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讀書筆記范文(通用1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孟子讀書筆記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孟子讀書筆記 篇1
《孟子》全書我并沒有通讀,對于孟子思想的整體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閱讀過程中,盡可能的查閱背景資料去加以了解。在讀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時,感觸頗大。此篇主要是告子與孟子在討論內在的心理善惡與外在的行為關系上。
告子認為,仁是內在,義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說“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于我也。” 他年長而我尊敬他,見面問聲:爺爺好,也許還扶他過馬路。但這并不代表我心中對他有尊敬之情,因為從小父母老師就告訴我,要尊敬師長,而他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處在哪里,我不知道。這是我的家教、習慣使然。就好比那東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為白色的東西,是隨從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這就是義是外在行為的表現。為什么說仁是內在呢?他覺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愛護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愛,親人之間的愛,是存于內心的,是內在的,這是無可爭議的。而孟子呢,他很厲害,雄辯之術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為例:“嗜秦人之炙,無以異于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萬事萬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難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嗎?難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嗎?你吃東西的時候不分敵我,不分種族,因為喜歡,你就去吃了。為什么談到愛人的時候,你就開始挑三揀四,不能如你吃東西一樣,去包容呢?
細細揣摩一下二者的觀點,不難發現,告子的所言,可以歸結于一個“性”字。開篇便講:“食色,性也。”我吃東西,喜歡吃辣的還是清淡的,紅燒還是清蒸的,這完全取決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點辣的,上火了,我就吃點清淡的,或者說,我還要吃辣的!隨著我的性子來嘛,人活著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樂嗎?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對啊,我也可以試著去做,但是你不能強迫我去愛我敵人的兄弟啊!萬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長戈,刺向我的親弟弟呢?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這我還能就開心嗎?這是違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寬廣,他認為人性本善,只是在環境的影響下,才會有善惡之分。“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這不怪他,既然環境影響使他變壞了,那么給他換個環境,以我之仁心、愛心,去改變、凈化他的惡,不就可以了嗎?所以孟子認為君王要施行仁政,講究仁義,感化邪惡,發揚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很難說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觀點,難以討論個透徹。其實,孟子所提出的“仁義”,已經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孫丑章句上中,講:“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浩然正氣是集仁義所生,若是行為有違反自己內心的,氣便會消失。氣都消失了,況乎仁義?更不用說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說,是很多儒家知識分子在后期成長中主要選擇的兩條路,隨性如詩仙李白,講仁如詩圣杜甫。但在當今社會,主張人的解放,大眾意識的蘇醒,這種隨性的思想越發的被人接受。反倒是過分提倡物質,講究現實,愛談柴米油鹽,孟子的這份仁,卻是淡出大眾視線。為什么呢?因為他太理想,沒有現實性,沒有利益可撈,只談奉獻,不可能實現,誰又會去做呢?事實上,孟子的仁義,是站在至高點上提出的,他是一個宏觀指引我們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訴你去哪家買醋會比較便宜。但是我們要去學習,要去做,要去爬這個至高點,不能因為不能實現就放棄。因為仁義,好比海里的燈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學好、做好仁義,可以使我們不在道德上迷失。
孟子讀書筆記 篇2
不忍人之心,什么意思?以前我也不懂這是什么意思。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孟子:行為與責任的故事》之后,我才懂得了什么叫“不忍人之心“。若大家有興趣,不妨聽我一一道來。
《孟子:行為與責任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聰,小順,鐵蛋和孟子哥哥。孟子哥哥本是一位無工作的青年,后來遇到了一位老道爺爺,那位奇怪的老道爺爺偏說孟子哥哥是轉世的孟子,經過一系列的酸甜苦辣后,孟子哥哥將成為下一任總統但奇怪的是,他在聽完老道爺爺的一席話后,毅然決定:不當總統了!
