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創新作文9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創新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創新作文 篇1
創新,是學習的生命力。它就像一盞明燈,在黑暗中放射萬丈光芒,引導人們不斷前進,走向成功之路。
翻開人類歷史長卷,有多少偉大的科學實踐者不正是通過點燃創新――這盞明燈而達到成功彼岸的嗎?就拿物理學家法拉第來說吧,他在奧斯特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產生了新的研究思路,提出能否實現磁生電這一偉大的構想,經過一系列的試驗于探究,他終于成功了,從而開創了電學事業的先河。他不正是由于創新精神而獲得成功的嗎?
培根曾經說過,“只見汪洋就以為沒有大陸的人,不過是拙劣的探索者”,這些“拙劣的探索者”的失敗,根本原因在于他們沒有創新的精神。科學發明需要創新精神,學習同樣需要創新精神。英國有個人叫亞克敦,可謂是世界上讀書最多的人,他閱讀過的書不計其數,可最終卻毫無建樹,原因就在于他沒有將書本只是加以創新,轉變為自己的思想和能力。
與之相反,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對資本家發給工人的工資產生了疑問,正是抱著這種求索創新的精神,他不斷深入工人群眾,調查研究,終于發現了剩余價值的秘密,為了人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學習必須有創新,否則,即便讀萬卷書,也是徒勞無益的。
學習貴在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學有所成只有發揚創新精神,我們才能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成為一名合格的弄潮兒!同學們,行動起來,讓我們為祖國的明天而奮斗吧!
創新作文 篇2
生活中會有不同的人去做同一件事,有些人就會以普通的頭腦去想,而有些人就多出一個為什么,從而比其他的人更加成功。例如:魯班,在魯班之前,肯定會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劃破的類似情況,為什么單單只有魯班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鋸,這無疑值得我們思考。大多數人只是認為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他們往往在治好傷口以后就把這件事忘掉了。而魯班卻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正確的想法,很注意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鉆研,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獲得某些創造性發明。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筑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們只好上山用斧頭砍木,當時還沒有鋸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時候,由于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么這樣鋒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后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這兩件事給了魯班很大啟發。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后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桿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于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魯班想到了鐵片,便請鐵匠幫助制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留意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會增長許多智慧。
創新作文 篇3
當巴士在滿目翠綠中穿梭,越過崇山峻嶺,一霎那,車窗擁進的那縷刺眼的陽光不見了,消失在進入隧道的那一秒,頓時燈光昏暗,聲音稀渺,睜著雙眼,卻感覺在夢里穿梭游行,仿佛耳邊的風聲不只是風,而是時間的聲音,有種飛逝而過的錯覺,好像這不是山下普通的隧道,而是時光機里的通道,又是一霎,陽光耀眼,空氣新鮮,好像那十六天只是個夢,夢里有611基地,有個叫老雷的.連長,有小吳洋,華仔,笑瞇瞇,還有張可愛一蹦一跳的模樣,這些日子有苦有甜,有委屈的淚,也有釋懷的笑,每幅畫面都是那樣清晰,卻又像鍍上一層金色的光,很真實卻又有些難以相信,這些人和我們相聚16天,然后各自歸位,從此不再有交集。我伸個懶腰就像蘇醒一般,表情平靜,內心淡然,眼睛眨動,卻發現,眼角有淚。
