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品】我的端午作文八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端午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端午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好高興啊!一大清早,父親就叫我起床回老家了。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至今還保留著吃粽子的習俗。經過兩個小時的車,我們回到了老家。母親把爺爺事先準備好的糯米拿來開始包粽子。母親每次挑選兩、三片粽葉,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的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然后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
接著在里面放糯米,最后用棉線把粽子綁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粽子“寶寶”就誕生了!母親還喜歡在糯米里放紅棗、紅豆之類的東西。那些穿著綠衣裳的粽子在爐上煮著,還沒出鍋呢,空氣中就已飄出了清香味。端午節前夕,爺爺還摘來一些葉子掛在門上,據說這些葉子有著辟邪驅瘟的神效。我喜歡端午節!
這一天我過得非常開心!
我的端午作文 篇2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贊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著大地的靈氣,沐浴著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于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
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床,把事先準備好的
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著后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里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征著一年的五谷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著,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才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我的媽媽也如法炮制,材料一樣,但入嘴后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我的媽媽:“你用的是這里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我的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我的端午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即叫端午節,又叫龍舟節,五月節和浴蘭節等等。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因為國家滅亡了,抱憾自沉汨羅江。人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便往江里扔粽子和雞蛋。
還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在東漢時期,曹娥的父親在舜江中溺亡,數日不見尸首,14歲的曹俄便投入江中尋找父親,五日后,曹娥和父親的遺體同時浮出,人們感念她的孝心,每到端午都會紀念她。
我們家的端午節是這樣的過,奶奶會買一些艾葉掛在門上,是為了辟邪,還會包一些粽子。
粽子分兩大類:北派的粽子有餡兒有:大棗、豆沙和葡萄干兒。而南派的粽子卻與眾不同,他們的粽子餡兒有:肉餡兒和香腸餡兒。我生活在北方,還是喜歡北派的吃法。
南方地區過端午節還會賽龍舟,一是為了看誰滑的快,二是為了驅散江魚。
端午節時,大人們也會用雄黃酒在小兒的額頭上畫王字,一是借著雄黃以驅毒,二是借著猛虎以鎮邪。
今年的端午節,我還和奶奶一起包粽子了呢!首先,把粽子葉卷好,再把泡好的.糯米放進去,在放一些蜜棗和葡萄干,最后用繩子把粽子寄上,就成了一個可愛的小粽子了!開始,我包的很難看,但是后來,我包的比奶奶的都好看了。
過端午節即是紀念屈原,又可以學會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是太開心了。
我的端午作文 篇4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而到了端午節,我就非常的開心,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還可以看賽龍舟的節目。
端午節快到了,媽媽已經準備好了過端午節的東西了:姜米、葦葉、大棗、白糖,這些材料都是端午節必備的.東西。
我覺得應該趕快把粽子包好,這樣端午節當天就不用那么麻煩了。而媽媽的想法卻恰好和我一樣,我么母女開始忙活起來。
我幫媽媽一起包粽子,媽媽也手把手一步一步的教我,我學得很認真,并把步驟記錄了下來:第一步:拿水泡上姜米;第二歩:把葦葉洗干凈;第三步:把大棗洗干凈;第四步:把葦葉圍成一個圓錐形,圓錐形地下必須是尖尖的才能防止姜米漏下去;第四步:用手緊緊按住葦葉,把姜米放進去;第五步:在姜米上放上幾顆大棗;第六步:用線繩繞一圈系上。就完成了。
吃粽子時先把線繩解開,然后蘸著白糖吃,好吃極了。
端午節還有一個風俗習慣,那就是賽龍舟。往年每次電視里有賽龍舟的節目,我都吵著要看。而且如果我晚上看的話,就會大喊:“加油!加油!加油!”吵得我的家人都不能安心入睡了。
龍舟很漂亮,特別是那個龍頭,好有威風啊!我喜歡龍舟,真想親自上去坐一坐。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的開心,我喜歡端午節,喜歡端午節的賽龍舟,喜歡在端午節吃粽子!
