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的作文700字匯總七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700字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快要到了,家家戶戶都在為端午節做著準備:有的買棕葉,有的準備餡料忙得不亦樂乎,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
以前,我吃的都是奶奶親手包的粽子,今年我卻突發奇想,想自己也包幾個,可我卻不知道該怎么包。于是,就買來一些粽葉,像奶奶學起了包粽子。
一切準備就緒,奶奶把粽葉放在水里泡了一下,以防過會包的時候折斷,接著把肉煮好,切好。做好這些后,奶奶為我做了個示范:只見,奶奶先挑出三張粽葉,把它們重疊在一起。然后,用手拿著中間一折,就形成了一個圓錐形。奶奶先往里邊放了一勺米,又放了兩塊肉,接著又放了一勺米,把多余的粽葉小心翼翼地折過去,蓋在米上面,一個圓錐形便出現在我的眼前。乍看,還真像個小杯子。奶奶又拿了一根繩,把粽子綁好。她的兩只手像蝴蝶的翅膀一樣,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一會一只胖乎乎的粽子就包好了。真是有棱有腳,顯得挺拔有力,奶奶真不愧是這方面的好手呀!輪到我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起三片粽葉,把它們重疊在一起,從中間折好,卷成一個圓錐形。準備放米時,卻聽奶奶說:“粽葉反了!蔽掖蟪砸惑@:“粽葉也有正反嗎?”“當然了。”奶奶說。于是,她拿起粽葉,指給我看,我這才發現了區別:反面的莖是突出來的,而正面卻很光滑。我糾正了錯誤,從新裹了一個圓錐形,放了幾勺米。我聽見奶奶在一旁笑,我問:“這有什么好笑的?"奶奶指了指底下,說:“米灑出來了!”于是,我連忙把粽子倒了過來,拿起兩片粽葉包了上去,這才不漏了。終于到了最后一步。我拿起一根繩,把粽子一圈一圈的綁了起來,可奶奶卻說:“不行,這樣綁太松了煮的時候就散了!蔽矣直M力從新裹了一圈,可奶奶又說;“這樣太緊了粽子不好吃。”我又不耐煩了:“太松太緊都不行這該怎么辦?”我一不小心手一松,整個粽子又散了。我只能從新來了。好不容易包完了,我拎著包好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那種喜悅和興奮真是難以表達!
奶奶煮好了粽子,那粽葉的清香布滿了屋子,咬上一口粽子,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許多風俗和習慣都是古人留下給我們的財富,值得我們去打撈……
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插一把菖蒲艾草,家家門前就香這一股特殊的香味。我搞不懂這是為什么,就去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在門前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了摸我的頭,微笑著說:我國民間把五月初五叫做‘毒日’。因此在端午節要把艾草和菖蒲掛于門庭;菖蒲乃天中五端之首,葉片呈劍狀形,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可以嶄千邪;而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使身體健康。我聽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另外,五月是夏季的開始,蚊子越來越多了,菖蒲和草都有一定的香味,可以驅趕蚊蟲,讓人們避免蚊蟲的侵擾。
后來,媽媽還給我講了一個傳說:傳說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甚多。老百姓對黃巢有很多誤解,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急忙忙地逃難。
有一天,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見一批批老弱婦孺涌出城外,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卻抱著一個年紀較大的男孩。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問原因。那婦人就說:懷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萬一情況危急時,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也得為大伯家留下這根獨苗。
黃巢聽了,深受感動,就對那婦人說:大嫂,好,你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里,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端陽節,黃巢的軍隊果然攻下了鄧州城,只見城里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著菖蒲、艾草。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地領兵離去,因而全城得以幸免于難。
為了紀念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節,人們就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個習俗一直流傳,而且從河南流傳到各地。
