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冬至的作文700字錦集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至的作文700字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1
在冬至這一天,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我國的位置就是在北半球上。
冬至過后,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歷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所以古人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在古代,冬節曾是一個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因為周歷的正月是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元旦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才有的。漢代甚至在冬至前后,從皇帝到百官都停止辦公,全部休假,就像現在的過年。富人都喜歡過節,于是又有"有者冬至夜,無者過一夜"、"富人吃一夜,窮人凍一夜"的俗諺。冬至要吃美食是人們過節的傳統習慣,中國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趕回婆家。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面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就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冬至進補,養生益壽,既可治病,又可防病,經醫學家們證實,冬天調養得好,春夏發病就少。正是基于這個觀點,冬補應以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為宜。可用各種魚類及牛、羊、狗肉,加放中藥人參、黃芪、桂圓、紅棗等,或做湯、或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進補后定會使人儲備更多的能量,從而增強免疫抗病能力。
總之,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調,久病體虛,勞力過度,勞神內耗,產后,術后及虧虛早衰者,均為冬至進補的對象。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2
冬至(陽歷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并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清代,有的旗人為了消災祈福。于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碼兒”或牌位,殺豬祭天。順便祭“祖宗桿子”(系兩、三丈高的旗桿,頂端為葫蘆形,稍下為“刁斗”,斗下懸旗,代表祖先)。祭罷,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謂之“神余”。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游的,亦有設筵祭祀祖先的。同時也邀請同僚或摯友在一起聚餐、餐飲。燕俗則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無此舉。
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云:“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實際上“濕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3
聽老人們常說,冬至一到,一年中最冷最難熬的日子就到了,數九寒天的日記就開始了。可今天并不算冷,但真的是冬至節。古老的節氣,遙遠的由來,卻是今天的好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在二十四節氣中,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從天文學角度看晝夜長短變化的依據是:冬至日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過了冬至后,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所以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人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人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冬至吃餃子,你知道這個習俗是怎么來的嗎?相傳南陽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后,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呢。呵呵。“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朋友,今天你吃餃子了嗎?趕緊去吃吧,要保住你的耳朵平安過冬哦。哈哈哈哈!!!!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4
冬至快要到來了,經過同學們的提議和老師們的協商,我們班開展了一次別開聲面的包餃子活動。
活動時間定在12月2日(周五)下午,老師先讓我們自由組合分成小組,每組六——七個同學。我們小組六個人。提前我們就分好了工,有拿面的,有拿餡的,有拿搟面杖的,有拿箅子的……
我的任務是拿餡。這餡完全歸功于我的奶奶。餡中有純瘦肉、洋蔥、紅蘿卜、黃瓜,白、紅、綠搭配,色、香、味俱全,營養也搭配得十分完美。
等到第二節一下課,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做好準備工作:把桌子四張四張拼到一起,把東西擺上去,把手洗干凈……
“叮叮叮……”上課鈴響了,我們不約而同地忙碌起來,切面的切面,搟皮的搟皮,填肉的填肉……忙的不亦樂乎!我們組唐振波和何明洋是負責切面的,只見其中一個拿著面塊搓來搓去,一會就成了長條。另一個則拿一個鋒利的小勺子眼疾手快地切,“嗒、嗒、嗒”,一下一個。我和王子衡是負責搟皮的。我們把面球在面粉中一滾,放到案板上,用面杖搟成手心那么大的面片,扔到周夏航和吳澤楷那兒,他們是負責包的。只見他們把皮鋪在手上,另一只手用小勺子挑起餡,放進皮中央,再把兩邊向中間折,一折一捏,小花邊就出來了。這樣,就包好了一個餃子。
一段時間過去了,當我們組第一個喊出“包完了”時,同學們都很吃驚,老師過來給我們和小組照了相,我們就去煮了。當熱騰騰的餃子盛在碗里,其他組的同學都跑來搶餃子。而我們一邊用手往嘴里塞著餃子,一邊用手護著。最后,一人才吃到一個。后來,同學們都開始陸陸續續地煮餃子。
結束時,我們的餃子被評為最好吃的餃子。
這次活動,讓我們體會到分工合作的重要,也讓我們了解到家人們包餃子的勞累。老師也正是這個用心。分工、團結、協作,是我們每個人做事時都要注意的,讓它們伴隨著我們以后的路吧!
