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目送讀書筆記匯總
篇一:目送讀書筆記
愛與憂愁
——讀《目送》有感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起初是在網上看到這句話,我鼻頭一酸,難以釋己。每個人的生命中有多少個漸遠的背影,有多少次不舍的目送。目送,背影,漸行漸遠,這幾個詞仿佛道盡了天下父母與孩子一生的緣。只因這一句,我讀完了龍應臺這本散文集——《目送》。
《目送》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分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滿山遍野茶樹開花”三章,整本書中流露出作者對待生命的那樣一種澄凈質樸的觀念,以及在遭逢家庭、孩子、父母、朋友、生老、病死、離別的種種事件中體現出來的對“人”的關懷。各輯的主題之間交叉串聯,既敘說親情、友情又勾連出對人生的感懷體悟,以及對當下現實的深切關注,整部集子具有厚重的生命意識。全書以時間為軸,以親情角色為卷,游走于“女兒”與“母親”的雙重角色,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 。文中沒有歇斯底里的情緒,但卻讓你有哽咽的滋味,讓你體味到隱隱的悔恨與哀傷,正如作者所說,她的確是想讓讀者從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經歷給我們還未曾有過悲傷體會的人指點迷津。
開篇之作的《目送》截取了作為女兒和母親的龍應臺在特定的場合下與自己的父親和兒子情感碰撞的場景:在送兒子兒子華安上小學時,兒子“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不斷地回頭”;等到他十六歲送他去機場時,兒子卻徑直往前走只留給母親一個無法追趕的背影——這是一種多么無奈、難舍、失落、寂寞的感受啊!而在醫院探望年邁的父親時、在棺木前最后一次凝望父親的容顏時作者靜靜的佇立、久久的凝望又多么讓人心痛、讓人不忍!一老一小,生命兩端;母親女兒,
雙重角色。在這樣的兩極交錯的過程中,作者帶領著我們慢慢領悟了生命中的傷逝與不舍。每一次的目送都是一次目光的凝聚,遠去的那個人的身上承載了我們的關切與期盼,不舍與眷戀,就仿佛他的離開帶走了自己的一部分時光與生命。對此,作者發出了這樣一種生命的慨嘆“不必追”,這既是自我內心的不甘與感傷,也是一種毅然決然的放手的勇氣。“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人生中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后一次的目送卻永別。龍應臺說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三代人,內心的情感一樣洶涌澎湃,但卻選擇了不同的表現形式:老一輩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殫精竭慮,作為“外鄉人”卻能夠為兒女“在貧窮和戰亂的狂風暴雨中撐起一面巨大的傘”,在文化傳承意識中恪守古訓——“教我們對人心存仁愛”,“教我們對社會心存責任”。龍應臺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一種濃烈的責任意識,當龍應臺去任教的大學報到時,父親會因為自己是用運送廉價的飼料車送的女兒而感到羞愧,認為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故而“只把車子停在側門的窄巷”。作為女兒的龍應臺在對待自己老去的父母時,仿佛像是在照料剛剛出世的嬰兒一般,溫柔細致:為大小便失禁的父親擦拭身體,讓自己年幼兩個孩子陪外公說話,為完成父親魂歸故里的遺愿而不遠萬里返鄉;而患上了老年癡呆的母親更是時刻牽動著龍應臺的心,為母親擺起“胭脂陣”,為母親洗頭、按摩、看鳥、買棉質的內衣,每次探望完母親總是要提前一天就開始安慰母親等等這些細節,讀之令人動容。
華安華飛這一代人,在經歷由孩子向少年乃至成人的過渡后,開始抗拒母親的呵護和嘮叨,追求自我的獨立。大兒子早已是那個頭也不回
的前行漸遠的身影,還停留在母親記憶中的“白胖的小卷毛”華飛,也會因為與母親在一起時母親孩子氣的表現而覺得丟臉,一個箭步沖出五步之遙,指責她:“拜托,媽,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來實在太尷尬了,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五歲的小孩!”作為母親的龍應臺在面對這樣的變化時是免不了要失落的,她想要走進自己孩子的內心,卻總是被阻隔在外——好不容易自己的大兒子念的大學就是自己任教的大學,以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溝通和交流,卻“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但是在《為誰》一文中,孩子也表現出自己溫情脈脈的一面:看母親在孩子們離開后,連菜都懶得買,懶得做,擅長烹飪的兒子花三個小時在超市挑選東西,又回家為媽媽一絲不茍地示范做正宗西餐。龍應臺原本以為兒子是要自己學會后做給他吃的,沒想到兒子卻說:“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你還不明白嗎?我是要你學會以后做給你自己吃!”
