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作文集合六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創新能力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創新能力作文 篇1
很多學生都想提高自己的創新作文能力,提高作文創新的能力,十分重要。同學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作些嘗試。希望能幫助大家寫出創新的作文內容!
一、看清題目創新意寫作文首先要看清題目,在審題時,要多想,多琢磨,不要馬上動筆。
如寫《一件好事》這樣的老題目,你要避開幫助婆婆拎東西,推車等人家可能會寫的內容;而用以小見大的方法,選更新鮮的材料,如有一位同學,去看署假去山里的親家作客,與山里的小朋友成了"鐵哥們"的事,寫出了《我與山娃子交朋友》的好文章。
二、逆向思維引新意要想文章寫常新,對文章的題意進行逆向思維,也是寫出新意的'一種有效方法。
所謂逆向思維,就是不順著題目的意思,而來個變化,甚至否定如一位同學《家里裝了電話機》的作文,就不像大家一樣,盡寫電話機好,而寫了電話機帶來的煩惱,使作文很有新意。
三、貼近生活觸新意文章要有新意,小作者的思想必須要貼近生活,這樣才能有新的認識,新的感受。
如農村改革開放的十十年,鄉鎮企業的崛起,農村市場的開辟,旅游景點的開發,這些都是尋找新內容新感受的好地方。有的小朋友寫出了《外婆和BP機》、《我家的“奧迪”》、等好作文,都是這樣產生的。
四、變換手法創新意對同樣的作文內容,要變著法子去寫,避免表現類同、角度、變換方法,步入后塵。
這就要我們開始腦筋變換,變換材料,語言等來寫出新意。如同樣寫改革開放使我家生活富裕了,有一位小朋友從語文課文《數雞》得到啟發,寫了《數機》竟數出了家里有32只“機”(家用電器),使人耳目一新。
五、科學聯想創新意寫作文,當然要以起初為依據,但只要是合理的,也是真實的。
作文一旦有了豐富想象加入,就會海闊天空、色彩斑瀾。其實,想象的產生也是從現實生活中獲取“靈感”的。“想象作文”同樣需要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不是憑空“瞎想”。所以只要我們在作文時能大膽地去聯想、推想、假想、猜想,往往會新意創出。各位同學,你不妨試試看。
創新能力作文 篇2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地位,是早已得到大家公認了的。但在近幾年當中,作文卻越來越為眾多的學生所厭惡,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農村初中學生作文存在著下列誤區:
第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作文對于學生來講成為無米之炊。由于各種因素,當前許多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很不夠,基本的詞匯、句式、語法、修辭等等知識是少而又少,一些學生缺少基本的文體知識。
第二、學生的閱讀量太小。
近年來,隨著考試指揮棒的魔力的不斷增大,許多小學老師和家長過于注重考試技巧和能力,學生很少有時間和機會去閱讀大量的書籍,更有甚者,個別同學閱讀課外書還被家長或個別老師認為是不務正業。
第三、個別老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存在著偏差。
有的老師認為,好的學生作文是老師改出來的,因此,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地改,等到改完,學生作文早已面目全非,不是自己的了。也有一些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一個勁地講授寫法,或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或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找出素材,借學生的筆把它寫出來,這樣指導出來的學生作文當然不會有真情實感,不會出現好的作品。
第四、學生缺少寫作的興趣。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學生的寫作基礎差,很少嘗到成功的喜悅,老師又少鼓勵而多批評等等,學生對于作文敬而生畏,只能仰視作文,卻不能積極地進入到作文實踐中去。
第五、學生缺少生活積累。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宗旨和核心,也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和深入。作文教學作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本人從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20多年,在作文教學中不斷探究,以學生的幾篇作文為例,認為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有以下途徑。
一、引導學生閱讀,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能力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作文教學不是空穴來風,閱讀是培養學生作文創新之源,這一點,對農村孩子尤為重要。學生只有在廣泛的閱讀中,才能挖掘文中的創新因素,加以張揚,進行創新思考,培養創新品質。