后來我才知道為什么冬至要吃包子。相傳是因為東漢時期的名醫張仲景在一年冬天回家的路上,看見路邊有許多耳朵凍爛的.窮人。于是回家后,就和徒弟們在路旁支起了一口大鐵鍋,把羊肉、辣椒等驅寒的食物放進去煮,然后再撈出來,用面皮包成一個個像耳朵的東西,再回鍋煮,熟了以后分發給爛耳朵的人們吃,還起了個名字,叫做“驅寒嬌耳湯”。不出半個月,那些人的耳朵都好了。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醫,用面皮和肉做成了“嬌耳”的樣子,據說,吃了可以不凍耳朵。而張仲景做“嬌耳”的那天就是今天的“冬至”。所以,人們在冬至那天一定要吃“嬌耳“,也就是今天的“餃子”。
小小的餃子,寄與了我們的期待,在活動中我們增進了了解,增進的友誼,好溫暖的餃子,讓我難忘!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5
20××年冬至是12月21日,農歷十一月廿三,星期三
什么是冬至?
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的由來
冬至過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冬至習俗
冬至大過年的來由
五邑民間把冬至與春節、端午、中秋并列為四大節,又說:"冬至大過年。"冬至節比不上春節、端午、中秋那般熱鬧,氣氛是安祥肅穆的。冬至習俗,最重要的是祭祀祖先。各家各戶均殺雞宰鴨,準備酒肉、果品、糍糕、湯圓,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然后合家吃一頓豐盛的晚宴,以慶團圓,賀豐收。
冬至祭祀祖先,湯圓是必不可少的。秋收過后,新糯上場,家家戶戶早已舂好糯米粉,便做起湯圓來了。湯圓有多種,一般以糯米粉為皮,紅糖塊作餡,叫糖心湯圓;也有把炒熟的芝麻、花生攪碎與砂糖拌勻作餡的,叫芝麻湯圓;有將濕糯米粉搓圓壓扁,以濃濃的姜糖水煮之,謂之糖包湯圓,又叫"糖不甩";還有一種是咸湯圓,不包餡,以豬肉、蝦米、蘿卜崐絲、芥菜絲滾湯煮之。
拜祭祖先后,家人圍桌共食湯圓,取合家團圓之意。除合家共食外,還要分贈鄰舍,共慶豐收。有首民謠唱道:"十一月,云冬至,家家戶戶煮圓糍,扛(捧)碗婆婆共隔(鄰)籬,唔扛大姐一肚氣。"雖然冬至湯圓家家有,仍需互相饋贈,以示相敬睦鄰。秋收之后,冬至到來,又要為明年的生計作準備了。農民生活,此時外馳內張,從生產生活的安排和經濟開支這個角度上說,確是"冬至大過年"了。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6
今天是冬至,天氣尚好,可陽光掩飾不了冬日的寒冷。
早上,在被窩里,怎么也不舍得離開。我懶洋洋的拿起手機,發現有未讀消息。原來是一位朋友推薦給我的黃家駒的《instrumental》。塞上耳機便獨自一人在被窩里欣賞。聽著聽著,眼淚就來了。許是昨晚和某人吵架的原因,加之歌曲也實是感人,眼淚又淺,于是就這樣捂著被子哭了。
哭膩了,苦累了,便才舍得下床。早餐隨隨便便的吃了一下,就出門了。本是要去找人的,可他不在。想在外面晃蕩一下,一個人悶著頭,走到了學校的一個湖泊前。風景還是不錯的,找了個位置,便坐了下來。
在學校生活了那么久,我從來沒有認真看過這個湖。今天算是來興了,便開始欣賞它。坐在湖前,感受寒風凜凜,細看水面泛起的絲絲漣漪。時不時有一陣較大的風吹來,使得湖面波光了粼粼,好像一個個鑲了鉆石的音符在跳動,甚是美麗。所有的倒影頓時在水面模糊變形。岸邊柳樹在沙沙作響,柳枝拂過湖堤,怎么也平靜不下來。
看見這般光景,我不愿意獨享其樂,于是發了信息給一個我蠻喜歡的男生——可以來陪我看情人湖泛起的漣漪嗎?發完信息,我不愿意在拿起手機,只是希望,這個男生會應邀而來,給我驚喜。我繼續看眼前的風景,同時心里是多么期盼他能夠到來。偌大的湖,只有我一個女孩坐在湖邊,吹冷風。我告訴自己,這么好的景色,聽歌吧,陶冶陶冶情操。把音量調到最大,大到連自己的聲音也聽不見。我偶爾往后看,看看他來了沒有。到底是回了幾次頭,已經不清楚,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男孩沒有出現,連信息也沒有回我。就這樣,時間過去了一個小時,而他仍舊不見蹤影。沒有人陪我一起欣賞,我只得回去。可是,這里的時光太好,我又舍不得離開了,哪怕只有我一個人在欣賞。
