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端午節_

時間:2021-05-10 14:50:20 端午節 我要投稿

端午節_750字

端午節_750字1

  這個星期一,老師教我們包粽子,并講了許多關于端午節的傳說。

端午節_750字

  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跳入汩羅江。當地居民聽說后,便把煮熟的米飯團、鴨蛋、雞蛋都投進汩羅江中,避免魚、蝦、龍、蟹咬壞屈原的尸體。后來,每到五月初五,人們用包粽子的習俗紀念屈原,代代流傳就形成了我國歷史上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五月節。

  老師還說傳說五月初五生的孩子都不能養大,因為這一天是“惡日”。如果養大了,女孩害死母親,男孩害死父親。五月初五不能蓋房子,如果蓋了房子,一家都禿頭;還不能升官發財……

  在古代,由于科技不發達,古人認為五月初五這天蝎子、毒蛇、蜈蚣等五毒就會出來害人。還有一些妖魔鬼怪也人間來糾纏傷害人類,而這些東西怕雄黃酒、艾草、菖蒲等。所以,那一天家家都喝雄黃酒并在門口掛艾葉、菖蒲等,用來趕走妖魔鬼怪。

  另外,端午節還有二十多個名稱: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女兒節等。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知道了這些傳統習俗后,我們開始包粽子,材料有:糯米、粽葉、系粽子的線繩。

  陳老師先拿了一片粽葉,然后把粽葉的圓頭往里一卷,就變成了一個沙漏的形狀,把糯米往里裝。裝滿后,再把米弄平,再用余下的粽葉蓋住有米的漏斗面。最后用繩子繞緊系一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誕生了。

  老師做完示范后,我就躍躍欲試。拿起一片粽葉像老師一樣,把圓頭往里一卷,也成了一個沙漏的形狀,只是與老師的比起來大了許多。然后,我也像老師一樣把米裝滿,弄平。再用余下的粽葉蓋上,可就是蓋不上。于是,我仔細回想老師怎么做的發現我的“沙漏”比老師的大了許多,我又把米倒進盆里重新做。就這樣,我做了很多次都沒有包出來,不是系不好,就是系的時候散了。最后,快放學的時候我找陳老師幫我弄好一個粽子。我非常開心,拿著粽子在教室里到處炫耀……

  這節課,真是非同凡響!既讓我們學會了包粽子,又讓我們懂得了許多關于端午節的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端午節_750字2

  農歷五月初五的早晨,媽媽跟我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到外婆家去吃粽子,我高興的直叫好終于可以去外婆家了,可是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好奇的問道。媽媽說今天是為了紀念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名族詩人屈原。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葉,吃粽子,喝黃酒賽龍舟。賽龍舟也是為了紀念屈原我自言的說著,這時媽媽跟我說 :“戰國時期楚國人舍不得屈原就這樣死去,于是很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在后來不知蹤跡,后來這天五月初五就賽龍舟紀念他。”

  聽著媽媽說著,不知道不覺就來到了外婆家門口,外婆高興的出來抱著我說;我家寶貝長大了,見了外婆我好奇的問道:“問什么要用粽葉來包呢 ?”外婆說道:“以前戰國時期是用竹筒盛裝糯米,然后丟在長江里去的,為什么呢我說。外婆說道是那時候是為了不要讓恐魚去吃屈原也是為了紀念他的一種說法。”聽上去真像童話故事。在心底我默默的對自己說長大了也要當詩人。

  來到外婆家的廚房我看見盆里放著好多白白的糯米,旁邊還有剛洗好綠綠的粽葉,外婆說中午我們就吃粽子,說著外婆動起手來,看見她拿著粽子卷起了一角,裝上糯米折了起來就拿出線包扎起來看上去真好玩,這時候我就跟著學起來了,外婆叫我仔細看她怎么包的,接著 我包的時候米灑了一地,她笑著我沒關系,慢慢來就會的不要灰心。我又拿起粽葉包起來正準備放進米時看見粽葉還有洞,外婆婆笑著說道,寶貝要仔細看我咋包的才行,我又從新來過可是米還是灑了一地,我有點灰心的,這時候媽媽看見了,在旁邊說道 不要灰心慢慢來就會的,過了好久喔終于包了一個歪歪的粽子,她們都笑了。

