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2016社區身邊好人事跡材料
社區身邊好人事跡材料【第1篇】
藺再清是一名退休老教師,已年近70了,她始終堅守著一個信念:那就是對工作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對學生真情實感,富有愛心;對社會真誠奉獻不計名利。本該是安享天倫之樂的老人,卻整日為社區的繁雜事物忙碌。正是擁有這個信念,藺老師憑借著高度的責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區共建,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中。把愛心帶到了社區,帶進了樓門。
(一)敢爭先,重學習,投身建設樓門文化。
2008年玉橋街道工委在轄區內開展樓門文化建設。藺老師覺得這是改善樓門環境促進鄰里和諧的好機會。于是主動承擔起了景馨家園1號樓1單元樓門長的工作。環境建設是樓門文化建設的基礎。樓門環境的好壞,不僅影響居民的正常出行,而且影響到居民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還反映居民的文明素質。所以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動樓內的居民進行衛生大掃除。并且根據樓門里的情況每月有組織的開展凈化樓門環境的活動。組成清理小組,分別對樓門小廣告、樓道堆放的雜物進行清理整治。樓里的環境好了居民的心情也愉快了,不僅方便了別人更是方便了自己。
藺老師現在正在老年大學書畫班學習,通過不斷學習,使思想能夠與時俱進,視野開闊,頭腦更豐實。由于書畫功底較高,所以樓門的制作任務也較重。根據樓門的空間,需要一個兩米見方的福字和一幅4尺長的牡丹畫來裝飾布置,字畫太大,又沒有那么大的寫畫板,為了繪制出的效果符合制作要求她就將紙鋪在地上,自己光著腳坐在地上,一會站起身,一會蹲下,一會左邊一會右邊,有時還將身體趴在地上,不停的變化繪畫角度。當時天氣炎熱,工作一會兒就滿頭大汗,就這樣足足干了兩天,終于完成了這幅福字和牡丹畫。在這次的樓門制作中,藺老師共制作了30多幅作品。還發動自己的外孫女和孫女參加到此項活動中,樓門中的千紙鶴、和諧樓門的人物畫、剪接和拼接剪紙,就是她們共同制作的。藺老師事事以身作則,帶動更多的居民參與到樓門文化建設中。
(二)勤總結,重創新,推動文化樓門出新成績。
在剛開始搞樓門文化建設時,大家都不知該從哪里下手,對開展樓門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更是知之甚少。經過親身實踐,現已積累了較豐富的開展樓門文化建設工作的經驗,對開展樓門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有了較深刻的理解。由社區黨總支牽頭,藺老師和其它黨員志愿者成立了“樓門文化建設小組”。力爭打造特色亮點的精品樓門。作為小組中的骨干,藺老師積極為樓門的創新建言獻策。并在樓門文化建設中取得了突出成績。景馨家園共懸掛作品108幅。她們緊緊扣住通州國際化新城的主題,精心建成了3個共懸掛36幅精美作品的樓門-“古運通州”樓門、“運河宜濱”樓門和“魅力新城” 樓門。38號樓文化樓門建設已全面竣工。此樓5個樓門的每一層都懸掛上了精致的作品。全樓共懸掛作品近130件。她們創建的“祖國60年大慶”樓門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表彰1000個優秀文化樓門、庭院中獲獎,藺再清上臺領獎并作發言。
(三)能吃苦,不怨言,當好分外工作的義務兵。
