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讀書筆記(通用31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教師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制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獲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志上搜索著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些感想,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各種新的理念、方法成為教師的追求。在追逐的過程中很多人覺得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甚至有人感嘆“語文教學像霧、像雨、又像風。”面對種種困惑和疑問,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伴隨對新課標的深入解讀。我覺得上簡單的語文課是正確的選擇。
一、簡單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實施教學任務前必須有目標意識,目標就是要求,目標就是方向。因此,教學目標要簡明。在一堂語文課上我究竟要讓學生獲得什么知識、提高什么能力、關注什么情感體驗,教學目標中要明確體現。充分發揮目標在教學中的導向、調控、檢測的功能,讓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二、簡潔明了的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要有一條線而不是一大片”。誠然語文教學聽、說、讀、寫,字、詞、句、篇,積累運用千頭萬緒,“工具性”與“人文性”爭論不休。但扎扎實實的語文課堂就如同張慶老師講的“讀讀寫寫,寫寫讀讀”。落實在教學設計上就是一個實字,讓語文課上講語文的東西,不要出現關于語文和非語文的東西。
三、簡約明晰的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新課程改革要求評價的方式多樣,形成性評價和終結評價結合,在語文教學中認識到教學評價不是一個純技術性的問題是對被評價對象的價值或特點做出判斷。應該有一個教學目標相對應的評價。
語文教學方法多樣,形式各異。不管用什么樣的方法,不能脫離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語文應該姓“語”。在簡單中看到復雜,于平淡中體現神奇。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科課堂的主人。學生是班級的主人,他們也應該是班級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級時,他們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就像學科教學一樣,班主任不應該成為管理的主力,而應該是班級管理的引導者,監督者。從班級管理的實踐來看,一個幾十人的小學班級,僅靠一個或幾個教師管理是不行的,關鍵是要教育和指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使每個學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對象,又是實施管理的主體,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
這學期,我就是把班級的工作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從培養學生管自己能力開始的。《班主任大全》一書中就指出: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對成人的依賴性很強。由于家長的溺愛,這些“小太陽”們在家庭中失去了培養獨立性的機會,他們更多的依賴成人的幫助和照料。對于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方面,利用晨會、班會、隊會等,向學生正面宣傳“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讓學生從認識上加深對獨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級中安排“人人崗位責任制”,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崗位,對自己的崗位負責。第三方面,聯系學生的家長,取得家長的配合,培養學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養一支班干部隊伍。利用管理班級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級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認真選拔小干部,同時要精心培養小干部。第一,幫助小干部樹立威信。對于學生自己選出來的班干部,要尊重他們的權利。每天的值日先由衛生委員負責評比,然后,由我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供他們參考。第二,鼓勵小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第三,嚴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第四,培養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級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以即“以面帶面”。同時也要注意及時召開班干部會議,針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干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煉和培養他們的能力。
這樣培養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養學生對自己、班級、家庭的責任意識。
確實,《班主任大全》一書,在班級管理這個方面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對班級管理有了新的認識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4
十一月,秋天的寒冷蕭瑟開始席卷成都地區,而北星孩子的“春天”卻在悄然醞釀。在北星小學十一月全科教學活動中,我們第一次嘗試著把語文課搬到了室外。
我想我們每個老師都曾留意到,孩子對教室的莫名的不喜歡。哪怕是上課的內容不夠精彩,但告訴他們“下節課,我們去操場上”,整個教室會被迅速點燃,喜悅的情緒伴隨著突如其來的噪音侵襲你的耳膜。這,就是教室外的世界獨特的魅力。
為什么孩子會無端地因為走出教室而感到興奮?
我想,兒童階段是人類第一次走出家庭、走向社會、認識世界的階段,然而學校的誕生規范化了這個過程,讓學校成為了學生走出家庭、走向社會、認識世界的.固定場所。當我們必須在這樣一個固定的場合里一成不變地完成一下三件大事的時候,我想大概率,我們是會失敗的。因此,兒童會本能地抗拒,這是一種先天的條件反射。
所以,我們的教學需要走出教室,需要尊重人類認知世界的規律,需要活起來。而推動這些“需要”發展的,就是教育智慧。
北星的活動育人就是一種教育智慧,讓學校不再只是傳授枯燥知識的場所而是一個有滋有味、有聲有色,被學生愛上的地方。在這里,他才能夠安心地、有效地、樂意地去進行腦力勞動。
如果有機會,學校應該是一個類似于“家”或者“世界”的開闊無邊界的地方。帶孩子們“逃離”教室,嘗試打破教育的場所化、書本化,把課堂搬進森林、搬進田野、搬進童話世界,我相信不會有人拒絕。
讀罷三節,我覺得老蘇不僅是在提醒我要研究孩子的思維、心理,更是在提醒著我,教育是一種成全。不要忘記自己曾是一個沒有反抗能力的一年級孩子時坐在教室里渴望過的事情,用心思考地思考它,用智慧成全它。
當然,怎樣成全一定是最重要的,我們必然不可能真的帶著孩子們來到大森林野營扎帳,但我們可以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引人入勝的情景,讓知識回歸純真。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5
老師們!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推薦》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推薦,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忙,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一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潛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布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此刻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著家中瑣碎的事情。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就應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持續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就應首先思考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推薦》,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6
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里,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里,我感覺收獲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齲。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筆記和感想。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么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么事?處處為孩子們著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7
前幾天,我在《幼兒教育》雜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教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并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干凈,很討老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老師喜歡。記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帶學前班時,班上有個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發育較慢,語言表達能力差,每天穿著臟兮兮的衣服,掛著兩條鼻涕來上幼兒園。看著這樣一個孩子,實在難以讓人喜歡。我剛接觸他的時候他連“老師”兩個字都叫含糊不清。后來我了解到這個孩子的爸爸在他半歲時就棄他母子而去,媽媽又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維持生活,家境貧窮。李小明由于長期缺乏父愛,他的母親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和他交流,導致了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愿與人溝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歡和他玩。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關心、呵護他。為了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經常有事沒事的找他說話,一開始往往都是我一個人在說,他沒有任何反應,只是呆呆地看著我,看到這種情況我真有點氣餒,但是我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和他談心,找他說話,漸漸的他能和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上課也能專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那時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動,雖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瑣碎的,但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可謂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終于換來了回報。