  午外婆端上熱氣騰騰香噴噴的粽子來,我忍不住馬上動起手來,這時候外婆說:“今天寶貝要吃自己包的粽子了,”拿出來看結果粽葉的一角都煮出了白白的糯米,在看看外婆包的粽子,我慚愧的說;“外婆包的粽子真好看,”她們都樂了。

端午節_750字3

  每當吃到奶奶包的蜜棗粽時,一口咬下去,棗的甜蜜,米的香糯,讓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就會想起那個難忘的端午。

  小時候,我和爺爺奶奶一起住。那天,雞一打鳴,奶奶就把我叫起來了,說道:“哞哞,快起來!今天可是端午節!”一聽是端午節,我一下子就坐了起來,洗好臉刷好牙。奶奶給我系上了一根五色線,爺爺正忙活著在門上插艾草。

  奶奶把我拉到廚房里,說道:“中午咱們吃粽子,咱倆快點包!”“好!”奶奶從盆里抽出一張綠油油的粽子葉,折成一個小倒三角,將浸泡好的米堆入三角形里,在中間撥出一個狹小的空間,將棗塞到里面,再蓋上一層米。但因為我的米裝多了,下面的米就像一顆顆珍珠一樣,滴溜溜地灑落了下來。大家看得哈哈大笑,我也不禁有些窘迫,只好放進去重新來。這才抽了一片,因為太用力了,還沒裝米,粽葉就被我撕壞了。這時,我沒有耐心了,轉過身子,就要走開。可奶奶卻一把拉住了我,拿出了一個已經裝好的粽子,我拆開繩子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真好吃,“哞哞,你看!它這么好吃,你自己做一個豈不是更甜!“我想了想:古人都說,自己做的最甜,對,我要堅持下來,自己做一個!我靜下心來,可算包好了,之后奶奶拿起粽子,又抽出一根線,說時遲那時快,一下子就把粽子捆好了。奶奶看我愣著,便手把手教我。蒸了三四鍋粽子,自己包的粽子,一口咬下去,真美味。香糯的米,甜蜜的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是美味!

  吃過午飯后,奶奶帶我去看賽龍舟。他們一個個緊皺眉頭,劃船動作一模一樣,兩隊的速度不分上下。他們個個滿頭大汗,臉漲的通紅。岸上的觀眾聲嘶力竭地吶喊著,為他們加油,空氣中彌漫著一片緊張的氣息。最后因為綠隊的一個鼓手點沒打好,輸了比賽!紅隊贏了!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長大后,每個端午節,奶奶都會郵給我們粽子。每當吃到他們郵來的粽子,我就會想起這個難忘的端午。

端午節_750字4

  我的童年是在那一葉窄窄的龍舟上度過的。

  春天剛過,端午就來了,徐徐清風漫過山林,翠綠的樹木在風的應和下翩翩起舞,家家戶戶,艾葉已掛上門頭,它們像忠實的使者祝愿一年內少生災病,風調雨順。

  天剛破曉,風聲、水聲、歡笑聲在不大的村莊里蕩漾開來,端午,就這樣成了我童年生活最大的慰藉。

  鑼鼓喧天龍舟競發

  五彩綢緞在水面自由地漂蕩。上游傳來了一陣鑼鼓聲,岸旁小憩的野鴨趕忙飛離了地面,不住地撲扇,我和那群野孩子的雙眼直勾勾地盯著遠方,只見百余位光著膀子大漢駕著五艘龍舟駛來,那激起的白浪,搖曳的身姿的活像五條真龍貼著水面騰飛。

  我們也不曾閑著,用黝黑的報紙揉成了一個所謂的龍頭,粘在了一條小木船的前方,與周圍那些五彩斑斕。船身修長的龍舟相比,立身就顯得單薄了許多。我們自顧自地拍打著手里的木漿,濺飛的水花浸濕了我們的衣衫,但那船卻紋絲未動。我們看著彼此,爽朗的笑聲響徹天空……