提起藺老師樓門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是樓里“熱心人”,經常為居民服務,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有時二樓李奶奶要外出沒人照看小孩,她就主動幫忙照看。九層薛奶奶對門老倆口,身體都不太好,老太太有病,她主動給做飯,買禮品看望老人。老人到醫院拿藥不方便,她讓兒媳主動把藥買回來,送給她老人家。正是她無私的奉獻贏得了大家的信任與尊重。
她不辭辛苦,毫無保留地發揮自身的特長,積極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一幅人物形象近百個的《漕運碼頭》粘貼畫,融入低碳生活的理念,搜集一次性筷子,修成細桿,買來熟西瓜籽,把瓜子皮剝好,從家中拿來廢舊涼席,剪成小塊等,全部粘到了粘貼畫上。藺老師和她的制作團隊一起整整用了兩個月時間才完成了繪畫與粘貼任務。前來參觀的人站在《漕運碼頭》貼畫前,無不拍手叫絕。形成了玉橋南里南社區文化樓門建設的又一個創新亮點。
除了每天辛勤設計、制作作品,藺老師有時還要和居委會同志一起到樓門中裝飾墻壁懸掛作品。懸掛樓門文化作品是體力活,但是藺老師不叫苦,不喊累。努力做到按時完成任務。藺老師不僅是樓門文化建設的主力軍,而且是本社區創建國家級衛生“示范區”、社會治安巡邏、人口普查、計劃生育宣傳等各項工作的骨干力量。
通過樓門文化建設,藺老師帶動她們的樓門更加和諧,打破了以前“擦肩而過不說話”的尷尬現象,居民們從不了解不認同到主動關心、積極參與樓門建設,并把樓門塑造成為齊樂融融的大家庭。在參與樓門文化建設過程中增加相互間的接觸,拉近彼此關系,培養鄰里親情。做到了互相幫助,相互關心,人與人、戶與戶之間的和諧。家庭更加和睦,鄰里關系更加親密,處處洋溢著和諧的景象。看著樓門文化的蓬勃發展相信藺老師奉獻著,快樂著!
社區身邊好人事跡材料【第2篇】
自去年開始,城南江岸明珠小區25棟1單元處,幾乎每天下午都會出現一位老人的身影。他彎著腰,手拿掃把和簸箕,從頂樓一層層清掃到底層后,還會將附近幾棟樓前水泥通道上的垃圾清掃干凈。一切忙好后,已是夕陽西下。他叫翟大勝,今年68歲,不是小區物管,也不是清潔工人,只是一位普通住戶。
【勤勞的他,比保潔員掃得還干凈】
江岸明珠小區25棟1單元共18層高,市民范女士是這里的老住戶。她告訴記者,60多歲的翟老幾乎每天義務幫忙打掃衛生,讓小區居民很感動。
“除了雷雨天氣,幾乎每天都見他手持掃帚,把電梯、樓梯口和附近樓下的通道打掃得干干凈凈,到了晚上還會用拖把將樓道口清潔一遍”,范女士說,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今年春節時,一些喝醉酒的人常會在電梯里暈吐,已是深夜11點,翟老發現后還會拿著拖把將電梯清掃干凈。在居民眼里,翟老比小區里的保潔員清掃得還干凈,鄰居見他打掃都會關切地和他打招呼,告訴他年紀大了,太累就別干了,可每次翟老都會笑著回答,“沒事,干凈了,大家住著才舒心。”
【熱心的他,已經掃壞了兩把掃帚】
近日,記者來到江岸明珠小區25棟1單元,看見了干凈整潔的樓道和一塵不染的樓梯扶手。在一樓的樓道拐角處,掛著掃把、拖把和簸箕,居民說這正是翟老的“清潔工具”。
住在一樓的奚女士對翟老贊嘆不已。她告訴記者,翟老還有很多“小習慣”,他總是隨手撿起路邊散落的垃圾袋,隨手擺正亂停的車輛,隨手清理綠化帶處寵物的糞便……一件件舉手之事,也一點一滴地溫暖著鄰居的心。
在小區物業管理處,提起翟老,保潔部的負責人汪自芳也豎起了大拇指。“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翟老已經掃壞了兩把掃帚,前天他剛從物業處領了一把新掃帚”,汪自芳說,物業也曾勸說他不必打掃,會要求保潔員加強保潔,但是翟老仍一再堅持。
