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燕歌行的讀書筆記(精選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么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燕歌行的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燕歌行的讀書筆記 1
詩歌的開頭展示了一幅秋色圖:秋風蕭瑟,草木零落,白露為霜,候鳥南飛……。這蕭條的景色牽出思婦的懷人之情,映照出她內心的寂寞;最后幾句以清冷的月色來渲染深閨的.寂寞,以牽牛星與織女星的“限河梁”來表現思婦的哀怒,都獲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詩歌在描述思婦的內心活動時,筆法極盡曲折之妙。比如,先是寫丈夫“思歸戀故鄉”;繼而設想他為何“淹留寄他方”,遲遲不歸;再轉為寫自己“憂來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過活;苦悶極了,想借琴歌排遣,卻又“短歌微吟不能長”,只好望月興嘆了。如此娓娓敘來,幾經掩抑往復,寫出了這位女子內心不絕如縷的柔情。
這首詩仿柏梁體,句句用韻,于平線的節奏中見搖曳之態。王夫之稱此詩“傾情,傾度,傾聲,古今無兩”,雖是溢美之辭;但此詩實為疊韻歌行之祖,對后世七言歌行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燕歌行的讀書筆記 2
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于《相和歌》中的《平調曲》,它和《齊謳行》、《吳趨行》相類,都是反映各自地區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區音樂特點的曲調。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名,轄地約當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遼寧西南部等一帶地區。這里是漢族和北部少數民族接界的地帶,秦漢以來經常發生戰爭,因此歷年統治者都要派重兵到這里戍守,當然那些與此相應的筑城、轉輸等各種搖役也就特別多了。拿最近的事實說,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烏桓的戰爭,就發生在這古燕國的北部今遼寧省興城一帶。反映這個地區戰爭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尸骨相撐拄”的民歌,到漢代更有了著名的《飲馬長城窟》。曹丕的《燕歌行》從思想內容上說就是對這種文學作品的繼承與發展。郭茂倩《樂府集》引《樂府解題》說:“魏文帝‘秋風’‘別日’二曲言時序遷換,行役不歸,婦人怨曠無所訴也。”又引《樂府廣題》說:“燕,地名也。言良人從役于燕,而為此曲。”這樣來理解作品的內容是正確的。《燕歌行》不見古辭,這個曲調可能就創始于曹丕。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漢以來四百年間的歷史現象,同時也是他所親處的建安時期的社會現實,表現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疾苦的關心與同情。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開頭三句寫出了一片深秋的肅殺情景,為女主人公的出場作了準備。這里的形象有視覺的,有聽覺的,有感覺的,它給人一種空曠、寂寞、衰落的感受。這種景和即將出場的女主人公的內心之情是一致的。這三句雖然還只是寫景,還沒有正面言情,可是我們已經感覺到情滿于紙了。這種借寫秋景以抒離別與懷遠之情的方法,中國是有傳統的。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高臨水兮送將歸。”漢武帝的《秋風辭》說:“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從這里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燕歌行》與它們思想感情上的連續性,而且還可以看到其中語言詞匯上的直接襲用。但是這些到了曹丕筆下,卻一切又都成為具有他個人獨特思想面貌,獨特藝術風格的'東西了。這點我們后面再說。
“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在前面已經描寫過的那個肅殺的秋風秋夜的場景上,我們的女主人公登臺了:她愁云滿面,孤寂而又深情地望著遠方自言自語,她說:你離家已經這樣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腸寸斷。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你每天那種傷心失意的思念故鄉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你這樣長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來呢?慊慊(qiānqiān):失意不平的樣子。“慊慊思歸戀故鄉”是女主人公在想象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鄉的情景。這種寫法是巧妙的,也是具體、細致的。一個人思念另一個人,其思想活動總有具體內容,或者回憶過去在一起的時光,或者憧憬日后見面的歡樂,或者關心牽掛對方目下在外邊的生活,想象著他現在正在做什么,如此等等。這種借寫被思念人的活動以突出思念者感情急切深沉的方法,早在《詩經》中就有,到了宋人柳永筆下更有所謂“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那就更加精采了。這種寫法的好處是翻進一層,使人更加感到曲折、細致、具體。淹留:久留。“君何淹留寄他方?”