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在課上要邊教邊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調節自己的教學。一旦發現學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發揮教學機智,通過調整內容、方法、管理三個方面去激起學生的積極狀態,如果內容太深了,就該盡量的淺顯的方式來揭示的本質;如果進程太慢了,就該立刻加快來完成;如果學生太疲勞了,就該改個方法,如改講授為議論或談話,甚至講個與為課題有關的故事。
二、閱讀教學要著眼于幾個“點”來優化教學。
1、把握本文的基點
各篇課文的基點各異,教師在解讀文本的時候要能準確地把握課文的基點,準確把握課文的價值取向。雖說“一千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畢竟還是“哈姆雷特”,而不會變成“孫悟空”。因此準確解讀文本是課堂教學的前提。
2、找準課堂切入點
就教學來說,找到個性化教學的視角,這是有效教學的關鍵所在。因為這樣可以使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相對集中,學生學得相對透徹。一篇優秀的文章,總有那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點”——關鍵的詞語、文眼、警句、過渡段、文題,等等。在正確把握文本的基礎上,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教材中“掏出”極寶貴的可教因素,通過二度創作,精心設計,突破一點,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的思維的觸角深入到文本的內核,從而讓課堂成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場所。比如有位老師上的《天鵝的故事》,緊緊抓住“感動”一詞,讓學生與文本親密接觸,感動老天鵝,感動天鵝群,感動老人,最后感動讀者,感動所有的人,讓人們懂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體會到天鵝的頑強和團結精神。
3、捕捉情感興奮點
有效的教學在于能夠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學生的“需要”和“差異”往往并不限于知識水平,而在于求知熱情。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考慮“我應該講什么知識”,還要考慮“我應該如何讓他對這些知識有熱情”,善于培植學生的興奮點,不斷地激發和引導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質疑、討論、爭辯和探索。教師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就表現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點擊到學生愿意興奮、能夠興奮的關鍵點和關節點上,從而不斷推動學生智力和思維水平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4、創設思維生成點
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尋求知識生成、知識擴展的發散點,善于打開學生思維的空間,釋放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開發學生沉睡的潛能。尋求發散點,并有效進行思維的發散,要求教師具有開放的思維方式和廣闊的知識背景。在具體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課文所留出的“空白點”,開展創造性閱讀活動;可以利用課文主題的“相似點”,開展拓展性閱讀活動;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領域,抓住“知識盲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熱情,指導他們進行研究性閱讀活動;可以找到與其他學科、與社會生活的“交叉點”,組織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等。如在教學《特殊的葬禮》一課時,聯系課文內容,讓學生試試寫寫菲格雷總統飽含深情,動人心弦的演講稿。一是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情感,同時也對學生的語言進行了訓練,實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效統一。
有效教學意味著“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發展。為了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發展,教師需要在上課之前做好準備,這種準備活動就是“教學設計”。怎樣的教學設計有效呢?這篇短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切入點。的確,有效的教學設計不應該糾纏于細枝末節,而應該宏觀地看待教材,瞻前顧后地分析教材,深入淺出地鉆研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超越,在吸納教材的基礎上揚棄。教學設計的過程,是把教材轉變成學材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從而把教材變成學生自己可以進行探究的學材,使學生能夠逐步自主發展,教師的價值與智慧也主要體現在這一轉變的過程中。
總之,《有效教學方法》一書給我的啟示良多,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本著書的原則方法不斷加以實踐,從而深化對這一教學方法的認識,使聾校語文課堂成為真正為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