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讀書筆記范文1000字(精選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讀書筆記范文1000字(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1
《幼兒園教師成長手冊》這本書,是一本實用性很強,讀來簡單易懂的書。我利用這個寒假的時間,細細品味了這本手冊帶給我的樂趣,與其說它是一本幫助幼兒園教師成長的書,還不如說它是一本真實寫照幼兒園一天工作的手冊,以下就讓我來談談個人的一些想法吧。
這本手冊一共分為十章。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第二章:建立孩子的常規。俗話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很清楚的知道,良好的常規對于幼兒的身心和諧、健康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良好的常規可以使幼兒生活具有合理的節奏,促進身體健康,有利于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生活能力。另外,班級常規好,能給孩子一個嚴謹有序的學習、生活環境,讓孩子在此環境中不斷進步,同時也有利于老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反之,如果每個幼兒各行其事,不僅教師無法按計劃實施教育活動,就連幼兒的日常生活也無法協調。大家都應該知道班級管理中常規是很重要不可忽視的,只是在利用各種方法對幼兒進行常規訓練時孩子不太接受,并且效果也不太理想。本章則為我們介紹了如何制定不同年齡段的常規要求。
設計小班的常規教育內容要注意:
第一,小班的要求應比較簡單,如老師的注意指令應只有一種,其指定動作也應比較容易。
第二,要求要比較寬松,如一日活動安排應該留給孩子選擇的余地,孩子可以選擇集體活動或者是區域活動。
第三,在活動過程中老師不要不斷提醒孩子,語言要以孩子為本。
第四,從少到多、循序漸進地提出常規要求。
而大班孩子就完全不一樣,那個年齡段的孩子不是不了解常規,所以,建立大班孩子的常規不應該是由老師說教,而是先要讓孩子明白建立常規背后的意義,讓大家有更安全舒適的環境,然后由老師和孩子共同建立常規。來是應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如果能做到這樣,不但是為孩子提供了高層次的常規教育,老師自己也減負了。
隨著書的節奏,我的心情也跌宕起伏。我恨不得一下把書里面的內容全部消化掉,并且去實踐一遍。“家長工作”是我最困惱的事情。因為,不是每個家長的想法都是一樣的。總會有個別的與眾不同,通過與這本書的交流,一下子我明白了許多,同時也學會了許多。比如說:每天在幼兒園關注又而的日常生活,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作為與家長交流的素材。切記“告狀”式的談話,這樣做會讓家長覺得老師不喜歡甚至討厭自己的孩子。給家長提建議時不應該是說教,而是相互交流和溝通等等一些注意事項。這些都是前輩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意見,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然而,書中的班級建設,我認為也是非常的重要。首先作為老師,要對本班的學生特別的熟悉,在贏得孩子們喜愛的同時,也要在他們的面前樹立威信等等。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2
最近,我讀了《教師的20項修煉》這本書,時光飛逝,兩周的學習,使我如沐春風,收益匪淺。郭老師在前言中寫到:“這是我用10年時間寫成的,但卻是我自己和有志成為有品位的教師朋友們值得用一生去“讀”的一本書”。懷著一顆虔誠的心讀完后,不禁掩卷遐思,這本書的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去用心讀的書。本書提出了引領教師體悟“教育人生”的主張,從細節入手,闡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讀了教師提升素質的有效途徑,探討了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新理念,描畫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修煉教師的形象、精煉教師的生活、錘煉教師的專業。文中講到“修煉是一種對完美的追求,修煉是一種對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煉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修煉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內在要求,是領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教師的修煉,其實是教師的一種內在精神活動,是教師實現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徑。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煉。每一項修煉都讓我受到啟發和深思,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平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學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讀罷此書,我驚訝地發現,原先自己還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夠完善。每個修煉甚至都能夠成為我們今后教育教學工作的指領,但對教師的寬容這一節,我感受更為深刻。