  糯米飄香粽子登場

  千百年來,粽子已成了端午不可獲缺的一部分。清晨,奶奶帶著幾位婦女上山摘樹葉,大山中,棕櫚葉甚是稀缺,她只得用一些寬厚的樹葉加以代替。

  剛起床,糯米的香味已占滿了家中的所有地方,村子里的嫻慧的女人都聚焦在家門口,準備著大量的粽子以備全村人享用,看看奶奶那嫻熟的手法,一片樹葉放在手心,用勺子舀取適量的粽米,加以鮮紅的大棗點綴其中,她翻新著手中的粽葉,最后用紅帶子扎緊收尾。

  親口品嘗著糯粽,一股說不出的甜涌上心頭,那是端午的味道,愛的味道。

  雄黃一口思鄉情腸

  到現在我仍記得那口雄黃,酒的辣意,百草的苦澀從口中涌入鼻腔,我急忙拿起身邊的水,匆匆下肚,想立刻沖淡那獨特的味道。

  現在聞聞當年那蘸過雄黃的手指,那氣味似乎仍縈繞在指尖,來到大城市以后,龍舟競發的場面只能在電視上見到,所食的粽子也早已變成了超市買回機器貨,那口醇美的雄黃也許久未再次聞過,但有一樣東西未變,端午的情懷未變。

  每到端午,看到電視上的龍舟,我總會想起當年的端午,那鑼鼓喧天的家鄉,那睦鄰和善的村民和那天真爛漫的童年,在龍舟上的度過的童年。

端午節_750字5

  “五月初五,是端午,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家家戶戶笑哈哈,龍舟下水喜洋洋。”我的家鄉在江西全南,每當端午節時,每家每戶都要在自家門前插上艾葉,在家里包粽子,吃粽子,看賽龍舟,可熱鬧了!

  在端午節那天,媽媽早早地把我叫起了床說:“小鼠妞,快起來包粽子啦!有肉粽,豆沙粽,花生粽,糯米粽都在等著你呦!”我聽到媽媽說的這些粽子,小嘴巴饞得不得了,我連忙跑過去,開始包了起來,媽媽先教我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狀,再把你喜歡的餡放進去,我選擇了肉,接著把粽子捏成一個三角形快要綁繩子時,我一個不小心沒捏住,粽子像一個個調皮的弟弟妹妹一個勁地跳了出來。我很生氣地說:“哼,我不包了,這是老天不讓我包啊!”正在我要抱怨時,媽媽走來說:“好啦,好啦,不要生氣了,再來一次好吧!”我聽了媽媽的話,又有了信心。我再嘗試了一次,還是按照媽媽前面教我的方法,到了綁粽子的時候,我發現桌子上有許多顏色的繩子,我就問媽媽,媽媽說:“你是包的什么餡,就用什么顏色的繩子綁粽子。”我明白了,要用紅色,我包好了一個粽子,我開心極了,我接著包,過了一會兒,媽媽把我們包的粽子拿去蒸了,蒸了半個小時,廚房里傳來了一陣香味,我連叫媽媽去看,媽媽說:“還要蒸15分鐘。”我又等了15分鐘,蒸完了以后。我立刻拿了粽子吃了起來,“啊!好燙呀!”媽媽說:“心急吃不了熱粽子!”我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在我吃粽子的時候,從河邊傳來了擊鼓聲,我打開窗戶一看,原來是他們在賽龍舟呀!我連忙拉著媽媽下去看,他們分成了5隊,紅隊,粉隊,藍隊,黃隊,綠隊,每隊都有十二人,其中有一個人在龍頭的前面擊鼓,一人在龍尾指揮,裁判叔叔說了一聲“開始!”,每支隊伍都喊著“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圍觀的都在喊著“加油,加油,加油!”我也跟著一起喊,最后黃隊獲得了勝利。

  啊!這個端午節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還看到了精彩的龍舟比賽,這一天真令我難忘啊!

