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德作文匯編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道德作文 篇1
道德是什么?我們都沒有了解全面,在我認為道德只約束得了自己,約束不了別人。
有許許多多的事例說到了道德的約束。比如:撿到了一個錢包,而向失主索要好處費,出于道德的我們就該拾金不昧,但沒有哪一條法律規定撿到錢就該歸還,歸還時不該索要好處費等等,這些沒有法律規定,但是自己的道德卻約束了自己,拾金而不昧。
公交車上也出現過這樣一例事件,一位沒有座位的大媽,罵罵咧咧道:“這群年輕人真沒道德,占著位置不知道讓讓座”這時的我特別想說到底誰沒有道德了,自己辛辛苦苦占的位置,想讓就讓,這怎么能用道德來約束別人呢?不想讓座就沒道德了,這不是自愿的嗎?怎么就弄成非讓不可了。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別人的道德來約束著自己,而道德不能這樣理解,破壞花草樹木,你可以認為沒道德,隨地亂丟垃圾,你可以認為沒道德,罵人罵臟話等,你可以認為沒道德。但我說的這兩例不能全說沒道德。
現在這個世界沒道德的人很多,被別人以這樣的事例說沒道德的人也很多,有些時候我們也該反思,撿到錢雖沒有任何東西規定要歸還,也沒有東西規定不能要好處費,但我會拾金不昧,這一項是中國人民的品質,讓我做不到不歸還或索要好處的,公交車上對于幼兒、老人、孕婦、殘疾人等,我們該讓時就讓讓,這也沒什么,當然一切靠你自己的自愿,沒人約束的了你。
道德約束了我,它約束了你嗎?
道德作文 篇2
道德在我看來只是虛偽,我更相信人們內心的良知。因為良知是一種不由自主的內在審判,不需外在的逼迫,就能對我們的行為和心念做出判斷。它會讓我們痛苦,假如我們做了不該做的事,它訴諸的是我們的感覺,而不是理智。我從不相信一個“有道德”的人,但我會相信一個有良知的人。但倘若一個人憑借信念而秉持了某種道德,我仍會對他保有最高的敬意。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有道德的,因為他們基本上都能遵守某種普遍的約定俗成的道德。但同時,他們又是缺少道德的,遵守普遍的約定俗成的道德只是一種習慣,或者說是生存的前提,必須要遵守。因為你一旦違背它,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和責難。
真正的道德是一種沒有外在約束下的理性自覺,是一種你堅守了不會給你帶來實際好處,也許還會帶來損害,不堅守也不會受到責難的道德。也就是說,道德應該是一種自我的內在需求,與外在的評判無關,只是源于內心,源于精神和信念。如果源于世俗和實利,那這種道德就是虛偽。當然,虛偽的道德也是一種道德,雖然它是一種假貨。
一個人在獨自內省時問心無愧,可能是一個道德完善的人,但也可能是一個無賴,我們假設無賴也會內省。但一個人在獨自內省時有了羞愧之心,他就離最高的道德相近無幾了。
道德用羞恥心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所以,知恥是維系最基本道德的前提,同時,良知也是。墮落是對良知和羞恥心的沖破,所有人都有墮落的趨向,但幾乎所有人都有良知和羞恥心,所以,大多數人都能維持最基本的德性。
有時候,我覺得只要求人們具有良知和羞恥心就夠了,并不需要格外再去要求人們持有某種德性。更多時候,道德是一種只隸屬于社會的外在說教,需要人們去遵守,而不是要求人們去內化。對社會來說,外在的道德比內在的良知重要,表面的遵守比內在的秉持重要。
說到底,道德是一種外在的標準,可以具體操作。一個人,無論他內在的品性如何,如果他在表面上做到符合某種道德,那在我們看來,他就是有道德的。
不論道德還是法律,都是針對惡的人性的約束和制約,法律針對較嚴重的惡,道德針對較輕微的惡。道德還有另外一種功用,那就是通過對某種德性的持守,而使自身的人格得到完善。
如果一個人遵守某種道德是出于羞恥心,那么他就是由于外在的原因。如果一個人遵守某種道德是出于良知,那么,他是由于內在的原因。感到羞恥是怕他人知道,感到良心不安是怕自己知道。
當我們說道德時,一般指的是外在和群體,當我們說德性時,一般是指內在和個人。“道德”總是讓人感到某種說教,而“德性”則讓人感到某種虔誠和莊嚴。
