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粽子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粽子的作文1
老人們說,端午節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說,端午節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說,端午節是腰上掛著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端午節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節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鐘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粽子,爸爸對我說,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愿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于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說,箬葉要到山上采,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伙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采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采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伙伴們競賽,看誰采的多。箬葉采回家后,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里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
肉買來后,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媽媽"這陣東風了!媽媽包粽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著,才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后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著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后,我望著一個個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著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說,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著都直流口水,又怎么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舍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伙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都是被媽媽"趕"出來的。我們各自說著想象中自家的粽子應該是多么多么的好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著滿腔喜悅回家了。早就唾沫流了"三尺"的我飛一般跑回家,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云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香氣和熱氣的粽子,也不管燙不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粽子扔到這只手,一下子把粽子拋到那只手,一下子又這只手抓抓,一下子又那只手撓撓,可我畢竟是皮肉之軀,太燙了也受不了,就把粽子用衣服包起來,再用小刀將粽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無窮!我馬上跑到街上,一會兒跑到這家,一會兒跑出那家,一會兒又蹦進了另一家,相互品嘗著,各自分享著自己的喜悅!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粽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粽子的作文2
端午節包粽子的來歷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包粽子往江里扔的習俗,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哈哈!在這兒由我來告訴你吧!那就得從屈原說起了,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他是國王的一名大夫。屈原雖然忠實楚懷王,但卻受其他人的排擠。楚懷王逝世后又因傾囊王聽信讒言而將屈原流放到汨羅江邊。屈原苦苦想到,我反正也不能為國家和百姓造福,那我活著還有什么用呢?于是便投江自盡了,那天正是我國的農歷五月初五。百姓們聽說屈原跳江的消息后,十分痛苦。他們發動了很多人坐在船上在江邊打撈屈原,一連打撈了很多天,最終還是沒有打撈到屈原。所以百姓們為了紀念對屈原的思念之情,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那天,就要包粽子,將包好的粽子少吃一點,大部分都要扔到江里去,讓江里的魚蝦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體。從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包粽子,就成了一種傳統。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為什么吃粽子,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都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羅江自殺,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的尸體,人們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
