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

時間:2024-05-29 18:37:50 800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1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有著悠久的詩歌傳統,中學語文教材中詩歌的比重較大,因此詩詞鑒賞題也就成了中考語文卷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然而,詩歌是語言的高度凝煉,沒有足夠的積淀就很難真正理解詩歌的意蘊,而中國古典詩詞的創作年代又離中學生過于遙遠,因此,多數考生都覺得詩詞鑒賞題難度較大,無從下手。下面談談我研修后的幾點心得體會。

  按照詩歌表現內容的不同,古典詩歌大致可以分為山水田園詩、詠物詩、邊塞詩、詠史詩和詠懷詩等五類。

  山水詩的特點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即作者筆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他們的主觀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

  詠物詩的特點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歡詠物。大自然的玩物,大至山川河流,小則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的對象,都可以寄托人的感情。

  邊塞詩是表現軍旅生活的詩作,往往表達作者對戰爭的厭惡、對和平的向往、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對建功立業的抱負等。

  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作者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或喟嘆朝代興亡的變化,或感慨歲月倏忽變幻,或諷刺當政者的荒淫無度,從而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后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傷今懷古的憂患意識。

  詠懷詩的特點就是即事抒懷。作者往往因一事有感,發而成詩,即為抒懷。

  “詩以言志”,盡管詩歌的內容可以涉及思親,送友、懷鄉、贈人、戰爭、寫景、狀物等多種體裁,但最終都是為了抒發感情。在賞析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作品意象特征。

  古詩意象往往寓繁于簡、寓萬于義,以高度濃縮的藝術形象誘發想象,產生奇特的審美效果。鑒賞作品時,不僅要著眼于它們所描寫的客觀物象,還應透過它們的外表,看到其中諸如的意蘊和感情,注意主客觀兩方面融合的程度。

  2、體味詩歌情、景、事交融的意境。

  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感情,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大特色。情景交融的手法有容情入境、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要把握景的形象性,詩歌往往用比喻、夸張、景物烘托、氣氛渲染等藝術手法來體現神韻。

  3、領會詩人表現的情感。

  詩歌往往表達作者寄托的感情,透過所寫的景、物、事,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態度、美好的理想和生活的哲理。要分析感情寄托的問題,就要推敲作品中蘊涵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和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即“知人論世”,這樣才可能準確地領會詩人真實的情感。同時,還要注意作者的邏輯思維過程。詩人經過對材料的選擇、取舍、概括、最后才構成藝術形象。因此,分析詩中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也能很好的體會到詩人的情感。

  4、留意作者的觀察視點和角度,分析作者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生活遭際、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藝術素養和藝術風格,詩人可能從不同角度去反映各種題材,甚至同一題材。因此做題時要仔細體味其思想上、內容上的'細微差別。

  抒情的表現手法,可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前者有直抒胸臆和即事抒懷兩種,后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描寫手法有虛實相生、動靜結合、明暗對比、以小見大、懷古惜今、粗筆勾勒和細部描繪相結合等。具體用什么寫法,由主題需要決定。

  5、感受修辭手法的藝術效果。

  在古典詩詞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是相當普遍的。一般而言,在整體構思上經常用到擬人、比喻、雙關、象征、比興、借代、反問、設問、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鑒賞時要根據它們各自的特征和功能,理解并領會詩歌。

  在欣賞古典詩詞時,尤其需要注意作品中“典故”的運用。用典,使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在增強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我們的閱讀造成了一定的障礙。要是不能正確理解其中典故的含義,就會直接影響對整個作品的鑒賞。所以,必須對作品中的“典故"有個初步的理解,透過典故的本義,進而理解其在詩中所蘊涵的意義。

  總之,古詩詞鑒賞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在把握其規律的同時,大量古詩詞的背誦積累才是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根本。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2

  20xx年12月24日,教研組組織我們學習了空中課堂實錄課,上海市閔行區莘松中學張一凡老師執教的《古詩三首》一課,這篇課文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共三首古詩,這堂課講了第二首《寒食》和第三首《十五夜望月》。

  課堂伊始,張老師從詩意,詩情兩個方面指導大家回顧復習了課文第一首古詩《迢迢牽牛星》,接下來的教學,她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環節

  ①品讀《寒食》;

  ②品讀《十五夜望月》;

  ③課堂小結;

  ④積累拓展;

  ⑤布置作業。輕輕松松完成了兩首古詩的教學工作。

  近24分鐘的教學時間,張老師把兩首古詩解析得清清楚楚,教學設計簡潔明了,重難點突出。古詩品讀部分設計大致相同,先指導學生了解文化常識,然后借助古詩注釋完成學習任務,逐句品讀感悟,理解古詩蘊含的思想感情。小結內容后,積累部分布置了同是描寫中華傳統節日的《生查子.元夕》、《元日》兩首古詩的學習積累,既是復習鞏固,也是學習新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指導學生讀中悟,悟中品,感悟古詩魅力,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張老師的`解析由景及情,環環相連層層深入,設計巧妙、構思新穎。兩首古詩容量大,知識點多,但脈絡分明,結構清楚,張老師的教學為我們提供了范例。

  聽課完畢有個題外的想法,上海空中課堂這樣的教學平臺,所選課程的教學設計和方法比較適合一線城市的學生參照學習,如果按這樣的教學進度完成線下教學任務,大部分學生極有可能聽不懂跟不上。所以,張老師的教學方法只能借鑒學習,不能照搬照抄,取其精華為我所用,補足基礎知識部分,讓學生真正學得輕松學得懂。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3

  首先是朗讀。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詩也一樣,讓學生通過朗讀來感受詩中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每個人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作為老師只需要在朗讀之前將生字做好解答,讀詩是怎樣停頓的做好標注。在對古詩進行朗讀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對作者的關注,對當時作詩環境的關注。

  其次是了解詩的創作過程。詩人是怎樣的環境中發出什么樣的感嘆,表達了什么樣的想法,都與創作的過程息息相關,了解了這些,就基本能夠對一首詩有了解析,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古詩的魅力。

  然后是解析詩的結構。將情感、事件等等要用大段文字描寫的語言熔煉在一首詩之中,同時還要人能夠從中感受到作者當時的情感變化,這樣的文字功底是需要我們一起去學習的。通過對詩句的解讀,讓學生了解到漢字在詩句中起到什么作用,為什么要這么安排,將簡單的詞語進行顛倒有什么樣的好處。教導學生在寫作當中運用一些這樣的技巧,提升文字表達的能力。

