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錯誤作文2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錯誤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錯誤作文1
世界上每個人都會有錯誤,這沒什么,關鍵是看你有沒有這個能力把你自己的錯誤及時發現并改正過來,也就是丟棄錯誤,這也是考驗一個人多方面能力的方法。
我們犯過錯誤受到批評之后,前幾天還下決心一定要改正,可是,幾天之后我們的心態又發生了“巨變”,反正都這樣了,改不改都一樣,這樣一來,我們剛犯的錯誤便沉積下來,這也是履教不改的原因之一。
批評教育只是讓犯錯誤的人被動接受一些正確的觀點,這個錯誤改不改主要是他自身的問題,如果他接受了那還好說,不接受等于白說。還得看犯錯的人有沒有覺悟,只要覺悟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哪兒,并且知道了錯誤的危害,然后把錯誤改過來,便是大功告成。這也正是有的司機在違反了交通規則受了教育交了罰款后仍然違反交通規則,和那些同樣違反了交通規則受了教育交了罰款后不再違反交通規則的司機的根本區別。
一些人因犯了較大的罪而被關進監獄進行勞動改造,并且還要進行思想教育,為什么要進行思想教育呢?因為只有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反省自己的錯誤,并且改正自己的錯誤,所以才能保證他們回到社會后,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丟棄錯誤”是一見多么重要的事呀!
這個問題小到沒一個人,大到整個社會只有改正了每一個人的錯誤,這個社會的錯誤才能解決。
一些錯誤由于沒有及時改正,錯過了最佳的改正機會,已經根深蒂固了,要想拔出這個根只有費大力氣才有可能成功。不過這也正是看一個人有沒有堅強意志的好機會。剩下的就是新錯誤了,雖然比較好改,但不能掉以輕心。
不可以將一些小錯誤、小毛病不放在眼里,不要認為:“這么點兒小毛病用不著改又不是什么大毛病”。小毛病中有大問題,小錯誤中有大危害,更不用說什么大毛病大錯誤了。
一個人好比一件白襯衫,大錯誤、大毛病就好比是大的.污漬,有點難洗,小錯誤小毛病好比是小的污漬,剛開始比較好洗,但時間一長就不好洗,一個人的意志力和改正錯誤毛病的方法就好比是洗衣粉,意志力越強,改正錯誤的方法越好,洗衣粉的去污力越強,信心就好比是水。手就是你自己。只要三者合一,必定能把臟的白襯衫洗干凈。
為了你的未來,請你把錯誤丟棄。
論錯誤作文2
何為“錯誤”
何為錯誤?在《中華字典》中,“錯誤”的解釋有二:①不正確;與客觀實際不符合;②不正確的事物、行為等。
而在哲學上來說,錯誤指與客觀實際不相符合的認識。與謬誤同義。錯誤的產生有主觀和客觀原因。錯誤與真理構成認識過程中的一對矛盾。它們的對立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人們認識的任務在于把握真理,但人們對真理的把握有時是在一系列相對的錯誤中實現的。只要正確地總結經驗和教訓,錯誤就往往是走向真理的先導。
而在民法中的錯誤的含義則表示意人為表意時,因認識不正確或缺乏認識,以致內心的真實意思與外部的表現不一致。
下面,由我來談談“錯誤”。
錯誤——正確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人們總是會有個觀點,即是“世間任何事物,不是正確,便是錯誤。”其實錯誤也好,正確也罷,都是相對的,我們往往會選擇某一正確事物為參照物,去判定另一事物的錯誤性。錯誤與正確其實是一線之差,關鍵在于你如何選擇,可能世界上只有錯誤與正確兩種選擇,而當我們不幸選擇錯誤的時候,其實不必要去擔心,因為我相信“錯誤,乃成功之母。但如果你犯了錯誤,即使你犯的錯誤微不足道,如果你逃避,那么它將成為永遠的“錯誤”,如果你改正了,那便成了“正確”。鐳之母——居里夫人,不經過上百次的錯誤的選擇,怎么會發現珍貴的“鐳”。每個人都有從“錯誤”與“正確”之間選擇的機會。但并非沒個人都明白如何選擇,當一個人不真正明白“錯誤”的真正含義的時候,他卻選擇了“錯誤”,那么只能說“錯誤”是對他的懲罰。
錯誤——寬容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既然有了錯誤,自然會存在著寬容。對于正面對著“錯誤”的任何人和事,我們都應該給予寬容。真正的寬容,不在乎錯誤錯誤有多大,與一切虛偽的東西無關,是發自內心的,是對別人的理解和尊敬,哪怕對方微不足道,我們都應該給予對方真誠的寬容。寬容不僅可以使對方改正自己的錯誤,也是你對別人的信任。一個能寬容別人錯誤的人,心靈永遠是崇高的。
有些事情或許開始就是個錯誤,但是這個錯誤卻給我們帶了許多意外的美麗,所以我們稱它為美麗錯誤?墒,既然是錯誤就不可能永恒,那么我們就瀟灑的給美麗錯誤一個美麗結局吧。讓我們從錯誤中學會寬容。
【論錯誤作文2篇】相關文章:
錯誤成長作文04-08
論合作作文04-15
論“共享”作文12-31
論共享作文01-01
論《霜炎》作文11-25
論良心_初中作文12-17
美麗的錯誤英語作文03-26
錯誤成長作文(15篇)04-08
錯誤成長作文15篇04-08
錯誤的作文三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