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變化的作文(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變化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變化的作文1
怕是弈者凄涼,豆蔻韶華里一顆蒼老近趨荒蕪的心也及不過我這盲人的一絲悲哀。我可是個什么都看不見的瞎子呀,看不見脈絡細致漂亮的青蘋果,看不見水底下泠清剔透珠簾似的荷花桿子,看不見金黃稻束上方彌漫著的縷縷炊煙,看不見這世界是何其美。
發現美和諧美
我常把失明帶來的不快活列給自己聽。比如我無法自食其力呀,無法像自由鳥一樣歡快歌唱阿。可當我已經習慣了這種毫無生氣的日子時,忽然有人丟給我一個背包,讓我獨自遠行。他說旅途結束我便可以復明。于是我選擇去了自己闊別已經的故鄉——麗水英川。
那兒極其偏僻,卻也是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若沒有多大改變,這必定還是我走時一副貧民窯的模樣。山里的每個人都住著破舊的木屋,歲月變遷它們也顯得格外滄桑,憑記憶往高處走去。
我邊走邊張開雙手,試圖擁抱多年未見的家鄉。我觸摸到小路旁的盆景櫻桃,可惜無法食用倒是真的。聲聲蛙鳴和知了演奏起“森林狂想曲”來。風起時,連路旁的雜草都充當起了鼓手。我忽然覺得美妙清凈,此刻的我正緊緊貼著大自然。我坐倒在臺階上,把背包擱置一旁,手往地上摸去。果不其然,這里長著地鐘花,這種花被我們茶園村的人稱為是最美的花。有地鐘之處定是成片生長的,它們就像56個民族相依相偎,和諧共處。這花倒是像極了學校北花園里的籮筐樹,開起花來也必定是滿條芳菲,一起盛開一起凋零。
一般住在山腰的人家,屋子邊上都會長著野生的鬼百合,它被稱為是亞洲最美的百合花。這種百合的花瓣和其他普通的百合不同,花瓣都往外卷。往花的背后看,儼然也是一朵花。花瓣之間沒有空隙,所以村子里的人都說它象征著團結和諧。兄弟姐妹結拜時,也都會用鬼百合作為信物。
如果記得沒錯,以現在這個季節來看,山頂的獼猴桃樹結出的果實怕是比我的眼睛都要小。這種野生的獼猴桃,枝干上約摸都是一串串的獼猴桃,都喜歡結在一處。小時候聽老人打趣,說這獼猴桃是分不開的連體嬰兒。
雖然我看不見,也正因為看不見,心才會比常人更為敏感。我的心感覺到家鄉的一切還是那么美,這和諧的美,這清香的美,這大自然賦予的美。可我仍然在想,我什么時候可以復明。
傳遞美創造美
我一直走到山腰,在那里遇見往山頂趕路的人們。一打聽才知道,一年一度的迎神節開始了。這虔誠的人阿,心靈該是有多么我感受不到的美阿。我隨他們一同上了山。每逢迎神節,村里的人都會聚在山頂吃石鍋飯,阿婆們也會做白米湯圓分給大伙吃。
活在山里的他們,總是高興的,每天聞著新鮮的空氣,喝著自家石壁上流出來的山泉。不必憂愁煩惱,只消耕種完自家的田,給自家的菜園澆水,閑時坐坐人家。他們又是大方的淳樸的,這種山里人特有的品質潛移默化一代一代傳下來,所以他們是快樂的。怕這才是算不上“理想社會”,但足夠“世外桃源”的自在生活吧。這種隨遇而安的美麗品質,不正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嗎?
村子里有種樂器叫“三點”,不過我不知道這算不算茶園村特有的,這像極了寺廟里的缶。迎神節這天,村里的幾個年輕人會拿著祖傳的樂器組成一個小型樂隊,拉迎神歌。他們的父輩祖父輩一般都是干這個行當的,其中“三點”最為簡單。我聽見這耳熟的樂器聲,便上前詢問能不能讓我試試。
他們把小銅鑼套在我的左手大拇指上,右手拿著鐵棒,教我怎么聽二胡的拍子跟著打節奏。我跟了一曲迎神歌,末了聽見周遭有老人議論說這姑娘好像看不見阿還會敲三點真厲害。我忽然覺得好高興,十多年的怨恨瞬間煙消云散,全部轉為快活。我竟沒有被別人說成是一無是處!還是山里的人心靈太美的緣故,隨口贊揚了我幾句?說到底,我總是用自己敲出來的樂聲打動了別人,那么我的樂聲必然是美的。我忽然不再想是否可以復明的事,我似乎覺得用心靈看世界的我比別人用眼睛洞察更美麗更漂亮。
山里人的樸實無華美,熱情美;大自然的和諧美,團結美;自己無意間創造的美;世代人傳下來的品質美。原來我看不見的世界是這樣何其美!
