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傳統作文(精選39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承傳統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承傳統作文 1
遙遠的東方有個美麗而古老的國家——中國。她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有著數不盡的神話傳說;有著文明而古樸的民風;有著燦爛無盡的民族文化。世上最雄偉、壯觀、迷人的山,世上最沸騰、氣派、醉人的河,滋養著她勤勞、堅韌、可愛的兒女。她善良、多情、博愛、深沉、又充滿智慧,是地球媽媽幾百個孩子中的一個。你看,她開放了,漸漸朝著富裕接近,明天的她一定更強大。這就是我的祖國,我深愛的祖國,我是中國人,愛說中國話。
從漢語誕生的第一天起,已經和中華民族的歷史緊緊相連。五千年的歲月積累,早已像高山一樣博大雄偉,似海洋一般廣闊無垠。獨特的四聲,有著音樂般的聲調,配合我國特有的詩詞歌賦,即可終日吟唱世代相傳。這種世界上使用最廣泛、最有活力的語言,生生不息、蓬蓬勃勃,它包含了多少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修筑萬里長城是為了保護它不受傷害,英雄兒女為了捍衛它的尊嚴浴血奮戰抵御外強,正是他們撐起了我們民族的脊梁,祖國的希望,是他們用滿腔的熱血,譜寫了無愧于時代的凱歌,才使得我們的母語響徹神州,那么氣勢磅礴,那么雄壯嘹亮。這是一種多么美麗的語言啊!
正是會說這美麗語言的民族,創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漢字——方塊字。它以平凡的一筆一畫組成了不平凡的統一體,以其獨特的結構向世人展示中華民族傳統的悠久,展示歷史的`浩蕩、曲折,和中華民族的與眾不同。它的魅力是任何別種文字所無法企及的。它是一首古老的情歌,深情、纏綿;它是一首精辟的詩,刻骨、醉人;更是一篇抒情散文,向人訴說著滿腔激情,令人隨之起伏、蕩漾,大有與之同生死、共命運之勢。
課堂上,老師帶領我們走進文學的殿堂,盡情地在古詩美文中流連忘返。同學們一起欣賞“漢字宮”,領略古人造字的偉大;一起翻閱背誦古典詩歌,與詩人一同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一起品詞析句,體會漢語的精華。點點滴滴使我們愛上了語文,愛上了文學,愛上了我們偉大的祖國。
多彩的語言,豐厚的人文,綿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啟心智,長知識,令我們愛上了漢語,了解了民族文化,感嘆著祖國的偉大。
是啊,漢語是熱血一般黃河的波濤,是群星一般祖先的謎,是春蠶口中吐出的絲綢古道。它是遨游太空時發出的問候,是奧運升旗時奏響的國歌,是每次放飛白鴿時祖國的生日。
讓我們在這一句句韻文偶句中,一聲聲快樂誦讀中,品讀普通話的韻味,繼承她的精華;
讓我們為中華民族而榮耀,因為她頑強不屈、堅韌不拔、光榮偉大;
讓我們為中國話而驕傲,因為她字正腔圓,落地有聲,說話最算話;
讓我們為這個大家庭而自豪,因為她擁有五十六個民族,是我們共同的家!
傳承傳統作文 2
那一年的北京,在城市巨獸的擴建中,千年古城墻與眾多美輪美奐的文物級建筑轟然倒塌,時至今日,給人們留下無法修補的深深遺憾和沉痛反思。這一年的北京,還是在城市巨獸的擴建中,梁林故居又遭拆除!為什么?這種在“建設”旗幟掩護下,對文物、對文明的肆意損壞,以及隨后而來的無邊悔恨總要在我們的社會中重復上演?
我想,這應該是人們在現代文明科技、經濟強力“前進”的沖擊下,對傳統文化“無言靜守”的內涵表現出的無知與漠視。
近代的我們,對物質的追逐和對西方社會的盲目崇拜所激發出的強有力的氛圍,猶如一張大網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社會考量曾長期把GDP增長與否作為衡量進退的標桿;普通百姓仍普遍把“洋氣”與否作為判斷美丑的標準;學校首先注重的也絕不是學生的修養與德行,而是越發單純的強調分數嚎叫出的分貝;家庭教育也大多沒能擺脫這樣氣氛的干擾,用大部分精力,把子女引領到追求物質的新一輪循環中。至于電視里、書本上、智者間殘存的.些許文化的氣息,在科技、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感官快樂與極度刺激中,愈發蜷縮在角落里,被人遺忘。
暫不提北京城墻、梁林故居那樣飽含歷史積淀的巨物,從小處說,你心里是否甘心端午節被韓國在聯合國正式注冊?當韓國學生集體紀念屈原時,我們是否還只是因為下一次考試而默寫著《離騷》?甚至,連最代表中華民族情懷的中秋月餅,都在商家花樣百出的裝飾下,被用來名利攀比,還被大家見怪不怪、無所質疑的接受時,你說,我們的民族情結、文化情節和我們民族豪情,還剩下多少?如此反復,我們還能用什么樣的文化積淀支撐起我們號稱的千年古國!
對傳統文化的漠視愈演愈烈,國之大恥啊!
幸運的是,荒漠中出現了一片綠洲——孔子學院譽滿全球!一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清泉噴薄而出,給物質燥熱的社會注入一股清涼溫潤的精神良藥。我們的國家也能不時的令人眼前一亮:那一年,北京的奧運盛宴讓中華民族璀璨奪目;那一年,廣州亞運會讓羊城文化得到弘揚;那一年,世博會讓中國紅照亮了世界。隨著古代圣賢的哲思之理逐漸浸潤在每個角落,當傳統文化被人們視若珍寶的時候,那些急功近利,買櫝還珠的悲劇,應該會慢慢減少了吧!
踏著前人開創的土地,生活在前人建立的國家,我們要把珍視傳統、傳承文化作為自己最重要的義務,幫助國家和民族不忘初心,筆直向前。
傳承傳統作文 3
前幾日路過平江路,遇到一位買豆腐花的老奶奶。于是便抱著嘗試的心理買了一碗。一碗下肚,咂咂嘴。雖說猶意未盡,但總與記憶中的味道差了些。
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星期天。因為每當這時,會有買豆腐花的老爺爺從村東頭騎過來,高聲吆喝:“豆腐腦,豆腐腦嘞!”每次我聽到這蒼老的叫賣聲,便急忙拉著奶奶拿著碗,去買豆腐腦。
“小朋友,又買來毛豆腐腦啦!”
“嗯!”我努力踮起腳,好讓碗放在車上。
“好咧。拿好,小心別燙著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豆腐腦端在我手里,輕輕的來回吹著。豆腐腦在碗中輕輕顫動著,些許的蔥花和香菜在上面漂著。我端著這碗豆腐腦,就像端著整個世界。
看著這碗豆腐腦,我的腦中忽然閃現出一副畫面:
房子已經很老了,窗戶上的報紙早已泛黃,些許的冷風從破洞中吹進來。一位老人站在一個鐵鍋前,蒼老如枯樹枝般的手正緊握住一把勺子,費力的來回攪拌著,沒轉幾下便要停下來,急促的喘幾口氣,再換另一只手攪拌。等燒好后,老人在吧豆腐腦放入一個大碗中靜置,等成型后,再往上面撒上蔥花、蒜末、香菜碎末等。老人長吁一口氣,拿起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望著已經做好的豆腐腦,嘴角隱約浮現出若有若無的笑意。
吃完后,我抬頭看了看奶奶又看了看車上的豆腐腦。在一旁和奶奶聊家常的老爺爺就笑著問“吃完了,還想要嗎?”“要!”于是,老爺爺又給我盛了大半碗。正當奶奶給錢時,老爺爺卻一把推回去,“不就半碗豆腐腦嘛,又不知值個錢,還給什么錢吶。”說罷,也不顧奶奶的'再三推辭,騎車向下個村子,叫賣聲不覺。
如今,現在買豆腐腦的人都是為了錢而豆腐腦,而不是為了豆腐腦而豆腐腦。它們早已被城市給“污染”了,再也找不到那種令我感動的味道了,再也找不出那種手藝了。
我忽然覺得有些傷感,哪些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中國特色食物漸漸的都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水餃、冰糖葫蘆、年糕……難道這些手藝都消失了嗎?
希望這些手藝能真正地傳承下去!
傳承傳統作文 4
牛肉面是襄陽的傳統小吃,講究味香,味厚,有回味。冒面也是一項技藝活。在襄陽早餐吃牛肉面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就像是生活必備品一樣,要是隔個三五天不吃的話就好像缺了點啥,渾身不自在。所以襄陽的面館更是遍布大街小巷,犄角旮旯,就說我家門口五十米遠就有四家面館一點也不夸張。
今天一大早我和媽媽就來到了一家牛肉面館。“老板兒,兩碗面多放豆芽!”“好嘞!”只見在我們面前有兩口大鍋,左邊的鍋里是沸騰的水,還在咕嚕咕嚕地泛著泡泡。另一口大鍋里是老板熬好的湯汁,串出的香味直鉆進我的鼻子。湯面上浮著一層紅紅的牛油,許多的干辣椒在油里來回的打轉轉,好像在說我真的很美味呦!
