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精選22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1
進入臘月,過年的氣氛也漸漸的濃了。街道兩旁都掛上了喜慶的大燈籠,家家戶戶的門框上都貼上了新的對聯,超市里更加熱鬧,《恭喜發財》一遍又一遍在播放著,人們都在歡快的挑著年貨。望著癡迷于電視里精彩的動漫的弟弟妹妹,我的思想不禁回到了以前過年的場景。
小時候的過年,簡單而有趣。一大清早,我便與父母去拜訪各個親戚好友。當然,少不了壓歲錢和紅包。拜完年后,便是我們的玩耍時刻。我與小伙伴直奔小商店,爭先恐后的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和花炮,唯恐自己買不到。買到后,大家便聚在一個小平地,拿著幾根蚊香,商討一小會兒,便分成幾個小組開始玩花炮。有的小組玩摔炮,他們喜歡承人不注意就丟到他們腳邊,“啪”的一聲,嚇人一大跳;有的小組喜歡玩旋轉飛行類的花炮,將花炮放在地上,點燃,那有著精美圖案的花炮便旋轉著飛向天空;有的小組喜歡玩噴花類的花炮,點燃以后,從頂端便冒出了美麗的火花,而他們便歡快的圍繞在煙花旁,裝模作樣的許著愿。
而團圓飯,則是我們一家團聚的時刻,大家圍繞在一張大桌旁,談論著一年的經歷與感受,也在互相打量這家人在一年之中的變化,老一輩的人們給年輕人們鼓勵和對他們未來道路的看法。大家其樂融融,共同憧憬著新的一年里新的生活。
而現在呢,家人們各自拿著自己的手機玩起來,客廳內少了一份年味,多了一份冷清,只有那時不時傳來的"哎哎哎,***群里有紅包搶”才顯得這里有人存在。吃團圓飯的時候更加尷尬,要喊幾遍才有反應,就算吃飯,也只是在旁草草的扒幾口飯,一句話也不說,就拿起手機開始把玩。當初的親情與溫馨早已不復存在。
想著以前過年時的熱鬧,再看看現在這個樣子,我不僅為年味而感到深深的擔憂:照這樣下去,不用多久,年味就會成為歷史長河的一份子,永遠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了。可是,沒有年味的新年,真的還是新年嗎?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爆竹聲,我們迎來了新年。
我們這過年很老版,過年幾乎都有一個固定的程序,過年前幾天,都去給老師、不太熟的親戚、朋友拜年,大年二十九三十貼對聯、年畫,有一些耶穌教的隨便買張耶穌教的紙貼門上,不貼春聯。大年三十,吃年夜飯,飯后,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大年初一,往往都是凌晨四點多起床,給孩子分紅包,放鞭炮。隨后幾天,就是給一些要好同學、親戚朋友拜年,在家里打打牌,新年就結束了。
我坐在年夜飯的飯桌旁,回憶起我家鄉湖南的過年場面。現在,伯伯伯母應該在家門口放煙花吧,想起前年,我們一起放沖天炮,把家門口廢棄的水泵拆了,往里面塞沖天炮,一點燃,“嘭”,沖天炮頓時在空中炸開了花。
回到現實,看著眼前那座豐盛的年夜飯,鯧魚、龍蝦、雞翅、烤鵝、水煮魚等美味兒放在眼前,雖然豐盛,但只有我、爸爸、媽媽、弟弟四人,顯得冷清。我又不禁想起了家鄉的年夜飯。在我8歲的時候,回外婆家過年,在年夜飯桌上,整個大廳都坐滿了人,大姨小姨、外公外婆、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姑媽姑婆坐滿了4桌,家里熱熱鬧鬧的。飯雖然沒有江南小鎮的'飯菜豐盛,卻熱熱鬧鬧的。
回到現實,吃完飯后,該看春晚了,家里冷冷清清的,一片寂靜。回想那一個夜晚,二十多個人坐在電視機旁邊,那電視機雖然不大,比江南小鎮的小,環境也不好,鬧哄哄的,可充滿了喜慶。
回到現實,大年初一。父母給我四個紅包,一個紅包里有二百多元錢,總共有九百多元,充滿了父母對我的愛。回想起那一天,大姨小姨、外公外婆、姑媽姑婆一個個給我紅包,雖然每個紅包里面只有五十元左右,卻飽滿愛和祝福,總共有十幾個紅包,卻充滿了喜慶之情。
現在的年味日益淡去,我們已經跨入21世紀,年味兒卻不如20世紀,現在的我們因不只是注重過年,還要注重其他的傳統節日。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3
轉眼又到了歲末,春節和寒假悄悄地來到了我身邊。沒有隆重的儀式,也沒有熱鬧的祝福,新年就這樣不知不覺地來到了。
新年沒來臨時極其盼望新年的到來,計劃好好地度過它,可當新年真的降臨時,一切又顯得那么普通,那么平凡,時間在等待中、吃喝時悄悄溜過。似乎在什么也沒有發生中,我又長大了一歲。
毫無疑問,現在社會進步了,人們的生活品質也提高了。可是,年意在加深嗎?年味在變濃嗎?答案恰恰相反。梁實秋在《過年》中曾說:過年須要在家鄉里才有味道。但是,現在除了在農村,已找不到“原汁原味”的過年氣氛了。
鞭炮,這個人們熟識的東西由于易燃且影響人們的生活,在城市里已經被漸漸地取締了;年夜飯,人們為了簡潔方便早已把它搬到了飯店的酒席中;走親戚,拜年、送禮,吃團圓飯,必不可少。可如今已簡潔到就剩吃飯了。而且親戚們總是那么忙,匆匆趕到,又匆匆了事。毫無春節的喜慶。
不僅年味淡了,我國民間的文化正受到空前猛烈的沖擊。馮驥才先生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西方文化的沖擊,如今西方文化已走進了千家萬戶;二是人們的社會活動和經濟行為多了;三是年文化的傳統含義與現代人的生活觀念格格不入;四是年畫、鞭炮、祭祖等方式一樣樣從年的.活動中撤出。