  最后是借助多媒體教學。學生的閱歷不夠豐富,因此在欣賞詩詞時沒有足夠的想象力,在腦海里沒有一個明顯的印象,文字的表述也不夠學生去想象得到詩人所表達的`奇幻的世界,所以借助一些工具來呈現一幅具象的畫面幫助學生加深對詩句意義的理解,同時將詩句讓學生用聯想以一個美好的景象記下來。

  在古詩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不能夠死板的按照書本去教,根據現在教學目標,讓學生對中國的詩詞文化產生興趣,最終熱愛我們的文化,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我們的知識。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4

  古詩是我國燦爛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尤其是選編進我們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優秀古詩,它們大都具有如下特點:語言優美精煉、想象豐富新奇、韻律朗朗上口、情感動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它們或豪邁昂揚,或細膩清麗,或發人深思,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一輩子都難以忘掉。古詩在開發培養孩子們審美意識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如何讓孩子們領略古詩的美,讓孩子們通過古詩的學習,進而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呢?在教學的實際操作中,我們的老師往往陷入兩難的境地:講多了,破壞了古詩的整體意境美;講少了,我們的孩子們又難以逾越理解的障礙。迫于統考的壓力,一個簡單省事的辦法出現了:一抄了事——照抄教學參考書上的詩句分析。老師的教流于程式化、孩子們的練也趨簡單化,一切都是為了考試,一切圍繞圍繞考試,詩中的情感、美詞佳句的體驗過程被一句句抽象的答案所替代,以背誦代替理解,會背、能默寫成為學習詩歌的單一目的。下面我談談自己在古詩審美教學中所做的一些嘗試:

  一、反復吟誦,感受形象美。

  通過反復吟誦來體會文章的美感,以聲帶情、以形入情,是這一鑒賞方法的最大特點。宋代大家朱熹曾經說過:“詩須沉潛諷誦,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只有經過充分地、反復地誦讀,設身處境地進入詩的境界,仔細體味每個重點詞句的含義,細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領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1、吟誦,要正確流利。

  古詩語言是非常優美精煉的,它經過了詩人反復推敲錘煉,有鮮明的節奏感,平仄押韻,瑯瑯上口,可以把它當作一首樂曲來看待,這就是古詩所獨特的音樂美。正確流利地誦讀,就是在初步教學古詩時,就指導孩子們大聲地朗讀,力求把古詩讀準確、讀清晰、讀出節奏感;進而要求把古詩讀流利,讀出古詩的平仄押韻的韻律美,提高孩子們的語言感悟能力。我在教學膾炙人口的唐朝大詩人李白所作的《望天門山》時,就注意讓孩子們正確的基礎上,大聲地、流利地朗誦,稚嫩的童聲隨著優美的韻律,讓人陶醉不已。

  2、吟誦,要咬文嚼字。

  古人作詩是十分注意錘煉詞句的。教學時我們要注意從語言入手,斟詞酌句,在孩子們初步理解古詩大意后,組織孩子們咬文嚼字地吟誦,細細品味,慢慢品賞,讀出古詩的`抑揚頓挫、回環曲折之美,進而感悟古詩的意境。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詩,教學時,在孩子們初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指導咬文嚼字吟誦,并體味交流:“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用得好,好在哪里?在知道“生”是動詞后,與“升”作比較,體會“生”用得好,不但用得準確,而且寫出了紫煙富有生命力的連續不斷。以“生”為細節,再練習朗讀詩句。

  3、吟誦,要反復不斷、要有感情。

  在孩子們深入理解詩意,把握詩人思想感情之后,我們老師最要注重讓孩子們進行反復不斷地、有感情地吟誦。在反復的感情誦讀中,孩子們會積極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古詩的意境中,探索古詩的意境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末。”這是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原話,他老人家還曾說:“必須驅譴我們的想象,才能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孩子們只有把自己當作“意中人”,進入作者所創的情境之中,和詩人情脈相通,才能做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才能深切地體會到詩人所抒發的真情實感,并與之產生共鳴,進而得到美的享受。如被譽為唐代大詩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是一首絕佳的抒情詩,全詩充滿了喜悅、激動之情。確定感情基調后,我們還應該指導孩子們處理好重音與節奏,與孩子們一塊探討:起句與七、八句節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緩;“忽傳”、“喜欲狂”、“即從”、“便下”讀重音。這樣朗讀抑揚頓挫,孩子們的感情自然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

  二、深入理解,體驗情趣美。

  古詩的語言凝煉含蓄,耐人尋味,經常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近代大家聞一多先生曾說:詩的長處在于它有無限度的彈性,變得出無窮的花樣,裝得進無限的內容。例如唐朝詩人王之渙寫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全詩只有二十個字,既有祖國山河的壯麗雄偉,又有詩人們對現狀的不滿足,亦有詩人無限的進取和探索精神。正是因為這樣,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自己要設身處地窺探詩人的內心世界,用自己的情感經歷去體驗詩人的情感經歷,再來引導孩子們理解詩的中心、體驗詩的情感。要使孩子們具備情感體驗的能力,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然后再走出來,做到“自化其身。”古詩時代背景的提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一詩,用烘托渲染的方法,極力描繪了漁翁垂釣時的氣候和景物。教學時,適當介紹一下這是詩人被貶永州后所寫的,詩中描寫漁翁“獨釣寒中雪”,表面上是在寫我行我素、身處孤寒之界的漁翁,實際上是反映了柳宗元被貶永州后不甘屈從而又倍感孤獨的心理狀態。聽完介紹,再讀全篇,相信孩子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會油然而生。所謂“詩言志,歌詠言”,詩中意境的理解是古詩教學中不可少的關鍵環節。

  古詩語言簡潔所帶來的一些特點,比如詞序倒置、成分省略、語句濃縮、意思跳躍等,都構成了孩子們學古詩的障礙。根據孩子們年齡特征,幫助其疏通理解,教給一些古詩的常規學法——分詞連序法:第一步是分詞解義,逐詞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詩中的含義;第二步是按現代漢語規范進行連序翻譯。古詩常規的學法可用七個字來概括:

  擴:濃縮的詞語要“擴”,將單音詞擴成雙音詞,使意思明顯化、具體化。

  留:古今通用的詞語要保留。

  補:詩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補上,使之通順。換:古今用法不同的詞語要更換。調:詞語的順序顛倒的要調整。

  嚼:詩中關鍵、傳神的、富有哲理的詞句引導孩子們細心咀嚼、品味。

  連:將各句中解釋的詞語連起來翻譯。在古詩教學中,我們老師如果能注意指導古詩常規學法,讓孩子們深入理解,古詩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難體會出來。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5

  這次遠程教育,我認真學習了必修和選修的各門課程,受益匪淺。特別是觀賞了胡慧玲和李麗老師的《套中人》“同課異構”示范課,很受啟發,認識到要使課堂有效高效,同組的語文老師就要多上這樣的課,使我們語文課更精彩,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

  同課異構”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真“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在賞析兩位老師的示范課后,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置身于課堂中,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里,我親身領略著她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她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她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她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采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實踐的能力!