寬容是一種好處上的嚴格。寬容就應因人而異,因事而別。作為教師,我們在擁有寬容的同時也就應做到:原則問題不讓步,是非面前不糊涂。應對眼前同樣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孩子們,要珍惜,更要努力讓每一個學生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一個學生在愛的撫慰下快樂成長。
學生們對老師是寬容的,只要你對他們付出過愛心,那么你以前對他們的冷言冷語,暴跳如雷,他們都能夠原諒。他們崇拜你、愛你。我又常常想,老師也就應對學生寬容再寬容一些,蕓蕓眾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可能他們經常無法克制自己的言行,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不必須有輝煌的未來,但是誰說一個平凡的人就比誰低人一等呢雖然書本知識的灌輸是很重要的,但是給學生營造一個寬容的學習環境,在鼓勵學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長上,個性張揚的發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體的社會潮流、教育氛圍和工作生活壓力,有時候讓我們教師偏離了方向。
如果說愛是一條河,那么寬容就是加載河上的一座橋,教師應以博大的胸懷為橋墩,以良好的教養為橋面,以廣播的知識做路燈,以清明的才智做護欄,唯有如此,學生站在這座師德的橋面上才會嚴肅認真地對待生活,并對學習產生用心而熱烈的情感。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3
《做個快樂的幼兒教師》一書,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從而在思考中獲得快樂、在創造中體驗快樂、在表達中感受快樂。
從第一天的閱讀中,我的思想上就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們幼兒教師要享受快樂、體驗快樂。“經常看到不同幼兒園的教師碰到一起,先互相傾訴苦衷,象工作如何緊張、家長如何難對付等……”看到這里,我也想到了自己,在幼教工作的這16個年頭了,也有不少的埋怨、嘮叨,感嘆工作過于煩瑣。但一味的`抱怨只會使生活更加的黯然失色,更會影響到工作的質量。“享受快樂人生是每個人的權利,難道幼兒教師卻要被拒之門外,不!”是啊,正如著名學者戴爾所說:生活就象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
1、在思考中獲得快樂
布萊希特說過:“思考是人類最大的快樂。”成為會思考的幼兒教師,首先要有對事業的熱誠、積極思考的態度和自信心。書中還有許多有趣的事例,把幼兒教師的思考和智慧充分的挖掘了出來。其中有一個“玩積塑”的例子,她轉換了自己的角色,以一名幼兒的身份參與到孩子的區角游戲中,和孩子一起開心的玩積木,老師和孩子一起沉浸在快樂的游戲中,一起分享游戲的成功和快樂。是啊,在平時工作中,也會碰到不愿合作的孩子,這時如果放下教師的“架子”,和孩子一起操作、一起玩,孩子就會把你當成朋友一般,向你敞開自己的心扉。
2、在創造中體驗快樂
做為幼兒教師要怎樣“創造”呢?“創造”離我們遠嗎?書中從以下三大點告訴我們如何創造:立志做會創造的幼兒教師、培養創造人格、提高創新能力。其實我們身邊也不乏有創造力的幼兒教師,有的老師有音樂和美術方面的創造力,有的會創編故事、兒歌,有的還會出很多的“好點子”,仔細的觀察,創造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一起去體驗創造的快樂吧!
3、在表達中感受快樂
書中所說的表達指的是寫作表達,指如何在寫作中感受快樂。其實,看到“寫作”兩字大部分老師和我一樣的感受:頭疼。一篇論文、隨筆都要花好幾個夜晚才能“熬”出來,如何感受到其中的快樂呢?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教會我不少的寫作方法,如:貼切、簡潔、新穎。著名的作家冰心說過:“很好的思想內容,像一盞畫得很美的紗燈,表達思想的文字就象燈里的燭光,若是里面燭光很亮,這盞紗燈上的美麗圖畫,就會映射得纖毫畢現;若是燭光昏暗,無論多美的紗燈也會減色。”
《學記》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常讀、常看、常思,這本書將一直陪伴著我、激勵著我,讓我們一起做個快樂的幼兒教師!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4
《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是一本關于教師職業的生命價值的著作,讀完之后,我深深地感到教師這一職業不只是“育人”,從發展的角度講,教師如何“育已”才是對教育質量、教師的生命質量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因素。可以說,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下,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教育創造,因此,只有教師,真正在課堂上面對學生的教師,樹立起發展意識,才能將課程改革不斷引向深入。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迫切呼喚著教師的角色轉換,我們應在新的課程環境下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界定自己的職能,使自己逐步從“傳道、授業、解惑”的權威向與新課程同步成熟的“平等對話者的位置”作根本位移。