老板手里拿著一個笊籬,右手撮起一小撮面條丟進笊籬里,將笊籬連同面條一起放進開水中,接著又張開五指撈起一把豆芽覆蓋在面條上面,只見他熟練的先在鍋里轉一圈,然后上下來回的抖動個四次,接著將手臂一揚,笊籬在空中劃過一道小弧線,面條個豆芽就穩穩的落進了碗里,整個過程如行云流水般手法十分的嫻熟。接下來再將紅紅的的`湯汁往上一澆,淋上一勺辣椒油,撒上點蔥花,一碗美味的襄陽牛油面就出鍋了。白面,紅湯,綠蔥花,色香味俱全,真是美味誘人呀!
有一檔節目叫舌尖上的中國,不知大家都看過了嗎?其中一期就是介紹了襄陽的牛肉面。別小看那簡單的一轉四抖,冒面的好壞可都在這功夫上。也別小看這小小的一碗面,它可是咱大襄陽的一名片!
傳承傳統作文 5
在進化文明的過程中,人類創造了日益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絢麗的精神文明。今天,我們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中國共產黨的大力領導下,中華民族煥發出了很強的活力,從以前積貧積弱的國家,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令世人矚目。
此次的活動就是激發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對于人類文明美德的認識與向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德育慣,并提高思想道德的修養,從而為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質,增強國家的文化實力貢獻我們每個人的一份力量。
教育系統各級工委和學校,要高度重視結合本地區和學校實際,將這項主題活動納入德育工作總體安排,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通過課堂教學,主題教育……讓青少年在活動成長在實踐中成才。
因此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有的財富,作為一個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承載著和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照耀中華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在當代中國熠熠生輝。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時代給予我們的`光榮與夢想,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
為了傳承文明振興中華,我們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讓青少年從平常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傳承文明振興中華。他們必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譜寫下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華章,供后人一直流傳下來。
傳承文明道德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就從現在開始做起來吧!
傳承傳統作文 6
“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思想文化源泉,特別是中華文化中的傳統治理思想為中國治國理政指導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滋養。所以我們要弘揚傳統文化,堅持不忘本來。
馬克思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遇到馬克思主義時“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的條件和基礎。在這其中,國家治理思想豐富而深邃,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對中華優秀文化的汲取與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以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為根基,秉持“海納百川”的包容心態、“和而不同”的共處原則,尊重他國文明,增強世界文化之間的交流互鑒,吸收世界文明的先進成果,堅持本土化、民族化,注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結合現實國情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煥發恒久魅力,彰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現實意義和當代價值。
傳承傳統作文 7
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獨特風采,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她魅力無窮,價值無限,我們有責任讓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她是我們民族的精神營養,她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她讓我們懂得如何做人。岳母刺在岳飛脊背上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讓一代又一代的兒女懂得了什么是對國家忠誠;李密在《陳情表》中深情哀婉的哭訴,讓世世代代的子孫明白了什么是對長輩的'孝敬;“頭懸梁,錐刺股”激勵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季布的一諾千金,讓后代懂得了“誠信”的重要性;孔子、孟子、王陽明、張居正等先賢留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智慧。傳統文化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滋養著我們的民族。我們要珍視她并把她傳承下去。
但是,在當今外國文化的影響下,我們的傳承出現了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西洋風,他們淡忘了李白、王守仁、張居正、于謙等人;他們淡忘了那清新自然、那沉郁頓挫、那豪放飄逸的詩風。對他們而言,傳統文化正在漸行漸遠
在埃及和韓國爭奪我們造紙術的發明權時,在我國的馬頭琴成為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中華民族的子孫該何去何從?我們的文化正被別人以非暴力的方式任意踐踏,當下又該何去何從?我們應該在情人節的玫瑰中和圣誕節的鈴聲中覺醒了!
想起一句名言:忘記就等于背叛。我們應當守住中華民族的瑰寶,讓優良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她在新時代里煥發生機!
傳承傳統作文 8
周五,我們看了《百鳥朝鳳》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隨著時間的變化傳統樂器嗩吶消失的過程。
故事的主人公游天明,一開始自己不愿意學習嗩吶但由于父親的逼迫,而去當時最有名的嗩吶匠焦三爺那兒去拜師學藝。焦三爺因看到了他父親摔倒后,游天明所流的那一滴眼淚,將他收為徒弟,經多次磨難,他終于可以拿到嗩吶跟師傅一起吹嗩吶了,漸漸的,他學會了鳥叫,并贏得了其他師兄的鼓勵,隨時間的推移,他的師傅也漸漸變老了,為了不讓嗩吶失傳,便交給了游天明,天明也對所產生的感情,并建立了游家班,決心不讓游家班解散,但隨著時代的.腳步,嗩吶匠將不再受到尊敬,至于最后,不管什么事,都沒有在請嗩吶匠,并被其他樂器所代替,不得已下,游家班已解散,焦師傅在一次百鳥朝鳳中死去!
看了這部電影,我為游天明為父親所留的那一滴眼淚與他對父親的想念說感動。為他用竹竿從河里吸沙系上來的那第一口水而欣喜,為他在暴雨中戲水而同情!為焦師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囑咐游天明不要讓嗩吶失傳而感動。
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傳統的東西已失傳,人們只是一味追求時尚,流行,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應該傳承傳統的工藝,因為那是我們獨有的更是老一輩人的心愿,不應該失傳,行動起來!那不是俗,那是文化,讓我們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吧!
作為青一代的年輕人,我們有這個責任和義務!一起行動起來吧!
傳承傳統作文 9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而今天在手機上刷到元旦舞獅視頻,好像身在其境一般。
瞧,這只調皮的小獅子一蹦一跳地上了臺,它長得十分可愛,銅鈴般的大眼睛,胖乎乎的身子,還穿著一身鮮紅的“衣裳”,張著血盆大口,真惹人喜愛。它先用前爪向大家揮了揮,好似在向我招手呢!然后,小獅子跳上一根木樁,抬了抬前爪,慢悠悠地跳了過去,突然,它的腳一踏空,我的雙眼猛得一閉,然后提心吊膽地睜開,出乎了我的意料,小獅子在梅花樁上做倒立蜻蜓呢!害得我在心里為它捏了一把汗!然后,小獅子來到了鋼絲前,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輕而易舉地走過了鋼絲,兩位舞獅的'叔叔真是配合得默契,場內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小獅子跳梅花樁就更精彩啦!看,它踩著梅花樁上來了一個180度旋轉,然后,又穩穩當當地落在了梅花樁上,又在一根又一根的梅花樁上做不同的動作,看得我們是眼花亂,目不暇接,舞獅快結束了,小獅子又來了一個360度翻跟斗觀眾們個個都贊不絕口,一起喝彩。
接著獅子如火花般的瞳仁尋視著,大口張開著,它忽然倒下,在地上打滾,一圈,二圈……五圈,又猛地跳起,躍上空中,將將伸展撲踢,瞬時一個彩球劃入,即張開已久的大口霎時間咬入彩球,吞入,在地上打了一個滾,吃飽了似的大搖大擺的前后晃悠。惹得觀眾哈哈大笑。
傳承傳統作文 10
中華傳統美德在華夏史上源遠流長,自古至今,從未連續。前有古人,后有來者。
發揚傳統美德是我們新一代中學生的責任。
今天,我在爸爸的帶著下,去超市買了十袋水餃和一些水果,去看望自己的奶奶。到了家,奶奶不在家,我和爸爸將水果放在桌上,動手幫爸爸煮起餃子來,不一會而,白花花的餃子浮出了水面,我知道這是科學中浮力原理,餃子熟了,體積膨脹,浮力增大,于是浮起來了。爸爸把餃子盛了許多碗,一字排開,兩碗留給爺爺奶奶,其余的'送給鄰居老人家。不多久,奶奶回家了,一進門就聞到了香氣,就知道是我們來了。吃到餃子的鄰居爺爺奶奶,都來到奶奶家,跟我們嘮叨嘮叨家常,都夸我爸爸是個孝子,我是個孝孫女。我們都開心的聊了一個上午。
我認為發揚美德是一種提升自我人生價值的方式,也是塑造人的根本素養的形式。我向老人盡孝,付出的只有一份心,收獲的卻是老人的全部。于是我明白了:美德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一次幫同學拿衣服,一次幫助媽媽洗腳,一次,一次,都是美德的詳細表達。在家里孝敬父母老人,在學校團結同學,尊敬教師,在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中,都能折射出我們的身上是否有美德基因。
美德之所以稱之為美德,是因為它是一個真理,一種內在的美。
成長的一點一滴,牢牢地記在我的心中;中華的傳統美德,也不時在我心中回蕩。
傳承傳統作文 11
時間的長河蕩起輕柔的漣漪,中華民族的光芒將河水照得越發清澈透明,我就像河邊的一株小草,仰望著傳統文化的參天大樹。筆墨紙硯,橫豎撇捺,牽著我走進傳統文化的世界。
那個傍晚,太陽像是被墨水暈染過了一般,臉蛋也不再那么紅了。柔和的光芒像胭脂一樣涂抹在墻壁上,倒影也漸漸變得修長。陽光一路相隨,我輕輕踏進這間非凡的小屋。撲面而來的是一陣沁人心脾的香,墨水的濃郁與宣紙的暗香調和在一起,令人心曠神怡,也載著我的一段回憶。
那時,我第一次執起筆桿,將無名指輕抵在筆桿后,老師的諄諄教導化作一滴滴濃墨,沾染了泛黃的宣紙。輕輕頓筆,再小心翼翼地拉出一條水平的線條,最后一收,不知練了多少遍。就這樣的一根根線條,組成了勁美的'漢字。時鐘滴答滴答地響著,我的耐心也在悄然褪色,我加快了速度,工整的字跡也泛起了波瀾。這時老師走過來,他輕輕俯下身子,對我說:“書法是一種藝術,你要學會享受這種藝術,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放慢速度,說不定會收獲更好的效果。”這句話仿佛一束光,照進我幼小的心靈。是啊,在這繁忙的世界里,人們忙于生計,稍稍放慢自己生活的節奏,也許就會找到“柳暗花明”中的那個小村莊。
傳統文化的世界雖然廣袤無垠,但一點一滴都滋潤著我們的生活。我將會踏著腳下堅實的路,用濃墨書寫傳統文化的傳奇。
傳承傳統作文 12
咱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吧!