這里有期待,有疑慮,同時也包含著無限的懸心。是什么原因使你至今還不能回來呢?是因為修筑繁忙?是因為戰事緊急?是因為你生病了?受傷了?還是……那簡直更不能想了。看,女主人公的心思多么沉重啊!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煢煢(qióngqióng):孤單,孤獨寂寞的樣子。不敢:謹虛客氣的說法,實指不能、不會。這三句描寫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獨守空房,整天以思夫為事,常常淚落沾衣。這一方面表現了她生活上的孤苦無依和精神上的寂寞無聊;另一方面又表現了女主人公對她丈夫的無限忠誠與熱愛。她的生活盡管這樣凄涼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著他的早日回歸外,別無任何要求。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援:引,拿過來。清商:東漢以來在民間曲調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樂調,以悲惋凄清為其特色。短歌:調類名,漢樂府有長歌行、短歌行,是根據“歌聲有長短”(《樂府詩集》語)來區分的,大概是長歌多表現慷慨激昂的情懷,短歌多表現低回哀傷的思緒。女主人公在這秋月秋風的夜晚,愁懷難釋,她取過瑤琴想彈一支清商曲,以遙寄自己難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調,總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動聽的長歌。《禮記·樂記》云:“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女主人公寂寞憂傷到了極點,即使她想彈別樣的曲調,又怎么能彈得成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傷心凄苦地懷念遠人,她時而臨風浩嘆,時而撫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過了多久。月光透過簾櫳照在她空蕩蕩的床上,她抬頭仰望碧空,見銀河已經西轉,她這時才知道夜已經很深了。“夜未央”,在這里有兩層含意,一層是說夜正深沉,我們的女主人公何時才能捱過這凄涼的漫漫長夜啊!另一層是象征的,是說戰爭和徭役無窮無盡,我們女主人公的這種人生苦難,就如同這漫漫黑夜,還長得很,還看不到個盡頭呢!面對著這沉沉的夜空,仰望著這耿耿的星河,品味著這苦痛的人生,作為一個弱女子,我們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么辦法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這時,她的眼睛忽然落在了銀河兩側的那幾顆亮星上:啊!牛郎織女,我可憐的苦命的伙伴,你們到底有什么罪過才叫人家把你們這樣地隔斷在銀河兩邊呢?牽牛、織女分別是天鷹和天琴星座的主星,這兩顆星很早以來就被我國古代人民傳說成一對受迫害,不能團聚的夫妻,這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事情。女主人公對牽牛織女所說的這兩句如憤如怨,如惑如癡的話,既是對天上雙星說的,也是對自己說的,同時也是對和自己命運相同的千百萬被迫分離、不能團聚的男男女女們說的。這個聲音是一種強烈的呼吁,是一種悲涼的控訴,是一種憤怒的抗議,它仿佛是響徹了當時的蒼穹,而且在以后近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年年月月、時時刻刻都還可以聽到它的響亮的回聲。這樣語涉雙關,言有盡而余味無窮,低回而又響亮的結尾,是十分精采的。
作品表現的思想并不復雜,題材也不算特別新鮮,但是曹丕作為一個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能關心這樣一種涉及千家萬戶的事情,而在詩中寄予了如此深刻的同情,這是很可貴的。在藝術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繪得淋漓盡致,她雍容矜重,熾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莊。作品把寫景抒情、寫人敘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種自言自語,巧妙地融為一體,構成了一種千回百轉、凄涼哀怨的風格。它的辭藻華美,也襲用了許多前人的東西,但這一切又象是完全出之于無心,而不帶任何雕琢的痕跡。這是《燕歌行》的特點,也是曹丕詩歌區別于建安其他詩人的典型特征。曹丕是個政治家,但從他的作品中往往看不到其父曹操那種慷慨激揚以天下為己任的氣概,也找不到其弟曹植那種積極上進志欲報效國家的思想。在他那里總象是有一種訴說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又常常愛用婦女的口吻,因此明代鍾惺說他的詩“婉孌細秀,有公子氣,有文人氣”(《古詩歸》)。清代陳祚明說他的詩“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動盻無非可憐之緒”(《采菽堂古詩選》)。《燕歌行》可以說是最能代表曹丕這種思想和藝術風格特征的作品。前人對這兩首詩的評價是很高的,清代吳淇說:“風調極其蒼涼,百十二字,首尾一筆不斷,中間卻具千曲百折,真杰構也。”(《六朝選詩定論》)王夫之說:“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姜齋詩話》)
