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500字(通用3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征文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傳與教育,內容選擇主要是頌揚和體會。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征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5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1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誠信、善良,以及勤儉節約等……
家風——誠信
依稀還記得,那是一個驕陽似火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使地面滾燙滾燙的。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好像在說:“太熱了!實在是太熱了!”大黃狗呆在樹下,伸著長長的舌頭,“呼呼”地喘著粗氣。花草樹木都低下了頭,半點精神。家中,爸爸塞給了我三十幾元錢,讓我出門去買個西瓜,看著屋外火辣辣的太陽,我有些猶豫。但是父命難違,我只好無奈的出門去買西瓜。
我朝著水果店的方向奔去。這時,我忽然聽見了一陣吆喝聲:“賣西瓜嘍!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嘍!快來買啊,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不要錯過呀……”我停下了腳步,看了看,原來是一位老爺爺再買西瓜呀!西瓜攤上聚集了許多買主,我也湊了過去,挑起西瓜來。這時,我看了看周圍的人,發現老爺爺根本沒有注意到我。頓時,我的心中冒出了一個邪惡的想法:反正沒人注意我,我不如把這個西瓜拿走吧!還可以把西瓜錢省下呢!想著,我便把西瓜抱在懷中,偷偷地溜出人群,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朝家中奔去。
到了家里,我十分開心把錢和西瓜都交給了老爸,并說了這件事的'一系列過程。向老爸訴說的我本以為老爸一定會夸獎我,表揚我。誰知,老爸竟然板起了臉,把我給狠狠的訓了一頓,并且讓我去向那個老爺爺道歉,把本應該付的錢給了老爺爺……
家風二——善良
屋外,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著。那一片片雪花在空中舞動著各種姿勢,或飛翔,或盤旋,或直直的快速墜地,鋪落在地面上,就好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和爸爸一人撐著一把傘,走出了家門,向新華書店的方向走去。
“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大概二十幾分鐘過去了,我和老爸終于來到了新華書店的大門口。在剛要進去的時候,突然,一個十分“火熱的焦點”吸引住了我:一位衣衫襤褸、白發蒼蒼、年過半百的老人跪在新華書店的大門口,向著周圍路過的人乞討,可是許多人都視而不見,只是裝作什么也看見,見了這些人的舉動,我的心不免打了個寒顫。于是,我拿了三個硬幣,放入了老人那個破舊不堪的鐵碗,硬幣落入了鐵碗,發出了好幾聲清脆的“當啷”,“當啷”聲。
進入了書店,我竟然得到了爸爸久違的夸贊、表揚,使我開心的一蹦三尺高,心里比吃了蜜還甜:真是太好了!……
家風三——勤儉節約
記得還有一次,爸爸和媽媽一起帶我去飯店里面去吃飯。
由于那個時候我還小,所以見到什么都感覺很新奇,手上一拿到了菜單,便開始了“十分瘋狂”不已的點菜。不一會兒,服務員邊把菜給送了上來。我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毫無興趣的看著桌上的飯菜,只不過動了動而已,便放下筷子不吃了。我自己那個舉動,不僅浪費了錢,還浪費了糧食,真的是使我后悔不已……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于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2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家庭里,總會有特有的家風家訓。我家的家風家訓是一種美德,聽上去挺普通的,但是未必所有人都能做到這最重要的一點。當然,許許多多關于這一點的故事接踵而來……
小時候,我把我最愛吃的巧克力從冰箱里拿了出來,蹦蹦跳跳地下了樓,笑得合不攏嘴,“媽,我吃了?”我擔心媽媽不讓我一下子吃完問道。“吃吧吃吧!”聽到這句話我就放心地開吃了。正當我揭開包裝紙的時候,表姐進來了,她說:“我們出去玩吧?”她并沒有注意我手中的巧克力,我說:“好吧!”我拿著巧克力開始玩了起來,可是玩了沒多久我們就累了,我吃著巧克力。嗯~真是太好吃了。我看了看表姐,她正在地上畫畫,頭上冒著汗,我看了看手中的巧克力,還有很多。就立即掰下了半塊給她,我們就這樣看著對方笑著吃完了巧克力……分享,其實是快樂的。
從小和全家生活在一起的我,見證了自己成長的過程,也見證了奶奶一步步邁向年老的步伐。我的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早已到了“遲暮之年”。她的頭上雖然沒有布滿銀發,可是幾絲顯而易見的銀絲還是讓人一眼就能看見;她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奪人眼眶的是那兩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炯炯有神,但卻深深的刻著一道道的皺紋;奶奶總是喜歡笑著與別人交談。兩只小蒲扇似的大手,出現了那無情的老繭……奶奶的生活簡單而樸素,但是也讓她感到幸福的事。她總把好的東西留給我和爸媽,而她自己卻舍不得吃。
記得有一次,全家人一起吃著晚飯,氣氛和諧而寧靜。晚飯很豐盛,有很多家里人都愛吃的菜。奶奶卻似乎并沒有注意到,還是像往常一樣,總是指出我最愛吃的菜,然后催促著說道:“今天有你喜歡吃的菜,多吃點。”聲音不是那么的響亮,可是這句話也已經變成她的習慣了,看著慈祥而清瘦的她,我覺得自己不應該只顧著自己一個人享受。奶奶一直只吃自己面前的菜,偶爾喝幾口湯。我就立即夾了一塊最大最好的.瘦肉給她,可是她的舉動讓我感動和驚訝----奶奶猛地站起身,將那塊肉慢慢地放進了我的碗中,口中還略帶責怪的說道:“我不喜歡吃肉,你自己吃好了。”我盯著碗中的那塊肉,遲遲不肯吃下。我腦袋中迅速的轉動著,突然,我靈機一動,“啊!奶奶,這個蛋也太咸了吧!是你燒的嗎?”我裝出一臉痛苦的表情大聲地叫道,卻一直偷偷的關注著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急忙問道:“是我燒的,咸了嗎?”我心中暗暗自喜。“不信你吃吃看。”我夾了一塊蛋給奶奶,這次她并沒有拒絕,夾起那塊蛋后咬了一口,咀嚼了一會兒才說:“我怎么感覺一點都不咸呢?”我哈哈大笑,奶奶卻還是帶著疑惑的眼神看著我,我停下來說:“奶奶,你總是自己不多吃一點菜,還記著給我們吃,我就是想讓你多吃一點。”分享,其實是幸福的……
在這許許多多關于“分享”的事情中,我明白了:家風家訓,就是讓人在一個規定中去明白許多事情里面最重要的真諦,真真正正地領悟。當然,分享是我家的家風家訓,分享,給人帶來無限的快樂與幸福,讓人倍感溫馨。只有遵守才會明白,不遵守,就永遠都不會明白的……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3
一戶人家,一條家訓;一戶人家,一種家風。家風、家訓,不管多么簡單,它們也是不平凡的。因為它們經過多年的傳承,伴隨了一代代人,啟迪了一代代人,也影響了一代代人。
現在領導人提出,要求“求真務實,說真話,辦真事”。這些話我太熟悉了,因為“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從小就這樣教導我,他們不會因為我是小孩,就撒謊騙我,不跟我講真話。由此我也知道了,在大是大非的層面上,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爸爸經常在家給我講大道理,首先就是“實事求是”的意思,有時我被爸爸講得啞口無言,但后來想一想,其實爸爸是對的。就應了上面那句話“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因為等我到了社會,或者出門在外,沒人會讓違背原則、是非不分地讓著自己。只有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了,才能在社會上為自己贏取一塊立足之地,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走進奶奶家的大門,抬頭一眼就看到“安居樂業”四個金光閃閃的銅字,懸掛在影壁墻偏上位置的正中間——這便是我們家的家訓了。安居樂業,四個字看上去普通,里面卻包含著大道理。安居,指的絕不是要安于現狀,而是說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斗,將自己的家庭盡力建設好、經營好,以家為本,求得生活安定,家庭和睦。國家是一個大社會,更是一個大家庭,它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所以,只有每個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每個小家庭都能安居了,社會才能安寧,國家才能安定。
論語中有一句著名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業”是最好境界了。樂業,便是愛崗敬業。我現在還只是個小學生,我的“業”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把我的學習搞好,在我的業余時間盡可能地了解多專業、多領域的知識,以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所以現在的我,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分內職責當成了一種使命,一種樂趣,我們賴以生活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強盛!