每一年得到五月初五是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美味可口的粽子吃,我們家也不例外。
今年的端午節,外婆來我們家包粽子,我看見外婆準備的材料可多了,有粽葉、糯米、綠豆、五花肉,外婆說她今天要包的'是綠豆粽和五花肉粽,我看見外婆把粽葉卷得像一個斗一樣,再把糯米、綠豆和五花肉放進去,然后在上面再蓋一層糯米,再把粽葉包好,一個綠豆五花肉粽就做好了,不一會,外婆就包了一籃子的粽子,然后我看見媽媽把這些粽子放進一個大鍋里面,把蓋子蓋上,再開火,煮了好久,我終于聞到了淡淡的粽子的香味,原來粽子已經熟了,于是我就叫媽媽拿了一個出來,我迫不及待的剝開一個粽子嘗了嘗,“啊,真香,真是回味無窮啊!”我邊吃邊說。
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賽龍舟了,就是一群人坐在船上,用船槳來劃船,船頭做成一個龍頭的樣子,船尾是龍的尾巴的形狀,之所以叫龍舟。岸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為他們加油、吶喊,可熱鬧了!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如果你們還想知道的話,就來我們中國體驗體驗吧!
傳承傳統作文 13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身為中國人不僅應該學習優秀文化,還要傳承傳統美德。
中華上下五千年,通過這五千年的延續和發展,我國形成了泱泱大國的民族精神。我們也要學習這種民族精神。
我們中華文化亦稱華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化。
中國神話,中華文化與歷史的瑰寶,通過口耳相傳或書面文字記載等各種形式流傳在寓言,小說,宗教,舞蹈,戲曲中。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話會被假定是歷史真實的一部分。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也是作為中華民族信奉的圖騰,龍身上寄予了美好的品質和神奇的傳說。在龍的身上集中了人們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間的杰出人物稱為人中之龍。
無論是什么中華文化,我們都應傳承下去,從現在開始,"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境界。努力學習優秀文化,傳承傳統美德。
傳承傳統作文 14
傳統節日是中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濃縮著一個民族的精神,標識著一種風俗,彰顯著一種價值。
相信大家對我國5000多年歷史中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并不陌生,但真正去了解它們的'人很少。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和韻味。
可是這個時代的腳步太快了,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感受本屬于自己國家的文化。可能是社會變化得過于迅速,許多人早已沉迷于異國文化。然而,無論社會如何變化,我們都不應迷失了方向,都應該心系祖國。
“洋節”在許多青少年的眼中,已超越了中國傳統節日,這讓人深思。不少年輕人,對待洋節都要準備好幾天,而到了傳統節日卻草草了事。年輕人重視洋節更多于傳統節日,往嚴重了講,不久的將來可能會讓洋節代替傳統節日,這個后果不堪設想。
傳統節日都是需要我們傳承的,我們要將祖國的中國的傳統節日傳承下去,切勿斷傳了。讓我們的后代來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我們一起保護傳統節日,讓它繼續在中國的歷史上絢麗多光彩。
傳承傳統作文 15
窗花是一種貼在窗戶玻璃上的剪紙,是我國悠久的民俗,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各種各樣、色彩明亮的窗花。窗花不僅可以嚇跑年獸,還代表著幸福吉祥的美好寓意。
今天,我和幾個小伙伴們拿起了剪刀,在五顏六色的彩紙上,開始了剪窗花的旅程。首先把紙折成一個手掌心大的正方形,其次用鉛筆在紙上勾畫出精美的輪廓,然后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沿著輪廓慢慢地前行,前行的過程就像一條條小溪在我手中流淌,又像一只海鷗在海面上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不一會兒,就剪成了我想要的圖案。我迫不及待地但又慢慢地把它打開,啊!一個帶著我濃濃希望的龍樣的“福”字展現在我的面前,她就像一條帶著美好祝福,帶著美好憧憬的即將飛向天空的`祥龍,讓我對未來的每一天充滿了活力。
小伙伴們的“福”字各種各樣:有的像溫暖的房子,有的像翩翩起舞的仙子,還有的像財神的金元寶。這些作品一個個都栩栩如生,讓我深深陶醉著。
剪窗花是一種藝術,一種文化,一種代表中國人民勤勞的象征。我們偉大祖國還有更多的傳統文化等著你去傳承。
傳承傳統作文 16
若我是一片落葉,那么祖國就是陪著我長大的大樹,若我是一顆在天空中的星星,那么祖國就是一望無際的星海……但是不管我們是多么渺小,也可以為傳承文化做一點力量。
認識文化就要先從中國傳統節日開始做起,比如:有寓意吉祥如意的`春節,在這個節日里,我們可以貼春聯,把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氣象,我們還可以在光下吃團圓飯,回憶著以前的一點一滴,談論著自己的新年愿望。有千古在詩中說到的中秋節,蘇軾的“但愿長久,里共嬋媚”;蘇轍的“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眾多詩人筆下的中秋節是多么愁思,在現代也是這樣的,人們望著天中圓月,訴說自己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古往今來,人們都把中秋節看作自己吐露思念的日子,有充滿歡聲笑語的兒童節,全國兒童都會在學校表演節目、做游戲、好不快活!
中國是個充滿文化的國家,在傳承先人文化的同時,也要為現在的生活做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例:我們學生就應該好好學習,為建設偉大祖國而奮斗終身!而老師會做好自己的工作,教育出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來!