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呢?而且粽子其實就是糯米為主的食物,糯米的吃法很多的,為什么要用葉子包起來呢?關于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有很多種傳說,下面小編帶您看一下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
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呢?民間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馬上劃船撈救,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另一種關于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的說法是,公元前340年,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就是說我們現在吃的葉子包的粽子,其實在以前是竹筒裝起來的。
為什么后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有記載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后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于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并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但是關于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的由來,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眾的心愿而已。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粽子的作文3
猶記得小時候坐在荷花池邊,預開未開的一池荷花已經染上淡淡的黛粉,晶瑩的水珠掛在純潔的荷花瓣上,印著月亮的幽光。蕩著雙腳感受清涼的池水。一陣暖風吹來,水面泛起層層漣漪,水面倒映著點點星光,好像撒了一層碎銀,含苞欲放的荷花如同穿了長裙的仙子在池水中搖曳。吃著奶奶親手包的粽子,甜糯的粽子在口中化開,夏夜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還記得那年端午節,池子里的荷花含苞待放,鼻尖縈繞著艾葉的清香。院子里,奶奶包著粽子。經過歲月的沉淀,奶奶的頭發已經花白,手上也因為干農活而布滿厚厚的繭,但是包粽子的動作依舊那么靈活,眼睛里閃著專注的光。取兩片粽子葉,圍成漏斗的形狀,在里面填上一半糯米,在中間放上紅棗、肉丁、花生、蛋黃等餡料,再填上糯米,包好,繞線。一個個粽子在奶奶手里就像變戲法一樣變了出來,個個飽滿餡足。
看著奶奶將一個又一個粽子包好,自己也手癢起來,想包著試試看。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意圖,疊好兩片葉子給我,手把手教我包粽子。卷葉,放米,放餡,填米,封口,繞線,那些材料在奶奶手里就像乖巧的娃娃,到了我手里就成了頑皮的孩子,要不就是糯米放多了,要不就是葉子散了。好不容易包出一個,卻是因為糯米落了出來,癟癟的,好不難看。奶奶不厭其煩地一次次教我,我的手法也慢慢熟練起來,包出的粽子也有模有樣。
端午節不止包粽子這一個活動的,還有賽龍舟。我們來到河邊,那里早就已經停了幾艘龍舟,經過一番準備,龍舟賽終于開始了。船頭的龍頭威風凜凜,仿佛隨時會騰空飛走。船頭有一個人是揮旗喊號的,船尾有一個人是掌舵的,船的中間有一個人是擊鼓的。我雖然對這些比賽沒有多大的興致,但是那有序的鼓聲,嘹亮的號聲,龍舟隊員整齊劃一的動作也令我不禁贊嘆。
年幼的我望著那你爭我趕飛速前進的龍舟,耳邊響起奶奶緩緩講述屈原投江的故事。公元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死于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奶奶說,原來的粽子是裝著米的竹筒,為了不讓魚蝦破壞屈原的身體,賽龍舟也是由打撈屈原身體演變而來的。屈原為國而死的故事,被包在粽子里一代代的講述下來。
“粽子煮好了,快出來吃吧!”媽媽的一聲呼喚將我從思緒中拉回,我聞到了一陣清香,那是包著故事的粽子。“誒。”我應道,視線從窗外那一池荷花中移開,笑著向門外走去。
粽子的作文4
吃過飯后回學校教室,在路上偶遇幾個中年婦女,一個正接著電話,“把粽葉摘好,要新鮮的長的那種,老了的不好,包的時候容易破……”
聽到這些,才想起了這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快如期而至了。劃龍舟,吃粽子,采菖蒲艾草紀念屈子……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了,不過離我們最近的還是吃粽子。
談到吃粽子,我頂喜歡只用白花花的糯米包的那種,若是往里面加些紅棗之類的,我是不大喜歡的了。可是家人卻不一樣,媽媽就老是喜歡往里加一些“作料”,說是為了吃的時候有好的感觀。爺爺和爸爸都贊成,唯我要搞特殊。當我剝開一個粽子,要看到是加了紅棗的,便扔到一旁,耍著小孩子的乖僻。媽媽為我的淘氣指搖搖頭。
自打我有記憶以來,每逢端午必陪我媽媽“折騰”一番:媽媽去林間摘粽葉,我硬是要跟著去;洗粽葉我也要七手八腳的摻合,處處親躬,不然就得鬧個沒完。待到開始包粽子的時候,我做事的那幾分熱度已消失殆盡了。因此,這么多年來,問我粽子怎么包我還茫然。
最幸福的時光是端午節那天早上,照例,那天是不上課的。天又亮的格外的早,似乎在夢里就聽到了爸爸砍柴燒火、媽媽往鍋里摻水的聲音了,還一邊念叨:“這小家伙怎么還沒醒?”
“沒醒?你等到粽子熟了看他醒不醒。”爸爸笑道。
當我聽到鍋里滾燙的水的響聲、和著一陣粽葉的清香飄過來時,經驗告訴我粽子已經熟了。也不知穿沒有穿鞋就跑了出去。
“我要一個,我要一個——”我這樣嚷著。
“恐怕還沒熟吧,再多煮會兒。”爸爸看了看。
媽媽隨即挑了個小的給我,我看到了里面有紅棗,就不吃,硬是要媽媽給我重拿一個。看見我捧著粽子邊吹邊啃,媽媽搖頭笑了笑。
這便是我最最幸福的時刻。
然而,這段時光已隨著我的童年逝去,被歲月蒙上了陰影,加上媽媽在幾年前就去外地打工了。
不知媽媽走后的第一年端午節是怎么過的,因為沒有人和我一起摘粽葉,給我包粽子;更沒有人早早地為我煮粽子。那粽子的香味離我也越來越遠,有的只是一個溫馨的電話,一分暖暖的問候。
從那以后,我每年端午一定得去外婆家,因為媽媽告訴我外婆家要包粽子。她家包的粽子都要加上紅棗,令我十分費解,或許紅棗寄托著某種情感吧。剛開始吃,那淡淡的甜味兒還真有點不習慣,吃了幾個后就沒感覺了。為了端午能吃上粽子,盡管去外婆家要走很遠的路,我也愿意用腳步去丈量。
我就這樣匍匐著過了這幾年。
這次放假回家,想到的是日漸衰老的外婆。她此時正在包粽子嗎?正把紅棗往里塞嗎?
電話上顯示著媽媽的來電。正當我和她談著要去外婆家吃粽子時,她哽咽著說:“你外婆生病住院了,你去看看吧。”
我心中暗暗抽泣著,回味著紅棗的甜。這沒有外婆包的紅棗的粽子,端午節該是多么的暗淡無味呀!