從教三年來,讓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兒教師。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知識與能力的素質,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為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么?可能有人會說:是扎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和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負責。我們應該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己的杰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記得剛踏入幼兒園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愛孩子,一張張好奇的小臉,我有點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這么多好的領導、好的搭班老師。正是她們,給了我幫助和鼓勵,讓我學到許多道理,知道了什么是愛,什么是責任心。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愿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8
閑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于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背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里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里做媽媽布置的什么《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
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系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游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著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手藝……帶著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吁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9
“讓學生記住基本知識”,偶讀蘇先生的這一論點,讓我想起了一本適合家長閱讀的繪本《安的種子》。從一年級開始孩子們就在各個培訓班里瘋狂的汲取知識,小小的人像大人工作一般奔襲忙碌,在小小臉上看不到孩子的活潑與靈動。現在班上的家長也會疑問:“老師,學校搞這么多活動有什么用?還耽誤學習成績。”在與家長多次的交談中,我發現家長總是在抱怨自己孩子的成績不好、書寫不好、作文不好······而且還會提出在家也會讓他每天一頁字,可根本沒有效果。
不經意間我也在反思,小學的孩子們,他們的成功真的可以與成績畫上等號嗎?那一頁頁的紙真的是是孩子們進步的內驅力嗎?家長們的策動,孩子們奔忙卻也無所獲。
再看蘇先生“讓學生記住基礎知識”,讓孩子們從初入學時開始逐步的積累基礎的知識,而且并不需要過多的數量。每天讓孩子學會寫好3個字,每天讓孩子記住三個詞語的意思,讓孩子們每天會熟練地朗誦一段話。點滴的積累難道不是孩子們前行路上的積累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千里馬也是從小時的一點點成長而積累得來,沒有任何一匹千里馬可以一出生便奔襲千里。也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在出生之時便學會了學習。除了學校的引導,家長們的引導也至關重要。如何讓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有安的智慧,做我們能做的`事,然后將時間留下靜待那一池蓮花靜靜開放。
也不是說我們什么都不做就只想收獲,而是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方式去學習,一到三年級的過程,更多的應該是學習習慣的逐步培養,知識的牢固,而不是倒水一般的強迫孩子接受。這樣對于他們來說,不止把原本該有的東西摒棄還會讓孩子厭倦去學習,將孩子主動的內驅力變為孩子的被動接受,這不僅是對孩子的學習激情的磨滅,也會使孩子們從心底里去厭惡學習。不管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適得其反,成長與學習同樣的需要等待,需要時間去接受。只是在這個過程更多的給孩子們一種持續性較強的學習方式。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反思。做到“溫故而知新”,循環往復之間更容易生成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千里馬的奔跑是對遠方的眷念,而不是因為背后皮鞭的抽打。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0
觀看學習《小學語文實用文教學策略》視頻資料,我感慨頗深,收獲頗豐。
在視頻中,我主要選擇觀看的是《互動對話》板塊——《應用文閱讀教學策略互動研討》。相關老師在講座里給我們講了文章體(實用文)文本的功能定位,文章體文本的教學。在這個模塊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的理論知識,同事也知道了一些原來我所不知道的新的教學知識,收獲真的是非常大。對于這些新的知識,我們在日常教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一些,但是由于我們對文本挖掘的太淺,從而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習了相關視頻之后,雖然理論知識提高了不少,但是我還是非常清楚在我們教學中如何來處理這些內容,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教學更實用。林子敬老師與陳琳教授的互動對話幫助我有效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學習完視頻之后,我回憶起了我給學生講授的《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的過程。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篇文章運用大量篇幅介紹圓明園昔日的景象,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了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文章的結尾提到的“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首尾呼應,作者的痛惜、憤怒之情躍然紙上。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我這樣來設計:學生對大致了解之后,讓學生針對題目提出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整理又分成了三個:圓明園昔日的景象什么樣子?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圓明園為什么會被毀滅?然后學生討論交流,交流之后,我們就根這三個問題進行交流。
對于第一個問題,我們采用觀看圖片、朗讀、以及想象昔日的景象來學習;
第二個問題,我們采用視頻資料來激發學生的情感;
第三個問題,我主要通過學生自己搜集來的資料讓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效果還是不錯的。能激起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激情。所以,我感受到,朗讀課文,是學生理解課文的一個手段,讓學生想象內容來說,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對的理解。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智慧閃耀在課堂》一文的教者在教學《晚上的“太陽”》一課時,及時并創造性地修改教學預案,通過與學生的分享與交流,課堂長期充盈著學生獨特、豐富的體驗。毋庸置疑,這位老師是一位懂得因材施教、因時制宜、充滿智慧與愛心的教育工作者,其駕馭課堂的能力和深層次解讀文本的精神無不讓我折服。
在其教學過程中,當學生沒有按預設的操作過程完成演示,而意外地丟了“放箱子”這一重要環節時,教師及時抓住學生的錯誤,巧妙地利用箱子的作用激活學生思維,讓“高燈遠照”和“做手術不擋手”這些教學難點輕輕松松在學生與老師的對話交流中迎刃而解了。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在課堂教學中通常的做法:當學生偏離預設時,總是迫不及待地糾正學生的錯誤,沒能機智地將這些生成性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其實,這些生成性資源是非常寶貴的,只有懂得智慧的教師才能讓其在課堂教學中散發美麗的光彩。
案例中,教師重組課堂結構、實現過程生成的策略也是非常獨到的。當學生的動態生成資源——“箱子有用”這一見解出現后,教師抓住學生的真實狀態,引導學生逐步探討“箱子”中蘊藏的智慧。由“就地取材”討論到“愛的力量是無窮的”,由“愛迪生利用鏡子反射的原理”討論到愛迪生“愛觀察、急中生智”的寶貴品質,這些靈動的過程生成,無不體現著教者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平易近人的教學姿態。我想,這樣的課堂中呈現的師生關系是獨立而平等的,這樣的課堂無疑也是為學生發展服務的課堂、散發生命活力的課堂。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總愛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沒有真正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和豐富的情感,即便有過關注課堂過程生成的例子,也是匆匆過場而已,沒能真正激起學生深度思維的火花。
作者提出,教師要積極有效地應對學生的動態生成資源,讓課堂煥發生命的`光彩,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專業解讀文本的核心價值,二是明晰師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定位。的確,多角度、多層次解讀文本是教師創造智慧課堂的前提,站在自身的角度、學生的角度、文本的角度去琢磨文本價值,才能使學生在富有內涵的課堂中獲得思想啟迪。只有在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師生對話才能傾情演繹,靈動的課堂氛圍才能撞響學生智慧的心弦。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2
讀書活動是全面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載體。為進一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我校在全體教師中開展了“教師讀書筆記交流展評活動”為主題的讀書活動,旨在營造熱愛學習、善于學習的讀書氛圍,幫助教師加強終身學習的理念。
一、宣傳發動,層層落實。
為確保讀書活動有效、深入、有序地開展,我校成立了以黃曉明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李波為副組長,校委會成員、教研組組長為組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根據活動目的,層層落實責任,分配任務,并制定了便于操作的活動計劃,使得讀書活動有部署、有檢查、有總結,確保了讀書活動落到實處,順利實施。
二、營造氛圍,人人參與。
針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我校精心挑選了不同種類的書籍,包括一些教育專著、各種教育期刊雜志以及與課題有關的書籍,使教師們能夠從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功底、了解教改動態、增強教學技能。
本學年,我校在教師每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向教師們推薦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程標準》兩本必讀書目,教師人人參與。首先由教師有計劃地進行自主閱讀,撰寫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其次,在年級組內開展了“閱讀體會”交流活動,組內教師將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與收獲與同行分享,選取兩位教師到全校交流。最后,在個人研讀、小組分享后開展全校性交流研討活動,進一步強化教師的讀書意識,在全體教師間將讀書經驗共享與推廣。這樣以點帶面,在有主題、有目的的讀書活動中,教師們營造出了“相互尊重、積極主動、共同發展”的教研文化氛圍,研究習慣和意識明顯增強。
三、及時總結,不斷進步。