中國的傳統文化因為它正在與現代文化發生沖突,而陷入兩難的境地,我們既不能全部保留它,也不能扔掉它,但現實是它正在離我們遠去。建設年文化已經成為建設和諧社會一項重要的內容了。
最后,我想引用馮先生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結尾:建設年文化,是一個太大的、又不容忽視的文化工程。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4
蕭瑟的寒風,清冷的馬路,幾乎無人走過的街道。每到過年時節,人們紛紛踏上回歸故里的征程,長沙變成了一座空城。今年的春節也是這樣一番光景。
我們回到了父母的老家,那是一座普通的小縣城。
街上早已沒了煙花的絢爛,沒了爆竹的喧鬧,只有越來越多林立的高樓。雖然如此,但站在河岸邊向四周環視,還是看到了她的變化,一棟棟高樓在河東豎起來,傍河的堤上,孩童們在四處追逐、嬉鬧玩耍。
現在的天空,失去了五彩斑斕的'煙花映襯,但多了幾分欣慰的湛藍,地面沒了滿地的鞭炮紅紙,乍一看還以為換了地板。雖然少了那份屬于年的炫彩,屬于年的喧囂,卻多了一份安靜,多了一份溫情。初三的夜晚,也是我即將離開家鄉的最后一刻,我們冒著被人舉報的風險,放出了燦爛的煙花。看著那瑰麗的火焰,不禁記起兩年前那個夜晚,我不顧腸胃的不適與哥哥一起吃夜宵,晚上整夜嘔吐時的情景,嘴角微微上揚,露出淡淡的微笑,享受著那份親情的溫暖。
“時光不像網中的魚,被捉住了就不會跑,它就像一條滑溜溜的鰻魚,不斷從你的手中滑脫、逃走。”有人曾這么說過。人們也常說它一去不回頭,在那三天的夜晚,我才逐漸發現自己真的長大了,時光真的走了。
以往,過年人們提著年貨和鞭炮回去,但現在的環境不允許我們這樣,就這樣煙花在今年中不見了身影。
會不會有一天時間真的倒流?我們還能不能回到那個華燈初上的年夜里和家人望著煙花無憂的大笑呢?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5
新年沒來臨時我極其盼望新年的到來,可當新年真的降臨時,一切又顯得那么普通,那么平凡,似乎什么都還沒有做,時間就在等待中、吃喝時悄悄溜過。就那樣,我又長大了一歲。
小時候,一到春節我就拉上三五個小伙伴,帶著大把大把的煙花跑出去玩,那時候整條街上幾乎沒有什么人,有的只是我們的歡聲笑語,而噼里啪啦的鞭炮燃放聲則為整條街填上了喜慶。
而現在,國家禁止春節期間燃放鞭炮,讓得本就寂靜的大街又少了一份年味。走出家門,望向那黑漆漆的天空,仿佛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沉睡,新年的氣氛在還沒有感受到時就悄然逝去。
小時候,最高興的時候莫過于收壓歲錢,隨著一句“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長輩就會將事先準備好的紅包遞給我,而我也會拿著它滿臉歡喜地跳開,轉移戰場,直奔下一人。
而現在,傳統的`紅包就算長輩給的再多,在我們眼里也微不足道,隨著微信紅包、QQ紅包的大火,春節期間充斥著微信紅包、QQ紅包發送及領取的聲音,而搶到的紅包就算只有幾毛錢,甚至是幾分錢,我們只要搶到了,就會高興一陣。然而又有誰意識到了我們已失去了那傳統的年味,增進來的是電子產品所帶來的冰冷。
現在回味兒時那些年味趣事,讓我感到溫暖無比。想著淡淡逝去的年味,心里有些感慨也有些惆悵,兒時的回憶漸漸在心中回蕩、經久不息!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6
小時候,每年春節都回鄉下爺爺奶奶家過年。伴著雪花,鑼鼓喧天中,迎來了大年三十。
早早起床,便開始貼春聯、掛燈籠、打掃房屋。忙完,草草吃過午飯,便開始準備年夜飯。家人們聚在一起,熱火朝天,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便在大家說說笑笑中漸漸成型。我也沒閑著,幫忙包餃子——也就是拿著搟面杖在面皮上滾動幾下罷了。有親戚上門,我便積極表現,熱烈歡迎——希望能留個好印象,多拿點壓歲錢。晚上團圓飯開始了,大人們舉杯敬酒、劃拳猜令,孩子們匆匆吃過飯,迫不及待的燃起煙花爆竹,大家各得其所,享受著屬于自己的歡樂。屋內歡聲笑語,屋外鞭炮陣陣,飯菜香混著鞭炮響,織匯一處氤氳著年味。夜漸漸深了,我倚在爺爺的懷中,揣著鼓鼓的紅包守夜,可往往熬不到12點就沉沉睡去,恍惚中,還能聽到噼里啪啦的鞭炮響……
歲月流轉,爺爺家從鄉下搬到了城市,我的春節開始在高樓中度過。
大年三十,不用早起忙碌,不必掛燈籠,房屋也由掃地機器人打掃干凈。仍有親戚來訪,大家寒暄幾句后,視線就漸漸轉移到手機上。年夜飯也不需大家張羅,不在餐館,就在家吃外賣。吃飯時年輕人默默無言,屏息盯著手機,久久不動筷子。飯后家人們邊看電視邊搶紅包,因禁止放炮,室外一片寂靜,偶爾傳來幾聲煙火凄涼地回蕩……
拜年用微信、QQ草草敷衍,拜年紅包成了微信轉賬,或許這只是我們小城的'現狀,但已成為燎原之勢,在全國蔓延。
在科技的高歌猛進中,驀然回首,許多年味也在漸漸失去……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7
又是千篇一律的春晚,歌聲,相聲,小品,以及最后的歌:《難忘今宵》,仿佛年年都相同,為了尊重這“毫無意義”的傳統,我還是靠在沙發上有一眼沒一眼的看著,腦中卻浮想聯翩。