一、由課程知識體系的傳授轉換為教育意義上的對話者。
目前,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學生的學習方式就要由原來的單純的被動式的接受轉變為積極的、主動的探究性學習。這樣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能就發生了變化。雖然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不可能被淘汰,但更需要的是教師應以“對話人”的身份尊重同樣作為“對話人”的學生個體,尊重學生對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式的選擇,自覺放棄傳統意義上把教師作為知識權威的認識。教師就應充分考慮“人本意識”,以人的發展為本,讓學生積極開動思維,在膽猜想,大膽懷疑,去探求科學的真知。
二、由教科書的被動執行者轉換為新課程的創造者。
由于過去的課程編制的特點,教師只能是消極、被動地忠實執行教科書的內容,對教科書內容的自主選擇和重組的可能性極小。而今,在新課程的引導下,教師的創新精神將沿著新課程的成長而得到充分釋放,從而升華為與學生共建課程的主體,教學過程不再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
三、由課程成績的評價者轉換為課程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者。
過去的教學評價,比較注重其區別和選拔功能,教師扮演著課程評價者的角色,學生始終處在一種被評價和被測試的消極位置。而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從“關注人”的發展著眼,重視課程評價的教育發展功能,從而促進教師由評價角色轉向課程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者。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嫻熟的駕馭課程評價的藝術。
總之,今天的'教育是為了孩子的明天,托起孩子的明天需要新的課程理念指引,也需要我們教師攜起手來共同做好教師角色的轉換,在新課程的改革大潮中更新觀念,加強反思,實現由現有教師向新型教師的轉化。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5
x日,上了二年級的兒子正在預習課文《青蛙看海》。課文的內容大意是這樣的。一只住在湖邊的青蛙很想去看海,蒼鷹告訴它:“只要爬上前面的高山就可以看到大海了。”青蛙嘆息山太高。蒼鷹同意了它的看法,給予簡單的勸誡后就飛走了。正當青蛙想要放棄的時候,卻得到了松鼠的幫助。松鼠鼓勵它、陪伴它爬上一個又一個臺階,直到頂點,看到了大海。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卻給了我很大的啟迪。
青蛙的心情與感受,和處于發展 中的孩子是多么地相似。心中有看海 的向往,我們也總在鼓勵他們去看海, 卻忽略了他是否具有登山看海的能 力。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各種能力只 是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剛剛起步,成 人如果只知道培養他的鴻鵠之志,而 未給予相應能力的培養,那么志氣永 遠不會成為現實。如果不給予適時、適 當的幫助,對于自己向往的那片海,孩 子所能做的,往往只能是知難而退。如 果一直不給予積極的引導,那么孩子 將逐漸失去探究的愿望和向上的心愿。而變得安于現狀,不思進取。
故事中的蒼鷹,實際上是泛指那些給孩子以勸告,卻不給孩子以恰當幫助的引導者。在活中,很多老師會給孩子講一些大道理,提一些大要求。如.你要做一個乖孩子,卻不給予孩子所謂乖孩子的規范,讓孩子不知所為。而當孩子犯錯時,也不給予正確的引導,只批評一通,就放棄了對孩子的教育。有的老師也經常在自己的心目中擅自給孩子定位,認為這個孩子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就放棄對他們的幫助,放任他們停步不前。而一旦孩子跟不上,就抱怨說:“這個孩子比較遲鈍,學什么都慢。”卻忽略了正因為他們遲鈍,才需要老師更多的幫助,更耐心的引導。而不是高調的教育或者泛化的指責。
文中的松鼠,代表了良好師德的楷模。它永遠欣賞孩子,鼓勵孩子,使他們勇于嘗試,積極克服困難;并在孩子嘗試著克服困難,獲取成功的過程中。時刻予以關注,用耐心與愛心陪伴著孩子一起向上攀登。孩子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努力地每天向上一點點,腳踏實地地向著目標攀登,就能逐漸到達夢想中的目標。對于處于成長中,對自己還不夠自信的孩子來說,松鼠的幫助無疑是及時而富有積極意義的。
孩子是發展中的個體,作為老師,我們與孩子的心中其實有一片共同的海洋.那就是孩子的進步和成長。但是,教師和幼兒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立場與方式。孩子希望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幫助,而老師則希望能夠付出較少的心力取得較大的發展,所以有時候,對于幼兒的引導往往不夠細致,或者過于泛化,不能適應不同幼兒的發展需要。這個故事提醒我,在教育教學中.老師做蒼鷹還是做松鼠,決定著幼兒是否能夠得到發展的機會和獲得發展的可能。看了這個故事,我想,作為幼兒教師我更清楚了面對孩子應該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