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精選6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么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1
這段時間,我認真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不僅思想豁然開朗,更感嘆它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讓我們終于找到了基礎教育的源頭。他生活的時代雖距今甚遠,但他精煉的語言,閃光的思想,深入淺出的講述,對我們來說仍是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們干渴的靈魂,像與我們面對面交談,針對我們在教學中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給我們很多新的收獲與體驗,他的書不愧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我慶幸自己擁有它,猶如一杯濃茶,品一口濃香四溢,讓人回味無窮,欲罷不能。我想他會一直是我教學中的良師,工作上的摯友。下面我就談談感觸最深的幾點:
一、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里
是作者的一篇教學經驗總結。“譬如你正準備教一年級。那就請你看看四年級的教學大綱,首先看語文和數學教學大綱,也要看看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大綱。請你看看閱讀本里有關歷史、自然、地理的教材,再看看四年級的這些學科的教學大綱。請你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比較一下。請你想一想,要使學生以后的四年級和五年級順利的學習,那么他在三年級時應該知道些什么。”這段話具體而有科學地論述了教師在完成某一年級的教學任務時,應該如何處理好鉆研教材和了解相關年級和相關學科的教學內容的關系。怎樣在一個全局的體系上來確定學科的教學目標、采用合乎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而真正做到這一條,在我們今天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二、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
蘇霍姆林斯基說:“請你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你面對的是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作為教師,我們要讓學生體驗到尊嚴感,我在校是個好學生,在社會上是個好公民,在家是個好孩子。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不要在學生的作業本上打叉,請您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如果學生做錯,我就在題目旁邊打上個問號,并告訴學生:“你試一試重做一遍,只要下點功夫,你一定能做好。現在還沒有給你打分,你再努力一點,一定得高分。”學生信心百倍,不但自己查出了錯誤,還想出了正確的答案,那種自豪感是從來沒有過的。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是啊,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期望被鼓舞,被鼓勵的愿望,學生更是如此。不管他們的成績如何,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我們可以發現,越是成績差的學生,他們所需要的關心度就更大,這可能會變成他們向前進的動力。
三、興趣的秘密何在
則是從多個側面闡明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贊嘆、驚奇的奇異的過程”“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就在于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這些觀點對于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基礎教育改革,以學生學習和創造、實踐的興趣,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于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這些觀點對于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基礎教育改革,以學生學習和創造、實踐的興趣,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
四、《給教師的建議》是教育“差生”的指南針
“差生”蘇霍姆林斯基稱之為“后進生”或“學習有困難的”或”大腦遲鈍”的學生。他說:“在我們的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這樣說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贊同的。”但是,他善于從心理學和哲學的高度,對一般認為的“差生”進行分析,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差生”觀。
蘇霍姆林斯基不但在轉變“差生”方面有令人信服的理論建樹,而且又是一位成功轉變差生的教育實踐大師。他從事教育事業三十五年。教過語文和生物,他曾讓一百零七名“在發展上有重大障礙”的學生都成為“充分夠格的有教養的人”。他轉變差生的基本理論就是“人道教育”加“和諧教育”。既:差生轉變=人道教育+和諧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把成功者成功轉變“差生”稱為思維的覺醒。轉變“差生”的關鍵是“和諧教育”。教育“差生”的第一步,就是使他們成為“可教育的人”。如果“差生”,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力。長此以往,他就是一個“不可教育的人”。他認為差生教育就是形成可受教育的能力--使一個人對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關心,既幫助學生找回“自信力”,喚醒他們“沉睡”的思維。例如學生費加他給他編了一般特別的習題集--《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給他收集了一套供他閱讀的書籍,都是關于智力訓練的。蘇霍姆林斯基也從來沒有給她補過課。就這樣,費加到了五年級,學業成績趕上來了,七年級畢業后,費加進了中午技術學校,后來成了一名高度熟練的機床調整技師。真的是不可思議啊,費家碰上了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老師真是他的幸運,這樣的教育為他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轉變“差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并且有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成功轉變“差生”,才能真正“面向全體學生”。
霍姆林斯基說:“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的勞動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蘇那么任何提高教學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新教師在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分析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教法、課堂效果、學生反饋等都有了自己的見解,進而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另外,蘇霍姆林斯基從自己幾十年的教育研究經歷中總結出了一條有效的研究方法——教育日記。他建議每位教師都要寫教育日記,他本人也是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開始就堅持寫教育日記。在他看來,教育日記是教師進行思考和創造的源泉,并且有助于自己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也可以為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理性分析積累素材。這種研究方法簡單易行,只要新教師有恒心、有毅力,能夠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有收獲。在我看來,記錄自己教學生涯的點滴浪花、每一步足跡,回頭看看,將是一部多么精美的書啊!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2
