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端午節作文(通用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傳統端午節作文1
太陽剛剛升起,我慵懶的穿上衣服,一轉身,看見地上有盆糯米,挨著一堆整整齊齊的粽子。原來今天是端午節呀!
今天是端午節,要吃粽子和賽龍舟。媽媽一邊疊被子一邊唱到: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洋洋。我愉悅地說:媽媽,這首歌可真好聽!媽媽說:謝謝夸獎!
說到端午節包粽子,還有一段傳說呢!相傳屈原跳江后,百姓們都到羅江邊憑吊。漁夫們劃起船,在江上打撈屈原的遺體。有個漁夫拿出準備好的飯團丟進江里,說是讓蝦魚吃飽了。人們紛紛效仿。后來,怕蛟龍所為食,人們用葉子包起來,再用毛線捆起來,漸漸地發展現在這樣的粽子。
早上,奶奶在客廳包粽子,我也過來學著包粽子,可怎么也包不起來。于是,奶奶看著我著急的樣子,對我說:不要急,我教你,一步一步來。我跟著奶奶的樣子,做出了一個綠油油的粽子。奶奶把我和她包的粽子放到鍋里煮,煮好了,我拿了一個,吃的津津有味,好甜呀!
這是我過的最歡樂的節日!
傳統端午節作文2
清早,一股粽子的香味從門縫里飄過來,我立刻沖到飯廳。呀!餐桌上擺滿了粽子。我拿起剪刀把熱氣騰騰的粽子繩剪開,再打開粽葉。只見糯米包裹著大塊大塊的肉,透著油亮,香氣四溢。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一時,咸鮮味在我的口里散開,鮮香的肉味連同粽葉的清香,真好吃!我大口地狼吞虎咽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大肉粽子就被我吃光了。
這時媽媽來到我身邊對我說:“你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嗎?相傳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痛恨朝廷的腐敗無能,憤然投江自盡。人們為了魚蝦不去吃他的尸體,所以往河里投粽子。在這個節日里人們還會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喝雄黃酒等……”“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么多習俗呀!”我不禁感嘆道。
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包了許多粽子,有八寶粽,有豆沙粽;還有白粽子……這真是有意義的一天。
傳統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據說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我國古代愛國大詩人屈原在一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了,所以人們在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都要做一些粽子,然后劃著龍舟把粽子投到江里,讓魚蛟蝦蟹們吃這些粽子,別吃屈原的尸體。每到端午節,人們有的活動也與“五”有關。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和要吃“五黃”。“五端”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五黃”是:黃魚、黃瓜、鮮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端午節還要賽龍舟,龍舟頭前坐著鼓手,是為了給船員加油鼓勁的。舟后面站著的是舵手,是控制龍舟方向的。
聽說龍舟不能給女的上,女的是上鳳舟。有的地方過端午節不是吃粽子,而是吃黃豆芽包的包子,比如云南的瀘西。我聽說現在有些端午節的傳統已經沒有在做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將端午節的這些傳統繼續的發揚光大。
傳統端午節作文4
我一睡醒,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我馬上想到今天是端午節。我趕緊穿好衣服,起床吃早飯。我迅速地把牙齒刷好,臉洗好,興奮地跑向餐桌,只見:一桌子上滿是粽子,大大小小,有我最喜歡的肉粽、紅棗粽……還有其他像白米粽、豆沙粽……我高興極了,立即叫奶奶幫我煮三個小粽子、一個大粽子,我一說完,奶奶就拿著粽子進了廚房。不一會兒,粽子就煮好了,奶奶把粽子慢慢地端出來,我馬上跟了上去,先從盤子里拿了一個小粽子,迅速撥開粽子皮,一口氣把一個粽子吃了下去。
吃完早餐,爸爸媽媽一起帶我去常熟看賽龍舟。一到常熟,運動員們已經準備好了,只聽見一聲槍響,運動員們奮力向前劃,般頭的運動員在奮力擊鼓。“一、二、三,比賽結束”。最后一條船也到達了終點。我樂不思蜀、流連忘返,爸爸媽媽拉著我回了家。
這真是個美好又精彩的端午節。
傳統端午節作文5
幾千年前,見逐而作《離騷》的屈原先生,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懷抱對祖國沉淪的悲痛,跳進了滾滾江水之中。人們為紀念這位為人敬仰的愛國志士,每年的農歷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會向江中投擲粽子(葉包飯,飯夾棗)。久而久之,這便成為一個習俗,而這天也被命名為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僅是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激發人們愛國熱情的契機,每每打開粽子,眼前就會情不自禁地浮現一份流傳千古的愛國忠魂……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端午節已不再屬于中國,在不久前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頒布的新一批文化遺產中,端午節堂而皇之地成為韓國的文化遺產,不禁讓眾多華夏子孫大跌眼鏡。我們在得知這條消息之后該做些什么呢?抱怨聯合國相關機構處事的不嚴謹?批判韓國對歷史的歪曲?或是為“粽子”的專利移交而感到惋惜?我想都不是,應該反思……
傳統端午節作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端午節那天可以看賽龍舟、包粽子和吃粽子。
一到早上我和媽媽還有奶奶一起準備包粽子。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心里又好奇又興奮。我們事先把準備好的材料拿出來,有:糯米、粽葉、五花肉……綠綠的粽葉又長又大,糯米又白又香,還有三肥七瘦的五花肉呢!就光看到這些食材,我就直流口水。
開始包粽子了,只看見奶奶,先把兩片粽葉重疊起來,卷成一個圓錐形,我和媽媽也跟著學起來。然后放入1/3的糯米和一塊五花肉,最后再放入1/3的糯米,把粽葉折出三角形,用五彩的線把粽子緊緊地包扎起來。沒過多久,我們包了好幾十個,最終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入有水的鍋中,準備開煮。