對于兒時的年我記憶猶新,小小的我,覺得一年仿佛就這么幾十天。每逢過年,我們總要回老家,城市的孩子回到鄉村,仿佛找到了新世界,一會兒激動地朝一群雞撲去,嚇得它們“咕咕”亂叫四處逃竄;一會兒同柵欄里的老牛學習牛叫,牛一聲巨吼,我們就捂著耳朵大叫著向外跑去,好不熱鬧。
那時的春節,互聯網還不發達的時代,鞭炮是孩子們最好的玩伴。我們一群孩子,在土里插幾支“沖天炮”,同時點燃,便大叫“火箭發射”,看著煙花在空中劃出弧線,心中更是高興得直鼓掌;或者有時悄悄地扔一個鞭炮在玩伴身邊,快速走開,然后朝著被嚇到的孩子哈哈大笑;一群瘋玩的孩子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身,大人們則喋喋不休的責備著。
時間如白駒過隙。現在我們的`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而那珍貴的年味好像正在不斷逝去。現在的過年,對于我們這一代的大部分人來說就好像是換了個地方玩手機:當長輩們聊的興高采烈時候,后輩們卻拿著手機與虛擬世界打得火熱。吃團圓飯,看春晚,守歲,發壓歲錢,拜訪親戚,祭奠先祖……這一項項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對于年輕一代來說,好像是一個個繁瑣的流程。那我們曾經的純真與年味到底去哪了?
但在海外,春節的景象卻截然不同。海外的華僑華人們對春節空前重視,早早地,唐人街街頭已掛滿燈籠、對聯,裝飾成紅色的海洋,華僑們身穿漢服,吃元宵、餃子;還有另外一群人,他們一年都在外拼搏,為了生計奔波,勞累。無論是為了養活家人而背井離鄉的農民工,還是因工作需要不能回家的職員們。一提到春節,他們總是滿懷喜悅。
這不禁不讓我陷入沉思:為何我們不再體會到年味?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中國年,將何去何從?會是不斷的延續下去,還是走向衰落?答案,我,不得而知。但我希望,兒時的年,可以從頭來過。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8
又是一個年,在以前的農村,由于只種田,到了臘月,大家就空閑了,從小年就開始進入過年的狀態,開始囤積年貨,家家戶戶都貼起了春聯,小孩們放了假天天互相玩耍,大人們到處串門,都沒有做事了,這狀態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可現在只從大年三十放假到初七,時間少了很多,而且由于現在的生活壓力大,都不能完全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中,也沒有以前那么快樂了。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也都比以前好了不少,每天也能吃的了魚肉,在三十晚上的年夜飯和平時吃的并沒有許多差別,大家就感受不到過年時的'特殊。
對了,過年還有一個主角,那就是爆竹。爆竹有許多種,有直沖云霄的禮花和沖天炮。有適合小孩戲耍的摔炮和擦炮,大家為了驅趕年獸,還會買那種好大一卷的鞭炮,在除夕午夜,每家每戶都點燃鞭炮,非常熱鬧。可在今年,公安局一直禁令,告訴我們不能放鞭炮了,否則罰款三千元,有些地方還得拘留。可我們大家怎么會照做?大家也照樣放,民警也要過年,我想他們也不想讓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在這戛然而止了吧,后來他們發現有人放鞭炮也只是提醒了一下,果然。雖然我們還是放了鞭炮但是這禁令至少擺在那里,說不定哪年就真的不能放鞭炮了。
還有小孩的壓歲錢,以前,物資貧乏,大人們給小孩的壓歲錢,小孩高興得不得了,可現在的小孩有吃有穿,大人們還給他們壓歲錢,小孩會覺得理所應當,不給還不高興,而且大人們認為給得錢越多越好,這壓歲錢就變了味。
總之,年味在各方面與以前都有不同,越來越淡了。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9
鄉情,是親切的;鄉情,是憂愁的。鄉情,對于我來說,是微微酸澀的……
我的老家是河口,不像大城市那樣豐富斑瀾,也不像小山村那樣貧瘠。過年了,家家戶戶窗邊掛上大紅燈籠。點燃鞭炮的碎屑灑在大地上,走起來軟綿綿的,像一條紅色的長龍,伏在地上哺育著中化兒女。小攤上布置得井井有條,深吸一口氣,就能聞出哪邊賣窗花,哪邊賣小吃。家家戶戶充滿了腌肉的味道,隔了幾十里也能聞見哪邊包肉餡餃子,哪邊包素餡餃子。
最有趣的事就是走錯了門。我一邁進門,發現一個老奶奶提著紙糊的燈籠知盈盈地對我說:“來吃點兒吧!”此時,我心中充滿了親熱,但是現在還有嗎?
到了市區,時代在召喚著我們,燈籠變成了會響音樂的電子燈籠,送禮物也是要掃二維碼,一座座小平房長成了閃爍著光芒的高樓大廈。當然也不會有年獸之類的神話故事了,空地上不會有一條條“長龍”,而是一個個冰冷的牌子――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天氣霧蒙蒙的,到處充斥著汽車尾氣的味道,樹上掛著的別致的樹燈淹沒在干冷的空氣中。我竭力想找回之前那種濃濃的飯香味與糖瓜甜甜的味道。罷了罷了,現在仿佛空氣凝固在了一起,只有無情的空氣清新劑的味兒了。我期盼著年獸,你在哪兒啊?