關于變化的作文2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活著,就意味著變化,有變化,就意味著我們還活著。不同的只是,對于我們來說,面對變化,是讓這個變化變得更好呢?還是變得更壞?
很多時候,我們害怕變化,害怕未知,然而,變化和未知本身,卻是我們活著的最好印證。任何一個人,如果他不再變化,沒有未知,沒有未來,那他還活著嗎?
所以,我們要好好活著,就是要勇敢去迎接變化和改變,勇敢去面對未知,去改變,卻創造,去成長、去付出……這是我們活著的意義所在。
那么,檢視你的人生,你到底活在哪里?是停留在過去的某個時間,不再前行,拒絕改變,拒絕面對現在的一切?還是正大步走在當下的生命歷程之中,改變著、成長著,或生機勃勃,或波瀾壯闊,或輕舞風揚,或平心靜氣地演奏著自己生命的樂章?
事實上,無論你愿意與否,你活著,你就處在變化之中,或者是被動變化,或者是主動改變,不同的只是,你或者選擇主動讓自己變得更好,或者被動讓自己變得更不好。一切只是你的選擇!生命的潮流總是向前,你所選擇的,面對變化的態度和方式,決定著你將去向何方,是向著更好的方向,還是更壞的方向。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世間,有些人確實會如那束風干的花一樣,選擇了停留在過去某個時刻,拒絕面對現在,拒絕改變。他們沉浸在過去那一刻的虛幻之中,成為他人眼中的陳舊風景,卻唯獨失去了自己鮮活的生命。他們以為自己讓華彩永駐,事實上,他們失去了自己,失去了讓自己的生命真正綻放,實現更加美好的生命價值之機會。
還有一部分人,實在可惜。上面的這類人至少還選擇了,停留在過去某個相對美好的時刻,而他們卻選擇了停留在過去,某個最糟糕的時刻!那些多年活在仇恨中的人,那些多年活在懊悔中的人,那些多年活在悲傷中的人……他們把過去某一時刻的糟糕情形永駐,永遠活著過去的陰影里,拒絕改變,拒絕前行,拒絕陽光。他們把自己生命中遭遇到的一個黑點,放大為整個世界,他們忘記了每個人生命的意義,是讓自己變得更好,他們忘記了,過去那些糟糕的事情,不過是在當時那個時期提醒他們需要改變,需要前行,需要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是為了定型他們的生命模式。
事實上,任何一個人,無論他們過去遭遇多好,或者多壞,那都是為了提醒他們生命需要改變、成長的地方。遭遇不好的,提醒你在這個方面需要改變和成長,因為你在這個方面不夠好,所以才遭遇如此;遇到美好的,提醒你在這個方面已經不錯,不要驕傲,保持謙虛,再接再勵,同時注意提升和改變其它相對不夠好的方面。
一切發生,都是為了指引你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好。生命中每一個點,都是為了下一個生命階段變得更好而做鋪墊的。只要我們活著,改變和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好,就是永恒之路。當然,這個成長和改變,不是要求你一定要多么偉大,多么輝煌,而是一種生命姿態。
就如,我們走在路上,有的人快馬加鞭,有的人跑,有的人快走,有的人漫步,邊走邊看,沒有說哪種方式是最好的,只是看每個人的追求是什么。你要什么,就要以怎樣的姿態去投入其中。重要的是,即然你是在生命路上的人,行走就是常態,無論用什么方式,如果你坐那兒不動,就是違背規律,對自己的選擇不負責任。 所以,不要抱怨變化,不要害怕變化,不要拒絕改變,不要害怕未知。
生命,就是要向前,要不斷變化、改變、成長。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只有我們保持這種不斷成長的生命姿態,每一天對我們來說才是新的、美好的。我們活在當下,才是自己,我們方能走在自己生命的陽光大道上。
關于變化的作文3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困惑著,我也困惑著,唐代詩人張若虛也是一個困惑者。他曾在長江邊對著月亮發問:“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何人初見月?”