通過讀書活動,教師們從內心深處喜歡上了讀書,他們在讀書過程中把感受都記錄下來,并隨時把學到的新思想、新方法運用到教學中。我校定時對讀書活動進行了全面總結,并通過活動評選出了等一些優秀心得,樹立典型,推廣先進,促使教師在讀書的同時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讀書系列活動的.開展為構建書香校園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喚起了教師對于讀書的熱愛,更讓大家在和圖書交朋友的同時進一步了解了閱讀的重要性,分享著“時光漫卷書頁過,只覺芳氣滿閑軒”的驚喜與快樂。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定會將工作做得更細致,更實在,更有效,讓讀書活動中播下的種子發芽、開花、結果。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3
一直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幼兒,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幼兒,希望他們變成我想象中的幼兒——“小大人”,個個成為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孩子們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嗎?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師呢?他能夠在教育幼兒時“向幼兒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并真誠的實踐著“請尊重幼兒的選舉權”,他努力追求著“成為幼兒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兒最關心的問題”,他勇于在幼兒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他也諄諄教誨著年輕老師要“樂于請教”“勇于思考”“廣于閱讀”“善于積累” 。李老師說得好:“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著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能力、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幼兒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幼兒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讀著李老師的文字,感悟著他的'心靈,回憶著自己的教學行為,我陷入了沉思:“親其師,信其道”,古人尚卻明白的道理,可我……實在汗顏。幼兒成了學習的機器,學習的樂趣又從何說起,幼兒的個性該如何發展?幼兒是有差異的,有的文靜、有的好動;有的乖巧、有的調皮……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學、樂中學,才能真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們為什么不讓孩子學海無涯“樂”作舟呢?為什么一直讓他們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們有什么理由剝奪他們的天性呢?現在,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小幼兒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兒,因為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為教師,在面對幼兒時要保持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幼兒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幼兒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幼兒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
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積極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愛心成為照耀幼兒心靈的陽光,培養幼兒健康的人格,使幼兒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4
書到用時方恨少,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一本教育雜志,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能夠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有高水平的……”而《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可讀性強,資料實在,在推動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更加期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忙,《初中數學教師》將處理教材難點,怎樣創造性教學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她的教學點評中肯,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致。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初中數學教改的沖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初中數學教師》宣揚對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
所以,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初中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初中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初中數學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找到教“亮點”。
閑暇時翻看一下里面的資料,總是對自我教學的一個充電。學記》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太多,而我明白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當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僅要有一桶水,并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
所以,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教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日的主要不是記憶很多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明白為何學習從哪里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教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這對于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說,不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為全體社會成員供給了充裕的學習資源。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民教師,應當認準自坐標,找準自我的價值空間。教書的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癡如醉,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明白,僅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僅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5
最近看了一本《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窗,下面是我寫的讀書筆記:
這本書里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實例,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是每個一線教師務必具備的教育技能。書中從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區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其中在教師與家長這一方面,這本書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忙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合作伙伴.教師有職責幫忙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任務,以便雙方能達成教育共識,構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家長工作難做,但是很重要。家長一向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只是在玩,有的家長自己早上想睡懶覺,便很晚才送孩子來園,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師在有時間跟家長個別交流的同時,還應經常召開家長學校的交流會,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對家長進行教育引導,能夠讓家長和教師持續一樣的教育觀念。家長能夠親自參與孩子的活動中去,能夠更快的轉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觀念。每個學期我們都會組織幾次親子類型的活動,以便家長參與到幼兒園孩子的活動中去。
作為從事教育職業的每一個教師,個性是我們幼兒教師,重在研究學校教育的同時,還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視家教指導工作。因此,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將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系,才能共同把兒童教育工作做好。對我們來說,在雙方溝通中怎樣善于抓住時機,在隨意交談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長的心聲。怎樣有藝術的向家長宣傳、指導保教知識,還存在著必須的難度。
如何解決與幼兒家長溝通中存在著的一些困難我認為就應從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入手,不斷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方式、途徑與技巧。
教師每一天與家長接觸時間雖然短暫,但三言兩語中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靈活掌握交談技巧及說話的藝術。過去,我總認為時間短,與其拐彎抹角,不如直截了當的說。于是有時當著孩子和家長就告狀,弄得家長十分尷尬,孩子也害怕。這樣,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點,也不利于家園配合。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窗,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開,既然選取了教師,就意味著要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尋找更多的鑰匙……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6
作為一名年輕新教師,在工作之余,我也讀了很多書籍,不斷豐富與充實自己。最近我在讀的《做不抱怨的教師》令我收獲頗多。這本書讓我的心靈仿佛釋然了許多。這本書就像一劑良藥慰藉了心靈,我將用它的理論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踐行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抱怨工作,獲得工作的樂趣。俗話說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體,好身體不如好心境。的確,愉悅歡樂的心境對工作和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們整天總是愁眉苦臉、郁郁寡歡。你縱使工作條件再好,職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勞無用的。因為他們沒有好的心境去享受工作的.樂趣,自然就會怨聲四起,抱怨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也是如此,倘若我們沒有好心境,如何將歡樂傳達給學生,如何讓學生愉快學習呢?