該怎樣訴說你,我的軍訓。
你讓我受了好多苦啊:越來越難吃的飯菜,小的像淚的淋浴,尖利刺耳的哨聲,大如蠶豆的飛蟲,正午灼熱的陽光,教官嚴厲的訓練,兩腿酸痛的軍姿,就這樣一天一天的迎接挑戰,感受疲憊。
創新作文 篇4
中國近代畫家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踩著前人的腳印前進,最佳結果也只能是亞軍。"
以師傅齊白石為例,講的是齊白石自學成才成為畫家,然而它卻并不滿足這些,他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試圖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后畫風明顯不同于60歲前。70歲后,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后,他的畫風再度變化。正因為齊白石老人在成功之后仍馬不停蹄,開拓創新,所以他的畫在晚年形成了獨特的流派和風格。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紐可門發明了抽水式汽輪機,瓦特研究了紐可門的發明,但沒有紐可門的路往下走,而發明了熱蒸汽機;狄塞爾研究了瓦特的外燃機原理,也沒有沿著他的思路想,而發明了內燃柴油機。由此可見,只有創新,才有發明。
中國有句古話,常有所疑,是創新的開端。勇于破疑,是他新的動力。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用疑惑的眼光觀察周圍的現象,就產生去破疑的.動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沒有因為井水能治病產生疑問,而化學家則對井水產生了疑惑,最終發現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說化學家僅僅因為井水能治好病而感到慶幸,那么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現其中的奧妙。這充分說明了創新精神對我們的重要性。
各行各業都需要發展,如果行業缺乏創新意識,那么他只會停滯不前,反而有可能會倒退。只有堅持創新精神,勇于實踐,行業才能得到發展。
當今國際社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創新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擁有創新精神的國家,才能讓自己立于世界強國之林。市場是無情的,競爭是殘酷的,只有堅持創新,才能體現個人價值,企業才能獲得優勢,國家才能繁榮富強。
"踩著前人的腳印前行,最佳結果也只能是亞軍。"學會創新,創新才是王道。
創新作文 篇5
面對這飛旋的21世紀,我們要想成為天之嬌子,就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因為創新會使人類進步,因為創新會使我們自我不斷發展,總之一句話,創新是我們這一代天之嬌子的必修之課。
但是,令我們以至全人類悲哀的是,在我們這一代人之中,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實屬罕見,從眾心理普遍存在。這不,前天我們班在班上舉行的“科學家的故事”主題班會上,小明就發表了令我很是悲傷的觀點,他說:“我可從來不敢對老師說‘不’,更別說懷疑書上的觀點!”天哪,小明的'從眾心理真是太嚴重了!我們讀書是為了把人讀聰明,如果都像小明那樣,被那些繁文縟節束縛得沒有創新精神的話,那么復興中華就無望了!同學們,你們知道伽利略、達爾文們能在科學領域取得巨大成就是為什么嗎?答案就是因為科學家們不迷信權威,敢于標新立異,勇于創新,敢于沖破傳統思想習慣的束縛!而我們,就應該學習這些優秀品質。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哥倫布用立雞蛋的事來考那些達官顯貴嗎?我認為哥倫布就是一個具有創新意識的人,他發現新大陸,是他的成功。一個人的成功,有時純屬偶然,可是,誰又敢說,那不是一種必然?試想,如果老師們單以老實聽話為標準要求青少年,讓他們信奉老師的話就是圣旨,那么我們勢必會把“千里馬”視作“劣馬”,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是只求守成,不思進取的人!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堅信,哪怕是最不完美的創新,也比最周全的守舊偉大一百倍!
創新作文 篇6
[摘要]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需要教師平時的細心指導和在教法上進行創新。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做到潛心指導,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領學生在課外廣泛涉獵,汲取寫作的養分;帶領學生參加活動、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將口語交際與練筆相結合,以說促寫。
[關鍵詞]作文教學;創新;教法
學生寫作水平的飛速提高與教師平時的細心指導和對作文教法的創新密不可分。那么,怎樣才能在寫作教學中開辟出一片綠洲呢?