在最后我想對我自己說一句鼓勵自我的話:“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傳承傳統作文 17
臭豆腐是一類廣為人知的小吃,歷史悠久,最初源于湖南長沙色香味美,十分好吃。豆腐的外皮十分酥脆,外焦里嫩。雖然它的制作過程不難,但是也要花上一份功夫。
今天下午,我和同學一起去了小吃街的長沙臭豆腐小吃店,去仔細觀察了一番臭豆腐的做法,起初小吃店前沒有什么人,我們倆看著鍋里油滾滾的臭豆腐,以及大屏幕上的介紹,垂涎三尺。就耐不住性子的點了兩份,只見工作人員立馬拿起了長長的漏斗勺,小大油鍋里倒了兩碟臭豆腐,一倒入鍋中,豆腐在鍋里頑皮的像個孩子蹦蹦跳跳的。鍋中的油還跟著它們打著節拍。工作人員拿著長長的漏斗勺,進行翻制,眼睛聚精會神的盯著鍋中的豆腐。仔細的制作著,把握著油溫,在一分鐘后工作人員立馬把豆腐盛出。交替給了旁邊的.另一位女阿姨,只見阿姨熟練地操作著。將香菜、辣椒、酸豆角、湯汁拿了出來。將豆腐用長筷子。從中間破開,將湯汁灌入。仔細的在每一塊兒豆腐上,放入一點辣椒,和一點酸豆角。又熟練的將豆腐放入碗中,再加入一小碟香菜臨入一點熱油。站在工作臺前就聞到了那臭豆腐和湯汁臭臭的味道,再仔細一聞香氣撲鼻,真忍不住嘗上一口。這時,工作阿姨將兩碗臭豆腐分別遞給了我們倆。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腐就這樣做好了。
我正準備離開時,看見工作阿姨滿頭的汗水,真是辛苦。在這炎熱的夏天里,站在油鍋前,為人們制作美食,真是不容易呀!看完這制作流程,我覺得,制作一樣美食真是不易呀!雖然我們吃在口中認為它十分可口香甜。可誰也不知這背后那些制作美食的人們付出了多少。汗水。所以我們要珍惜美食,更不可以浪費,要知道粒粒皆辛苦。
傳承傳統作文 18
“學習文化的最好方式是體驗。要不斷地用新方式,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激起他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這個過程一定是潛移默化的、漸進的。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實做。”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馮驥才對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生活相融,青少年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回答,引發公眾共鳴。
然而,受理念認識和方式方法的影響,現實中,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工作難免泥沙俱下,水平參差不齊。更有一些別有所圖的人,打著傳統文化的旗號,做著違背文化發展規律、教育發展規律,甚至與中華傳統人文精神背道而馳的事情。比如,熱衷于炮制“千街一面”的明清風情街,或借文化名人節之名行商業買賣之實;一些國學班、周易班借傳統文化招牌瘋狂斂財。還有滿天飛的傳統文化讀本教材,只在乎如何跑馬圈地、搶占市場,質量上卻馬馬虎虎甚至漏洞百出。
我們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果不是對每一項工作都孜孜以求,都盡力挖掘背后的文化精神、美學價值、道德境界,都盡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真善美,都盡力做好傳統與時代的相融相通,那我們的工作就很容易淺嘗輒止、流于表面。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一項輕松容易的工作,宋代張載視“為往圣繼絕學”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一樣重要,足以見其任重道遠。當然,我們贊成“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實做”,并不是說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要下大力氣、不要趕快做,而是指要認識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一條漫漫長路,是一條艱辛的路,要尊重文化建設的規律,要有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溫情和敬畏。
傳承傳統作文 19
歷史,是值得被人類尊重的。歷史文化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有著許多幫助,沒有歷史哪有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呢?
可能當我們把一位歷史名人傳播出去,贊揚他時,會說他給某國帶來多大幫助,但不知大家想過沒有:他一定是個好人嗎?如果有證明,那這一定是真的文化嗎?誰也不知道,因為那已經是過去的過去了。現在有許許多多的考古學家,都忙著考古,他們是怎樣證明一個人的好壞呢?憑古代的文字?不行,文字不一定是真的,就算是某個歷史文學家的詩中記載了詩人是個怎樣的人,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所以我常常感到疑惑,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或讀到的有關歷史的'作品,到底是想傳承歷史文化,還是摧毀它們?
舉個例子,歷史劇《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人?難道編劇不能讓他與歷史上的曹操一樣嗎?在這部劇中的曹操和歷史上的曹操差別也太大了,難道就為了追求影視劇的收視效果可以不尊重歷史嗎?我很想問問編劇和導演:你知道嗎?如果這部劇被很多人看到的話,他們受到誤導會認為曹操就是一個陰險惡毒之人。傳播點正能量吧,不然這件事后人也會照做在你自己身上的,你好受嗎?
最近有許多人在網上爆料歷史上的焚書坑儒是項羽所為的,而歷史書上卻說的是秦始皇,我應該相信哪邊?這是在傳承歷史文化嗎?不,完全不是,我們應該把握其本質,如今很多做法不見得是在普及歷史。
對此,目前針對歷史的看法主要有兩個:一、加強對歷史的管理;二、從此不再解讀歷史。我個人更認同第一個看法。
歷史,讓我們好好尊重它吧,別再犯傻了,我們要好好傳承歷史傳統文化。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傳承傳統作文 20
傳統美德是什么?它是匯成汪洋的水滴;是茂密叢林的樹種;是描繪彩虹的顏色;更是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題記中華民族悠悠5000年的歷史長河,閃耀著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創造的璀璨文明。中國向來以“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于世。其中,孝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往今來,孝文化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珍寶。
中國古代君王講究以孝治天下,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動天,表達了古人對“孝”的無限贊美。在我的故鄉,就有這么一個傳說:2000多年前,呂純陽化作一賣油翁來東京城試探人心。一個銅板,油隨便打,貪心者都來占小便宜。一葛姓男孩奉母命來打油,付好一銅板,只盛了一小瓶油。呂純陽問:“為什么不用大瓶裝?”男孩說:“母親說,買東西要憑良心,一個銅板只能買少許油。”呂純陽見他心地善良,又是孝子,就告訴男孩:“過些天村旁的石獅嘴里出血了,這里就要塌了,你背上娘只管逃生。”
果然,有一天石獅嘴里出血了,他背起娘就逃,身后的陸地陷下去成了汪洋,他逃到一座高山上,放下娘歇息。說也怪,一放下娘,地就不塌了,他們在此住下,此山稱為黃楊尖。男孩長大后在山中采藥煉丹,成了葛仙翁。人們被葛孝子的精神感動,就在每年農歷四月初八他生日時上山朝拜。當然,不僅是孝,互讓互敬、講究禮節、對傳統節日的重視也在社會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馬路上車讓人體現出社會文明;每一個傳統節日都張燈結彩,好不熱鬧!在家庭中,和睦幸福,和平相處。大人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孩子用好成績回報父母,一家三口相處的其樂融融。傳統美德更是無處不在,讓人與人之間都充滿了寬容、誠信。親近傳統,傳承美德,共建和諧家庭,是我們的信條,希望它能一直傳承下去。
傳承傳統作文 21
哎,這個世界讓我感到陌生了,這是前一段時間我聽到爸爸的哀嘆。
那天,我回到家中,剛進門就聽到爸爸發出了這聲哀嘆。起初,我不明所以,但當我坐下來,陪著爸爸一起看新聞的時候,我明白了。原來是那件關于幫扶老人卻被誣陷的事情。據我所只這件事影響非常大。在網絡上都傳瘋了。
我記得在那段日子里幾乎所有的電視新聞都在播報這則新聞。我聽說因為這件事大家都不敢隨意的幫扶老人,甚至在面對偷盜、搶劫等不良的違法犯罪行為都不敢伸出援助之手了。這不新聞正播報著此類的事情嗎?難怪平時溫文爾雅但正氣十足的爸爸會生氣呢,發出那樣的哀嘆。看到這兒我也覺得一陣揪心,情不自禁的發出了一聲感慨。突然,爸爸不在唉聲嘆氣了。似乎他聽到了我的感慨,眉頭不再緊皺了。我驚奇的發現爸爸的嘴角微微上揚,是的爸爸在笑。晚上,吃過晚飯爸爸把我叫進他的'書房問了我對有陌生人摔到扶還是不扶的做法,當時我脫口而出‘當然是去幫扶嘍,這有什么好猶豫的’,我嘀咕著。他似乎聽到了我的嘀咕對我投來贊許的目光。那時看到他對我的目光我十分不解,幫扶摔到的人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嗎?這不是從幼兒園老師就叫我們的嗎?爸爸沒有讓我離開給我講了一個關于叢飛的事情。
叢飛用自己演出爭來來的錢資助了十幾名孩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但當從飛被查患有白血病住院治療的時候,沒有一個他所資助的孩子來看望他,一個沒有,這不免讓人心寒。其實這些孩子完全可以動手制作一個手工作品,寄給從飛助他戰勝病魔。傳統文化如此缺乏我們要傳承好它。
傳承傳統作文 22
煎餅果子是一類廣為人知的小吃,歷史悠久,最初以源于天津。色香味美,十分好吃。它的外皮酥脆,內餡軟綿。雖然它的制作過程很簡單,但也需要足夠的熟練與耐心。
今天上午,我和同學一起去小吃鋪觀察了煎餅果子的做法。我們點了兩份,然后就各自聚精會神的觀看了起來。制作煎餅果子的材料有和好的面糊,雞蛋,配以面醬,蔥花,火腿腸等自選材料作為佐料。只見老板先把鍋燒熱,倒入少許的油,用廚紙把油抹勻鍋底。然后用大勺從桶里舀出一勺面糊,鋪在鐵鍋上,用刮板以順時針方向將面糊鋪均勻,觀餅面,隱隱約約能看見黑鐵鍋,但餅卻無一處漏洞。接著他拿起一個雞蛋,打碎后把蛋黃撒在面糊上,還是用刮板將蛋黃和蛋清均勻攪拌混合,再均勻鋪在面糊上。這餅便從淡黃色變成深黃色了。接著拿起胡椒瓶往面糊上撒入一些胡椒。然后老板左右手各拿一個鏟子將面糊翻了一面。在這烙好的一面上用刷子刷醬,醬的種類可以顧客隨意挑選。師傅刷的那是我最喜愛的甜醬,把甜醬撒之后,這煎餅果子就變得更誘人了,因為已經能聞到一絲香味了。接著老板從一個盒子里拿出一些肉,撒在甜醬之上。然后抓起一撮蔥花不緊不慢的也撒在面糊之上。這位師傅又拿出一個大油條,將它用手掰成兩半,放在面糊上,我還要了一個火腿腸,最后師傅迅速拿起一把小刀,將煎餅果子十分均勻的.切成兩半,然后用小刀壓平,分別裝進一個袋子里,那剛做好的煎餅果子十分燙手,但那位師傅就像沒感覺一樣,直接用手拿起來,裝進袋子里。就這樣,一個煎餅果子就完成了。
看完之后,我覺得任何一樣技藝都有它的不易之處,我們所嘗到的可口的食物做起來卻很不簡單,所以說,我們應尊重它們,不能因為某種原因而歧視某種技藝或工作。
傳承傳統作文 23
轉眼,在人世間活了十二年了,那么,在這十二年的成長里,我擁有了什么品質呢?哪些地方還有缺乏,需要改進呢?而這些品質又是如何養成的呢?