我其實已經習慣了一個人,可是,我還是很渴望嘗試兩個人在一起的感覺。可惜,我沒有找對人,無法給我我想要的安慰。
冬至,還是一個人過,一個人的細水流長,一個人的浮世清歡。別了,那位我約過的男孩子,以后我不會再去找你了,因為你不來赴約,也不曾給我一個理由,甚至一聲道歉。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7
今天早上,我剛剛走下樓梯,就聽見奶奶對媽媽說道:“要冬至節氣的作文節了,得要吃糯米飯,今天一定要早點回家!”冬至節?我心里一陣納悶,有這個節日嗎?冬至只不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呀,難道它也有個節?真是稀奇!這是怎么回事?我連忙問奶奶,奶奶回答說:“心宜啊,難道你不知道?冬至節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是從冬季到夏季的一條明顯的分界線,要吃糯米飯,就是因為怕晚上肚子餓了,所以要多吃點,特別是像你這樣的人!”“哦。原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話中有話,竟然說我胖!我氣極了,腮幫子鼓鼓的,滿臉通紅。
中午,爸爸問我:“你知不知道世上為什么有個冬至節?”我搖了搖頭,接著,爸爸給我講了個關于冬至節的傳說: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老爸講完后,停了一會,又接著說道:“可是,這畢竟還是一個傳說,真正的冬至節由來是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哦,現在我總算明白了,原來在冬至吃糯米飯不是為了躲避災禍,而是在這天里休息,祭拜祖宗。”又學到了一個知識,心里可真高興。
晚上,媽媽如約早回家。奶奶在廚房中不停地忙碌著,燒了香噴噴、紅白相間的糯米飯,便招呼我們來吃飯,雖然我還是對早上那件事耿耿于懷,但我還是在糯米飯中放了點糖,足足吃了兩碗,吃的肚子滾溜溜的,因為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了哦!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8
冬至快要到來了,經過同學們的提議和老師們的協商,我們班開展了一次別開聲面的包餃子活動。
活動時間定在12月20日(周五)下午,老師先讓我們自由組合分成小組,每組六——七個同學。我們小組六個人。提前我們就分好了工,有拿面的,有拿餡的,有拿搟面杖的,有拿箅子的……
我的任務是拿餡。這餡完全歸功于我的外婆。餡中有純瘦肉、洋蔥、紅蘿卜、黃瓜,白、紅、綠搭配,色、香、味俱全,營養也搭配得十分完美。
等到第二節一下課,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做好準備工作:把桌子四張四張拼到一起,把東西擺上去,把手洗干凈……
“叮叮叮……”上課鈴響了,我們不約而同地忙碌起來,切面的切面,搟皮的搟皮,填肉的填肉……忙的不亦樂乎!我們組唐振波和何明洋是負責切面的,只見其中一個拿著面塊搓來搓去,一會就成了長條。另一個則拿一個鋒利的小勺子眼疾手快地切,“嗒、嗒、嗒”,一下一個。我和王子衡是負責搟皮的。我們把面球在面粉中一滾,放到案板上,用面杖搟成手心那么大的面片,扔到周夏航和吳澤楷那兒,他們是負責包的。只見他們把皮鋪在手上,另一只手用小勺子挑起餡,放進皮中央,再把兩邊向中間折,一折一捏,小花邊就出來了。這樣,就包好了一個餃子。
一段時間過去了,當我們組第一個喊出“包完了”時,同學們都很吃驚,老師過來給我們和小組照了相,我們就去煮了。當熱騰騰的餃子盛在碗里,其他組的同學都跑來搶餃子。而我們一邊用手往嘴里塞著餃子,一邊用手護著。最后,一人才吃到一個。后來,同學們都開始陸陸續續地煮餃子。
結束時,我們的餃子被評為最好吃的餃子。
這次活動,讓我們體會到分工合作的重要,也讓我們了解到家人們包餃子的勞累。老師也正是這個用心。分工、團結、協作,是我們每個人做事時都要注意的,讓它們伴隨著我們以后的路吧!