【低調的他,只是希望用行動感染他人】
采訪中,記者得知翟老原在三山糧站工作,20XX年隨兒子搬進江岸明珠小區。提起義務掃地的原因時,翟老笑著說,初衷是因為自己“看不順眼”。“有人隨手亂丟煙頭紙屑,有人將垃圾袋放在樓道,散落一地臭烘烘的,還有人將裝潢垃圾丟在電梯里。”翟老說,小區里一個保潔員每天要負責五個單元樓道的清掃,忙不過來也很是辛苦,愛干凈的他便決定管管這個“閑事”。
“一方面鍛煉了身體,給保潔員分憂;另一方面也能督促居民自覺維護公共環境,”打掃衛生的同時,看到有人亂扔垃圾,翟老都會及時阻止和教育,他也漸漸得到了附近居民的信任。如今,看著單元樓的環境衛生比以前干凈不少,很多住戶也開始自覺維護衛生環境,翟老很是欣慰,“還是會繼續掃下去,都習慣了。”
記者打算給翟老拍張照片,他堅決不同意。“與那些見義勇為的好人相比,我做的都是小事”,翟老笑著說,他只是希望用這種默默無聞的行動感染他人,帶動身邊的居民自覺維護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園。
社區身邊好人事跡材料【第3篇】
擺過地攤、賣過蔬菜,做過建筑工人……59歲的楊順興家住水木年華小區,瘦瘦的他頭發已大半花白,說話時還有著濃濃的家鄉口音。
“我經歷過苦日子,看見他們可憐,便想伸出援助之手”,楊順興口中的“他們”,不是他的朋友、鄰居,而是一些曾露宿在中山橋下的流浪漢。捐錢、送衣物、備棉絮……幾年來,低調的楊順興用一片愛心和真情溫暖著這些無家可歸的“陌生人”。
【帶流浪漢回家洗澡 還幫他找了份工作】
在中山橋下的橋墩、亭院走廊處,每到夜晚,常有一些衣衫襤褸的流浪漢“蝸居”在此,避風擋雨。今年1月中旬,天氣嚴寒,冷風陣陣,一位衣著單薄、頭發臟亂的中年流浪漢在此“安了家”。
“要不是楊順興師傅一直照顧、幫助他,這個流浪漢可能早被凍死了”,三潭社區工作人員介紹說,細心的楊師傅發現流浪漢后,不僅第一時間送去了飯菜和棉被,還將流浪漢帶回家洗了個澡,換上干凈暖和的棉衣。冬季氣溫較低,楊師傅和家人還用幾塊擋風玻璃將流浪漢在橋下的“家”圍了起來,以避寒風。
不過,令楊師傅沒有想到的是,這位中年流浪漢是個孤兒,小時候得過腦膜炎,智力有些低下,說不出來姓名、住址,也沒有任何身份證明。輾轉多處,無法將流浪漢送回家后,楊師傅便找到社區幫忙,將流浪漢先安置在一間空房內,再尋求救助。
“一個孤兒舉目無親,不如給他找份工作,讓他自食其力吧!”有了這個想法后,楊順興便開始行動。一番尋找,流浪漢最終被楊順興朋友的廢品回收站接收。“不僅包吃包住,還有工資”,看到流浪漢有了“落腳點”,楊順興的心里這才踏實下來。
【掏錢讓流浪漢治病 堅持一年送飯送菜】
為孤兒流浪漢找“落腳點”,只是楊順興熱心幫助流浪漢的一個縮影。小區居民說,2008年,楊順興搬到水木年華小區后,中山橋下的流浪漢便成了他長期救助的對象:一位50多歲的流浪漢右腳生瘡潰爛,他便拿出一些錢催著流浪漢趕緊上醫院看看;一位20多歲的流浪漢三餐不濟,他堅持一年風雨無阻送飯送菜;這幾年,他總要家人多煮些飯菜、多留些被褥,一到晚上看見流浪漢來了,便挨個“問候”……
“我不圖啥,現在條件好了,就想著可以多幫助他人。”為何要救助流浪漢?楊順興常這樣解釋。他說,他出生在貧苦的農村,一路吃苦打拼來到城市生活,如今兒子兒媳孝順、孫子可愛乖巧,日子越過越紅火幸福的同時,他不能忘了要伸出援手幫助眼前的可憐人。
不過,自今年開始,“留守”在中山橋下的流浪漢漸漸少了,這段時間更是沒有一人。“看不見他們,還真有些不習慣。”提及此,楊順興擺了擺手。過了一會,他又笑著說,“少了好,他們可能找到工作,有落腳點了,希望他們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