這樣的對話讀起來讓人回味無窮——隨著時間的流逝,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身份角色往往會出現交錯和逆轉,給予和付出是一個循環的圈。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和反省,不如說它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情。我不知道一個人的一生要經歷多少次離別,但如果你曾轉過身去與那雙眼睛相對,你會明白,那些目光,你無法承受,我們都無法承受。所以,當龍應臺以一個母親同時也是一個女兒的目光默默注視著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慢慢離去時,那種無言的震撼才會更加猛烈地擊中我們內心中最柔軟的最難以割舍的地方。而目送,則成了愛最慘烈的割舍,成了最無法言說的憂愁。全書的感情基調仿佛就是“愛與憂愁”,所以盡管是散文集,但每篇文章都沿著這個基調串聯起來,精彩絕倫,異彩紛呈。
《目送》寫出了每個平凡的人在生活中都會遭遇的脆弱和失敗,心
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龍應臺的筆下都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讀《目送》一書,你會看到感性而又素樸的文字背后,作者對人生的深長之思和瞬時感悟 這些對人生的體悟,剛柔之間,漫溢出幽微與深邃,憂傷和美麗。對于諳熟佛教經義的龍應臺來說,她所歷經的這些人生遭際、所感受的這些最平凡卻又最動人的情感,也許是九生九世前佛祖就已安排下的火中栽蓮。“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栽蓮終不壞”,唯有曾經苦樂,才能通達人生的澄澈之境。
藝術與設計學院 李彤彤
篇二:目送讀書筆記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篇三:目送讀書筆記
《目送》讀書筆記
讀完目送,對其印最深的莫過于書本封面的那一句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在我看來,這是一本記錄著作者生活的書,夾敘夾議。成長、親情、故鄉都融入其中。
整本書,我都讀到了一種情感“不必追”。這也是最觸動我內心的。
其中的一篇“雨兒”描述的是作者的母親,母親因為年紀大了,對一些東西的記憶已經模糊,但她卻深深地記得她的“雨兒”。在口中一直呢喃著,“雨兒你在哪里?”母親雖然身體容顏已老,但她對女兒的愛卻一直如此的深。作為女兒的作者,給母親拍了一張母親第一次坐捷運時的照片。她突然感悟到了“她看著我,微笑了,我這才注意到,她穿著黑衣白領,像一個中學的女生”母親曾經也年輕過,也會有著自己的向往,但是她卻將她的一生奉獻給了她的五個兒女。
相信與不相信,作者在書中闡述了這個問題。她寫道“曾經相信的,隨著時間和經歷會變得不相信。而曾經不相信的,現在會變得相信了”曾經相信過正義,后來知道,原來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曾經相信過理想主義者,后來知道,理想主義者往往禁不起權利的測試。而有一些,作者二十幾歲時不相信的,現在卻相信了,比如說,她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相信了。這讓我有了思考。人生是要由經歷才會成長嗎?結合自己的實際,作者說得很正確,一切皆因成長。
在讀目送時,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對她兒子華安的愛,她說“鈴聲一響,頓時人影交錯,奔往不同的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紛亂的人群里,我無比清楚的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作者作為一個母親,看著自己的兒子成長,追隨著兒子的背影,有一天他會發覺自己的兒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世界觀。但母親的愛永存。在此同時,作者也意識到小時候也有著父親在注視著自己的背影。人生就是一場場目送與凝望。
篇四:《目送》讀書筆記
《目送》讀書筆記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是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目送》中扉頁的一段話,話說得令人心酸又無奈。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著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落點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知識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們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后悔。