每年的清明時節和冬至、春節,我總是會和爸爸一起到先祖先輩們的墓前去掃墓、祭奠,緬懷他們、感謝他們傳承下來的樸實無華的治家格言,生活真理。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他們用經歷和智慧總結出的家風與家訓,不僅利己,更是利人、利社會,使得我們這些王家的子孫都大大受益,并一代一代地不斷地去繼承和發揚!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后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為是家里人的一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著,因為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關于好家風好家訓的。
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現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松。如果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為就要使用殺手锏了。如果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為規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一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4
善心常存,惠及自己;以善養德,造福社會。
在我心中,家風如那連綿溫柔的雨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無形之中滋潤著恰如小苗的我們沐浴陽光,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霸占了各大網絡社交媒體,我也不由自主盯著那千奇百怪的跟帖思潮涌動在我尚且年幼的時候,善心常存的家訓就在心頭根深蒂固。
猶記得童年時代爺爺手把手教我念那抑揚頓挫的《三字經》,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怎奈何固執的爺爺任憑我仰著天真茫然的面龐,硬是灌輸給我一些讓人似懂非懂的大道理,然后用頗有望子成龍意味的深邃目光,通過厚厚的老花鏡盯著我:記住這條家訓:善心常存。懵懵懂懂的我開始慢慢學會給予衣衫襤褸的乞丐一些吃的,學會在蕭索秋風中幫素不相識的大姐姐撿起被吹得滿地狼藉的傳單,學會在公車上給挺著大肚子的孕婦阿姨讓座最初這些善舉都是我從父母那里耳聞目染來的,于是也就有模有樣地學習起來。
家門前的小樹越長越高,枝繁葉茂,枝椏上晃悠著的樹葉黃了又綠,深褐色的枝干盤虬臥龍,書寫著成長的痕跡。幾經花開花謝,云卷云舒,我從豆大的小妞兒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姑娘,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但說來荒謬,我對從前深信不疑的家訓產生了懷疑。在小學校園,對同學的要求我總是有求必應,但得來的后果便是諸如嶄新的橡皮擦旁落他手,漂亮的玩偶被折騰得缺胳膊少腿,或者是一個人孤零零地揮著掃把,擔負起整個小組的值日任務我不甘心,但暫且只能忍氣吞聲,心底有些彷徨無措:這和我認知中的,不太一樣呀。記憶猶新的仍是那次出門在外,僅僅為了避雨的我走進書店,隨手把傘倚在書架上,然后竟忘我地沉迷書海。結果一合上書,回頭發現傘憑空消失了。本已打算自認倒霉,但結賬時我出乎意料地看見前面一位老人家手腕上正掛著我的雨傘。先是有種失而復得的喜悅感貫徹全身,接著我很快冷靜下來,觀察到了傘柄上熟悉的小劃痕,內心糾結了一下,還是鼓起勇氣恭恭敬敬地詢問老人這把傘是不是拿錯了。但他矢口否認,尷尬之余我便不好意思再開口,只能回家后悶悶不樂,覺得自己就像魯迅筆下不敢抗爭的奴隸一樣屈辱。雖然我心知肚明,那把傘分明就是我的,但自幼培養下的善良仿佛會無聲地警示我:不要讓人家難堪。善良面對一個殘酷的世界,只好攤手搖頭表示無能為力。
那段時間,是我第一次親身體驗到世界的糟糕,原來友善、禮讓、訴諸道理未必能解決問題。真實生活是只銳不可當的大老虎,而善良只是它面前手無縛雞之力的小羊羔。我將滿腹苦水傾訴給爸媽,委屈化作哽咽,氣憤凝成淚水,對現實的無奈融合成那一句質問:打小善良,是不是總吃虧?一味對人家好,是不是不值得?媽媽摸摸我的頭,安撫情緒激動的我,同時好言相勸:家里人遵循了一代又一代的家訓并沒有錯,是你弄錯了善良的含義。善良并不意味著隱忍不發而給別人所謂的面子,不應該當成安慰老實人的'甜點,自我麻痹的良藥,這并非家訓之真諦。你要明白,把握好尺度的善良,一定值得!