高爾基以往說過:工作如果是歡樂的,那么人生就是樂園;工作如果是強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獄。一個人之所以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因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么的糟糕,而是因為他沒有用一種良好的心境,用一種進取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不抱怨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教師不僅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應當教學生做人的道理。可能某個學生學習成績不夢想,但總有他閃光的一面,我們要善于發現挖掘。不抱怨壓力,獲得前進的動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壓力是一把雙刃劍,要么讓你一敗涂地全軍覆沒,要么讓你一鼓作氣地扶搖直上。作為一名現代教師,個中關鍵在于不抱怨壓力,而是找出壓力,利用壓力,以更加從容的姿態進取應對自己的人生,進而追求人生更高層次的發展。
我覺得,我們應當更用心地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時時注意堅持歡樂的心境,做一個陽光教師,不抱怨的教師,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會簡單而充實。與其抱怨,不如埋頭苦干。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時刻銘記身上的重擔,把埋怨的時間和心思都用到提升自身素質上,讓我們以書中的事例為借鑒;以書中不抱怨的心態為行為準則;以書中改變抱怨的方法為思路,做一個不抱怨的踐行者。
讀了這本書,我會延續以前的做人態度,不悲不喜,不卑不亢,多工作,少抱怨。累了,伸伸懶腰;困了,望望遠處的風景;煩了,想想人生是多么的完美,活著真好;厭了,找家人說說內心的苦悶,讓倦怠從此隨風而去
從今以后,努力做個不抱怨的教師,不抱怨孩子的犯錯,不抱怨家長,不抱怨自己的選擇!懷一顆寬容的心,靜靜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7
讀完《一路還鄉》這本書,我想借用“月是故鄉圓,水是故鄉甜,人是故鄉親”這句話表達自己對故鄉的喜愛之情。
曾經,我覺得故鄉就是一座普通的城?畢業回家工作,只是覺得為了混口飯吃,那時對故鄉談不上喜歡,甚至還有點陌生。直到一次偶然的遇見,我改變了之前的想法。
傍晚時分,我走在村后的田間小路上散步,當夕陽的余暉撒落在那一塊塊的稻田上,一株株稻谷立馬鮮活過來,就像參加期待已久的盛宴一樣,它們低聲細語,在晚風中搖曳著金黃色的稻穗。綠色的稻葉,金黃的稻穗,五彩的云,涼爽的晚風,讓我久久的佇立在田間,那一刻我享受著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喜悅,真的.是夕陽無限美,而且還在家門口。從那一刻,我對故鄉的景色多了一份欣賞,對故鄉也多了一份喜愛。
在看黃耀紅博士的書,讓我更多回憶起兒時的自己。
記得調皮的我總把家里的鍋、碗、肉、米……偷偷拿出去,約上四五個小伙伴,就在河邊的大樹下生火煮飯。雖然飯糊了,菜咸了,可是每一次大伙都是搶著吃完所有的東西。第二天,我們又繼續操起家伙,換成只煮飯,每人負責拿一樣家里的熟菜過來,到時大家一起分著吃,那時真的是只要吃進去的都是美味,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我母親炒了一大碗萬菜,兩三天就被我“偷”完,為此少不了挨打。可是,母親打過之后沒幾天,我與伙伴們的活動繼續,這次不從家里拿東西出去,直接自己去池塘邊找鴨蛋,要是找到一個鴨蛋,那高興的都要瘋了。然后立馬挖個洞,拾柴,燒火,把蛋埋土里,幾個人為了能多吃點鴨蛋,都卯足勁,比誰的手快,嘴巴快……好像以前讓我們快樂的事情很簡單,那些事總歷歷在目。
眼前的這座城不再普通。村里的每一棵樹、每一條路都有我的身影,是它們看著我長大。如今回去,碰到以前的小伙伴,都可以說上好幾天話,每次的話題都離不開聊兒時那些有趣的事情。現在已是奔三的人,更是喜歡回家,喜歡看村里的那些老人三五成群的坐在我家門口的臺階上扯家常。我現在更明白以前不想遠離家鄉去工作的原因,開始總以為是為了照顧母親,可后來慢慢地發現是我一直都離不開老母親的照顧,對故鄉的人有著很深的依戀。就像黃耀紅博士在新書分享交流所言:“一個人不管走多遠,他這一生都在還鄉的路上。之后都要落葉歸根。故鄉是一個長情的地方。”
故鄉,是我一輩子的回憶。而我,一輩子的回憶也在故鄉里。那路,那水,那山,那人,都是那么溫暖,讓人感動不已!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8
我國當代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趁著暑假,我細細品味《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真是讓人受益匪淺。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冗長的理論,只有質樸的語言、生動的例子,一字一詞一句都叩擊著我的心靈,給我以警醒、新的啟迪和動力。
一、警醒:多改變自己,少抱怨環境。
目前我們面臨的現狀是:很多同事經常會感嘆老師難當,工作繁重,學生不好教,尤其是還要應付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每天都苦不堪言、度日如年。面對這樣的環境,我們抱怨,我們不滿,對班級的未來灰心。隨之而來的是,學生越來越難教,自己的脾氣越來越差。
魏書生先生說: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太難教育,往往是我們自己方法少。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責環境,一絲一毫的效果也不會見到,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助長別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蠻。如此,我們何不省下七分力氣中的一分,來改變自己呢?
面對一個不如人意的環境,我們先要從改變自己做起,只有自己適應環境,才能改變環境,進而使環境朝著如人意的方向改變一絲一毫......
二、啟迪和動力;選擇積極角色,走進教室。
教師是園丁,是蠟燭,是春蠶,是太陽底下光輝的職業。那么班主任是什么?如今這個時代,班主任已不僅僅是嚴父慈母、兄長朋友,也不僅僅是偵探,警察、法官,更不僅僅是保姆、打雜的
班主任究竟是誰?取決于面對學生時的具體情況,心理態度。面對犯錯誤的,不守紀律的學生,一位教師可以扮演多少種角色呢?是大發雷霆、拍桌子拍板凳,自己生氣學生也生氣的角色呢?還是扮演不負責任,聽之任之的角色。結果學生越來越淘氣。老師的威信也越來越低;或是極其豐富的教師角色,說紀律析弊端,幫助學生定出班規班紀,使學生佩服的五體投地......