前邊的孩子轉身離開的時候眼中不舍,有對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懼,但更多的是喜悅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 我查過龍應臺的資料,2004年,她的父親逝世,在他去世前五十多歲的龍應臺從未經歷過任何至親的死亡。她自己也曾說過:“如果在我原來的家族,可能十歲就遇到祖父過世,十三歲祖母過世,還會有叔公之類的人際變化,可是我到了五十歲,才上別人十幾歲就上過的人生課程,我父親的過世,就是我上的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人生事件。”而之后的母親的失憶,孩子的獨立。友人的悲傷,同學的時過境遷,也是龍應臺不斷的經歷人生事件。她發現,自己不會煮飯,不知道蔬菜的價格,直到和兒子在一起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這方面的低能。也正因為慢慢的經歷了這么多,她才開始咀嚼和消化人生不可逃脫的生老病死,學會了自己,獨立。同時,這本書也體現著一種物是人非之美。自己摯愛的孩子,小的時候去幼兒園,怯怯的,在入院的時候回過頭,目光與自己久久的交匯;長大后,送他去國外讀書,走過安檢的時候,只是在海關窗口匆匆停留,又匆匆的離開,始終沒有回頭,連匆匆的一瞥也沒有。自己的母親,本也是家中捧在手心的大小姐,成了母親之后,柴米油鹽一肩挑,把自己變成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的CEO,只是沒人給薪水。母親老了之后,失憶了,像個孩子一樣不停的在問:你是誰?是我的女兒嗎?你和我的女兒很像,你不是我的女兒?我的女兒呢?終究。那個叱咤風云的母親變成了乖乖聽孩子話的母親。而作者,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成長著,成長著。
有人把這本書評為二十世紀的背影,用流暢的筆法寫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寫進了悲歡離合,讓那個每個人都產生內心的共鳴,讓每個人都有所感悟。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以前回老家,每次走時,我昂頭在前面大步流星,偶爾回首,總看見外婆在擦拭眼睛。那時很不以為然,又不是再也不見,干嘛就像最后一次般傷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樣離開,都不再會有人為你留戀,為你牽掛,為你等待。就算有千萬次回頭,會有誰會一直目送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舊舍不得收回目光?我們的一生,都被父母目送著,然后我們會目送著我們的孩子蹦跳著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最后用書中一句話做總結:“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調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的和解。”
篇五:文檔目送讀書筆記1000字
讀了龍應臺的這篇“目送”,心里有一陣酸楚。雖然文章在述說著自己的故事,但我卻覺得里面寫的那兒子就是我的影子。從小到大,從上學到上班,從欲走還留到不再回首,諸不知每一次的啟程,都有一對關切的眼神在背后凝視著。是因為越來越獨立了,還是越來越忙碌了,甚至有時連再見都沒說就走。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景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在書的前半部分看到這句的時候,對于“目送”這個詞,對于此間深意,原來并沒有完全了解透徹。原來,人生就是一場目送的過程。少時,是父母看你漸漸長大,羽翼漸豐,目送著你的背影,無論從距離上還是心理上,都離他們越來越遠。等到自己有了家,有了孩子,等到自己也慢慢年歲漸老,父母一天天皺紋和白發增多,牙齒慢慢掉完,聽力和視力變壞,脊背慢慢佝僂起來,力氣越來越小,卻越來越小心翼翼地渴望你的細心注視的時候,你才會發現,“目送”的角色換了過來。你在他們生命的后期,看著他們慢慢與周圍的人變得陌生,慢慢不敢再走入人群,甚至慢慢遺忘了你的樣子卻還記得你少時的名字;你看著他們一天天變得衰弱,連站也站不穩,手不再靈活,什么都拿不起來,回到需要照顧的嬰兒時的狀態。再想想他們操勞一生,如今變成這個樣子,你會是怎樣的心酸?
你會開始在打電話的時候,想竭力地聽清楚從他們嘴里喃喃而出的不甚流利、不甚清晰的話語;你會想看到他們喊你的名字,對著你笑;你會
希望他們在長久呆坐、不發一語的時候,跟你說一句完整的話;你會想看到他們直直地站在陽光下,如以前那般大聲念著曾經最喜歡的那首詩??可是,你明知道,他們一天天衰弱下去,就像將要燃盡的蠟燭,只剩最后的一簇小火苗在風里飄忽,而你卻無能為力,只能看著它在你面前慢慢熄滅,看著那最后一抹青煙就這么消散在空氣里,再也觸摸不到??
蠟燭燃盡了,仿佛你這大半生心理上的依靠就不見了。那盞燭光,清晰地留在心里,讓你有勇氣,繼續自己的旅程。袖說,不要感悟這樣深吧,看得人難受。是的,當我看完這書的時候,也是那樣揪心得難受。可是,我們不也一樣要看著他們變老么?那么,就在還能夠的時候,多給他們一些注視吧。因為,總有一天,我們也得要有勇氣象他們一樣,看著自己慢慢變老。。。。。。
雞痤,咋樣,老郭真??
