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寓言故事大全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寓言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系到寓言的未來。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成語寓言故事大全,希望對你有幫助。
鄭人買履
從前,有個鄭國人,打算到集市上買雙鞋穿。他先把自己腳的長短量了一下,做了一個尺子。可是臨走時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賣鞋的地方。正要買鞋,卻發現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對賣鞋的人說:"我把鞋的尺碼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來再買。"說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張張地跑到集市。這時,天色已晚,集市已經散了。他白白地跑了兩趟,卻沒有買到鞋子。
別人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你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這個買鞋的鄭國人卻說:"我寧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腳。"
寓意:不顧客觀實際而墨守成規的人,常常會做出荒唐可笑的事來。
買櫝還珠
傳說楚國有個珠寶商到鄭國去賣珍珠,為了吸引顧客,他做一個很漂亮的用名貴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還鑲嵌著寶石和翡翠,看起來十分華貴。一個鄭國的買主抱著珍珠匣子便以高價買下,打開匣子取出珍珠還給楚國商人。
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
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
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對牛彈琴
古代音樂家公明儀每次彈琴時,他的琴聲引來很多鳥兒與蝴蝶。當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對水牛彈奏幾曲,結果水牛無動于衷地走開,公明儀大嘆:“對牛彈琴,一竅不通。”
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么。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南轅北轍
戰國時期,魏安王決定攻打趙國都城邯鄲,大臣們都反對他,季梁給他講一個故事:太行山的一個人駕車準備到楚國去,但他卻堅持往北走,這樣越走越遠。爭霸不是靠打仗,而是靠贏得民心,靠打仗就像南轅北轍一樣。魏安王決定不打仗了。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東施效顰
說春秋時候,越國有個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麗、漂亮,一舉一動也很動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時總是用手按住胸口,緊皺眉頭。因為人們喜歡她,所以她這副病態,在人們眼里也嫵媚可愛,楚楚動人。
西施的鄰村有個丑姑娘叫東施,總是想方設法打扮自己。有一次在路上碰到西施,見西施手捂胸口,緊皺眉頭,顯得異常美麗。她想難怪人們說她漂亮,原來是做出這種樣子。如果我也做這個姿勢,肯定就變漂亮了。于是她模仿西施的病態。結果人們見了原來就丑的她,現在變成這種瘋瘋癲癲的樣子,象見了鬼一樣,趕緊把門關上。
癡人說夢
從前一個外國和尚到一座中國廟里燒香,廟里的小和尚問他何姓及來自何國,外國和尚不懂他的話,跟著說何姓何國人。小和尚向住持報告外面來了何國一個姓何的和尚。眾和尚紛紛出來看熱鬧,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原指對癡人說夢話而癡人信以為真。比喻憑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亂語。
一言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后,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后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呂.”(九鼎大呂:鐘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
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患得患失
春秋時期,孔子經常與學生討論為人的問題,他說:可鄙的庸俗低級的家伙不能與之同事,當他沒得到權勢或好處時,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設法得到。而當他得到時,卻又怕丟失掉。像這樣的人都是利欲熏心,處處為個人打算,什么壞事都能干得出來。
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拔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里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么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里卻很高興。回到家里還夸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里去看,發現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
醫者仁心
西漢時期,醫學家中以淳于意較為有名。他從小就熱愛醫術,喜歡擺弄銀針、藥品。后來,淳于意拜著名醫生公乘陽慶為師,學到了黃帝、扁鵲流傳下來的醫術,攻克了很多疑難雜癥。后來,因為醫死了人,被官府判以肉刑,要押到京城長安去行刑。
淳于意沒有生兒子,只有五個女兒在膝前行孝。他臨走時,對女兒們說:“如今父親已經到了緊要關頭,你們卻誰也幫不上忙!”
緹縈是淳于意的小女兒。她聽到父親的話后,非常傷心,更為自己的束手無策而自責。于是,她與父親一起去了長安,并給漢文帝寫了一封言辭凄切的信。信上是這樣寫的:“我父親擔任政府官職時,老百姓都說他廉潔無私,值得崇敬。現在他由于一時不慎而觸犯國法,理應受到懲罰。可是我卻感到,人死了就不能再活過來,受了肉刑之后,手腳斷裂了也無法再長出來,那時就是想悔過自新,也做不了什么事了。我愿意到官府里去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以便讓他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重新做人。”
漢文帝讀完緹縈的信,被她的一片愛父之情所感動,于是傳下一道圣旨,將淳于意的罪行赦免。漢文帝法外施恩后,覺得肉刑太過于殘酷,就索性將肉刑廢除了。
不材之木
有位工匠名叫匠石,他前往齊國,來到曲轅的地方,看見一株大樹生長在土神廟旁。這株樹的樹陰可以遮蓋幾千頭牛;樹身有百尺粗,樹干高過山頭80尺后才有枝葉,可用來造船的旁枝就有十幾枝。圍觀這株巨樹的人多得像到市場趕集。
奇怪的是,匠石竟視而不見,不屑一顧。他不住腳地往前趕路。
。徒弟們大開眼界,卻不明白師傅的態度,追上匠石問個究竟:“自從我們跟隨師傅走南闖北學手藝,從來沒有碰見這樣好的木材,您為什么一點也不看重它?”
匠石回答:“不要夸這棵樹了,它是脆而不堅的樹木,造船沉,做棺材會很快腐爛,制成柱子會被蟲蛀,打成器具會毀掉,造門會流出污漿……”匠石把它說得一無是處,認定它是不能做材料的樹木,正因為沒有用,所以才長得這么大,有這么長的壽命!