漸漸地,濃濃的年味像一縷青煙,吹上了飄渺的空中,到了“另一個地方”……過年如美麗的煙花,稍縱即逝,悄然綻放在我幻想的`夢景……
伴著寒冷的天氣,我沉沉地睡去,想起當時放鞭炮的情景,貼窗花的情景,老爺爺在其樂融融地講著當年的老事。突然電視中新年倒計時的鐘聲響起,我猛地驚醒,所有人都在歡呼沸騰?唯留下一個含著鄉情的我……
我醒了,但濃濃的年味卻沉沉睡去……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10
說實話,不管之前的一年里經歷過怎樣的風雨?又不管說自己的年齡,從之前的十幾歲長到了現在的30幾歲,可是關于新年,雖然平日里說著不怎么喜歡過年,又或者說著關于過年的其他的一些事!
可是每年臨近年關的時候,自己還是特別期待過年的!
尤其是今年,當自己買好了,渾身上下的新衣服,當自己也把不大的家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時候,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哪怕是支付寶的集五福,哪怕是抖音上的一些集卡祝福,自己都進行的特別的認真,期待的并不是能夠瓜分多少的錢,期待的是該每年的年增加一些年味!
可是今年與往常不同的是,好像并不提倡放鞭炮,然后臨近過年的時候,人們也買不下鞭炮,哪怕鞭炮的價格被大家哄抬的特別的高,家里也只是從別人家分了六七個小鞭炮!
往年的除夕夜,基本上是鞭炮聲不斷,尤其是在村里的過年,聽著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聲,讓人能夠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可是今年的除夕夜卻變得靜悄悄的,偶爾有一半加零星鞭炮聲,卻感覺和平日里沒有多大的'區別!
雖然自己也有在微信上就是和親戚朋友說上祝福的話,可是大家好像都說過年變得沒有意思了,自己也只是和某人出去二叔家轉了一圈,回來之后感覺還是躺在床上睡覺比較實在!
因為沒有了窗外的鞭炮聲,所以好像連睡覺都變得特別的正常!小臭,一天到晚的孩子30晚上熬一宿,可是在沒有鞭炮聲的除夕夜,自己卻困意十足!
真的是感覺年味兒越來越淡了!
走在黑不隆冬的街上,和平日里沒有什么兩樣,突然之間有點懷念小時候那種張燈結彩,鞭炮聲不斷的除夕夜!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11
除夕夜,我蜷縮在火箱里,捧著一堆零食,百無聊賴地看著春晚。家里寂靜地有些可怕,爺爺、奶奶和爸爸在打牌,媽媽在玩手機,姐姐在寫作業,只有電視里的音樂聲和打牌的吵鬧聲混雜著充滿了房子。
我下去走走,街道上空無一人,籠罩在黑夜下的除夕夜一片死寂,令我沒有一點過年的興奮感,周圍也沒有一絲過年的熱鬧氛圍。一片凄清,滿目蕭瑟,同是過年,怎么現在與以前的差距那么大呢?
從前沒有手機,大家都圍坐在火箱邊,邊嗑瓜子邊看春晚,還總有七大姑八大姨來盤問各種問題。現在想來那煩人的問題何嘗不是一種年味呢?春晚也不如以前有趣。就拿小品來說,以前的小品只要好笑就行,現在必須要聯系經濟、政治,還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層面是提升了,但也遠不如原來有趣了。同時對文化也沒有那么重視了。往年的春晚總要講講本年生肖有關的典故和故事,今年的春晚豬的元素很少。仿佛春節就只是一場從除夕舉辦到初一的'大型活動,而缺少了辭舊迎新的思想和意義。
令春節年味盡失的因素還有禁燃鞭炮。到了十二點,不再有煙花盡放、天空絢彩的壯觀景象;也不再有全家出來放炮娛樂的其樂融融的氛圍。有的只是一片黑暗的天空與寂靜的夜晚。政府說放鞭炮有太多污染,但汽車尾氣和工廠廢氣的污染更大,為什么不去限制汽車出行、限制工廠廢氣而來禁這小小的鞭炮?全國都在保護環境,我們當然要出力。但可否限制大型煙花,而允許放放小的甩炮與小型煙花呢?
若年味繼續減少,那么新年可能就只是象征新年來到,沒有太大意義,甚至以后會漸漸淡去呢?守護年味,不僅能讓過年更熱鬧,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是我們中國人的一份沉重的責任。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12
隨著日歷上的一頁頁紙逐漸撕去,年,也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大年三十的暖陽照耀著大地,陽光灑在身上,很暖和。我在這一天,高高興興地去老家過年。一路上看見許多小孩提著袋子,穿梭在一戶戶人家里。這是家鄉的習俗——討糖。不過和萬圣節的不同,他們這是送恭喜。這種習俗只在除夕和初一。在除夕前段時間,大部分人家去超市或銀行。買這天要發給孩子的東西,有的發糖,有的發錢。要是勤快的'話,一天能弄到四五百元和幾大袋糖果。這樣一年的零花錢和糖果就不用愁了。有的厲害的小孩可以在這一天攢夠明年的學費。
可是人數卻比去年少了很多,因為大多數小孩都坐在家里拿著手機玩游戲。
到了老家,大家都慵懶的躺在沙發上,有的看手機,有的看電視,只有外婆在一個人包餃子。不應該是這樣啊!在去年,這個時候弟弟妹妹應該是去放炮,可他們卻坐在那里無動于衷。我過了好一會才想起來——平江禁炮。這無疑是對愛炮的熊孩子們的一種打擊。一旦不能放炮,過年的氣氛就全沒了。
這時,正在看手機的小姨大喊一聲:“有紅包!”一聽到這句話,原本死氣沉沉的大家一下子滿血復活,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手機。接下來就是問:“在那個群?”