篇六:目送讀書心得
《目送》讀書心得
---- 錫市支行 郭芳
很容幸,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一本書,書的名字叫《目送》。
這本書是一本散文集,是作者獻給父母、母親、兄弟和朋友的書,書的名字也是書中開篇的第一篇散文的題目。 先說說作者,作者龍應臺,臺灣高雄人,祖籍湖南衡山縣,因父親姓龍,母親姓應,生于臺灣,得名龍應臺。 龍應臺1952年生于臺灣,自小在臺灣苗栗長大,1974年畢業于臺灣成功大學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讀英美文學,1982年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在香港和臺灣地區、美國、德國均任過教。
著有《野火集》、《野火集》(二十年紀念版),《孩子你慢慢來》(十年紀念版)、《龍應臺評小說》 《女子與小人》 《在海德堡墜入情網》 《看世紀末向你走來》 《龍應臺雜文精品》 《這個動蕩的世界》、《人在歐洲》、《寫給臺灣的信》、《美麗的權利》、《孩子你慢慢來》、《看世紀末向你走來》、《干杯吧,托瑪斯曼》、《我的不安》《百年思索》《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 《親愛的安德烈》等多部作品。
有人評價龍應臺的文字時說,“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如微風蕩漾。
這本《目送》分為三大部分,共有73篇散文,由父親的
逝世、母親的老去、孩子的遠行、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不舍和絕然。
一、關于父母
文章的開篇就是《目送》,寫作者送孩子去異地讀書:“ 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 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寫作者的父親送她至工作的地方,用運飼料貨車送她到她工作的大學,父親怕老舊的貨車失掉作教授女兒的面子,沒有將車子停到學校的正門,而是停到學校旁邊的小巷里。“父親作到車里,明明啟動和引擎,卻又搖下車窗,頭伸出來說:“女兒,爸爸覺的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
寫作者到醫院去看望病了的父親,推著父親的輪椅散步,父親的頭低垂到胸口,在必須趕回上班的上班時,看護士接過輪椅,推著父親的輪椅沒入醫院自動玻璃門。
寫作者看著父親的棺木像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滑行到爐門前,作一輩子最后一次目送。
那個在機場沒有回頭看一眼自己母親的孩子,在父母全身心感情投入在自己身上時,自己還未曾發覺時,父母就老去了,這些都是我們的影子。
作者從兩個角度對子女和對父母: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看到這兩段話的時候驀然間感到背上有一陣溫熱,也許來自我記憶深處的想念,或者是家人目光的停留積攢的溫暖。腦海中浮現出曾經的我一次又一次離家遠行,去讀書或者去工作,也許在我前行時母親的目光一路追隨,直到看不見我的背影,而我卻一直不曾回頭……
少時,是父母看你漸漸長大,羽翼漸豐,目送著你的背影,無論從距離上還是心理上,都離他們越來越遠。等到漸漸長大,等到自己也慢慢年歲漸長,父母一天天皺紋和白發增多,牙齒慢慢掉完,聽力和視力變壞,脊背慢慢佝僂起來,力氣越來越小,卻越來越小心翼翼地渴望你的細心注視的時候,你才會發現,“目送”的角色換了過來。你在他們生命的中,看著他們慢慢與周圍的人變得陌生,慢慢不敢再走入人群,甚至慢慢遺忘了你的樣子卻還記得你少時的名字;你看著他們一天天變得衰弱,連站也站不穩,手不再靈活,什么都拿不起來,回到需要照顧的嬰兒時的狀態。一切就是生命的輪回和接力。
我們每個人一直在成長,一直在路上。從第一次求學離家開始,再到后來工作離家,和家人之間,不停地上演相聚和別離,我們都漸漸失去了年少,父母也漸漸更換了容顏。我們之間的緣分,是別離時我的背影和他們不曾轉移的目光。
年邁的父母對于這樣的生活究竟作何感想,我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認,作為子女的我們責任重大。在我們時間越來越少、耐心越來越差的成年時期,除了多陪陪父母,更重要的是對父母始終保有一顆依戀的心。珍惜在父母身邊撒嬌的時間,對他們的嘮叨不爭不辯,順應他們的生活方式,讓他們體察到被需要的感覺,這也是一種愛的方式。