端午節_750字6

  “五月五,是端五。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首輕快的兒歌,迎來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據歷史書記載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精神而稱呼的。相傳屈原曾是楚國朝廷里的忠臣,后來卻遭到其他大臣的陷害,被楚王流放。他為了表明自己對國家是多么的忠心懇懇,跳進了汨羅江中,以死示忠!為了不讓愛國詩人的尸體被江中的重吃掉,百姓們紛紛往江中扔食,撈尸……后來逐漸形成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的前一天,奶奶去市場買回了粽葉、蜜棗、糯米……并提議明早全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端午已到,我們迫不及待的從床上爬起來,刷牙洗臉什么都不做,直接跑去廚房學粽子。

  我學著從網絡上別人包清水中的小方法:先把一個塑料瓶剪成一個小漏斗,粽葉緊貼小漏斗,并且疊放平整。放入少量糯米,再加上兩顆大棗子,蓋上粽葉翻轉過來,拿開漏斗,用細繩將粽葉纏系緊實。瞧瞧!我包的清水粽是多么的漂亮!

  各式各樣的粽子熱氣騰騰的出鍋了,我們小孩的口水不禁垂涎三尺高,干干凈凈的地板,瞬間鋪上了一層透明的地毯。哎!還真是“粽香艾香滿堂飄,人人口水成地毯”啊!

  粽子吃關光了,下一步……“哈哈哈!讓我們向海邊進發吧!”“喂喂!你干嗎打破我的神秘感啊!”我氣憤地朝弟弟瞪了一眼,弟弟摸摸頭,雄糾糾,氣昂昂地蔑視我,我氣了,直接抓起個龍船玩具朝他砸去……

  海邊人山人山,把沙地擠得水泄不通,我們不得不踮起腳尖,朝前觀望。一排排龍舟坐落在比賽的位置上,船上的人個個身強力壯,用力劃動龍船,努力爭取冠軍!鼓聲和撥水聲交匯起來,形成了一首宏偉的進行曲……

  夜色已暗,弟弟牽著父親的手,道出一句:我是第一名!他怎么還沉浸在剛剛的歡樂氣氛之中……

  我突然想起網絡上那一段詩,不經吟誦起來:

  楚國大詩人屈原,忠誠獻計反被流。

  秦滅楚后投汩羅,后人紛紛把他贊。

  五月初五端午到,酒掃庭院掛香艾。

  吃過粽子龍舟賽,雄黃酒飲除病害!

端午節_750字7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人都很重視這個節日,我對端午節更是記憶猶新,因為我舅舅生日就在端午節那一天。

  端午節是農歷的五月初五,關于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呢。當時秦王邀請楚懷王到秦國商討國事,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趕快告訴楚懷王不可大意,可出人意料的是楚懷王不但不聽勸,還把屈原趕出自己的地盤郢城。結果楚懷王因為不聽屈原的話,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立,后來客死秦國。沒過多久秦軍攻占了郢城。流放在外的屈原聽到這個噩耗,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跳入滾滾激流的泊羅江。讓我想起:“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中的悲憤。

  屈原投江自盡后,岸上的漁民和百姓們無比惋惜,立刻劃著小船去打撈屈原,可是沒有找到。百姓們紛紛拿來飯團,雞蛋等食物扔到河里,希望魚蝦水怪們不要吃屈原的身體,更有人往水里倒雄黃酒驅趕河獸。眾人劃船救屈原演變成現在的賽龍船。后來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葉賽龍舟這些習俗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這些習俗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包粽子,去年跟奶奶一起包粽子讓我回味無比。首先,奶奶已經準備好粽葉和圓溜溜的糯米,奶奶說:“先挑兩片粽葉,把光滑的面朝上,在距離葉柄三分之一處用手將葉子凹成漏斗狀,漏斗下面一定要緊密,不然會漏米。”聽完奶奶的話我躍躍欲試想做自己第一個粽子。我按奶奶的方法去做,先把粽葉做成漏斗的形狀,然后把糯米放進去,我學著奶奶的動作捏來捏去,可是,糯米像調皮的小孩一樣和我玩游戲,我捏左邊它往右邊,我捏右邊它又往左邊跑,真淘氣!最后綁繩子的時候,糯米居然從下面悄悄的溜走了,真掃興。我決定重新再做!我再次裝上糯米,這次我把小米粒們看得死死的,捏得緊緊的,再用繩子五花大綁的纏起來。哈哈~~~終于成功啦!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粽子的清香緩緩的從鍋里飄出來,聞到香味,饞的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撥開粽葉,露出白白胖胖的小粽子,我沾了一點白糖,咬了一口,美味極了!清香可口,甜而不膩。