一要引導學生多讀、精讀。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讀得多心中有本”,有了本才談得上創新,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重交給學生閱讀的鑰匙,讓學生在圖書室,在班上圖書角(可引導學生每人選取一本心愛的讀物組成)廣泛地閱讀,博采百家之長,為學生的新發現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要引導學生新發現。廣泛地閱讀會讓學生逐步體會到作家們的創新之處,然而任何一篇佳作,都會帶有作者創新和時代的局限性。時代的變遷,生活在新時代的學生,必然對此有新的看法,新的觀點,有的發現可能是準確的,有的發現是幼稚可笑的,有的甚至是荒謬的。對此,教師不可譏諷、嘲笑,而應予以鼓勵,并且循循善誘,激發學生對獲得創新成功的渴望。
三要引導學生敢于創新,思貴求異,文貴創新,通過廣泛地閱讀,學生憑借飛越的想象,甚至變形的夸張,將會使自己的作文別具一格,出奇制勝。比如讀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有的學生寫了《牛郎超市》;讀了《木蘭詩》,寫下了《花木蘭下海》;讀了《西游記》,寫下了《銀行里的保安——孫悟空》,等等,一篇篇離奇的故事,夸張的形象,無不令人耳目一新。
創新能力作文 篇3
內容提要:語文教學的改革使作文教學的提到了日程上來,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又決定了改革作文教學又是改革語文教學的一條捷徑,所以我們必須從學生、教師和兩者的交流等多方面來改革作文教學,要讓學生主動地去寫,寫他們想寫的、愿寫的,讓教師主動的去教,教他們如何去品味人生,品味喜怒哀樂,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交流者與合作者。開放我們作文教學的主體與客體,培養出有時代精神的創新人才。
關鍵詞:開放思維、開放評價、交流合作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創造力,使其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已經成為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要的課題。如何改進我們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也就順理成章成為語文教師的研究課題,作文是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是語文在現實生活中最廣泛的應用,也是人文表達最直接的方式,相對于閱讀來講,它本身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創造。因此,要使語文教學實現自主,開放作文教學無疑是一條捷徑。
一、我手寫我心開放學生思維
語文教學由于受到種種局限,一直以來變化不大:從寫人到記事,從游覽到抒情,無非是那么幾種格式,幾個題目,有些甚至陳舊到三年級用過,四年級又見,到了五年級換個模樣又出來的地步,不但學生厭了,連批閱的老師也麻木了。我們班上就有這樣一個孩子但凡記人皆是我的表弟,只要記事就為一場乒乓球,文字倒是越來越嫻熟,什么新意也沒有。
文者,明道也;文者,表情也,文章的目的不同,其風格、體裁也會相應的不同,現在寫作的目的卻背離了作文的原意,讓孩子為文而文,使寫作成為學生的負擔,成為他們丟之不去的包袱,這包袱甚至會一直跟他到高中,也就難怪學生越寫越反感了。可想而知,這種心情下寫出來的文章只能是應付差事,既影響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阻礙了學生思維和個性的發展,更談不上創新了。
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就要改變我們寫作的目的,實現我手寫我心,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什么時候寫就什么時候寫,只要寫得真、寫得實、寫得發乎情止乎禮,就沒有什么不可說、不可寫的。韓寒的《三重門》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他為什么能夠風靡一時,只是因為它出自一個孩子的內心,我相信這決不是教師給個題目,講篇范文就能教出來的。每個學生內心都有一塊明鏡,映照著生活的喜怒哀樂,只要他們把這塊鏡子擺出來,就是一篇絕佳的文章。
因此,我取消了但在作文課上寫作文的要求,取消了一周一篇作文的要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把文章放在平時,有所感就有所記,有所觸便有所寫,真正把寫作變成學生心靈的抒發。在作文課上,我只是將他們平日的作文講評一下,點明優劣,再讓寫作者講講當時內心的體驗,讓其他人觸類旁通,激發寫作欲望。
學生的天賦是無限的,潛力是無窮的,那就象一座巨大的火山,不是靠教師去挖掘,而是要讓他們自然噴發。
二、星星也閃光開放教師評價
由于每個人的經歷愛好不同,他們寫出來的文章必定也各有不同,有的側重抒情,有的側重敘事,有的擅長寫景,有的擅長狀物,有的以幽默為主,有的`卻滿含深情,有的通篇俱佳偶有瑕疵,有的滿目狼籍一點閃光我們常常習慣把那種有情的文章成為真實的好文章,對那種胡編一通的文章不屑一顧,其實這本身就是作文評價的誤區,而正是這種誤區扼殺一代代創作天才。
看過學生一篇關于寫朋友的文章,他的朋友既不是他的同學,也不是他的鄰居,甚至不是他身邊的任何一個人,而是天上的云,他寫了在他失意時,云朵千變萬化逗他開心;得意時,云朵輕舞飄蕩與他同樂,受父母責怪時,與云彩訴心事,被同學欺負時,向云彩說委屈,真真實實的寫出了一個缺少朋友,缺少親情的學生的內心,但是只因為作文要求中有真實的描寫你生活中一個人的標準,他的文章僅僅得了60分。這不能不說是我們評價上的失誤,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作文教學的保守。