這本書只要體現了中國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著名觀點“仁政”。仁政是指施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擁有這種“不忍人之心”,他主張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這讓我想到有一次和奶奶一起看“第一時間”里的一件讓人為之動容的事情。
在一個普通的小區里,人們出去上班的上班,買菜的買菜,一切都是那樣的安靜與祥和的。可誰又會注意到,三樓的一個三四歲大的小寶寶正趴在陽臺上呢!也不知怎么的,小寶寶的身體開始傾斜。一開始,他的一只小腳離開了陽臺,漸漸地他的一條腿騰空了,又過了一會兒,他的半個身子都離開了陽臺。多么令人膽戰心驚呀,可是,沒有人注意到。最后,那個小寶寶的身體以趴著的姿勢往下墜。天哪,很快就要掉到地上了!有的居民正要快速地趕往這里,也有的居民眼睛睜的老大,很想去救那個小寶寶,但腿腳都如灌了鉛一般,腦子瞬間短路。一秒,兩秒,三秒,“嗖——”一個身影如飛箭一般竄過人群,那小寶寶正好落入一位年輕婦女的懷里,一個小生命免于升天!原來,那小寶寶的爸爸上班去了,媽媽又去買菜,便把小寶寶放在了陽臺旁的推車里。而小寶寶又陰差陽錯地爬上了陽臺,這才導致了剛才這一幕的發生。不過,這小寶寶上輩子一定積了不少的福,有位善良的阿姨看到了,勇敢地接住了他。記者采訪那位阿姨是,她正在病房,因接那個小寶寶而手臂骨折了。但她仍然笑著說:“我的手臂雖然骨折了但挽回了一個小生命,我覺得很值得!”于是,記者又問她,你為什么能如此處變不驚地去救那個與你非親非故的小寶寶呢?那位阿姨輕松地說道:“其實我當時也沒想什么,就是想著一定要接住他,”那位阿姨并沒有講太多話,但她的話卻是足以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中!
其實,當別人遇到生命危險時,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看到了,一定會去救他。那不是為了得到他父母的報酬,也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稱贊,更不是為了不想聽到“見死不救”的譴責。這只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同情之心。
我們要堅信: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讀書筆記 篇3
坦白地講,一直沒有讀過孟子及其作品,因為本人喜歡道家,尤其是《莊子》。現在拜讀過這本書,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樣都為我們留下了非常燦爛的文化,他們和諸子一道形成了中國人的核心價值體系。
作為“亞圣”的孟子對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久,我們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概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鳳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早已穿越了千年的歲月,我即使局限于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談及學習時,有一點叫做“尚友”。怎樣跟古人交朋友?吟詠他們的詩,閱讀他們的書,同時還要討論他們在當時的所作所為。比如,大家喜歡讀歷史、傳記方面的書,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與作風,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樣。《孟子·滕文公上》中說“有為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這種方式獲得了成長。
在談及教育時,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為的,教師的作用在于積極引導,啟發學生思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他說:
再來看看孟子對“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認為人格的重要遠遠高于財富、權力、地位,孟子還主張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怎樣產生“浩然之氣”?那就是:一要持志養氣,堅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動心忍性”,有意識地在逆境中磨礪意志;三要“存心養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做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自古以來激勵了無數的仁人志士。
孟子讀書筆記 篇4
《孟子》的作者孟子,字軻,是戰國時期魯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并長于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
書中有的許多流傳千古的名言警句。
如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人的本性雖然善,但是有時侯也會迫于本性的情勢與欲望,作出非善的行為來,這樣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人在生與義兩者不可兼得時,就應舍生而取義。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因此我們就該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孟子讀書筆記 篇5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原出處是《孟子》中《滕文公(下)》篇里公都子同孟子討論辯論問題時孟子有感而發所闡述的天下治亂之思想:“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世風日下,道義衰微,荒謬的學說,暴虐的行為又興風作浪,臣殺君,子殺父,這種情況時有發生。孔子深為憂慮,編寫了《春秋》一書。《春秋》這部書,是有關天子的事情,所以孔子說:‘了解我的人是通過《春秋》,但指責我的人也是因為這部《春秋》!“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是指肯定、贊揚和指責、非難均是因為做了同樣的事,但因為人們看法評價各異,所得的結論自然不同。所謂千秋功罪任人評說。