  我很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和家人們一起包粽子。

端午節_750字8

  上一個端午節似乎離我是那么遙遠,記憶也是那么模糊,聞不到艾草跨越時間的清香,也沒有黏黏的糯糯的米粽帶來余香的綿長,我為自己對傳統的不恭感到壓力和羞慚。

  然而,早早地,左鄰右舍與親友已經帶來了許多粽子和香囊。但帶來的粽子雖然品類繁多,卻畢竟是商品粽,有些許油膩。幾天前,這些饋贈被冷落于角落,而爺爺則親自買回精選的糯米與碧綠的粽葉,自己包粽子。他自己包得飛快,一聲不吭,頭始終低著,我卻學不來這技術,包起來松松垮垮。沒有多年的實踐,我是不可能成功的。

  無聊地捧起一根粽葉,寬大,挺括,脈絡清晰。輕輕地捻一捻,摩擦力極大,似乎用肥皂搓洗過,很奇特。貼近鼻子聞一聞,有股蒿葉的氣息,也仿佛夾雜著些許薄荷的清冽,輕輕放入水中,綠得是那么深沉,不覺離真正的端午更近了一步。

  忙碌到正午,遠處又飄來艾草神圣的氣息。觀世音菩薩的佛龕前,不知誰已燃了三炷香,升騰著裊裊的煙。它與艾草一起,無聲地傳達著端午節的前兆。抬頭看看那尊佛像,眼神似乎有著滿意與欣慰。

  端午節在這個小長假的最后一天如約而至,清早朦朧中粽子的氣息又燃起記憶中的余火。清晨,爺爺取出冰箱中白米粽,聽著溫暖的沸騰聲,它們逐漸蘇醒。

  等待,等待。

  剝開層疊的粽葉,還有糯米頑強地吸附在上面。撒一些綿綿的白糖,咬一大口,那種糯米原本的稻香與糯,粽葉的清香,白糖的甜蜜在口中交織,唇齒留香,它讓我覺得,還是最簡樸、最自然的品相方能永恒。也許,它正是因為有了端午節的歷史與傳說的光環而愈加神圣,仿佛縱閱歷史,流轉千年。我虔誠地吃下一整個粽子,以表示對傳統的尊重。

  仍在佛龕前擺著的艾草早已枯萎,卻仍散發著清香,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飽經滄桑,卻一成不變地執著,它等待著最后的蛻變。艾草水又重新擺在佛龕旁,充滿了端午的氛圍。

  也許現在的人,已經被喧囂和浮華蒙蔽了雙眼,用“新穎”的方式來度過一個個傳統的節日,把那些傳統的習俗和故事都忘得一干二凈,但至少還有城市、家庭、人在堅守著傳承。

  驀然間,鼻翼一翕動,又有一縷粽香從遠處飄來……

端午節_750字9

  說到夏天的節日,愛吃的朋友肯定會想到端午節啦,這里我就給大家講講,我是如何過這個“粽子”節的。

  “粽子”節嘛顧名思義離不開包粽子。我的阿婆可是包粽子的“高手”哦,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坐在阿婆旁邊做小幫手啦。阿婆首先要準備一盆熱水,把墨綠色的粽葉放進去,用刷子輕刷粽葉,等刷干凈了,再將粽葉泡在一盆干凈的清水里。接著阿婆開始淘糯米,淘完的糯米放一邊瀝干水分。接下來就要調制餡料啦,阿婆精心準備了一碗純瘦肉,一碗不帶皮的白花花的肥肉,然后用醬油、黃酒、紅糖及少許鹽把這些肉拌勻,靜待幾個小時候,這些浸泡了肉的湯汁又會被阿婆倒進糯米中拌勻,雪白的米粒瞬時變成了顆顆明潤的黑珍珠。