小時候,我纏著爸爸要看動畫片,爸爸卻翻開了戰爭片。我不解,爸爸說:這些戰爭片,記載了我們祖國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我更加不解:既然是不堪回首,那么為什么要看呢?爸爸意味深長地說:因為忘記過去也就是背叛。爸爸說:孩子,你長大就懂了。長大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多么漫長,多么遙不可及。如今,我終于明白了,或許,我的愛國之情就是在那一刻悄悄發出了芽吧?
我身上的缺乏還有很多。我沒有諸葛亮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執著精神;也不可能像孟佩杰那樣不但不惹母親生氣,還都母親歡笑的孝心;我也沒有宋魚水的公私清楚,總會因為怕被孤離而放別人一馬……這些,都是我要改正的缺點。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留下了許多優秀道德遺產,這些道德遺產,就是中華美德。但是,中華美德就像是祖國秀麗多嬌的大好河山一樣,又有幾人能擁有中華美德的博大精深呢?你們可知,中華美德的其中的一點“寬以待人”并不是別人打你一巴掌都不還手,而是“低頭處事”的意思?
……
希望中華的美德之花開遍世界,希望中華的美德之花喚醒人們的意識,希望中華的當我問你:“節省是什么意思?”時,你當然會不假思索地答復我的提問:“那還不簡單,節省不就是節儉節約的意思嗎?我記得我們一年級的時候就學過了!”是的,節省的意思我們一年級時就學過了。那時,教師對我們說:“小朋友們,我們要節約飯菜,節省一些,節省就是節儉節約,大家得節約水電!”教師的教導我們都牢牢記在心中,但是我們又做到了哪些呢?
傳承傳統作文 24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其柔弱于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古人的天人合一,今人的科學發展;古人的剛柔并濟,今人的和平共處;古人的“局力重民”,今人的“以人為本”;古人的天下大同,今人的和諧社會。世間萬物無不追求統一發展。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似乎已沒有文化的隔閡,時間與空間的枷鎖已經被網絡和信息技術徹底拆除。再也看不到曲水流觴把酒賦詩的'浪漫情懷,看不到九層臺上的巫舞搖曳,聽不到月下江畔的簫聲幽咽,聽不到囊螢映雪的瑯瑯書聲。無論高樓林立的學府里,還是竹籬茅舍的鄉村中,無論是獨居一室的枯坐時,抑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文化良知的人都應捫心自問:我們的文化根基在哪里?我們的文化認同在哪里?我們的文化長河將奔向何方?
歌舞升平里,為什么就沒有一點空間傳遞文化的火苗?為什么就沒有一點點淡雅之心。離開這俗世一會,去感受那漸行漸遠的遠古絕響?傳統文化是美的,只是我們沒有靜心去感受;傳承文化是快樂的,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去參與。《梅花三弄》的曼妙旋律,《清明上河圖》的精工妙繪,《空城計》的抑揚頓挫,哪一件不散發著文化的芬芳,你感受到了嗎?你體驗的是超凡脫俗的美與快樂。追求時尚與個性是人類的天性,而能與傳統文化交心,能為傳統文化的傳承盡一份力,得到的將是永遠的時尚與個性。手中緊握住一把打開文化的鑰匙,將那把封住文化長河的大鎖打開,讓文化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陽光、空氣和水,讓它們成為我們的血液。打開這把鎖住文化的鎖的鑰匙,其實就在我們心中,只有我們心中這把無形的鑰匙才能打開那把無形的鎖。紛繁世界有太多的韻華,只要我們保持那顆追求的心,文化的土壤便會滋潤著我們。依稀中,你是否聽到洞庭湖畔范仲庵的深沉呼喚,你是否看見李煜在七夕的月下填詞賦詩的幽幽哀傷。
傳承傳統作文 25
我們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傳承著五千年的文明。禮讓、家風、文明之行為都是文化的傳承。
旅行,可以讓我們去觀看世界,可現在的外國人在一些旅游圣地都用中國字體寫了讓我們怎樣怎樣的字樣,而沒有用其它國家的外國字寫出這些帶有羞辱的字。
看到這些字時,我有點憤怒,我希望我們的中國人在旅游時注意自己的言行,我們是強大的,不能因為一點不檢點小動作,而被外國人看不起。
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年輕人的行為:在公交車、地鐵站這些地方,有了老人,殘疾人,孕婦時,他們只會穩若泰山地坐在位置上,不屑一顧的看著他們,不起來讓坐,我只想知道你們的良心何在,你們的心不會痛嗎?難道沒有學過尊重長輩和禮讓這些道理嗎?好多天真無邪的兒童都比你們這些長大后的年輕人知道讓座的這個道理。
我們的中國是有著文明禮儀之邦稱呼的大國,可是現在呢?人們吃完東西就會隨手把垃圾扔一地,最后還是環衛工人清理干凈的。但是你們知道環衛工人早晨多早起床上班嗎?早晨許多人還在睡夢中時,他們就已經起來了,下班也是在人們進入夢鄉后才剛剛下班的,我真的要為他們點贊,卻為你的行為感到悲哀。
我想起一首詩,"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兩萬……"可是現在的長城三分之一都已經沒了,那一定會有人對我說:"那不還有三分之二呢嗎,還長著呢。"那我想告訴你不是的,現在的三分之二中的'三分之一以前被人為破壞掉了,滿身傷痕累累的,而現在只剩下那孤獨的三分之一,而那些傷痕累累的印記也是被垃圾破壞的。你們難道就不可以保護一下我們現在所有的嗎?你們難道不知道當時因為修長城害死了多少平民百姓嗎?
