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大自然的作文800字
大大自然是指狹義的大自然界。它是與人類社會相區別的物質世界。即大自然科學所研究的無機界和有機界。大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我們人類即大自然界的產物本身賴以生長的基礎。欣賞大大自然的作文800字,我們來看看。
【篇一:我與大自然】
在一個八面環山的狹長平地上,座落著一座寧靜的小城鎮,鎮的南面有一個僻靜的村莊,村莊里有一戶和睦的人家,那人家中有一個愛大自然的年輕人,那個年輕人就是我。
我愛大自然,因為春天的生機盎然,因為夏天的綠意勃發,因為秋天的安寧沉靜,因為冬天的萬物萌生。
春天,我喜歡游逛于山林田埂,看著那樹上嫩生的芽兒,忍不住湊過去聞一聞——清新便油然而生。閉上眼,聆聽那遠近的鳥語,那淙淙的溪流。坐下來,深呼吸,一陣清爽洋溢在心靈。站起來,狂奔一陣,用盡全力大喊幾聲,就像嫩芽突破表皮,花瓣脹破骨朵。這就是大大自然的春天,也是我的春天,我已然成為春天的一根小草,跟著萬物享受春天。
夏天,我喜歡去水庫邊釣魚。赤著雙腳坐在樹陰下,樹外風和日麗,樹下涼風習習,草兒撫弄我的雙腳,癢癢的。放下魚餌,把魚竿插在一邊,四周映得我好不舒服,抬頭張望一番,滿眼都是綠色。水光山色,回清倒影,令我心曠神怡。水面上游弋著幾只野鴨,忽然天上飛過一只蒼鷹,全都鉆進水里去了,再一看時,已經到了那頭。收鉤之前,我仍不忘跳入水中,暢游一番,與同伴在水中嬉戲,遠處的野鴨也跟著打鬧起來。野鴨也和我一起歡樂,我于是感到自己融入了大大自然。
秋天,攜著家人,漫步于山間小徑。時而一排大雁掠過頭頂,時而幾只野雛在林中跳躍,拖著又長又漂亮的尾羽,有點“飛天鳳凰”的味道。水流變得細了,樹葉黃了,田野空空的,只有幾個小孩子在玩泥巴,挖泥鰍,歡快的笑聲,把我的思緒帶回到了童年。山上的一片松樹卻是綠意不減,頑強拼搏,抗拒枯黃。一切都是那么寂靜,喜歡寂靜的我已經沉寂在寂靜之中。
冬天,雪花飄飛,令人想起唐人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后的村莊更顯寧靜。遠遠看見一片梅林,生機盎然,再不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的寒梅,而是“飛雪迎春到,風雨送春歸”的早梅,她綻放于懸崖,俏麗在隆冬,與松柏爭雄,和嚴寒斗智。慢慢的,冰消雪化,萬物復蘇,山也朗嫩,水也清秀。冬天的大自然讓我感到希望,使我獲得力量。
大自然孕育了愛大自然的我,我也會更加喜愛,珍愛,熱愛大自然。
【篇二:感悟大大自然】
大大自然以最獨特的手法,裝點了我們周圍,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心靈的美麗。
當清晨的第一縷金光撒像大地,走在陽光燦爛的小路上,不經意地一瞥,一朵花瓣,在枝頭滑落,伴隨著幾片落葉,飄飄揚揚地落在地上,微風輕輕吹拂,將它們帶到了那遙遠的天邊……
當我們駐足芳林,耳邊總響起婉轉而動聽的聲聲鳥語、陣陣歌聲。藍天上飛翔的鳥兒,展翅翱翔的雄鷹。它們都用自己最親切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大大自然的喜愛,用最柔美的歌聲表達對大大自然的感謝,感謝大大自然給了自己生命,感謝大大自然給了自己一個美好幸福的家園。
當憩于靜靜的小池邊,遙望遠處那密密的竹林,實在是綠得可愛,一條幽幽的小徑直通遠方。低頭傾聽橋下的流水聲,淅瀝淅瀝地歡快而平靜地流淌,仿佛在與大大自然愉快地私語,傾吐自己的心思與喜悅。
在瑟瑟的秋風中,落葉順著秋風飄到了地上。從相伴了一生的指頭上悄悄地落下來。它沒有一絲埋怨因為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人類。冬天,為了大樹的休息生養,它依然犧牲自己,不向大樹爭養分,不給母親添煩惱,斷然從樹上落下來,悄然離去,回到了哺育、撫養它的土壤中,化做養分,把自己的一切又全部獻給了大地。
當我們身臨浩瀚無垠的大海面前時,聽著海的呼吸,感受海的氣息,體會大海的那種種與世無爭、平靜和那深沉的力量以及那沉默的美。尤其是它那寬廣的胸懷,包容萬物的情懷。它對待世界萬物是最公平的。
當我們身處一瀉千里的長江,和那奔流不息的母親河黃河。看見它們那黃色的血脈,永久不息的生命力,那咆哮的力量和那博大的胸懷,足以讓每個中國人為它感到驕傲,它象征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
當我們站在一望無際的內蒙古大草原上時,當我們站在雄偉的萬里長城腳下時,當我們站在神秘的西藏布搭拉宮時。我們都會驚嘆祖國的建筑是如此輝煌壯觀,祖國的文化是如此燦爛!大大自然是如此神秘!
