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氣詞語解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詞語更是多不勝數。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風氣詞語解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1.風尚習氣,社會上或某個集體中流行的愛好或習慣 2.風度。一個表現自己的行為或風度 有產階級的教育和社會風氣
基本釋義
風尚習氣,社會上或某個集體中流行的愛好或習慣
風度。一個表現自己的行為或風度
引證解釋
指空氣和由空氣流動而生的風。
《文選·宋玉》:“其所托者然,則風氣殊焉。” 呂向 注:“雖同托戶穴,其於清濁亦殊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西四十里有 風山 ,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習常不止。”
明 高啟 《送顧倅序》:“士之仕於外者,咸樂居之;以其風氣清美,有山川臺榭之勝,魚稻茶筍之饒。”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七章:“但窟居者多在山谷之幽,風氣不通,故於衛生不宜,太平極樂則居山頂,風氣四通,故於養生最益也。”
氣候。
《尚書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漢書·西域傳上·安息國》:“﹝ 安息國 ﹞土地風氣,物類所有,民俗與 烏弋 、 罽賓同 。”
宋 洪巽 《旸谷漫錄》:“﹝ 周俊叔 ﹞得十二時竹一根於某州,植之家庭,非土地所生,風氣所宜也,久不筍。及筍矣,又多憔悴不茂。”
《元典章·戶部十二·和買》:“古人立法取賦,必因其土地所生,風氣所宜以為之也。”
出處
(1)《魏書·李琰之傳》:“ 琰之 雖以儒素為業,而語人言,吾家世將種,自云猶有 關 西風氣。”
(2)宋 蘇轍 《奉使契丹·燕山》詩:“居民異風氣,自古習耕戰。”
(3)清 袁一相《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昭信(袁榮)而后,或隱或顯,迄五世祖(袁錦)韓城廣文,則風氣漸開。”
(4)夏衍 《秋瑾傳》第二幕:“我從 北京 到了 上海 就覺得風氣有點兒不一樣。”
(5)宋 陳亮 《量度權衡策》:“當是時,風氣未開,人物尚樸,觀象之妙,蓋不必推數而后知也。”
(6)元 劉因《隱仙谷》詩:“山川含太古,風氣如未開。”
(7)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祁連山下》:“他還說,應該讓 桂林 來開風氣之先。它本身是一個畫廊城。”
地方差異
風氣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內涵,人文素養,各方面性情的一種無形的體現。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征,自然風氣都是不一樣的。
這就正如每個地方都有它的風俗,而風俗都是不相同的,可能在大體上都有著相同的一面,但細分還是有很多差異的。這就正如那句俗語說的“世界上沒有哪兩片葉子是一樣的。”
造句:
1、改善社會風氣要從教育入手。
2、現在有一種風氣不好,就是喜歡聽小道消息,并且不加思索的傳播這些消息,以致往往以訛傳訛,無事生非。
3、沒有群眾的努力,沒有水滴石穿的毅力,新風氣是不能形成的。
4、沒有大眾努力,沒有水滴石穿的功夫,新的風氣和作風是樹不起來的。
5、尤其是貞元以后,社會風氣更加奢侈,紙醉金迷。
6、人事方面,也為重慶開了極大的風氣:各界的人物,應有盡有,是龍是虎,都在這里活動著。
7、對于社會上有些不好的風氣,我們的報紙不能聽之任之,更不能隨波逐流,而要善加引導,加強正面的教育。
8、這種請客送禮的風氣,你們不應熟視無睹,聽之任之。
9、在生活中與人交往要是非分明,不可習焉不察,與不良風氣同流合污。
10、假如每個人都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見賢思齊,那么就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11、社會不良風氣已經根本扭轉了。
12、官員出行是結駟連騎,還是輕衣簡行,反映了一種社會風氣。
13、文人的刀健吠是筆墨,對此不良風氣理應口誅筆伐,同聲譴責。
14、薛濤雖然出身卑下,卻有林下風氣,所以她的詩詞受到人們的喜愛。
【風氣詞語解析】相關文章:
詞語解析08-23
故意的詞語解析04-25
雞飛狗跳詞語解析03-03
悠久的詞語解析12-20
無垠詞語解析01-08
嬌生慣養詞語解析02-21
土著詞語解析12-23
自豪詞語解析12-22
擁躉詞語解析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