《燕歌行》二首在七言詩的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這也是我們應該知道的。《詩經》基本是四言體,偶爾也出個七言句子,但為數甚少。《楚辭》是楚歌體,有七言句,但大多數都帶有“兮”字,與七言詩句子的格式韻味不同。漢代樂府中有一部分雜言體,如《戰城南》、《東門行》等,其中有一部分七言句,這些對于七言詩的發展顯然是有促進的,但七言句在那些作品中還不是主體。兩漢四百年間,全篇由七言構成的作品今天被人們提到的有兩首,第一首是漢武帝時的君臣聯句,即所謂《柏梁臺詩》。這首詩出于后代小說,漏洞甚多,原不可信,而且生編硬湊,堆砌敷衍,也完全沒有什么詩味。第二首是張衡的《四愁詩》。詩味很濃,但張衡這四首詩每首的第一句還都帶著一個“兮”字,還拖著一個楚歌的尾巴。因此,真正擺脫了楚歌形式的羈絆,使七言形式宣告獨立的作品就不能不說是曹丕的這兩首《燕歌行》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曹丕學習漢代樂府,學習前人詩歌,在形式上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燕歌行》句句壓韻,而且都是平聲,格調清麗宛轉,這是七言古詩發展的一個階段。晉宋作家模寫七言,還照此繼續走了相當長的一段路。后來又經過南朝鮑照、蕭繹、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盧照鄰、駱賓王那種隔句用韻、平仄相押的鴻篇巨制出現的時候,那時七言古詩就又進入一個更新的發展階段了。可見,曹丕的開創之功是不能掩沒的。
燕歌行的讀書筆記 3
大漠孤煙直九霄,瀟瀟落雨入寒潮。邊塞是那樣的荒涼,到處都是凄涼的景色,秋日里植物都枯萎了,一座孤城立在大漠里,落日的余輝籠罩著城池,依稀可以看得見幾個身穿鎧甲的士兵在巡邏。還記得當初受命于天子,出使邊關,是何等的風光。
戰士們懷著保家衛國的滿腔熱情奔赴沙場,一路上戰鼓雷雷,旌旗獵獵直下榆關。邊疆地區的荒蕪條件十分艱苦。戰士們英勇戰斗,在前面殺敵,而有些將軍則在后面吃喝玩樂,不顧戰士們的生命安全。當初身當恩遇而輕敵,如今卻落得個被圍困的下場。
在這凄涼的夜晚,士兵們穿著盔甲嚴陣以待,陪伴他們的不是溫柔的妻子,而是高懸在天空中的一輪殘月。縱使思戀著自己的妻子可是如今大敵當前作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汗肩上扛著保家衛國的重任,舍小家為大家詮釋了他們的高尚情操。司馬遷曾經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古代的戰士們雖沒有現代戰士們精良的裝備,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同樣有一顆愛國的心,縱使在戰場上面臨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險,縱使他們知道自己這一走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見到自己的親人,但只要一想到國家需要他們,百姓需要他們,他們就會義無反顧。
大漠孤煙直九霄,瀟瀟落雨入寒潮。古往今來,多少好男兒立志征戰沙場,馬革裹尸,不畏犧牲保護著自己的國家與親人。他們沒有文人墨客的滿腹才情卻有一顆忠貞報國的赤誠之心,他們沒有商賈們富可敵國的財富卻有朝夕相處的生不能同時死亦同穴的戰友,他們沒有明星們頭頂上閃閃奪目的光環但他們卻贏得了老百姓的尊敬與愛戴。
他們是一群熱血和青春獻身于祖國的人。也許他們死后他們的名字不會被世人所銘記,只會化作一抔黃土隨風消散,但歷史會記住他們,他們曾經的戰場會記住他們,他們的`犧牲換來了國家的安定,百姓的安康。也許他們會因為在戰場上立下軍功而被加官進爵,從此為國效力,為百姓謀福。
也許他們在戰爭結束后又會返回家鄉做一個早出晚歸的農夫,但當他們老年時也會因為自己曾經有過這樣一段戎馬關山的往事而感到自豪。馳騁沙場,彰顯了男兒的英雄本色,為的不僅僅是能立下戰功,名揚千古,流芳百世,更是為了自己的家國。蘇東坡年逾古稀卻還想著“左牽黃,右擎蒼,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的報國殺敵的情形,陸游的一片丹心雖得不到報國的機會卻仍有著“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壯志豪情。辛棄疾連睡夢中都想著“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的緊張的軍旅生活。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燕歌行的讀書筆記 4
“燕歌行”是樂府題目的其中一個,世人多用此曲調來做閨怨詩,而高適的《燕歌行》則是記錄了當時的邊塞生活。匈奴入侵中原,兇猛異常,國家征兵守護山河。前線的戰士們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眼見人越來越少,卻依然解決不了當前的困境。為什么呢?因為沒有良將啊!后方的將軍們用皇上賞賜的豐厚報酬,在營帳里欣賞歌舞,貪圖享樂,不顧前線戰士們的生死。戰士們也思念著家中的妻子,掛念著年過半百的老母親和幼子,但他們也沒有辦法,肩負著守衛國家的重任,他們不能因為一己私欲而做了逃兵。
無疑,戰事是激烈悲傷的,將軍是令人唾棄的,戰士卻是平凡而偉大的'。他們沒有因為不公的待遇而自暴自棄,共同沉淪。而是選擇了肩負起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與敵人奮戰到底,護身后千萬家妻兒平安。他們也苦也累,但他們的意志不屈。戰士猶如淤泥出來的白蓮,他們選擇做好自己,不受將軍們奢靡生活的的干擾,這何嘗不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人們漸漸在繁華中迷失了自我,做好自己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這首詩活靈活現向我們呈現了邊關戰士奮勇殺敵、將軍卻奢靡生活的場景,這里的將士們不僅是浴血奮戰的勇士,同時也是有血有肉的大丈夫,是一個溫暖小家的頂梁柱。遠離家鄉,在外吃苦,是每一個成年人都要經歷的。親人間緊密的感情聯系便是心中的溫田和守護的凈土。
這首詩也更讓我珍惜現在和平年代的生活,戰爭畢竟是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的,要是再遇上一個像詩中一樣的不管軍事只管快樂的“將軍”,那更是糟糕的體驗。珍惜和平,因為它彌足珍貴。?