其實教師的評價也應該趨于開放,要引導學生對同一題材,從不同的角度,確定不同的中心;或者同一中心,從不同的方面去選擇不同的題材,力求選材新穎、與眾不同,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自主的選擇內容、真實的反映內心。教師評價時要看到學生的每一處閃光點,并且加以引導,真正做到學生的文章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如同剛才寫朋友一樣:讓孩子們可以寫同齡人,可以寫長輩,可以寫景物,可以寫動物,只要能帶給他朋友般的溫情,分享他失意與得意的都應該算朋友。教師在評價時要從其優勢入手,以贊揚為主,把這點星星之火點燃。
三、心與心碰撞,開放師生交流
學生的寫作與教師的評價之后,難免會造成良莠不齊的現象,有時還可能使一些學生的文章定型化,沒有了發展的目標,所以相應的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也必須有所發展,有讓寫作變成心靈與心靈的交匯,感情與感情的碰撞。以前,我們是學生寫,教師講,而現在我們應該教師講學生也講;學生寫,教師也寫,真正使文章變成師生間的交流渠道。
首先文章來自學生就必須以學生的思維為主,不能用老師的觀點取而代之,教師只能是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理解學生的觀念,在此基礎上,添枝加葉;再次,學生基礎有限,教師必須能夠與學生合作完成文章。這種合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合作,而是教師在理解了孩子的觀念,讀懂了孩子的心理,在孩子的引發下有所感觸,并與孩子交流,再讓孩子從交流中獲得新知,改進作文的合作。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參與者,而不是決定者出現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學生完成一篇作文,講的是他與鄰居孩子去捉魚的事情,教師可以先讓他談談當時事情的經過,和他一起分享快樂,然后教師再讓他根據文章說說,哪兒最有趣,他寫得好玩嗎?接著教師可以簡單講一講自己的趣事,讓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明白哪里該詳寫,哪里該略寫,哪里不必寫。最后學生根據所得自行修改,同時教師也可以適當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兩者做個比較。
總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靈活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表達方式,寫出具有真摯情感而又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這樣才會開啟他們思維的大門,點燃創新的火花。
創新能力作文 篇4
幾十年來,學生作,教師改,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作文批改能不能創新呢?葉圣陶先生的話值得深思:“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引導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培養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這段話為我們指明了作文批改創新的方向。作文批改創新的指導思想應該是:通過批改調動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因為一篇文章從構思到完稿都是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的。可是,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只是學生寫,教師改,卻不符合寫作本身的規律,因此,不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能力的培養,束縛了學生的手腳。盡管教師為批改作文整天忙得手忙腳亂,卻收效甚微。那么,怎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認為學生自批互改,教師瀏覽批改,重點講評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智力的開發。
一、講意義,讓學生重視。
就是在讓學生自批互改之前,教師要講清這樣做的目的意義,告訴學生這樣做是為達到“終身受用”之目的,并不是單純為減輕教師的負擔。
二、教方法,讓學生會改。
首先,學生寫完后,自己獨立修改一至兩遍,看一下是否切題,中心是否明確,語句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用錯的標點符號等。
其次、要求學生互改時注意兩點:
一是既要省時又要注意質量。需“三遍法”:
首遍快速瀏覽,勾出錯字、病句;
二遍慢讀,從頭至尾精批細改,寫好眉批;
三遍粗看,既檢查批改情況,又醞釀批語。
二是批改要抓關鍵,抓重點。就是看中心是否明確,段落是否分明,觀點是否正確,文風是否端正,語言是否通順,字體是否工整,標點是否恰當。(當然每次作文側重一兩個問題)
再次、批語有共同要求。要寫好眉批和總批。告訴學生眉批要有針對性,知識性,趣味性,準確性;總批要簡明富有啟發性,具體性和建設性。總的要求是多表揚,少批評。
三、分小組,讓學生互改。
可把全班學生劃分若干小組,每四人一組,任命一組長,負責批改。批改時,教師將學生自己批改過的的作文分發給各小組。兩人批改一本,寫好眉批和總批(評語由一個寫字好的執筆)。看完后,與本組同學交換,看本組其他同學批改過的,發現錯批、漏批或批語不當的及時轉告主批人。每個學生對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給個分,有組長集中四個人的分數進行平均,然后有組長將四人的平均分寫在作文本上,并分別簽名。