我從未曾想原來善心常存這僅四字的家訓背后如此耐人尋味:深諳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雖然沒錯,善心待人也無可厚非,但在不斷吃虧中成長和能干起來,從而懂得聰明地善良才是最重要的。可想而知,若人的善心都被剝奪得所剩無幾,那世界也必將日趨慘淡,因為沒有那名為愛的東西將它點綴得多姿多彩。社會需要理智的善良。常存二字就在提醒我們,世界可以變得無情,但我們的善心不能因此作罷。
善良的人難免會吃虧,但我堅信絕對不會事事吃虧。不要因為社會偶爾病一次,就開始懷疑美德的價值。歷史漫長,盜跖幾人?同學借而不還,乃年幼無知不識大體;老人貪傘,也僅此而已!擁有善德的人,會擁有生命的航向,即使在物欲縱流的社會,也能瀟灑從容,引領風尚。
我想將來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同樣會教他善心常存的道理。雖然明知他必將嘗到苦頭,但我仍然只告訴他一半,另一半由他自己去體會。他要吃虧,才能明白;他要碰壁,才能成長。否則就是拔苗助長,徒勞無功。那些殘酷的道理不應當由最親近的人來教,而應當由社會來教。他終有一天會恍然大悟:善良的人有時吃虧,并不意味著善良錯了,只意味著世界也有糟糕的時候。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5
我們每一個人,從脫離母體呱呱落地,降臨人世,作為一個社會成員,首先進入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個小孩子的第一個生活環境,家長,其中特別是父母,是小孩子不可任意選擇的首任教師,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開端。嬰幼兒的頭腦象一張白紙,很容易涂上各種顏色。在小孩子生活的早期,家長和家庭生活對他們實施著各種各樣的影響,這些影響在他們的心靈上留下極為深刻的烙印,很難消失。家長實施的各種教育,他們終生不忘,成為他們一生成長的基石。
最初的言語是從父母那里學會的,最初的感情是受父母感染的,小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接受著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是父母手拉手教小孩子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是在父母指導下進入社會生活,了解社會的。小孩子小時候,是形成習慣的'最佳時間,良好習慣的形成在人的一生成長中起著打基礎的作用。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說早期形成的習慣象是與生俱來的一樣穩固。
在兒童階段,小孩子們的思想尚未定型,“心知未有所主”,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興趣廣泛,對于周圍的一切都感興趣,善于模仿,有很強的感受能力,有驚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兒童時期,小孩子們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父母的照料,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對家長有極大的依賴性,他們的活動能力和活動范圍有限,主要是在家庭,在父母身邊同家長朝夕相處,家長的影響和教育幾乎天天都在強化。由于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血統關系,在朝夕相處的生活中建立了十分真摯深厚的感情,家長在小孩子心目中很有威信,小孩子十分信賴家長。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自然成為小孩子們效仿的榜樣。家長的教育成為小孩子生活的準則,家長對周圍人和事的評價標準,成為小孩子道德評價的標準,甚至父母的作風、習慣、氣質、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等,都深深地影響著小孩子。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對于每一個人的德、智、體的發展起著奠基的作用,特別是對人的思想品德和個性品質的形成,甚至可以說是起著型塑的作用。有人說:“小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小孩子是家長的翻版”,這種說法,都說明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對子女身心的發展水平有決定作用,馬克思說過:“法官的行業是法律,傳教士的行業是宗教,家長的行業是教育子女。”革命導師的教導十分深刻。作為法官,必須執行法律,否則就是失職;作為傳教士,必須以傳播宗教為本分,否則就是不虔誠;同樣,作為家長,必須以教育子女為天職,否則就是不稱職的家長。做父母的,必須象法官傳教士那樣忠于職守。
小孩子們在入學之前,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里渡過的。入學以后,每天仍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在家庭里,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遠遠超過在學校的時間,再加上雙休日、寒暑假,小孩子接觸家長的時間、機會要比接觸教師多得多。因此,盡管小孩子在入學后學校教育起著主導作用,但家庭教育仍然是經常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小孩子在入學之前所受到的家庭教育起著打基礎的作用。但學齡前家庭教育并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過程,而是家庭教育全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應當承認,小孩子入學以后,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知識的增加,社會經驗的日漸豐富,他們遇事有了一定的獨立見解,
不象小時候那樣聽話了。但家庭教育還在繼續發揮作用。以到小孩子們長大成人,走上社會,獨立生活,仍然直接或間接地接受著家庭教育的影響。
小孩子到了初中,就進入了青春發育期。他們獨立活動能力增強,社會活動范圍擴大,要接受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周圍環境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這一時期,正是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小孩子在思想和學習上開始分化。同時,這一時期,也正是小孩子和家長重新調整關系的時期。調整好了,家長就可以繼續保持教育的主動權;如果調整不好,把關系搞僵了,就要喪失教育的主動權。因此,小孩子進入學校以后,家庭教育不但不能放松,反而更應當抓緊。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6
家風家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夠體現一個家庭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
家風家訓同時也深入影響著社會是否有良好的風氣,只要人人都能謹記和遵守良好的家風家訓,社會才能發展得更加繁榮美好。
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就告訴我,要孝順長輩,誠實守信。這也便是我家的家風家訓。直到現在爸爸也時常提醒我要謹記并遵守。爸爸常對我說這些不只是用來規范自己行為的,而是做人處事的本分。
爸爸二十幾歲便來了濰坊工作,也一直將孝順長輩,誠實守信作為自己的原則,勤勤懇懇的工作。爸爸常說做過的事情不要深究它的利益,而是要做到不愧于心,爸爸正是這樣一步步的在別人心中漸漸地積累出了誠實守信的形象。爸爸說,只要用真誠的心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用真誠的心對待你。
當然爸爸也沒有將孝順長輩拋在腦后,記得有一次爺爺生病了,爸爸還在工廠工作,知道消息后我和媽媽便立刻給爸爸被打了電話,電話中爸爸的語氣十分的急噪不安,爸爸吧回到家時的表情我至今都難以忘記,那時他的頭上滿是汗珠,雙唇緊緊地抿在一起,眼眶紅紅的,眉頭緊緊的'皺在一起,滿臉都是緊張的氣息。這使我十分震驚,以前父親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從不曾看到過他有過這樣的表情。
回到爺爺家,他守在爺爺的病床前照顧,幾天幾夜都沒有合眼,一直無微不至的照顧著爺爺。事后我問起爸爸時,把爸爸對我說:“爺爺從小將我養大為了照顧我不知度過了多少個無眠的夜晚,爺爺對我的養育之恩,爸爸真的無以回報。現在爺爺老了,我雖然不能常常的伴他左右,但這份親情我是不會忘記的,我也只能用孝順來回報了,我孝順爺爺也是我作為子女應該做的。
我從爸爸那里學到了許多許多,爸爸親身向我體現了孝順長輩,誠實守信這八個字的含義。我也看到了自己許多的不足,也讓我深深明白了做人該有的本分。
其實不只是爸爸,爺爺也是如此。爺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人,一直以來都靠種地來維持生活,爺爺一直都對我說:“美好的生活是要靠勤勞的雙手爭取而來的。”直到現在爺爺還是種著玉米和小麥,過著日起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在街坊鄰居看來爺爺也是一個十分寬厚誠實的人,他賣糧食從不克扣一兩一分,總是把稱算得足足的,爺爺說這樣心里能過得去,用不和道德的手段獲得的東西是堅決不能要的,要過得去自己的良心。做人也是如此,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只有用誠實的雙手獲得的用起來才能夠安心。
良好的家風家訓可以讓我們擁有和睦融洽的人際關系,讓我們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環境。
其實比起來我的不足又顯得太多太多,記得小學的一次考試,我的成績非常的不理想。自己心里也非常的害怕,害怕爸爸和媽媽知道我退步這么多會傷心,于是便想起了一個主意,就是將卷子藏起來,不讓爸爸和媽媽知道我考得不好,然后自己好好努力,等下一次考好在給爸爸媽媽看成績。可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最終還是讓爸爸知道了真相。那一次爸爸真的生氣了,對我說:“你怎么能說謊,爸爸平時是怎么教你的?人不能沒有誠信,做過的事情就該勇敢的擔當!你知道你失去的是什么嗎,是誠實啊!
