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先斬后奏的成語故事
導語:先斬后奏泛指先采取實際行動把事情處理了,造成既定的事實,再向上頭的當權者報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該詞的成語故事及解釋,歡迎查閱,謝謝。
【漢字書寫】:先斬后奏
【漢語注音】:xiān zhǎn hòu zòu
【成語出處】:漢·班固《漢書·申屠嘉傳》:“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為錯所賣。”
【成語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辦事。
【成語意思】:斬:殺頭;奏:臣子向皇帝報告。指封疆大臣先將罪犯殺了再向皇帝奏報。泛指先采取實際行動把事情處理了,造成既定的事實,再向上頭的當權者報告。
【近義詞】:先斬后聞、先禮后兵、先行后聞;
【反義詞】:事先請示;
【成語故事】
申屠嘉是西漢初年的人,最早以弓弩手的身份跟隨劉邦攻打項羽,后來因為軍功屢次升遷,到漢文帝時擔任了丞相。
申屠嘉擔任丞相五年后,漢文帝駕崩,漢景帝即位。第二年晁錯擔任內史(官名,主要職責是治理京師),得到皇帝的賞識而大受重用。在晁錯的提議下,皇帝改變了許多項法令,同時晁錯還建議削弱諸侯的勢力。這時,申屠嘉講的話得不到采納,十分痛恨晁錯。
晁錯擔任內史治理京城,經常出入東門,不大方便,就另外開了一扇門,從南面出入。但是,從南面出人,正好要經過“太上皇廟”內墻之外、外墻之內的空地。申屠嘉知道這件事后,準備奏請殺掉晁錯。有人告訴了晁錯,晁錯非常害怕,就在深夜人宮進見皇帝,主動向皇帝承認了錯誤。第二天上朝,申屠嘉按計劃奏請殺掉晁錯。皇上說:“晁錯鑿穿的不是真正的廟墻,而是內墻之外的外墻。過去散官們都可以住在這個地方,何況又是我讓他這樣做的,所以晁錯沒有罪過。”
退朝后,申屠嘉對丞相府的長史(官名)說:“我后悔自己沒有先殺掉晁錯然后再上奏,現在自己反倒被晁錯算計。”申屠嘉氣憤不已,回到家后便吐血死了。
【成語寓意】
先斬后奏在關鍵的時候,能展現出個人超常的智慧和膽略。敢于先斬后奏,方能爭取主動,沖破重重艱難險阻,千方百計實現自己的目標,為自己爭取利益和主動的形勢,才稱得上真正的聰明。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應用中,“先斬后奏”是運用木已成舟的謀略,重在精于預測其后果,把握好尺度。善于讓對方接受自己有意造成的事實。如果沒有絲毫可能性卻硬要蠻干盲動,就不是謀略而是莽撞,需要承擔意料之外的后果。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先斬后奏”(斬:殺頭;奏:臣子向皇帝報告或上書)原指先把罪犯處決,再向皇帝奏聞。現代漢語中比喻先對某事做出斷然處理,造成既定事實,再向上級報告。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運用示例
唐·劉肅《大唐新語·公直》:“及克京城后,于銀臺門決事,凡追捕,先行后聞,權傾朝野,道路側目。”
元.楊梓《敬德不伏老》一折:“敕賜寶劍金版,如有攪鬧功臣筵宴者,著下官先斬后奏。”
元·直夫《虎頭牌》一折:“敕賜雙虎符金牌帶者,許你便宜行事,先斬后聞。”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三折:“這老兒不好惹,動不動先斬后聞。”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六:“乃拜相如為中郎將,令劍金牌,先斬后奏。”
老舍《駱駝祥子》九:“這個事非我自己辦不可,我就挑上了你,咱們是先斬后奏。”
【先斬后奏例句】
北齊·劉晝《劉子·貴速》:“申屠悔不先斬后奏,故發憤而致死。”
東漢·班固《漢書·申屠嘉傳》:“‘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顏師古注:‘言先斬而后奏。’”
《新五代史·梁臣傳·朱珍》:“珍偏將張仁遇珍曰:‘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后白。’”
毛澤東《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有些則造成既成事實再告訴它,例如發展二十余萬軍隊,這叫做先斬后奏。”
【先斬后奏造句】
如果能夠跟那些貪官污吏狼狽為奸混在一起同舟共濟,那么很多事情你就可以先斬后奏了。
那一群達官貴人們平時沆瀣一氣混在一起,碰到事情就先斬后奏互相包庇,坑害了不少百姓。
【先斬后奏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12-22
成語故事02-04
經典成語故事03-12
成語故事01-30
經典成語故事02-16
經典成語故事02-16
班荊道故的成語故事06-20
怙惡不悛的成語故事10-08
束蘊乞火的成語故事03-16
黏皮著骨的成語故事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