粽子的作文5
端午節快到了,各大超市的貨架上早已滿滿當當地擺上了各式粽子,有用筐散裝的,有包裝在真空塑料袋里的,三角形、四角形、方形、長形應有盡有,最近還流行起一種火炬粽,細長的圓錐形,餡子在上面,看起來和火炬真有幾分相似,讓人不得不佩服商家的精明。
在合肥,一年四季路邊的小吃攤都有賣粽子的,那黃綠的色澤、飽滿的形狀,常讓我禁受不住誘惑上前購買,之后坐在小攤上慢慢地剝開粽子皮,美味地吃起來,因為原料簡單相似,我感覺每家的口味都差不多,雖然有時免不了把手弄的黏乎乎的,但飽了口福還是很心滿意足。有時也會去超市買些粽子帶回家慢慢吃,那口味可就多了起來,鮮肉、花生、叉燒、豆沙等等,連糯米都有一種叫血糯的,實在是很豐富,一樣買幾個,吃的時候各種口味隨機選擇,好不快活。
在我心目中,粽子可謂色香味俱全,你想,新鮮翠綠的蘆葦葉包裹起雪白的糯米,經過長時間的熬煮,蘆葦和糯米的香氣與營養已渾然一體,吃的時候再一層層剝開綠色的外皮,露出鮮美的粽肉,輕捧起來,咬上一口,軟糯中略帶彈性,滿口盈香,真是極致的享受。
關于粽子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北甜南咸”,和傳統對于南北方的飲食習慣的定義截然相反。我家在北方,所以一直吃得是蜜棗豆沙類甜粽,上大學來到合肥第一次嘗到了咸的肉粽,味道還不錯,只是竊以為咸的肉粽似乎少了些清雅之氣,而且糯米用醬油浸泡過,視覺上也沒那么享受,不過咸粽有一大特點就是口味變化極多,象叉燒粽、板栗肉粽、蛋黃肉粽、玉米肉粽、綠豆肉粽等,五花八門,極大滿足了人們的口味變化。
粽子再好吃,一個人時也難有閑情包它,離開父母的這些年,每個端午都是隨便買點粽子了事,那時便會格外想念家里包出的粽子。記得早年在家時,端午前幾天,父親便會帶我到附近的湖邊摘蘆葦葉子,要摘滿滿一布袋,到端午節的前一天,用清水泡上滿滿一盆蘆葦葉子、一小盆糯米,放一碗事先準備好的蜜棗、一小捆結實些的細繩子,一家人就可以圍坐在一起包粽子了。兩片蘆葦葉部分重疊地放在一起,卷一下一個圓錐形的空間就出來了,把雪白的糯米放進去,有的中間塞上一個蜜棗,把粽葉卷好,用繩子捆結實了,一個三角形的大粽子就出來了。那時母親會把蘆葦葉撕成一條一條的細絲捆粽子,我學不來,每次都把米和餡撒出來,最后還是用繩子捆。
粽子下鍋煮到快熟時一種屬于粽子的特有香氣就會飄散出來,清馨香甜,光聞味道就讓人食欲大振,沒有餡的白粽子剝了皮略微有些黃綠,香氣撲鼻,要蘸著糖吃,蜜棗粽就不用蘸糖了,一個蜜棗配一個粽子綽綽有余,又香又甜也不會膩……
想起今年端午有假,該回家嘗嘗家里的粽子了。到時粽子在大鍋中翻騰,空氣里彌漫著葦葉、蜜棗和糯米混合出的濃濃香氣,深吸一口,感覺一定很好。
粽子的作文6
隨著夏季的到來,在不知不覺中,端午節的氣息漸漸的濃了。大街上、超市里,隨處可見精美的粽子,花樣甚多。有桶狀的竹桶粽子,還有三角式的三角粽子,還有制作好的粽糕和粽飯。總之一條,就讓你垂涎三尺,百吃不厭。每年,我們總是吃奶奶爺爺包好的粽子,每次包粽子,他們都累得腰酸背痛。
本周,我們的家庭小課堂一致決定包粽子。
我就想,我一定要學會包粽子,好讓端午節的時候,爺爺奶奶休息一下,讓家人品嘗我自己做的粽子,和家人一起分享快樂。
周五下午放學后,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到了孔阿姨家。一進門就看見孔阿姨早就把材料準備好了。只見地板上有兩個盆,一個盆子里用水泡著糯米、大棗、花生……等等粽子餡兒,真是多種多樣;另一個盆子里裝著幾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和一大堆粽葉。那些粽葉和材料似乎正在向我們招手,我們迫不及待地放下書包,沖進洗手間洗完手,懷著期待的心情圍坐在盆子的周圍,聽孔阿姨講解,看孔阿姨包粽子。
只見孔阿姨左手拿起一片粽葉,用右手輕輕捏住粽葉尖,把粽葉卷成圓錐形,圓錐形的底部只留一點兒細縫為止,先放一些糯米墊底,然后放上幾顆花生米,和一瓣大棗,再鋪上一層糯米,最后用水在上面澆一澆,等水漏完了,就把上面剩余的粽葉蓋在糯米的上面,接著全部都纏繞著包在三角形的立體上,直到沒有縫隙為止,這樣,一個粽子的雛形就出來了。然后,再用棉線把粽子捆上,防止粽葉散開,里面的粽子餡兒漏出來。就這樣,一個精致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觀察的很仔細,覺得超級簡單,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于是我就搶先拿起一片粽葉,學著孔阿姨的樣子,開始包了起來。