明月何時就已存在,為什么要存在?這些都不是重要的。張、蘇的追問,絕不是科學意義上的探究,而是人文意義上的情感抒發,是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探究。
我不知道外國人是如何看待月亮的,但我敢肯定的說:外國人心中的月亮,一定不如中國的“圓”!他們只知道第一個訪問月球的是前蘇聯人,卻不知道月亮的主人是中國的姑娘嫦娥。
在講究“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傳統里,月亮不是一個星球,不是一個物質的實體,而是一個理想的大氣球,是情感的載體,是思念的寄托,是美好的象征,是落魄文人的慰藉,是少男少女戀愛的證人……。在懵懂未知的孩童時期,我們聽的第一首兒歌是“月亮嬤嬤,照你照我……”;聽的第一個神話故事(我以為這是中國最美的神話故事)是“嫦娥奔月”;聽的第一個童話故事是“猴子撈月亮”。上學后學的第一首詩歌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戀愛了,在“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甜蜜里,月下老人用一根紅線繩把一對幸福的男女捆綁的結結實實。如果戀人產生誤會了,則會指月發誓:“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果親人分離了,則對月吟哦“但愿人長久,千里更嬋娟”。……如果沒有天上的這輪明月,我們的情感如何寄托呢?如果沒有天上的這輪明月,我們的心靈該是多么的落寞啊!據說僅唐詩中詠月的詩作就有700余首。神話傳說《嫦娥奔月》,李白的詩《靜夜思》,張若虛的詩《春江花月夜》,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朱自請的散文《荷塘月色》;著名民族樂曲《春江花月夜》、《月光曲》、《二泉映月》……,這些文學、音樂藝術里的瑰寶,這些寶貴的精神食糧,不都是這輪明澄皎潔的月亮所饋贈的嗎?
月亮,她和太陽一樣重要,一樣偉大,她是人們精神世界里的“太陽”。太陽的光輝和對植物的作用,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和食物,解決了人們生存的物質需要;而月亮不僅用她那柔和的清輝給我們營造了一個精神的家園,解決了人們心靈上的需求,還以“月有陰晴圓缺”的變換,使人們懂得了“人有悲歡離合”、世事難全的科學認知和辨證思考。“日”和“月”共同組成了一個“明”字,日是人們頭頂上的一盞“明燈”;月是人們心靈上的一盞“明燈”!……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夜生活的豐富,人們對月亮的依賴越來越少了,對月亮的情感越來越淡薄了。現在仰頭賞月的少了,更難找到對月亮敞開心扉,傷感唏噓,傾訴滿腹惆悵的蘇軾之流了。“一機在手,溝通全球”的現代化通訊設備,讓人們對千里外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不用通過“舉頭望明月”、“千里共嬋娟”來表達和傳遞了。如今小孩子們聽的看的故事,也不再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猴子撈月亮》……,而是《白雪公主》、《圣斗士星矢》、《哈里波特》……。月亮也如同年老色衰的明星一樣,漸漸淡出人們的文化視野,和她的主人嫦娥一樣,開始寂寞了!
曾經照過汨羅江邊徘徊彷徨的三閭大夫的月亮,曾經照過大漠雄關的月亮,曾經照過六朝繁華的秦淮河的月亮,曾經溫暖過歷代無數游子心頭的月亮,曾經讓張若虛因一首《春江花月夜》、讓阿炳因一曲《二泉映月》而萬古流芳的月亮,真的發生變化了嗎?
月亮,是永久不變的;月亮,還是我們祖先喜歡的那個月亮!變化了的,是我們這些蕓蕓眾生!
對月亮的冷漠,其實是對傳統文化的冷漠,是人們審美情趣缺失的反映,是人們內心浮躁不安所致,這也是當今人文精神流失的現象之一。我希望中國人有一天也能站在月球上,但我不希望這種科技的進步是以放逐嫦娥作為代價的!
我們過去的文化和精神情感中吸納了太多的月輝,我們將來的文化和精神情感仍需要月輝的浸潤。在明月當空的夜晚,請到月光下走走吧,請和月亮說說心里話吧,哪怕你僅僅和月亮對視一眼也好!_這不是可憐月亮,而是升華我們自己!