  兩位老師的課突出優點是:

  1.課堂問題的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難易適度,既不太簡單讓孩子覺得沒意思不愿意作答,也不過于復雜,使孩子們夠也夠不著。

  2.在講授離學生時代較遠的內容時,利用視頻使教學效果提升通過直觀的辦法激發學生的切實感受。胡慧玲老師利用多媒體參與教學就比較直觀。

  3.課堂上老師眼里有每一位學生,把每一個孩子都放到重要的位子上,避免講課好像只是給部分學生講,達到面向全體,真正提高了教學質量。比如兩位老師讓學生討論時就關注到每個學生。

  4.課堂教學不拘于形式,不讓教學流程封鎖自己的思路,對于隨時出現的狀況完全靈活變通,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是為實現某一個教學目的而設置。不把時間局限的太死,遇到比較難懂的問題或者是非常值得我們進一步挖深使學生學的更多的環節,就多用一些時間;而對于一些通俗易懂的問題就可以一帶而過。比如李麗老師“拓展的內容”就很深入,讓學生對“套中人”有更深入地認識。

  兩位老師憑借深厚語文功底把《套中人》這一“難上”的課上得如此精彩,給人很多思考。課堂內容豐富而有條不紊,實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不過我更喜歡李麗老師沒用多媒體上的課,“四讀”就把課堂要講的問題概括進去,課堂內容多而學生探討的問題深入,可見李老師駕馭課堂功底更了得!

  下塘中學盛麗萍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6

  總結經驗,思考不足,以后,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進:

  第一,積累語文知識,形成知識體系。知識豐厚了,才能勾連出許多的內容來,才會有識別文本精華的慧眼。

  第二,提高文學鑒賞能力,豐富文學詞匯。不能認為小學生小,就用簡單幼稚的語言,從一開始就要使用規范的語言,而這需要積淀和練習。

  第三,增強“主問題”“話題”“任務”的意識,全班學生得到訓練,大面積表達匯報。平常的碎問碎答浪費了很多學生的時間,且效果不好,要有克服的意識,以主問引領學生的深度思考,以任務訓練學生。

  第四,訓練聲音和語言。“謝謝你”“讀得好聽”“謝謝你的努力”“讀起來吧”,溫和的'微笑,敦厚的聲音,聽起來很舒服。以后,我要讓聲音柔軟起來,好聽起來。

  任何一堂課的背后都是精心的構思,巧妙地設計,都是立足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積累語言知識,掌握學習方法,獲得語文技能,提高語文素養。而這一切,也唯有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己訓練自己,才能在課堂中游刃有余。就像余映潮老師一樣,勤奮好思,筆耕不輟,不離學術,不離實踐,成為語文教學天地里一處耐人尋味、景色旖旎的勝地。向余老師學習!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7

  很高興這次有幸參加了萬載縣第一批經典誦讀培訓班,接到培訓通知時只知道關于國學的,想這是我感興趣的科目,也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新課題,所以對于這次培訓我滿懷期待。

  當我報到后拿到課程安排表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課程中有“國學吟誦示范課《國學吟誦課堂》及講座”、“誦讀案例及現場指導”、“現代誦讀示范課《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及講座”、“誦讀技巧與現場示范”、“中小學古詩文誦讀與解析”、“中小學語文教學與經典誦讀”這些專題講座,我將用虔誠的心態,迎接這美好的培訓。兩天的培訓,幾位專家專業性非常強,旁征博引,侃侃而談,使我對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讓我深刻地感受到經典文化的魅力,也切實體會到使命感和責任感。雖然學習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內容是充實的,有意義的。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學習后的收獲:

  一、經典誦讀的意義——腹有詩書氣自華

  來自華東交大附屬學校的何敏老師首先給我們展示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國學吟誦示范課《國學吟誦課堂》,課后并深刻地闡述了經典誦讀的意義。

  原國家教育部長柳斌說:“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應試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中國,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詩經楚辭、孔孟之道、老莊哲學、史記漢賦、唐詩宋詞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顆顆璀璨的星辰,閃爍著美麗迷人的光芒。這些源遠流長的經典文化,集中了古代圣賢的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可以養其心性,學會修身、合作,成為一生智慧、品格的源頭活水;可以從小立人,長大立國,使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外國人把我們的經典視為珍寶,日本、韓國把孔孟的儒家文化當成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我們有什么理由摒棄我們的經典?因此,誦讀經典是傳承文化的至關重要的通道。讓學生學習經典文化,絕不僅僅是學習語言,不僅僅是啟迪智慧,而是擔當更重要的使命。

  何敏老師還列舉了很多名人讀經典的得益,讓我明白了經典誦讀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經典誦讀,到底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經典誦讀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是的,研究表明:少年兒童時代是記憶的高峰階段。誦讀經典可以使孩子的記憶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可以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吸納更優秀、更精粹的東西;可以使孩子逐漸形成豐厚的文化底蘊;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事實證明誦讀經典,對學生道德、品行、性情、氣質都會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極見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最好的例子便是她自己所帶的班級,孩子們不僅能熟讀四書五經,還能會熟練吟唱,這些孩子無疑是幸福的。

  二、語文教師該做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來自江西師大附中的陳學敏老師講了諸多的理論知識,他讓我第一次明確了朗誦與朗讀、誦讀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他還講解了誦讀的技巧,并結合實例為我們做了示范,他一開口便不同尋常,那渾厚的嗓音,精彩的演繹,博得在場的陣陣掌聲。

  高安中學的丁艷萍老師從語言、形象與意蘊等方面帶領我們深入文學作品的內部,在對比、解讀中學習怎樣鑒賞詩歌作品,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詩歌文化的魅力。特別是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誦讀示范課,逐字逐句地教授我們怎樣去誦讀《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首詩,甚至還細心地為我們學員每人印了一份詩歌以便講解,比如:詩歌第一節中的第一句,“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引領我們理解字詞“老水車”的意義,并從中感受它的時代;第二句中的“燈”“行”這些后鼻音的讀法,找出重音、延長音等,以及整個小節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去朗讀。這樣反復地訓練之后,達到她對我們朗讀的期望。特別在最后一小節,因為是這首詩歌的高潮部分,所以她花了大量的時間來教授,除了在字、詞中一個一個分析,還引導我們加上肢體語言和表現形式,她將我們分為三組,運用反復遞進的表現形式,運用形象的肢體語言使我們對這首詩歌的最后一小節得到了感情的詮釋,同時也激發了我們熱愛祖國的激情爆發。

