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讀書筆記范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教育》讀書筆記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教育》讀書筆記1
最近我細細品味了由當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這本書。什么是新教育實驗?我覺得它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實驗對教育的一種理解和追求,特別是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句話更是一種美好的理想。
閱讀完這本書后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新教育就是“行教育”,新教育一開始就自覺地把“行動”二字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新教育的六大行動,雖然不是新教育的全部內涵,但是,由于這些行動相對是我們現在的教育所缺少的東西,所以顯得很迫切,很重要。新教育認為:教育是喚醒,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而閱讀能夠喚醒這種蘊藏著的美好與神奇。新教育重讀書,重感悟,重意境,它提出讀書,是孩子們凈化靈魂、升華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讀書應該成為孩子的一種生活方式,這讓我深深地意識到閱讀是有多么的重要。
新教育實驗的六大行動,第一個行動便是營造書香校園,那么什么才是書香校園?其實我的理解是“書聲瑯瑯,翰墨飄香。”
就是通過創設濃郁的閱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閱讀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像你每天吃飯、睡覺,看電視一樣,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而推動書香校園的形成。
在我們的學校,每天清晨,孩子們與黎明共舞,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誦讀詩歌,領略優美的母語,有感情地朗讀一段或一篇文章;中午,我們要用美麗的童書滋潤童年,學校安排20分鐘的讀書時間,讓孩子讀他們喜歡的兒童讀物;暮醒的時候,老師和學生利用晚上時間自己寫點東西,學生可以寫讀書記錄卡,老師可以向學生家長寫一封信或發個短信,甚至寫個教育小故事。這些事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如果長期堅持下去會比較難。但我想堅持下去,那將會是自己人生中一筆不小的精神財富。在教室里,我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很好的閱讀氛圍,在教室醒目的位置“今天你閱讀了嗎?”“讓書成為我們的朋友”等警句時刻提醒著孩子們閱讀。這學期,我和孩子們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共同地閱讀了《特別的女生撒哈拉》,當我看到孩子們手捧新書,酣暢淋漓地閱讀時,我頓悟了:新教育之旅的確心走起來很艱難,但是這條路值得我們走下去,我們也一定要走下去。
新教育實驗的六大行動中提到師生共寫隨筆。包括師生一起來寫班級的趣事,寫學校的活動,寫師生的情誼,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能夠共同成長,這就達到了共寫的目的。
書中,朱永新老師提到了孔子,的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沒有思考的教育永遠是不成熟的教育,永遠是不可能持續發展的教育。一個人很可能是教了一年書,重復了三十年,重復了一輩子。但是,一個善于思考的老師,教了一年,就是一年,教了兩年,就認真教了兩年,他認真教了五年,就很可能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教師,而成就這個年輕人的必定就是讀書和寫作,因為真的就是“閱讀滋養底氣,思考帶來靈氣,實踐造就名氣”。另外,我的學生已經寫了三年日記了,我覺得寫日記是個好習慣,可以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意志能力,當然,還可以讓孩子練就一手好字。
書中提到了新教育實驗的榜樣教師,常麗華老師。每一天早上常老師的新教育都是用一首詩開始的,有孩子過生日都是用一首詩送給他,而且她把的名字嵌在詩歌里面。每天中午孩子們都會共讀《老鼠阿貝漂流記》,xx年9月21號她寫了一張便簽,其中的默默數言便把爸爸媽媽們也帶進了讀書的世界。這樣一天又一天,五年時間常老師和班里的孩子共讀了524本書,有人曾說新教育開100本書太多了,但是對我們常老師這個班級又是太少太少了。如果有人問:新教育到底能不能提高學生成績?我會斬釘截鐵地告訴他:新教育不能提高成績早就被拋棄了。常老師五年時間所有的課都是全校第一,她還被評為新教育十佳教師。她說過:“孩子們走向哪里我不知道,但我會盡我的全力帶他們走想走的路。心平氣和不抱怨,我像一個農夫,靜靜的抵擋風雨,侍弄自己的農田,過一種完整的教育生活。”常老師是我們年輕教師的榜樣,我們也要想她那樣與孩子一起讀書,一起成長,這才是作為教師最大的幸福。
新教育不但是夢想,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只要有行動就會有收獲,在新教育下,老師們要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扎在學生的心坎里,努力讓自己“開出一朵生命的花”。為了祖國的花朵有新的教育環境,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
《新教育》讀書筆記2
朱永新教育思想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他指出:教育就是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關注人的發展空間,為了一切的人,我們不僅要關注教師,要關注一切的人,幫助校長,幫助家長,幫助社會上所有的人去發展。無論他是貧困的,還是富貴的,還是愚昧的,還是智睿的`,無論他是健全的還是殘疾的,都應該為了他們,同時教育為了人的一切,這是我們的核心理念。
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標:新教育的目標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認識態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我們認為參加我們實驗的所有的學校的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有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有一種超越自我的一種精神。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都要成功,每個學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覺,相當部分的老師和學生都能夠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每個老師都要成長,相當多的人能夠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夠成材,成就。所有實驗的人都要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在成長著,成長并快樂著。這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觸發我們去思考,我們在縣教育局的極力倡導下,這段時間我認真學習了朱永新老師的《我的教育思想》,體味了朱老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設書香生活環境"等教育內涵。