總之,在你的面前是一群淘氣、頑皮、缺乏自律性的孩子,作為班主任選擇的角色不同,決定著你的教學效果不同。變換角色思考問題,選擇積極角色走進教室,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教育是一個人文的世界,書中提到“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與責罰”。在這本書中給與了我們很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讓我們在工作之余對自己的實踐作一點思考,我想只有有了思考,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收獲。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19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可以為教師們定下一則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圍內,一切事物都應該盡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智慧的開端當然不僅止在學習事物的名目,而在真正知覺事物的本身。”教學的直觀原則的提出是教育史上一個進步,但一開始只是停留在感覺論、經驗論的水平上,隨著教學實踐不斷豐富,心理學研究的進展,特別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產生,人們才逐步對這一原則有了全面的解釋,使它得到正確的運用。
現代教學論認為直觀之所以必要,是由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總是建立在對事物感知的基礎上,學生特別是青少年缺乏直接經驗,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容易犯抽象、空洞、形式主義的毛病;還由于青少年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是沿著由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向抽象邏輯思維占優勢的趨勢發展,教學要適應和促進這個過程。教學富于直觀性,有助于解決名詞術語脫離事物、抽象概念脫離具體形象、理解脫離感知等矛盾。鮮明生動的形象,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有助于發展他們的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培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直觀材料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提供真實的事物本身,運用經過精心設計、改造和典型化的模擬物、代替物和象征物,例如標本、模型、圖片、圖畫、圖表;在特定條件下由教師用形象化口頭語言描繪,或用比喻及其他方式喚起和改造學生已有的表象,等等。這些直觀材料和方法,要按照當前的教學任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直觀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為了形成學生的生動表象并借以形成概念,促進抽象思維的發展。
教師采用直觀教學的`原則,要跟運用語言講解和啟發思考結合起來。教學中詞和直觀的相互作用幾種結合形式:教師用語言來指導學生觀察;口頭解說提供學生不能觀察到的東西;用語言引導學生進行概括;通過語言把新知識傳授給學生,而直觀被用來作為例證。貫徹直觀原則,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直觀材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引導他們對直觀材料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0 世紀以來,由于廣播、幻燈、電影、錄音、錄像、電視、電子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手段的發展和應用,使直觀對象本身和人的感官本身的局限有了重大的突破,這為直觀教學原則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廣闊的前景。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0
“讀書不為別的,是讓書里的那些精神光線或美學營養照亮我們,提升我們的心靈視力,滋養和愉悅我們的人生。 ”
我讀了4頁給我的啟示有以下幾點
一、讀書需要規劃,但范圍不要太窄。給孩子們照單規劃,他們是否會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或者作業,如此這些是否是他們喜歡的讀本,是否會激發他們讀書的興趣呢?以自己為例,我小時候不由自主的會看一些童話故事、神話傳說、名人傳記之類的書籍,而且一看就會鉆進去出不來,這就是所謂的興趣吧。但后來大點覺得自己讀的文學作品比較少,就刻意的拿本文學作品來讀,比如高爾基的《母親》,這可以算是規劃閱讀吧。結果卻是堅持不了多久就不看了,一本書常常半途而終。并不是說文學作品不好,而是自己確實不感興趣。孩子們讀書非要給他規劃哪種類的讀物也并不是沒有好處,畢竟孩子們讀書還是很盲目的,但范圍不要太窄,給孩子們在同一種類型讀物中選擇的.余地。
二、就讀書種類來說,孩們并不需要樣樣精通的。我們當然希望孩子們博覽群書:短篇小說、長篇小說、詩歌、傳記、美學、哲學等等。但是對于一個剛剛升入初中的小孩子而言,他們畢竟對書籍的偏好是明顯的,你讓他講個故事背首詩歌可以,你讓他發表哲學觀點或者對文學作品的感受,他不一定能說上來。這個年齡的孩子我們完全沒必要讓他們樣樣精通。正如王開嶺老師說的:“讓靈魂從嬰兒做起,咬著鉛筆,對世界報以純真的好奇和洶涌的愛意……”孩子們讀書的目的就這么簡單純粹。
三、注重孩子美學意識的開發。我對以下這句話印象和思索比較多:“對童年而言,美學意識的蘇醒和啟蒙,或許是最重要的,包括人格、情感、自然審美等。”小學的孩子或者幼兒園的孩子或許不能用語言去形象的表現他們的想法,但他們卻可以用畫筆去勾勒這個美麗的世界。他們的勾勒是天馬行空的不受約束的,他們富有的創造力是最遙遠的、最奔放的。這種美學意識應該在現代課堂充分的發揮,比如數學課上孩子們自己制作不同種類的教學模型并用彩筆勾勒。物理課上阿基米德定律可以開展一個小的比賽:“疊紙船,放砝碼,測浮力”,看看哪位學生疊的紙船浮力最大,沉的最慢。從而提高興趣,加深學習印象。也充分體現現代課堂學生的主體作用。
我的感受有以上幾點,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1
看了《中小學教師廉潔從教讀本》我決定從以下幾點規范我的教學行為,努力做一個廉潔公正的好老師。
一、改變教育觀念,做素質教育的先行者。
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決定教育改革方向和教育質量。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擾亂了人民的思想,影響了素質教育的發展。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們要轉變觀念,時刻明確自己的使命——努力培養社會主義素質人才。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精神的培養,上課的時候注重啟發式教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不要一味的題海戰術,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不購買教輔用書,努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提升素養。
二、提高廉潔意識,做師德的'踐行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重視自己的道德修養,在純凈的校園里保持廉潔作風,不要貪圖利益,不要收取他人錢財,不搞有償家教。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教師只有擺脫“利”的糾纏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民教師。
三、強化鉆研意識,做學生的領路人。
我們是一線教師,每天要為學生上課,我們要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在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教學方法,把知識、方法、技能和技巧交給學生,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課堂上要注重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的生成,上引領學生深入課堂。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一生執教,他“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種高尚的人格魅力,為學生所崇敬,這種廉潔從教的作風,深刻地影響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靴子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古今中外無數時間證明,“為師不廉,師道必壞,拾到壞則必誤學子”。陶校長用愛心詮釋了師德的制高點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的格言。他一生愛學生,愛教育,愛祖國,愛真理。比起陶校長,我覺得我還差很遠很遠……
有人說,廉潔是一棵松,在萬木凋零的冬日,為人們送上一絲綠意。也有人說,廉潔是一盞燈,在黑暗冰冷的夜晚,為人們添上一份光明。《中小學教師廉潔從教讀本》時刻提醒我們: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要抵得住誘惑,撐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讓我們與廉潔同行!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2