我的端午作文 篇5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著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粽了,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說起端五節,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
我的端午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那天,人們都要包粽子、賽龍舟。母親一大早就去買包粽子的材料。超市里的人可真多呀!母親都買了2個小時才買到。材料買好了,我們把材料洗了洗,材料洗好了。我們開始包粽子了,連年紀很老的.奶奶也來幫忙包粽子。粽子包好了,我們拿粽子去煮。過了一下粽子煮好了。我們全家人吃起了粽子。哇!那粽子真好吃。
還有賽龍舟。一大早母親就煮起了飯,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和母親要去參加龍舟大賽。我們吃完早飯,就去比賽場地了。比賽開始了,我和母親劃呀劃終于超過了1號。我們劃了差不多1個小時。終于到了終點,我和母親很高興。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贏了。獎品是大粽子。我們把大粽子抱回家給奶奶吃,奶奶說“我很喜歡”
以上的說明我愛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7
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隨著月亮的陰晴圓缺,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轉眼間端午節就要到了。現在,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端午節帶給我的記憶吧。
印象一:包粽子
記得在小時候,每逢端午節,媽媽總會給我包粽子。而我這只小饞貓最愛吃媽媽做的紅棗粽子。她總是先將糯米清洗干凈后在水中浸泡3個小時,然后將粽葉用熱水燙過洗凈瀝干,之后將棗子用溫水泡好去籽剪成黃豆大的顆粒,然后將其與濾干水的糯米攪拌均勻,母親會用纖細的手指將粽葉折成漏斗狀,將做好的餡料慢慢放進去,最后用細細的粽繩將填滿餡料的粽葉緊緊的綁扎起來,這樣紅棗粽子就完成了。每到這時,我總急切催媽媽燒水煮粽子。媽媽的粽子,不但外形好看,而且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讓人吃了還想吃。這便是粽子在我童年時給我留下的深刻記憶。
印象二:吃屈連饃
姥姥的屈連饃可謂是人間的珍品,有著各種的形狀,屈連饃最主要的形狀是圓環狀的,外圈有一圈齒輪狀的'掐花,造型挺別致也很漂亮,因為屈連饃是圓環狀的,所以小孩子可以把屈連饃像手鐲一樣戴在手腕上。姥姥做屈連饃的技藝也是十分厲害,姥姥和面時會加入一些調料,然后把它搓成一個個小圓環狀,用剪刀將圓環的外圈剪出花紋,最后用電餅鐺烙熟。有時姥姥還會做一些其他形狀的,有點像縮小的肚兜,上面有牙簽扎的花紋,挺好看的。每次姥姥做屈連饃時,我和表姐表弟都會跟著學,我們玩的不亦樂乎。屈連饃不僅樣子好看,也是我童年的印象最深的“玩具”。
印象三:掛艾草
端午節時家家戶戶會給家門口掛艾草,我們家過端午節時,爺爺總會從老家帶來一大捆艾草為我們家掛艾草,爺爺把凳子放到家門口,然后站到凳子上,取出一小捆艾草,用膠帶粘到門框上方,在后面的日子里總會看見家門口粘著幾捆艾草。那時,我們家住的那一個單元,每一戶人家的門口都掛著艾草,整個樓里都散發著艾草的清香,好聞極了。那時候艾草香便是我幼時記憶中最好聞的味道。
印象四:做長命縷
記得在小學時,奶奶總會給我做長命縷,五顏六色的細繩在奶奶靈巧的手里被編成一條條長命縷,散發著淡淡的香味,有時候奶奶還會給長命縷上面串著許多小珠子或小鈴鐺。那時候每次戴著奶奶的長命縷,我總會感到一股股暖意涌上心頭,戴著這些五彩斑斕的長命縷,我總會向同學們炫耀一番,與同學們比誰的長命縷更好看。雖然現在大街上也有賣長命縷的,即使它們比奶奶做的好看一千倍一萬倍,它們也比不上奶奶給我親手做的長命縷,因為奶奶的長命縷里有她對幼小孫女最深的愛。
印象五:戴荷包
還記得在三四歲時,姥姥總會給我做荷包,那個荷包上掛著許多其他的小飾品,有的是五彩的“粽子”,還有紅色的“雞腰子”,還有許多各種各樣的五顏六色的小物品在上面,中間還有只黑色的大老虎,里面好像還加了香粉,香味沁人心脾,那個大荷包現在還被我保管著,因為它充滿了姥姥對我的愛。
