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100字(通用11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成語吧,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你還記得哪些成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語故事1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成語故事 1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代。那時,鄭國和息國睦鄰相處。一年,息國為了一件小事,和鄭國鬧翻。息國國王要討伐鄭國,就召集大臣來商議。有的說:“陛下和鄭國國王同姓,不要輕易動武。”有的說:“我們的威望是不是比鄭國高?”還有的說:“我們的.力量是不是比鄭國強?”息國國王對這些勸說一點也聽不進。他下令要全體兵向鄭國發起襲擊。鄭國立刻出兵迎戰。最后,息國兵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不自量力”就是不衡量自己的實力而輕舉妄動。息國正是犯了這個錯誤而遭失敗。
成語故事 2
漢朝時期,嚴光少年時期與漢光武帝劉秀是同學,劉秀即位后,嚴光不愿當官,改名隱居起來,劉秀親自到他的住所請他出山,他婉謝絕。
嚴光經常與漁人住在一起,經常穿著羊皮衣去釣魚,自得其樂。
成語故事 3
古時學者艾子的鄰居毛空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經常把外邊聽到的事情加以夸大說給艾子聽。一次他說:“一只鴨子一次下了100個蛋。”
艾子不信,他又說天上掉下一塊二十丈長十丈寬的大肉,而且還信誓旦旦地說他親耳聽來的。
成語故事 4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仲弓問孔子如何處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個人待人接物要嚴肅認真對待,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不論在朝在野都不要去發牢騷。”仲弓感謝道:“我雖遲鈍,但一定要牢記先生的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成語故事 5
春秋時期,思想家老子認為相鄰的兩個國家彼此可以望見,兩國雞狗的叫聲都可以聽見,各自吃自己的國家豐富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按照自己的風俗生活,直到老死都不互相往來。
司馬遷認為這種老死不相往來的思想行不通。
成語故事 6
秦朝末年,劉邦、項羽、楚懷王三人約定,誰先攻入咸陽誰就做關中王。
劉邦先攻進咸陽,項羽很不高興,進城就殺百姓及已投降的國王子嬰,放火燒了阿房宮,掠奪大量金銀財寶準備回江東地區。
有人在背后譏諷楚國人是戴著帽子的猴子。
成語故事 7
東漢末年,曹操進攻黃河流域的馬超和韓遂,把馬超打敗。
馬超要求割地求和,曹操不答應,占領渭口后修筑工事后,表面答應議和,暗中養精蓄銳,接著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馬超突然襲擊,將絲毫沒有防范的馬超打得大敗而逃。
成語故事 8
晉代孫康因為家貧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他覺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費光陰。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夢醒,見一絲亮光從窗縫里鉆進來,原來是大雪映出來的,他起身對著亮光看起書來。
經過他刻苦努力終于成為飽學之士。
成語故事 9
春秋時期,年輕的孔丘在季府趕車,曾偷偷去季府樂師師襄子那里去學琴,也能練幾曲。后來師襄子得罪了季武子被趕出季府,在外沿街乞討與賣藝。
孔子在街頭遇到落魄的`琴師,訴說他當年在齊國聽到《韶樂》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覺。
成語故事 10
北宋時期,趙鼎21歲中進士受到宰相吳敏的賞識,調到都城開封任職。
金兵南下,宋欽宗驚慌失措,趙鼎主張抗金到底,但是宋欽宗不予理睬。北宋滅亡后,趙鼎仍然堅持抗金,秦檜迫害他,他只好寫下:身騎箕,尾歸天上,氣壯山河壯本朝。
成語故事 11
三國時期,曹操出兵40萬來攻打東吳。東吳孫權召集文武百官研究對策,大將呂蒙建議在濡須口修筑船塢,孫權稱贊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呂蒙有遠見。”于是連夜修建。
等魏軍到時,船塢已修好,魏軍在這一戰中損失慘重。
【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12-22
成語故事01-30
經典成語故事02-16
經典成語故事02-16
成語故事02-04
經典成語故事03-12
蹇蹇匪躬的成語故事03-04
摧枯拉朽的成語故事07-31
袂云汗雨成語故事12-05
誤付洪喬的成語故事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