從那次以后我深知了自己的錯誤,在做事之前都會考慮到誠實守信,時刻將誠實守信記在心里。
現在的社會中缺少了太多的誠信和孝順,當然缺少的遠遠不止這些,只有人人都能夠謹記遵守家風家訓,并與他人取長補短,社會才能有進步,國家才能進步。這同時也體現著我們的修養。
家風家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傳承,我國千年來孕育了許許多多的傳統,正是需要我們一起傳承下去。良好的家風家訓有利于我們在社會上立足,干出一番事業。
謹記遵守家風家訓,不只是為了家庭更是為了國家,為了讓國家更加富強。讓我們的國家在世界高高的抬起頭來,讓全世界知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這便是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和我對其的理解,在我看來家風家訓對每一個人的意義都是非凡的,我們能從中獲得理解的財富也是無窮無盡的。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7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
在我們家,首先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孝敬長輩,就是什么事兒盡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里,長輩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要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委婉的告訴他們。
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接人待物都以誠為本。同時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說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己說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如果自己辦不到就不要說。
媽媽還教導我要吃苦耐勞。她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現在,我早已養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的好習慣。
在學習上,媽媽要求我勞逸結合,合理安排時間。“該學習的時候要好好學習,該玩的時候要痛痛快快的玩!”母親嘴中總是掛著這句話。這使我養成了科學規劃作息時間的好習慣,既沒有耽誤學習,也達到了玩樂的目的,使我受用一生。在工作上,媽媽要求我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做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決定了做人的優劣和做事的成敗。一個堂堂正正、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是每日心神安寧、全身心地專注于事業;而弄虛作假的人,則終日用盡心機、算計別人,終究會弄巧成拙、害人又害己。我嚴格按照媽媽的要求去做,工作上踏踏實實,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尊敬領導,團結同事,在單位與人相處融洽。
媽媽為人善良,經常告誡我們要學會感恩,要學會回報社會。遇到鄰里莊親哪家有事兒,不管她自己多忙,她都主動上門予以幫助,而且不計報酬,所以村里哪家有事,總是首先想到找她幫忙。她還特別有愛心,遇到家里來討飯的或碰到需要幫助的人,她總是熱心幫助。遇到村里號召捐款,她總是積極參與。感恩是一種生存智慧,是做人的道德底線,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的能力的成長,是一個人維護自己的內心安寧感和提高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行為表現,是以“寸草心”報“三春暉”的赤子之舉。感恩有時只需要一句問候,一束鮮花,一個擁抱,甚至一句話,就能傳遞親情,表達心意。我們只有學會感恩,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勞動,在未來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而多一份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只要我們心懷感恩,我們便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如此的和諧和美麗!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之人,必是遭人唾罵的無恥小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感恩之心,既能幸福他人,也會快樂自己。學會感恩,是為了回報他人而付出的點滴行動;學會感恩,是為了用道德的
甘露滋潤心靈。家風是一座山,值得我們永遠的仰視。家風是一條河,流過廣闊的時間考驗,卻依舊清澈。家風是一段記憶,融入我們的骨髓,伴隨我們的一生。家風是媽媽做給我們的一道菜,一直在吃,卻從沒細細品味。但多年之后,這個味道我們會一直記得。
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干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 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么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8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良好的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淀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講節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著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淀,應該加強教育,反復訓練,注重養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一則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涵和精神。把老一輩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風接續下來、傳遞下去,是造福當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責任,讓良好家風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二則要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升華。要讓家里多一分書香氣,茶余飯后,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啟迪。當然,家庭的學習不同于組織,不需要有計劃的開展什么活動,但培養家人的讀書情趣,在悠靜的家庭環境里暢游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獲,有所感悟。
三則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耳濡目染影響著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你的穿戴、舉止、觀點、接人待物等,無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德應當人人都明白。
四則要創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居家里外,干凈、明亮、整潔、有序。去朋友家串門,有的家庭還很注意家風家教文化,懸掛著激勵感人的家訓格言,如“積金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天寬地莫若寬以待人”、“敦行致遠,吃虧是福”、“家和萬事興”等等,讓人置身其中,產生良好的心理狀態,一種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滲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觸里,諄諄誘導,親切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無不影響著家庭的每個成員,并且影響到鄰里和社會。讓大家都來關注家庭文明建設,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溫馨。
四:我家的家風家訓-——孝、儉、勤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煉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著聊天、散步、購物。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響著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現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于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工作很努力,媽媽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說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爸爸愛鼓搗他的電腦,媽媽不會操作時,爸爸輕點鼠標,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爸爸的同事在下班后還會向爸爸請教電腦問題。勤奮才能讓人上進,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也愛讀書,勤思考,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養成了好習慣。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9
社會的實質其實是一個有機體,每個人各司其職,才能保證社會體制能得到維持,而作為社會的細胞,家庭的現狀不僅是社會現狀的縮影,家庭的氛圍還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社會的風氣。所以,良好的家風家訓在社會體制的成長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不管是再優秀的家風家訓,都是在家庭中一輩接一輩的傳承中積淀下來的,父母只有在不抑制孩子的天性,不影響孩子的個性化發展的前提才能培養出好的家風家訓并使之傳承下去,這就要求父母必須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并會順應時代的潮流,因社會背景各異,不同的家風家訓也各有千秋;總而言之,歷史上有名的家訓,如鄰里和睦,勤工節儉,真誠待人等事實上在現代社會中早已被大部分人遺忘,我們父母也不例外,但是從老一輩那里,總得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財富,作為在生活歷經滄桑的一代人,我們的爺爺、奶奶擁有的精神財富或許比我們任何人都多。
合作社,大鍋飯時期奶奶十四、五歲,兩個姐姐已經遠嫁,太外公、太外婆又身體不硬朗,家庭的'重擔都落在她一個十四歲弱女子的肩上,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奶奶常和我們說過去的事,那個時代,她清晨去趕工分時,星星都還在天上,傍晚歇工時,月亮卻上山了。如此起早摸黑地辛勤勞作,一家人的溫飽卻還是解決不了!有時只能吃些野菜,芥菜葉,菜里連油星也飄不起半點……就是這樣有的吃也是算好的,有時沒得吃,餓得眼發黑,向鄰居、親戚借米時的艱辛,奶奶如今說來仍是眼圈發紅,忍不住要流下淚來……
65年后以后,分田到戶了,奶奶憑借自己的一雙手,辛勤地勞作,省吃儉用,家境慢慢地好起來了,太外婆、太外公的生活有了保障。奶奶也到了出嫁的年齡,她嫁給了我的爺爺,他們一起辛勤勞作,白天在廠里上班,晚上兩個人還到河里捕魚撈蝦,我記得奶奶跟我說,她還去收過酒瓶子、賣過大餅、油條等等來補貼家用,在我的印象中,她很少很少買過新衣服、新鞋子給自己,絕少在外面飯館吃飯,有時她去菜市場賣東西很遲回家了,也不在街上買東西吃,回家煮點粥吃吃了事。就算買了幾個包子或者幾塊糕餅,也都是給家里人吃,奶奶很少自己吃。我爸爸常問奶奶為什么這樣?奶奶說,能省一個是一個,現在政策好了,日子富裕了,要常想想苦日子!她成功養育了一雙兒女(我的爸爸和我姑姑),雖然現在日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是保持著“孝順父母,勤勞節儉”的品質。
歲月匆匆,如今奶奶已經六十歲了,本該是她盡享天倫之樂的時候,太外公、太外婆兩人同歲今年都九十一了,卻在幾年前先后摔壞了大腿骨,無法站立,癱瘓在床需要人料理,奶奶的兩個姐姐又年紀大了,贍養的重任又落到了她肩上,太外婆除了腿腳不便,神志倒還清醒,眼不花,耳不聾。但太外公不僅腳斷了,耳也聾了,有時還有點自私小心眼,偶爾也會罵奶奶,奶奶一時也很難受,難免也會頂回去幾句,事后又會向他們說好話,哄他們開心,因為她也知道行動不便是一種很難受的折磨,老人發發脾氣也是正常的!奶奶也為此報怨過,但仍全心全意地照料著兩個老人,要照顧兩個行動不便的老人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別的不說,光是一件端屎倒尿的事,奶奶一天要重復十次……
我非常非常佩服我的奶奶!捫心自問!我能做到像她一樣“孝順父母,勤勞節儉"嗎?凡事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需要沉下心來,好好反觀我自己!奶奶有時和我說,她平常能避開太外公就盡量避開,實際上奶奶不想看見他的另一原因,就是奶奶害怕從太外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未來,她總怕自己有一天也年老了,怎么辦?
