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尋訪紅色足跡初一作文
共產黨,泛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為目標的工人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尋訪紅色足跡征文,歡迎大家參考!
【尋訪紅色足跡征文1】
今天,秋高氣爽,天高云淡,趁著好天氣,我們來到了徂徠山游玩,山青水秀,景色美極了!忽然,一座雄偉壯觀的紀念碑展現在我們面前,走近一看,原來是徂徠山起義紀念碑。這個紀念碑它是1987年為紀念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50周年,建的高23米的紀念碑,徐向前題寫“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武中奇題寫隸書碑文。
看著這座碑,讓我心潮澎湃,想起當年的徂徠山起義!1938年1月1日,中共山東省委組織發動泰安、新泰、萊蕪、泗水等地群眾和平津淪陷區的流亡學生,在此誓師,宣布抗日武裝起義,編為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洪濤任隊長,趙杰任副隊長,黎玉任政治委員。隊伍以徂徠山為根據地,轉戰于魯中南地區,經過短期訓練后,1月中旬,部隊下山,沿泰安的茅茨、良莊向新泰進發。途中,得知敵人要從大汶口去新泰便決定伏擊敵人以打擊敵人、鍛煉部隊。部隊從二、三中隊中挑選了部分精干人員和武器,由趙杰、封振武率領,26日拂曉隱蔽進入設伏陣地寺嶺村。下午15時,日軍的一支馬車運輸隊由大汶口方向進入了伏擊圈。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戰士們向敵人猛烈開火,排子槍、手榴彈,打得敵人人仰馬翻,打響了四支隊抗日的第一槍。但是戰斗中,三中隊班長楊桂芳在抽出大刀要沖上去砍鬼子機槍時不幸被敵人的槍彈擊中胸口兒壯烈犧牲,成為四支隊創建以來的第一位烈士。
徂徠山起義是山東省委直接發動領導的一次起義,發揮了山東抗戰的源頭作用、山東抗日隊伍的種子作用,在山東首次打出了八路軍的旗號,打響了山東省委獨立領導山東抗戰的第一槍,揭開了山東省黨組織獨立自主領導抗戰的序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到一九三八年六月間,全省共爆發了十余起較有影響力的抗日武裝起義,而泰安地區這兩場起義為今后抗日戰爭的勝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看著長埋在大山里的這些英雄,想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這一些真的是來之不易,是先烈們為國捐軀,不怕犧牲,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銘記歷史,勿忘國恥,要為祖國做出貢獻,做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尋訪紅色足跡征文2】
還記得甲午戰爭嗎?還記得五三慘案嗎?還記得南京大屠殺嗎?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給中華人民留下的深刻記憶、慘痛傷痕。為了重溫歷史,我們江寧小學校外輔導員李爺爺帶領我們雛鷹假日小隊來到了南京大屠殺期間,日寇修建的一座碉堡。
那是一座陳舊的碉堡,磚頭與磚頭間已有了縫隙,似乎隨時就要倒塌。它的門建在距離地面約二米處。破爛的木門上了鎖,通過一指長的裂縫望進去,卻發現里面斷垣殘壁,布滿灰塵的房梁上結滿了蜘蛛網,暗灰色的地上,只有幾張破爛的椅子。碉堡上有四個機槍口,據李爺爺說,這些機槍口是用來窺探和襲擊的,敵人在里面就可以射中外面的老百姓。
李爺爺告訴我們,這座碉堡是日本人為了保護鐵軌,運送軍需物資而修建的。當時,由于中國國民黨軍腐敗無能,導致幾十萬中國軍隊被幾萬日本軍隊打得潰不成軍。老百姓想反抗,就拿起各家的鐵鍬,去砸那道鐵軌,想要斷送日本軍隊的軍需物資。于是,日本軍隊為了保護鐵軌,保護自己的軍需物資,就建造了這碉堡來保護鐵軌。
“日本侵略者太可惡了!”聽完李爺爺的故事后,我憤憤的想:“不僅日本侵略者可惡,中國國民黨軍隊也太懦弱了!他們面對僅僅只有幾萬的日本軍隊,選擇的是逃避而不是面對,選擇的是投降而不是抗爭。這說明了什么?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仰人鼻息!以前,中國軍隊弱小,日本侵略者才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殺掠。現在,中國強大起來了,還會被挨打嗎?不,不會!祖國強大了,人民強大了,就能阻擋別國的侵略了,就可以不怕挨打了!由于時代的發展,人民強大了,做貢獻了,讓祖國強大起來了!我也要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發展獻出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祖國的發展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