大大自然的美,在與每一滴水,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株小草和每一塊石頭。感悟它那微弱而堅強美麗的精神。大大自然的美,在與四季,感悟它生命的更換。
朋友,大大自然的美需要我們投入它寬廣的懷抱,全身心地領悟。領悟它內在的那獨特的美,領悟人生,領悟哲理。那樣我們會擁有一顆善良的心,美麗的心,純潔的心。那樣我們會很幸福地聆聽大大自然的聲音。
【篇三:科技拉近人與大自然的距離作文】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電視等的出現使“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成為了可能。通過科技,我們不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還能更深入的探索大自然的奧妙。科技,拉近了人與大自然的距離,讓我們更好的感知大自然。
科技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看見了世界的壯美與遼闊。目前,一組“世界與內蒙古撞臉”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從圖片中我們能看到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景點在許多地方與內蒙古有異曲同工之妙。網友們紛紛感嘆,要是沒有科技,我們也許永遠也不會發現內蒙古那具有“國際范”的美。的確,如今的人們處在邊界的互聯網時代,不出家門,我們就可以看見內蒙古廣闊無垠的草原,感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氣勢。這要放在古代,人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憊。在偌大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只有通過科技,才能滿足我們對大自然無限的好奇心。
科技總能把我們帶入另一個“時空”。通過科技,我們無需實地考察,就能從宏觀上把握大自然,感知大自然。尼泊爾發生了8。0級大地震,令世界為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們得以換一種方式心系災區。通過電視,我們了解到災區的各方面情況。通過上網,我們還能了解到尼泊爾此次災難發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發的`各種氣象災害等等。科技拉近了我們與尼泊爾的距離。我們無需親自前往災區,便能夠感受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有了科技,我們對大自然的感知就不僅僅停留在感性層面,我們能更加理性地面對大自然,對大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間。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在一個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科技激發了我們對大自然的想象,推動了我們去探索。回首在科技不那么發達的時代里,哥倫布歷盡艱險發現新大陸,卻未發現那不是他所向往的亞洲;近代中國人因為科技落后而缺乏對世界的了解,妄自尊大……我們要好好利用科技,開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大自然,利用大自然。
日前,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師辭職信被稱為史上最具情懷辭職信。我們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同時,也不要忘記邁出腳去看看,生活,畢竟還有詩和遠方。
總而言之,在這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時代里,科技的出現總是有利于人們更好地感知大自然的。我們應感激:科技拉近了人與大自然的距離。
【篇四:遠近結合,感受大自然】
看春光云影,能測陰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過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無觀云之趣。觀草木于林間,未必能道出花鳥之名;輕點鼠標,可通知生物之屬,卻丟失花果之清香、叢林之氣息。大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遠。
何不將遠近之利相結合而感知大自然呢?