聽了媽媽的故事,望著門前插著的菖蒲、艾草,我覺得他們分外妖嬈,這一只只菖蒲、艾草,不僅可以給人們屈毒、辟邪,更代表著人們對和平的追求,對幸福美滿生活的向往。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3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之說了。在這一天,全國各地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配香囊等。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據歷史記載,在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秦軍攻破楚國國都,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入汩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從那以后,人們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如今,每到端午那天,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粽子的類型有很多種,有鮮肉粽子、八寶粽子、紅棗粽子、豆沙粽子、棗泥粽子、咸蛋黃粽子、臘肉粽子、雪菜肉粽子、魚頭肉粽子、宮保雞丁粽子、魚香肉絲粽子、鮑魚粽子、榨菜粽子、五香肉粽子······這么多的粽子中,我最喜歡五香肉粽子。因為它吃起來軟軟糯糯、美味可口。
端午那天不光包粽子,還要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賽龍舟的賽手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有年輕力壯的叔叔,有對賽龍舟很有興趣的小孩······比賽開始了,參賽的人都做在了龍舟上,只聽見”嘭”的一聲槍響,龍舟上的人都迅速劃了起來。大家都拼命地往前劃,惟恐落后。據說這也是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天,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人們還要掛艾草,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我聽媽媽說,端午節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或懸在門上,可以避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志〃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之說。
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4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些人可能不太在意它,我卻非常喜歡,不僅因為它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還因為在這一天里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每年端午節這天,我都是忙碌而快樂的。
一大早,村子里的人就起床為過節作準備。大人們都趕著去集市上買油條、糖糕——它們是這天必不可少的早餐,去得晚了就怕沒得買了。小孩們是為什么起早呢?他們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割艾草。過端午,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幾株艾草,用來辟邪。可是孩子們割艾草不僅僅為了這個。艾草在他們手里還有一個重要作用——縫荷包。
吃過早餐,大家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忙些什么呢?當然是包粽子啦!粽子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食物。我家每年的粽子都是自己做的,這樣才有意義。我跟大人們學過,知道大概怎么做——先到河邊摘些葦葉,放在鍋里煮軟;然后用幾片煮過的葦葉包些糯米(有的還添些葡萄干、紅棗、豬肉等)。包好以后,便可以放在鍋里煮了。
接近中午,大人們就開始忙著準備豐盛的午飯了,什么雞啊魚啊肉啊都有。我們小孩則拿上自家的粽子聚在一起,互相交換。換完就一頓猛吃,然后評論誰家的好吃、誰家的不好吃。那場面絕不亞于一場辯論賽,因為誰也不承認自家的粽子不好吃。當然,我們每次去主要還是為了吃到不同口味的粽子,至于誰家的好吃、不好吃倒是次要的。趁著大人們還沒喊開飯,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便給小不點兒講從老師那里聽到的關于屈原的故事。
終于開飯了,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飯菜,其樂融融。這時候,我們還可以在電視上看龍舟競賽。這可是最有趣的事了。我們邊看邊打賭,賭哪條龍舟會贏,大人、小孩都可以參加。在我家有個特殊規定,誰贏了就可以滿足一個心愿,但是不能花錢。當比賽結束時,不管輸贏,我們都很開心。
吃完飯,我通常會和小伙伴們一起縫荷包。把艾草的葉子摘下來,用布包好,然后按自己的想法縫好就可以了。有的還在荷包上縫一根帶子。荷包縫好后,和以往一樣,大家互相贈送。每一個荷包里都裝滿了祝福和祈盼。
端午節這天的最后一項活動也深受我們喜愛。晚上,所有的小孩都聚集在一起,坐在月光下,點一堆篝火,唱歌、跳舞、講故事。有時,一些大人也情不自禁地加入我們的行列。
每一次,我們都盡情享受著這個快樂的節日。真想永遠留住這一天!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5
舊歷五月五日為端午節,老北京人習慣俗稱為五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初"同義,"五"、"午"相通,按地支順推算,五月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時為"陽辰",亦稱"端陽"。