一、潛心引導,貴在激發興趣
小學生富有好奇心,求知欲旺盛,這是學好語文的有利條件。例如,四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一、第五兩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寫景的課文。我在教完第五單元的時候讓學生寫一篇導游詞。學生卻異口同聲地講:“老師,能教我們寫一篇游記嗎?我們旅游回來,爸媽讓我們寫游記,可怎么寫都像記流水賬一樣。”我豁然開朗。對呀,許多學生在假期都與父母外出旅游,寫游記是他們自然而然的想法。學生會寫游記后,導游詞的創作不就迎刃而解了嗎?只不過格式要變一下。于是,我以《頤和園》為例,與學生共同探討游記的寫法。課堂上,我先講解什么是游記(就是對一次出行、旅游、參觀等所做的記錄),游記的分類(記敘、抒情、寫景、說理)。我告訴學生,在游記中錦繡山河、人文景觀、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各不相同,山有山的巍峨,水有水的靈氣,海有海的博大,建筑有建筑的神韻。我和學生們激烈地探討著《頤和園》的寫作方法。開頭:可寫感受,還可以寫時間、地點、天氣、心情等。描寫景物:寫長廊的綠漆柱子、紅漆欄桿(顏色);長廊700多米,有273間(數據);幾千幅畫沒有相同的(畫面);八角寶塔(形狀);排云殿聳立在半山腰(位置);昆明湖的水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修辭手法)……還可以用動態描寫、靜態描寫等。段落: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站在萬壽山上,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入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到了昆明湖,看到了十七孔橋。(段與段之間要相連)重點景物有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是詳細地寫;非重點景物有堤岸、小島、游船、畫舫等,是簡略地寫。文章做到了詳略得當。游覽順序:按由下到上,由高到低,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移步換位的順序寫作。結尾:寫感受,也可以寫熱愛之情、贊美之情,做到前后照應。(一般開頭要有問句,結尾解疑)通過我語重心長地講解,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了激發。他們知道了怎么用文字傳達風景的情韻,用文字抒發自己的感悟,用文字贊美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二、課外廣泛涉獵,汲取寫作養分
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是在反復歷練中形成的,單純依靠幾節作文課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每每學完閱讀課文的時候,我都會建議學生課外閱讀有關的書籍,以豐富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眼界。如果說課外閱讀有汲取,那么課堂寫作便是傾吐,汲取素材越多,傾吐的文字也就越發動人。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在感悟表達技巧上注重引導學生以讀悟法、以讀導作、以讀促寫,還在學生閱讀前明確閱讀的指向,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選擇與課文內容相關或者類似的文章來讀,讓學生讀有所獲,全面吸取“營養”,完成知識技能的轉化。同時有計劃地安排適量摘抄,形式數量不限,圖飾自主,但必須要寫讀書筆記。我會不定時地選出摘抄能手、優秀讀書筆記,以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
三、活動是寫作的素材,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就是學生最鮮活的寫作素材,如廣播操比賽、乒乓球比賽、朗讀比賽、到敬老院獻愛心、祭掃烈士墓等。教師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記憶關鍵情節,回來及時動筆。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善于發現美,對周圍的事物存有感動和好奇,對外界的風雪雨露仔細觀察,注意積累素材,收集生活中大量的資料。以此修通學生寫作的源泉,打開寫作的畫卷。
四、口語交際,注重練筆