雖然現在已經進入了科技時代,但并不代表機器可以代替的了人,因為機器的生命是由人類給的。雖然現在的人不愛護環境,但我相信一定可以改變,繼續傳承起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禮儀。
傳承傳統作文 26
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國人都在過小年。
如今,許多年輕人不懂得過小年的內涵。過小年,也叫辭灶,作為“一家之主”的灶王爺,每年都上天“開年會”,匯報這家人一年的道德表現,從老天爺那里領取對這一家人的獎懲。因此,各家都十分重視辭灶儀式,除了給灶王爺供餃子、燒紙燒香,還用糖塊、柿餅、蜜棗、花生、蘋果等香甜的供品來供奉灶王爺。所以,每家灶臺旁邊的墻上,都會貼一張灶王爺的年畫,年畫兩邊是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積善得福,這項民俗活動使人們形成強大的心理暗示和道德指引,包含著對道德的敬畏,對未來的美好期盼。
辭灶,是年俗文化的序曲。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一連串年俗接連不斷。從城市到鄉村,“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不斷響起,年味兒越來越濃,過年的節奏也越來越快。在鞭炮聲的催促下,億萬中國人像潮水一樣在中國大地上四處涌動。
我們不妨從空中俯瞰中華大地,億萬人次向著不同的方向奔走,所有的鐵路、公路、水路人潮洶涌,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盛大景象。而推動億萬人向四面八方奔涌的超強動力,是那抹鄉愁,是縈繞在每顆心間的絲縷親情。
辭灶之后的日子里,家家戶戶都忙著置辦年貨,叫做“辦年”。添新衣,蒸饅頭、做花饃、做豆腐、做年糕、做發團、炸雞炸魚炸肉、買酒等。這一系列物品,都能通過諧音表達對幸福的期盼、對未來的祝愿。
面對豐盛的物質生活,人們的'情感進一步發酵。過年了,該孝敬一下父母了,一塊肉,一袋面,一瓶酒,一件新衣,不論多少,不論厚薄,都是兒女的感恩之心。尤其那些在外的兒女,不論遠的近的,紛紛踏上回家省親的路。這種氛圍像溫室,催發了人倫親情,慈孝仁愛之心趁著節日的溫度在中華大地上彌漫、蕩漾。還有很多人趁著這種氛圍,看望七姑八姨、三朋四友,重溫久違了的情感。更有一些人,把這種情感延展到社會層面,去看望孤寡窮困人群,送去人間的關愛。
年俗,行進在天寒地凍的時節;人心,蕩漾在暖意升騰的陽春。
傳承傳統作文 27
變臉是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云南部分地區。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在面對兇猛野獸的時候,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而現在,變臉成為了收人喜愛的一個節目。川劇變臉還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并傳承下來的民間藝術瑰寶;也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抹臉”、“吹臉”、“扯臉”。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彭登懷——川劇的變臉大師!他的變臉技術那可是十分高超的,他二十五秒就可以變出十四張臉。看了他的表演后,讓我嘆為觀止。
音樂響起,彭大師穿著戲服,帶著臉譜,大步圍著舞臺走了一圈后來到了舞臺中央。他把手一揮,戲服遮住臉后,頭一抖。一張新的臉譜出現在了他的臉上。我定睛一看,才發現有一些細繩子連著每一站臉譜掛在他的腰帶上。每當要在換臉時,他就扯下一根,而臉譜就留在了他的衣服里。我想:這就是戲劇中的扯臉吧”。突然,音樂激昂起來,他一個翻身伏在舞臺上,他眼睛一閉,對著舞臺吹了口氣。等他站起來時,又變換出了一張新的臉。在我正納悶時,發現舞臺上放著一個很不明顯得小盒子,我想:這個盒子里裝的可能是化妝粉末。當他要變臉時做個伏地的動作向小盒子吹口氣,把粉末吹到自己臉上就變了一張臉”。這一定就是吹臉了吧!這時,他用手向臉劃過,又變了一張臉。我想這一定就是用手把臉譜劃到了帽子里。可他又離近變了一遍,我才看出是他用手在臉上抹了一下。這一定就是抹臉了吧!音樂到這時就停止了,他把頭一搖,變出了他真實的面孔——表演到此結束。
看著這簡單的.表演,其實要把它做的完美,是很不容易的。一個小小的錯誤,就可能影響整場演出。彭大師把中華的藝術瑰寶很好的展現了出來,他那精彩的表演,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傳承傳統作文 28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置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富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快樂,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舍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歷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里觀了燈。
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了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并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芒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為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傳承傳統作文 29
前幾日路過平江路,遇到一位買豆腐花的老奶奶。于是便抱著嘗試的心理買了一碗。一碗下肚,咂咂嘴。雖說猶意未盡,但總與記憶中的味道差了些。
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星期天。因為每當這時,會有買豆腐花的老爺爺從村東頭騎過來,高聲吆喝:“豆腐腦,豆腐腦嘞!”每次我聽到這蒼老的叫賣聲,便急忙拉著奶奶拿著碗,去買豆腐腦。
“小朋友,又買來毛豆腐腦啦!”
“嗯!”我努力踮起腳,好讓碗放在車上。
“好咧。拿好,小心別燙著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豆腐腦端在我手里,輕輕的來回吹著。豆腐腦在碗中輕輕顫動著,些許的蔥花和香菜在上面漂著。我端著這碗豆腐腦,就像端著整個世界。
看著這碗豆腐腦,我的.腦中忽然閃現出一副畫面:
房子已經很老了,窗戶上的報紙早已泛黃,些許的冷風從破洞中吹進來。一位老人站在一個鐵鍋前,蒼老如枯樹枝般的手正緊握住一把勺子,費力的來回攪拌著,沒轉幾下便要停下來,急促的喘幾口氣,再換另一只手攪拌。等燒好后,老人在吧豆腐腦放入一個大碗中靜置,等成型后,再往上面撒上蔥花、蒜末、香菜碎末等。老人長吁一口氣,拿起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望著已經做好的豆腐腦,嘴角隱約浮現出若有若無的笑意。
吃完后,我抬頭看了看奶奶又看了看車上的豆腐腦。在一旁和奶奶聊家常的老爺爺就笑著問“吃完了,還想要嗎?”“要!”于是,老爺爺又給我盛了大半碗。正當奶奶給錢時,老爺爺卻一把推回去,“不就半碗豆腐腦嘛,又不知值個錢,還給什么錢吶。”說罷,也不顧奶奶的再三推辭,騎車向下個村子,叫賣聲不覺。
如今,現在買豆腐腦的人都是為了錢而豆腐腦,而不是為了豆腐腦而豆腐腦。它們早已被城市給“污染”了,再也找不到那種令我感動的味道了,再也找不出那種手藝了。
我忽然覺得有些傷感,哪些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中國特色食物漸漸的都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水餃、冰糖葫蘆、年糕……難道這些手藝都消失了嗎?
希望這些手藝能真正地傳承下去!
傳承傳統作文 30
糖畫,相信大家都聽過,就是用糖做成的畫,它就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僅用一個勺子一點糖稀就可以畫出栩栩如生圖案,拿在手上邊吃邊食用,就憑這一點大多數食物就做不到,所以它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
賣糖畫的人身邊總是會圍滿密密麻麻的人,他們都是被這奇妙藝術所吸引的。我也買過糖畫并選擇了最有可觀性的畫--龍,買糖的老爺爺聽到后拿起工具就開始做,只見老爺爺以勺子為筆,以糖稀為墨,屏住呼吸把小勺微微一顛,糖漿便向那冰冷的大理石澆去,我在旁邊看的入迷,看著那泛著光的糖漿,在陽光的照映下顯得更晶瑩剔透。
轉眼一看,老爺爺始終沒有停止屏住呼吸,又見他開始動胳膊,那動作十分輕柔,可那輕柔中又夾帶著堅韌,胳膊的搖動速度時快時慢,他的手法十分嫻熟,就像一個教官正在訓練他的“士兵”。不過一會,“龍”已經快要畫好了,可是我并沒有因為這樣而高興,我的注意力全部在老爺爺身上,我看著他的眼睛,仿佛有一條完整的“龍”在他的眼睛里歡快的跳躍……
糖畫終于要做好了,老爺爺似乎快速的運了一氣將剩下的糖稀澆在大理石板上,我以為做完了,可沒想到他從旁邊拿出了一顆沾滿糖漿的豆子粘在了“龍”的.眼睛上,真不愧是畫龍點睛。最后,老爺爺拿出一根細竹簽放在了糖畫的中央,等到糖稀完全干了,他便拿出鏟子鏟起糖畫遞到我手中,剛“出爐”還散著熱氣的糖畫真的是栩栩如生,我將輕盈剔透的糖畫拿在手中仔細的欣賞它半天都不愿意吃掉這件藝術品。
這是我第一次吃糖畫也是最后一次,現在全國各地已經很少見到賣糖畫的了,因為這個手工藝是從古時候傳承下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繼承者也越來越少,我多么想去學這門手藝,將這個中華民族的一顆最為璀璨的明珠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傳承傳統作文 31
讀了“傳承傳統文化,共筑精神家園”教育讀本,我心中的結漸漸解開……
小的時候,每當過年,外婆就會送我們小輩每人一個中國結。那時,與爸爸給我買的玩具相比,我只覺得它單調、難看。
單調無味的紅繩上打了許許多多的結,多無聊的東西啊!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也漸漸明白這單調的紅繩與藝術和文化沾似乎有聯系,于是就覺得它多了幾分韻味,但仍不太喜歡,它遠沒有網絡游戲對我的誘惑力。
有一年外婆送我們中國結的時候,我看見她手中握著一串兩條魚相緊靠、魚尾處垂下一串紅穗子的雙魚結,它好像一直盯著我哩!
可是,最后塞進我手中的卻是一只在我看來十分丑陋的平安結,單調而無味,我干脆直接把它扔到地上,并亂踩一通,嘴里還念叨著“壞東西,壞東西!”
外婆無奈地撿起平安結裝進口袋,她說我一連病了好久,送我平安結是希望我這一年內都能平安健康。而我卻沒能領會她的心意,——外婆是愛我的.,她只是把每年對我的期望都寄托在了中國結中,而我卻耍起了小孩子脾氣。
不久后,我如愿的收到到了雙魚結,可卻覺得它沒有那么好看了,甚至就像我一樣蠢笨。對外婆的愧疚與平安結一起結成了我的心結,死死地系在我的胸口,無法解開。
不知是因為這心頭的結還是外婆的手藝好,我竟越來越喜歡中國結了。后來,外婆一邊教我們打中國結,一邊告訴我們,中國結是很早以前就有了的,每一只中國結都有自己的寓意,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是用錢可以買得到的,那是一種心愿,一種期盼,我們不能讓它從這世界上消失了。
最近,讀了“傳承傳統文化,共筑精神家園”教育讀本,我了解到,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包括中國結在內的無數傳統文化,書法、古琴、戲曲、文學……它們是無價的精神財富,是炎黃子孫共同的精神家園,我們當然應該將它們傳承下去。
現在,我喜歡中國結,我喜歡傳統文化,它們是我永遠的“心結”。
傳承傳統作文 32
前不久,我和其他小記者看了一場木偶戲。
這場戲主要講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因為全程都是說本地土話,實在聽不清楚,只能靠媽媽翻譯。不過也很開心,畢竟第一次看木偶戲,很新奇,想不到家鄉還有這么有趣的藝術。
后來才知道,木偶戲是我們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了不起。不禁對木偶戲的演員們充滿了欽佩。
演出結束,我們找到演員們采訪。這些老藝人的年齡都已有70多了,他們自己說“快不能演了”。
老演員們告訴我們,玉林本地的木偶戲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唐朝的時候就有了。天啊,原來是那么久遠的了,太不可思議了。“今天演的《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就是為你們警醒,這是我們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你們好好傳承下去!”
