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日出》讀書筆記范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那么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曹禺《日出》讀書筆記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曹禺《日出》讀書筆記1
第一次讀曹禺的書是在初二的時候,看他的《雷雨》,那個在眾人口中所流傳的叫好的如同雷雨般的女人周蘩漪并沒有給我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就是一個女人,一個運氣并不怎么好的女人。所以在初三時又重讀了一遍《雷雨》,還是沒什么更深刻的感覺。于是便放棄了讀第三遍的想法。時隔一年,再次讀起曹禺的書,不是《雷雨》,而是《日出》。也許曹禺喜歡寫女人,也許他喜歡把自然現象寫作書名,也許她喜歡把這些女人寫得像那些自然現象,所以在周蘩漪和陳白露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不可否認,他喜歡寫得那些東西都寫得很棒。不知為什么,《日出》帶給我的感覺遠比《雷雨》要強烈的多。
這個名叫陳白露的女人應該也算是一個悲劇人物。從鄉下來到城里,在旅館住著,一住就是幾年。憑著自己美麗的外表,為了錢,為了舒適的生活,更有可能是為了娛樂,她一直在“玩”,和別人玩著一個生存的游戲,但更多的時候是被當作玩具來消遣。李石清曾經帶著仇意酸溜溜地對自己的妻子說:“陳白露是什么東西?舞女不是舞女,娼妓不是娼妓,姨太太不是姨太太,這么一個!……”穿梭于上流社會,穿金戴銀,吃香喝辣,身邊還圍著一群有錢的少爺、老爺,但卻沒有一個真正的身份,心理上的地位正如一個下等的人,這可能就是陳白露的悲哀。
這也許就是那個時代那些女人們的悲哀。
中國的女人歷來是逆來順受的。至于反抗的女人畢竟只有極少數,而大多數的女人就委權于生活之下。它她們所謂的人生就只是安定舒適的生活。陳白露這樣的女人與傳統的女人有一些不同。她們所尋求的生活不止是安定舒適,更要豪華奢侈,同時又帶點刺激。可以玩,可以鬧,可以游戲人間。但她們所獲得的僅限于此,她們可以玩可以鬧,但卻不能得罪身邊的任何人,她們只被當作“開心果”;她們可以游戲人間,但卻不可以有真感覺。所以,她們得到的永遠只是物質上的,永遠得不到精神上的安寧和舒適。那些花容月貌的女人在當歲月逝去時,她們便沒有了資本,年輕時那些虛幻的地位和生活將會不復存在。她們或許會找一個“老相好”嫁做當姨太太;或許會回到當初屬于她們的地方度過晚年,在老得走不動時,躺在搖椅上想著曾幾何時自己是何等的“風光”。或許她們之中會有許多人像陳白露一樣在最后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想離開這樣的世界,卻逃不掉,也走不了,倒不如帶著這個美麗的夢離開人世。
而她們是有感情的,周蘩漪也好,陳白露也好,她們的感情往往比一般的人、一般的女人要豐富、細膩的多。但為了生活,她們總要把自己的最真、善、美的感情埋藏在心底深處,就像是壓在一個陳舊的木箱的最底層,不想去觸碰它,也幾乎忘記了它的存在,天天用一種另自己陌生的態度行為去對待別人,久而久之倒也成了習慣。只有在不經意找到了一把鎖開啟了木箱,在不小心時看到了那一份真實情感的一個角,再把它一點一點拉出來時才發現原來屬于自己的感情仍然完好無損。就像陳白露遇見了方達生,遇見了小東西。這本是值得高興的,卻因為如獲至寶的珍惜這份感情而變得猶豫、左右為難。也許這才是那些女人最大的悲哀。
白露,二十四種節氣的一種,這個節氣表示天氣更涼,空氣中的水氣夜晚常在草木等物體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陳白露的人正如她的名字。聽上去像是象征著日出,年紀正是上午,卻在太陽剛升起,照得正亮堂時,匆匆落了下去,給人一種寒意。虛是日出,實是日落。陳白露的悲哀便是《日出》傳達給我們的感情。
曹禺《日出》讀書筆記2
許久沒有這種手捧書卷戀字忘食的體味了。我是著實被劇里的人兒牽住了罷!