小練筆與表達、演講、復述相結合,讓口語交際與課文學習相融合,使學生既學了課文又練了寫作,可謂當堂練筆,當堂收益。如我讓學生把自己收藏的或是喜愛的物品找出來,在頭腦中想想它們留給自己的記憶,引起的聯想或感悟。學生四人一組,互相展示物品,敘說故事或感悟。然后,每一小組選一個學生當小組長負責主持,激勵組員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方式創新發言,其他學生可以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補充發言。交流之后相互評價,推舉出代表在班上展示。教師可在交流前與部分學生交換意見,提出改進措施,讓學生做得更好,說得更妙,在快樂中感受美,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使學生在快樂表達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學中,我看到了許多讓人心動的風景定格于學生筆下。學生用文字傳達出風景的情韻;用文字抒發內心的感情;用文字贊美大自然的巧奪天工。我耕耘了一片綠洲,學生還我以文字的溫暖。
創新作文 篇7
今天,老師神秘地走進教室,微笑著說:“同學們,這次我要和你們玩個游戲,就是聽寫大賽。”頓時,教室里像撒了把鹽——炸開了鍋。有的同學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有的同學你一言我一語小聲地討論起來,還有的同學百思不得其解地問周圍同學,誰都不知道老師這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開始聽寫了。”老師宣布。我們急忙準備紙筆,有的同學一邊哭喪著臉,嘴里還小聲地嘀咕著:“天哪,我最怕的就是聽寫了。”有的同學胸有成竹地說:“聽寫對我來說是件多么容易的事啊,簡直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老師盡管放馬過來吧。”說著,還裝模作樣地拍拍胸脯。還有的同學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開始!”老師叫道,我屏住呼吸,拉長了耳朵,側耳傾聽。老師不動聲色地念著:“今天的天氣……”我們先是遲疑了一會兒,呆呆地望著老師,然后驚叫一聲“啊!”大家紛紛提筆,在紙上“沙沙”地寫起來。“云悠閑地……”老師不緊不慢地念,“老師,等一會兒!要趕不上了。”同學們的尖叫聲連成一片。我急得抓耳撓腮,恨不得把筆變成錄音機,好錄下老師說的話。“念完了。”老師笑了笑說。“不會吧!”我目瞪口呆,再看看自己的`“杰作”,段不像段,句不成句,文字七零八落。我又看看我的同桌,她的作品也一樣亂七八糟,只見她無奈地對我搖搖頭。
正在我們無比狼狽的時候,老師為我們獻上一計,“大家可以用各種字母或簡易的圖形來代替文字,這是一種速記方法。”有了老師的“計策”,我們信心大增,準備第二次聽寫。
我們做好了準備,決定全力以赴。“一塊小青石和一塊小黑石……”我突然眼前一亮,“石頭”可以用圓代替,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異常欣喜。可好景不長,一高興就得意忘形,后邊的都沒聽進去,我腦子一片空白,呆呆地坐在那兒。“把筆放下!”老師命令道。我依依不舍地放下筆。
“請兩位同學上臺展示一下。”老師說,有兩個自告奮勇地上了臺,其中一位同學采用了中西結合法,另一個同學用圖形法來表示。他們的奇思妙想真讓我驚嘆不已。
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生活中只要大膽創新,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創新作文 篇8
一、傳統作文批改存在的問題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語文老師都清楚作文要提高,就是要學生多練,但是學生練習多了教師的作文評改可能跟不上,顯然,作文的評改也是作文教學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也是語文教學中最繁重的工作,抽樣批閱往往會削弱部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全批全改又太耗時間,經常降低了寫作訓練的力度。且老師一人評改,耗時費力,反饋慢,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老師總是用一把帶有個性的尺子衡量所有的學生作文。長此以往學生作文思維易于受到限制,個性被扼殺,甚至部分學生迷失了寫作方向,長期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評改方式對學生寫作提升作用不大。
二、作文批改的形式創新
為充分嘗試作文批改的創新方法,筆者付諸于實踐,按計劃將本次活動分為三個階段,以一學期為研修時間,用前半學期作為教師全批全改和面批時期,即第一階段;后半學期為學生自評加師生互動,即第二階段;學生互評和家長評改交錯進行時期,即第三階段。
1、教師批改