貌似強大的事物往往華而不實。看問題、觀察事物不能被表面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清本質,否則,就會作出錯誤的判斷。
拔苗助長
從前,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沒有,但秧苗好象總是那么高。
用什么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想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說干就干,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從中午一直干到太陽落山,才拖著發麻的雙腿往家走。一進家門,他一邊捶腰,一邊嚷嚷:“哎喲,今天可把我給累壞了!”他兒子忙問:“爹,您今天干什么重活了,累成這樣?”農民洋洋自得地說:“我幫田里的每棵秧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兒子覺得很奇怪,拔腿就往田里跑。到田邊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經干枯,后拔的也葉兒發蔫,耷拉下來了。
打草驚蛇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發兵攻打鄭國,他打算和安插在鄭國的奸細里應外合,奪取鄭國都城。大夫蹇叔以為秦國離鄭國路途遙遠,興師動眾長途跋涉,鄭國肯定會作好迎戰準備。秦穆公不聽,派孟明視等三帥率部出征。蹇叔在部隊出發時.痛哭流涕地警告說,恐怕你們這次襲鄭不成,反會遭到晉國的埋伏,只有到崤山去給士兵收尸了。
果然不出蹇叔所料,鄭國得到了秦國襲鄭的情報,逼走了秦國安插的奸細,作好了迎敵準備。秦軍見襲鄭不成,只得回師,但部隊長途跋涉,十分疲憊。部隊經過崤山時,仍然不作防備。他們以為秦國曾對晉國剛死不久的晉文公有恩,晉國不會攻打秦軍。哪里知道,晉國早在崤山險蜂峽谷中埋伏了重兵。一個炎熱的中午,秦軍發現晉軍小股部隊,孟明十分惱怒,下令追擊。追到山隘險要處.晉軍突然不見蹤影。
孟明一見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情知不妙。這時鼓聲震天,殺聲四起,晉軍伏兵蜂擁而上,大敗秦軍,生擒孟明視等三帥。秦軍不察敵情,輕舉妄動,“打草驚蛇”終于遭到慘敗。
當然,軍事上有時也可故意“打草驚蛇”而誘敵暴露,從而取得戰斗的勝利。
東坡畫扇
蘇東坡很有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時,有一次一位綾絹商人告一個制扇匠人欠他兩萬綾絹錢不還。匠人說:“前不久他父親死了,花了一筆錢。今年杭州連日陰雨,天氣寒冷,沒有人買扇子,我一時拿不出錢來還帳。”蘇軾想了半天,讓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來,挑出二十把折扇,拿起公堂上的毛筆,在扇面上題字、作畫,然后命匠人快拿到外面去賣。匠人剛出衙門,扇子就被搶購一空,每把一千錢,正好夠還帳的。
四十五歲時蘇東坡在監獄被關了一百天,幸好皇帝特赦才被放出。后來他在一片雜記中說:“我從小就不喜歡殺生,可是也沒有完全斷絕過。近年來開始不殺豬羊了,可是生性喜歡吃蟹蛤,免不了有時要殺。去年得罪被關進監獄,開始以為不能脫身了,不想后來獲得幸免,于是從此不再殺一物。有時買來蟹蛤,都放進江中。雖然知道蛤在江里活不了,可也許有個萬一吧。即使活不了,也比在鍋里受煎熬要好得多。我并沒有什么別的想法,只是因為自己也經歷過了患難,和在廚房中的雞鴨沒有區別,不想再因為口腹之故,使生命受到這無窮無盡的恐懼。只是恨自己不能忘記美味,有時買死的.蟹蛤來吃。”
“東坡畫扇”比喻關心百姓疾苦。
奇恥大辱
牧羊人:“過來,該給你剪毛了。”
綿羊:“剪掉了毛,我就是赤身裸體,還有什么面目活在世上?”
牧羊人:“你要是不長毛,就該挨宰了。裸上幾個月,換來生存權,還是值得的。過來吧!”
綿羊:“真是奇恥大辱啊!為了茍活于世上,竟然要被人類扒光衣裳。”
牧羊人:“大驚小怪!我們人類為了活著,有時候甘愿把自己的骨頭獻出來呢!”
南橘北枳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得知這個消息后,對左右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能言善辯的人,如今到來我國,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辦法好?"
有個大臣獻計說:"他來了以后,請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問: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說:是楚國人。大王再問: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說:他犯了盜竊的罪。"楚王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晏嬰來到楚國,楚王用酒招待他。賓主正喝到興頭上,兩名小吏捆著一個人來到楚王面前。
楚王故意問:"這捆著的是個什么人?"
小吏回答:"是個齊國人。因為盜竊犯了罪。"
楚王轉過頭來望著晏嬰說:"齊國人生來就喜歡偷盜嗎?"
晏子離開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結橘子,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北,就會結出枳子。橘子和枳子,葉子差不多,但果實的味道卻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水土不同啊。現在捉到的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并沒有盜竊的行為,來到楚國以后卻偷盜起來,難道是因為楚國的水土容易使人變成小偷嗎?"
楚王聽了,尷尬地笑著說:"圣賢的人是不可戲弄呀!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寓意: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良好的環境可以讓人學好,不好的環境可以使人變壞。
原文: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畫蛇添足
昭陽為楚伐魏,覆軍殺將而得八城,移兵而攻齊。
陳軫為齊王使,見昭陽,再拜賀戰勝,起而問:“楚之法,覆軍殺將,其官爵何也?”昭陽曰:“官為上柱國,爵為上執珪。”陳軫曰:“異貴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陳軫曰:“令尹貴矣!王非置兩令尹也,臣竊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巵酒。
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巵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齊,齊畏公甚,公以是為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歸,猶為蛇足也。”昭陽以為然,解軍而去。
夜郎自大的故事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于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里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于是就說:“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啰!”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部下們仍然異口同聲回答說:“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后,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后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