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傳承傳統作文八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承傳統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承傳統作文 篇1
我非常之榮幸的參加了寧海縣的首屆公民道德公益大講堂,本次大講堂的主題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講堂的目的是“構建和諧社會,再現中華盛世”。
談起“中華文化”這四個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話叫“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是教科書中常見的用來描述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句話,可是,要是問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又有幾個人能回答上來呢?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引起了我的反思,身為一名中國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卻不知道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我想這是讓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讓我痛心的事情。
雖是短短四天的學習時間,卻是讓我受益匪淺,感悟頗深,我是沒有什么資格和能力來向大家闡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因為連我也正處在認識和學習中華文傳統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領悟幾千年前的古圣先賢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時光來學習和踐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個中國人的本分——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
就談談我這四天來學習的感受吧!
大講堂的整個學習過程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除此之外還有免費的午餐和學習資料,還有免費的紀念品!這樣的公益活動已經很少見了。據我所知,參加大講堂的義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義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臟最累的活以外,他們的付出是沒有任何報酬的,我所要講的不僅僅是義工的概念,而是他們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見人鞠躬一定達到九十度,無論對方年齡大小都稱呼為“老師”,每一次臺下觀眾鼓掌,站在一旁的義工們必是鞠躬表示感謝,四天來,我看見的加上我沒看見的,我不知道他們每一個義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數也數不清。在這些義工當中,上至八十多歲的老人,下至十一二歲的兒童,在我看來,我們這些人哪里稱得上是“老師”啊?他們,才是我要學習和尊重的老師啊!
這些義工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說一句,感恩,感謝!
在每天到達會場之后,都會誦讀《弟子規》,全場三千多人,誦讀經典,有些甚至過目不忘,我記憶最深的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為人子的道理。有一位講師說,中華傳統文化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孝”字,兩個字就是“道德”二字,還有一位講師說過,《弟子規》不僅僅是兒童的規,更是做人的規,確實,《弟子規》中許多都是做人處事的道理。對待父母要“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對待兄弟朋友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對待自己的行為要“朝早起,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與他人相處則要“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等等做人處事的道理不勝枚舉。
講課的內容我就不詳細說了,因為僅憑我三言兩語是無法闡述和描述清楚的。
在一場場的講課中,感動之處可以讓人痛哭流涕,激動之處可以讓人手掌發麻,幾次我都是眼含熱淚,哽咽低頭,就在舉行閉幕式,觀看講課花絮時,我從屏幕上看到一行字:義工們不忍心浪費一粒糧食。屏幕上出現的是收拾飯盒的義工們,面帶微笑的在吃從觀眾手中收回的飯盒中的剩菜剩飯,有些還看見鏡頭不好意思的躲開了,這時,我再也無法把他們吃剩菜剩飯的鏡頭看完了,我再也無法忍住自己眼中的淚水,低下頭,任由淚水在我的臉頰上滑落,臉上是痛苦的表情,心中更似針扎。滿腦子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雖然我這四天把自己的飯菜全吃的一干二凈,但是還是覺得內心是深深地自責和痛苦。
也許,面對這五千多年傳承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我還很小,還很不懂事,但是我知道,我有義務和責任,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在現在的今天,尤為重要!
傳承傳統作文 篇2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身為中國人不僅應該學習優秀文化,還要傳承傳統美德。
中華上下五千年,通過這五千年的延續和發展,我國形成了泱泱大國的民族精神。我們也要學習這種民族精神。
我們中華文化亦稱華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化。
中國神話,中華文化與歷史的瑰寶,通過口耳相傳或書面文字記載等各種形式流傳在寓言,小說,宗教,舞蹈,戲曲中。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話會被假定是歷史真實的一部分。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也是作為中華民族信奉的圖騰,龍身上寄予了美好的品質和神奇的傳說。在龍的身上集中了人們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間的杰出人物稱為人中之龍。
無論是什么中華文化,我們都應傳承下去,從現在開始,"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境界。努力學習優秀文化,傳承傳統美德。
傳承傳統作文 篇3
20xx年新春佳節之際,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推出一個特別調查節目“家風是什么?”,引發人們對家風的熱議。許多人認為,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人品,家風會影響人的一生。
那么,家風究竟是什么?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的規矩,是每一個家庭成員從小到大都需遵循的祖訓,是能夠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
追溯歷史,不管是大家還是小戶,大多十分重視家族成員對這些規矩的遵守和執行。從《顏氏家訓》到《曾國藩家書》,中國古代公開出版的“家訓”在百種以上。這些家風、“家訓”雖然彼此會有不同,但是其核心都是“仁義禮智信”,這也是中國傳統價值體系中最核心的因素。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既是形成家風的基礎,又通過家風在每一個家庭中傳承。家風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得以發展的載體。
當代社會,飛速發展,很多現代的事物衍生出來,很多傳統的東西漸漸淡去。“家風”一詞對現在的很多家庭來說已經開始變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風、家規被淡忘。現在大家聚在一起,又有誰會談論家風家規呢?