  萬事俱備,要正式包粽子咯。

  阿婆左手拿兩片粽葉,熟練地卷成冰淇淋脆皮的樣子,上面留出一段粽葉,右手拿著勺子,舀一勺“黑珍珠”進去,然后夾一塊瘦肉,一塊肥肉,接著又神秘的塞進去一塊黃黃的東西,又舀一勺了糯米蓋上,壓實,將之前留出的一段粽葉掀下來,包好。“阿婆,你剛剛放進去的黃色的是什么?”我有點摸不著頭腦。“哈哈,不告訴你,等你吃的時候就知道啦!”阿婆故作神秘。“好吧阿婆,那你快點包哦。”我無奈又有點心急。阿婆讓我幫忙拿了一卷她夠不著的白棉線,我好奇了“阿婆,這是干嘛用的?”阿婆笑瞇瞇說“這是棉線,捆粽子的,防止粽子煮的時候散掉呀。”然后阿婆嘴巴咬著那根白棉線,沿著粽子一圈一圈的捆緊,打結,剪斷。放在事先準備好的高壓鍋內。“阿婆,好簡單!我也要報包粽子!“等不及阿婆答復,我的粽葉就在小手里做準備工作啦,可是粽葉在我手里怎么都不聽話,糯米放進去總是亂跑,要么粽葉散了,要么糯米灑了一地,要么捆的時候連粽葉都破了,阿婆看見我的囧樣笑的前傾后仰,哎......我沒耐心了,還是端坐在小板凳上幫阿婆做小幫手吧。

  不一會兒的時間,煤氣灶上的高壓鍋就開始“嗤嗤嗤......”的工作啦,滿屋子的香味讓人忍不住的咽口水,可憐的粽子就這樣被煮熟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小心翼翼的剝開粽葉,吹一吹,一口咬下去,瘦肉鮮香,肥肉潤潤,咸咸糯糯,好好吃,再一口,咬到了那個神秘的黃色的東西,咸咸沙沙的口感像極了大閘蟹的蟹黃,居然是咸鴨蛋的黃哎,真是美味。

  就這樣我過了一個神秘而又美味的”粽子”節。

端午節_750字10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有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四個。我今天就要和大家說說其中的第三個——端午節。

  端午節又可以叫端陽節。據說是來紀念屈原的,其實在屈原去世之前就有端午節了,只不過屈原正好在這一天去世了而已。

  粽子就是端午節必需吃的一個食物之一。因為古人認為粽葉能驅除毒蟲,所以用它包上糯米,蒸好后進行食用,但我也不知這是不是真的。

  在這一天早晨,人們會去河邊采摘墨綠色的粽葉。再用它包上漢白玉般的糯米。包好后,像金字塔一樣的菱形,漂亮極了。再把它放進鍋里,蓋上鍋蓋,蒸一個小時后,再打開鍋蓋,里面就會散發出一股清香的味道。那股味道融合著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再細細的咬上一口,糯米粘粘的,有的糯米會粘在牙齒上。如果牙齒不好的人,還是不要吃比較好,以防牙齒被粘掉了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的口味也越來越多了。有豆沙味、蟹黃味等等。不過我比較能接受的還是簡單樸素的甜粽子。

  除了吃粽子以外,還有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插艾葉。一大清早,大人們就會采摘回新鮮的.艾葉,簡單地打理一下,然后放在太陽下曬干,捆成一束,放在門口、窗戶上。據說可以驅除五毒,而所謂的五毒就是蟾蜍、毒蛇、蜈蚣、蝎子和蜘蛛,想想都可怕,但我猜這一定不是真的。如果幾片葉子就可以驅除這么多的東西,那又發明那些先進的東西做什么。

  在端午節人們除了吃粽子、插艾葉以外,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習俗,那就是雄黃酒。大人會買一小包的雄黃,然后抓一點放在一個裝著酒的杯子里,大人們經常會邊喝雄黃酒邊吃板栗燒雞,但雄黃不能多吃,這是一種有毒的藥材。而小孩子們,就會被大人們用筷子在兩眉之間點一點雄黃,表示以后會平安無病。其實,端午節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我就不一一列舉出來了。

  這些有趣的習俗是我們的祖先傳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也是中華文化的象征,我很喜歡它!