我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嗎?如果內省,總會發現內心有諸多不道德的念頭和想法。所以,不敢妄稱自己是有道德的人。內省總是帶有某種審判性,即便那些念頭和想法不會去實施,我仍然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我騙不了我自己。
道德在審判自己時,靠的是良知,在審判他人時,靠的是義憤。而且,我們在審判他人時,總是站在更高的立場,我們沒有那么高的道德水準,但我們卻要求他人有。而且,當我們內心不道德的念頭和想法被他人化做行動時,我們尤其恨他。但有時,我們也會公開表示理解和欣賞,因為我們期待有朝一日自己做了同樣的事,也能得到原諒。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不道德的念頭和想法,只是有的人化做了行動,有的人沒有。
實際上,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是常態的發生,我們的很多行為談不上道德,也談不上不道德。當我們談論某個人某件事道德不道德時,就意味著這件事這個人觸到了我們的良知和羞恥心,或者道德義憤。不過,我們的良知和道德義憤并不總是醒著,它們可悲而又可怕的麻木了。
每個時代會有每個時代的道德標準,但有些道德標準卻是永恒不變的,即使你不把它當做標準,即使你把它踩在腳下,它也仍是一種標準。因為,它們不是來自世界外部,而是來自人的內心,沒有了它們,人將不再是人。
探謎者
人類在整體上只是生活,至于向未知不斷發問和探謎只是少數人的專利。他們疏懶于具體實在的世俗生存,而只對晦暗不明的未知抱有極大興趣,他們努力求知,并把晦暗不明之物明朗化視做至大的幸福和至高的欣喜。或者說,晦暗不明的未知對他們有著惡魔般的誘惑,而努力找到通幽的曲徑對他們有著更大的誘惑,他們生活在這種誘惑里,在此處,又不在此處。
看到混沌未開的孩子,常常想,他們眼中也一定會有一個屬于他們的世界。他們也一定以為世界就是他們眼中的樣子,他們并不知道在他們所能知的世界之外,還有一個他們未知的、以他們可憐的頭腦所不能知的世界。而這也是整體生活世界的人所處的真實處境。人陷于最基本的無知,只知道有一個生活的世界,而不知道還有一個好奇心的世界。只知道有一個寄身肉體和感官的世界,而不知道還有一個寄予智慧和精神的世界。
具體,實在,可感知,能操作,伸手可及,最主要的是與自身“息息相關”,這是生活世界的特征。而如何供養一個身體和一個感官,是生活的人的特征。生活的人生活在生活世界里,就如同一個自閉的人生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里。生活的人是自閉的,以“自身”為殼體,生活世界是封閉的,以與人息息相關為鎖鏈。雙重的封鎖,人被圍困在生活之城里,生活,然后還是生活,并且由于生活之慣性,人已失去了生活之外的所有可能。人不知道除了生活之外還有其它方式寄予自身。所有選擇都是生活之內的選擇,或者是關于生活的選擇。從出生之日起,人便墮進了這個生活之世界,被動或被迫成為一個生活的人,被捆縛在生活之軛上,至死方休。
人來到這個世界,生活之軛便自動加身,但人來到這個世界并不只是為了生活,生活只是一個必要的前提,而不是目的。如果來到這個世界只是為了生活,那你就是白白走了一遭。生命的意義在生活之外,只有當你的目光從眼前的生存之欲中離開,去關注更加高遠的存在,你的生命才會有些意義,你才是真正在活。如果你終生沒有一次癡迷醉人的夕陽,沒有一次被永恒的星空深深震撼,沒有一次被變幻萬千的云霞晨霧所吸引,產生無邊的遐想,你就沒有真正活過,你的人生就是汲汲于生存和當下之欲的茍且。
在忙碌或者沉滯的生活的間隙,去欣賞美的和與靈魂共鳴的事物,就是從生活世界短暫逃離。在那一刻,生存被詩化了,活著被升華了。我們所享受的是生命之歡娛,靈魂之欣喜。我們不再是生活的人,我們是靈魂和神性本身。
從生活世界到好奇心世界有一條通道,那就是對存在之謎的永恒不懈的興趣和認知。從肉體感官的世界到靈魂的世界有一條通道,那就是對美的事物的發現和欣賞。前者引導我們去不斷揭示存在的謎底,后者讓我們從欲望之累走向純凈和單純。這個不由我們選定的世界,從一開始就做為一種前定的宿命,決定了我們不論是做為探謎者,還是做為美的事物的欣賞者,必要地前提都是生存。而在我們生存時,不可避免的都要過一種生活,而這個世界由于生活的緣故,也不可避免的變成了一個供應生活的世界。但生活絕不應成為我們活著的目的,它只是我們借由的工具,借由“活著”,我們看到了世界之廣大,靈性之純美,萬物之永恒。
時代與人生