大約過了兩個小時,一陣陣的清香,樸鼻而來。啊!真香啊!于是我趕緊從鍋中拿出一個來吃,真是太美味了!我好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它不僅讓我學會了包粽子,還讓我嘗到了粽子的美味。
傳統端午節作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還稱重午節、端午節。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為受人愛戴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故投江自盡,于是老百姓自發地劃著龍船去撈救他,還向江中拋撒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后來每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為偉大的愛國詩人。
每當這一天來臨的時侯,人們總是要把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個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我想是想讓孩子們長命百歲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午節,奶奶就去菜市場買許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時放在太陽底下曬,說艾草、蒜泥能消毒,還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午節的風俗可真多呀!
傳統端午節作文8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彩的元宵節,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立逢端午節,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當時,我不知道為什么要包粽子,聽了奶奶的解釋,我才知道這個節日是紀念屈原的。
在家鄉過端午節,最少不了的就是包粽子。雖然各家有各家的包法,但我最喜歡奶奶包的粽子。奶奶先把綠油油的粽葉冼得干干凈凈,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熟練地往粽葉里放,還會加蜜棗,萄葡干。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包起粽子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肯定難不倒我。可是,當我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了出來,總也包不上。一旁的奶奶看到了,說:“把糯米倒出一點,用線包扎嚴實才好吃。”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看起來很容易,但包起來非常不易。
啊,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喜歡端午節的風俗,更喜歡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傳統端午節作文9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最高興的是我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了。
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媽媽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她要選購食材,包粽子,還要在房子的里里外外都掛上艾草,驅趕蚊蟲,給我和哥哥制作香包,每個人身上都會掛上好幾個……
端午節前夕,奶奶將幾十個包好粽子放入鍋中,煮熟后就可以吃了。奶奶笑瞇瞇地剝了一個粽子遞給我。那糯米因紅棗著色而變成了半透明的褐色,看著就想,吃起來軟軟的,光滑而有韌勁,真是讓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啊!
我在電視看到,南方人在端午節還舉辦龍舟比賽。參加比賽的有很多條龍舟,每條龍舟上坐十二個人。隨著發令槍響,比賽開始了,鞭炮聲、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龍舟便像長了翅膀一般沖向前方。一條條龍舟,迎著洶涌澎湃的浪花,競相追逐著,在水面上劃出長長的水紋。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在吃和玩的同時,更應努力向上,不僅傳承,更應創新。
傳統端午節作文10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日。我們全家人在家吃粽子慶祝這個節日。
媽媽把蒸好的粽子端上來了。我看見一個個粽子都是用綠色葉子包成像三角形的樣子。我脫掉她們身上的“綠衣裳”,里面的肉全露出來了。哦,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了一口,真好吃!很軟很香!里面還有花生、桔梗、肉沫呢。
突然,我想起了什么。就問一旁的爸爸: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訴我說,古時候有一位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含恨跳下了汩羅江。人們為了打撈他,又怕大魚吃掉他,就向江里面灑下很多粽子,又用龍舟似的小船去競相打撈。之后,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約定成俗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舟。
聽完爸爸的講訴。我終于明白了端午節的來歷和為什么吃粽子了。原來是為了紀念我國愛國詩人屈原啊!
今年的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
傳統端午節作文11
今天是端午節,放假不上課。為什么端午節放假不上課呢?因為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古時候有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愛人民,人民也很愛他。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在汩羅江去世,為了讓魚不要吃愛國詩人屈原,人們就在江里拋許多粽子。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到五月初五那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還在江里、湖里舉行龍舟賽。這個風俗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傳下來,就成了端午節。
我們這里的端午節還要在門上掛艾葉,插菖蒲劍……
端午節真有意思!