端陽節始于春秋戰國時代,起源于江南,由來有多種說法,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說法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為"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賦予紀念屈原的意義?谷諔馉帟r又定五月五日為"詩人節"。
端午節時,在南方講究舉行"龍舟競渡",在北京明清兩代則講究"熙游避災"。初五日上午,群入天壇"避毒",天壇是祈年圣地、各勝,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游樂;過午,有的到魚池或高粱橋、滿井、草橋、積水潭等處"飲醵熙游"。
端午應節食品是粽子,一般是小棗粽子,蘸白糖吃。時令鮮品是櫻桃、桑椹。糕點鋪賣一種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圖案的桃酥式的圓糕點,叫"五毒餅"。人們以這些時鮮和應節糕點用來上供或互相送禮。
北京人俗謂"善正月,惡五月"。因五月氣候溫熱,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師符和鐘馗像來鎮宅、驅避"邪祟"。清人柴!堆嗑┯洝吩疲"(端午)前數日,肆間用黃紙蓋朱印,或繪天師、鐘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購而粘門上,以逐祟惡。"從五月初一起,各家還將菖蒲、艾草插在門的兩旁,一曰"蒲劍",一曰"艾虎",也為辟邪驅瘟。為辟邪,京城端午時,人們還紛紛買蒲鞋穿上過節。
端午節還有"扔災"一說。節前,手巧的婦女以五彩綾羅制成小虎、葫蘆、櫻桃、桑椹、瓜豆、蔥、蒜形狀,用彩線串起來,五月初一那天系于小兒的釵頭或背上、胸前;小姑娘還用硬紙條疊成菱形"粽子",纏上五彩絲線,戴在身上,通稱"葫蘆"、"續命縷"。到了五月初五午時之后摘下來,連同貼在門楣上的剪紙葫蘆揭下來,一起仍到門外,叫"扔災"。
節日期間,人們還要飲黃酒,在小孩頭上用雄黃畫一"王"字,有的還用雄黃涂小孩的耳鼻孔,說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蟲鉆到耳鼻孔中去。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至,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節正值上海世博會舉辦,又逢高考結束、南非世界杯開賽。所以可以說,今年的端午節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陰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陰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媽媽說:“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后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知道,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后來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7
芭蕉綠了,櫻桃紅了,歲月如梭,眨眼之間又到了粽子飄香時。望著漫天星辰的夜空,我懷念起故鄉的端午節來。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歷史。關于端午節有很多古老的習俗和傳說,而每個習俗又都是那么的溫馨,那么的讓人回味。真正讓我刻骨銘心的是“紀念楚國的大夫屈原”這個故事。據說那時屈原投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都劃出自家的小船撈救,一直劃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尸體。當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場面甚是壯觀。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原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后來也就逐漸演變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喂魚。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故鄉的端午節那天,每家每戶一大清早是要插艾葉的。艾葉是一種普通植物,生長在野外的田間地頭,不需要呵護,卻長得郁郁蔥蔥,蓬蓬勃勃,很容易讓人想起夏日里瘋長的秋菊。趁著太陽還沒有升起,人們就把前一天傍晚采回來的的艾葉插在門頭,掛在窗口。且不說可以去瘟辟邪,僅那沁沁潤肺的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鄉風,讓老人孩子們都心生歡喜,正在戀愛的年輕人更是陶醉其中,倚在窗下舍不得離去。
我記得小時候在家鄉,包粽子一般在端午節前兩天就開始包了。每年端午前,河岸兩邊到處都是背著小筐采摘粽子葉的人。那個季節的河岸邊,綠樹成蔭,青翠欲滴,風情萬千,采粽葉的人們邊是勞動了也是欣賞了大自然的美景。采回的粽子葉,要先在鍋里煮,然后放在水里泡,最后一片一片洗干凈。在洗粽子葉的同時,外婆也已經將糯米和紅豆泡好。泡好的米放在一個大盆子里,盆子旁邊擺好一個木材質的靠背椅,從椅背上垂下捆綁好的草來,以便能掛住包好的粽子。
外婆喜愛端午節,大概是因為總能在這時候大顯身手吧。每每看見外婆包粽子我都是迫不及待的,趴在一旁觀賞一下午,看外婆的皺紋里都要溢出蜜,來偶爾還偷偷抓幾顆蜜棗塞進嘴里,樂得鼓起腮幫子使勁兒地嚼,不知有多甜!
故鄉的端午節,就是這樣浸透著濃濃的鄉情、親情。如今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又想起家鄉的艾葉,想起了外婆包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