每個時代都會有每個時代的虛偽,因為每個時代都會有自己的“主題”。在這個主題之下,人將學會偽裝,以符合它的需要。相反的命題也成立,即:每個時代都會有每個時代的真誠,總會有一些人會為“時代的主題”獻身。如果你偽裝在時代的主題之下,你就外在的失去自我,如果你獻身在時代的主題之下,你就內在的失去自我。當然,每個人都無法脫離時代,所以,每個人都無法完整的保有自我。
如果一個時代過于脫離人類生活的常態,那么,這個時代即可能崇高,也可能虛假,還可能虛假和崇高并存。如果一個時代過于貼近人類生活的常態,那么,這個時代即可能真實,也可能墮落,還可能真實和墮落并存。
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是永久的時代,但時代與時代的遞轉和嬗變有時會突然而至,有時又是一個不易覺察的漸進過程。也許,在時過境遷的某一天,我們會忽然發現,時代已然發生了變化,而在當時,我們卻沒有絲毫覺察。對大多數人來說,時代只是一個大的氛圍籠罩,不管時代如何,人們總是在生活。人們會預料到世界會發生變化,但變化成什么樣子總是一些想象和猜測。人們會說五年后,十年后,世界會是什么樣子,但不會說世界最終會是什么樣子。因為世界倘不毀滅,它就不會停止發展變化,但也許毀滅才是它最終的圖景。
對于任何一個特定的時代,它都只是一個暫時的世界表象,終究都會時過境遷。所以,與時代保持相對疏離是必要的,這樣,你才不會失卻必要的清醒。當你以一個清醒者的身份觀察所處的時代時,你就以最深的印記烙印進了時代,同時你也就超越了時代。而如果你考察的基點是整個宇宙,那么,你就會有一種超越人類世界的目光。
平常的人投入生活,不愿平常的人投入時代,而智者投入世界和人生。我總在想,不論什么樣的時代,它總是在脫離世界之本然和人生之蘊藉,帶有明顯的暫時性和易逝性,只是“應時之需”,而無法“永久”。但也許恰恰因為此,時代才被稱為時代。
我并不否認個人與時代之間存在著一種關系,但我同樣也不肯承認個人與時代存在著某種實質必然的關系。如果某個人覺得自己與時代的關系已經實質必然化,那就說明做為一個人,他已經完全外化,不復再有心靈。
時代只是人的一種外在情境和處境,雖然人無法置身其外,但人可以選擇相對疏離,以免在不自知中失去自己。做一個不合適宜的人要比做一個贏得整個世界,卻失去自我的人,要幸運得多,也幸福得多。
時代與時代當然有所不同,但對于一個獨立自我的人,所有的時代都沒有什么區別,都不過是生命不足道的外觀。茫然而視,我們看不到歷史,只看到古往今來的所有時間。
人本質的活在時間和空間中,只是現象的活在社會和歷史中。對于人,時代只是表象之表象,只可外在的順應和觀照,而不可投以生命和心靈。所以,對于時代,保持一份內在的省察和靜觀是必要的,保持適當的距離和評判者的身份是必要的。以免墮入時代的虛偽和蠱惑,以及相反的:墮落和平庸。
道德作文 篇3
爺爺一輩子喜愛讀書,尤其看一些經典著作。近幾年爺爺總愛看老子的《道德經》,有時還講給我聽,開始我聽不懂,他就用白話給我解釋。自從我有了《道德經》這本書,我就慢慢開始對它產生了興趣,雖然還是看不懂,但是有了爺爺的幫助,我還是覺得挺有意思的。爺爺說《道德經》浩浩五千言,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充滿了智慧,充滿了哲理,是一部大百科全書。我們都知道孔子是圣人,可孔子卻特別崇拜老子。孔子曾對他的學生說:“我知道天上的鳥會飛,水里的魚會游,地上的獸會走,可它們都會被捉住。而天上的龍我不知它會乘風而上天。我見到老子,它就象龍哇!”這段話爺爺讀的原文,經他一句一句解釋,我聽得津津有味。
爺爺說《道德經》充滿了做人的道理,有著很深的愛民思想,特別是講了人和自然怎樣和諧相處,社會如何發展的深刻道理。我覺得《道德經》就應該是講道德的,一定對我們有教育意義,有空我就看看,實在看不懂而字典里面又找不到的,我就翻看爺爺的那本《詞源》,那是一本厚厚的大書,里面有一百多萬個詞匯,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人物典故應有盡有,這樣再看書就會方便多了。
于是我對讀經典著作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爺爺常說一個人有德無才不行,有才無德更不行,他會做壞事危害社會的。而要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就必須要好好讀書,特別是象《道德經》這樣的經典著作,從小就注重培養自己的德行,長大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道德作文 篇4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子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濃烈,或馥郁,因為誠信,它變得醇香。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為誠信,它變得悅耳。