學生公都子認為老師孟子喜歡辯論,孟子說不是自己喜好辯論,只不過是迫不得已的時候挺身而出罷了。他綜合了古今歷史,作了概括性論斷,即“一治一亂”。孟子認為堯舜時代與自然的斗爭是第一階段;武王伐紂與暴君的斗爭是第二階段;孔子作《春秋》矯正倫理綱常是第三階段;孟子自己力辟邪說對抗時代逆流思潮,弘揚儒家學說是第四階段,即便是古之圣賢復活再生,也不會否定他的看法。“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吾為此懼,閑先圣之道,距楊墨,放淫辟,邪說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復起,不易吾言矣。“(我憂懼異端邪說,捍衛圣賢之道,反對楊朱、墨翟的學說,駁斥錯誤言論,使荒謬的學說不能抬頭。謬論出于心中,就會危害政事;危害政事,就對國家構成危險,即使圣人再出現,也不會否定我的話)孟子一貫堅持并堅信自己的主張,認為孔子著《春秋》在當時具有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作用。是守衛圣賢之道的中流砥柱,自己只是承襲了孔子的思想衣缽,一以貫之。
只要認為是對的,就要堅持,認定的事情,就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至于功過是非,留待后人去評價。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孟子讀書筆記 篇6
“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是孟子借用《詩經》中的一句話,意思是殷商可以借鑒的教訓并不遠,就是前一代的夏朝(夏桀)。這是《孟子》一書里《離婁(上)》中孟子針對君王治理國家要效法先王的仁義之道,將仁愛之心與法度結合起來的施政理念的論述。
孟子先以“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及“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強調了從正反兩個方面都要效法堯舜之道,要以此為榜樣,否則對國家和社會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所謂“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此之謂也。這突出地表現了孟子借鑒歷史經驗教訓來告誡統治者不可“有違王道”,并借孺子之歌(童謠):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清澈的滄浪水洗我的帽纓,渾濁的滄浪水洗我的雙腳)以及孔子對此的評論: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學生們聽好了!水清就洗帽纓,水濁就洗雙腳,這是水本身所決定的)孟子由此發出感嘆:“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孟子采用了先疑后決的方法,首先提出了問題引起警覺,接著又引用具有對偶句的童謠,通過滄浪之水的清濁對比,說明人被尊崇或被輕賤皆是由其本身的善惡造成的,從而引申說明了人的榮辱,家庭的禍福,國家的存亡都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殷鑒不遠”,“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被流傳下來并廣泛的使用。但深悉其原意及出處,對我們了解孟子思想及其“仁愛”,“王道”的理念是十分有益的。
孟子讀書筆記 篇7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就有幸讀到了這本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書。
關于教我們怎樣做人的書我讀的不多,但也涉獵過一些,比如《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這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這本書主要寫了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邊發生的一些故事傳說,我讀后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里有幾個故事傳說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里,其中有一個故事傳說叫做《師友之道》。這個故事傳說主要講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孟子說過"父子有親,群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心",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法則,為政治應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系的和諧。
通過這個故事傳說讓我知道,交友不能看這個人的財產和地位,重要的是看這個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讓你學習,這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在這本書里還有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故事傳說,這個故事傳說就是《成熟自己》。在這個故事傳說里講的是仁義,這個經常聽到的詞,在孟子看來,就好像良好的種子一樣,種下去以后生根發芽,耐心呵護,最終使之成熟收獲。如果種下去了,但沒有收獲,那和雜草沒什么區別了。這個故事傳說讓我懂得了,每個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標,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廢,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通過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我不會忘記它的。