一、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給我的觸動
1、朱永新老師認為,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發展為起點,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啟發。
2、朱老師的新教育認為,理念: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不應該只是"為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作準備",教育本該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兒童今天在學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為長遠的人生與社會理想服務的同時,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下畸形教育提出療治的愿望與計劃。新教育實驗提出"教育幸福",應該是針對現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現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朱老師新教育理念表明:教育既要滿足學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與被愛的需要等,更要促進學生萌發高層次的需要,如愛他人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社會認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的成長",能夠讓每個受教育者獲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豐富的情感。在這樣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實驗提出了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相信教師與學生的潛力,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教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強調個性發展。
3、朱永新曾說:"我過去是研究教育的。在研究人類教育史的過程中,我發現不管教育怎么變,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閱讀都始終沒有變過。閱讀是教育中最本質的一個活動,那些最偉大的教育思想家毫無例外地都推崇閱讀。通過閱讀可以獲得終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擁有了終身學習的興趣和習慣。
朱老師認為:閱讀是教育最重要的活動,新教育將"營造書香校園"列為首要行動,將閱讀細化為若干具體的子項目,有效地解決了不同年級、性格與性別的學生,不同水平與學科的教師分別該讀什么和怎么讀的問題。通過建設濃郁的閱讀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而推動書香社會的形成。這無疑是對傳統教學的一次提升。
學習朱老師《我的教育思想》,走近他倡導的新教育并作思考判斷,愈發增強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
二、朱永新描述的三重"理想境界"對我的啟發
1、理想課堂第一重境界為:落實有效教育框架,為課堂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朱永新認為:這成為新教育人進行課堂框架研究的起點。"我們希望這個框架,可以成為我們理解課堂的一個工具。"朱永新還認為:這個框架分為教學目標、預習作業、個體學生學習清單和教學板塊。"預習"被朱永新稱為這個框架的一大特色,"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不應只是為課堂教學做一些準備工作,而應盡可能地針對所有教學目標,是真正的自主學習。"這就重新確立"教為學服務,讓學生的學習成為課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要讓每一分鐘都有所計劃、富有成效。
2、理想課堂第二重境界是: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
朱永新所講的"知識",不能理解為靜態的寫在書本上的知識,而要視為一個動詞、一個有待重新發現的事物奧秘,以及發現這種奧秘的方法和過程。朱永新認為:優秀的課堂教學,就是要重現這一神奇的發現與創造的過程。核心是智力挑戰、思維訓練。
3、理想課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
朱永新認為,理想課堂不會停留于人與知識的對話這一維度,而要展開三重對話:人與知識的對話、人與他者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課堂教學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復現,而且也實現了人的復活——師生生命的復活"。
三、朱永新新教育思想對我的又一啟示
1、新課程改革和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教學個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思路和主張。老師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個性和業務方面的獨到優勢,在夯實自己教學能力的基礎的同時,培養出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個性,要求老師對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認識,并善于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在學校環境和個人條件之間尋求平衡。當今教育,教師最缺少的就是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導致培養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創新能力和獨特氣質。教學個性本身就意味著創造力。
2、教師對學生要真正做到一視同仁。一個老師通常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個學生,學生性格有好有壞,成績有優有劣,能夠關注每一個學生,并愛護每個學生,是這一類老師所具備的能力。把學生當學生看,把人當人看,不惟成績論素質,不惟喜好論好惡,不惟家境論高低。有人說,關注每一個學生,就是要做到關注成績最差的學生。我想補充一句,關注每一個學生,也要做到關注你最討厭的學生。
3、教師應該對學生嚴而有度。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進行總結和反思。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階段,難免犯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必須按照學生的言行規范來嚴格要求他們,又正因為這些缺點錯誤是難免的,所以對他們的要求應該有度,按照他們的成長規律,給與他們改正缺點錯誤的時間和機會,不能一味的批評和指責,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老師的管理應該得到學生的尊敬,使學生心服口服,從心底里得到學生的認同。
