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作文300字匯總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立春的作文300字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立春的作文300字 篇1
大家好,我叫立春,我還有23個兄弟姐妹,人們稱我們?yōu)槎墓?jié)氣,你們可別小看我們哦,我們可是中國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古代人民通過觀察太陽周年而形成的實踐知識體系。
今天,大雪還在被窩里睡大覺,立夏去游泳了,只有我一個人跑出來玩啦!
我走到公園里,輕輕地喚醒了小花,小花揉揉眼睛露出了她粉紅的笑臉,對著我們微微笑著,我又拍拍小草,叫醒了他,給他穿上綠色的西裝。瞧,小草像個小紳士,對我點點頭。我繼續(xù)向前走,一棵棵大樹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嫩芽站在枝頭,在跟我講昨夜的美夢。蜜蜂飛過來,告訴我花蜜的香甜。
離開公園,我想去看看我的老朋友小溪。呀,他居然還不知道我來了呢!我趕緊敲他的門,門就一點一點的打開了,他就要開始歡快的唱歌了,帶著歌聲向前跑。燕子聽見了小溪嘩啦啦、嘩啦啦的歌聲,趕忙從南方飛回來,告訴我在南方的樂趣。
陪大家玩了這么久,我也應該回家了,相信大家都想念我的弟弟雨水,我現(xiàn)在就把他叫出來,再見!
立春的作文300字 篇2
立春,是農(nóng)歷24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是“開始”的意思。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立春也要吃些東西,補補身子。立春也叫打春,“打春”是以“鞭打春牛”來“催農(nóng)耕作”,帶有典型的農(nóng)耕特質(zhì)。
在立春時,地上的小草,河邊的柳枝已經(jīng)抽出了新芽。小草早已從寒冷的冬天走出來,開始他們的新生活,不再為以前的遺憾而傷心。柳枝在春風中快樂的跳舞,也忘記了以前的痛苦,開始了她自己的新生活。而我卻在為期末考試的成績而傷心,我想:我為什么在這里傷心,卻不用哭的時間預習下一冊的課文呢?過去就的就讓它過去吧,忘記不愉快的事,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立春最適合吃柑橘了。柑橘性溫:味甘辛,歸肝,脾經(jīng),有疏肝理氣和中開胃,化痰醒神之效。注意立春吃橘,疏肝理氣,其性偏溫,多食上火。
立春是一個折,也是一個新的希望的開始。立春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也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志。
立春的作文300字 篇3
為迎接春天的到來,我國各地有許多“迎春”的風俗習慣。據(jù)《禮記—月令篇》記載:周代,立春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至東郊迎春,并祭太皓、芒神,祈求農(nóng)業(yè)豐收。
明、清時期,民間有迎土牛、迎農(nóng)祥、浴蠶種等習俗。山西民謠云:“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
在清代,各州、縣的地方官員,立春之日會至城郊祭祀芒神。祭祀畢,要用彩紙扎制的“春牛”打破,牛肚內(nèi)所裝的干果食品,隨之拋灑一地,兒童爭而食之。
立春之日,有吃春餅、春盤的食俗。春餅是以麥面蒸制或烙制的小圓餅,食時卷以豆芽菜、韭黃等炒菜,故歷來有“春到人間一卷之”的說法。立春日食春餅,謂之“咬春”,據(jù)云可以“卻春困”。
在江蘇高郵地區(qū),立春的前一日要舉行“迎春宴”,歌舞娛樂。春盤以蘿卜、芹菜等為菜盤,相互饋贈。蘇東坡有詩云:“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
廣西人民以立春為“春牛節(jié)”。這天晚飯后,村寨里的勞動能手和歌舞能手,要組成“送春牛”小分隊,敲鑼打鼓,挨家挨戶“送春牛”,意為將豐收和幸福送到各家各戶。
另外,在我國許多地區(qū),“立春”之日民間還要舉行“耍社火”的娛樂活動。
立春的作文300字 篇4
立春是四季中最美的季節(jié),古今中外不知多少人被她的魅力所折服,因為她不僅是美的征,而且還是生命的使者。
立春來了,樹枝抽出了嫩綠的枝條,小草懶洋洋地睜開眼,花兒們也紛紛盛開了,紅的、藍的、黃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兒們發(fā)出陣陣醉人的芳香,引來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
春雨悄悄來了,家鄉(xiāng)的萬物被春雨喚醒。比如說:玉米種、黃瓜種……探望嫵媚的世界,花兒開了,有牽牛花、茉莉花、黃菊花等好看的花兒,漂亮極了!草兒綠了田野里一片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溫暖的春風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快樂。樹枝變的柔軟了。挺立在路旁不引人注目的鉆天揚,灰白的身軀泛出了淡綠色,梢頭吐出密密麻麻的芽苞,在濕潤的微風中輕輕擺動。嫵媚多姿的垂柳,飄起長發(fā),婆娑起舞,輕輕地人們肩頭上拂過。交錯的枝條上面,張出了嫩綠的芽苞,隨著吹拂的微風搖晃著頭。
我慢慢走到農(nóng)田,田野上,麥苗返青,一望無邊,仿佛綠色的波浪。那金黃色的野菜花,在綠波中閃光。
望著眼前的景象我不禁心潮起伏,我們的祖國就像這立春的美景,處處生機勃勃,萬紫千紅。讓我們共同努力,讓美景永遠駐留,祖國母親永遠不會有“傷疤”!