本文作者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她的母親失憶后如孩童般缺乏安全感,她便時常回家為她涂抹胭脂,陪她蒔花弄草。她知道,雙親只一對,這樣延綿深澤的情感世上難尋。不能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暮然回首自己錯過了怎樣美好的時光。
二、關于幸福
有的時候大概是我們行走的太快,快的我們都不知道自己一開始想要追的東西是什么了。其實幸福很簡單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
幸福就是,頭發白了、背已駝了、用放大鏡艱辛讀報的人,還能自己走到街角買燒餅油條回頭叫你起床。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的回來了,書包還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子下。
幸福就是簡簡單單,不在于物質是否豐富,不在于地位是否超然,只在于知足的心態。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可以說目送離我們很近,或者說我們離目送很近,這就是緣份。
好好愛我們的父親母親,別總以為時間還很多;好好愛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宇宙這么大,我們這么渺小,天知道我們彼此的相遇有多幸運。
這就是生活——會有愛,會有憂愁,也會有數不清的目送。別總讓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經歷太多的目送,因為,他們在乎的不是你的背影,而是你正對的臉,和臉上的笑容。
這本書講了太多的感動與平淡的無法言說的情緒。盡管有些零碎,但也許正是在這些零碎的平凡與瑣事中,一個人才更容易認清生活的本真與幸福的真諦。
這本《 目送》是一個契機,它會告訴你,原來愛,親情,生活,就是這樣的。
這本書很長,寫的包羅萬象,但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關于父母,關于父母對子女無需回報的感情,和我們所忽視掉的平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放慢腳步,細細聆聽和感受平淡的幸福。
謝謝大家。
篇七:讀書筆記-目送
讀《目送》有感
目送,以目光相送。“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龍應臺在送別自己兒子之后留下的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似乎在親情里,父母永遠都在扮演著默默付出的角色,只有父母在感嘆時間的易逝,害怕子女的離去。而子女,只會留下一個背影,好像是在告訴父母,不用送。可是,怎么會不送呢,人生幾十載,為人父母最遺憾的事情不就是不能陪自己的子女走到最后嗎?時間匆匆,自己永遠都是要先走的那位,所以只能拼命的追逐著子女的背影。
龍應臺在這本散文集里,寫了許多她的心情故事,但是,在每一篇里似乎都有些對時光流逝的不舍。每當龍應臺寫到自己母親的時候,我會感到十分唏噓,時間真是個愛抓弄人的東西。
龍的母親是個愛美的女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打扮得體而且十分要強的女人。但是到了老年,時間將她的記憶都抹去了,她變得需要人照顧,變得邋遢,變得誰都認不清了,只是會一直嚷著要回家的老太太。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遲暮的人都是這樣的,但是當人老了的時候,總會忘記一些事情,總是會看到那些與自己同輩的人走了,總是會看著年輕一輩而想起當年自己是如何如何。可是,卻回不去了。屬于自己的那個年代早已走遠,在這個年代里,自己好像就是個旁觀者,無所謂自己的健康,也無所謂自己的想法,什么都想著,自己老了,也該為自己的子孫著想了,于是,整天整天的想著為子孫祝福,而沒有想到子孫最擔心的還是自己。人老了,太多情感好似都可以忽略,但是唯獨自己為子女的那份情,不會隨時間消逝。感嘆時間,是否也要贊美,親情的偉大,又或者說是父母的偉大呢?