端午節_750字11

  農歷五月初五,青草漫遍了家鄉的山野,淺淺的清香撲鼻而來,石板橋,苔痕斑駁的青石下,墨綠的水色緩緩流動,宛若溫潤的雙眸,在那淅瀝的小雨中,端午節悄悄走來…..

  包粽子

  一到五月初四,奶奶就要包粽子。我總以為天下沒有什么事可以難倒本小姐的,可這包粽子卻讓我手足無措。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粽葉里放入一些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或蜜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可手法嫻熟的奶奶看不下去了,樂開了花:“璐娜,肉太大了,粽葉太小,你看米都逃出來了,是不是想吃成一個小胖豬啊!”我連忙給粽葉減負,再次穿上衣服。接下來就要給粽子綁“絲帶”了,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剛接到粽繩,我就使出渾身解數給粽子來了個五花大綁,一個個可愛的粽子寶寶誕生了,我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它們……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瑤族:瑤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臘肉條、綠豆,包“枕頭粽”;畬族:畬族粽子,民間稱“牯角”;毛南族:用艾葉、菖蒲、黃姜等草藥熬水作餡包粽食用; 傣族:用粽子來紀念一對為愛殉情的男女并求偶……

  劃龍舟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并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

  除了比賽速度外,劃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比如,龍舟游鄉是在龍舟競渡時劃著龍舟到附近熟悉的村莊游玩、集會……

  ……

  如今,青草不再漫遍山野,石板橋下,不再有墨綠的水流動。可粽香依舊撲鼻而來,槳與水的摩擦聲依舊在耳畔回蕩……

端午節_750字12

  早上6點起床,我和爸爸、媽媽匆忙吃過早飯,準備坐7點的大巴車去外地奶奶家過節。推開門,系著葫蘆的楓葉已經插在了門框上。我邊下樓邊欣賞著各家各戶的葫蘆,有紅色的葫蘆、粉色搭黃色的葫蘆,還有綠色與白色搭成的白菜(百財),真是五顏六色,形狀各異!

  坐在大巴車上,媽媽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由來。它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歷史。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記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月,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節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等,據說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

  大巴車開到了奶奶家附近的早市,我們下了車。早市可真熱鬧啊!人來人往,人們都在采購過節的食品,爸爸和媽媽也買了魚、肉和蔬菜。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經煮好了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奶奶和爸爸準備午飯,我和媽媽去超市買飲料。等我們回來時,姑姑和姑父也到了,姑姑買了櫻桃、葡萄、油桃等很多水果。桌子上已經擺好了菜,有肘子肉、香腸、魷魚卷、豆角燉肉,還有黑龍江省盛產的“三花”和“五羅”名魚之一的銅羅魚,真豐盛呀!我們圍坐桌前,邊吃邊聊,我大口吃菜,最后吃了一個蜜棗粽子。人多吃飯也香,過節一家人團聚一起,真開心!

  下午,爺爺問我:“這一陣兒都畫什么畫了?”我趕快把畫的《西游記》人物全集拿出來給爺爺看,爺爺稱贊我畫的唐僧、孫悟空等人物很像。我央求爺爺給我畫一個《三國演義》里面的人物,爺爺用鉛筆一筆一筆地畫著,十分鐘后一個栩栩如生的張飛躍然紙上。我大聲喊出來:“爺爺,您畫的和書上的一模一樣!”爺爺說:“畫人物時要細心觀察,輕輕勾畫,然后再加深,一定要注意細節,比如人物的頭發和胡須要畫出一絲一絲的,還有衣服上應該畫出褶皺。”我點了點頭,記在了心里。爺爺還翻找出多年前收藏的國畫人物孫悟空和關羽畫像送給了我,讓我學習借鑒。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得坐車回家了。坐在大巴車上,我想起了端午節的由來,爺爺送給我的畫、教我的繪畫技巧,今天我又學到了很多知識,這個端午節過得非常有意義!