善于思考才能有創新,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我們可以看到蘇霍姆林大師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鄭重地審視著學校教育的每一細節,我覺得善于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處。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第五條提出“兩套教學大綱”,發展學生思維。第一套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里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源來源。從蘇霍姆林斯基的論述來看,第二套大綱是保證第一套大綱順利完成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思考學生學習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發現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識記和保持在頭腦里的知識是很多的,因為它是進行后繼學習非常重要的一種保障,許多學生卻掌握得并不牢固,要么是不理解去死記硬背,保持得不長久,要么是記住了不知道如何去運用,成為一種“死”的知識。久而久之學習上失去興趣,淪落為“差生”,那么如何避免呢?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種辦法,就是實施第二套大綱。具體地說,就是每呈現一種新的知識或材料時,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與此相關的感興趣的內容讓他們進行閱讀,以使他們更好地去理解這些知識,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疑問,從而進一步激起他們的求知愿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感受性”,教師要“盡力為學生識記、記熟和在記憶里保持教學大綱規定的教材而創造一個智力背景。”這樣,他的智力背景越廣闊,他所需要識記的教材就會變得越簡單。反觀我們平常教學,不顧知識積累和學習體驗過程,只顧死記硬背結論的做法簡直就是一種摧殘。
關于后進生,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蘇霍姆林斯基以成功案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為了幫助一個叫費佳的后進生,蘇霍姆林斯基自己親自編了一本書《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他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收集或編寫很多有趣的、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習題來訓練他。并且還為他提供一套適合他閱讀的書籍,大概有一百本,后來又為他配備了另一套圖書,約有二百本,正是這種大量的閱讀,使費佳的成績逐步趕了上來。可見,“閱讀能教會學生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覺性就越敏銳,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了。”我們每一位教師對待教育教學中的每一項工作或每一個細節若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善于思考,相信學困生在我們手下會越來越少。
讀過這本書,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勤于讀書、善于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師。通過讀書,提升教育素養;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滿睿智。因為只有智慧含量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種陽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潤,才能真正滌蕩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素養。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3
每一位教師都在努力創設輕松、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并希望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怎樣才能把課上得有趣?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的秘密何在?對于這一連串的問題,我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也沒能把它研究透徹。然而,當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之后,給了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中共有100條建議,內容充實,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書中的100條建議,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閱讀。每條建議像一場甘雨般化解著我在教學中的苦惱與困惑,給了我很多新的收獲與體驗。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21條建議“興趣的秘密何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他的眾多建議中,不止一次提到關于激發學生興趣的途徑,他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興趣的秘密何在?他說,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贊嘆、驚奇的奇異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他們的關系和相互聯系,運動和變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創造的一切,這些都是興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同時,你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終的源泉之一。因此,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學生學習知識的動腦探索過程,他認為,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俄國文學泰斗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學生來說,興趣就像是一條潺潺的小溪,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求知欲,讓他們想學、愿學、樂學。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就在于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因此,他在備課的時候,總是努力思考和理解教材中那些結合點和線索。他認為,只有抓住這些思想的交接點,才能在認識周圍世界的真理和規律性中解釋出某種新穎的、出人意料的東西,也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對知識的興趣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利感”。讓學生在知識運用過程中體驗到知識是一種那個使人變得崇高起來的力量,這是比任何東西都更強有力的一種那個激發求知興趣的刺激物。蘇霍姆林斯基的這些觀點對于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學生學習和創造、實踐的興趣,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