孟子讀書筆記 篇8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局限于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于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系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舍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說。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恒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脫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么錯綜復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余。
當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舍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說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的話“干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于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注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干的舞臺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后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書筆記 篇9
孟子還是在梁(魏)國失望了,原因很簡單,梁惠王死后,梁襄王“忘之不似人君”,看上去沒有君王的樣子,走近了不感到有什么畏懼。這樣一個“注定”成不了氣候的君王,孟子的仁政學說不可能寄托在他的身上,所以,孟子離開梁國,去到試圖勵精圖治的齊國。而齊國招賢納才是出了名的,著名的稷下學宮就設在齊國,學術氣氛之濃厚,賢人名士之多,孟子想著應該能在齊國有所作為。不過,由此卻看到儒學的“造反”理論顯然是一個缺失,或者說,儒學是講究實用,試圖在目前能擁有的資源上進行秩序安排,而不是首先打亂秩序再進行重建。在儒學中,超越的理想固然有,但多數是個體修養上的自我超越,所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憂君憂民,卻沒有想著改變現有的資源進行重建,所以當遇到 明君就積極入世,遇到昏君則退隱山林,獨享琴棋書畫之樂。
此1.7章開始,主要是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1.7章的對話比較長,說的當然還是仁政王道。齊宣王心中想的是稱霸,所以和孟子談話一開始就問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跡,也是向孟子表明自己學習的榜樣。但是孟子把齊宣王裝了進來,后面的話題都是按照孟子王道的邏輯展開。孟子說了齊宣王由于不忍心看牛將死而哆嗦的樣子,而把用于釁鐘的牛換成了羊,這個事情估計齊宣王也差不多忘了。孟子自然肯定齊宣王的做法,說有了這種不忍之心,就是具有仁慈的心,不過,孟子話鋒一轉,批評齊宣王“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也就是對禽獸有仁慈之心,但是卻不能愛撫百姓體現功德。
不忍之心,人皆有之。關于人的本性問題,或許是一個偽命題,既然提到就接著講。孟子對此的態度是“性善”,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其論證主要在“四端”說中,說看到小孩掉入井中,人自然而然地產生恐懼和不忍之心,這種恐懼和不忍之心來自于本性,而不是外在環境附加的。不忍心,在于將心比心,是看到他人處于困境、身處磨難而產生的心理,感同身受。
齊宣王為什么“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呢?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作為個人來說,對禽獸仁慈而對他人仇視,即使在當代社會仍然存在,即使在我們個人身上也會有存在的痕跡。當外出旅游,半路遇上大風雨,急需找個地方來避雨,那么最能幫助你的就是茅屋土房的主人,而到那些紅磚壁瓦、深庭大院的人家,卻不一定能熱情相引,說不定還閉門相拒。如果說人皆有不忍之心,為什么同樣情形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究其原因在于,人與人之間有了物質障礙,這種物質障礙以財富為代表,從而遮蔽著自己的本性,可以說,財富多一分,防范之心就長一分,權力高一分,防范之心就長一分。所以,齊宣王能夠對禽獸仁慈,那是因為禽獸不會艷羨他的財富和權力,更不會采取各種手段去謀取他的財富和權力,因而他可以毫不加以防范,能出于“本性”地仁慈一下,設想,在宮殿上要殺的是一個試圖謀反他的人,齊宣王極有可能樂于看到這個犯人被處死——盡管犯人如何地恐懼哆嗦甚于牛。人是動物的敵人,但動物并不是人的敵人,人的敵人是人。動物都有自保性,人也有自保性,只不過,人把這種自保性夸張成了占有,外在成了財富,已經超越著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需要,如何把自己累積的財富保管好,必然出現防范之心,即使是所謂夜不閉戶的盛世,不閉戶的必然是普通人家。那么,要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否就不去追求財富?人人貧而相樂?顯然不能這樣認識,財富的追求是人的社會性使然,擁有財富也就能夠作為一種存儲而利于自己、家人的生存和發展,同時還能夠獲得他人更多的尊重,滿足自己更多的欲望,客觀上還推動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這是應該倡導的,也是社會制度認可和保障的。被財富和權力遮蔽的“不忍心”如何才能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借用孟子說的一個字:“功”。功,功德,雖與佛家所說的功德不同,但類似,即都能夠用自己所長、所有對他人進行幫助,這種幫助不是讓自己傾家蕩產地去做(當然這樣做值得欽佩但不值得推廣),而是在保證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下去關心幫助他人,而自己擁有的財富越多、權力越大,那么能夠幫助的范圍和程度就越大,例如一些大商人對學校的捐助、對貧困學生的幫助等等,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口碑,這樣把財富獲取和功德相聯系,從而把自己的不忍之心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既能“富潤屋”,也能“德潤身”,達到完美境地。