我每次包粽子時,總是都快包好了,卻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一個大縫隙,餡兒全都從縫隙里逃走了。原來,包粽子并不是那么簡單呀!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眼高手低。我包了好久都沒有包成一個,就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把粽葉一扔,坐在凳子上,呼哧呼哧直喘粗氣,干脆不包了。
孔阿姨看見了,語重心長地說:“別泄氣,我之前也不會,我今天研究了整整一個下午,才包好了那么幾個。”我一聽,連大人都費了這么長時間才學會,我這才剛開始,一定要努力加油,把粽子包得漂漂亮亮的!經過我反復試驗,我終于知道了我的粽子為什么老是露餡了。原來,我每次包粽子,到快包好的時候,手就很酸了,總會不由自主的放松,粽子就會趁機張開大嘴,把肚子里的餡兒吐出來了。我知道了這個原因以后,在手酸的時候,忍住酸痛不松手,這樣我的粽子就不會再露餡了。哈哈!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我包粽子越來越快,我數了數,我一共包成功了七個粽子呢!我觀察我的寶貝粽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用了兩片粽葉,有的用了一片粽葉,洋相百出,非常好笑。我發現有一個竟然用了四片粽葉,里頭的餡兒不多,可是皮夠厚的,包得挺光溜,像一個大胖子。一股淡淡的清香味直沖我的鼻孔,我貪婪地看著它們,真盼望著趕緊把這些粽子煮了,好讓我嘗到自己的成果。
本周的家庭小課堂非常成功。我們不僅體驗了包粽子的快樂,還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去親身體驗,才能知道它的辛苦,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只要努力,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粽子的作文7
今天是端午節,清晨三點多就醒了,怎麼也睡不著。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話一點兒也不假,冥冥中覺得老姜就在身邊,記憶猶新的幾個端午浮現在眼前。
其實,過去那些年,不管生活清貧還是富足,端午節的時候,我倆清晨都要出去走走。因為是在農場,總能采點兒艾蒿野花什麼的。呼吸艾蒿那特有的香味,享受夫唱婦隨的溫馨,真的很幸福。
記得那是我們退休后的第一個端午節,正好趕上女兒也在家,頭天晚上,我在廚房煮粽子的時候,女兒進來提議說:“明天起早,我們開車去新豐的山上踏青吧!”“行啊,這個主意不錯!”我連忙答應。那時,我家剛買了一臺松花江面包車不久,所以坐專車去踏青還是第一次。
第二天凌晨四點多,老姜就起來發動車,然后把車的里里外外檫得干干凈凈。我和女兒上車后,老姜開車出發了。
五月的春天,滿眼都是綠色,青青的草叢里點綴著黃色、白色或粉色的小花。空氣中彌漫著春的清新與生機。一路上,看到三三倆倆的行人,都是出來踏青的。
從家出來到山上,不足十里路,一會兒功夫就來到山腳下,找個合適的地方停下車,我們三人步行上山了。
一路上,踩著露珠,呼吸著芳草的氣息,聽著林中呼喚應答的聲音,我們談笑風聲,心里甜甜的。山上不乏水靈的艾蒿,別致的野花,還有剛剛做胎的野果。女兒高興極了,哪個也舍不得放過,都想采下來。林中的蒿子種類很多,長得也相似,只有老姜能辨別真正的艾蒿,所以,我們每采下一棵都讓他看看。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山林的盡頭,站在山頂往下一望,下面是一片玉米地,田壟順著山勢的走向,彎彎曲曲的。青苗長出地面不足半尺,但很茁壯,隨著微風向人們頻頻招手。再抬頭看看,東邊的地平線上鑲上了一道金邊,真美呀!