  整個教授過程,讓我們從一開始淺顯地朗讀再到激情澎湃,這樣的誦讀方式無不讓我對她產生一種崇拜,也從中激發了我對誦讀的熱情。

  學會誦讀,鑒賞詩文,書法學習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積淀深厚,技巧性相當強的課程,要很好地傳承并發揚光大,必須依賴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來傳授,這個重任就落在我們語文教師身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必須通過廣泛閱讀經典著作,學習一定的文學鑒賞理論,學會一些誦讀技巧,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將語文教學延伸于課堂以外,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化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做孩子誦讀經典的領路人,讓孩子從小誦讀經典,成為傳承文明的主人。

  三、誦讀經典的嘗試——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經典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是文學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寶。它歷經歲月陶洗,千百年間,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我們民族約定俗成的教科書。培訓結束后,我一直在思索我該怎樣讓孩子們在一生記憶力最旺盛、心靈最清澈的黃金時期直面經典,汲取中華文化的精華而終身受益。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是我從經典中選出的給孩子們誦讀的“經典”——《弟子規》。《弟子規》是集傳統文化教育思想之精華,是圣賢學問的根基。誦讀《弟子規》也是教育學生思想,規范學生行為的一種好方法。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代老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求學生背書。我記得何敏老師說過,她的班級都是利用早讀課的十分鐘時間,帶領學生讀讀背背。每次誦讀內容不多,剛開始時,以培養學生興趣為主,采用多媒體播放,學生跟念的形式,通過反復念,形成記憶。在誦讀過程中,孩子們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她認為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在實踐中能內化自己的道德行為,在家學會感激父母,尊敬父母,做父母的好孩子;在校,學會感激老師,尊敬老師,做各方面要求進步的好學生,從而營造很好的班級氛圍。確實如何敏老師的預料,她的班級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家里會主動去讀書,家長的反饋也是很好。

  學員誦讀比賽中,聽到同事們的激情誦讀,每一種聲音,每一種感情都讓我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陳學敏老師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對經典的領悟,我喜歡聽經典誦讀,從別人那里,感受一種新的感動。不知何時起,我喜歡上了朗誦,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來聽,聽著別人朗誦出來的文字,心靈被聲音觸動,文字變得鮮活。慢慢地,自己也想把文字讀出來,戴上耳機,聆聽自己的聲音,雖然不能像別人的聲音那樣準確又富有變化,但聆聽自己的心語,重溫自己的感動,一次次地感動在自己的感動里。我更希望,在自己進步的過程中,學會怎樣去教給孩子,讓他們學會誦讀,誦讀出經典中那經典的韻味!

  通過了這幾天的專題培訓,我深深地感受到經典對于我們現在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傳統經典文化是真正屬于我們民族的東西,是中華民族的根,我們要積極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使中華的民族智慧、民族美德、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我們以及孩子們的心中。

  經典誦讀的倡導人李振村先生說過一句話:“如果我們只看眼前的利益,那就讓孩子拼命做各種練習題吧;如果著眼孩子一生的發展,那就讓孩子們誦讀經典吧。”有了這么多專家走在前沿,我堅信這種教育理念將成為我自己的發展方向,對我今后教學風格的形成也會起著巨大作用。感謝領導能讓我參加這次培訓,更加希望領導能讓我多參加這類似的觀摩。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8

  古詩詞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情感表達。在教學實踐中,我充分體會到古詩詞鑒賞與教學的重要性,并收獲了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古詩詞鑒賞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古詩詞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常常需要學生用心品味、欣賞。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仔細品味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的含義和表達方式,幫助他們感受其中蘊含的美和情感。通過鑒賞古詩詞,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了培養,他們對美的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其次,古詩詞鑒賞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古詩詞往往以簡潔的文字表達豐富的意蘊,需要讀者通過一些間接的信息來理解和推測。在鑒賞過程中,我常常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思考古詩詞中的隱喻、象征和意象等,促使他們展開聯想、拓展思維。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學會了思辨、闡釋,提高了邏輯推理和批判思維能力。

  再次,古詩詞鑒賞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古詩詞不僅僅是一個個獨立的美文,背后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在教學中,我常常結合古詩詞的創作背景、歷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故事等,幫助學生了解和感知背后的文化內涵。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中國文化傳統的認知得到了加深,他們也對中國文化充滿了興趣。

  此外,古詩詞鑒賞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古詩詞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表達豐富的情感,通過閱讀和鑒賞古詩詞,學生能夠感受到詩人對于生活、人情和自然的感悟和表達。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理解詩意,進一步沉浸其中,從而產生共鳴和情感共振。通過與古詩詞對話,學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了拓展和豐富。

  最后,古詩詞鑒賞也需要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而言,傳統的朗讀和默誦方式可能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不僅注重課堂的互動交流,還常常采用多媒體技術、游戲和小組活動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去鑒賞古詩詞。通過這樣的創造性教學,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都得到了提高。

  綜上所述,古詩詞鑒賞與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育任務。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可以提高審美能力,培養思維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情感世界,并激發學習興趣。作為教師,我將繼續探索創新的教學方式,致力于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讓他們在古詩詞的世界中感受人世間的美好和情感的熏陶。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9

  古詩詞以其精煉的語言,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情愫傳唱千年不衰,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其感情真摯動人,其詞藻耐人琢磨,面對著如此優秀的文化財產,我們應該怎么引導學生去學習呢?筆者經過幾年的中學語文教學實踐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基礎之上,對于中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有了一些個人的見解:

  一、注重積累,反復誦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現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積累,文化積淀淺薄。古詩詞作為中國文化財富中最為寶貴、最為精彩的一部分,我們更應無條件的大量的去積累,內化為我們自身的財富。所以,我首先讓學生養成獨立自主講詩的能力,即每節語文課前放手給學生5分鐘左右的時間,由學生輪流講詩。第一次可由老師為同學示范,使學生清楚詩歌快速講析的步驟:范讀——練讀——作者——詩意——賞析——背誦。這樣每冊課本的古詩詞筆者都要求學生背誦,詩詞的內容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這樣,學生度過三年的初中生活后,將會有一筆古詩詞知識財富了。但是,光靠課前的五分鐘學詩未免顯得太微不足道了些,為了加強學生對于詩歌的掌握,每天的晨讀時間要求學生進行相互背誦的常規活動,隨時抽查。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習古詩詞更要有這番毅力,所以,在晨讀時間中,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時間進行全體同學的詩詞誦讀,讓大家在吸納新詩之時鞏固舊詩,溫故知新,效果良好。

  二、講究方法,深入研討。古典詩詞文字簡約,蘊含豐富。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比較注重教師的講解分析、細嚼后的強行灌輸,此種做法不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積淀,訓練學生的鑒賞能力,更不利于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面對傳統教學,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態度,再溶于新課標主動探究等理念,以期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他們綜合能力,故在詩歌教學中體會歸納以下幾種方法: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創作背景。

  詩詞作品常常是作者經歷、思想感情的外現。因此,我們賞詩,須先對作者的人生經歷及思想情感有一個較為細致的了解。如:賞讀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女詞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多數同學賞其詞后并未真正洞悉詞中真意,認為詞中所言之“愁”僅是一個女婦人獨處之閑愁,缺乏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思索。這應是一個理解的誤區,此乃因不詳李清照其人生際遇、情感變化之故所致。李清照(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北宋滅于金、舉朝南渡前生活舒適安定,與丈夫金石考據家趙明誠游于文藝;南渡后,經歷國破家亡的苦難,生活顛沛流離。前期詞作主要反映閨中生活、自然風光和與丈夫的離別相思。后期詞作主要寫亡夫之痛、故國淪喪之悲及傷時念舊的抑郁情懷。北宋滅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來到南方,故鄉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毀。建炎三年(1129)丈夫趙明誠病故之后,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為避兵亂而只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這首《武陵春》詞。這時她已經53歲了,經歷了國家敗亡、文物喪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處境凄慘,內心極其悲痛。這首詞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實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學生了解這些后,定不會再將詞中之“愁”僅僅理解為一般之“愁”,這愁緒千絲萬縷,有國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應是兼有綿綿恨意于其中,詞中最后不是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嗎?所以研賞古詩詞課前,先讓學生收集詩詞作者之人生經歷及其作品的創作背景,學生在預習了解之中不但體會了此詩或詞之意,同時亦豐富他們頭腦中對于詩詞作者、歷史背景、社會現象等等的認識了解,成為自身知識的積累,為自己以后再去賞讀該人之作及他人該時期之作打開了方便之門。

  2、品析名句。

  寫作講究鍛字煉詞,作者將其萬千心緒凝于詩詞等作品中。抓住關鍵字、詞、句賞析詩詞,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當時迸現的情感,體會煉詞煉字之妙境。師生在研讀過程中,適當滲透“以詩解詩”的方法,學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鍛字、煉詞、用句等寫作能力,更能縱橫聯系,加強古詩之間的相互理解。師可示范以其法賞詩:

  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一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這兩句寫當前所見,本是風狂花盡,一片凄涼,但卻避免了從正面描寫風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是用“風住塵香”四個字來表明這一場小小災難的后果,則狂風摧花,落紅滿地,均在其中,出筆極為蘊藉。而且在風沒有停息之時,花片紛飛,落紅如雨,雖極不堪,尚有殘花可見;風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踐馬踏,化為塵土,所有余痕,但有塵香,則春光竟一掃而空,更無所有,就更發為不堪了。

  當學生聽至此處時,陶醉其間,被古人鍛字煉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這以詩解詩的方法更是讓其耳目一新,分成小組各抒己見,高談闊論來試著體會、品味、解析其它優秀詩詞了。

  3、抓住詩中意象鑒賞詩歌。

  意象就是出現在作品中的主觀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個體形式存在,多個個體聯接起來的整體,便是我們常說的意境。閱讀時應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體理解,體會意境。

  意象大致分類及含義:

  景觀類:月、流水、斜陽、風、煙、霜等等。植物類:楊柳、落花、松、菊、梅、竹、蓮、梧桐等等。動物類:鴉、子規、猿、鴻雁、鯉魚、青鳥、鴛鴦等。行為類:登樓、憑欄、吹笛、吹簫、吹蘆管、吹笙、搗砧、飲酒等。

  其意象具體含義:

  景觀類:如月(明月,殘月、新月)多表達離愁別苦,渲染悲寂氛圍。如: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如斜陽,多表現昏黃暮色中愁思萬千,如: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又如,溫庭筠《望江南》中“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

  植物類:楊柳,芳草多含離別之情。如,劉禹錫《竹枝詞》中言:“楊柳依依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又如《送別》一句:“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行為類:憑欄,多為思戀他人、發瀉心中憂悶之意。溫庭筠《望江南》中“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吹奏笛、笙、簫等,多暗含離別之苦、想思之情和內心孤獨之境如范仲淹的《漁家傲

  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其言抒發其對人思戀之情。在了解意象及其大體含義(大體,但不是詩詩如此)后,學生形成一些認識,便能歸納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順暢賞析詩詞。

  4、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

  詩詞寫作,有一定之法。對于采用寫作手法分析法賞詩時,不能一概而論,需“因詩而異”,根據各詩不同特點,有的放矢進行鑒賞。(1)分析詩句的修辭手法。

  詩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辭之法來將詩人的情感形象的外化出來。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張、擬人等。鑒賞詩歌時,通過分析其一些修辭的運用,更能領會詩人蓄積的情感。如:李白《行路難》中有句詩:“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詩人將冰塞川及雪滿山來喻自己面前路途艱險,荊棘叢生,令人容易透析其心境。因此,抓住某些詩歌中運用一些手法將會使學生更容易體會其詩歌表露的情感。

  (2)化虛為實體會法。

  有時作者要表達主觀性很強的內容,往往采用化虛為實的手法。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兩句化虛為實,語意新奇,是描摹愁思的絕妙好辭。“愁”與“恨”之類,原是一種抽象的情意,看不見,摸不著,為增其可感性,詞人通常采用夸張性的比喻。李清照的創新,在于“愁”不僅可以舟載船裝,而且它本身可以因人而異,具有不同的重量,以致一葉輕舟難載山重之愁。目的無非是渲染己愁之深重,但舟輕載重之喻,意新語奇,夸張奇特,想像驚人,已達到匪夷所思之境了。以實寫虛是古人常用一種方法,更能形象表現主觀的情感。