家風雖說只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卻是社風民風的基礎,很多貪官分子的墮落起點,正是始于家庭這道“防火墻”失去效力。家風不正的人,不可能有一心為公的.情懷;家風不正的社會,也不可能有健康良好的政風與民風。
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傳承優良的家風、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擁有良好的家風意識,令人心寒的社會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一個家庭的家風是積極向善的,一個家的所有家庭成員的品德是純潔的、高尚的,那么一個社會定然是和諧的。
傳承傳統作文 篇4
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有的財富。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承載著、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作為青年學生,更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告訴我們做事要有規則,懂規矩,守紀律。規則對于我們的生活,就如同空氣對于小草、水對于魚兒一樣,須臾不可分離。我們要做的,首先就是要遵紀守法。20xx年青海玉樹地震后,在玉樹執行抗震救災的解放軍醫務人員,他們在進村入戶過程中,官兵嚴格執行民族政策、法規,尊重當地的民族風俗習慣。中午吃飯時,有一名醫生帶了魚罐頭,還沒來得及打開就被領導人吳永勝沒收,并當場規定,在藏族地區吃飯一律不許吃魚。吳永勝嚴守紀律,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公德。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必須有一顆公德心,一顆關愛他人的心。有一個人,他未想過出名,但他的行為注定與眾不同,受助者說他是活菩薩,同事們說他是“活雷鋒”,更多不了解他的人,則說他是一個“不開竅的傻子”。他54次獻血,累計6萬多毫升,相當于自身全部血量的十倍。他很清貧,但他卻在16年中捐出工資總額的一半給希望工程,累計為貧困學生和災區群眾捐款超過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貧困兒童。他是一個好人,他的名字叫郭明義。
尊重。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尊重社會和尊重知識,我們青少年需要牢牢把握這五把金鑰匙。著名作家蕭伯納有一次到蘇聯訪問,他在莫斯科街頭散步時見到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蕭伯納和這個女孩玩了很久,在分手時,她對小女孩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和偉大的蕭伯納一起玩了。”小女孩也學著他的口氣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你今天和蘇聯女孩安妮娜一起玩了。”蕭伯納很吃驚,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傲慢,并向小女孩道歉。所以,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懂得尊重,不然,別人會看不起我們的。
禮儀。我國歷史上,孔融就是一位十分講究禮儀的人,他剛四歲就知道遜讓之禮。每次與哥哥們吃梨子的時候,孔融總是讓哥哥們先選梨。拔大個兒的給哥哥們吃,人們無不稱贊。東漢時,有個人叫黃香,他九歲的時候就懂得冬天時給父親暖被褥。人家九歲就這樣孝順,何況我們,我們十多歲了,可還有些同學不懂事。
讓我們從平常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傳承中華文明,一起踐行傳統美德吧。
傳承傳統作文 篇5
引言: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使中國有了深厚的歷史底蘊,各朝各代都創設出了無數璀璨的文化瑰寶,這都是中國最為寶貴的財富.作為中國人,我們深感自豪.然而,如何使這些文化瑰寶得到最好的傳承和發展,散發出耀眼的光芒,是我們每個人都肩負的責任,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
新春再度來臨,與往年一樣的熱鬧喜慶,但有一樣傳統事項發生了變化,沒錯,是放鞭炮.今年放鞭炮的數量明顯少了很多,院子中不再像往年一樣夸張的滿地炮紙.這是因為中國大多數地區面臨著嚴重的污染問題,污濁的空氣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而鞭炮的燃放會加劇大氣污染程度.因此,大家開始重新審視放鞭炮這一傳統習俗.
放鞭炮的習俗代代流傳至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發生改變的.這同樣是我們的寶貴文化,也不應該放棄.所以我們應該合理燃放,適量燃放,做到綠色、科學,比如購買正規廠家的低污染鞭炮,遠離易燃易爆地區和居民區,少量購買等.鞭炮聲少了,不意味著年味就會有所減弱.
傳統文化也會有不合理之處,所以發展的趨勢應該變得越來越文明,越來越適應我們現在的社會形勢.