立春的作文300字 篇5
立春的到來,預示寒冬就要過去,暖陽即將到來。
立春的習俗可多了,有迎春、游春、打春……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咬春!北方吃的食物是春餅,而南方則流行吃春卷。北方吃的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面薄餅。它是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搟成薄餅,烙熟后可揭成兩張,再夾菜卷起來做成的。春卷也是這么做的,只不過春卷的皮更薄些而已。
瞧!春姑娘被這香噴噴的春卷喚醒了。她微微的伸了一個小懶腰,邁著輕盈的步伐慢慢的、悄悄的向我們靠近。
早上起來,天空中再也不像寒冷的冬天那樣霧蒙蒙的,從家里的'窗戶望去,就可以看到遠處的山了;我家旁邊的一條河也清澈了起來,從原本的暗綠色,變成明亮的淺藍色;柳樹姐姐的辮子也已經(jīng)染上了斑斑勃勃的黃色,還有幾個小小的苞也長到了柳樹姐姐的辮子上。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農(nóng)民伯伯們在準備春耕,你在準備什么呢?
立春的作文300字 篇6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小山村,這里一年四季風景優(yōu)美。我愛枝繁葉茂的盛夏,我愛碩果累累的深秋,我愛銀裝素裹的隆冬,我更愛百花齊放的暖春!
當春姑娘來到我們身邊,這里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小花在向我們招手,小草在向我們點頭,大樹展開雙手微笑著歡迎我們走入立春。
瞧,大山腳下的小溪是銀色的,摸起來暖暖的,不像冬天那樣刺骨,一群小鴨子在小溪里嬉戲、打鬧。難怪詩人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呢!小溪兩岸的花兒、草兒給小溪編織成了一個彩色的花環(huán),漂亮極了。放眼望去,山上的樹木抽出嫩綠的枝條,歌唱家——百靈小姐站在樹梢上用動人的歌喉唱出了立春的贊歌。小燕子從南方趕來,唧唧的叫著,為百靈小姐伴奏,她們一起裝扮著立春。桃樹、梨樹、杏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競相開放。桃花、杏花是粉紅粉紅的,梨花是雪白雪白的,連成了花的海洋,招引了許多蜜蜂和蝴蝶,蜜蜂在上面辛苦的采蜜,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
休息了一冬的農(nóng)民伯伯也扛著鋤頭,樂呵呵的下地了,從他們流淌的汗水里我知道他們又播下了一年的希望!真是“一年之計在于春”啊!
家鄉(xiāng)的立春讓我感到了蓬勃的生機,新鮮的活力和新的希望。作文
立春的作文300字 篇7
立春日迎春,是中華先民于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從天子到庶民都要參加的一項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后,要賞賜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必然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后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古時的迎春活動,開始時在東郊,因為迎春活動中祭拜的句芒神是東方之神。后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宮廷內(nèi)、府衙門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動,活動的內(nèi)容也越來越豐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宋吳自牧《夢粱錄》),這種立春的賀節(jié),也是一種迎春活動。在清代,還有所謂“拜春”的習俗:“立春日為春朝,士庶交相慶賀,謂之‘拜春’。粉為丸,祀神供先,其儀亞于歲朝,埒于冬至”(清顧祿《清嘉錄》“拜春”)。這種“拜春”的活動,與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動的一種。迎春儀式,又稱行春。
立春的作文300字 篇8
今天我早早起床了,以往如此安靜的早晨多了幾分吵鬧,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快速地穿好衣服,洗漱好后迫不及待的下樓看看是怎么回事。
原來是我爺爺在忙著放鞭炮,爺爺雖然六十多歲了,但精氣神十足。我問爺爺為什么要擺那么長,那么多鞭炮,爺爺說今天是立春,是庚子鼠年第一天,祖先留下的習俗,立春比年大,我們要用長長的鞭炮迎接春天的到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今年又是一個豐收的年!我似懂非懂的的點了點頭。
聽爺爺說往年立春這天外面都是鑼鼓喧天,熱鬧極了,由于可惡病毒的原因,大家都待在家里基本沒事不會出門,也不搞活動,只能自家門前放點年前準備的鞭炮、煙花來迎春。我還特意跑到樓頂天臺看了看,平時熱鬧的路上只有幾個帶著口罩的行人匆匆趕路。
2月4日17時3分迎來立春節(jié)氣,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放了鞭炮,正式迎接春天的到來,晚上奶奶做了一桌子好吃的菜,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著熱騰騰的美味。
冬天已過去,春天已來到,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讓我們一起靜候春暖花開。
【立春的作文300字匯總8篇】相關文章:
立春的諺語匯總02-12
立春的作文700字04-12
立春的諺語有哪些02-15
立春民間流傳的諺語11-27
關于立春習俗的諺語09-08
立春的經(jīng)典諺語大全02-09
高中立春作文800字01-21
關于立春的諺語9篇03-07
描寫立春節(jié)氣的諺語大全02-09
立春節(jié)氣經(jīng)典諺語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