  5、再現詩歌的意境。

  詩是語言的藝術,其善用含蓄、精練的語言表露詩人的感情。好的詩詞都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故要欣賞詩歌,必須發揮想象、聯想。讓學生在品讀詩歌、解析詩歌時將精練的詩歌,以詩般精美、流暢的語言,加以豐富的聯想、想象,以多變的形式,去書寫出一篇篇優美的文章。整體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了分析、寫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將詩歌理解的更加透徹。如:賞析蘇軾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時,老師將鑒賞詩歌的任務放手給學生后,引導大家可以從獨特的視角以各種不同方法鑒賞此詩,稍加討論研究后,學生們各抒己見,或多或少都談出了自我獨特的感受。有些學生也采用了再現詩歌意境的方法,他們中有人寫道:“我暫且抒發一下少年人的狂放氣概,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托著蒼;戴上錦帽,穿上貂皮袍子,千人萬馬席卷了平坦的山野。為了回報全城的人緊緊跟隨,我親手射那老虎,大家爭著看我這個今天的孫郎。酒喝到了興頭,胸懷肝膽正在開闊昂揚,鬢發雖然白了一些,可又有什么關系呢?什么時候派遣馮唐,手持符節像到云中郡給魏尚復職一樣薦我當重任?到那時我一定把雕花弓拉得如滿月般,向西北望,對準那貪婪的天狼星射去。”不難看出,把詩歌凝練的語言轉化成具體的文字,聯想創造出生動的畫面,這正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內涵極其豐富,讓我們這些語文教師帶領學生遨游其中吧。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10

  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歷史悠久,令世人矚目,這是人類精神文明寶庫中極為燦爛的一個組成部分,那些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充盈著精華與瑰寶。深邃的哲理、優美的詩情、雋永的文字像黃鐘大呂在現代社會中奏出悅耳的旋律,這一切正是青少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

  上周五我去參加了縣教育局主辦的“秦晉兩地,智慧聯動”的“小學古詩文教學研討會”。在這場研討會上,我有幸傾聽了山西省蒲縣教研室席澤民老師和陜西西安小學劉婷老師的古詩文課,以及兩位來自臨汾教研室的李老師和常老師關于學習古詩文的教學方法的見解,受益匪淺,就這次培訓學習到的關于古詩文的教學方法歸納如下:

  1.提倡不求甚解。

  按《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學習古詩文,不要求學生逐詞逐句對譯,更不需要學生了解古詩文句式等有關古漢語知識,只要會朗讀和背誦,重點詞句由學生對照注釋來理解,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大概的意思。

  中小學生學習古詩文重在積累,從積累中感悟,從積累中培養語感。小學生理解能力差,但記憶力特別強。所以在學習中重在讀,而不在于“懂”,教師在課堂上重于指導,而不在于“講”。學生會背不一定理解得準確,但在腦子里深深刻上烙印,使其終生受益。 2.讀好古詩文。

  中國人學詩向來注重背誦。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課程標準》各學段古詩文閱讀的教學目標中也都強調了“誦讀”二字。誦讀是一種傳統的閱讀方法,通過反復朗讀達到熟練的程度,注意眼到、口到、心到。誦讀有助于從作品的聲律氣韻入手,逐步加深理解和體驗,體會其豐富的內涵和情感,達到潛移默化的.目的。熟讀而成誦,也有利于記憶、積累和培養語感。

  相對于現代文,古詩文的學習難度較大,古詩文與現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但是,古詩文的學習同現代文的學習一樣,需要從整體入手,也就是說從“文”上下功夫。首先要把全文讀熟練,達到文從字順,朗朗上口,在讀的基礎之上才能把握文意,因此,學習古詩文一定要讀好,讀通順。古詩文的朗讀要求: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要反復讀,用不同的方法去讀(范讀、引讀、賽讀、對讀等),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從讀中悟情。 3.讀懂古詩文。

  怎樣讀懂呢?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結合課文中的注釋。在讀好、讀通課文的基礎之上,對照課文中的注釋和平時掌握的語言表達特點相結合來理解,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大概意思。同時了解寫作背景,想象畫面將自己代入情境,并發揚自主合作精神,和其他同學團結協作,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即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4.舉一反三,類比學習。

  我國古典古詩文燦若繁星,數不勝數,如果一首一首的慢慢學習,這樣耗費的精力太多,而且不利于記憶。其實,我們可以把描寫同種題材、表達同樣情感或使用相同表達方式的詩歌放到一起來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加深我們的記憶,還可以在比較中更好的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5.在生活中去學習。

  詩歌所抒發的情感,學生有的可以直接體會,有的一知半解,有的要過若干年后才理解。但是,有些詩歌所描繪的內容我們卻可以在生活中讓學生去感受感悟。例如:春天到了,學校要組織學生去踏青,在游玩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指導學生觀察春天,幫學生回憶描寫春天的詩歌。這何嘗不是一個好的學習方式呢?總之,古詩文的教學應該緊扣語文課標的精神,其合理的教法與學法,有利于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習的能力,使古詩教學生動。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11

  5.18——5.21,我有幸參加了在諸暨市教師進修學校和城東實驗小學舉行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培訓活動,聽了5位老師的精彩課堂,以及4位特級教師的講座,我感受頗深。

  一、感受經典 :深悟古詩文化底蘊

  每一位授課老師以配樂、吟唱、朗誦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中華古詩文誦讀成果匯報演出,這幾堂課讓我眼前一亮,心頭一震。唐宋、明清的歷史脈絡,盡顯古今詩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發出濃郁的書香氣息,蕩氣回腸,令全體老師如沐春風,如飲甘露。總而言之,從這樣一堂集古典與現代、文學與藝術之美于一體的課堂中傳遞出了中華文化的神韻和不朽魅力,并足見各位老師的功底之深厚!