人皆有不忍之心,人與人之間需要理解,需要同情,需要相互幫助,這種不忍心推廣開來,才能恩及自身,功及他人,人與人的關系才會和諧而不緊張。
孟子讀書筆記 篇10
孟子:民本思想的先驅者。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孟”思想后來也成為中國封建思想的主流。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學”思想加以發展,提出了“王道”、“仁道”的學說。“王道”就是先王之道,就是用“仁義”來治理天下。孟子提出這樣的政治理想,根源于他的民本思想。隨著奴隸制的逐漸瓦解,人的價值提高,戰國時期人的力量更充分地顯示出來,統治者也不得不重視百姓的力量,于是重民思想發展起來了。孟子更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貴君輕思想。在此基礎上,他還提出了暴君可誅的主張,還指責了暴政之下嚴重的階級對立:“庖有肥肉,廝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孟子的王道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和社會變革中的作用,有合理的民主因素。但他的思想依然是剝削階級的,他雖然看到了社會分工是不可避免的歷史現象,但他以社會分工為理由來論證社會上剝削制度的合理性。
孟子提倡仁政說的基礎是性善論,他的性善論是道德論和認識論的統一他提出要找回善心,就要按照“盡心”、“知性”、“知天”的認識路線,這便是孟子的認識論,這種思想雖然是唯心主義的,但它的進步性是注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是對西周以來傳統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天命觀作主觀主義的改造。
孟子讀書筆記 篇11
南懷瑾先生的觀點非常獨到,沒讀他的'書之前,已經久聞大名,今天靜下心來,認真拜讀他的大作,發現確實名不虛傳,他寫的《孟子旁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孟子》本身比較枯燥,但南懷瑾先生能夠像拉家常一樣,根據史學大家馬遷寫的孟子列傳,找出司馬遷讀孟子態度的蛛絲馬跡,非常讓人佩服。
司馬遷在《史記》中,只是提出了孟子的政治思想的要點,主張傳統文化的王道精神,既不愿講當時侵略吞并的不義之戰,也不愿只講霸術,所以和梁惠王無法談攏,這是王道與霸業、圣賢與英雄分野的必然結果。但是在魏世家的記載中,司馬遷又把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比較詳細的埋伏在其中有關梁惠王的一段記述里。通過這段文字,大家可以慢慢去尋找、去體會,司馬遷對孟子的態度,梁惠王當時心情非常惡劣,處境也很尷尬,他問孟子將如何為魏國謀利,孟子非常可愛,講了一堆的大道理,告訴梁惠王不要過于注重利益,做領導的這么重視利益,那些高級官僚卿大夫們,也就只顧自己的利益,等而下之,所有國民,也就爭取自己的利益。這樣上下爭利,你的國家就太危險了。作為一個領導人,只要提倡仁義的基本精神就好,何必講究什么利呢。
話雖這么說,梁惠王此時已經到了百病叢生、垂死掙扎的危險境地,孟子這顛撲不破的千古真理仁義藥方,解不了近渴,難怪梁惠王聽不進去。司馬遷沒有說誰對誰錯,但他一句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卻巧妙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對孟子先生的主張不被梁惠王接納還是有些遺憾的。
宋神宗是否算個明君,姑且不談,就說他為司馬光的史書提名《資治通鑒》,我覺得他就就不是個昏君。歷史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它能照見我們的不足,給我們足夠的警醒,統治者借以施行仁政不暴行,老百姓借以明哲保身心放寬。記得有個歷史老師說過“真正懂歷史的人都是絕對聰明的人。”此話不假。人性是永恒的,千百年的歷史,事件繁雜讓人眼花繚亂,剝繭抽絲驀然回首,原來真相就在歷史中。
孟子讀書筆記 篇12
晚上,我從書柜里抽出了一本《名人故事》,讀了起來,書中有一篇描述孟子小時候讀書和學習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從這個故事中,我對讀書學習有了更深的體會。
故事主要的內容是:孟子很小時候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很重視兒子的教育,一心想把孟子培養成一名有學問的人,可是孟子總愛貪玩,沒有拿出足夠的毅力去讀書,更不明白母親的良苦用心。有一次,母親當著兒子的面,把一匹布剪斷了。孟母傷心的說:“你不專心讀書,半途而廢,將來也會像這匹斷了的布一樣,成為廢物。”孟子恍然大悟,后來便發奮學習,成為了一位有名的大學者。
讀完這個小故事,我在想,孟母說得對,學習就像織布,一絲絲織成寸寸,一寸寸積累成一尺尺,一直到一匹匹,如果把它剪斷,成為了廢物。讀書學習非一日之功,如果不下定決心,拿出堅定的毅力,不斷地學習積累,就不會隨隨便便地成功,這樣,不但以前的功夫白廢了,而且長大了也不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從一年級學起,到了三年級,我也有過這一類的事,因為貪玩,所以學習成績比以前低了,到了四年級,學習下降了,回想起來,感到慚愧,我要改掉這個壞毛病,長大做一個有出息的人。