書中的一篇寫龍母親的,最令我感慨——《回家》。為了母親,子女們陪母親會她的家鄉看看,可是母親卻總嚷著要回家,可是這里就是他們最初的家啊,母親卻忘了。“她走近墻邊,抬頭看照片,從左到右一張一張的看過去。半響,回過頭來看著我,眼里說不出是悲傷還是空洞。”這是母親在回到家鄉時的一個場景,也許母親想起了一些過往,不知是悲傷還是空洞。我想,應該是空洞多一些吧,想起了自己的一些往事,可是卻不知如何面對,都把這些事忘記了那么久了,久到似乎并不是自己的回憶,所以眼里只有空洞,不知是該悲傷時間的傷害,還是該高興自己想起了以前的事情。空洞的,無奈的看著自己的女兒,也許想詢問更多,卻不知如何開口,不知為什么原因,也不知在那個自己輝煌的年代里,女兒是否也陪她一起走過。在回臺灣的路上,母親在深夜的火車上又再一次的說要回家,可是這一次做兒女的都知道,母親想回的家,不是一個明確地址,也不是一個郵差可以找到的地方,而是一段時間,母親想回到那段時間里,在那里,母親還是個貌美的女孩,也許還在羞答答的想著自己的夢中情人;也許是在某個新年,母親還在為團圓飯而忙東忙西,而外面,自己的子女還是想豆丁那么大,吵著嚷著要發鞭炮,要吃餃子。“媽媽是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還有特別能啟發的的一篇文章是《花樹》。也特別喜歡龍應臺自己的翻譯的愛默生的《紫杜鵑》。“吾來看汝,汝自開落,緣起同一。”“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原來兩個人或者兩種事物之間,都是可以有聯系的。你沒有看到這朵花,你就不知道它的美,當你發現它美的時候,花的美就展現了出來,因此花和你都一同明白了花的美,你越看這朵花就越覺得它美,這就是因為花知道你覺得它美,所以它就越是在擺弄姿態,這怎么能說花無心呢?世間萬物皆有心,當你開始發現了解它時,你才會看到它的心,它的好。因此,人與人之間亦是如此。你若能看到這個人,感受到這個人,你怎么能說他沒有心,只有當他對你有心之時,你才會感受到
他的心。
有時候心情就如同一篇篇散文,不會有什么中心思想,但都是自己想說想做的以及口中難以言喻的。這些都是我看這本散文集的心情。
篇八:龍應臺 文章目送讀后感 600字
龍應臺 文章目送讀后感 600字
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是寫在書的封底的話,也是我看這本書的初衷。
不喜歡離別,更不用說目送,無論是送與被。總覺得親友離別很難過,這個送別的形式更讓人傷感。所以我遠行是很少讓人來送的,我害怕在我的一個轉身會看到落淚的雙眸;我也很少去送別人,我恐懼自己那種無奈的不舍。但龍應臺讓我對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龍應臺已經年過半百,她的閱歷要多過我很多。作為一個母親,她在機場送兒子去美國做交換生。他在長長的行列里,等候護照檢查;她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于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其實這位母親一直在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也沒有。
這讓我想到我的母親,在我年少離家求學的時候,她是否也期待我遠去的背影能回頭看她;她是否會在我坐的汽車啟動的時候追過來,和我能多呆一會。但是我卻和龍應臺的兒子一樣,棄母親的感受不顧,做著一切我該做的并且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次去機場送我母親,我也是看著她排著長隊去安檢。我就這么看著看著,希望她能一切順利,身上的化妝水不要因此被攔截。等她結束以后,微笑的回望了我一眼,仿佛是告訴我都OK了,我走了。原來目送中的一個回望會讓一個人心安。
龍應臺在經歷父親的去世時,是個雨天。她沒有想到可以站的那么近,距離火葬場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里。她撩開雨失了前額的頭發,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后一次的目送。他們父女的這一別,只有在下輩子才能再續前緣了。
這又讓我想到我的父輩們,我現在所經歷的目送,都是很簡單的凝望。雖然摻雜著不舍和無奈,至少我們都知道歸期,至少我們可以聚首,至少這都不是最后一次的目送。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幸福吧。
看著龍應臺的一次次目送,想著自己的一次次目送。突然發現,自己對父母有著如此之多的虧欠,只有珍惜才不枉他們對我們的一次次目送... ...
2.
龍應臺女士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喜歡他敘事的方式、很細密的用語、以及文章中縝密的心思,讀它的書總讓我有無限的想法,總讓我靈魂在心靈深處擺湯,一面讀著書,也一面思考,是否有哪里和我的生活中相同? 所以這次選了很喜歡的龍應臺的作品—目送,為我的閱讀主題。
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得是短的?一條河里的水,是心的舊的?每一片繁花似錦,輪回過幾次?