吃飯時,家人們沒有碰杯,每個人都拿著自己心愛的手機,低著頭,桌上美味可口的飯菜瞅都不瞅一眼。我無意中看了一下手機,QQ群里的同學們都在“積極踴躍”的發言:“作業太多了,根本做不完啊!”“作業怎么多,這年還怎么過?”……
過年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可是許多因素泯滅了大家對過年的感情。這年也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
消失的年味,該怎么找回來?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13
又到一年年末時,商場里每天人山人海的,每個人走出商場大門時,手里總是大包小包的,給家里的人準備過新年的新衣服。只是,現在的人,一年四季,買幾次新衣服,過新年的新衣服,似乎也在進門的第二天就上身了。新衣服,不再是心中期待的,過新年的時候,最好的禮物。
只是,除了買新衣服,年底的時候準備一桌一桌的好吃的。剩下的記憶中的年味卻越來越淡了。
童年,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太好,老媽總是在夏天或者秋天趕集的時候,就把過新年的衣服給我們買好了,說是反季節的衣服賣的便宜。于是乎,從新衣服進門的那天起,心里就一天天的盼著過新年,等過了秋天,等過了漫長的冬天,總算迎來了新年。在年三十的晚上,老媽把新衣服放在我們床頭,枕頭下壓著給我們的壓歲錢。那一夜,總有著甜甜的美夢。
第二天天還沒亮,就穿著期待了很久的新衣服,跟村里的小伙伴們一起去挨家挨戶的拜年,跟大人們關系好的,會給我們一塊五毛的壓歲錢,關系一般的,會給我們大把大把的瓜子跟糖。從村子的這頭跑到村子的那頭,等回家時,裝著滿滿的收獲的`果實,得意的跟爸媽炫耀,掙了多少壓歲錢,多少瓜子跟糖。
只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村里面去拜年的小孩越來越少了,給壓歲錢反而倒成了大人們的事。大人們到平時關系不錯的朋友家,給朋友的小孩壓歲錢,過一次年連半斤糖都散布出去。
一起長大的小伙伴們,叫喊著過新年越來越沒意思了。都不見小孩子拜年,放鞭炮了。大年初一那天,要不是在家里看一天電視,要不是蓋著被子在家里睡一天。
突然間很懷念童年過新年時的熱鬧。有時想想,究竟是時代的變遷讓記憶中的年味丟失了?還是什么原因。
都說,失去的東西最珍貴。突然間覺得,記憶中的年味是如此的珍貴而美好。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14
對于新年,人們總是那樣的期盼。但似乎,現在的新年,過得讓人“無聊”、讓人擔心……
在路上、在車中、在街上……總會聽到這樣的話“現在也只有炮聲還能添點年氣,如果沒了它,還真不知這年過成什么樣……”
的確,在以前,人們心中的新年總是充滿快樂:穿新衣、掙壓歲錢、吃到平常無法吃到的可口佳肴……那時的人們,總希望過年;那時的新年,才過得更有意義。而現在呢?人們生活富裕了,政府對于貧困戶也幫助了,在黨的領導下,現在過年得到的東西,平時也能得到了。這雖然是件值得五湖四海人民舉杯同慶的事,但誰又想過呢,這樣一來,新年豈不是變得“平凡”。
現在過年,想來想去,只有炮聲才能讓年過的“與眾不同”,而吸引人們。但是,各大城市卻在這極為缺少年氣的“危急”情況下,又頒布了“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的嚴酷命令,一下子又讓這幾乎是唯一的年氣漸漸消失……
我知道,每年過年因燃放煙花爆竹炸傷的人非常多,有些人都殘廢或失去了生命。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無情的“趕”走了這個年氣,我們可以想一個即讓年氣(炮聲)長存,又不會傷倒人的好法律、好政策。
雖然過年除了放炮外,各地還有自己獨特的民俗。但這些民俗必盡在大城市無法使用,這樣一來,大城市的人過年豈不非常平凡呢?
今年,部分城市撤銷了這個“嚴酷”的命令(“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的命令)。但我們仍應該注意,不要再讓它“上市”,取而代之的`應是更好、更適當的規定。
我們中國人放炮已經是有相當長的歷史了。我們中國已經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傳統消失了。如果不遠的將來,這個“放炮傳統”也被人們逼走了,那我們中國還留著了什么?我們中國人的新年還會那么吸引人嗎?難道我們要讓其他國家的人指罵我們中國人的愚昧嗎?
科技的進步是不可缺少的!但我們也應該留住一些傳統、留住歷史、留住回憶,也應該留住這新年中不可缺少的年氣——炮聲!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15
“海日生殘度、江春入舊年”每逢新春到來之際,無論在舊的一年中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總會準時的回到家鄉和家人一起過一個團圓年,吃一個團圓飯,然后在新的一年里,成功的再接再歷,失敗的重燃斗志。
年味是和家人團圓,這種年味可以激勵和扶慰心靈、讓人感到快樂;年味是和家人一起看春晚,這種年味可以使人忘卻來所有煩,讓人感到放松,年味也是大人帶著孩子走親訪友時孩子收到紅包時的笑容。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年味在生活的快節秦中慢慢消逝,我猶自記得起去年。一家人還圍坐在烤火房中吃團圓飯、包餃子、看春晚、吃零食。那時,地板還是水泥地,看春晚用的也是老電視機,吃的零食也只是米糕,地瓜條一些樸實的東西,但是,今年當我再度跨進家大門時,眼前看到的一切都讓我不感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房子原有的基礎上,開辟了一個新的客廳,里面有組合沙發;有玻璃茶幾;,在墻上競然裝了一個液晶電視機,在旁邊還有一扇透明落地窗,平日里可以將外面的卷匣門收起來、一邊看景,一邊聊天,也用四扇玻璃門與原來的客廳隔開。
今年的年便在這個漂亮的客廳里過的,這個客廳有著電熱扇、很暖和可是依然覺得冷,高清的液晶顯示屏播放著春晚,可卻依然覺得圖像不很清晰:卻依然有些看不清,沒有了對春晚表演評頭論足的興致,也沒有什么聊天的欲望,更沒有了熱鬧的氣氛,因為今年沒有吃到自己和家人親手包的'餃子,吃到了昂貴的干果、水果但是依然覺的沒有自己親手做的好吃。可能一顆干果可以抵上幾個餃子,但在我每心無論多也少干果都換不來,那一個普通的餃子,那些奇形怪狀的餃子帶來了樂趣,代表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有我們一家人團圓的心,和對新的一年的期待。
隨著包餃子消失的,是蘊含在餃子里濃濃的年味。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16
年味,顧名思義,過年的味道。年味可能是一家人的團圓飯,可能是大年三十夜的煙花,可能是春節一聲新春快樂,可能是人們四處拜年的喜慶氣氛……
在以前,人們會在家吃年夜飯,寓意團團圓圓,會在家貼春聯,貼倒福,寓意福到了。餐桌上常常放著鮮香四溢的魚,寓意年年有余。晚上坐在一起看春晚,談天說地,在樓下,隨著新年的鐘聲敲響,興趣盎然的燃放煙花。大年初一,人們買好禮物,裝好紅包,走街串坊,相繼去長輩家中拜年,給晚輩發下紅包,希望紅包能驅趕年獸。小鎮里,熱熱鬧鬧,人山人海。大城市里,馬路上塞滿了汽車,塞滿了回家過年的思鄉人。
現在與以前可不是一回事了!