在科技無比發達的今天,人們可通過無比便捷的信息技術來認識世界,感知大自然,這固然是好,然而卻少了對行云流水、鳥語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們只有對大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大自然,認識大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讓我們合二者之利,淋漓盡致地感知大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體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概;李白能感受到“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險要;蘇軾有對長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贊嘆,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閑,古人對大自然有著無比豐富的體驗與感受,畢竟他們與天地伴,與日月行。然而,卻缺乏對大自然的深刻認識,不能把握天地之屬性,世界之本原,樹木之綱屬,因而不能利用大自然規律,以造福于人類,以改造大自然。跟古人相比,我們是有優勢的,我們可以利用完備的信息系統,獲知大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大自然的本質及規律,既可親身大自然,又能了解有關于大自然的一切,遠近結合地感受大自然之魅力。
再看現代,不少人僅僅滿足于“數字大自然”,缺少對大大自然“身臨其境”的感受,難道“百度網上動物園”能體現鷹翔狼嘯的氣勢么?難道一張張圖片能盡顯花木之美?更難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長江之氣勢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現代人也許能說出很多關于大自然的一切,然而當被問及草木之氣味,花鳥之姿態時,卻啞口無言。那么,讓我們放下手機,離開電腦,走進大大自然,去親自體驗“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恬適,去感受“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然……
大大自然離我們很近,也很遠,但我們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與大大自然的距離。人們創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大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體驗,將二者相結合,我們便能真正感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之美。
【篇五:我愛大大自然】
大自然,是一種美,是一種人人都向往的美。我的家鄉,就有這樣大自然的美。
我是一個農村孩子。我們那里,雖然有高高的樓房,有數不清的平房。卻并不缺少大自然的美。看啊!田野里,綠油油的草地上,充滿了大自然。放眼望去,好像在草原一般。雖然這里比不上草原遼闊,但我保證讓你一眼望不到邊。看啊!田野里,正有幾個孩子在那里嬉戲打鬧,好不快樂。他們在草地上打著滾,咕嚕咕嚕的,他們朝著一個方向滾了過來。撞在了一起,他們摸摸被撞的地方,哈哈大笑起來,笑累了,就又打起滾來。
我來到地里,看見農民伯伯們都在收獲農作物。雖然草還綠著,但農作物都已經成熟了。我來到屬于我家的那塊地前,看見爺爺奶奶正在摘玉米,就過去幫幫忙。奶奶笑著說:“快點摘完就能回家吃棒子了!”我加快了速度。但是因為沒帶袋子,所以直能夾著。就這樣,一場好戲開演了。
我一邊收摘玉米,一邊往胳膊里夾,可是摘了半天,夾著的才幾個玉米,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往后一看,便傻眼了:原來我摘了一路,掉了一路啊!這不就成了狗熊摘玉米了嗎?我氣憤的把手中的玉米往爺爺的車上一扔,轉身跑開了。
我跑到草地上,躺下來。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已是黃昏。太陽的光已不那么刺眼,我靜靜地看著它,等待著它的消失。仔細一看,月亮姑娘已經露出害羞的臉,一層薄薄的云仿佛給他蒙上了一層面紗。周圍的天空被太陽的余光照得通紅,四周的云彩也變得像被彩筆涂上了摸不掉的光輝似的,紅的紅,橙的橙。小星星也探出好奇的眼睛看著我,眨呀眨的。今天的月亮,很大,很亮。我完全融入在這大自然之中,傾聽著周圍的一舉一動。一只蟋蟀帶頭唱起歌來,其他的小蟲也跟著合奏,這種音樂,除了小蟲,又有誰能奏得出來呢?我借著月光,看了看手表。已經很晚了,我該回家了,我戀戀不舍地揮揮手,嘴里小聲說著:“再見了,柔軟的草地。再見了,草蟲音樂家們。再見了,親愛的大大自然。”
在回家的路上,我回憶著今天的一切嘴上露出淡淡的笑意,這是上應該沒有幾個人能像我一樣,可以真正體會家鄉的美,大大自然的美。抬起頭,又看見的月亮,他那皎潔的月光,照亮了我回家的路。它和星星們仿佛在對我笑,充滿快樂的笑。此時我好想大聲說:我愛大大自然!