一開始覺得要批判這本書實在很難,母子的親情哪有批判的馀地? 後來,當我在一次的仔細閱讀,很驚訝的發現,這一次的閱讀是一個很大的收獲,以前的這本書,在心中是驚不起多大的波瀾的,而現在,讀完這本書,種種思緒卻紛紛如潮水涌入。上了大學之後,離鄉背景之後,對於一切的觀感都變了,對父母的愛也不再認為是理所當然,很珍惜回家的時光,
對於父母,總覺得對他們虧欠許多。
其實這本書中常常說的是父母對子女離去的嘆息,可是,子女也和不是如此感嘆?因為有自己的命運,不得不離開家鄉,離開父母,我們身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夜半人生盡絕時,默默的流下思鄉的眼淚,每一次回家,都覺得父母為何以如此衰老?為何父母也是如此的漸漸離去? 總是為了不讓他們擔心,讓他們覺得自己過得很好,游子在它鄉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總是在告別時微笑的說再見,在上車時獨自在心中流淚。
想討論的第一點,這本書可能是敘述著父母的情感,以她有個倔強的青春期孩子做對比,卻總忘了,世上多少孩子,有多少人是如此的目送父母親的離去,對於孩子,那更是痛苦,又有多少人曾如此公開的表明孩子的想法? 我知道有一些書有類似的想法,但是通常被歸類為心理教育用途去了。相信有許多人和我一樣,每次回家,最不忍心去面對的是父母又更白了的頭發,而父親因為工作產生了無盡皺紋的雙手,每一次回去總是擔心,是否他已漸漸垂下的肩膀也洩漏了她的蒼老。
每一次返家總是仔細的為他涂上層層的護手霜,因為平常的他總覺得,手已經有了厚厚的皮涂上去也是沒用,所以我只是默默的希望,至少在我回家的時候,他辛勞的雙手可以不因凍傷龜裂,其實我一直明白,我們常常在目送著他人遠去,可最不舍的也是自己的家人,子女總是知道父母對目送自己的背影感到不舍,父母卻總是不知道,目送著他們漸漸老去的子女,心中也有著不少於父母的不舍,子女離鄉了,總會有回來的一天,而父母老去了呢? 卻是再也換不回的了,所以既然名為目送,龍應臺女士想必也曾經目送著自己的父母目送自己離去,是否,是否這種感覺已經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漸消失了?
3.
感人至深的背影
-------讀龍應臺的散文集《目送》有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臺灣著名女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集《目送》。這是一本適合感情細膩豐富的人閱讀的好書。
《目送》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整個暑假,我花了大量時間,終于讀完了所有的七十三篇,書未讀完時已被深深感動。
同名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為母親,龍應臺敘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小學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臺作為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里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由此,我想到自己。當我第一次踏進小學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或者媽媽出差離家時,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們的背影消失在小區的拐角。當我第一次離開父母遠赴甘肅黃羊川,參加南京電視臺的那次拍攝活動時;當我邁入南外大門,
參加人生第一次入學考試時,我也都能感到背后目送我的'那兩雙熱切的眼神……
對于13歲的我來說,人生才剛剛起步,還不能完全體會龍應臺“目送”中飽含的深意;但是我想,那些路我一定會走,那些目送背影的瞬間我一定也都會經歷。只是我希望以后,自己也能有龍應臺的那顆感動的心,那支感恩的筆。
4.
讀《目送》有感
《目送》是一本記錄龍應臺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溫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采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傷痛。 翻開這本《目送》,竟然能讓我從頭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覺——仿佛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輕輕擠一擠,眼淚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弦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為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銳氣,在洶涌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母親節》,原本以為會是一個溫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說起的寂寞。
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寶貴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篇九:目送 讀書筆記
《目送》讀書筆記
這是一本記錄作者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溫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采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傷痛。
她送第一天上學的兒子,看到那么一個小小的背影,逐漸淹沒在人群里,他不斷的回頭,以確定母親還是在的,最終消失在門里;16歲的兒子要出國學習,在長長的隊列里等候安檢,他沒有回過頭看母親一眼,母親的心里不斷的喊,回過頭看一下,看一下就好,然而最終他消失在門里,沒有看一眼;21歲的兒子,已經開始勉強容忍母愛了。所以她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所有的感情全部孕育在不必追這三個字,兒行千里母擔憂,但是孩子未必能知曉這一切,孩子可能在想海闊天空任鳥飛,因此你不要追;而父親的離別,逝去的終究要逝去,請多記住那份曾經,而不必太于憂傷。要勇敢去面對。
文中觸動我最深的場景:
安德烈突然說:“我們一起去買菜好嗎?”