端午節_750字13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今年的端午節。端午節對于我這種“吃貨”而言,快樂就是美味的粽子啦!以往,我在端午節的“首要任務”就是“吃吃吃”。可是,今年,就有些不一樣了。

  端午節那一天,我們全家人都回外婆家過,一路上,我的腦子里全是一大群粽子在“飛來飛去”,有鮮肉粽、香菇粽、海蠣蝦仁粽、豆沙粽……口水已經“流成一條小溪”了,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用手輕輕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說:“饞貓,等會就給你一個大驚喜。”這可把我樂壞了,滿腦子都是這個“驚喜”。

  到了外婆家,我卻結結實實地被這個“驚喜”嚇到了――長輩們悠哉游哉的坐在旁邊喝著茶,和去年長輩們忙碌的身影,竟相不同的是,今年在灶臺旁打轉兒的是一臉“苦大仇深”表哥表姐們了。長輩們有一種“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的眼神盯著站在門口手足無措,一臉懵圈兒的我。我被盯得不自在,我小心翼翼的問旁邊刷粽葉刷得滿頭大汗的詩津哥哥:“哥,什么事兒啊?為什么外公他們在那里看啊?他們不幫忙嗎?”詩津累得說話都上氣不接下氣:“因……因為……外公覺……覺得我們以往都……都是‘等著吃’,今天他讓我們互……互換一下‘角色’,你也要幫……幫忙啊。”我發現,我們包粽子小隊有一條“流水線”,先刷粽葉也是為了刷掉上面的塵土和細絨毛,洗糯米是為了洗去糯米上的臟東西,再拌料,再包起來,扎好,最后下鍋。

  于是,我被表姐分配在了“刷粽葉”這個小組,這可是個苦差事、體力活,剛開始,我十分賣力,頗有“拼命三娘”風采,一下子就刷完了那筐葉子,“也沒什么難的嘛。”我得意揚揚地交了差,把粽葉遞給了詩津“驗收”,他瞟了一眼,說:“不合格,”說著,指著粽葉的側、背面,“你看,這里還有絨毛。”我仔細地看了看,的確有,我剛才太急于求成了,把側、背面的絨毛給忘了,我又拿起了刷子,又開始和粽葉做斗爭,手又酸又疼,到現在還疼著呢。

  總算忙完了,太陽已經落山,我們坐在夜幕下,吃著親手做的粽子,格外香甜。

  今年的端午節可真是令人難忘啊!我們不僅嘗到了粽子,也體會到了長輩們平時的辛苦勞累,以后一定要珍惜長輩對我們的關心。

端午節_750字14

  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么“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么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征。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_750字1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然而作為中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節毫無疑問就是其中最有“熱”感的節日。作為進入盛夏前的一個節氣,端午節顯然就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節的三天假日,可能會讓很多人思考出去找個陰涼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農村,端午節確就是一個忙碌的節日,因為在中國蘊含豐富的農耕文化之中,端午節代表著夏收秋種。在過去的北方,每年過端午正就是新麥下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期盼這個日子的到來,因為能夠吃到新麥做的各種食品。而在過去的南方,端午節卻就是另外一種糧食水稻收獲的季節,新打下來的水稻碾成了大米,過節的前一天正好能夠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頓。

  此刻,南北差異已經沒有那么大,端午節吃粽子,這就是全中國人民的一大傳統習俗。中國人端午節吃粽子的歷史由來已久,傳說就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人們互相送粽子作為對屈原的紀念。

  粽子還就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據說,早在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可就是在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晉朝人周處《岳陽風土記》之中就記載道:“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在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之后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向到這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中國的南北差異也還就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然后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今年,你準備吃啥粽子呢?

【端午節_750字】相關文章:

端午節英語作文端午節作文03-24

初中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美食03-23

端午節對聯01-17

感恩端午節02-17

端午節作文該怎么寫-端午節作文03-28

描寫端午節的英語作文-端午節作文03-07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作文950字03-28

端午節學包粽子的作文-端午節作文03-10

關于寫端午節的作文范文-端午節作文03-07

關于端午節的英語作文:端午節賽龍舟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