關于變化的作文4
今天為大家來介紹一些化學變化。
(一)
前幾周我們班進行了一次白糖加熱的實驗,現在我來幫同學們回憶一下白糖加熱這個實驗吧。
做這個實驗得先準備好材料。白糖加熱少不了的就肯定是白糖啦,有了白糖,怎么加熱呢?我們可以用身邊的蠟燭來擔當火源。哦,對了,還要準備好一只長柄湯匙,為的是在加熱過程中盛白糖。不過,要是燙到手怎么辦呢,那就再準備一副手套吧。
材料都準備好了,該做實驗了。先把手套戴好,再拿著湯匙,要拿在湯匙較上面的`部分上,因為這樣就不容易被蠟燭燃燒起的火燙著。然后再把白糖倒在湯匙上,至于白糖到多少,沒有規定,我建議倒半勺。我認為倒少了不容易觀察記錄,而到滿滿一勺的話,也許在加熱的過程中會溢出來。現在就把蠟燭放在桌子上,桌上最好鋪上報紙或抹布,因為同學們都知道蠟燭燃燒后蠟油會滴下來,所以先鋪上一些東西比較好。這是,再把蠟燭點燃,把湯匙放在蠟燭上方,進行加熱。然后我們就要做觀察記錄了。
在加熱白糖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白糖先是由固體變成液體,這樣的現象是屬于物理變化的,然后繼續加熱白糖,糖的顏色逐漸變成紅褐色,并且如果湊近一點去聞白糖,還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這種變化是屬于化學變化的。那么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還沒有加熱過的白糖是什么樣,首先它肯定是固體,如果我們用放大鏡來看,還能看到它是有規則圖形的物質,所以它也是晶體,其次,白糖肯定是白色的。而加熱過后,白糖不僅變了色,氣味兒也有了改變。加熱過程中白糖還在冒泡,這充分的說明了白糖加熱的過程中,不僅產生了物理變化,還產生了化學變化。
白糖變化奇妙有趣,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化學變化,比如下面為你介紹的小蘇打的化學變化。
(二)
其實需要的材料并不多,既然是小蘇打的化學變化那么小蘇打是肯定少不了的;再來就是白醋一瓶啦,還需要一片玻璃,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在實驗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的氣泡,需要一塊玻璃來遮擋,把這些氣體“困”在反應容器中;除此之外,自然少不了杯子。接下來為大家有請我們倆的好伙伴——杯子小姐來為大家介紹這個實驗吧!
大家好,我是杯子小姐,接下我將帶領大家進行一次小蘇打化學之旅。首先放大約 2克 的小蘇打,可千萬別太多,不然待會的實驗可能會出現小意外哦!接下來是關鍵,一般來說白醋的瓶蓋都差不多大小,將白醋倒滿在瓶蓋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白醋倒入我的“肚子”里,之后就馬上蓋上先前準備的那塊玻璃,你會發現小蘇打與白醋產生了劇烈地變化,你可以明顯觀察到我的“肚子”里正在發生變化,有不明氣泡在不停地往上涌,一層霧鋪在玻璃上。你將雙手放在我的身上,啊呀!不錯,是涼涼的,這種感覺很奇妙吧!將小蘇打與白醋混合產生的這種新物質到底是什么呢?這種氣體形態的新物質到底有什么特點呢?同學們緊接著進行了下一個實驗。我看盡大家點燃了一根火柴,他們將燃燒的火柴放進我的“肚子”里了,可是不一會兒這種不明氣體就將燃燒著的火柴熄滅了,問題接二連三地來了,同學們的問題也隨之增加,一種求知的欲望覆蓋在同學們的心上,可是有力的證據顯然不足,終于我們的劉老師公布了答案,這種氣體就是二氧化碳,從實驗中大家得知二氧化碳是一種不支持燃燒的氣體,能夠通過實驗來驗證真是太有意思了!