總之,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禮。我將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為我所范,努力學習,進一步學習"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斷進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
《新教育》讀書筆記3
學校給我們每位教師發了一本書——朱永新的《新教育》。一直以來,我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理由,把它放在一邊,其間也偶爾翻動過幾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可是寒假前,學校布置了一項任務,要每位老師在假期中認真研讀《新教育》,做好讀書筆記,并完成一篇讀后感。迫于形勢,我又重新拿起了這本書。
《新教育》把教師的發展看作是學校發展的起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一切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學校管理最最靈魂最最核心的東西就是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影響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則永遠不會有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快樂,那就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我都不快樂,我會讓你快樂嗎?如果教師他不能充滿激情地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何談教育幸福?何談學生的快樂呢?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
我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并不遙遠,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
書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為一個普通的教師,一直在思索怎樣做一位合格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教師應該具備的以下幾方面素質:
一、富有“激情”
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時,無時你不感覺到愉悅與沖動,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詩意的大師在演講,大師用他詩一般的語言和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讀者。作為教師,我們用肢體與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文明,如果我們沒有激情,我們就無法感染學生,我們就無法調動學生,生動課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轉換,課堂教學就很難成效。
二、懷著一顆赤子之心走到孩子們的中間去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應該是“愛的教育”。其實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何嘗不是為學生的點滴進步而驕傲,何嘗不是為了學生的進步而高興,每一位教師都愿意把每一個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一樣來愛!可是現實卻是:高考的指揮棒讓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都蒙蔽了雙眼,甚至學生自己都錯誤的以為:只要成績好,一好遮百丑!這樣,我們的教育便不再是“愛的教育”而是“分數的教育”。這樣必然造就所有人在教育這個問題上急功近利,只看分數,而忽略了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忽略了學生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學生作為社會人的這一基本屬性特征。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必然是病態的和不完整的。新教育的實踐活動就是要改變這一教育問題,讓老師們重新關注心靈,重新建構課堂。所以作為一個物理老師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更多的加強物理學史、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的教育,注重利用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意保護孩子們的自尊心,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物理的信心!總之,“懷著一顆赤子之心走到孩子們的中間去。”
三、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
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另外,扎實的基礎,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讀書筆記4
寒假里,我跟隨讀書會認真研讀了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這本書,“人總得在活在當下的同時,借助精神力量去對抗現實的殘酷……”,新教育,便給了我這樣的力量。
新教育,讓我遇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還曾記得,每日清晨醒來,迎著第一縷朝陽,忍不住打開它,開始我一天的晨讀;還曾記得,每日中午吃過午飯,柔柔的陽光溫熱燦爛,輕輕打開《新教育》,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坐在一地暖暖的歲月靜好里,去讓心靈經歷一場又一場的美好;還曾記得,每天晚上,當夜色闌珊,總要在這份寧靜里,輕輕讀幾頁書,寫幾行批注,臨睡前,就將《新教育》壓到枕頭地下,枕著這份美好才能入眠……
我喜歡這樣的日子,坐在一地的陽光里,與書相伴,在文字中享受淡淡的書香,新教育便給了我這樣的光!在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里,從“新教育的兒童課程”里,我明白了把故事和游戲還給童年,讓孩子們不再迷戀電視和網絡,這是最合乎生命的學習;從“新教育”的“理想課堂”中,我懂得了理想的課堂不在于它的有條不紊,不在于它的流暢順達,而在于它是否讓孩子練習和實踐,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腦、動手、動口;從“新教育”的“六大論”,即發展論、行動論、潛力論、個性論、崇高論、和諧論中,我懂得了教師要無限相信學生的潛能,要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從“新教育”的“管理法則”中,我明白了一名小學教師的生命同樣可以很偉大,同樣可以很驕傲,同樣可以寫出自己的尊嚴,同樣可以寫進中國教育的歷史;從“新教育的教師發展”中,我懂得了從事教師事業,就是把教育作為自己故事的主旨,并用生命最大段的篇幅來展開和書寫!我愿意,向著明亮那方出發,做一個這樣的仰望星空摘星星的人!
