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我體驗到成功的作文
在前幾個星期我們學校讓我們來寫“中華贊”這篇作文,看我們班上78個人有幾個人能參加到初賽。去和其他學校的人來比試下作文。劉老師說“這次寫作文,愿寫的就寫,不愿寫的就不寫”因為我對作文很感興趣,試著也寫了一篇“中華贊”。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又過了幾個星期,劉老師輕輕地走進教室說“這是上次寫作文獲獎的作文”發了一半,突然,劉老師念了一聲“甘鑫,三等獎”那時,我的心里一直碰、碰的跳。發完獎狀劉老師說:“這次獲獎的同學要去參加復賽,必須單獨寫,那里沒有人給你檢查錯別字,所以你們一定要好好的寫!
雖然只得了三等獎,但是這個三等獎是我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寫的。
這次的了三等獎,這次參加復賽我一定要把第一名守住。甘鑫,加油,繼續努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自古到今,勤奮都是成功的代名詞,是勤奮,使我體驗到成功的甜美。
古箏,是我業余生活中的“鐵哥們”。在慢慢的七年時間里,它一直不離我左右,為我搬回了一個個獎杯,領回了一本本證書。
記得去年暑假,我一路過關斬將,終于取得了到北京參加“星星火炬”全國總決賽的資格。高興歸高興,短暫的興奮過后,煩惱也像洪水般向我砸來。既然我走這條路走得這么辛苦,那能取得全國總決賽資格的人,肯定都是高手中的高手。雖然我彈古箏在這個小縣城已數一數二,但在全國......那可真正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曾想過要放棄,但知道機會來之不易,既然不知道結果,那還不如拼一拼。
去年夏天似乎格外熱,蚊子大軍也一波接一波,為了不打擾到其他人,我把房門關的緊緊的,窗戶也不留一條縫隙,在完全封閉式的房間里練琴。
臨近比賽的那幾天,我連吃飯都帶著指甲,一秒鐘的練琴時間都不想浪費。沒有空調,沒有扇子,每次練完琴,我都像洗了一場桑拿。盡管這么辛苦,我還是不想放棄,因為我聽到心中有一個聲音一直在勸告我:你這一路這么多困難都克服了,就這樣放棄,那不是太過可惜了?無論如何你都要堅持下去!
就這樣,在這個炎熱的暑假,我抱回了浸滿汗水的,印著“全國青少年藝術選拔賽金獎”的證書。我知道這份榮譽來之不易,但仔細想想,成功又那么簡單,它只需要兩個字,那便是——勤奮。
對于作文教學,如同對于整個的語文教學一樣,我們的探討不可謂不多,各種意見建議也不能說不好。但我們卻仍然常常面臨著學生不愛作文,不會作文的困境。能不能先跳出問題本身,從根源即人的共性上去找找答案呢?
眾所周知,人的成功要素之一是自信。那么,自信源于何處呢?熱真分析一下又會發現:人的自信來自不斷成功的體驗。是的,這種看似可笑的結論就是事物發展的必然邏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成功”就得成功。所以作家王宏甲在他那本轟動一時的[中國新教育風暴]中說:對于成長中的孩子,如何保證他獲得自信心和成功感,比獲得多少知識都重要!“在這本書里,作者還列舉了大量生動的事例和比較,令人信服的說明了這個道理。
由此可見,想解決學生作文難的問題,也應該甚至必須在這方面多動腦子。所謂成功教育,快樂教育,也有這種意思吧?而要做到讓學生在寫作中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筆者認為需從兩方面入手——
第一 , 在作文的源頭、即作文命題上多下功夫。具體說來,要做好三件事。一是重視在“寫什么“之前就充分考慮“如何寫”的問題,出題人要站在學生立場上去考慮命題,自然也就有利于命出學生所歡迎的'題目。二是要努力將語文教材內容與學生情感生活相聯系,這樣也常常能命出學生感興趣的題目。如讀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許多同學都不由自主地陷入對金錢與親情關系的思考,這是若能聯系課文適當命題,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寫出較好的文章來。這是筆者切身體驗到的。三是借鑒國外經驗,不斷提高我們的命題水平。就筆者愚見,國外作文命題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貼近生活的需要,而這又恰恰是符合多數人寫作根本動機的。
第二個方面,是要更新我們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標準。這也可以具體為兩項。
一是不宜用終極目標衡量訓練過程中的成績。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作文訓練每次都有一個階段性目標,而不是面面俱到處處都好,那么學生是否就更容易達到,從而更容易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呢?當然,這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難易適度的精細設計。要有一個從總提到局部、從每學年到每學期、每一次的細致科學合理的安排。也會涉及到諸多因素。
【我體驗到成功的作文】相關文章:
我體驗到的成功作文01-31
我體驗到的成功小學作文10-25
體驗到了成功作文01-18
我體驗到的成功作文3篇04-06
我體驗到的生活作文09-22
我體驗到的幸福作文10-25
我體驗到的快樂作文09-08
我體驗到的樂作文09-08
我體驗到的生命精選作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