教育之旅教育的承諾這本書的時候,一看完全不是我想的那些書本的形式,而全部都是訪談的形式記錄。頓時我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里面朱教授講的一些我看得時候還不能完全理解,吃透。但是里面一些話語讓我對教育的的一些現象,一些不理解的問題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
朱永新的頭銜很多,光環也很多,我暫時叫他朱老師吧,聽起來也比較親切。朱老師嚴格意義上說并不是一個純粹的教育工作者或研究者,他既是教授、博士生導師又是蘇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長,一般來說,學者與行政領導的雙重角色意識在傳統的價值觀中似乎不太能夠兼容,但是朱老師說無論從事的是教育研究還是進行教育行政管理,他最感到自豪的是,這輩子都與我最熱愛的教育有緣。是的,只要熱愛教育這份事業,對教育有著熱忱之心,是什么職業,什么頭銜又有什么關系。
朱老師在訪談中把教育看成一種理想。但是很多人認為理想跟現實總是會存在一些矛盾,理想再豐滿,現實也未必如愿。朱老師卻否認了這種看法,他覺得理想跟現實是兩個范疇的東西,從追求的角度來看并不矛盾。要實現理想,必須在追求的過程中對理想有執著的信念,執著的信念能使夢想成真,這也看出朱老師對自己教育的理想是抱有執著的信念的,他期待自己的理想能成真。
朱老師也承認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對于一個理想主義者來說,為了理想奮斗所付出的的努力是我們平時很難理解和發現的。朱老師利用別人睡懶覺,搓麻將,喝酒的時間看書,思考問題,這些也是我們不知道的,只有這樣也才能解釋朱老師在一邊任市長這么日理萬機的職務時還有時間寫文章,思考教育問題,這不也是一種執著的表現么。
朱老師在談到我國的一些教育問題時,非常有自己的獨到的見地。他提出我國教育改革要用些猛藥,他覺得改變要從閱讀開始,也談了他對新教育實驗的譜系與展望。他覺得很多人覺得生命沒有滋味,沒有動力,就是因為缺乏方向,不知道生命應該往哪里去,所以他覺得理想關鍵之處就是給人以希望,方向。
朱老師這本訪談錄里面的內容很多,如果需要理解朱老師的思想的話必須多讀幾遍,但是作為一個基層教育工作者,有這么好的一本書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思想,水平,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想我要在教育這條路上繼續堅定的走下去的話,這些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所寫的書必定是我前行的路標與動力。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3
讀完這本書受益匪淺,下面就案例的撰寫來談談自己的收獲。
一、做研究型教師
教師在中小學的教育科研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每一位教師都要做研究型教師,要有意識的將教育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再從實踐到文本,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才能真正的體會研究的成就感與快樂。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講的“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一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做研究型教師,只有走科研之路,才能真正體會做教師的快樂。
二、研究內容哪里來
我們作為研究型教師又該研究什么內容?怎么研究呢?或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迷茫。或許你會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教師應該養成記教育隨筆的.習慣,將教育教學中的感悟與困惑記錄下來,可以是正式的聽課評課,教學筆記,也可以是獨自默想或者與同事的交談中偶爾得之,哪怕是只言片語,這些都會成為你案例研究內容和材料的主要資源,教師的研究課題就從這些實踐材料中得來。記錄下隨筆之后經常自覺的實踐反思,也使零散的教育經驗得到梳理,這是教育策略系統化的過程,對于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有著很大的幫助。
教師通過記錄的方式來反思是一條最有效的學習途徑。教師通過描述、歸納、解釋等各種方式來探究復雜的教育過程和現象,最后形成教學案例。從實踐到完成案例的過程就是教師成長的過程。
三、案例怎么寫
從教師研究的現狀和需要看,案例研究對象可分為一節課、一件事、一個人、一次活動等。案例研究不僅是追求一個結果,更是需要一個過程。教師的案例研究是教師通過敘事方式來反思和改進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
案例的質量由思考的高低所決定,要從紛繁復雜的的教育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案例要注重可讀性和操作性,首先要有時間段基礎和經驗的積累,還要加強理論學習,并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好文章不是寫出來,而是做出來的。
通過這本書,我深切的體會到,教育科研并不是專家和學者的工作,教育科研與我們普通一線教師息息相關,我們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多反思多學習多實踐多寫作。“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與大家共勉。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4
有幸讀了特級教師方方的《托起明天,新世紀中小學教師的修養》一書,深深被感動著。方老師以其親身經歷的喜怒哀樂,透射出艱難曲折的成長軌跡。我的感想如下:
一、成功來自對學生的關愛。
新世紀,教育的重要性越加明顯。對于學生應該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教師的角色多樣,亦師亦友,不要總是居高臨下地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給予你的悉心愛護。學生快樂,你也快樂,你的教師生涯才不會干涸。
二、成功來自對自己的關愛。
在關注孩子的同時,教師也應該更多的關愛自己。書中提到新世紀教師承受各種各樣的壓力,以致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帶著不健康的心理出現在孩子們面前,責罵、挖苦、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這給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一名合格的成功的.教師應該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給學生帶來知識的同時,更帶來學習的快樂。其次,新世紀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的發展,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早日成為一名準學者型教師或學者型教師。
三、成功來自于對家庭的關愛。
一個成功教師的背后,少不了家庭的支持。教師在為人師的同時,也為人女,為人母,為人妻。沒有一人溫馨和睦的家庭,教師也無法安心教育事業。方老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也能夠藝術地處理婆媳關系,母女關系、夫妻關系,母子關系。因此她的工作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
方老師的學習和奮斗經歷,對我的專業成長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我對于自己的專業發展,自己定位都處于一種迷茫狀態。方老師的學習和奮斗經歷,使我重新明確定義了自己的奮斗目標,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用理論武裝自己,更新教育思想,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觀念。
尊重學生人格,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改變原先求全責備,求同去異,扼長補短的平均發展教育,鼓勵學生多方面發展,挖掘學生潛能,發展學生個性。改進課堂教學,讓研究性學習進入課堂。解放學生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由地發展,讓成功不斷激勵學生前進。全面地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
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不斷充實、完善自己,跟上時代潮流,早日成為學者型教師,做一個健康幸福快樂的人民教師。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5
讀了徐老師的《做溫暖的陪伴者---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思與行》,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我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是徐老師關于日常思考的點點滴滴,非常適合我們一線教師讀,雖易懂,但卻很有深意。我們一方面可以從書中獲得許多具體的實踐指引,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徐老師的思考中學習如何進行實踐反思。我們不禁思考:如何做溫暖的陪伴者?如何走近幼兒,了解孩子?如何做一名快樂幸福的教師?讀了這本書,我仿佛找到了答案。
做高質量的陪伴者,讓陪伴更加溫暖。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中提出,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很多人用這句話來說明童年對人一生的重要意義。那我們幼兒園教師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與童年相遇、守望童年,我們應該怎樣優化我們的行為,支持孩子個性發展,讓孩子的童年快樂幸福呢?
