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詞語解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詞語解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推究。
【致知】
求知,得到知識。致,獲得。
【正心】
使心地端正。儒家提出的一種修養方法。
【修身】
舊時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
整齊家政。使家庭整齊有序。
【治國】
使社會秩序安定。治,社會秩序安定。
【平天下】
使天下太平安定。
【袖手旁觀】
比喻置身世外,不加過問的冷淡態度,本課指不作任何探究實驗的消極觀察。
【清談】
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的談論。
【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彷徨】
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
【自然科學】
研究自然界各種物質和現象的科學。它包括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等。
【人文科學】
即社會科學,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科學。它包括政治經濟學、法律學、文藝學等。
【一帆風順】
船掛滿帆,順水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阻礙。
【誠意】
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誠懇。
【抽象】
不能具體經驗到的,籠統的;空洞的。
【誠意】
使心地誠懇。儒家提倡的一種修養方法。
【推之于四海,傳之于萬世】
推廣延伸到全國各地,流傳千秋萬代。
格物
格物,是一種規矩,是一種精密,是追溯求源的文化沉積,格物更加偏重科學領域。所以,有了“九章格物真智慧,究竟圓滿在數學”的說詞。
格物,注重求真務實,模棱兩可,絕不可與格物同日而語。格物,是知識的總結和累積,確切地說,此乃《禮記·大學》傳承的秘笈。
由于假、丑、惡會被篩選出局,所以格物也是“真、善、美”的棲息之地。研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是對格物的確切定義。
格物,不但適合科學發展領域,還可以矯正無章的秩序,扭轉道德的偏離。傳揚格物精神,定能夠修品成就大器。
致知
致知,是溯本求源,獲得真知;致知,是鍥而不舍,揭秘事物的本質;致知,需在求索過程中竭心盡力,不斷發現無數的未知。
致知在各個領域,都不可以本末倒置。特別在成長過程中,致知是勵志的重錘,鼓舞前行者不懈地努力,并要“立志善成,致知于行”才能達到求索的目的。
致知,是道德修品的方法,致知于行且要力行,必須遵循“涵養、致知、力行”三者承上啟下的順序。當國學風吹遍大地,人人都會明德任責,致知力行于社會實踐中,必然使愛崗敬業精神、克己奉公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我們的眼前,必將呈現出一種海晏河清的怡人氣氛。
誠意
誠意,是風向標,是試金石,誠意是一把雙刃劍,能把“道貌岸然”揭穿。常懷誠意之心,必然有備無患,即使經歷千回百轉的磨難,終將峰回路轉。若失之誠意,必然舉步維艱,留下憾事斑斑。
誠意,是人生的道德防線,懂得操守才能不陷入泥潭遭遇麻煩。用誠意灌溉道德之樹,人生的花園必將結滿一樹的驚艷。人生的大船,靠著誠意壓艙,保險一帆風順,抵達人生瑰麗彼岸。
誠意,是一支單人槳,能挑戰海上的驚濤駭浪,橫渡滄海桑田;誠意是一個信譽良好的銀行,儲進去的是真心,收獲的是無限的成功機緣。
誠意是一粒粒飽滿的種子,用心灌溉,文明的芳香就會溢滿我們的家園。
正心
正心,是一種修煉,正心,是抵御誘惑的利劍,勇于向邪惡挑戰。
正心是《大學》的經典,做人不可以“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袖手旁觀”。古訓有:“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誠意正心,猶如一縷清風與一朵蓮荷的愛戀,令人動容,喜笑開顏。
正心者,就是要守住不偏不倚之公道,只有透過公正、強大、善良的內心,才能向外在世界散發正能量,才能對所處環境產生積極的良性循環。
正心是一條安康的坦途,能夠頤養天年;正心是持家之道,朵朵祥云就會縈繞在窗前;正心,是治國理政的信念,一個人和社會的價值在正心中得到體現。
修身
修身,是意志的千錘百煉,是品德的身經百戰,是品質的提升和改善。若想自我完善,必須注意“警戒線”,筑牢“防守線”,遠離“高壓線”。守住三道防線,才是修身之道,確保不出禍患。
修身,與戒律輔車相依,唇亡齒寒,修身是制約品行的有效手段。古人云:“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所以,只有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才能問心無愧,有效運用好手中的權柄。這個淺顯的道理,正是修身立德的理念。
齊家
齊家,是自我完善,是美妙的.和旋,齊家就是凝聚力量,共謀發展。
齊家,是和睦的代言,其意義尤為深遠。古有“舉案齊眉”的典故,意指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表明夫妻相敬如賓,比翼雙飛。齊心滌慮,也是說家庭成員凈潔身心,清除雜念,同心同德,才能排除萬難。導德齊禮,說的是,要以道德引導,以禮教整頓,此乃安內治外的寶典。齊王舍牛的典故,進一步說明,要上行還需下效,必須巡視利劍高懸。
一己之身,舉家之力,上下同心,并行不悖,終可實現,家和人興百福至,兒孫繞膝花滿堂。
治國
治國,是一個民族富強的命脈;治國,是厚德載物的大愛。治國,當以德為政,布仁政于國中!叭绾纬嘧,心誠求之”,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舊布新,日新又新。
除此之外,還要做到公允。治國,不可有私心,只允許存公心。且要不斷地集小善為大善,蔓延到現實中,做人要行君子之道,從商的行君子之道、從藝的行君子之道、執政的行君子之道,此乃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平天下
平天下,是滿臉的喜悅,是陽光種下的笑靨,是治國的杰作。就是仁政得以布行,天下得以太平!吧侠侠隙衽d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平天下,是幸福的意象書寫,是每個人遵行道德標準的自覺,是一點星火,燃燒成了姹紫嫣紅的景色。
天下平,正是“格物致知,修身治國”想要的效果。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詞語解釋】相關文章:
九年級上冊四單元作文:駁《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05-08
固化的詞語解釋04-15
詞語發掘的解釋10-13
稱贊的詞語解釋10-10
強烈的詞語解釋10-10
擔當的詞語解釋02-23
勇敢的詞語解釋03-26
寒暄的詞語解釋04-13
哀辭的詞語解釋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