不過說是這樣說,老演員們感嘆說“要想傳承下去也是困難重重”,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去高檔次的電影廳看3d、5d電影,根本不愿意來這,更別說傳承下來,到時候可能連會拿木偶的人也找不到……”,說到這兒,面前的`這位老藝人眼里有一絲絲亮光,他流淚了。
木偶戲雖結束,我耳邊卻動蕩著那位老藝人的聲音,回想著老藝人說的話。真的,就連爸爸--電腦和手機幾乎成為他最重要的寶貝,有誰有興趣去關心那么“落后”的東西呢?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傳承下去,確實值得人們思量呀!老藝人們和我外公那輩人的興趣愛好,我們不可能只憑著學業單一地來傳承。要想跨過這一個門檻,必須要接好這一棒,告訴后代們,一代代傳承下去,這才可能永久地使它成為我們的驕傲。
就比如說我們的敦煌壁畫,日子是一年年地過去,可是,總有一天它終究會消失,那我們的后代,就只能在它沒有消失之前,盡量去把它拍成記錄片,放在文學館里存放著,給后人們看……我們的木偶戲也不例外,當然少不了影音資料,但如果我們繼承了文化的傳承,它就不會消失!
傳承傳統作文 33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古代發展而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過好傳統節日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更是對中華兒女身份的重要認同。
過好中國節,保證傳統是前提。傳統既是文化、習俗既是文化,傳統文化蘊含在生活之中,也體現在每個傳統節日里。傳統節日之所以和平常的日子不一樣就在于這一天就要做和平常不一樣的事情。春節,我們要闔家團圓,辭舊迎新;清明,我們要踏青郊游,追思故人;端午,我們要劃龍舟,吃粽子;中秋,我們要團團圓圓,賞月吃月餅等等。傳統活動和習俗的繼承是中國節是還是中國節的保證。
過好中國節,生活熱情是關鍵。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日益富裕,現在我們不用等春節才能有新衣服穿,想吃月餅、粽子超市里隨時可以買,好像年味變淡了,節日放假也變得沒那么期待了。其實傳統節日還是那個傳統節日,變得是我們。我們習慣了平平淡淡的生活,每天過的如出一轍,生活變成了復制粘貼,我們變得不知道如何打扮自己的生活。傳統節日其實是平淡日子的一個突破口,我們在這些日子里可以有更多的儀式感,只需要我們對自己的生活多那么些熱情。
過好中國節,文化自信是根本。文化自信更多的是自我認同,我以我是中華兒女為豪,我的行為習慣是符合中華兒女的設定要求的。中華兒女的樣子就是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有著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生活習慣,過著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的人的`樣子。只有發自內心的認同,才會覺得傳統節日是我們理所當然應該過的。
中國的傳統節日市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過好中國傳統節日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我們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輔以自身對生活的熱情,過最地道的中國節。
傳承傳統作文 34
襄陽紅糖餅,傳統小吃,也稱湯鍋烙,有一個流傳許久的習俗,過小年的時候,“拜灶王,吃糖鍋烙”。家家戶戶準備一盞香油燈,放上一些水果和點心,祈求灶王爺保佑全家平安,來年風調雨順。拜完灶王爺,全家聚集在一起,每人手里捧著剛烤好的熱氣騰騰、酥脆可口的紅糖餅,一邊聊著家長里短,一邊時不時掰下一塊香氣四溢的紅糖餅放進嘴里,這一年的甜蜜仿佛都在這個時候融在嘴里,流進心田,溢在臉上。
不僅吃糖餅講究,做也是一門技藝。桌子上的物件很多,如刷了新油似的擺在面前。他拿出了一個面餅。如手心般大,手掌般厚。老板的動作很嫻熟,做一個絕不超過1分鐘,先簡單的揉面,后是撒面粉,這最講究的,前三個手指只輕輕捻起一點兒,輕輕的撒上去。那面粉像是水簾洞的水,絲毫不斷,泛起波瀾。看著少,卻好似撒不完,只是一層若隱若現的紗布輕輕地躺面餅上,若隱若現,似蓋上了一層飄渺的被子。他絲毫不慌,并不是特意想展示的。拿起了紅糖,是如沙子般細膩,包法跟包包子差不多少。合完口后,才是搟面。這是非常重要的.。為不讓紅糖出來。老板由內順時針搟到外,搟面杖必須用好的實木。這樣下去才會有力。他動作十分輕緩,讓人感到放松,但我卻聽見桌子發出抖動的吱吱聲,他好似在玩水班嬉戲。反復幾次后,大致有了成形。得把面餅搟得更平。尤其是邊緣,需得搟細膩了,如果凹凸不平,肯定會影響口感,面餅也鼓不起來。完后會連甩幾次餅,才擦掉多余的面粉,慢慢好了,他用手一蓋,又是一甩,準確的放在鍋上烙,技藝好不好,全得看烙餅,鍋上的兩個紅糖餅,相互抖動著。顯得如此親密,它倆盤旋著,仿佛要吞了對方,微風過處氤氳淡淡的清香,直到兩邊金黃,薄地能讓人看見里面的紅糖“翠色欲流”。
咬下一口,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十分酥脆。做紅糖餅如同一塊珍貴的和田玉,不得半點瑕疵,如果一步出現了問題,后面就是枉然,看著老板做法不婆婆媽媽,迅速熟練,又不失這食物的甘旨,我不禁想起了《賣油翁》中的“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傳承傳統作文 35
窗花是我國古老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之一。他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人士的喜愛。
過去在南方與北方,過年都會貼窗花。那么,窗花是怎么剪的如此美觀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觀看了剪窗花的視頻。
只見表演剪窗花的人首先得拿出一張紅色的方紙,沿著角對折一次,得到一個直角三角形。再沿著三角形的對稱軸對折,撐開。然后沿著折痕把兩個銳角往中心對折,再對折,翻一面后再對折。這熟練得數度令我眼花繚亂,只見那兩只手如同飛舞著的蝴蝶,上下舞蹈。不一會,一大張方紙就被折成了一個長長的三角形,只不過底面卻帶著三個銳角。
接下來,這位阿姨在紙上畫好了美麗的圖案,拿出一把小剪刀,就開始做最重要的步驟——剪。
只見她又見到一會兒沿著邊向里剪,一會兒用尖尖的末端從中間扎進紙里,有內向外開始剪。這時,她換了一個有難度的剪法——從里向外,一直剪到邊緣。但是她卻沒有停下的意思。馬上就要把那薄薄的一層紙剪破了的時候,她的手突然一轉,沿著邊緣向另外的地方剪出一個美麗的圖案。我正暗暗叫好時,她的剪刀卻好像抖了一下。我吃了一驚,不禁替她捏了一把汗。這時,她的手在快要剪破紙張是突然將剪刀的刀口調轉方向,再稍加修改,一條栩栩如生的魚尾巴就這樣被剪了出來。我不由得發自內心的贊嘆。
在剪出一條魚后,她就開始修剪背景。她的剪刀就好像有生命一樣。不,那把剪刀就似乎是她的一部分,她可以隨心所欲的操控它。你看!窗花的一部分與主體之間僅僅依靠著一根薄薄的紙條相連,似乎搖搖欲墜。但它卻就是沒有與主體斷開!她操控著剪刀剪出魚身上的魚鱗,剪出一朵朵水花,剪出一個擁有靈魂的.窗花!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進步,生活在現代化社會的我們雖然要緊跟時代腳步,但是我們不能忘本。在進步的同時我們也要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如剪窗花,它可以教會我們許多道理:細心,刻苦練習。剪窗花的手法與技術是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能熟能生巧,正如我們學習是要刻苦學習,才能得到好成績。
窗花,物品雖小,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們作為學生,就應該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熱愛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
傳承傳統作文 36
如今相對開放的國際環境,使得各種地域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日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漸漸地不被重視。現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肩負著的使命。
中國的傳統和文明需要傳承。這些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存和發展產物。現在的中國人,未來的中國人,若是無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發展,輕視這些傳統和文明,那么這樣的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屬于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傳統節日和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品性的緊密聯系,也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容被西化。中秋節寄托了游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展現了耕作的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悅;清明節表達了親人對逝去者哀思;新年則體現了人民向往和平快樂生活的樸素愿望。這些節日背后所存在的意義,是任何一個洋節日無法替代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保護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端午從原來沒有節假日變成了休假一天,電視媒體也日益加大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提高人們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在這個受到外來文化強烈沖擊的21世紀,我們太多地關注于西方萬圣節的南瓜;情人節的玫瑰;圣誕節的白胡子老人。從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餅,對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這都是一種本土文化的丟失,沒有了這些文化和傳統,我們也將丟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處于現今社會的我們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國的傳統和特色往往不適合擁有古老歷史的中國。就像君主立憲制不適用于中國;刀叉無法成為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說話方式無法改變中國人的婉轉一樣,洋節日也不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節日。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長期積淀和凝聚之后又經后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從種種節日風俗里,后世的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先民生活的歷史文化圖景。當承載著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不再受重視,節日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中國“文明古國”的盛譽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
傳承傳統作文 37
俗話說“北孔南朱”,今年寒假,爸爸帶我去了朱熹當年講學的考亭書院。
下了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考亭書院的牌坊。這座牌坊可真高,全是用石頭做的。聽說牌坊上的“考亭書院”四個大字是皇帝親書。牌坊上還刻著各種各樣的瑞獸,匠心獨運,栩栩如生。爸爸說這牌坊是考亭書院唯一留下的真跡了。由于朱熹等人的傳道授業和潛移默化,考亭村民崇學尚文,直到清末都一直妥善保護和使用著這座古老的書院,書院里一直是書聲朗朗。到了解放后,由于“破四舊”等原因,書院便破敗下來了。偏偏這時要建水電站,政府便只把牌坊搬到這里并保護。其他的都毀壞了。唉,可惜了。
在嘆息聲中爸爸帶著我走上了通往牌坊后的'臺階。這排長長的石階,順著山坡向上延伸,顯得十分莊重、嚴重。爸爸說,這臺階是本世紀初,政府建坡上的朱子祠時候修的,可惜后來保護不力,朱子祠又坍毀了。
站在石階的中間往下看,考亭書院的牌坊、石階兩旁正茁壯成長的樹、遠處的田野和麻陽溪盡收眼底。我爬這么一百多個臺階都覺得累,回想當年求學之人不遠千里地來拜朱熹為師,真不容易啊。那么,朱熹先生當年創下的書院又怎能讓它就此消失呢?
