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煙之下作文600字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炊煙之下作文6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炊煙之下作文1
休閑恬靜自成風景。那代表著農家恬靜之美的,在我心中,是那幾縷炊煙。
看炊煙悠悠升起來,又翩翩散去,是一種享受和自在。
清晨,跟著爺爺去菜地里摘菜,山中空氣清新,使人身心倍感舒適。提著菜籃子要回家了,家里屋頂上的炊煙也升起來了,從遠處望去,那炊煙在霧中并不明顯,卻因此,多了一份清新和雅致。
中午的炊煙和早晨是不同的。中午的炊煙如一個急性子的年輕人。突然,一股濃煙升起,又急急忙忙散開來,時間短到讓人不夠回味,但這樣的炊煙又像是給人留了一個懸念——傍晚的炊煙是什么樣的呢?
黃昏時分,人們也都該回家了,我和媽媽亦是如此。晚餐在西方國家是正餐,在中國,雖然說是說午餐是正餐,可最豐盛的到底還是晚餐。農家人忙碌一天,最悠閑最放松的時刻莫過于一家人圍在一起吃晚餐了。所以晚餐一般會準備得豐盛些,有雞、鴨、魚、肉,雖然都不是什么奇珍,卻更能比奇珍體現出農家生活的休閑和樸實。想要肉香,時間是最好的佐料,若要小火慢燉,那炊煙自然也是細水長流,只見那炊煙緩緩升起,開始還有些不穩,到后來慢慢地,也就成了一束。王維有詩:“大漠孤煙直。”那狼煙直,是因為里面有了太多的雜質,很重,所以不容易被風吹,而鄉間的煙的直,我想是因為山林中的寧靜無風所致的吧,那煙也很濃,它們所承載著的就是等待親人回家的那一份牽掛。濃煙、落日、黃昏,一幅唯美卻又不顯做作的水彩畫。
我就這樣走在田間小路上,聽著雞鳴犬吠,看著落日斜陽,想著炊煙裊裊,守著心中的小天地。
炊煙之下作文2
一縷淡淡的炊煙,又勾起了我對故鄉老家的思念。
從前,我小時住在老家,每當做飯時都會燃起炊煙,飄得很遠很遠。那時候我也很“瘋”,摘桑葚,捕蝴蝶,逮螞蚱,甚至于在奶奶的麥田里打滾,翻跟斗,像只小泥猴。不知當時小小的我哪來那么多的力氣去玩,去“瘋”,頑皮得像個小男孩。無論多么瘋狂地玩耍,只要遠遠地一看見自家煙囪冒出了炊煙,好像士兵聽見了集結號令,我就一蹦三跳往家跑。一次,站在高高的土堆上,回頭看見了炊煙,顧不得再停,就往下蹦,跌到了膝蓋,趕緊起來,拍拍土,不顧疼,就像飛機一樣,一溜煙兒往家跑。奶奶見我這樣就戲稱我為“小饞貓”。不知怎的,總覺得奶奶做的飯好吃,總是能吸引我。
有一次,真正仔細地看了炊煙。接近午飯時刻,我躺在村外曬干的燒火用的玉米桿堆上。仰望著藍天,天透明、純凈如一塊藍玻璃。漸漸地,我看見不遠處炊煙飄起來。漸漸地裊裊上升,輕輕舞動,時而沉重呆板如毛氈,時而神秘靈動如輕紗。有微風吹來,炊煙便快樂地飛上了天,像一匹自由的馬,在天空的草原盡情奔跑、飛馳,似一幅幅的水墨畫在我眼前不斷地變幻。慢慢的炊煙淡了、散了,天空又恢復原來的純凈,我依稀看到了奶奶在村口張望的身影。炊煙在我眼中是千變萬化的,唯一不變的是它那熟悉的味道,混著玉米桿的馨香深深印在我童年的腦海里,讓我感到無比的溫暖和親切!
如今農村做飯也現代化了,人們做飯也很少再燒玉米桿,但在那個叫老家的地方仍有一縷炊煙,時常牽動著我的思念!哦,童年的那抹炊煙……
炊煙之下作文3
炊煙之下,緊接著是煙囪和青瓦。
煙囪筆直地指向天空,像是佛祖的`擎天一指。
煙囪本是雪白,南低北高,高處做成了鋸齒的形狀。現在的煙囪沾滿了灰燼,和由青轉黑的瓦片已無二致,整體看去,像一座靜止的黑色“噴泉”。
“噴泉”下面是整潔的廚房,煙囪的正下方是一方土灶。灶前是兩口大鍋,能煮上二十個人吃的飯。灶后一捆捆柴依次排開,一季有一季的莊稼,便有一季的柴火。柴分軟硬,軟的如玉米、大豆、油菜的秸稈,入火即化,適合引火和炒菜。硬的如木料、竹棍,能長久地發出微弱的光焰,適合煲湯和煮水。還有些“不入流”的,木匠用剩的刨花、燃燒不產生有毒氣體的生活垃圾,它們是我的最愛。
無論隆冬與酷暑,每次回鄉下,我都搶著坐在灶口沾滿柴灰的板凳上。大冷天,灶口是最溫暖的佳處。夏天很熱,一直撥弄火苗的我常常能蒸出幾身汗來,可我樂此不疲。孩子的破壞欲真是難以想象,他們恨不得在全世界燃起熊熊大火,南極冰川都要為他們融化。這可能源于人類天性中對熱量、光芒和力量的崇拜,只是成年人把它轉化成了對希望的堅信不移。
隨著歲月推移,毫不夸張地說,我生火的功夫已是“爐火純青”。真的,在灶膛里留一塊燒紅的木塊,流通空氣,火焰便是純藍純青的顏色,爸爸教我這招時,稱之為“三味真火”,這樣的火苗,得天地之浩然正氣,像一個虛無縹緲、通行千年的魂魄,功力相當深厚,燒開一鍋水,只需三五分鐘的功夫。
我坐在灶臺后時,爺爺常站在灶前,兩鬢微霜,發號施令,威風凜凜。“大火!能多大就多大!”話音剛落,三把油菜桿就投身火海,整個灶膛里的空氣全部變成了橙黃色,溢出來的就往煙囪跑,爆裂聲響徹云霄。
炊煙之下,緊接著的是我火紅的、青春的面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