奶奶!我要告訴您,您的晚年我們一定會孝養您!就像您照顧太外公、太外婆一樣。我們會將“孝順父母,勤勞節儉"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如果每個家庭,進而每個鄉鎮,乃至每個省,甚至每個國家、全社會都能夠“老有所養,幼有所教"。那么“和諧社會"就不是夢想!
從我做起!就從傳承優良家風做起!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10
“家風”、“家訓”這兩個詞匯之前在我的腦海中是比較陌生與模糊的。趕緊狠補上一課后,我驚訝地發現其中蘊含著許多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很值得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周圍,保留和傳承的還有多少?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及道德規范。好的家風家訓是家族振興、繁榮安定的保障,是由家庭這個小小細胞延伸至廣大社會的正能量,最終形成我們整個華夏民族的精神靈魂。而放眼當今以經濟為本高速發展的現代中國,它們猶如老舊的物件,似乎處于被冷落和被擱置的地位。我唯有從自身開始,上溯源頭,找尋并總結屬于我家的“傅雷家書”。
我的爺爺奶奶,給予我最大的教育就是勤儉節約、善良本分。爺爺說過:“天道酬勤,懶人終將一事無成。”談起在曾經的“苦日子”里,他們是怎樣靠“勤”來養大三個孩子。可是我又有些茫然遲疑,我來自再普通不過的工薪家庭,能談得上有什么好的家風家訓呢?而它們似乎都來自富貴顯赫的名門望族,亦或者是博才高深的學者大家。我追溯著記憶的河流,回顧我十四年來的成長片段,啊!我突然發現,原來它們就隱藏在平凡生活點點滴滴的.細節當中!
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父親母親盡可能地教我認字,如“人”字就好像一個人站在天地之間,所以做人要頂天立地,有所擔當。“信”字就是一個人要對自己說出來的話負責任別人才相信你。他們教我讀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弟子規》、《誡子書》,給我講許多關于美德智慧的小故事,如《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閑暇之余,我們仨經常一起到圖書館,通過閱讀來度過美好的時光。我們仨還養成了雷打不動的“睡前閱讀半小時”家庭習慣。我的父親母親喜歡音樂,在不影響我學習的情況下,我的家里經常會洋溢著動人的歌聲,可以是通俗的,民族的,美聲的,也可以是英文歌,粵語歌,國語歌,有肯尼基的薩克斯風,也有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它們可以陶冶我的情操,讓我從詞曲中領略音樂之美。我從小體弱多病,母親總想方設法讓我鍛煉身體,告訴我身心都要健康的重要性,我天性比較膽小靦腆,父親鼓勵我做人要坦坦蕩蕩面對一切,培養我要有淡定從容的氣質。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無意拿了同學的一支筆回來,母親發現了,鄭重地詢問緣故,然后說:“從今往后,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在學校里我若和同學有了矛盾,父母總問我是否先惹事,然后說你一定不能欺負別人,但也請你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父親用他的樂觀豁達,幽默風趣陪伴我,母親則以物盡其用,環保可持續的理念灌輸我。平等交流是我們之間不成文的契約,母親常說,人無完人,父母有錯的時候,希望我也批評指正。成長的路上,總有磕碰挫折,每當我的弱點缺點顯露出來,父母看在眼里,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思想的源頭上來做我的工作,告訴我“人才”是先要成為人,才能成其才。從不用打罵的方式來粗暴對待。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父母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力量對我的影響是長遠而深刻的。我的家庭,猶如海面上行駛著的一葉小舟,每個人都要同心同德,平衡地發力,才能安全抵達一個個目的地。
由此,我總結出了我家的家風家訓:要熱愛讀書,從而了解世界;要身心健康,才能生活順當;要自立自強,那是人之根本;要刻苦努力,以便接近目標。家風家訓是我一生都要做的功課,我會在未來的日子里,與時俱進地加入新的更好的內容,我既是傳承人,又是創造者。有了這些,我相信我前行的腳步,會走得更穩更踏實!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11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我看來,家風家訓是一個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家,家人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就是我的家風家訓。
爸爸是一個家重要的支柱。我的爸爸由于一場意外導致右手殘疾。但他從來沒有放棄,依然充滿信心,跟著一個師傅學了一門手藝。于是,它就變成了我家唯一的經濟來源。平時鄰居們都多多少少的給予了我們一些幫助。但是我的爸爸堅決不把它當成理所當然,盡力做出了回報。記得有一次一個陌生的叔叔急需一個鉆頭,爸爸毫不猶豫地把他剛買的鉆頭借給了他。那個鉆頭十分昂貴,爸爸自己都沒舍得用。沒想到那個叔叔一聲不吭的就走了。過了很多天,他都沒有還回來。爸爸心里一直懸掛著一顆巨大的石頭,遲遲不能落下。一天,我終于忍不住了,便跑去問爸爸:“爸爸那個叔叔還沒還回來,不如我們就給他打電話吧,再不行我們就找到他家,讓他把鉆頭還給我們。”爸爸一聽眉頭緊鎖:“你怎么可以這樣想,不就是個鉆頭嗎?我再努力一些就又回來了,平時大家這么幫助我們,都從來不求回報,我們又為何這么較真。做人啊,不能只懂得索取,也要懂得奉獻,他沒還回來一定還有其他原因,我們要體諒一下他。”爸爸這一番話令我感受到了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美好品質。