朱永新老師在第十章《新教育的家教主張》中提出一系列切合新教育的家教觀點:新教育需要新父母;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品德重于學問,狀態大于方法;把童年還給孩子;無限相信孩子的發展潛力;讓孩子有一樣屬于自己的東西;讓讀書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讓日記伴隨孩子成長。朱永新老師所說的讓孩子讀童書,這里的“讀”不是識字教學,而是把閱讀同幼兒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孩子們在讀童書,也是在游戲,在制作,在創造,在生活……在我的教育教學中,為了更好得將新教育理念實施起來,為了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讓每一位孩子親近書本,喜歡上閱讀,我在班內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
一,開展《激情飛揚,遇見最美的課堂》的班本活動,讓孩子們通過讀書,閱讀,利用口、手、腦將所學知識更快地理解表達出來。一年級的孩子剛進入小學,對全新的學習環境、學習生活、學習同伴,都充滿了好奇與憧憬。同時,由于陌生,也會隨之產生恐懼與排斥。如何幫助孩子把對小學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積極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為此我準備了很多故事和有意思的活動,讓故事和活動浸潤孩子。“荔枝電臺”最開始是我送走的上一界孩子們的班級電臺,就是利用軟件“荔枝FM”平臺讓孩子們通過手機發聲,它起源于一個單純的想法——用聲音記錄和激發孩子們去讀去寫去創作的點滴,每個家庭將孩子的聲音故事制作成節目上傳班級群聊。它打破了課時的限制,將學校和家庭連接了起來,實現了孩子們每天聽故事講故事創作故事的愿望。
二、成功發起“伴讀媽媽在行動”的親子共讀活動,提倡我班的家長們和孩子共讀。向家長們宣傳和孩子共讀同一本書的好處,發起親子共讀的讀書活動,鼓勵家長們把與孩子共讀時的音頻、視頻等,上傳各班班級微信群。
三、寒暑假期間,利用班級群指導學生堅持閱讀。這個寒假,對于我們一二班的孩子來說,讀童書,寫拼音日記,是他們假期生活中最關鍵的一件事兒。兒童教育專家尹建莉說:“閱讀,是個并不難進入的過程,重要的是讓孩子無所顧忌地拿起一本書,開始讀了。”兒童閱讀靠的是對讀本的興趣,所以讓孩子們愛上閱讀,一定要從興趣入口。在課外閱讀這塊,我們班很多孩子一直堅持得不錯,如奧晴、碩研、思彤、尚洲、欣怡、嘉奇、藝萌、森琛、浩宇、紫晨、冠程……放假回家以后,午托的孩子們也開始了閱讀,如夢涵、靜雯等同學,越來越多的孩紙加入班級共讀的行列,如令佳、露予等。而寫作,則是開啟兒童心靈世界的另一扇窗。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所以我在這個假期要求孩子們學寫拼音日記,就是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沒東西可寫時,可以寫寫每天所讀的課外書也行。家長們在寒假里也不閑著,幫助并培養孩子循序漸進寫日記的習慣,孩子們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長。內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寫,每天讀過的書的內容,或者是每天所發生的事兒。
四、在班內定期舉行朗誦比賽、講故事背誦、演講比賽等,激發學生讀書興趣,感受多種形式的閱讀魅力。并為獲勝的孩子們頒發小獎狀,合影留念并將照片通過班級群發送給家長們。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希望在這樣的堅持不懈中,家長和孩子們都能遇見更棒的自己!
在《新教育》的第十一章“新教育的管理法則”中,朱永新老師說,“一多具體的花,遠勝過一千種真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好的老師在他自己的成長歷程中都有自己的榜樣,都有自己的模型。這讓我想起生命中那些美好的花兒!在“鄉村教師訪名校”去河師大學習的那段日子,河師大藝術學院劉安娜老師、河南省首屆最具影響力班主任呼寶珍老師……她們的課堂,讓人如沐春風;她們的人格魅力,她們的個人修養,他們榜樣的力量,無時無刻不令我熱淚盈眶!當魅力溫柔的安娜老師站在“省培計劃”河師大新鄉站的講臺上時,令臺下所有的培訓教師們感覺眼前一亮,她穿著一身紅顏色的裙子,長長的頭發及腰,清新脫俗,像是從《紅樓夢》中走出來的故事人物一般。聽安娜老師的課,不像其他人的講座,呆板,沉悶,像是汩汩清泉從心間流過,像是暖暖春風拂過臉頰,舒服,清新……“有一種工作是我們成長的依附,當我們踏進這片土地,便注定了要百般努力、千般辛苦;在勞作中習得智慧、追尋幸福。至于結果,幸福啦,是我們多賺啦,不幸福,我們也沒有賠!”“蜘蛛不會飛翔,但它照樣把網結在空中。即使自己不是天鵝,也要做一只蜘蛛,為教育生命結一張臨凌空之網,為自己劃一片生命的綠葉。”扶溝縣教師進修學校呼寶珍老師這一個個精彩的個人語錄,給現場的所有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和深刻的啟發!對于我,更是來自生命、源自心靈的震撼。教育,需要的不僅僅是你的苦力,你的全力以赴,更多的是習得智慧,做一名擁有智慧力的班主任。人生,真的應該有美好的相遇!才能讓人疲憊不堪時,因為這些美好繼續前行。
美國托尼馬倫在獲獎感言中有幾句話讓我特別感動:最優秀的教師有一個共同的品質:他們知道如何讀懂故事。他們知道走進教室大門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獨一無二、引人入勝,但卻沒有完成的故事。
芳華易逝,歲月不驚。我愿,在生命的長河中,用青春用激情用智慧用生命用傾注一生的信仰去走進孩子們的故事,去閱讀孩子們的故事,并和他們一起編制故事,在新教育中綻放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