印象六:看龍舟比賽
每當端午節時,爸爸總會陪著我在電視上看龍舟比賽。在比賽前,我們總會先選自己喜歡的隊伍,然后打賭哪一隊會贏,輸的人要將他的那一枚粽子給贏了的人。看龍舟比賽時,我仿佛身臨其境,一些人們在現場加油,我和爸爸在電視前加油,別人贏了,我們也跟著歡呼雀躍。雖然我有時打賭輸了,爸爸還是“自覺”將他的粽子給我,雖然只是一枚很小的粽子,但這應該就是父愛吧。
印象七:講由來
在小學時的一次端午節,爺爺來看我,于是爺爺就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由來。他說:“在戰國末期,有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為國家盡心盡力,可是后來受到壞人的迫害,他選擇了為國捐軀,就在同年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自殺了。人們都在這一天紀念他,因此有了端午節。兩千多年來,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就把粽子投入江中,據說是拿粽子去喂魚,以免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這也是每年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爺爺給我講了許多關于端午節的故事,我至今記憶猶新。
這就是我印象中的端午節,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包粽子,吃屈連饃,掛艾草,做長命縷,戴荷包,看龍舟比賽,講端午由來等一系列事情陪伴著我的成長,讓我終生難忘,我很期待今年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 篇8
你知道今年的6月8日是什么節日嗎 對,是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傳統習俗。你會包粽子嗎 不會吧,那么就和我一樣去拜師學藝吧!嘿,告訴你,我的師傅是我的舅媽。你找到了嗎
離端午節還有10天,我們家就已經提前準備了。這不,“叮咚——”門鈴想了,我知道,是我大舅媽來了。我趕緊沖出房間把門打開,哇!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原來,舅媽從鄉下給我們帶來了準備好的、新鮮碧綠的粽葉。
媽媽端來了泡好的咸肉和糯米,我們開始忙碌起來。舅媽嫻熟地包著粽子,一個又一個,看得我眼花繚亂,趕忙央求舅媽教我。舅媽看我一副成心想學的樣子,就一步一步地手把手地教我。
一開始,先把2片粽葉重疊在一起,從葉根圈成圓錐狀,窩在手里,用湯匙裝兩勺米放進圈好的粽葉里,再放一塊咸肉,在咸肉上面平鋪兩勺米后,壓緊,將剩余的粽葉沿米處折蓋下去,在折蓋處把兩邊的角折好后,粽葉沿著粽身包了一圈,然后用草繩扎緊。(注意,一定要捆緊,否則煮好的粽子水滋滋,一點都不好吃喲。)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
由于我的手有點小,總是包不好,但是我不甘心,一遍一遍地練習,加上舅媽在一旁不停地鼓勵我,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自己終于包好了一只粽子,心里別提有多高興。舅媽包粽子的.速度真的很快,一會兒就包好了。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壓鍋里加足水,用大火燒煮滾后,用中火煮1小時后,鍋里就飄出淡淡的清香,然后再用小火燜半小時。這時整個房間里都彌漫著粽葉的香味和咸肉的香味,饞得我口水直流,迫不急待地想掀開鍋蓋嘗一嘗。可大舅媽卻說,“不行,要讓粽子再多燜會兒,否則粽子會不熟的。”
哇,想不到,要吃到粽子,還有這么多講究呢!
在這粽葉飄香的季節,我們當然不會忘記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所以端午節那天,我會來到通榆河畔,把我親手包的粽子放進紙船上飄向汩羅江……
雖然我明白通榆河和汩羅江不相通,但我們的心意是息息相通的——那就是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