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師,我曾做過許多嘗試:精彩的課件設計、動聽的激勵語言、形式多樣的課堂游戲、競爭激勵等。我自認為做得不錯,可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中的——興趣的秘密何在后,我曾經的努力就顯得黯然失色了。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你所追求的知識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學生對學習和上課的興趣,那你就永遠不能培養起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的熱愛。可見,我以前的努力都停留在了對學生表面的興趣刺激上。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4
應該說對教育專著,我向來不感興趣,始終認為哪些理論太枯燥、乏味,對我們的實際教育教學,沒有太多的指導意義,然而暑假里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后,改變了我的想法,這位大教育家的思想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深受觸動。
《給教師的建議》不僅是一部教育理論專著,而且是一部教育實踐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讀罷此書,大大開闊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的水平。下面就針對書中貫穿的觀點談談我的思考和體會。
一、書籍——教師的第一至愛。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一文中提到:一個教師要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應該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讀到此我開始反思自己,從教幾年來真正讀過的書有幾本?每天不停地忙于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而閑暇時會抱著電視看個沒完沒了,或悶頭大睡,而哪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寫論文或上公開課時,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鑒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
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一個教師在剛參加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學生的知識的最低供需比例是10:1,那么到他有15年或20年教齡時,只有通過讀書去獲取知識,師生知識供需比例才可能達到20:1,30:1或50:1。教師不讀書,就會越來越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自己淘汰自己,冷靜下來一想,覺得大師的話非常有道理,從教10于年來,自己每天都在重復著昨天的故事,面對著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深感自己的“老本‘真的已經不夠用了。那么唯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
讓我們牢記大師的建議:書籍是教師的第一至愛。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該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讓我們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吧!
二、閱讀——學生的第一需要。
如果你仔細閱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后,你會發現蘇霍姆林斯基對閱讀特別看重,他將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說:“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源地。”他還說:“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復閱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就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他還強調指出: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上落后,而沒有學業落后的現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這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
那么從大師的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讀了大師的這些建議后,我對班里的同學進行了分析,覺得確實是這樣的。拿到一篇文章后一般能夠流利讀下來的同學都是成績比較好的,而等課文學好后也不能流利讀下來的就是學習成績不行的幾位,看來閱讀真的很重要,我想,這對我今后的教學是一種啟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的激發和閱讀能力的培養,要多布置閱讀文章的作業,給同學們多講講故事,以此來引導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尤其是對學困生的輔導,將從閱讀方面下手,進行新的嘗試,從“根“上解決他們貧困的原因。閱讀是開啟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第一需要吧!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這將是學生終身受益的法寶。
三、愛——教育成功的秘密。
《給教師建議》這本書是我讀過的第一本具有真正意義的教育理論專著,他讓我愛不釋手,讓我不斷地反思和重建自我,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到,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忠誠與執著,他深愛著每一個學生,他關懷著每一個成長的生命,他與學生朝夕相處,與他們一起活動,一起讀書,一起旅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痛苦,關心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對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寫著自己的教育日記,所有所有的一切,帶給我們的不是抱怨與痛苦,而是一種發自心底的幸福與成功。讀到這些,審視自我,深感渺小,我們距離蘇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樣的遙遠。是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這句話我們不知重復了多少遍,可是我們餞行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是一種精神活動,也是一種腦力勞動。我想,只有當教育者走進受教育者的心靈的時候,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總之,讀《給教師建議》一書,受益良多,其揭示了教育的真諦,其理論和精華只有細細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有選擇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同時我將聽從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讓讀書將成為我心靈的自覺。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5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律的職業語言。