當林間透出一縷縷晨曦時,我們順著原路下山了,雖然濕了鞋子,弄臟了手,但滿載而歸,也收獲了沉甸甸的親情感受。
搬到城里后,遠離了田野,端午不可少的艾蒿,也只能去買了。
那是前年的端午節,老姜說:“明天咱們去早市逛逛,看看城里人怎麼過節。”說真的.,要講過端午,城里真趕不上鄉下,雖然賣艾蒿,賣葫蘆的比比皆是,五彩繽紛;出來踏青的人也如潮涌動,熱鬧非凡,但讓人感到喧囂,少了一份寧靜,忙叨叨的。我們倆在涌動的人流中逛著,也買了艾蒿和葫蘆,然后,一路溜達,說著話,回家煮雞蛋,吃粽子,過了城里人的端午節。
如今的五月初五,物是人非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去了遠方,以往同去同歸的平淡端午已成奢望。我從凌晨三點多醒來,翻來覆去,心里很苦,眼淚流了很多,心卻平靜不下來。于是,我決定起床,出去一個人走走。
外面踏青的人一如既往,買賣的吆喝聲不絕于耳。我眼里看著這些,心里想著另外。從早市這邊走到那邊,本想重溫與老姜并肩而行的感受,但形單影只的我,總覺得絲絲涼意讓自己從里往外的冷。“回去吧,”我對自己說,“過去的真的過去了!”
孩子們都來了,可同是端午,一樣的粽子,卻是不一樣的滋味!
粽子的作文8
媽媽特別愛吃粽子,但奇怪的是,她從來只吃家人手工包的粽子,商店里玲瓏的迷你粽,漂亮的錐形粽絲毫不能讓她動心。我挺納悶,時常問她為什么,她總是隨口回答:“這些怎能跟外婆包的粽子比?”
又逢端午,濃濃的粽香味飄滿了整個屋子,聞著都覺口水直流。再看那不怎么進廚房的老媽,早已站在了正忙活的老爸身邊,端著碗,直樂呵,瞧這情形,我不由地嘆了口氣,不就過個端午,吃個粽子,用得著這么開心嗎?我一頭鉆入書堆,個人感覺端午唯一的樂趣就在于緬懷那正直愛國的詩人屈原,老百姓對他的關心與懷念也令我感動,品一品他的絕筆詩,想一想腦海中的龍舟,看一看記憶深處的端午畫面,這是我的過節方式。
“粽子出鍋嘍!”老媽夸張的歡呼聲把我從思緒中拉了回來,我悠悠地走出房間,坐到餐桌旁,淑女地吃起了粽子,偶爾抬頭看看老媽,去總被她碗里滿滿的粽子嚇了一跳,沒見過這么愛吃粽子的人。轉眼我又被桌上的咸鴨蛋吸引住了,粽子鍋里煮的鴨蛋就是不一樣,不僅是顏色,就是味道也被粽葉浸染,透著一股清香,我隨手拿起一個鴨蛋,敲破了殼就往嘴里塞,卻被老媽溫柔地制止了,她小時候過端午的情形也隨之在她的嘴里徐徐展開:媽媽小時候,姊妹三個,只有公公一人工作,家里經濟條件差,平時沒有好吃的,可每年端午節,外婆會毫不例外地包粽子,煮咸蛋。三個小饞鬼更是早早準備,精心編制掛在胸前的小網兜,開始期盼端午節的到來。等到粽子飄香,姊妹三個便迫不及待圍在鍋旁,既興奮又緊張,因為只有平時表現好的才可以多吃粽子,挑大的咸蛋。真正分到了咸蛋,才舍不得立馬吃掉呢,掛在兜里,敲個小洞,用銅條敲成小勺,一點一點摳著吃,慢慢品味,細細分享端午節的幸福……吃完后,還要搞些惡作劇,灌些細沙,放在土堆或別人的鴨窩里,天真地等著別人上當。聽完后,我似懂非懂,一個勁的笑那時的媽媽傻透了,一邊又對那時的端午無比向往。我又問媽媽,為什么她只吃外婆,奶奶包的粽子,媽媽笑了,媽媽哪里是愛吃粽子呀,只是那種感覺讓人回味:那時候,外婆煮好粽葉,架起長凳,準備好包粽子,我們小孩最幸福的時光就開始了,姊妹三個哪也不去,欣賞著外婆嫻熟包粽子的模樣,心里充滿了期望,等粽子下鍋,我們更是急不可耐,一會兒往爐灶里添把柴火,一會兒問問外婆何時粽子才會熟透,直到粽子出鍋,三姊妹還要一個勁地說著好話,爭著讓外婆給自己先剝,外婆也不氣惱,樂呵呵地解開一個個粽子,放進小饞鬼的碗里,看著三個孩子狼吞虎咽,香氣、熱氣飄滿整個屋子,心里也是熱血沸騰,說到這,媽媽陷入了沉思,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我望瞭望我手中的粽子,突然覺得它原是如此誘人,每一粒飽滿的米粒都化作了奶奶慈祥的笑容,我一小口一小口地嚼著,仿佛也看見了奶奶洗粽葉,包粽子的辛苦,心中泛起一絲苦澀與甜蜜,粽子熱騰騰的氣兒也飄進了我的心田。
粽子出鍋嘍!想著奶奶可愛的笑容與粽子的甜美,我對端午又多了一層理解。
粽子的作文9
今天,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去廣場。(告訴你,因為端午節這幾天廣場上有3個大粽子我和小伙伴們吃的是香腸的和肉的,我看到黃新陽手拿黏液(把棕葉剝開外層黏黏的)每爬一步,吃一口真像蜘蛛在纏絲。朱夢研更好玩她只吃肉,如果另一邊還有肉她就像蜘蛛俠一樣跳來跳去。我呢,就像餓了三天三夜的小餓鬼。我們吃的和豬沒倆樣。回到家媽媽開心的說:“諾諾來吃我為你做的超大粽子。”“什么粽子,還超大的暈快跑呀!我的肚子撐破了誰負責啊!”