媽媽是一個家庭中完美的點綴。我的媽媽是一名家庭主婦。他不僅要看孩子、干農活,還要協助爸爸完成艱難的工作。由于我的弟弟妹妹都還小,身邊不能離人。在平常,中午我還要回家吃飯。所以我媽媽每一天都像打仗似的忙碌得馬不停蹄。可她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苦。每天都微笑著面對生活。平時她到地里拔草澆水。在不忙的情況下,她都會把旁邊別人的那一份也干了。我一直疑惑不解,于是問媽媽:“你為什么這樣做?”媽媽說:“幫助別人是多好的事啊,哪有那么多為什么?”記得還有一次,鄰居家人出去玩了,不料卻把自家的貓關在了家門口,那只貓餓得饑腸轆轆,無奈之下只好來到了我家。在平時媽媽都挺怕小狗小貓的,但這次她克制住了內心的恐懼,把小貓領回了家,還給了它許多好吃的。小貓吃得飽飽的,心滿意足的走了。媽媽看著小貓,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鄰居回來了,非常感激,非要給媽媽錢,可媽媽不要:“這是我應該做的,咱倆誰跟誰呀,還跟我客氣什么?”媽媽這一舉動令我感受到了熱心的美好品質。
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我的姐姐脫穎而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我的姐姐一直和同學們相處的很好,常常像爸爸一樣奉獻,像媽媽一樣熱心。但是讓我感受更深的`就是她的誠信了。姐姐高考后并沒有宅在家里,而是去找一些工作。替爸爸媽媽分擔,終于她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工作,一直期待著面試。面試的日子一天天靠近,結果那天云朵不知為何大哭起來,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根本沒法出門,可是工作那邊已經預約好了,這可怎么辦?當大家都在沮喪時,姐姐挺身而出,說:“這也許就是上天對我的考驗,我偏不信這邪。”姐姐拿了把雨傘艱難的走著每一步,她剛到汽車站車就來了。聽姐姐說,當時本應該有15個人參加面試,卻只有她一個人按時到達了考場。于是他順利地通過了面試,如愿以償的當上了助教,從那以后她也開始學習,回家后一絲不茍地為同學們批改作業,為同學們調換合適的座位,為同學們整理名單……經過一個月的不懈努力,姐姐終于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將這一筆錢作為自己的學費,為爸爸媽媽減輕了不少負擔,她不僅感嘆:“誠信真是個好東西,如果沒有它,爸媽的擔子就又重了。"我又從姐姐身上看到了體諒父母的美好品質。
從那以后我就知道了我家的家風家訓,那就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是熱心,是誠信和體諒。我一定會把家風家訓牢記于心并發揚光大,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12
司馬光曾說過:“父之愛子,教以義方。”其中的義方,指的就是優良的家風家訓。這些優良的家風家訓就如同是我們這些藤條的引線,指引我們向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不斷成長。優良的家風家訓也同陽光,給我們養分讓我們更好的成長。而我的家風家訓就是“百善孝為先。”
都說“父親是船,母親是帆。”他們的引導讓我更好的向勝利近前。而我的家風家訓“百善孝為先,”就起源于長輩身上,他們猶如領頭雁一般引領我們飛翔。他們做到了“孝”,那么作為后輩的我們更應該去模仿,去學習他們身上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去傳承,在他們的示范下我們才能更好的茁壯成長。家風家訓伴隨我們成長,長輩們的事例是我們最好的典范。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是我的家風家訓,也是長輩們對我們的教導。記得有一次,母親帶上我去探望年邁的外祖母。汽車開動了,漸漸駛入山區,道路變得狹窄,一棟棟樓房你挨我擠得簇擁著樹木們也伸手歡迎我們的到來。車也從平穩,慢慢的變成了一個喝醉酒的壯漢,上下顛簸。從車窗外看去,此時已不是混凝土路了,而是由泥土和礫石混合而成的泥濘道路。車在外祖母家的大院內停住了。大門兩旁的花壇中盛放著五彩的鳳仙花,紅的像陽,粉的似桃,黃的.如菊。一陣風吹過來,各色的花,都好似一位位身著短裙的仙女正在迎風舞蹈。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一株傲然挺立著的雞冠花。它的冠因與雞冠相似而得其名。它的顏色更是艷麗奪目,冠上是深沉的梅紅,冠尾則是鮮艷的朱紅。這院子里種著許多我不知名的樹,我認識的只有石榴樹和金橘樹。在這里,我不認識的要比認識的多得多。而這些樹,都是幾年前親戚們共同栽下的。我想人們在這里種下的還有孝心和祝福。
走上臺階便進入了屋子內,屋子里并不太透氣,只有一臺小電風扇在努力工作著。這里不僅門窗緊閉,而且拉上了窗簾。母親說了一句:“真悶啊。”后,便拉開窗簾,打開玻璃窗,并關上紗窗。這屋子里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箱子,但不同于我們想象的是,這些都是木箱。他們的年齡顯然不比外祖母的年齡小多少。靠近它們,會聞到一股木頭與霉變的味道。可是細看它們的全身,無一例外,各個都是干干凈凈,一塵不染的樣子。摸上去也有些淡淡的潮濕。地上是瓷磚地面,上面想蒙了一層水霧一般,濕乎乎的。
這時,我聽到了木棍敲擊地面的聲音,抬頭一看,原來是外祖母攙著木拐出來了。半年不見,他似乎又蒼老了許多。華發猶如一根根銀絲,爬上了她裸露大半的頭皮;她的皮膚更加松弛,密密麻麻的線條刻滿了她的臉頰,兩腮猶如兩個圓圓的雞蛋。母親走過來,輕輕伸出一只手緊緊地攥住外祖母,另一只手則伸進自己的口袋,摸出了幾張早已準備好的錢按在外祖母的手上,牢牢地把她的手和錢握在一起。外祖母見了,急忙搖頭,說:“我不要的!我有錢的,還你們!我不要,別給我!”陽光照進來,我清楚的看見,外祖母的眼眶里蒙上了一層水霧。她把錢握在手里,努力的把錢放進母親的口袋。母親攙著外祖母,另一只手搬來一張木椅,平靜地說:“這錢得收下,平時多給自己買點好吃的。該穿的穿,該買的買。”我靠在窗邊,想幫忙卻不知能幫些什么。外祖母與母親聊得正投機,然而外祖母并未收下錢,又跑回了外祖母的手里。母親趁外祖母不注意,一邊與外祖母繼續聊天,一邊輕輕地把錢對折,放入外祖母的口袋里。隨后,她站起身,說:“我們該走了,以后會常來看你的。”我們幫外祖母掩上了門。上了車,植物們向我們揮手告別。
昨天,我親眼看見了母親與其他親戚滿滿的孝心;今天,我用電腦打出這個故事。這一條家風家訓將永遠伴隨著我成長,它就是“百善孝為先”。外祖母年事已高,那么誰來記下這個值得傳承的故事?還有大院里的植物、陽光、母親和我,共同傳承我們的家風家訓。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13
每個人都有家,每個人從小就受到家中家風家訓潛移默化影響,有的人有了聲望,卻因無時間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家風家訓的熏陶,使得孩子走了犯罪道路,這樣的例子并不少,當然大多數是那種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他們都是疏忽了家風家訓.