二
經常會獲知這樣的信息:中國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對漢字的掌握水平,包括正確書寫,美觀書寫等都大幅降低.反映出這樣一個問題:隨著現代高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漢字越來越不注重.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鍵盤書寫,“提筆忘字”現象越發嚴重.針對漢字手寫危機,為了喚醒更多的人對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對漢字文化的學習,拯救中華文化,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播出后收視率很高,這個節目讓觀眾也單純的參與其中,在比賽游戲中學習,領略漢字的美.
我的學校也開展了《漢字聽寫大會》的活動,我有幸成為了一名選手,代表班級參賽.準備期間,同學們的熱情很高,重新拿出很久不用的《新華字典》學習漢字.在感受漢字的神奇與美時,我們也深深意識到自己對漢字的掌握程度還很不足.
漢字不僅僅是表意符號和交流工具,還蘊藏著的豐富的中華文化與藝術.漢字手寫的普及程度,直接關系到中國書法藝術乃至中華文化未來的命運.作為青少年,我認為我們有責任學好漢字,傳承中華文化.這樣,才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人.
三
與漢字聽寫大會類似的,中央臺也推出了《中華好詩詞》節目.相比漢字,很多人會認為詩詞要高深復雜得多,只有在學生時代才需要背幾首.很多人也會疑惑,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詩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到底是必需品,還是奢侈品?或許它比起房貸、車貸、子女學費來說真的成了一種奢侈品,但我想,只要我們真的愿意相信詩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真的就可以活的詩意盎然.
有人說,沒有宗教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然而詩就可以作為我們的宗教,詩教會我們一種生活觀念,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對大自然寄予無限深情,并用一種藝術的眼光看待人生.
可見,中國詩歌在中國人生命中獲得了如此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人心靈的托付.那么就讓我們喚醒自己心中的詩意,傳承詩文化吧!
結束語:傳承與發展中華文化的重任在我們青少年,讓我們行動起來,體會中華文化的魅力,將傳統文化融入我們的生命,使之代代相傳.
傳承傳統作文 篇6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足,則吾能征矣。杞,杞國,夏禹后代的封國。在今天的河南杞縣,文獻,不是現在的文獻所不同,獻,賢,指通曉歷史的賢才。
孔子說:夏代的禮我能講得出,但是杞國不足以為證,殷代禮我講得出來,但是宋國不足以為證,這是因為,,杞宋二國文獻不足的原因,如果 文獻足,我就能引以為證了。
這里又說到民族文化傳承的問題了,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了自己的文化傳承,自己的文化傳統就會逐漸湮滅,那嗎這個民族也即將消亡。這是歷史的鐵證。人類歷史上20多種文明至今只的二種文明延續至今,那就是希臘文明轉化為工業文明,羅馬文明,波斯慢文明,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等等諸多文明也多消亡,甚至無法考證。縱觀世界文明,唯我我們中華文明延續至今,確實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中華文明缺少崇高的宗教精神。但利弊相隨,卻避免了宗教迷昧全方位的傷害。他的“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中庸之道的平衡原則。天人合一的和諧情操,協調了人與宇宙和諧關系,中華文明延續至今,重實踐,棄玄想。從“格物知至”到“修身齊家”一整套經世致用,誠實入世。和平自守。擺脫了,原教旨主義的,極端,狂熱,野蠻,無視生命價值的仇恨。離開了彼岸世界殘酷爭斗與淹沒在戰火中的毀滅。我們民族歷史上也曾經有過分裂,但分而必合,這就是文化的凝聚力。成吉思汗曾橫掃華夏,沒有文化 的建立其歲月不長,所以評價他,“只識彎射大雕”。滿清入關離不開中華文化也被同化,成為滿漢一家。世界上一些原教旨主義者很眼紅中華文明,任何文明只要一到中國就被同化,“和而不同”他們既奇怪又無奈。在看人類歷史有多少“白骨無地歸”“千里無雞鳴”戰爭都與宗教有關。現在中東就是如此。在我們民族歷史上,曾有過二場與宗教有關的戰爭。一場東漢年間,三國初期。一場近代 太平天國,最后都以失敗告終,而沒有死灰復燃,沒有留下后患。文明傳承對一個民族是至關重要的。亡國可以復國,沒有民族文化。這個民族就要徹底消亡。這個民族禽獸,曾想讓臺灣消亡中華文明,徹底擺脫大陸文化。就是要徹底。那個狗頭也懂得文化的厲害。任何一個民族的后代如果 不重視自己的歷史文化。就是自己在毀滅自己民族。孔子 在這里說明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接著在看下面文化與禮的關系。
傳承傳統作文 篇7
很小的時候,從一本繪本上,我知道,我來自來兩個細胞的結合。那年,在送給媽媽的生日卡上,我用稚嫩的手歪歪扭扭地寫下“感謝媽媽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依稀記得,當時的媽媽熱淚盈眶,緊緊把我擁在懷中……
床頭的書,隨著我一年一年的長大,換了一撂又一撂,《弟子規》卻一直放在那兒。“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它教我“入則孝”是做人的根本。
那到底怎么樣才是“孝”呢?有人說孝是童心未泯的孩子嘴下溜出給父母的半粒糖;也有人說孝是在父母膝下端茶倒水、鋪床疊被的舉動……
但是,《孝經》告訴我,這當然不全是。通過這部書,我知道了,“孝”的范圍其實很廣。從古人的各種各樣的孝行中,我明白了,從孝出發,還衍生出了很多美好的品質。比如,善良、謙虛、節儉、忠誠、守信,它們都屬于“孝”的范圍。簡簡單單的一個“孝”字,里面卻包含著很多的學問和品德!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元素。一個懂得孝道、懂得感恩的人,以后絕對不會貧窮!,一定是個百萬富翁!