四、勤指導,讓學生改好改對。
在學生批改過程中,教師巡回加強指導,既解答學生遇到的各種繁雜的問題,又要及時指導好學生的批改。在批改過程中,學生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不知道批語如何寫,錯字、病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等,因此,教師要隨叫隨到,別怕麻煩,并鼓勵學生多查字典、詞典、討論或查閱手頭資料,同時告訴他們,遇到問題多集思廣益,不輕易下結論,批語盡量做到準確無誤。
五、做筆記,讓學生有收獲。
批改或復閱本組其他學生的作文時,要求學生要邊批邊記,即把四本作文的優缺點找出來,以便與自己的作文比較。通過看、記,把妙語佳句、新穎的開頭結尾、好的寫作方法記下,為以后寫此類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六、寫后記,讓學生談體會。
學生輪流批閱后,再發給作者,作者仔細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要看批語,改正錯字,病句,甚至重寫,然后對照筆錄的別人作文的優點,寫出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啟示,以及對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見。這樣,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個升華過程。
七、再審閱,使教師心中有數。
學生寫完作文后記,再次交上來,教師既看原文,又看批語,還看后記,并隨時做審閱記錄,為講評收集素材。看原文以了解學生寫作;看批語,以掌握互評情況;閱后記,以發現學生收益。
八、搞講評,讓學生曉之作文之理
教師經過瀏覽審閱,對全班學生作文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在寫出講評提要的基礎上,教師要對每次作文情況作出概括總結,并抓住普遍性的問題重點講評。講評要每次側重一兩個重點。
上述學生自批互改,教師瀏覽審閱,重點講評“八法”,體現了作文批改創新的指導思想,符合葉圣陶先生提倡的“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精神,符合“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這“八法”使學生得到了傳統作文批改法中得不到的.三個提高過程:
(一)從寫到改的提高過程。即從寫、批兩個方面來看,評價同一文章是一個把自己和別人的作文對照、比較的提高過程。在同一個作文題目下,自己做了,又看了別人如何做的,這就從選材組材、段落安排、開頭結尾、中心確定、詞法句型、修辭運用上一一進行比較。指出了別人的優點就學到了別人的長處,發現了別人的缺點,就避免了自己再犯類似的錯誤,使學生在比較中進步,在評論中提高。
(二)從“批改”到再寫“后記”的提高過程。學生改罷別人的作文回過頭來再看自己的作文,品味別人給自己的批語,有一個重新看待、重新認識自己作文的過程,這就是在評價、比較過程中,在眼界比較開闊、標準比較明確的前提下,來一個回頭望,來一個比較客觀的自我掂量,從而寫出后記,談出體會和收獲,這無疑是知識、能力提高升華的過程。
(三)從“審”到“評”的提高過程。這一過程不光是教師的工作,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綜合歸納的過程。學生在評價別人的作文,量度自己的文章,談了體會后,很需要教師對自己的原文,別的同學對自己文章的評價,以及自己寫作后記中的體會給予訂正、糾偏、評價,所以,瀏覽審閱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對學生原文、批改評語、后記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優缺點在講評過程中分析、歸納、綜合,使學生在如何寫文章、如何評價文章、如何對待別人評價等方面得到一個完整的認識和提高。這一提高的效果,只有在學生寫、評、后記幾個環節后才能充分顯現出來。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談的作文批改創新,與讓幾個尖子學生替教師判作文是截然不同的,既有質的區別,又有量的差別,這表現在:學生自批互改是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效果不同。教師讓幾個學生代勞判作文是看完了事,而本文讓學生自批互改,是全體學生的參與,重在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學生活動面不同。這里有部分與全體的目的不同。教師讓幾個學生代而勞之判作文是單純為減少教師工作量,而本文讓數量之差。心理狀態不同。前者有雇傭思想,后者是主動參與,有主人翁責任感。教師的工作量不同。前者教師可不在場,而后者在課堂上有教師的巡回指導點撥,解答疑難,并教之以方法,再加上瀏覽審閱,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必然多。
創新能力作文 篇5
學生不能寫出有創意的文章,主要是缺少創新思維,具有創新思維是學生寫出創新文章的前提條件。基于此認識,我在語文教學中就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促進學生作文創新作了一些嘗試。