后來我才知道為什么冬至要吃包子。相傳是因為東漢時期的名醫張仲景在一年冬天回家的路上,看見路邊有許多耳朵凍爛的窮人。于是回家后,就和徒弟們在路旁支起了一口大鐵鍋,把羊肉、辣椒等驅寒的食物放進去煮,然后再撈出來,用面皮包成一個個像耳朵的東西,再回鍋煮,熟了以后分發給爛耳朵的人們吃,還起了個名字,叫做“驅寒嬌耳湯”。不出半個月,那些人的耳朵都好了。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醫,用面皮和肉做成了“嬌耳”的樣子,據說,吃了可以不凍耳朵。而張仲景做“嬌耳”的那天就是今天的“冬至”。所以,人們在冬至那天一定要吃“嬌耳“,也就是今天的“餃子”。
小小的餃子,寄與了我們的期待,在活動中我們增進了了解,增進的友誼,好溫暖的餃子,讓我難忘!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9
老家南方冬至有三大風俗:做湯圓,掃墓,放鞭炮。
1、做湯圓
我們南方這邊,冬至前夜要回老家一起做湯圓。湯圓可是一門精細的學問,講究技巧,圓滑和精美,其內涵更是至關重要,“湯圓,湯圓,團團圓圓”,湯圓內涵不就是這樣嗎?在我眼里,湯圓可是不錯的“橡皮泥”。(捏動物)
今年,踏著冷月的氣息,帶著滿懷的欣喜回來家去了。吃過一盞有一盞的“盛宴”,重頭戲“湯圓”總算登場了。一座“面粉山”,一盆清水。我在一旁看著大人們將水調入糯米粉中一揉一推,和了起來,看著看著,我的手也不知不覺癢癢了,恨不得上前去試試身手。回憶起去年和堂兄一起搓湯圓的情形真是回味無窮:那時我們做小豬,小狗,真是不亦悅乎。堂兄的叫聲打破了我的夢,我急忙“飛”了過去。當我再次“飛”回來時湯圓已經做完了,滿桌子,米篩上,一顆一顆圓滾滾湯圓,圓潤剔透,閉了眼,好像一碗熱騰騰,香飄撲鼻的湯圓就在眼前,But,這些我都沒參與,真可惜。委屈了我這個“湯圓大師傅”。
2、掃墓
冬至清晨,吃過一碗熱騰騰的湯圓,緊接著就是第二大風俗――掃墓了。
冬至那天,準備了成千上萬盤好吃的。呵呵,我看了都垂涎欲滴,更何況遠在地下的祖先呢。山路十八彎,果真名不虛傳,阡陌縱橫的羊腸小道太多了,轉得不知在哪了。(幸好有大人帶路,不然,我們可能要好幾天才能到)山頭山都是人,人擠人,人挨人。不管是生人,還是熟人,大家殊途同歸,同時山上掃墓者,互相打招呼,互相問好。掃墓,當然是掃除祖先墓前的雜草了,在我認為。用耙子一耙,一大堆一大堆的,這些都是大人要干的。而我和堂兄一起登高臨遠,“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雄壯景象;“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驚險景象。“陳勰,瀟越,快來跪拜祖先,求平安!”大人們喊我們了。我們學大人的:“同上。”,鬧得大家歡笑連綿。喊完了,我們又跑了,瘋玩去了。“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天沒下雨,看看先人的墓,陡生凄涼,倒幾分似“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感覺。
3、放鞭炮
新年放鞭炮,冬至也不例外。大人們常說:“冬至過后就到了元旦。”這大概就是元旦的前奏吧!不知爆竹是哪位高人發明的,妙趣橫生。想當年,我和堂兄買了好幾盒,自然高興了很久。我們點著香,用顫顫巍巍的手去引爆,火花噴濺時,我們嚇得屁滾尿流,捂著耳朵飛快地跑走了,站在屋里以那顆活蹦亂跳的心去看“戲”:“噼噼啪啪”,爆竹聲,狗叫聲交織在一起,我們樂得不可開支。
【冬至的作文700字】相關文章:
冬至作文:冬至漫筆07-03
「冬至作文」淺談冬至12-28
關于冬至的作文:“小年”冬至01-14
冬至的作文:冬至夜的溫暖12-27
有關冬至的作文:冬至的湯圓12-26
「2015冬至作文」關于冬至的作文12-25
冬至作文11-28
冬至的作文05-22
冬至的作文07-21
冬至的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