生活如畫,或明麗,或黯淡,或素雅,因為誠信,它變得美麗。一份誠信,一腔熱血。 一曲誠信,一闋高歌。道德因誠信而存,誠信,乃道德之根源。
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用畢生的精力著書立說,闡述誠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國家立業之本,是人類發展之本……至今,延綿數千年,其偉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誠信的火炬一直被人們高高舉起,代代相傳,燃遍中華大地的每個角落,并作為東方文明的精髓傳遍全世界。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詩人說:“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民間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都極言誠信的重要。幾千年來,“一諾千金”的佳話不絕于耳,廣為流傳。可見,誠信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經過漫長、沉重的生活之浪淘瀝而出的赤純之金。
誠信乃做人之本。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 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開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誠信,乃至一個國家存亡的關鍵。
一位老學者說:“誠信和諾言不僅僅是幾句話,如果你說了,但是沒做到,那它們就是宣告你將失去美好東西的判決書。”
而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更是藉誠信做人立世的。小時候,他家里很窮,沒錢買書,只好向朋友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讀得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等著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第二天,宋濂要去還書,誰知出發時下起了鵝毛大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說:“天氣如此惡劣怎能出遠門呢?再說,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御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天不出發就延誤了還書的日子,無疑會失約;失約,就是對朋友的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當宋濂到達友人家里時,友人感慨萬分,說:“宋濂啊,像你這樣守信好學,將來是必有大出息的。”
誠信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鴻毛之輕,可以讓人有泰山之重;誠信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靈魂貶值,可以讓人的心靈高貴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誠信是道德之本,是一個人在社會的安身立命之本。讓我們都做誠信的人,呼喚誠信的春風吹綠每個人的心田!因為誠信是生命中最絢麗的色彩,是我們屹立于天地之間的腳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漠古今,那一點浩然正氣,千里快哉風!