母子二人到城里頭國際食品最多的超市去買菜。安德烈很仔細地來來回回挑選東西,整整三個小時。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這做媽的站在旁邊看著,“不準走開喔。”
他把頂級的澳洲牛排肉展開,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種香料罐,一樣一樣從架上拿下來,一字排開。轉了按鈕,烤箱下層開始熱,把盤子放進去,保持溫度。他把馬鈴薯洗干凈,開始煮水,準備做新鮮的馬鈴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時間順序在走好幾個平行的程序,像一個樂團指揮,眼觀八方,一環緊扣一環。
電話鈴響。我正要離開廚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擋下來,說:“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廚房里看我做菜。”
紅酒杯,礦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湯先上,然后是色拉,里頭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錫紙包著,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點,法國的soufflé。 是秋天,海風徐徐地吹,一枚濃稠蛋黃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我說:“好,我學會了,以后可以做給你吃了。”
兒子睜大了眼睛看著我,認認真真地說:“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你還不明白嗎?我是要你學會以后做給你自己吃。”
兒子發現獨自生活的母親不會好好照顧自己的飲食后,他親自下廚煮飯。要母親學會以后做給她自己吃。——我是要你學會以后做給你自己吃。讀到這句話時,心里像過電一樣。突然想到近日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影片《天堂的午餐》,講的也是兒子親自下廚做給母親吃,只是人已逝。我突然發現我還沒有獨自給家人做過一次飯。下次回家,我要好好做頓飯。我想象著一家人在一張桌上吃我做的飯菜,幸福如此,其情其景成就一副絕美的畫卷。
篇十:龍應臺--《目送》讀書筆記
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
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
2. 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
譬如國也許不可愛,但是土地和人可以愛。譬如史也許不能信,但是對于真相的追求可以無止盡。譬如文明也許脆弱不堪,但是除了文明外我們其實別無依靠。譬如正義也許極為可疑,但是在乎正義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義者也許成就不了大事大業,但是沒有他們社會一定不一樣。譬如愛情總是幻滅的多,但是螢火蟲在夜里發光從來就不是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爛的永恒也許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個無窮的宇宙,一剎那里也想必有一個不變不移的時間。
——《(不)相信》
3.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
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么清洗傷口、怎么包扎;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么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么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么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么收拾?
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過的人,更深刻、更真誠?
我們沒有學過。
——《跌倒—寄K》
4. 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長呢?時間才是最后的法官。
——《菊花》
5. 不知怎么回事,有這么一大批十幾二十歲左右的人,在他們廣闊的、全球覆蓋的交友網
絡里──這包括電郵、MSN、FACEBOOK、Bebo、Twitter、聊天室、手機簡訊等等,“母親”是被他們歸入spam(垃圾)或“資源回收筒”那個類別里去的。簡直毫無道理,但是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母親節》
6.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
不敢去注視。
——《四千三百年》
7. 我會被深圳畫家村的《星夜》感動嗎?
換一個問法:如果科學家能把一滴眼淚里所有的成分都復制了,包括水和鹽的氣味、溫度——他所復制的,請問,能不能被稱作一滴“眼淚”呢?
——《星夜》
篇十一:讀書筆記《目送》
讀書筆記
——《目送》龍應臺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
一直以來,最牽動人心的就是母愛了。
漸漸地,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想法也會有所改觀,會迸發出許多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看法。我們開始變得有思想了。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媽媽懂得東西太少,可能會看見什么稀奇的東西之后大驚小怪。
但是,在咱們小的時候,媽媽對我而言就是天啊。
她會在睡前給我講故事,也會在無聊的時候教我唱歌。那時候,我覺得媽媽是世界上最博學的人。
然而,我慢慢地長大,我漸漸改變了對媽媽的看法,但媽媽呢,她的看法還像當時一樣么?
在《目送》中,我開始學著處在媽媽的位置上來看我現在的行為。龍應臺的一字一句使我明白,不論是處在那個年齡的我,變的都只是外在的表達方式,不變的,是媽媽對我的愛。
所以,從那時起,我開始注意起媽媽的感受。我不再抱怨她講話啰啰嗦嗦,不再怪她懂得太少。因為這么多年來她都在包容你,愛護你。
有些話啊,要快些講出來,因為也許某天,你已經沒有講的機會了;有些愛啊,要快些表達,因為這愛太深厚,要用一輩子回報;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因為路途中的各種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也許,你只能在某個瞬間強烈的感受到父母的愛,讓你覺得這愛不過是沙上印、風中音、光中影。
殊不知,這感情,早已深入骨髓。
或許有一天,我們就會與她身在不同的世界,做著痛苦的永別。或許有一天,滿上遍野的茶樹盛開著花,滿上遍野的一片白,在這個場景下,我們做著最后的訣別。
我們還小,這一天不會離我們太近。但我們也必須知道,這一天總會到來,我們能做的只有活在當下,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才不會在未來的某天幡然醒悟、后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