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現在人人手中塞個手機。現在過年人們會經常在飯店吃年夜飯,人們充當低頭族。長輩們沒人陪他們說話,在熱熱鬧鬧的年夜飯前,明明坐滿了人,但是卻勝似無人。人們現在需要的不是面對面聊天,卻只滿足于QQ、微信上的談天說地。看春晚的人逐漸遞減,更多的人卻是喜歡在手機上看電視劇看得痛哭流涕。去年除了滿足于送禮送紅包的形式以外,很難再做到其他的。晚上叫上三五個朋友出門吃夜宵,醉醺醺的在那以為就是快樂。
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而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卻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給丟失了。也許真的會想象有一天,弘揚中國文化的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許多的中國年輕人甚至更喜歡過西方的傳統節日,推崇西方文化與思想,能夠輕輕松松背出伏爾泰、培根、雨果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不知道老子和李耳是一個人。
年味就在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喪失了,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不要讓年味只是一個形式,更多的:他們是中國的傳統,是中國歷史上下5000年的記載與見證,他們經歷了無數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流傳至今。因此,我們要付諸行動。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17
又到了春節臨近的日子,看著電視里熱鬧的過年氣氛,我卻怎么都難以感受到到身邊過年的氣息。我想,我大概快記不清過年的味道了。
自我記事起,年味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闔家團聚的溫情與快樂。除夕夜我們全家上下扶老攜幼,舉辦熱鬧的家庭聚餐。大家暢所欲言,談笑風生,品嘗著“家”的味道,每個人心中都充滿著暖洋洋的喜悅。等到晚上八點鐘,全家人就聚在一起收看春節聯歡晚會,但總是看到一半,我就會提前睡去,等我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凌晨時分,此時爸爸媽媽會拉著睡眼朦朧的我,帶著一大箱的煙花爆竹,去樓下迎接新年的到來。我會小心翼翼地點燃著煙花,向天空中放去,望著月朗星稀的`夜空里綻放出一朵朵絢爛的花朵,此時城中各處的煙花都在天空中交織著,那炫麗的景色甚至比天上的星星還要奪目、璀璨。也就是在家人們的歡笑聲和鞭炮的噼里啪啦聲中,我迎來了新的一年又一年。
隨著我一年年的長大,如今的春節,在我的感受中,年味卻消失的越來越快。我努力尋找仍然保留著的那些年味——我看到過年,人們還是會在門口貼上大紅春聯以示喜慶,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購買廉價的春聯印刷品,而沒有去嘗試一下真正的書寫春聯;我走在大街上,馬路旁邊的路燈上都掛滿了中國傳統的裝飾,然而只是裝飾漂亮,但氣氛依然黯淡,車來車往中只是偶爾傳來幾聲汽車的鳴笛聲,但街上行人匆匆,大家似乎都急著趕路,不再帶著微笑而駐足;我再也看不到那些熱鬧的集市,因為電子購物的方式已經取代了集市采購年貨的途徑,也讓大家失去了囤積年貨準備過年的熱鬧氛圍。于是我開始回憶——我回憶中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家家門前貼滿大紅春聯,掛滿了一串串鞭炮,如同長滿了一串串火紅的花;我回憶中的大街小巷還少不了各式各樣的叫賣聲,家家戶戶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這是對即將迎來的新的一年的憧憬與期盼……
如今的除夕夜晚,煙花已經不能夠再出現在我們的城市上空。出于環保,我再也無法到樓下點燃那多彩的煙花爆竹,只能在腦海里想著那些炫麗的場景和鞭炮的聲響,年味越來越少了。我想著那些盛開的煙花,可惜如今的它們已經只能出現在電視屏幕中,而隨之而來的人造喜慶也讓我感到了大家對年味的敷衍。我想,難道在現代的生活節奏中,年味就真的就要消失嗎?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18
春節,這對于億萬華人而言最為濃墨重彩的節日終于到來,似乎是讓人們期盼了一年。這樣周而復始,不知過了幾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頭傳說中的吃人怪獸,還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個代名詞,成為了一種符號,成了我們中國人的一個標記。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漸漸地消隱,或是消失!連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
在記憶里,依稀還記得年長的姐姐說她不喜歡過年。那時,真的隱隱地刺痛了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覺。在回憶里,我又真的感受到了那種痛,不知為什么。
而現在呢?人們真的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還聽到過有的孩子說不喜歡過年。啊!原來不只姐呀!年究竟是什么?我無法解釋,但就我個人的理解,我認為年是一種回歸的象征。每個人無論到得何地,過年時總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著回家――那是心靈的一種回歸的渴望。家,可是一個多么溫暖的詞呀!