家風,我認為是由家中人的行為所形成的風氣,而家訓則是家中的規矩,一個家庭幸福的人,一定是優秀的人,所以,即便是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也有好壞之分,他的品格,做人都是家庭的影響,當然,也有例外。
家有家法,國有國法。爸爸媽媽是商人,他們經常告訴我要付出才有回報,不要在意付出多少,只要那個人有良心,你得到的一定比付出的多,小的時候的我,可謂是小氣到了極點,覺得付出便是虧本,即使別人會回報,心情也是十分的氣憤,覺得理所當然,媽媽苦口婆心地讓我嘗試,我心軟,答應了,變得大方起來,每當送出去一點東西,心像在滴血似的痛啊,一個月后,我找到了媽媽,對媽媽訴說了別人的'“暴行”,媽媽笑著對我說:“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你就要五歲了,何不在堅持一個月,挺過這一年以后,你覺得不想付出了,我也不攔著你”。“一言為定。”“一言為定。”一個月后,我已經沒有耐心,只剩下一點殘存的意志去走親戚。
走完親戚回來后,我關上房門,打開紅包,把壓歲錢拿出來一看,咦,今年的錢好像比去年的多,還多了不少。我心里樂開了花,我認為這便是媽媽說的禮尚往來。我不在那么排斥付出了,心中的結打開了,人也快樂不少,開朗起來,因為還小,親戚們也都挺喜歡我的。
現如今,媽媽還教我辨別是非,什么樣的人多交往有益,什么樣的人少交往有益,
什么樣的人應該保持距離,不能受到他的影響,同學之間,我能友好互助,朋友之間,我能寬容忍讓。家人之間,我能和平共處。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多一點無償付出,少一點眼被錢迷,這便是家訓。
家風家訓就像指南針,而我們就像大海中的中船,家風家訓像我們做人的標準,是我們身體中的傲骨。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它在我們小的時候,就深入骨髓。短時間,人可以隱藏,但日子久了,便可以知曉你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比如說吸毒的人,他為什么吸毒?不就是家風家訓不好嗎?進入戒毒所,有些人可以戒掉,但大多數人呢?仍是不知誨改。由此,可看出家風家訓是多少重要,同時我們也要體諒理解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們一個良好的平臺,讓我們接受良好的教訓,當然最重要還是我們能學好。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14
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家訓、家規、家風承載著家長們對孩子們的希望,責任和關懷。每一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家風,每一個家長都會以自己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
說起我家的家風,就要介紹一下我溫暖的家。我們家只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家。爸爸是一位普通中學教師,媽媽是一位普通職員。但是我的父母在我小時候起就告誡我一些做人的道理,讓我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羅列一些如下:誠實守信、開開心心地玩,認認真真地學習、懂得感恩,有愛心有孝心,自信、自強、自立、自愛、自律,關愛同學,尊敬長輩,懂得照顧他人等等。我想好家風就是爸爸媽媽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優秀教育。
記得在我六歲的時候,在一個周末的`中午。那天中午我吃完午餐,便躺在沙發上休息。躺了一會兒,覺得有點無聊,就偷偷跑到陽臺上,開始了我的探索之旅。
一走到陽臺上,哇!陽臺上掛滿了濕漉漉的衣服,走也走不了,拿又拿不下來,怎么辦呢?我只好雙手撥開衣服,從旁邊繞過去。陽臺里東西可真多啊!我都看不過來了,有我兒時的玩具,有放在洗衣池邊上的許多洗衣液瓶,還有一大堆花花綠綠的植物盆栽。這時,我看見一盆黃色的花兒,走近一看,上面居然停著一只綠色的小瓢蟲!我伸手想抓住玩會兒,可是小家伙反應奇快,竟然擦著我的手指飛了!我覺得真是可惜。
我心想就讓小瓢蟲飛回家吧!一轉眼,又發現了一只印著蛋糕的袋子。我心中一喜,心想:“這個袋子里會不會藏著好吃的呢?”我開始翻動袋子,一個,兩個———我翻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好吃的。我有點失望。這時,我的注意力又被袋里的一個盒子吸引了。盒子很漂亮,一片綠油油的森林,藍色的天空和一道燦爛的彩虹。里面一定有好東西!我有點激動。想罷,我便用力打開盒子。“嘩啦啦——”盒子卡扣斷了,里面掉出好多CD。原來是爸爸保存的一部分音樂CD片。爸爸可是音樂發燒友啊。這下完蛋了,要被老爸給罵了。也巧,這時候,我聽見了有腳步聲接近陽臺,越來越近了,怎么辦?我該藏哪里呢?我急出了一身冷汗!沒有時間了,我雙手一背,把壞掉的盒子藏在身后。等著老爸或者老媽的出現,果然是爸爸來了。我看見他有點緊張,同時語氣也很嚴厲:“你在陽臺上乒乒乓乓干什么啊?稀里嘩啦地大鬧天宮啊?怎么還這么神神秘秘的?手里拿什么了啊?怎么藏在身后?”
我當時雖然有點兒怕,擔心會受到責怪,但是又一想:“爸媽常說做人要講誠信,不能騙人。知錯就改,不能逃避。”想到這,我低下頭,定了定神,然后抬起頭看著爸爸大聲地說:“爸爸,真對不起!把你最心愛的CD盒給掰壞了!”爸爸一聽,不但沒有訓斥我,還笑著說:“你誠實的性格很可貴,但是以后可不能隨便亂翻別人的物品,要征得他人的同意才可以!以后可以做到嗎?”和風細雨的話語,讓我不再擔心犯了錯誤可能會受到的責罵。我響亮地回答了一句:“保證做到!”爸爸又說:“那我們一起重新把這些CD片放在另外的盒子里吧!”