傳統端午節作文12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很多傳統節日,比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合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其中我最愛的就是端午節了。
每年端午節的時候奶奶都會包粽子,傳說這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屈原因為國家被攻破而投河自盡,人們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免遭傷害,所以往河里投粽子、雞蛋等。
我還跟奶奶學過包粽子呢,首先奶奶把材料準備好,然后我跟著奶奶一起拿起兩張粽葉折一下成了一個三角形,接著放點米,再放一塊腌好的肉,還要在上面放點米蓋住肉塊,最后用粽葉蓋住,用繩子捆起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難了。
粽子要燒好幾個小時,糯米混合著粽葉的味道,聞著可香啦。終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拿了一個,不怕燙的就剝了起來。奶奶連忙說:“小心燙著。”粽子的種類繁多,我們家一般包肉粽和蜜棗粽,奶奶說肉粽是因為大家都喜歡,蜜棗粽是因為寓意著甜甜蜜蜜。
多么香甜的端午粽,多么熱鬧的端午節呀。
傳統端午節作文13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習俗有劃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包荷包等等……,這些活動可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下面我就來介紹我家是怎么包粽子的吧!包粽子可有趣了。媽媽特地從超市買來包粽子的材料,開始包粽子了,我把粽子葉卷成一個錐形,往里倒入米,沒想到米從一個洞里又漏了出來,沒辦法,前功盡棄了,只好重包了,我又按上次的步驟弄了一次,后來的幾步不知怎么包,糊里糊涂的弄了弄,包好之后,好像粽子在和我作對似的,越看越不順眼,一點兒也不像粽子,反倒像個紙團。我灰心喪氣地走到媽媽跟前,媽媽聽了我的“苦訴”,不禁捧腹大笑,看了我“煞費苦心”做出來的“作品”,更是哭笑不得!
端午節不但包粽子有趣,看劃龍舟更有趣呢!來到外公家附近的一條河邊,可熱鬧了,用“人山人海”形容一點也不夸張,再加上5月份本來就比較炎熱,身上好像在冒火似的,可熱了!有的人在為自己隊加油打氣,有的人在搖扇子,還有的人在緊張地看著龍舟比賽。我呢?我在和姐姐邊聊天邊看,偶爾為自己隊加加油,有時也心不在焉、東張西望。
端午節雖然只是這些民間習俗,但也非常有趣,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
傳統端午節作文14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稱作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大家都很清楚吧!愛國詩人屈原跳河自殺后,老百姓為了不讓小魚小蝦吃他的身體,扔粽子到河里,給它們吃。
端午節的賽龍舟非常熱鬧!有一人打鼓,好幾人劃龍舟。等全部的隊伍都準備好,就聽見裁判一聲令下:“各就各位,開始!”運動員們就如一支離弦的箭一般劃了出去,比賽非常激烈,他們你追我趕,不相上下。最后一起繞完了一圈,沖過了終點線!
還有,端午節的粽子也很好吃,一剝開外面的那層葉子,又香又軟的糯米就露出來了,一口咬下,軟軟的糯米就慢慢化了開來!
我喜歡看賽龍舟和吃粽子,我喜歡端午節!
傳統端午節作文15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有元宵節、有中秋節、還有七夕節……但是,我最愛過的還是馬上就要到的節日——端午節。
為什么喜歡過端午呢?因為端午節可以吃到我最愛吃的粽子了,外婆包的粽子最好吃了。外婆先準備好干凈的粽葉,然后把糯米弄好,加一點點鹽和醬油攪拌均勻,拿出提前腌制好的鮮肉就可以開始包了。先拿出兩張大小不一的葉片重疊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形狀,再舀一勺米放進去,放上一塊鮮肉,然后再用米填滿,接著折呀折,三兩下就把它包裹的緊緊的,最后用繩子把它捆起來,就成了一個粽子。照這樣反復的做著,一盆粽子就完成了。煮熟后的粽子又糯又香,美味極了!
端午節,我們村還有一個自己的習俗:小朋友們要穿新衣服。外婆說,這是她小時候就傳承下來的,寓意著讓小朋友們健康平安長大。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有插艾草、賽龍舟、喝雄黃酒、掛香包。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節日啊!
【傳統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傳統作文06-02
傳統端午節的作文06-02
傳統的端午節的作文06-04
傳統端午節作文06-08
端午節傳統的作文09-27
端午節傳統作文02-21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02-23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12-21
傳統端午節作文11-03
端午節傳統風俗作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