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端午節的作文700字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700字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1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也數秦國野心最大,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選擇。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御,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御,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于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么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里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尸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尸體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里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著小雨,我吃著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不清;并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著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奏,揮舞著船漿,喊著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并進,爭先恐后,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劃龍舟,我愛這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2
端午已近,艾草的幽香在遠山上繚繞著,然后不停地跟著風兒飄啊飄,飄綠了家家戶戶,在六月的史冊中悠悠著一首端陽的詩篇。
印象中的端午節,在流蘇般的綠絲中穿梭。
那些從峭壁上垂下來的綠色絲線是奶奶裹粽子用的“寶貝”,通常是前一天去擷來的,只需放入清水里洗一洗即可,到煮粽子的時候,那細細的綠絲所蘊含的清香便透著那層層的筍葉,滲進去、滲進去。是的,奶奶裹粽子用的粽葉是那種帶著點毛的棕黑色花紋的筍葉,那是不知什么時候拾來存著的,雖已經卷成了一幅幅畫卷般,卻仍透著勞動藝術的芬芳。洗筍葉用的是老屋掘了好幾十年的井水,井邊放著一個因滲進太多水而變得十分沉重的木桶,可以清楚地看到把手已有些泛黃,而桶壁卻是早已生了點點青苔的。有陽光的時候,井壁上便有了些許大小不一的白色光斑,它們是太陽的縮影,更像是挖井人眼中那充滿希冀的神色。
記憶中的端午節,在沾滿了糯米粒的嘴角邊流淌。
我喜歡左手拿著一個破了頭的咸鴨蛋,右手拿著一個剛拆了紅線的豆粽;更愛把一支筷子戳進一個稻香四溢的米粽4角中的一個,然后將其余3個角輕輕咬去。剛煮熟的粽子是要一串串掛在竹竿上晾涼的。于是乎,才不一會兒,那些冒著熱氣的粽子就將它的清香繚繞了整個堂前。待晾涼后,取下幾串來,配上幾個圓溜溜的咸鴨蛋放進竹籃子里便挨個送粽子去了。這時候,也同樣會有人將香噴噴的粽子送到我們家門口的。而奶奶卻是很少收下的,兩大鍋的粽子剩得只夠家人吃一兩個便足矣。本以為是奶奶深知鄰里嗜愛粽子,故多多的送,而今才明了,奶奶送出去的不僅僅是粽子,更是粽子里那些看不見的卻散發著濃郁香味的東西。那些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都在那個端午,化作一朵朵花兒般美麗的笑靨,卻只嘆那人兒喲,滄桑已然嵌滿了面頰。
多想再吃一次那裹滿香甜的粽子喲。我聳聳鼻尖,深深地嗅,確乎又嗅到了空氣中艾草的幽香,那香味飄啊飄,飄進了我心中那座小屋,在六月的史冊中悠悠著一首端午的詩篇。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3
淺夏的早晨,突聞窗外飄來談談的粽香。我突然煥然大悟,隨手翻開手機;哦!今日已是農歷五月初四了,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時間可過得真快呀!我情不自禁默然感嘆。隨著年齡不斷向前挺進,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何謂光陰似箭。
從字面上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午”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初午。”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二五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義。還有一種說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為了避諱,改五為午,從此,端午便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為“重五節”,或“重午節”。
端午可謂是年年過,但就我而言;每年過節的心境不同,因而在每年端午到來之時,總喜歡用文字來綻放我過節之心境,以及淺析這個中華民族古老而又傳統的節日。據史書記載;端午節始于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經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里;緩緩流淌了兩千多年。在每年萬物盛長的淺夏,你恍如恒古不變的泊羅江水,維系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血脈。
在每個色彩斑斕的五月,我總如期至約地守望你的歸來———端午節。不管你是源于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還是源于紀念背負血海深仇的伍子胥;或者是源于紀念孝女曹皒;又或是源于紀念古越民族圖騰祭。在談然而至的那一瞬間;我仿佛讀懂了屈原那憤慨而激烈的悲歌;還慢慢地理解伍子胥的恨與偏激;也深深地體會曹娥深度憂郁的眼神;更注視著古越民族舊國故園的變遷。
端午節;我陶醉于你淡淡的粽香,癡迷于你《九章》《離騷》流淌的情懷;崇尚于你團結拼搏的龍舟精神。端午節———看著你;我仿佛遷越進去中華民族這條風花雪月又或戰火紛飛;甚至是四分五裂的民族歷史長河,每一莫是如此清晰,又是如此的發人深省。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4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因此然。