燕歌行的讀書筆記 5
唐朝為亙古未有之大時代,君王有包舉宇內的大胸懷,將士有壯志凌云的大氣魄,于是就有了進取不已的大事業,大邊疆。不僅是邊塞詩人為之感染激勵,就是不在其流派的許多詩人也慷慨高歌,一抒豪邁的邊塞情懷,如楊炯的“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高適,無疑是邊塞詩人之翹楚。他曾多次壯游北部邊塞,歷時共計六年。他出入幕府,飽覽邊塞風光,密切接觸前線將士,深入了解了邊關生活,深切感受了將士的英雄精神和他們的疾苦,為邊塞詩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統計,他流傳下來的.邊塞詩有40多首,占其詩歌總數的六分之一。其中有的是如《塞上》歌頌建功立業、矢志報國精神——“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有的如《塞上聽吹笛》抒寫將士思鄉之情——“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有的如《營州歌》描繪邊塞奇異的風情——“營州少年厭原野,孤裘蒙茸獵城下”,但最能體現他創作最高成就的還是《燕歌行》。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此詩主要是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詩大體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寫出師。其中前四句說戰塵起于東北,將軍奉命征討,天子特賜光彩,已見得寵而驕,為后文輕敵伏筆。后四句接寫出征陣容。旌旗如云,鼓角齊鳴,一路上浩浩蕩蕩,大模大樣開赴戰地,為失利時狼狽情景作反襯。“校尉”兩句寫抵達前線。羽書飛馳,見軍情緊急;獵火照夜,說敵陣森嚴。第二段八句寫戰斗經過。其中前四句寫戰初敵人來勢兇猛,我軍傷亡慘重,后四句說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圍。“山川蕭條極邊土”,說明戰場地形是無險可憑的開闊地帶,這正有利于胡騎馳突,故接寫敵軍如暴風驟雨之襲來。“戰士”兩句用對比方法寫出了主將驕惰輕敵,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戰,一面仍恣意逸樂。這是詩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寫。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蕭颯景象,為“斗兵稀”作襯托,同時寫戰斗一直持續到傍晚。“身當恩遇常輕敵”,正面點出損兵被圍的原因,是詩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寫征人,思婦兩地相望,重會無期。詩雖古體,多用偶句,此段因內容需要,而猶著意作對仗。又此詩平仄轉韻,一般四句一轉,獨此段八句全用仄韻,與表現雙方搖搖不安的心緒相適應。殺氣成云,刁斗傳寒,都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末段四句,兩句寫戰士在生還無望的處境下,已決心以身殉國。“豈顧勛”三字,仍是對將帥的諷刺。兩句詩人感慨,對戰士的悲慘命運深寄同情,詩以“至今猶憶李將軍”作結,再次點明主題。盛唐時,殷璠評高適曰:“其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此詩確實可以作為代表。
高適,用雄健有力的如椽大筆,為我們抒寫了萬里邊關的慷慨悲歌——《燕歌行》,時過千年,它依然余音裊裊,動人心魄。
【燕歌行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改寫《長歌行》04-11
貓口救燕作文06-28
貓口奪燕作文(精選13篇)07-25
貓口救燕作文精選【15篇】02-06
貓口救燕作文【合集15篇】07-28
燕寶助學金申請書熱門10-22
長歌行改寫作文(通用8篇)03-12
【精選】貓口救燕作文500字四篇06-03
夏天的燕鴿湖作文450字(通用8篇)04-11
讀書筆記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