同學們,這個實驗可真是有意思,不僅觀察到了小蘇打與白醋混合產生的變化,還了解到了二氧化碳的一種特性。時間不早了,杯子小姐要跟你說再見了!我們有機會再見。
其實這些化學變化只是科學世界里的一小部分,神秘的科學世界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我們去探索。
關于變化的作文5
一個寒假過去了,在寒假里發生了許多的變化,而過了這個寒假也將會有巨大的變化。先說在寒假里的變化吧。過了一年了,我到奶奶家去做客,以前的小茅屋變成了現在的高樓大廈,以前的三輪腳踏車成了現在的四輪小汽車,我們現代的科技史越來越發達了。科技發達了,以前的自行車,落伍改汽車了,汽車多了,環境差了,在空氣中大半是灰塵。過年了,人就放松了,一天喝個幾瓶酒全都不在乎,酒后開車的事故也多了,交警也忙了,許多人都在
大牢中過“大年”了。在這里我提醒一下喝酒的叔叔阿姨們,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寒假快過了,過了這個寒假我們就成了畢業生了,回想起當年還是一個愛哭鬧的一年級小學生時,我經常仰望著大哥哥大姐姐們,而我如今卻成了俯身凝望小弟弟小妹妹的大姐姐了,這是多么快的變化。讀完今年的一個多月時間我的小學時光就結束了,我將成為一名初中生,一個小大人了。 寒假如此短暫,新的一學期又將來臨,我要好好把握這一學期,把我的一些字差、懶惰、速度慢的這些毛病全甩掉。更加努力的學習,不能只想的玩,我要比別人更加倍的學習,爭取考上一個好的初中。 我家的變化
常聽大人們說“這個世界變化真大”這句話,其實,我家的變化那才是真正的大呢。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學校里的老師。在我的記憶里,我家最初居住的地方,是學校里的一棟兩層樓房。這棟樓房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屋頂的紅瓦就像我們幼兒園小朋友站的路隊,歪歪斜斜。有的地方還缺了一塊,用黑色的瓦塞著,讓人看了特別不舒服;墻壁是砌得整整齊齊的紅磚,從遠處看,好像是許多方盒子疊在一起,可是走到它的面前,那些紅磚都像腐爛了似的,用手一摸,就會掉下一層紅色的灰土。爸爸告訴我說,這房子的歷史長著呢,有二十多年了,現在它像一位老爺爺一樣老了。
我們住在一樓,房子很小。家里的東西就像不聽話的小朋友一樣,總是擠在一塊,讓人覺得亂糟糟的。每天,媽媽一煮飯就讓我出去,要不然,油煙會讓人受不了。到了春天,地板上會冒出許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可讓人討厭啦。我的布娃娃白白的臉上都長滿了小小的麻子。媽媽說,那是霉斑,全是小水珠使的壞。從那時起,我就恨透了我們居住的房子。
有一天,爸爸拉著我的手,指著一群忙忙碌碌的建筑工人說:“我們就要有新房子羅!”我聽了,心里特別高興。高興地叫起來:“我的布娃娃有新房子羅!”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就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這棟四層樓的新樓房可漂亮啦!雄偉、高大、美麗、漂亮......什么好的詞都可以用在她的身上。
我的家是三室兩廳。墻壁刷得雪白雪白,地面鋪的是瓷磚,又光滑又干凈,我每天都可以光著腳丫在上面開心地玩了。房子里的東西擺得整整齊齊,再也不擠了。我把我的布娃娃放在鋁合金陽臺上,讓她天天曬太陽。媽媽再也不嘮叨油煙嗆人了,煮飯的時候,我就在客廳里玩,要不就看動畫片。 在春天,媽媽再也不用為小水珠發愁啦;夏天呢,我們全家都睡在地板上,電風扇一吹,一覺睡到大天光;秋天的時候,我們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接到家里來,一起過“神仙”日子;冬天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打開空調,窗外雪花飄飄,屋內暖意濃濃。
今年的一天,我放學回家,打開門,看見客廳里擺著一臺金光閃閃的大電腦。我不禁高興地叫了起來。不久,我就跟著爸爸學會了上網,到了星期六星期天,我就和爸爸上網看故事、看動畫......
一次,爸爸問我,世界上什么變化最大。我想也沒有想,就說:“我家的變化最大!”爸爸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那你說說,我家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爸爸看我想了很久也沒有回答上來,就說:“其實,這都是***的功勞!”我聽了,大聲喊了起來:“***真好!***真好!”爸爸看著歡樂的我也大聲說:“中國***真偉大!”
【關于變化的作文(5篇)】相關文章:
關于《變化》的作文三篇05-25
關于變化的作文9篇05-17
關于《變化》的作文4篇05-17
關于《變化》的作文3篇05-13
關于《變化》的作文5篇05-11
關于《變化》的作文四篇05-09
關于變化的作文(12篇)04-27
關于同學變化的作文四篇03-22
關于家鄉變化的作文3篇03-21
關于春節變化的作文6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