  二、感悟名師:用心細細聆聽,盡情領略風采

  這次活動有省內特級教師設計全新的觀摩課,各位老師雖然授課的風格、運用的教學藝術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師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內涵,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富有魅力的語言藝術,將我們帶到經典詩文教學的神圣殿堂,讓我們回味無窮。每一場報告都呈現出老師們精湛獨到的教學藝術,一個個教學案例讓我們感到真情蕩漾,自然流暢,活潑生動,受益匪淺。其中讓我深感眼前一亮、受益匪淺的是黃吉鴻老師上午講座,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對小學語文教材的熟悉讓我們深深折服。整場報告中他旁征博引,妙語如珠,他對古詩詞文本獨到的理解與深刻的解讀,是我在過去的教學中所不曾用心關注過的,這一點讓我們望塵莫及,帶給大家的震憾是無窮的。張英老師教《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聽課的人如同走進了一個詩意的天地,整堂課中,張老師始終是如此的沉穩,一字一句,細細推敲,優美的視頻,生動并帶有回味的聲音將學生們慢慢地帶入詩境中,學生也在學習過程中領略到了古詩文的`經典魅 力,同時用朗讀、吟誦、想象、小練筆等教學手段更是將詩文教學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四個部分有機組合互為支撐,融為一體,看似簡單,卻把孩子們學習古詩的積極性極大的調動起來,讓他們在形式多樣、充滿情趣的反復誦讀與想象中,既弄懂詩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詩的意境,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看到各位名師的風采,使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我的心中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有了一種新的感受和認識,多了一層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還缺乏更多的思考與鉆研,以及厚重的文化積淀,因此要想在教學中不斷推陳出新,就必須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腳踏實地,不斷總結,不斷反思,也只有這樣,我們方能點燃和引發教學的火花,不斷提高教學的境界,譜寫美麗的教育人生。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12

  今年學校給我們大班布置了古詩特色教學。對于古詩我們大班的幼兒們來說則是已經是非常的熟悉了,為了把古詩教學上好,我自己先給自己上了一課,我記得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幼兒的大腦,就是要開發幼兒的智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和聰明才智,引導他們積極地思考和主動地探索。于是我借鑒了陶行知先生的解放大腦的思想,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幼兒獨自思考和主動探索的機會,從而為幼兒營造了無限開闊和想象的空間,能讓一個不認識字的幼兒通過畫面就能“讀”出古詩大意。古詩是我國燦爛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那么,如何讓孩子們領略古詩的美,讓孩子們通過古詩的學習,進而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呢?在教學的實際操作中,我們的老師往往陷入兩難的境地:講多了,破壞了古詩的整體意境美;講少了,我們的幼兒們們又難以逾越理解的障礙。吟誦古詩,需要的則是反復不斷、要有感情。古詩的圖畫形式多樣,而孩子們讀古詩的熱情和不斷發現其中的樂趣,會讓你見識到什么叫“百讀不厭”。回顧這個學期的古詩特色教學工作,可以說是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現將工作如下:每周的1節古詩特色活動課,對幼兒來講是非常有趣,也是非常重要的1節課,可是對于我這個教者來講卻是比較難上的1節課,因此認真備這1節課,寫好教案,成了我最重要的任務。我常常查閱各種資料,能上因特網時還上網尋找好的教學材料,教學課件,把它們和我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為我所用教學中我既注意有的放矢,同時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每節課幼兒都有一定的收獲。為了提高幼兒的積極性,也為了讓更多的幼兒們了解認識。

  例如我在教幼兒們學習古詩《秋夕》時,先讓在幼兒們初步的理解詩意,我們老師最要注重讓孩子們進行反復不斷地、有感情地吟誦。在反復的感情誦讀中,孩子們會積極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古詩的意境中,探索古詩的意境美。我記得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幼兒的想象力則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而我們教師的古詩課堂提問不僅是教師的行為,應充分地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精神,古詩課堂提問才能由教師的單方面的行為真正變為師幼共同的行為,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功效哦!

  再次我們在古詩教學時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不要過“細、全”,在教學中首先幫助幼兒們集中精力領會詩文的大體意思,讓幼兒們很快進入角色。如果過全過細的介紹作者與時代背景,一是會轉移幼兒們的注意力,正確的方法是選擇與該古詩有密切關系的且有助于幫助理解詩意的內容,左右重點的介紹,使幼兒們了解詩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啊,古詩教學所給予幼兒的不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細節的領悟和心靈的體會……幼兒們在與古詩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升華境界,健全人格。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13

  古詩的教學枯燥無味。備課時無從下手,上課時又覺得沒有內容可講,每次的古詩課上都是老師的一言堂,總是覺得這種文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內容又單調,自己給學生說說,學生會背會默寫就算了。其實,全面、系統、合理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理解能力,有利于學生們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的探究。

  一、學習古詩應該有合理的教學方法

  1.提倡不求甚解

  中小學生學習古詩重在積累,從積累中感悟,從積累中培養語感。小學生理解能力差,但記憶力特別強。所以在學習中重在讀,而不在于“懂”,教師在課堂上重于指導,而不在于“講”。學生會背不一定理解得準確,但在腦子里深深刻上烙印,使其終生受益。

  2.開展多種活動

  古詩具有音美、意美、形美的特點,教學時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學習活動。如根據詩意,組織學生表演、繪畫、改寫等,把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頭腦中“活”起來。還可以定期開展背詩比賽,通過活動,增進對詩詞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鼓勵學生仿寫

  古詩講究格式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好奇心強,樂意模仿。可以引導學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模仿詩人的'樣子寫下來,對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學習古詩應該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

  1.教學生學會觀察

  如《題西林墻=壁》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句,是詩人觀察廬山所獲得的直觀感受。“橫看”廬山是連綿起伏的大嶺;“側看”廬山又成了高大挺拔的山峰。“遠”、“近”、“高”、“低”,都是指詩人觀察角度的變化,“各不同”則是對廬山千姿百態的概括描述。詩人從不同的觀察點不僅寫出了廬山的突出特征,而且還從哲理的角度提出了一個認識事物的原則:要了解、掌握事物的真相、本質,必須擺脫限于一時一地的片面性。在以后的學中我可以讓學生通過品味這些詩句體會到觀察事物不僅應細致,而且要邊看邊想,在寫作中才能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

  2.教學生學會想象

  創新源于想象。學習古詩中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突出了瀑布之高之長,氣勢磅礴,讀后憾人心魄,如臨其境。學習這樣的古詩,讓學生體會古代詩人的立意的新奇、構思的巧妙、想象的豐富、意境的深遠,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而且對于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起到積極的作用。

  3.教學生學會分析

  古詩語言精練、含蓄、優美,是學生學習祖國語言的范本,如王安石的“春

  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歷來受到贊嘆,把這個字換成“來”、“到”、“入”、“過”、“滿”等字也通順合理,但都不如“綠”字有形有色。“綠”寫出了春風有色,它染綠了江南,給人一種鮮明的形象感,讓人仿佛看到綠茸茸的細草鋪滿江岸,看到萬物爭春的生動場面。引導學生領會詩人對用字的精心選擇和設計,對他們作文的遣詞造句,無疑有很大幫助和啟迪。