【篇六:我愛大大自然】
一直深深渴望能回歸大大自然。
大大自然,一切生命的搖籃。藍天白云、青山綠水、茂林修竹、巨石深洞、幽谷鳥鳴、山容水態……一切是那樣的平凡,然而一切又是那樣的真實樸素,毫不精雕細琢總讓人心里涌起一股的情感。
走進大自然,你可以在纏綿的秋雨中,獨自漫步在逶迤的山間小徑,任憑飄灑的細雨在睫毛上掛上一層細密晶瑩的水珠。仰著臉,接受雨絲的愛撫;伸出手接受大大自然的饋贈,盡情領略那不可言說的妙處。再采上一束帶著露珠飄著芳香的野菊花,吸吮那真真的靈氣,體味陶淵明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讓一種莫名的溫馨款款而至。
親近大自然,你可以在葉落的季節,踽踽獨步于白樺林間尋找落葉的殘跡,品味落葉的余澤。蕭蕭的秋風會使你覺得這竟也是生命的絕美。順手拾起一片落葉,就像拾起一份悄然隱匿的純真。審視著它,就像在品味生活,體味人生的價值。走進白樺林,就像走進一個編織著的夢,塔響落葉,那種輕柔的感覺似乎將你與世隔絕,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讓你感受來自大大自然的深沉的氣息。
享受大自然,你可以在晚霞繽紛,夕陽西沉時分,佇立在石橋上,凝望那似血的殘陽,體會夕陽的雄渾悲壯,體會“夕陽無限好”的深刻內涵。四周一片寂靜,靜的使人升起縷縷柔意。天地如同在夢幻中一般靜寂、縹緲、柔長而又纏綿。在這詩情畫意的境界里,你可以盡情聆聽黃昏的無聲的歌,翹首遠眺,看看那久違的小河,那水天相接處的燦爛金光,那被落日余輝吻過的金色的岸邊草地,讓心里涌起的寧靜隨著滔滔的河水奔向遠方。
投身大自然,你可以登上高高的山岡,找一片空地躺下,對著藍天,吸吮著它的深邃,它的一塵不染的芳馥。閉上雙眼,嘴里瀟灑地銜著一片被季節遺棄的楓葉,任微笑的陽光拂過,拂過那沒有一絲皴皺的心田。清風吹拂,搖曳大大自然的風鈴;黃鶯歌詠,鳴囀著大大自然的心音。在這“鳥鳴山更幽”的詩境中,你是唯一的主人。
捕捉大自然,你可以輕吟落霞,淺詠余輝,去林中尋得一方寧謐;你可以孤身一人馳入萋萋的芳草地,隨著明月群星融入浩瀚的宇宙;你可以投入大海的襟懷中,在海水的吻抱下,進入夢鄉去追逐七彩的未來……
星移斗轉,四季輪回,在喧鬧的生活中,在繁雜的人際交往中,人們總是渴望回歸大大自然,找回真正的自己,體驗重歸自我的自由、愉悅。在大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可以櫛風沐雨,臨山觀水;可以聆聽鳥鳴歡歌,松濤海浪;可以感受來自田園的清新、馨香的大自然之風;在大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不需要隱匿什么,也不需要雕飾什么,一切都是那樣的自如、隨意;在大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可以暫時擺脫一切煩惱,讓思想進入一種脫俗而不羈的境界。在新的時空中重新確定自我,還原自我,能將我們的身心在新的起點上復蘇,讓人格得到升華!
大大自然,你擁抱澄碧的蒼穹,你催開火紅的春花,你撫愛潺潺的清泉,笑聆黃鸝的吟唱。
【篇七:仰觀宇宙,俯察萬物】
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得以借助電視、網絡等手段以認識大自然。但若把科技當做感知大自然的真正途徑,在我看來,不免可悲。
是的,科技只是工具,只有親身走進大大自然中,仰觀宇宙,俯察萬物,才能夠真正感知大自然的美與力量。
何謂“感知”?“感”即感受,“知”為相知。明白了這一點,便可知為何科技手段無法讓我們真正地親近大自然,感知大自然。
電視可讓我們知曉全球天氣,網絡可讓我們將生物知識盡收眼底,科技的確為我們提供了了解大自然萬物的一種極便利的途徑。然而,這頂多可算作對與大自然相關的科學知識的學習與認知。科技歸根到底只是一種工具,它始終無法讓人感受大自然之美。正如孩子們從來不會為屏幕上的紅花綠葉而歡呼雀躍,畫家們從來不會面對電視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揮毫;同樣,天氣預報不會讓詩人詩興大發,生物綱目種屬也無法讓作家文思泉涌。作家遲子建曾說過:“大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顆心臟。”既然如此,我們必須放下鼠標,離開電視,親身走向大大自然,方有望與大大自然相感相知,相親相近,讓心靈得到美的洗滌。