書中說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一位領導的比喻讓作者印象深刻,同時也讓我這個讀者感觸頗深。他認為幼兒教育要像農民種莊稼一樣,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農民全力以赴的是鋪足底肥、澆足水、精耕細作,把土地整得松軟舒適。農民日夜思考的是莊稼需要什么,怎樣才能滿足莊稼的需要。當莊稼長勢不好時,農民從不埋怨莊稼,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對農民來說,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人。農民知道,只有關愛是不行的,還要懂莊稼,才會有好的收成。關鍵在于,一個好農民一定知道種莊稼要講究時間和規律,違背種植規律,就不會有好的收成。這個比喻從本質上揭示了幼兒教育要遵循和尊重幼兒發展的規律,關注個別差異,支持每一位幼兒的富有個性的學習與發展。
那我們現在進行的'自主游戲、區域游戲、一對一傾聽等等就是在支持幼兒個性發展。每個孩子的發展沿著相似的軌道進行,但是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段不同,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面對全班孩子,統一達到某種目標,不能很好的支持每一個孩子不同的發展水平。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支持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向更高水平發展,到達距自己近的發展區。其實,陪伴很簡單,把幼兒當做大人一樣去尊重,相信他們,愛他們,不要擺出自己可以勝任一切的姿態,默默陪伴,共同成長。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6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圣埃克蘇佩里所著的一部童話小說,講述了一個來自小行星的王子,他在尋找友誼和愛情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情。這本書雖然是一本童話,但它也有著深刻的寓意和哲理,使人們在閱讀后深思。
這本書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王子的性格。他是一個單純、純潔、善良、有愛心的孩子。他不被世俗所束縛,不被金錢、權力和名利所迷惑。他的心靈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他勇敢地探索未知的世界,尋找真正的友誼和愛情。小王子的形象深刻地描繪了一個純真的心靈,它不被外在的'事物所干擾,而是專注于內在的情感和思想。
除了小王子的形象外,這本書還有很多其他的寓意。例如,小王子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情,都代表著不同的人性和社會現象。作者通過這些形象化的描寫,表達了對人類社會的深刻思考和批判。另外,小王子和狐貍之間的對話,也表達了對友誼和愛情的深刻理解。他們之間的對話,讓人們意識到友誼和愛情的真正意義,以及它們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這本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那就是人類的孤獨和渴望。小王子來到地球,發現人類都是孤獨的,他們都在追求自己的渴望和快樂,卻忽略了真正的友誼和愛情。作者通過小王子的經歷,向人們展示了孤獨和渴望的真正面貌,以及人類應該如何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
這部作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它對人類的環境和自然的關注。小王子來自一個小行星,他對自然和環境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他在地球上看到了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和污染,感到非常的痛心和悲傷。作者通過小王子的形象,向人們呼吁保護自然和環境,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深入思考的好書。它不僅僅是一本童話,更是一本充滿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作品。它通過小王子的形象和各種形象化的描寫,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真正純真和自由的心靈應該是什么樣子,以及友誼和愛情的真正意義。這本書的深刻和真實,使得它成為了一本經典的文學作品,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是一部充滿哲理和智慧的精神食糧。它通過小王子的形象和各種形象化的描寫,向人們展示了人類的孤獨和渴望、友誼和愛情、環境和自然等問題。這些問題是人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并面對。作為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使許多人包括我本人在內受益良多,也我個人的精神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7
一身的優秀讀物。通過閱讀這本書使我了解到偉大的祖國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悠久、燦爛文化的民族,并了解到祖國的過去,才能更加熱愛祖國的現在和將來。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發生過許多有意義的事件,涌現出優秀的人物。
讀了這本書以后,我知道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中華上下五千年”。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兩個部落,后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我還了解到原始人一開始不知道用火,生吃植物果實,即便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到后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民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才發明了火。我還了解到荊軻刺秦王的壯舉;辦事公正、執法嚴明、受到當地百姓稱贊的好宰相狄仁杰;為世界醫學界做出卓越貢獻的明醫李時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大發明家祖沖之;女皇帝武則天;發明了地動儀的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姜太公釣魚;堯舜讓位;大禹治水;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等等。
真是中華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中華民族向來以勤勞勇敢睿智著稱于世。我們的祖先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我們民族的優秀代表——許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不少民族英雄,都以他們的業績和成就,為民族的歷史畫卷增添了光彩。重溫五千年歷史,使我們每個炎黃子孫感到自豪。我想,所有讀者正是抱著這樣的`深厚感情,喜愛這本書的。
這套書都以一個個動人的歷史故事,具體地展現了一個個動人情節。其中看到《孟母三遷》的故事給我在教育孩子身上深深的感觸。孟母和她的兒子住在墓地的附近,孟子就經常到墓地里玩死人下葬的游戲,孟母認為孟子這樣沒有出息,不利于他讀書成才,便把家遷到了城里。可是在城里孟子又和小伙伴玩起了做買賣的游戲。于是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城東的學府對面居住。孟子這才開始認真學習,成為僅次于孔子的名儒。從這個故事里我體會到了父母和老師為了將我們培養成為有用人的用心。
說點實在的,其實我本不樂意讀書,是在李校長的鼓勵下,在學校各種政策的激勵下,我比以前多讀了很多書,從中我體會到書的力量可以帶我們飛翔,讀書可以讓我們翱游知識的海洋。從書中,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書給我帶來了學習的幫助。讓書這個好朋友伴隨我們一生。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8
小時候,手捧連環畫、小人書的日子,實在是難得,幾乎可以算是一種奢侈。于是,在屈指可數的有書相伴的日子里,讀得是那樣津津有味、廢寢忘食;而在沒有書相伴的日子里,便一遍一遍地憧憬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擁有連環畫、小人書……
伴著這樣的憧憬,我走進了師范,走進了圖書館,走進了書的海洋---穿過后花園,穿過行政樓,走進頂樓的圖書館與書相伴,是我記憶里最感幸福的事。
現在回想起來,師范的三年,算是我讀書人生的真正起點!從那時起,開始接觸名著,開始閱讀中外小說。懵懵懂懂地讀《紅樓夢》,興致勃勃地聽潘禾櫻老師的講座,喜、怒、哀、樂,無一不被書中的.情節所感染;一遍一遍地讀《老人與海》,一次一次地被震撼,于震撼中牢牢地記住了老人的話:“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決不可以被打倒。”每每翻開冰心的《談生命》,反復念叨著這樣幾句話:“生命是一條小溪,他的使命是奔向大海,旅途中有歡樂也有挫折……”于是再次抬頭看天空時,一切陰霾都已經在不經意間散去。
書,伴我走過一天又一天,一季又一季。心情愉悅時讀,失意沮喪時讀,成功時讀,失敗時讀……讀《三個火槍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平凡的世界》、《圍城》,讀瓊瑤、張愛玲,讀顧城、舒婷……
師范三年,置身于書的海洋,融入進書的天地,因為有書相伴,倍感幸福!