  三、學習古詩應該滲透德育

  通過學習古詩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古詩是一種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它對凈化學生心靈,提高學生品位,培養審美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中華文化向來崇尚清高雅潔之美,古詩中也注入了這種尚清意識。“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詩人托物言志,表現了堅定的志向,歌頌了高尚的品格。引導學生讀這樣的詩,為他們提供了擺脫低俗文化的不良影響,進一步提高了審美水平。

  總之,古詩緊扣語文課標的精神,其合理的教法與學法,有利于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到讀書、寫作的方法,提高學習的能力,使古詩教學生動。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14

  術業有專攻,這次教學我仍然選擇了古詩。吸取上次余映潮老師的建議,結合我自己的想法,設計了“識—解—品—合”四個步驟,每個環節用八個字來解析引領:了解詩人,熟悉背景;讀準古詩,積累字詞;理解品析,讀出情味;合理聯想,擴成美文。從知識積累到朗讀訓練,從品析用字到寫作練習,教授學生學習古詩的一個方法。

  課堂開始,以“對詩”導入,選取的都是帶“月”的古詩句,不僅回顧了所學,活躍了學生大腦,也是為后續“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象”做好鋪墊。“古詩詞是我們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大家以后要多閱讀、多積累。”適當滲透德育和語文積累的習慣。一句話“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來一起讀一下課題。”簡單導入。現在想來,應該加一個詞語“借景抒情的新詩《泊船瓜洲》”。

  學生了解了作者及寫作背景以后,齊讀古詩,“讀得準確,特別是這幾個紅字”,出示帶拼音的紅字,學生發現這是多音字,然后多音字組詞。接著,出示注釋,學生結合注釋,練習說古詩大意。本來我設計的是直接展示出來,后來考慮學生沒有疑問和思考,就直接給不好,就變成了碎問“還是什么意思?”“江南岸是什么意思?”“綠是什么意思?”等一系列的碎問碎達開始了,這里浪費了很多時間,最后還是展示出來讓學生記筆記。老師也提出了這個問題,認為直接展示就好。現在想來,古詩文的字詞意思本就是一種積累,很少有學生準確聯系詩意說出它的意思,直接展示出來,讓學生結合著寫下古詩的大意,節省了時間,學生可以得到充分的練習。然后,點示了“綠”的秒用,學生做了筆記,但我的'語言中沒有出現“畫面感”這樣的語文語言,只是說了“想象畫面”。我在其他班試課的時候,用了這個詞,平時講課也經常用,這一次可能是語言失常了,老師也細心地發現了,指出我的語言缺乏語文味兒。

  第三個環節,指導朗讀,品析用字的藝術。這里側重了朗讀的節奏、重讀、語調和語速,特別是“重讀”,兩句一組進行品析,但似乎并沒有說清“只”和“又”好在了哪里。這個環節,我順勢用了兩組填空,為擴詩成文做鋪墊,另外帶出了“月”的意象。

  第四個環節,擴詩成文。就是結合背景,合理聯想,將這四句詩擴展成一個故事小散文,試圖將今天的所學有機地整合起來。很顯然,學生第一次接觸這樣的寫作訓練有難度,我以《楓橋夜泊》為范例,標注了寫作提示,以“填空”的形式來降低難度,讓學生初步感受這種寫法。但由于時間有限,學生沒有得到充分的練習,也沒有大范圍地匯報展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連之前設計的課堂自由背誦也不得不省略到。這兩點,余映潮老師也指出來了,說明我整堂課的設計是有問題的。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15

  “傳承百年經典---古詩文吟誦”|學習體會、銀河小學---陳曉玲

  我國歷史悠久,古典詩文更是燦若星河,它語言精湛,意境深遠,情韻悠長,經典詩文親近自然,啟迪人生,修身養性,自強不息。它像絲雨一樣潤物細無聲地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學子的心靈,潤澤著一批又一批炎黃子孫的生命。讓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汲取中華經典之精華,打造我們人生美好心靈。隨著時光飛逝,驀然回首,我于20xx年7月10-16日參加了由北京民族大學的徐順建老師在東莞松山湖試驗小學主持的第10屆”傳承百年經典---古詩文”吟誦培訓班學習.通過學習,讓我的思想認識得到升華:經典詩文誦讀不再是語文教學的延續而是成為建設書香校園的途徑,是推進素質教育的載體,是師生生命成長的需要。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喜悅:學生在經典誦讀中,知仁愛、懂禮節;有了讀書的興趣和閱讀的習慣;感受、體驗著傳統文化的博大,無痕的溶入了愛的教育。經典詩文能伴隨孩子們快樂成長。

  隨著誦讀,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就能逐漸得到培養,學校的德育工作也就得以貫徹.一個愛讀書、愛學習,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樂意與他人交流、合作,幫助有困難的同學的好風氣就會得以彰顯經典詩文中蘊含著豐富的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因素,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是對學生進行品德和審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經典詩文歷經歲月淘洗,千錘百煉,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積淀了中華先民幾千年來的價值觀念、人格精神、審美意識,流淌著歷代賢達志士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悲天憫人的精神。讓孩子們在記憶的黃金時期誦讀這些經典,毫無疑問,會對孩子人格的養成和情操的陶冶,對民族精神的養育,都有著任何其他手段所無法代替的作用。

  誦讀經典提高教師素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多么精煉的八個大字,它告訴我們,做一件事如果連自己都不想去做,不要強迫別人做到,別人即使做但并不樂意,只是敢怒不敢言罷了。我們作為一個班的管理者,管理的.對象是學生,雖然是年紀比較小,也同樣要

  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更要做事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則先做到,如今, 經典詩文的背誦已然成為了一種時尚,全國許多地方學生手捧唐詩宋詞,時時可聞他們珠玉落盤的誦讀。這樣的耳濡目染是可喜的: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中學生知道了該如何學習;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中學生懂得了孝敬父母;在“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中知道了怎樣做人;在“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中懂得了團結合作的重要;在“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詩句中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責任,通過反復吟誦,引領了師生的思想,凈化了師生的靈魂,潤澤師生的人生。

【游岳麓山游記作文800字】相關文章:

岳麓山之游作文200字07-12

游岳麓山作文600字(精選20篇)08-08

岳麓山游記作文(通用19篇)10-25

岳麓山一日游作文08-26

有關岳麓山一日游作文(精選29篇)05-14

參觀岳麓山作文09-23

美麗的岳麓山作文06-20

家鄉的岳麓山作文09-14

美麗的岳麓山作文09-24

四年級寫游岳麓山的作文(精選24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