直到寒假里,我讀了《我們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著非常深厚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么多節日中,名稱最多: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來源也有非常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因此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后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文化底蘊,因此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著強大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粽子,是我們孩子們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地方,人們還會佩帶著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伙們留連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怎么可以讓給別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傳統文化,盡自己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5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之說了。在這一天,全國各地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配香囊等。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據歷史記載,在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秦軍攻破楚國國都,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入汩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從那以后,人們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如今,每到端午那天,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粽子的類型有很多種,有鮮肉粽子、八寶粽子、紅棗粽子、豆沙粽子、棗泥粽子、咸蛋黃粽子、臘肉粽子、雪菜肉粽子、魚頭肉粽子、宮保雞丁粽子、魚香肉絲粽子、鮑魚粽子、榨菜粽子、五香肉粽子······這么多的粽子中,我最喜歡五香肉粽子。因為它吃起來軟軟糯糯、美味可口。
端午那天不光包粽子,還要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賽龍舟的賽手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有年輕力壯的叔叔,有對賽龍舟很有興趣的小孩······比賽開始了,參賽的人都做在了龍舟上,只聽見”嘭”的一聲槍響,龍舟上的人都迅速劃了起來。大家都拼命地往前劃,惟恐落后。據說這也是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天,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人們還要掛艾草,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我聽媽媽說,端午節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或懸在門上,可以避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志〃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之說。
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6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到了包粽子的時候。
每到端午節,家鄉的人們都要包粽子。這個風俗起于何時我也說不清。聽大人們說,大約在兩千多年前,一個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在汨羅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里,以防魚呀什么之類的東西把他的尸體給吃了。就這樣,這個風俗一直沿襲至今,就成了家鄉的一種傳統習俗。
包粽子要用箬葉,箬葉長在山上。端午前夕,山里的村民們就背著竹筐到山上采摘回來,挑到市場上賣。人們就到市場上把箬葉買回家里。等到端午節的前一天就把箬葉拿出來,放到水里浸濕、洗干凈,然后把粽子包好、煮熟,到了端午節這天就擺上桌,人們一邊喝著酒,一邊吃著粽子,這感覺就像過年一樣,熱熱鬧鬧,多么有意思。
說起包粽子,這可是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包粽子這天,每家每戶都端著個桌子,擺出幾張凳子,把洗好的箬葉,浸好的糯米一起放到院子里。這些村姑村婦們就坐在院子里一邊包著粽子,一邊聊著天,嘻嘻哈哈的,顯得多么快活。她們手里拿著一片箬葉,中間對折成一個漏斗形,然后用手抓起一把糯米放進折好的箬葉里,壓緊、按平,再把口子封住,成一個三角形樣,用草席捆好,十個十個為一提,包到百來十幾個的時候就打住了。這時,她們提著包好的粽子回到屋里燒水煮粽子了。
煮粽子是一件費時的工夫。你必須坐在灶前,一邊看著火,一邊燒水煮。待柴燒完后,你得給它加柴;水燒干了,還要添水,一直等到粽子煮熟為止。這樣前后花費的時間大約要一兩個小時。要是火力不足的話,煮上個三五個小時也是常有的事。
粽子的形狀多種多樣,有棱形的、四角形的、金字塔形的,最多的還是三角形。粽子不但式樣多,而且品味也各有千秋,有用瘦肉做餡包煮的,也有用青豆摻跟包煮的;有紅棗的,也有花生米的,總之多種多樣。粽子里面放些小蘇打或硼石之類的防腐劑,煮出的香味可濃了,吃一口又香又韌,味道好極了。
我最愛吃粽子。一口氣能吃它三五個還不夠癮。媽媽說我是個“粽子寶”,我才不管她說這么多呢。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是到了包粽了的時候。故鄉的粽子啊,令我多么懷念。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7
今年端午節分外熱鬧,全城的人傾巢出動,比過春節還熱鬧。從昨天晚上起就人流不斷,今早凌晨開始人山人海的隊伍就沒斷過溜,估計得一整天。小商販們早在頭天夜里開始,就在山上路邊辛苦叫賣招攬生意,各種小吃燒烤,應有盡有,只為趕端午獲個小利,這一段民風無意中造就一個機會,商家趕此商機發點小財。社會逼著你,你適應著社會見縫插針的尋找可以賺到蠅頭小利的每個機會。
上山的人自動在右側走,下山的人在左側有順序蠕動,對蠕動,因為人多行走受限,只能是緩緩移動,下山返回的人手里都拎著或艾蒿鮮花,或一串粽子,幾塊油炸粘糕,幾塊涼糕。或是買點驅兇辟邪的小工藝品。通常北方人家在端午節這天都會折一枝桃枝一對葫蘆掛在門口,取驅兇辟邪的吉祥寓意,如果把目光投在人們的手腕會發現不光是小孩子了,現如今連大人腕上也佩戴五彩絲線,只是這五彩線較我們小時候做工更精致更華麗更具裝飾性,偶爾可看見漂亮美少女頭戴花環,點綴著人群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青春美麗的東西無論男女都愛看,養眼愉悅。
日子升華到無論大小物品,都在追求一個從內到外不斷精致完美的過程沒有停留,就如這路上的人潮,只要你加入其中,你就會隨著人潮或急或慢但總是在前行的途中,想返回的車輛只能造成擁堵,而且重復的路沒有人會喜歡走,也失去前行的意義,走吧前行,不要做短暫停留,前面的風景更好。普通人生活富裕,想趁節日逛逛,即應了民俗端午節登高去百病的習慣,又可以疏舒散舒散平日勞碌繁忙的生活節奏,從中也可以窺見生活水平提高,有了尋快樂的心情,有了追求高質量生活的心意。有條件的自費游,走出去游覽名山大川自有一番開闊眼界感嘆平素的自己如井底之蛙的暢快。
尋常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遠走,可也要就近爬山越嶺登高望遠野外踏青。人們不知從何時起如此重視端午節了……我想已經超越了紀念屈原,超越了白娘子的神話,演變成了一種習慣,一種度假,一種親朋好友同學三五伙伴聚會郊游的節日。既使平日在不喜歡早起,即使平日在辛苦也要在這一天早起,融入這絡繹不絕的人潮,呼吸這郊外清新的空氣,釋放緊張生活帶給人的壓力,融入這帶給你快樂和祥和的端午節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