五月粽子香
三角四樓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
——謎語
一陣驟雨,帶來初夏濕熱紛亂的躁動。農歷的五月,雨后潮濕沉悶的空氣里,總是帶著薄薄的竹葉香氣。端午節的粽子在異鄉的街頭重又出現,一種許久不經觸碰的感傷,默默涌上心頭。祖母熟悉而親切的笑臉在腦海中的印記依然清晰,她小而輕健的身影卻仿佛隔著五月的雨霧,朦朧而遙遠。
許久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一個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鄉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溫柔的疼愛里,稚嫩而單純。
我總是在初五這一天清晨,挽著祖母爬滿皺紋的手,踏著雨后的濕泥,來到村邊那片翠翠的竹林,采摘鮮嫩的竹葉。青草濕了裙裾,衣袖沾滿雨滴,我心里有一股香甜的氣息暈染開來,和著微雨和泥土的濕氣。采回一籃子沾滿雨水的嫩葉,放在井臺旁邊。祖母搬來年代久遠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葉洗得青艷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涼的井水,竹葉泛著的微綠的光,以及祖母在井臺旁邊輕輕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后的今天想起,總以為是一場夢,一場溫情而生動的夢。
祖母說,五月初五這一天的溪水是“龍須水”,正午時分到溪邊清洗便可洗去晦氣。我在曠野中的小溪旁,把腳輕輕探入水中,似乎有許多小魚在腳指頭上輕輕咬動,麻麻的,癢癢的。一把烏黑的長發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輕輕游動,祖母柔柔地幫我搓著,那時的我總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會隨著溪水的游走而流向遠方。少女滿懷的夢和甜蜜在這種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鮮活。
五月的午后總會有陽光,葡萄架上的蛛網不時地反射幾縷,映著祖母的銀絲發線以及額頭上皺紋縫隙里滲出的汗水。她將一把咸草系在窗欄上,把那些泛青的竹葉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個個精巧玲瓏的小粽子,再用咸草系牢。一串串棱角分明的小粽子吊在窗欄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藝術品,可愛而誘人。我坐在祖母旁邊,學著她用咸草纏繞著小粽球,學了許多個年頭卻總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粽子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當老屋里的大灶上冒出騰騰的蒸氣,竹葉香、糯米香便彌漫在空氣中。自她離開以后,這種香味我便再沒有感受過,無論我再怎么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和做法,那種香味也只能永遠存活在我的記憶之中了。
祖母離開時也是將近農歷五月,也是那樣驟雨驟晴的天氣。那一年的端午節,我在空蕩蕩的老屋里猛然間發現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離了老屋,住進了城里,那曾經的一切,只剩下記憶,在一些不經意間的觸碰之中閃出些許傷感而又甜蜜的感覺。
粽子的作文10
最近幾天的的街上,似乎有些與往日不同:紅紅綠綠的香包掛在商家門口,綠綠的粽子葉也擺上了小販攤頭,哦,原來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又能吃到我喜歡的粽子了,想到這,放學走在路上我都忍不住哼起歌來。
我大步流星,三步并作兩步趕回家,果然看見媽媽正在把白白的糯米淘干凈,用水泡著,還準備了花生、紅棗、豆沙、臘肉,為包粽子做準備呢!光看到這些,我就想流口水。想起那白白的、黏黏的、甜甜的、噴香的粽子,咬一口,啊,那滋味真是難忘啊!
