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終須納細流作文
青年賣油條堅守良心,不用有害的“復炸油”,獲得網友稱贊“良心‘油條哥’”;老父千里迢迢來看望兒子,卻因兒子工作繁忙,說不上話,無奈掛號求見。某地的畫展上,一個12歲少年損壞名畫,主辦方希望孩子的心理不受影響,僅備案而沒有報案。
若需選其中一則刊登于《暖聞》之上,那么我會選擇第三則。
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油條哥”做生意,誠信經營,不用復炸油,實屬分內之事,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沒有添加劑,一個人很偉大,不是因為他有多好,而是因為他講誠信,守時,不偷東西,此類新聞用底線當優點,不能登大雅之堂;而第二則新聞中的老父,為與自己的兒子說話而掛號相見,此舉雖體現了深厚的父愛,但也耽誤了真正有需要的患者的時間,也不值得推崇;第三則中的主辦方蒙受了無端的巨大損失,卻是宰相肚里能撐船,是真正的“暖聞”。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寬容是一種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云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浩淼無垠。
清朝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的鄰居是桐城另一大戶,葉府。主人是張英同朝供職的葉侍郎,兩家因院墻發生糾紛,張老夫人修書一封,送到張英手中,張迎見此深感憂慮,回老夫人道:“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于是,張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墻,葉府見此深受感動,命家人也把院墻后移三尺,留下著名的“六尺巷”,張葉兩府也從此消除隔閡,成通家之誼。
“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寬容是種美德,又是一種魅力。
在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初期,北方處于劣勢,讓總統林肯終日不得安寧,隨之而來的就是別人對他能力的鄙視,人們認為選舉他當總統是個大錯,但是,林肯則對所有鄙視他的人報以寬容,一位議員對此不滿:“你應該消滅他們!”林肯笑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他的寬容讓他得到了后人的尊重,得到了許多贊許。
野花被路人忽略,但它依然芳香,落紅飄零于泥土,但它毫不悲傷,正是寬容,讓它們贏得了贊美,詩篇的歌頌和后人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