如果教師的語言素養好,那么他上起課來會非常輕松,學生聽的也非常明白,課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語言能力差,就會耽誤許多時間。
首先,教師語言的純潔性。教師的語言要純潔、文明、健康。語言純潔,就是要講普通話。語言文明,就是用語要文雅、優美,語調要和諧、悅耳,語氣要親切、和藹,使學生聽后能產生愉快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語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語言時,要切忌一切低級、粗俗的污言穢語。
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和審美修養產生極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因此,要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就要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心弦,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其次,教師語言的準確性。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所謂準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發音標準,遣詞得當,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邏輯,用語具有專業性和學術性。所謂鮮明,是指語言要褒貶分明,飽含真情實感,愛什么,恨什么,贊揚什么,反對什么,涇渭分明。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言簡意賅。論述簡明扼要,提綱摯領;分析鞭辟入里,絲絲入扣;描繪畫龍點晴,入木三分;見解獨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夠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學的知識一道帶進去。
例如:課堂教學中語言的運用很關鍵。說什么?怎么說?我有這樣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在某節課上,有3個學生在底下作小動作。我沒有正面批評他們,因為我試過無數次,對這幾位學生都沒有用。于是,我就讓他們主動站起來。頓時教室鴉雀無聲,所有學生都以為我要批評他們了。我相信那幾位學生也在思考要不要站起來。30秒之后,有一個學生站起來了。我沒有批評他,相反,我表揚了他的誠實和勇敢,相信他如果能改掉作小動作的壞習慣的話將來一定能做大事。我的話出乎學生的意料,我注意到沒站起來的另兩位學生的表情變化,一個臉已紅得像紅富士,另一個則低下了頭。我的效果達到了,就繼續上課。之后,這三位學生上課明顯比以前認真了。
我想,教師的語言藝術是在每次教學實踐中磨礪出來的。同樣是教育上課開小差的學生,怎么說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為什么我那樣說沒有效果呢?我覺得這是需要我們平時注意思考和積累的。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6
有句名言說得好:“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錯,的確是這樣。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一本給人啟迪,發人深思的好書。
自從參加名師工作室之后,才想起該給自己充充電了,于是就從《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開始吧!在書中,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理論家,為廣大教師們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他精煉的語言、閃光的思想,既使我開闊了眼界,更引我深入地思考。
從書中,我領悟到:教育重在師生間的相互信賴,而信賴取決于民主平等的溝通。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小學生雖然小,但也要尊重他們。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對孩子傾注全部熱情,和孩子平等相處,給他們親切感、安全感和信賴感。愛孩子,就要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用心靈來溝通心靈,用感情來贏得感情。我想:當老師們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孩子們能對我們說真心話、悄悄話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已經成功了。
蘇霍姆林斯基還提出:“為什么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對那些“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困生,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資料,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之中哪怕獲得一點進步也好。是啊!學困生是老師們最頭疼的,讀了這本書,我仿佛頓時豁然開朗,知道開學后去怎么去對待我們班的這些“無可救藥”的孩子們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善于在每個學生身上發現他的天賦和才能,為他們提供發展的條件,竭力做到使每個學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從而感到快樂,從中樹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自己也有優點。對小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者,特別需要的不是失敗,而是別人的肯定,老師的賞識和成功的體驗,通過這些,才能促使他們產生一種內驅力,促使他們成就動機的發展,促使他們發現自己,看到自己潛在的力量和優點,從而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
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實踐。今后我還會繼續學習這本書中優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讓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教師讀書筆記10-07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7-14
讀書筆記給教師的建議07-14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筆記01-24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4-27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4-26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1-23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04-21
《給教師的建議》教師讀書筆記范文09-06
《給教師的閱讀建議》讀書筆記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