現在,姐在北方的一個城市里工作,據說北方的年味兒很濃,那兒的人們都很樸實、和善,特別重視這樣一個重大的特殊的節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來與家人團聚,又不必擔心歸期過急了。還好不在南方,據說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而我們中國人又這么重視家。家,不僅只是我們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溫馨,更是我們心靈的歸宿、靈魂的休憩處。任憑風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過年了,家人還不能團聚,真的難以想象!而年味的消失,在我們這個小城里卻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
孩提時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記憶里,我還可以看到一些過年的歡樂景象。伙伴們爭著放鞭炮,嬉戲玩鬧,最高興的是領到紅包,不論壓歲錢有多少。火熱的大紅色就是過年的顏色。中國的紅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而現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聲顯得單調而刺耳,全無熱鬧歡騰的景象,孩子們似乎也不大在乎壓歲錢了。壓“祟”,保一年平安,這層意義,我現在才明白,孩子們應是不知道的。
現在的過年,就好象是一個卸了紅衣濃妝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還記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鄉下朋友問我:“你們城里是怎樣過年的?”我竟一時愣住了,答不上來。“是啊!我們現在究竟是怎樣過年的?我應該好好想想了。”便隨口告訴他一些時下正時興的過年方式。例如:團年飯去賓館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驚,也很不解,說:“那是哪來什么年味啊!我們村里的過年,那才叫熱鬧呢!只有回家的,沒有向外跑的,團年飯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兒嘛,就像吃年糕那樣。”
我又向他解釋,“現在城里人們工作都很忙,沒有時間。像‘五一’、‘十一’這樣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時間。一到過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時間,便趁隙旅游了,偷個閑;上飯店吃團年飯,那樣也方便,省時一些。”
其實,我也同他想的一樣啊!小城里的年過的單調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這兒消失了。只記憶里還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這樣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無法替別人下定論。但至少我還不習慣這樣的趨于冷淡的春節,我還不適應。我倒寧愿看到一個熱鬧的春節氛圍。即使是那熱鬧不屬于我也好啊。
這個節日本該是如一位活潑俏麗的紅妝少女那樣盛裝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樣,把喜慶傳到每一個角落。幾千年來的辭舊迎新史當如何延續?
我想,我們這一代應該做些什么,不要讓中華文化里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我們手中漸次消失。到以后的孩子問我們時,不要只說“那只是一段陳舊的歷史。”
現代社會進步飛速,但還是留下一些古樸的風俗要好一些。傳統的節日風俗都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新年贈橘(吉),壓歲(祟)錢……還記得蘇轍有:“年年最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那又是怎樣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們都不希望中國的紅變淡、年味消失吧!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19
年前,聽說要過年,我像以前以往一樣興奮卻絲毫沒有料到,今年的春節如此平淡無味。
大年初一的凌晨,媽媽忘帶了給別人的壓歲錢,車開的不遠,可爸爸不想拐回去,因為媽媽向來很慢,一個來回可能會拖很長時間。他們互相埋怨,發生了矛盾,一路上沒有以前的歡歌笑語,卻是一片寂寞。
到了老家,地上沒有了放完鞭炮的'紅紙片,而是一片空曠,進了屋子,才稍暖一些。
不久,親戚們陸續都來了,熱鬧幾分,收完壓歲錢,大家都聊起天來,哪里顧得了小孩?前幾年也是如此,但至少有弟弟妹妹,可以一起玩。可今年,他們為手機游戲而沉迷,只有我和弟弟兩個沒有手機玩的小孩兒在那傻站著。
我希望有人玩,不喜歡孤獨,便一次又一次找弟弟玩,他卻總把我的玩笑當真,鬧了矛盾,壞脾氣又過一層。
下午我們去臺前玩,我和弟弟打架,爸爸媽媽因為我們兩個鬧的不和。晚上,我們倆人又是因為誰跟媽媽睡而大吵一通。每一次,我都要受委屈,都要受到不公。
因為武漢的事情,整個春節親戚們都被隔離,老家的各個路口也封了,我們去哪兒,都是抄小路,不敢多留,到了姥爺家,扣了頭,收了壓歲錢就走。
今天回濮陽的路上,又是一老套。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20
年還是照樣過,但是總感覺相比原來年味越來越淡,這消失的年味去哪了呢?
記憶中的年特別熱鬧,感覺在過年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沸騰了起來,家家戶戶都提前好久開始置備年貨,買各種各樣好吃的干貨、零食、飲料在家里儲備好。我們家每年都會有特別多的客人來家里,經常是一批走了又來另外一批。
在我小的時候,過年了,大人們一起聚集在大客廳喝喝茶、吃吃點心、聊聊天,或者湊齊幾桌打麻將,房子里只聽見他們的打麻將哐哐哐的聲音。在過年的時候,許多平日里見不到的哥哥姐姐在過年都會來家中玩,我們經常是到處瘋跑,上山下山玩得不亦樂乎。當然最受歡迎的活動還是放煙花啦,各式各樣的煙花我都玩過:沖天炮、摔炮、震響天……和哥哥姐姐玩煙花都是一大袋一大袋地玩,每天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守歲,一屋子的親戚朋友坐在一起烤火、看春晚。一般到了晚上的11點,我就會和哥哥們一起央求廚藝好的姑姑給我們弄夜宵吃。幾個人一人抱著一碗面的情景,現在回想起來嘴角也會不自覺上揚……
感覺在記憶中,以前過年有許許多多可以干又好玩的事。不知道怎么回事,現在過年越來越乏味,過年的感覺越來越淡。
就好比這次回家過年。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中最熱鬧的時候恐怕只是一起吃的那頓年夜飯了。吃完飯后,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掏出一臺手機獨自地玩著,連我弟弟都沉迷于網絡游戲中。
偌大的客廳里,只有電視機中的主持人在熱情洋溢地唱著獨角戲,坐在客廳的人依舊不少,可也沒有一起聊天、吵鬧的熱鬧氛圍。唯一讓我感受到過年的地方竟是大型超市,似乎只有超市里那一排排琳瑯滿目的年貨和熟悉的歌曲才可以喚醒我對過年的興趣。
今年過年,索性連走親訪友都簡化了,對大多數親朋好友的問候僅僅停留在群發的消息上,冷漠、麻木。小時候的樂趣消失得無影無蹤,活潑好動的弟弟也懶得出去玩煙花。有些童年的玩伴、爸爸媽媽的`朋友甚至幾年都沒有見面。感覺今年就是渾渾噩噩地過了個年,什么深刻的影響也沒有,相當于騰出幾天時間看手機、吃東西。
這消失的年味去哪了呢?