晚飯后,糯米也泡好了,媽媽拿來幾把葦葉,將準備好的材料也都拿出來,又拿了一些棉線,擺好凳子、盆子,扎開架式,開始包粽子啦。我還像往年一樣,寫完作業就趴在旁邊看媽媽包粽子。只見媽媽把兩張葦葉疊在一起,挽成下尖上圓的圓錐形狀,然后飯店花生或者紅棗、豆沙等餡料,在放進主角----糯米,使勁壓實,然后很靈巧的繞幾下,一個有棱有角的立體的粽子就出現在媽媽手里了。媽媽緊緊捏著葦葉的邊,不讓它散開,快速的用棉線在成型的粽子上繞了幾下,打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成功了。看媽媽好好像很輕松的樣子,我就自告奮勇的說:“媽媽,我也來試試包粽子!”媽媽欣然應允。
媽媽手把手的教我,先把葦葉疊在一起,因為一張太小了,我費了半天勁,才把葦葉弄整齊,然后,我學著媽媽 的樣子,把葦葉卷成圓錐狀,可是,不知道怎么了,那么聽媽媽話的葦葉,到來我手里,就一點也不聽使喚了:不是卷的太細了,就是卷的太淺了,根本裝不進去多少餡料,要不干脆就散開了,我恨不能手腳并用,急得滿頭大汗,好像有勁都使不上去。好不容易卷出一個有點像那么回事的“圓錐形”,我趕緊塞了點糯米進去,手忙腳亂的把葦葉裹了起來,然后拿棉線綁緊,哇!
我的處女粽子包好啦!可我咋看咋不像粽子的形狀,沒什么棱角不說,還有一處糯米都露在外面呢!媽媽表揚了我,說第一個能把粽子包起來就不錯了,熟能生巧嘛,多包幾個肯定會比這個有進步。聽了媽媽的鼓勵,我又拿出粽葉,細心地包了起來,雖然還是不熟練,但我的心里沒那么慌亂了,下一個粽子形狀雖然還是不好看,但我的速度卻快了不少,這也是進步哦。我和媽媽埋頭苦干 ,認認真真的包粽子,我把我包的粽子單獨放在一邊,好不容易我們把粽子全包完了,我驕傲的打量我的勞動成果,哈哈,有的是扁扁的三角形狀,有的接近細長的圓錐形狀,有的看不出是什么形狀......但我最后包的那些粽子,基本有了粽子的模樣了,媽媽:“如果你明年再包粽子的話,一定會更熟煉,一定比今年有進步!”
媽媽準備煮粽子了,我告訴媽媽:“把我包的粽子放在一起煮,我要吃我自己包的粽子哦!”媽媽樂呵呵的答應了我。我相信,只要我愿意動手去做,認真去學,像包粽子這樣的小事一定難不倒我的。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幫媽媽包粽子,也要像媽媽一樣成為心靈手巧的人!
【粽子的作文(10篇)】相關文章:
最新端午的粽子作文03-21
包粽子作文01-05
端午節的粽子作文05-26
粽子的作文(通用14篇)05-26
端午的粽子作文4篇05-18
端午的粽子作文三篇05-09
粽子的作文精選3篇04-22
仿寫端午的粽子作文04-06
外婆的粽子作文600字03-08
與粽子有關的英語作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