看出了我的疑惑,爸爸把我帶到了旁邊的公告牌。原來,政府打算重修書院,規劃圖都展示出來了,幾乎跟原來的書院一模一樣。消失的書香氣息又將在廢墟上升起。
考亭村本來就山清水秀,現在政府利用朱熹文化以考亭書院為主打品牌把它建設成文化旅游區,每到假期就有很多人來游玩,特別是對朱子文化感興趣的人和學生們。
確實,我看到了考亭村里朱熹老師當年的民居也被保護起來了,可惜,是做成飯館,沒什么文化味。我想,如果做成一個朱子書院,里面有老先生教書,有一些小學生讀國學,是不是更好一些?總之,要注重保護,也要注重創新。書院和古老的村落對我們是文化的寶庫,如果能想一些法子,讓古老村落自己創收,那就可以把文明很好保留下來了。
希望書院的那朗朗書聲永遠傳揚下去,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永遠傳揚下去。
傳承傳統作文 38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在熱鬧的鞭炮聲中,正月十五,也就是我最喜歡的元宵節到了!
清早起來,我便急不可耐地吵著要吃湯圓了,爸爸笑著對我說道:“別著急,今天我們不吃現成湯圓,我們自己包湯圓自己吃!”我激動極了,跟著爸爸來到廚房。
首先,我先從面團上取下一小塊,用搟面杖把它壓平一些,但是不能太薄,接著,我將皮拿在左手,右手夾了一些芝麻餡放入皮中間,用手一點一點地把芝麻餡包住,一個圓球就做好了。可是那小白胖子仿佛餓了似的,皮又裂開了。爸爸手把手地教我,那小白球的皮才又被“縫合”上。一個一個的小湯圓被包好,爸爸的湯圓大小勻稱,一個個整齊地站在菜板上,芝麻餡與花生餡也被規矩的分成兩個幫派。而我的呢?有的過于肥胖,有的.營養不良,大大小小的、歪歪扭扭的,還有破皮的,真是無奇不有。芝麻餡的湯圓與花生餡的也被我擺放得亂七八糟。爸爸看到我的湯圓哭笑不得,我自己也無顏以對。
湯圓包好了,爸爸把一個個“大白胖子”放入鍋中開始煮了,鍋中的熱水咕嚕咕嚕的嘟囔著,冒著陣陣的熱氣。幾分鐘后,湯圓早已煮好。我趕緊端起碗,舀起幾個湯圓倒入碗中,也不管燙不燙就往嘴里塞。熱乎乎的湯圓燙得我不得不立馬吐出,猛吹了一通氣,再咬上一口,那白白嫩嫩的皮富有彈性,一大股芝麻香味彌漫在口中,“大白胖子”肚子中的料也全都流了出來,空氣中都充滿著濃云的芝麻香。我不禁連連點贊,爸爸也不停地說好吃,真是人間美味!
到了晚上,我與家人們來到外面觀賞花燈,各式各樣的花燈爭奇斗艷。瞧,那盞兔子燈是那樣可愛,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白白的絨毛,前面露著兩顆大齙牙,咧著嘴,仿佛在與我們說:“元宵節快樂”!桃燈、魚燈、走馬燈……五光十色的花燈把整條街裝扮得更有風趣和耀眼。
十二點鐘聲敲響了,元宵節就圓滿結束了。元宵節,湯圓如此美味,花燈如此迷人……它凝聚著傳統文化,我們應該要去弘揚它,傳承它,不要讓這種優良的傳統文化因時間而消失!
傳承傳統作文 39
熱愛的土地上烙印著熱血,紅色版圖鐫刻著它!
有一種力量,任時光打磨,任歲月沖擊,任一切不堪侵蝕,它也從未褪色,以耀眼明媚的顏色,給予炎黃子孫無限拼搏的力量!紅色啊!你是這片土地的顏色,你是這塊版圖的信仰!
我以為紅色是醒目,是標識,其實紅色是精神——長征精神。毛澤東曾有詞寫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二萬五千里長征,以紅色為信仰,最終解放中國,如今,國泰民安,我們不再需要歷經磨難長征,但我們仍需要那一種紅色,那一種長征精神,我們不應丟棄堅守的心,更不應忘記那些長征歲月,紅色是信仰,更是一種力量,我愿堅守內心,堅守一份紅色,堅守自己!
親情,友情,愛情,皆為小愛,大愛者,國家,他人,信仰也。還記得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一個陌生人的身份,冒昧進入別人的生命,卻以自己的生命,換了別人的未來。她是一位年輕的女老師,勇救學生導致自己殘疾。
她是一位年輕的消防員,勇闖火場導致自己黯然隕落。他是一個人民警察,勇奪砍刀喪失左臂。以鮮血換一個陌生人,值得嗎?值得!我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職業,更對得起自己肩負的責任!我以為,紅色是一種可以讓人淚濕眼眶的力量,是感動的`力量,他們,甚至更多的他們,以一腔熱忱,一顆跳動的火熱的心去溫暖別人!
我愿意甘寂寞,清苦但平靜。有一些年少或年長的人,他們書寫奇跡,描繪不可能,為中國鮮艷上色,他們以紅色為底,懷滿腔熱忱,卻守得孤獨,清苦,你還記得他們嗎?那些國家的工匠,那些以紅色為調的“藝術家”,雖然他們有著甘于寂寞、平淡、乏味的生活,但他們始終懷一腔熱忱,擇一事,忠一生,不移白首心,他們為國畫補色,為飛機制作精密器件,為飛船磨制燃料,一點一點,細毫不錯,他們心細如麻,哪怕環境清冷,他們依然能用熱情為國家偉業鮮艷上色。
有一種顏色,像櫻桃初熟,像牡丹初放,染色一塊版圖,描繪一種文明,是精神亦是力量,是火的熱情,是血的刺目,是昂首驕傲的原因,也是堅守不悔的信仰,一抹紅色,以熾熱重新喚起華夏,以熱忱踐行中國夢!
【傳承傳統作文】相關文章:
傳承傳統作文07-29
實用的傳承傳統作文09-15
(優選)傳承傳統作文09-17
傳承傳統作文【合集】03-19
傳承傳統作文(精)08-08
中華傳統技藝傳承的作文08-14
傳承傳統作文(優秀)02-14
傳統美德的傳承作文05-11
傳承傳統作文(必備)12-11
傳統禮儀的批判與傳承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