分享一個小故事——老萊子娛親,老萊子是春秋時期的一位思想家,因當時戰亂不斷,他帶著一家老小歸隱在蒙山,種田奉養雙親。有一次,老萊子為父母親送水時跌倒了,為了怕父母擔憂、傷心。他就像小孩子一樣,躺在地上大哭:“爹娘快來啊,孩兒跌倒了,起不來了,嗚嗚……”他的這一舉動,把雙親逗樂了。事后,母親責怪他不該不愛惜身體。老萊子說:“我就是一百歲,也是父母的兒子。我這樣做也是要報答父母的恩情,也是給兒孫們做榜樣……”
當時,我看完這個《孝經》中的小故事時,笑著笑著眼淚就下來了。一個自己七老八十的思想家,能為讓自己的父母高興,像我們小孩一樣跌倒裝哭。真是太有胸懷了,太有孝心了。相比之下,我覺得很慚愧。自己平時一有什么不高興的事,就板著臉,害爸爸媽媽傷心;或者因為自己不愉快的事,就發發脾氣,頂撞父母,讓他們難過。想想真不應該呀。我在這個年紀,沒辦法為父母多做點什么。我想至少應該要讓他們心情愉快,不要為我的事情擔憂操心。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父母的養育之恩就像一根長長的線,一端是我,一端系在父母那里。想要這根線不斷開必須要用我們的愛心和孝心連接起來。
古人云:“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我要學習那些古代孝子們孝順父母的高尚品質!將來成為一個有知識有孝心的新一代青年,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傳承傳統作文 篇8
周五,我們看了《百鳥朝鳳》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隨著時間的變化傳統樂器嗩吶消失的過程。
故事的主人公游天明,一開始自己不愿意學習嗩吶但由于父親的逼迫,而去當時最有名的嗩吶匠焦三爺那兒去拜師學藝。焦三爺因看到了他父親摔倒后,游天明所流的那一滴眼淚,將他收為徒弟,經多次磨難,他終于可以拿到嗩吶跟師傅一起吹嗩吶了,漸漸的,他學會了鳥叫,并贏得了其他師兄的鼓勵,隨時間的推移,他的師傅也漸漸變老了,為了不讓嗩吶失傳,便交給了游天明,天明也對所產生的感情,并建立了游家班,決心不讓游家班解散,但隨著時代的腳步,嗩吶匠將不再受到尊敬,至于最后,不管什么事,都沒有在請嗩吶匠,并被其他樂器所代替,不得已下,游家班已解散,焦師傅在一次百鳥朝鳳中死去!
看了這部電影,我為游天明為父親所留的那一滴眼淚與他對父親的想念說感動。為他用竹竿從河里吸沙系上來的那第一口水而欣喜,為他在暴雨中戲水而同情!為焦師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囑咐游天明不要讓嗩吶失傳而感動。
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傳統的東西已失傳,人們只是一味追求時尚,流行,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應該傳承傳統的工藝,因為那是我們獨有的更是老一輩人的心愿,不應該失傳,行動起來!那不是俗,那是文化,讓我們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吧!
作為青一代的年輕人,我們有這個責任和義務!一起行動起來吧!
【有關傳承傳統作文八篇】相關文章:
有關傳承傳統作文合集8篇02-17
有關傳承傳統作文合集10篇02-11
有關傳承傳統作文合集九篇01-08
有關傳承傳統作文七篇12-28
傳統文化的傳承作文02-23
傳承春節傳統文化作文02-16
傳承傳統文化的作文12-26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初中作文12-04
傳統文化的傳承作文(7篇)02-23
傳統文化的傳承作文7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