以親身走進大自然的方式,其意義還不止于對美的感知,更在于通過與萬物的接觸,感知大自然的智慧和力量,從而對大自然長存一顆敬畏之心。
人本為大自然的一個部分,然而,工業文明的興起,斬斷了人與大自然間的紐帶。人們得以認識大自然,改造大自然,這便使人類對大自然失卻了敬畏之情,卻添了一份征服大自然的野心。試想,若只從天氣預報中認知大自然,又何談對藍天白云的珍惜;若只以生物知識概括大自然,又何來對花草樹木的珍視與保護?過分依賴科技,卻失卻了對大自然的親身感觸,使人類忘記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于是我們肆無忌憚的破壞大自然,制造出霧霾封城,河水重金屬含量超標這樣種種的荒謬事情。科技并沒有讓人與大自然更近,相反,它疏遠了人與大自然的關系,讓人在自高自大的狂妄之中忘乎所以。因此,唯有讓我們重返大自然,親身感受大自然,我們才能重拾那份敬畏之心,讓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靜坐蓮池旁,與蓮花久久對視,莫奈才能創作出傳世佳作《蓮花》;走進馬群中,與奔馬朝夕相處,徐悲鴻才能在畫中淋漓盡致地展現馬的健美與力量。此二者,皆以親身接觸的方式,走進大自然,想必這便是他們得以與大自然相感相知,并從其中獲取心靈的力量的原因。
讓我們走進大自然,于天朗氣清之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與大大自然真正相感相知,相依相守。
【篇八:竹林深處,那抹幽藍】
輕輕踏上一座石橋,腳邊是一泓清涼的潭水,泛著淺淺的微波。掩映在竹林里的一座廟宇,由遠而近,映入眼簾。推開它虛掩的大門,走進,便是一座寧靜優雅的仙子塑像。乳白色的衣衫,充滿靜謐與神秘之感;指尖輕輕觸及她的腰肢,竟有璧玉一般冰涼細膩的觸感。手捧一籃花瓣,深邃的眼睛望向旁邊一片幽靜的竹林。
告別此處翹首凝望的仙子,順著廟宇門前的一條曲折的小路,向竹林深處走去。小路上鋪著灰白色的鵝卵石,雖說不上五彩斑斕,卻也有一種奇妙的視覺感受。涓涓細流自兩旁石砌房屋腳下流淌出來,慢慢匯集在腳下小路的凹處,浸在清澈溪水中的石塊旁,游人的腳踩踏,濺出細碎的水花。
兩旁石砌的古屋,均已有些年頭,竟不知是何時砌成,頗有些久遠的古典意趣,似是精雕細琢的石塊堆砌,近看卻發覺原是大大自然的工藝品,大自然天成,不染一絲雕琢和塵色,返璞歸真,是那樣令人驚奇,驚嘆于它的美不勝收。
順著這條小路,終于來到竹林深處。青翠欲滴的竹在颯颯風中搖曳,抖落一身的凡塵。在這片竹林中,隱約聽到幾絲悠揚婉轉的音樂,似乎在耳邊輕聲低喃呼喚:“向這里走……”于是,我穿過層層竹林,踏過塊塊石板,終于來到了樂聲飄揚的源頭。是一個泛著幽藍色光芒的音響。深埋在生意盎然的竹叢中,散發著幽靜中些許妖嬈的藍色光輝。不知不覺,我看的呆了。樂聲依舊,幽藍不泯,似乎在訴說大大自然的神秘與美麗,久久的,在耳畔、在心頭縈繞。
許久,踏上歸途,記憶力這片竹林深處的幽藍揮之不去。它也許依舊在竹林深處散播著美妙的音樂,在人們耳畔訴說著它最迷戀的風景也許依舊在那片竹林里,散發著那抹幽藍的光暉。每每憶起,不僅感恩大大自然,感謝大大自然帶給我們如此美麗,無與倫比的視覺享受。
我真正發現了大大自然的美。大大自然,人類每天都生活在大大自然里。但沒有多少人真正發現了大大自然的美。而發現它的美卻不難。
大大自然,與人類每天都形影不離的大大自然。它的美麗無所不在:在你的心中、在你的視線當中、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中……
追著小鳥,走進密林;追著小溪,走進深山;追著會飛的花朵,我們走進大大自然。
讓你的呼喚去叩醒每一塊山石,讓你的畫筆去訪問每一片花瓣。高高舉起潔白的棉網,網住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秋天。
把自己變成大樹吧,我們走進大大自然。把自己變成白云吧,去感受藍天的遼遠;把自己融進大大自然吧,這樣,會發現生活會更加燦爛。
【欣賞大自然的作文800字】相關文章:
作文-欣賞大自然10-09
欣賞大自然的作文05-18
★欣賞大自然作文07-15
欣賞大自然作文10-19
欣賞大自然作文07-14
欣賞大自然05-11
欣賞大自然小學作文09-26
欣賞大自然的寫景作文09-29
描寫大自然的作文欣賞09-27
欣賞大自然的生活作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