說起來能買到曹禺的這本《日出》足可以稱得上“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自去年上函授聽了教授對《日出》的介紹我便再也不能忘懷了。當時搜遍了淄川的大街小巷卻也未見書影。倒是這一次偶然地記起臨淄新華書店三樓的圖書是打折的便要去看看。想想初衷也不是為了《日出》卻在這不經意間得到了它。
這小冊子是在一大堆蒙了塵的舊書卷里斜擠著的。大概它已久不遇知音了里面竟沒有借書卡連扉頁也是未曾翻開的樣子。手里捧著它我欣喜地像個孩子全然不顧身側人的驚詫。
讀完它用了四個小時漫長得像一個世紀未曾落淚卻心痛難忍。不由得要怪曹禺竟讓我牽掛著的人物全在日出前“睡”去了真夠冷酷的!
別人尤可小東西的死卻讓人太驚心悚目接受不了!在那樣一個朝代那樣一個蒼白弱小的少女恰是在芳華正茂時頹敗了的。她的身上背負著太多的不幸以至黑三那鞭子倒像是響在我耳邊甚至是揚起在我的身邊的。我單單聽著那蛇皮鞭子凄厲地噬咬著那個慘痛而絕望的女子卻無法伸手拉過她就那么眼睜睜地看著她懸死在子夜——光明到來前最黑暗的時刻!我無法告訴她苦難不是永久的請你再忍忍再忍幾年!狂躁侵襲著我的全身。甚至方達生踏著日出的光芒走向未來時這種狂躁也難以平復。
陳白露、李清白、潘月亭……都被黑暗埋葬了。造成黑暗的金八卻仍然紙醉金迷地猙獰著。方達生是走向光明去和“拼一拼”了但未來怎樣?在沒有組織、沒有指揮、孤軍單人的情況里他能見到真正的日出嗎?
說來又忍不住要怪曹禺讓所有人物的命運太慘烈竟會一個不剩了。
慶幸自己生在太平盛世更要珍視這寸寸和平了!
曹禺《日出》讀書筆記3
當拿起《日出》的劇本,必須要整理好自己的心緒,把自己代入到那個年代,才有辦法切切實實的體會到當時社會的種種黑暗與在這種環境下一個個扭曲心靈的形成,也才有辦法真正體會到曹禺老先生寫這個四幕悲劇劇本的真正含義。
我特別喜歡讀《日出》,無論它用怎樣的形式出現,在我的心中,它是那么細膩與自然,也讓我們現代人可以永遠銘刻那段悲慘的歷史。
在《日出》里面的每一個人物,對于當時的社會來說,也許就是蕓蕓眾生的人物之一,但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逃不過那個黑暗、悲劇的社會,當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又無法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甚至是努力的后果比“等著”更糟糕時,人就扭曲了。《日出》恰好就把社會上各種人的扭曲恰如其分的.表現出來。好比如有陳白露身上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幾分“倔強”與對現實的妥協;有如淤泥中蓮花般的方達生,有新的思維也有沖勁,就是找不到可以一起奮斗的人,最后也只能來去匆匆;有徹底悲劇色彩的“小東西”,無法看到希望與熱情,只等這個黑暗的世界去吞噬她的生命……
當我讀到這樣一個個細膩的情節,會讓我不由得佩服曹禺老先生對于生活的細致觀察與筆下那最真實的文字,因為他通過一個四幕的劇本,通過這些錯綜復雜而又悲情的劇情里,讓作為讀者的我已經可以對那個時代感同身受了,并且對那個黑暗的社會表示憤憤不平,當出現一些讓我心覺痛恨的對話時,我甚至會握緊拳頭,咬牙切齒。劇本中很少涉及歡樂的場面,我想,曹禺先生不是缺少會寫歡樂場面的心,而是那個時代,再大的喜都是從悲中來,只有用濃濃的悲情色彩,更可以烘托出時代的特征。
我認為,《日出》是通過刻畫人物來體現當時社會的黑暗,很貼切,因為人們的一言一行肯定會帶著一個時代的符號,他們的壞,他們的悲,也是在那個大背景下“孕育”出來的。而用“日出”這個名字也恰好反應了當時人們的共同愿望,一定會沖破這個黑暗,等到日出的到來,等到美好生活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