我想了許久,一直在記憶中搜尋……小時候的年味一直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玩耍,可后來它跑到了大家的手機里,化作一只小惡魔誤導著別人,告訴每個人手機的魔力;它轉而跑到乏味的電視節目中串一串,向大家招手;后來它跑到絢爛的煙花中,轉瞬即逝……之后,我便不知道年味去哪了。
消失的年味,我該到哪里去尋找你?是手機里嗎?是電視機里嗎?是人們記憶的深處啊。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21
“你們過年干什么?”一句話,在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們過年干什么?這個問題讓我思索了許久,卻依舊答不上來。因為以前過年的習俗似乎少了一些,或者消失了。
“爺爺,咱們過年都干什么啦?”我瞅著爺爺的衣角,抬頭望了望爺爺問道。
“問這個干什么?”爺爺低著頭摸了摸我的腦袋好奇的問。
“問一下嘛?”
“不就是過年時領領紅包,去親戚家拜拜年呀。”爺爺抓著腦袋說著。
“那您以前是怎么過年的?”我有些無語道。
爺爺抬著頭思索了下“那時候過年啊,要掃塵、祭灶神、祭祖宗、貼對年、吃年夜飯、守歲…在除夕晚上,我們都圍在桌子旁,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桌上的'菜,不停的咽著口水,哪像現在啊,天天在過年似的。到了大年初一。給長輩們拜年的時候能得一紅包,那時能有一兩塊錢便是好的了。最多也就是一人一個小硬幣。可我們卻能樂好久。然后我們就到外面放炮仗,大家笑鬧著,若是下雪天大家就紛玩在一起,團著雪球,你扔一下我,我一扔一下你。但現在這年啊…”爺爺等了一下,目光有些暗淡。
我走出房間,心中想著:對呀,年味正逐漸的消失。現在的人也就在除夕夜里看看春晚。有多少人會對過年期盼。現在的煙花炮竹禁止燃放了。曾經,那些美好也漸漸埋沒于老人們的腦海深處,我們又有幾個會知道哪些熱鬧的事情?
我很害怕,某一天年味會向我們揮手告別!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 22
而年味的消逝,在我們這個小城里卻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
孩提時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記憶里,我還可以看到一些過新年的歡樂景象。伙伴們爭著放鞭炮,嬉戲玩鬧,最高興的是領到紅包,不論壓歲錢有多少。火熱的大紅色就是過新年的顏色。中國的.紅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
而現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聲顯得單調而刺耳,全無熱鬧歡騰的景象,孩子們似乎也不大在乎壓歲錢了。
壓“祟”,保一年平安,這層意義,我現在才明白,孩子們應是不知道的。
現在的過新年,就好象是一個卸了紅衣濃妝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
還記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鄉下朋友問我:“你們城里是怎樣過新年的?”我竟一時愣住了,答不上來。“是啊!我們現在究竟是怎樣過新年的?我應該好好想想了。”便隨口告訴他一些時下正時興的過新年方式。例如:團年飯去賓館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驚,也很不解,說:“那是哪來什么年味啊!我們村里的過新年,那才叫熱鬧呢!只有回家的,沒有向外跑的,團年飯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兒嘛,就像吃年糕那樣。”
我又向他解釋,“現在城里人們工作都很忙,沒有時間。像‘五一’、‘十一’這樣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時間。一到過新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時間,便趁隙旅游了,偷個閑;上飯店吃團年飯,那樣也方便,省時一些。”
其實,我也同他想的一樣啊!小城里的年過的單調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這兒消逝了。只記憶里還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這樣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無法替別人下定論。但至少我還不習慣這樣的趨于冷淡的春節,我還不適應。我倒寧愿看到一個熱鬧的春節氛圍。即使是那熱鬧不屬于我也好啊。
這個節日本該是如一位活潑俏麗的紅妝少女那樣盛裝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樣,把喜慶傳到每一個角落。
幾千年來的辭舊迎新史當如何延續?
我想,我們這一代應該做些什么,不要讓中華文化里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我們手中漸次消逝。到以后的孩子問我們時,不要只說“那只是一段陳舊的歷史。”
現代社會進步飛速,但還是留下一些古樸的風俗要好一些。
傳統的節日風俗都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新年贈橘(吉),壓歲(祟)錢……
還記得蘇轍有:“年年最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那又是怎樣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們都不希望中國的紅變淡、年味消逝吧!
【逝去的年味七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年味變淡了七年級作文04-18
年味七年級優秀作文28篇03-10
火車上的年味七年級作文(精選58篇)01-14
我們家的年味七年級作文(精選24篇)02-02
紀念逝去的友誼作文 紀念逝去的友誼作文06-08
年味的幸福作文02-28
故鄉的年味作文06-17
新加坡的年味作文04-18
年味濃的作文03-09
留住年味作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