道德作文 篇5
道德猶如嬌艷欲滴的生命之花。帶著雷鋒的奉獻開遍神州大地;道德猶如甘甜可口的生命之水,應著雷鋒的“釘子”精神流遍大江南北……“道德”這詞早已在雷鋒身上發光發亮,而現在,“雷鋒”這二字也是光輝的。
雷鋒精神,大家都爛熟于心,可是又有誰做到了呢?——擁擠的公交車上,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拄著拐杖上車了。車上早已座無虛席。大家都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老奶奶,然后又轉頭假裝視而不見,誰都不愿讓一下位,包括我。雖然我也蠢蠢欲動,不過后來還是無動于衷地占位……無道德多么可怕啊,幸好還有世人沒有讓“道德”失傳。 偏僻的山區里,靜謐得聞不見一絲噪雜。我的大伯他的家就坐落在這個花鳥蟲魚的世界里。我來大伯家,為的是看看大伯這孤身老人。進入大伯房間,大伯在喝粥,看到我們來了,手扶著桌子,艱難地站了起來。大伯十分熱情地招待了我們。過了良久,大伯離開了房間。爸爸擔心大伯身體不適,便讓我跟著。我輕手輕腳地跟著。只見大伯到那簡陋的廚房里拿了幾個面包和一碟花生米,裝在盤里,又轉身離開了廚房。我一驚,差點被大伯發現。大伯繼而來到了家門口,把小盤端在手里,左顧右盼,似乎在尋找什么。突然,遠方傳來了一陣腳步聲,一個衣衫襤褸的青年出現在大伯面前。一看便知是個神智不清的野瘋子。大伯把盤子遞給他,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完后,便傻呵呵地笑了幾聲離去了。我恍然大悟,大伯的形象頓時在我心中熠熠生輝。 雷鋒精神照耀著勇攔驚馬的劉英俊,照耀著舍命救老人的張華,照耀著身背工具箱的徐虎,照耀著以“當代雷鋒”郭明義為道德模范和感動中國人物……他們一律擁有助人的中華傳統美德,他們一律擁有著心靈最深處的關愛,他們一律沉浸在雷鋒世界,他們似還未長大的萌芽,心中只有樂于助人的愛的種子。只有他們“吟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只有他們懂得,什么是“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他們或許家徒四壁,或許金錢如山,又或許他們無父無母,但他們最起碼知道:和雷鋒一樣,做一個對社會,對民族,對“親朋好友”有用的人吧!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并不難,只要從身邊小事做起,日積月累,你便完成了一件道德大事。當第一抹陽光陽光射入窗口,新一天內,以雷鋒為目標,多做一些行善的事,多做一些道德的事!
道德作文 篇6
小的時候讀書,老師教我們要做一個道德的人。那時,并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含義,直到漸漸的長大,我們開始明白: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就失去了做人的意義。
還記得有一次,一個老奶奶過馬路,不小心摔倒了,可是周圍的人卻沒有一個去扶一下,我看著很揪心。“難道沒有一個人去扶一下嗎?”我心里想著。唉!這應該是不道德的吧?所以我心里一直想著一個問題: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什么?這是一個讓人難以理解的問題,也可以說它是一個多面性的詞語。總之,道德是靠人為的。
還有一次,我走在大街上看見一輛車,走近一看,原來是自愿獻血車。只見許多好心人正在獻血。咦?我在想:這個場景為什么跟上次的場景不一樣呢?難道人與人不一樣?這個差別有多大啊!也許這就是道德的意義吧。
這就是道德的意義,每個人都會老,每個人都會有需要幫助的時刻。所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此刻開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作文 篇7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多人都覺得很難。其實,道德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比如,見到老師時說聲您好;同學之間互相幫助;誠實守信,不說謊話;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等等。我相信,每個人都做到的話,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冬天到了,下了幾場大雪,兔媽媽要出去找食物,它擔心小白兔孤單,就和小白兔堆了一個白白胖胖的雪人,雪人一下子活了,它調皮地眨著眼睛,朝小白兔笑呢。兔媽媽跟小白兔說了些話,然后就走了。小白兔跟雪孩子高高興興地玩了起來,玩了一會會,小白兔覺得有些冷,就回到屋里,點燃柴火,呼呼地睡著了。屋外的雪孩子看見小白兔家躥出的火苗,急匆匆地跑過去,勇敢地沖進屋里,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卻融化了。
多么善良的雪孩子,為了救出小白兔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雪孩子雖然融化了,但我們相信,它一定會永遠留在小白兔的記憶中。它提醒小白兔,也提醒我們每個小朋友,在危難之中應如何對待朋友。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習慣。
【關于道德作文匯編7篇】相關文章:
關于道德的作文:道德1000字-道德作文01-18
關于道德作文匯編5篇01-20
關于道德作文匯編五篇01-11
關于道德作文匯編6篇01-06
關于品質道德作文匯編10篇02-06
關于品質道德作文匯編7篇01-31
關于品質道德作文匯編5篇01-20
有關于以道德為話題作文-道德12-22
關于道德情感作文素材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