孟子讀書筆記 篇13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里面去了,必然會產生驚懼同情的的心理,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系,不是因為要想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種驚懼同情心理的。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人有這四種發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種發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有這四種發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
此節有兩個重要觀點,一個是“人皆有不忍之心”, 這是孟子倫理學中"性善說"的心理學基礎理論,也是由此推及的孟子王道愛民政治學說的理論基石。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即來源于此。第二個觀點是人有“四端”,即同情之心,羞恥之心,謙讓之心,是非之心即。有了同情心才能將心比心,建立起良好的人與人之間的友愛關系;有了羞恥心,才會自覺的把自己的行為置于群體中比較,產生自我約束心理,才不會做出傷人害人的事情;有了謙讓心人與人之間才會互相尊重,互相友愛,也才能自覺去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有了是非心,才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覺從善棄惡。由這兩個觀點可以看出,孟子是主張“人之初性本善”的,由此才產生對孔子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學說的進一步發揮。
孟子讀書筆記 篇14
寒假里,我讀了《孟子》中的《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讀了這句,使我知道梁惠王是個貪圖利益的人。然后孟子對梁惠王說,如果一個國家上上下下都爭利益的話,這個國家就危險了。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仁義的心,國家就會太平、慢慢地強盛起來。孟子說:“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我理解這段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仁義的心,有了仁慈和道義,心中充滿關愛和禮讓,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和諧了,大家都團結了。只要團結國家就可以強盛。這讓我想到,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只要人人都講仁慈和道義,不爭奪利益,處處關心、禮讓他人,那么家庭一定會很溫馨,同學之間關系也會很融洽。
讀《孟子》這本書不僅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也讓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很喜歡這本書,雖然文言文很難懂,但我會努力讀下去。
孟子讀書筆記 篇15
孟子為了實現他所信奉的“仁政”,奔波于各國,游說于各諸侯之間。然而,孟子的游說似乎并沒有起到任何的一點作用。孔子說,春秋無義戰。而在戰國更是如此。即使這樣,孟子還是希望憑借著自己的力量能夠為天下蒼生謀求哪怕只是一國以內的和平。而前往了被秦國所打敗,亟需重振國威的魏。然而,第一次見面梁惠王就說了“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的話,對于梁惠王而言,利吾國就是最重要的,但是他卻不明白怎樣的利才是利吾國。于是,就有了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在孟子眼中,以“仁義”實于天下,將使天下皆幸矣。這種利不是小利,不是個人之利,而是以百姓為優,以天下為先的大利。但在梁惠王眼中,如何幫助自己重獲土地,重新獲得昔有的聲譽與威望,這種利才是他所要的利。但這只是蠅頭小利,只是為了梁惠王一個人的一己之私的私利。所以,后來孟子又有了“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所以,司馬遷說:“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孟子明知梁惠王只是這樣的一個庸人而已,卻還是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教化他,那么就可以有利于整個魏國百姓。只是,這樣的希望最終也成為了泡影。
孟子,不是不講利,只是不講私利,不講小利,他所追求的是大義,是關乎天下百姓的義。這樣的堅持,使得孟子沒有能夠像騶衍等人一樣取的生前的光輝,但這樣的堅持也使得孟子為后世的人留下了可供學習的榜樣。司馬遷,在寫史記之始,曾有好友壺遂問他:孔子為什么要做《春秋》?意思即是問他為什么要做《史記》,當時,司馬遷說明了兩個理由:一為刺譏,即通過對歷史事實的批判意識,辨明是非,決斷疑惑,增強人們明辨是非的能力,為治國者提供一面歷史的鏡子,讓他時時警覺,把握前進的方向。二,則是頌揚。但是由于李陵事件,司馬遷被迫施以宮刑。智者修身,仁者愛施,忠義之士好施舍,忍受恥辱必須勇于決斷,行事在于立名。此五者,是君子立于世的根本。所以,禍之大者莫過于利欲熏心,悲痛之極莫過于傷心,行為的丑陋莫過于侮辱祖先,恥辱之極莫過于宮刑。
而司馬遷就接受了這樣的恥辱,是一死了之還是忍辱偷生?司馬遷選擇了后者,原因,就是孟子所說過的“利”。對于司馬遷而言,自己一死確實可以解脫這種在世的恥辱和痛苦,但是,那樣既不能完成《史記》的重任,也會被認為是求生乏術,罪大惡極,不能自免才去死的。如果活下來,那么《史記》就可以完成,那么至少為后世后人留下可供學習參照的只言片語,為后代的君王治理國家,后來的賢臣義士提供一點依據,為百姓創造一點福祉。就是懷著這樣的想法,司馬遷在屈辱中完成了《史記》。
這樣的利與義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在孟子與司馬遷的身上得到了映證的。
【孟子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孟子讀書筆記08-13
《孟子》讀書筆記優秀范文04-15
孟子讀書筆記(精選14篇)08-23
孟子讀書筆記3篇09-02
孟子著作讀書筆記范文11-18
孟子讀書筆記600字08-12
孟子讀書筆記(通用7篇)07-15
孟子讀書筆記(通用5篇)06-22
孟子讀書筆記范文(精選6篇)06-24
小學生孟子讀書筆記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