一、訓練擴散思維,撥動創新激情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擴散思維。方法是巧設問題,誘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思考,肯定學生中合理的思維。教讀《孔乙己》時,設置問題:既然長衫是讀書人的象征,孔乙己一直穿在身上,為什么最后喝酒是穿一件破夾襖?結果學生想象各異,其中一個同學這樣描述:“丁舉人奸笑道:‘你也配穿長衫,有什么資格?丟我們讀書人的面子,給我脫下撕了,再打五十大板。’”這一思維既合情又合理,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以丁舉人為代表的封建統治者殘忍摧殘孔乙己的主旨。進行擴散性思維,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二、培養求異思維,挑戰陳舊觀點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要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這當然應建立在健康向上的立意基礎上。為訓練學生這種能力,我平時設計了一些辯論題讓學生辯論。如正方“有志者事竟成”,反方“有志者事未必成”(空有大志而無行動);又如正方“開卷有益”,反方“開卷未必有益”(讀不健康書);再如正方“不必班門弄斧”,反方“弄斧敢到班門”(敢向權威挑戰)。由于平時訓練扎實,學生作文有創意。某同學在《我要為南郭先生辯護》一文中寫道:“我認為南郭先生只不過是一個沒有真才實學的庸人,但讓他有機可乘的不正是齊宣王嗎?我們怎能只盯住南郭先生不放呢?齊宣王才是一個高高在上,不明真假的昏君,是他為南郭先生大開了綠燈。”“我國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構想,優勝劣汰,再也不可能有培育南郭先生的土壤。這樣,‘南郭先生’不再會有機可乘了。”這篇習作采用了求異思維,摒棄了人們的一貫思維方式--一味指責南郭先生的弄虛作假行為,其立意達到了創新的要求。
三、合理運用技法,駕馭創新技巧
要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需講究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巧用比喻、烘托、鋪墊、對比、象征、借物喻人等手法。如以“播種”為話題作文,一同學以《要在春天播種》為題巧用比喻手法,其中寫道:“春天,是最美好的時光,是人們播種
的黃金季節,青少年時代,就是人生的春天,是播下知識種子的黃金時代”,作者形象生動地提出了觀點,讓人耳目一新。在結尾又寫道:“詩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只有在人生的黃金時代播下理想的種子,才會有碩果累累的收獲季節。朋友記住:知識的種子要在求知的春天播下。”由于作者運用了比喻手法,使文章達到了創新。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需要不斷地探索并實踐。
創新能力作文 篇6
一.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小學生的作文要以學生自己的生活為源頭,利用所學的語文基礎知識藝術地再現生活及客觀的社會現實。這就要教給學生該如何作文,指導學生要作文首先學會做人,做生活的有心人,時時處處留意身邊的人、事、物。才是使學生作文課上有話可寫。人人都有豐富的情感,生活中的小事情都會引起內心深處的波動。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生活中酸甜苦辣或某種事物給自己的感官所帶來的喜怒哀樂,一吐為快。如此作文內容有真情實感,語言文字的表達生動鮮活,不做作,心里怎么想筆下怎樣寫,揮灑自如的我手寫我心。
二.指導學生學會立意
作文要學生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感受,超出常人之見創一條新思路。例如:我讓六年級(1)班的學生寫一篇以《我的家鄉》為題目的作文。大多數學生寫家鄉的山、樹、草、風土人情等,可是豆玉婷同學卻獨出心裁,并沒有寫引人注目的事和景,她卻寫了村前的公共廁所的.變化烘托出家鄉的變化。與其他學生的作文相比,這就是一種別開生面的新。
三.指導學生語言表達的方式
學生作文語言的表達要掌握熟練的語言文字的表達技巧,再適當的運用修辭手法,通過大腦思維的反復錘煉,改動一個字感動一座樓,作文的語言清新、準確、表現力強能增添文采,突出作文的主旨、明晰作文的思路,這樣的作文能給人以全新的感覺。
四.指導學生學會口頭作文
作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技巧,提高作文的能力。小學生作文訓練課本的安排是從從說到寫的過程,先進行口語交際再把口語交際的內容寫成作文。說的過程中要注意謀篇布局和語言的表達,好的地方別的同學取長補短,循序漸進。
例如:六年級(1)班,魏苗苗的《第一次炒雞蛋》。今天,我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就看《封神英雄》這部電視劇,看完電視劇我感到肚子里空蕩蕩的。我就找吃的,可是什么也沒有找到。唉!該怎么辦呢?我想:炒幾個雞蛋吃吧!我在廚柜子里拿出來了幾個雞蛋便打在碗里,再在碗放上鹽用筷子把雞蛋青和蛋黃攪拌均勻之后,就把鍋燒熱倒了一點青油。等鍋里的油熟了就把雞蛋倒進鍋里拿鏟子翻了一會兒就鏟出來放在進碗碟子里。我嘗了一口,哇!真好吃啊!
【創新能力作文】相關文章: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文07-12
高考作文創新能力的技巧01-30
作文教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06-09
創新能力作文四篇05-30
創新能力作文8篇06-17
創新能力作文六篇07-19
精選創新能力作文4篇07-28
創新能力作文三篇07-21
創新能力作文10篇07-26
【精選】創新能力作文四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