在這個階段里筆者設計了兩個環節:教師全批全改和教師面批。先沿用“常規式”的全批全改,老師做一次細致的評改,強調相關問題,在老師的全批全改過程中觀察學生反映。當作業本發下時,學生看老師批改只看分數不看評語,不怎么積極熱情。后續的小練筆中也反映這種效果不佳,以前出現代問題依然是問題,改善不大。而且全批全改耗時長,收效甚微。接下來筆者采用“創新式”的全批全改。根據《中考說明》中的各項得分依據,把作文要求全部打成表格附著在學生的作文紙后面,然后根據學生個人作文情況在相應依據后劃勾,最后給出分數。這種批改既大大節省了時間又讓學生明確了作文要求。因為批閱方法較為新穎,學生很感興趣,對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印象較深,效果不錯。尤其是初三學生,學生作文上交后,利用打勾的形式一節課基本可以完成一個班作文的批改,且針對性很強,大大提高了作文的批改效率。但這種方法用久了,學生的興趣開始慢慢減退,所以不宜過多使用。
后來改為面批。這個環節是分層進行,先面批層次較高的學生作文,再面批層次較低的學生作文,這樣做確實解決學生在作文寫作中的一些誤區,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學生通過面批在作文選材及剪裁和表述上明顯有頓悟。在隨后的嘗試中也的確發現這種批改有效果,只是耗時稍長,且惠及面窄。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幫學生找對了方法,耗時便也顯得有意義。
2、 學生批改及師生互改
葉圣陶認為,“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他認為“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葉圣陶非常注重學生指導,他有一居精辟的話,那就是“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
事實證明,學生自評和師生互動可以使學生靜下心來再次閱讀自己的作文,并且能夠熟悉作文的要求和批改方法,熟練駕馭各種修改符號,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學生互評中各小組學生通過閱讀他人作文學習他人長處發現自己不足,從而得到更大提高。事實上這種方式較受學生喜歡。
3、家長批改
因為一般學生都很少把作文呈給家長看,所以家長的批改也得到了不少家長的認可,家長認為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很神秘,自己總是捉摸不透,很多事情都是背著家長做,通過這次作業的安排,讓他們走進了孩子的內心世界,拉近了同孩子的距離,家長們大部分還是很認真的閱讀和批改,有不少家長在作文中與孩子進行文字溝通。其中一個馬某的家長,每次認真改完后,還在孩子作文后面寫一封鼓勵性的信件;有的給出了誠懇的批語、告誡。如:“請認真寫作文,把字寫好!”、“故事敘述太嗦”、“很感人!”等;有的家長還訂正了孩子作文中的錯別字,在評語中對孩子鼓勵有佳,“相信你是最棒的!”“很精彩”等;有些家長在批改中對老師提出了要求或建議。但是因為家長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孩子作文卻得不到家長的任何有效指導。
三、效果評價
不過,幾次的`集中而有針對性的訓練的確讓筆者和學生收獲不少。
筆者經過嘗試,作文評改方式的初步創新探究,歷時一學期,在各個方面共取得了一定成果。
1、創新式的全批全改簡明省時。學生通過這種評改不僅進一步了解了作文的寫作要求,還學會了如何正確評價同學作文。
2、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式、生生互動式作文評改模式。這種模式不僅解放了老師,還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因為在閱讀評改他人的作文中,他們學會了借鑒。
3、出現了以孩子為主體的親子互動式作文評改模式。
4、老師于活動中得到了提高。筆者把自己在實踐中具體的做法及一些經驗與同課頭的教師交流,與大家一起進行探討、商榷,得到不少同行的認可。然后在自己作文課堂教學中大膽實踐,在實踐中結合不同學情,不斷地提高個人作文教學水平,同時通過作文教學反復實踐、確立有效的作文評改方法,不斷優化了作文教學,筆者所帶班級的作文受到大家一致好評。
今后筆者將繼續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課堂教學為重點,繼續開展課堂作文教學的研究,并不斷補充大量事實來佐證,在實踐中通過不斷的創新研究來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針對性及實效性,從而為今后的作文批改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論基礎,為自己解開枷鎖,從作文批閱的烏云下走出來!