走上講臺,是在一所小小的完小,沒有圖書館,遠離了書店,生活似乎回歸到小時候,于是,日子里再一次充盈著對書的憧憬。自考,給了我靜下心來再一次“啃”專業書的機會,《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小學班主任》……工作之余,一次次地手捧,一遍遍地“咀嚼”,迎來的是一次次順利地通過考試。
又是三年,投身于“啃”書,醉心于實踐,因為有書相伴,平凡中不乏精彩!
不知不覺,書,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有書相伴的“教育旅途”中,更多同行、名家的書籍,深深吸引了我!那一本本語言平實、質樸的書籍,字里行間閃爍著的是作者之于教育、之于生活的智慧與理性的光芒,散發著的是涌自作者心田的真情呼喚!每一次閱讀,總能帶給我許多的啟迪,總能促使我多一份思考,總能激起我內心的波瀾!而我,更慶幸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時光,這樣的心情。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29
對于走向教育工作者的我,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給了我很的啟發,讓我了解到作為一名教師,有良好的教育素質是很重要的,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們所需要的,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征,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但是,良好的教育方法對于教育學生也是很重要的。當我接觸了這本書后,心中發出深深的感嘆:魏書生老師不是一個一般的`教育家,他異乎尋常的迷上教育,立志獻身這一崇高事業,有一種忘我精神,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所能做好的。他把自己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學等學科的知識,有意識地,不斷地滲透到學生中去,從而使他的教改遠遠超出了語文教改的范疇。那么,他又是如何改變他們、轉化他們的呢?他的教育方法又有什么特色呢?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耐心的職業,沒有耐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學生有時候做錯了事情,老師可能會平心靜氣地指導他,但是有些時候,學生一錯再錯,老師的脾氣也沒有那么好商量了,畢竟,老師也是一個平常人,也會有發脾氣的時候,盡管努力克制不好的情緒,但想到自己教育了學生這么多,而學生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心中的怒氣就難以平息了。而魏書生老師就做到了避免發脾氣,即使是在批評學生,他也不是厲聲惡語。盡管有時要發脾氣,但也都在他選的一位控制自己發怒的學生提醒下壓下去了,他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克制了人人都可能犯的發火和極的耐心與學生進溝通,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他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能更好”、“我們必須堅信我們會做好的”等等,讓學生感覺到老師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助他,他是老師的助手。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魏書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魏書生認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著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和耐心,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0
每每拿起《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不禁被其封面所吸引: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圍著面帶笑容的雷夫老師,這情景真是讓人心生愜意,情有所觸。從教數年的我們是否擁有過這樣的曾經,是否總以信任取代恐懼,是否足以做孩子可靠的肩膀,是否有勇氣引領孩子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否能夠在教室里與孩子們擁有一次奇跡產生的歷程,是否真的能夠讓孩子們變成愛學習的天使……
自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就不停的對自己的課堂有所反思,真的想要擁有一次“課堂奇跡”。終于,11月1日上午第三課,我帶著孩子們,在操場上了進行了一節別開生面的英語課。因為我們學校沒有多媒體教室,一直都是傳統教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書寫著教育之夢。但是,作為年輕教師,一名新時代教師總要時時充電,與時俱進。學校條件有限,我們就必須自己創造條件,為自己更為學生創設出新穎,充滿活力的課堂模式。
就像今天,為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我把英語教學課堂轉移到學校操場上,搭建英語口語交際舞臺,設置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口語交流,理解詞匯,學會句法,變枯燥的英語教學為學生仿真說話、快樂游戲,強化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和運用。整節課最大程度地發揮了學生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從快樂中學會、運用、掌握英語知識。在學習中找快樂,在快樂中學英語,做到樂學,會學,愛學是本課時的最終目標。
學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我們的“教室”。雷夫說過教室與教室原來可以如此不同:因為決定教室尺度的是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是——無限,就像操場上空的藍天如此浩瀚無邊。
一所學校可以沒有高樓大廈,可以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設施,甚至一流的生源,但是卻不可以沒有學校教師所獨有的思想,和諧健康的校園精神文化生活。因為,惟有科學的性格化的思想才能支撐起一所學校真正意義上的“高樓大廈”。
書還在品讀,收獲還會有┈┈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 31
暑假中,我閱讀了《系統化學校課程設計》。通過學習,我漸漸明白了兩個問題。即:何為課程?課程為何?那什么是課程呢?有了國家課程為什么還要學校自己的校本課程呢?要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從教育的本質說起。
阿拉伯詩人紀伯倫在《先知》里有這樣一句詩。“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回首過去,我已經走過了25年的教學之路。說短也不短,說遠又沒能走多遠,卻常常忘記了自己為什么而出發,甚至還出現了困惑和迷茫之態。
我們的教育為什么而出發呢?什么又是教育的本質呢?這本書上這樣寫到:教育的本質,就是實現人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責任人”、“高尚人”的轉化。
書中前言這樣寫道:課程是教育的萬象,課程是辦學的'氣象,課程是教育人的意象。:“萬象”詞典上這么解釋:宇宙內外一切事物或景象。有個成語包羅萬象,從這個意義上說,課程有這樣三個特點,一是豐富多彩的,二是要生動活潑的,要能吸引住學生。三是要積極向上,活動要充滿了正能量。
氣象:指發生在天空中的風、雨、雷、電等大氣現象。書上又說,課程是天。從這個意義上說,課程很大。大到什么程度,我認為在課程總理念的引領下,它能覆蓋全面,覆蓋學校的各個方面。其次,他能得到學校師生的認同。也就是說他不僅是表面的現象,他是能深入師生心里,也是師生日常行為的一種體現。最終呢,他能形成一個學校的品牌和特色,影響深遠。
意象是意思的形象。意象是人類大腦意識活動的產物。從課程開發和實踐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它需要有三個層面,一是挖掘資源。課程建設要因此制宜,結合學校的特色,而不能憑空想象。二是要進行巧妙設計。書上介紹了圖譜方法,很受啟發。像我們學校的養正理念就可以設計一個鮮明的圖譜讓師生一目了然。三是要堅持不懈。學校的課程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建成后也不能戛然而止,它就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過程。
最讓我受啟發的還是書中這樣一句經典名言:讓有序的思想串起課程的珍珠。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課程就會真像美麗的珍珠散發出璀璨的光芒。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02-22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范文02-12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精選16篇)10-28
小學教師師德師風讀書筆記精選04-23
小學教師的讀書筆記(通用21篇)09-12
2015小學教師師德師風讀書筆記04-23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通用20篇)04-21
小學教師師德師風讀書筆記(精選14篇)06-08
讀書筆記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