創新作文 篇9
未來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只有富于開拓創新的人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基礎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裴斯泰洛齊曾說過:“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因此,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就是通過各種途徑開啟少年想象創新的大門,讓他們潛在的智慧因素活躍起來,壯大起來,并使其不斷地迸發出耀眼地火花,下邊我就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地創新能力,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作文是一項綜合型,創新型的語言表達訓練,是一項艱苦的創新勞動,“文貴于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作文訓練是一條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激發創新欲望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又爭強好勝,據這一特點可來用下述方法激發其創新欲望:
1、利用報刊上同齡人的有些習作,特別是身邊的人來激發學生的榮譽感和成就感。我常拿本校學生在《作文精選》《作文指導報》上發表的文章讓學生閱讀,讀后讓學生思考他們的作文為什么能發表?好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明白:這些文章關鍵是掙脫了俗套,寫出了新意。如果大家在寫作的時候能有一點獨到的見解和創新的意識,那么大家的作文同樣也可以發表。這樣以來,在好奇心、好勝心的驅使下,學生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就會被激發出來,從而為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2、把握時機,創造條件,設置成功機會。學生的榮譽感和成就感一旦被激活,就必然會產生一種渴望創新、渴望成功的強烈欲望。我就不失時機地讓學生“舊文新作”,鼓勵學生從“新”的角度去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反映獨到的個人見解,揭示新穎的思想觀點。接著還引導學生參加一些征文活動,爭得一次檢閱自我的機會,創造一次嘗試成功的機遇。從而更加充分地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欲望。
二、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有了創新欲望,不等于有了創新的能力,它只是創新的原始動力,要使學生有創新的能力還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下邊我就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讀與寫有著緊密的聯系,讀為寫提供了知識的積累和表達的方法。因此,我們要利用課堂的閱讀教學來訓練學生發散性、靈活性、獨特性的思維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1、抓住契機,啟發想象
創造性想象是整個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因此,我常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根據教材展開豐富的想象,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一是讓學生根據課題進行質疑,二是在課文的空白處進行想象,如《渡船》一課,當船上的人們為年輕的媽媽找到陳大夫時,問學生:“年輕的媽媽此時的心情怎樣?她會對人們說些什么?”也可在課文的結尾處激發學生想象,把作者言盡意猶的意思進行猜測。
2、及時引導,啟發思維的求異性
求異思維是一種沿不同方向、不同范圍,不因循守舊的思維,獨創思維是指思維新穎,不同尋常。
在閱讀教學中,利用課文內容,著意擴展學生思路,多角度思考。如在語音的形象生動方面設計“一意多寫”的訓練,讓學生
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語序表達同一個意思。如《中國石》一課中“小姑娘洗干凈了揀來的石頭。”可以作如下變換:
A小女孩刷凈了拾來的石頭——換詞
B揀來的石頭被小姑娘洗干凈了。——被動句
C揀來的石頭,小姑娘洗干凈了。——變序
D小姑娘把揀來的石頭洗干凈了。——把字句
3、靈活多變,訓練思維的變通性
閱讀教學中,要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和靈活性,多側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敏捷多變,少受思維定勢的影響是至關重要,如教《夜鶯的歌聲》,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小夜鶯,遇到危險時,會用什么辦法對付敵人。
三、多渠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有了創新的欲望,具有初步的創新思維還不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要注意作文的奠基工程
學生是否有創新意識,取決于他們知識面的寬窄,生活經歷的深淺。知識面寬,生活閱歷深,創新就有堅實的基礎。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加強學生的創新的基礎工程:
A多看,拓寬視野
多看,一是引導學生多看適宜他們的書籍,無論是詩歌、童話、寓言、神話還是小說,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都可以看,開卷有益嘛。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和語言,還可以用前人的智慧撞擊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乘前人想象的翅膀飛翔。二是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身邊的人、事、景,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惡,感悟世間為人處事的道理,領悟宇宙間的奧妙與規律。三是引導學生投身于社會,投身于大自然,讓親身的感受撞擊他們智慧的火花,把書本知識和社會知識相結合。
B多實踐,長見識
“知識是寶庫,但開啟這個寶庫的鑰匙是實踐。”因此,我們要給學生實踐的機會。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動手抄小報。這是一項既有趣又艱苦,既能擴展知識又能培養能力的創造性勞動。因為學生在動手抄小報時,既要寫文章,又要查資料,設計版面,還要工工整整地抄寫。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制作、小發明。這樣的活動要經過深入的
思考構思,準備材料,動手制作,甚至還要經受多次失敗的考驗。學生在設計制作中創新,在失敗中尋求原因進行
更新。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作游戲,進行小競賽,如吹泡泡、空中吃蘋果、扳手腕、猜謎語、用幾何圖形拼畫等,讓學生在活動中豐富見識,開啟心智。當然,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日常事務,如疊被子、削蘋果、釘紐扣等,讓學生在做中找竅門。在實踐中,學生要動腦動手,會碰到困難與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悅,又有失敗的煩惱。這樣豐富的生活內涵,就為他們的創新寫作提供了物質基礎。
2、要引導學生多角度作文
a)多角度作文可以分為三種:一是體裁上的多角度,即寫作形式上的多角度,引導學生用同一題材寫出不同的文體。如《假期見聞》可用鏡頭特寫的形式寫。二是主題上的多角度,引導學生根據事物不同特點立意,用同一題材寫出不同立意的文章。如學生以《兔子》為題作文,有人以兔子的三瓣嘴作文章,說明嘲笑別人沒有好下場;有人從兔子的短尾巴入手教育大家不要說謊;有人抓住兔子長耳朵的特點,反映它機警膽小的特點;還有人聯想《龜兔賽跑》的故事做文章,啟發人們有錯就改就是好樣的等。三是敘述人稱的多角度,可用第一人稱,也可用第二人稱,還可以用第三人稱。
b)要激發學生在作文中展開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二想象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作文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可讓學生寫一些想象作文,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假如我有了錢》《花朵與灑壺》等,這類題目趣味強,想象空間大,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在觀察中展開想象與聯想。如學生在寫蒲公英的動態時,僅局限于蒲公英在微風中舞蹈,而不善于聯系周圍的事物,寫出一個長江場景。我就對學生進行指導有學生就寫道:“一陣微風吹來,蒲公英就翩翩起舞,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好像為它們伴奏;樹上的喜鵲拍打著翅膀,似乎在為它們指揮;樹葉‘嘩啦啦’響,仿佛在為它們鼓掌。”這樣就使作文生動形象,想象力也得到發展。
c)可指導學生進行組合性編寫
組合性編寫就是引導學生把兩份各自獨立,互不關聯的文章,通過一定的手段巧妙安排,使其成為一個整體。這就需要學生能迅速找到不同材料的結合點,巧妙安排,合理想象。這對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是很有幫助的。
3、要轉變作文教學觀念
我國著名教育家劉佛年說:“什么叫創造?我想只要有點新意思,新思想,新觀念,新設計,新意圖,新做法,新方法就稱得上創造。我們要把創造的范圍看得廣一點,不要看得太神秘。”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不要統得太死,限制題材,體裁,中心,字數等。而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寫出一點新內容,吐露一點新思想,發表一點新見解,構思新穎,文風活潑一點的文章,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今后有可能走上創新之路。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做到:
一要進行開放式的教學,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使學生的寫作有源源不斷的豐富素材。
二在作文中要讓學生“自主”,不要束縛太多,讓學生寫有興趣的話題,不拘形式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表現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地表達。
三鼓勵學生敢于打破習慣思維的束縛,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在寫作上要想得開,想得活,想得奇。
當然,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盡這些,還可以讓學生講故事、搞表演、朗誦、演講等創新活動,多渠道作文。總之,我們應該在作文這塊廣闊的天地上,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將來的創造型人才奠定基礎。
【創新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創新的作文」創新·超越01-27
關于創新的作文:創新成功01-27
有關創新的作文:懂得創新01-27
以創新為話題的作文:創新01-29
關于創新的作文:插上創新的翅膀01-27
關于創新的作文:勇于創新01-27
關于創新的作文:我們需要創新01-26
關于創新的作文:創新無止境01-27
呼喚探索與創新描寫創新的作文01-31
創新的作文精選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