那時候我還在讀幼兒園,一個人在陽臺上東翻西翻,到處亂竄,弄得陽臺一片狼藉,混亂不堪,還驚出一身汗,對于那時年幼的我真是一次驚險的“探索之旅”。同時,我也懂了一個道理,正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才讓我敢于承認錯誤,知道做人一定要誠實,不可以胡編亂造,這樣才會收獲他人對你的信任。
這是小事一件,但是卻體現出了淳樸至簡的家風。折射出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和付出,對家庭的擔當,沒有大聲的呵斥和責難,年幼的我深受感動,一直記憶猶新。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15
通過對《勤廉陣地》這本書的學習,使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勤廉的重要性,深深的體會到腐敗和因循守舊給企業帶來的毀滅氣息。腐敗問題一直是企業重點治理的大難題,它如蛀蟲一般慢慢的啃食著企業的基礎,而因循守舊的工作作風更是嚴重制約著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最終企業只會在社會發展的大潮流中被淘汰掉。這更加體現了廉政建設對企業的必須性,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廉政對一個企業至關重要。廉潔即不腐化不奢侈浪費,不以權謀取私。放眼世界,許多商業巨頭轟然倒地。安然、世界電信、寶麗來、安達信…….這些大公司都因為管理松懈與貪圖享樂而導致的腐敗,慘遭失敗。“再強也扛不住腐敗的沖擊”。如果企業內部有“權利”的人因貪圖享樂、相互攀比形成腐敗了,一方面廣大職工成為受害者;另一方面,腐敗必然是以企業利益損失為代價,是企業成為最大的受害者。在世界500強里面,也有真神仙和假真人。我們魏橋創業憑借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進入500強的企業,就是“真神仙”的典型代表。 跨入500強,我們要繼續發揚艱苦創業的作風。求實務真,加強廉政管理。廉潔是一種官德,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境界;她使人威嚴,更使人崇高。她能使不正之風卻步,腐敗關官員喪膽;她無私無畏,無堅不摧;她高風亮節,一身正氣。她是民族精神的一種傳承,她是政治文明的一種理念。當腐敗官員的臟手,在權力的包裝下肆意掠奪人民血汗錢的時候,她如萬道霞光、劈山利劍,擔負起反腐肅貪、除妖斬魔的神圣使命。廉潔是人類正義的化身,是權力文明的標志,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民主思想的結晶,是世間永恒、不可戰勝的力量。“從細節上反腐敗”細節決定成敗,一切腐敗現象的開始都是從收受小禮物開始的`,而企業對這些小問題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正好助長了腐敗者的氣焰,企業在反腐敗的問題上堅決不能有任何的“折扣”,不要讓腐敗成為一種習慣。周敦頤的《愛蓮說》大家耳熟能詳:“……,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愛蓮說》之所以能千古傳頌,是因為此文以蓮的高潔,表明了作者潔身自好,不甘同流合污、追求剛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和正直品格,這應該是我們作為基層領導所必須具備的品德。
勤勉進取同樣是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對于現在企業的基層領導來說,只有勤勉的工作態度是不夠的,不斷進取的工作態度是必不可少的。思想上的因循守舊對公司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作者談到關于設備壟斷時提到生產技術人員寧愿墨守陳規無所作為,也不愿冒風險選用新供應商,因為新供應商的設備一旦出現問題,各級領導就會層層責問,這樣使很多在建廠初期占領我公司市場的供應商一直壟斷著我公司的市場。如果這樣下去,我公司會錯過許多技術改造的機會,慢慢的從技術大發展的潮流中被淘汰掉,在后續的工作中,我們應提高自身水平,在設備招標工作進行評標時,應根據設備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思想上的因循守舊不思創新進取,給生產的影響是巨大的。設備大量的壟斷現象使設備買著便宜用著貴,本以為是為公司省的錢,其實更是加大了消耗;訂購的貨物不能及時交貨,以為壟斷就可以不顧我公司的實際利益,使基建項目的工期一拖再拖;設備的壟斷使供貨商的售后服務越來越差,使日常的維護工作難于進行;配件的價格一提再提,使設備維護工作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大量的壟斷現象,使招標的單位不斷減少,競爭力的不足使公司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來購買設備。這些現象都會使公司承受巨大的損失,對我公司的發展目標造成嚴重的打擊,所以,作為生產第一線的領導,我們更應該發揚積極進取的美德,為了實現世界200強的大目標而奮斗。
勤廉是一種美德,是我們工作的一個標準。通過對《勤廉陣地》的學習,我們更應該以此來勉勵自己,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16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法,建于家規之上。則可見,家規家風之重也。——題記
我姓阮,雖然現在我們居住在安康,生長在一個普通家庭中。但是聽爸爸說,我們的祖先可是出過一些名人的,比如說“建安七子”中的阮瑀,“竹林七賢”中的阮咸、阮籍。爸爸還告訴我,我們的祖先曾經生活在湖北省武漢一帶,后因戰亂才搬遷移民過來的。而“竹林七賢”恰好就在武漢一帶生活。所以“竹林七賢”傳下來的阮氏家風,就是我們阮家的家風。
古語有云:家有規,猶國之有律。律明則國治,規嚴則家齊。循規而行,蹈矩而止,修身齊家之道也。而我的家鄉白河阮氏家風則是:篤孝思,睦族鄰,重家教,理正業,崇仁義,尚勤儉,慎擇偶,謹交友,勇糾錯,明廉恥。
小到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孝奉有禮,耕讀傳家,謙和忠德。
孝奉有禮
孝就是孝順,奉就是奉獻。孝順長輩,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每逢節日或者周末,有時間我們都會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幫助爺爺奶奶干農活。爸爸一回家第一件事不是休息和吃飯,而是去菜園里幫忙,為爺爺奶奶們減輕負擔;媽媽也閑不下來,去雞圈鴨圈豬圈里幫忙;我干不了特別重特別粗的活,但是也會幫著奶奶燒火做飯。
奉獻當然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我現在是學生,職責就是好好學習。在將來,為國家效力,為國家做貢獻,好好做準備。同時在學生時期,我們也不能辜負了國家對我們的期望,一定要愛護公物,不破壞公共設施,遵守紀律,做守紀守法的小學生。
耕讀傳家
耕讀傳家,這個詞中有耕有讀,耕就是勞動,讀就是學習。
古代人都很重視的兩件事就是勞動和學習,勞動才有收獲,讀書可以啟智。現在呢,人們最注重的還是這兩樣東西。每個周我們家都要進行大掃除,這是大家共同的勞動。回老家后也要幫助爺爺奶奶們做農活。在家里,媽媽負責做飯、洗衣服、洗碗,我負責收拾餐桌和簡單的收拾房間,而爸爸有時做飯、有時洗碗。重活都是由爸爸干的。這就是耕。
讀呢?我們家也很有這種風尚。我們家讀書的習慣是從我爺爺傳下來的,爺爺是一位農村小學老師,聽爸爸講:爸爸和大伯小時候經常到爺爺教書的`學校借別的叔叔阿姨的書看。在我的記憶深處常常憶起爺爺戴著老花鏡坐在太陽底下拿著一本書認真的看。爸爸的書柜里各式各樣的書快把書柜撐破了,還經常看到爸爸往家里拿書,每次回老家爸爸的行李箱都會裝上一本他喜愛的書。媽媽邊工作邊學習,經常看一些我不懂的《會計類》書,手機上更是下載了數十本電子書,每天晚上都要讀上一讀。而我是我們家最愛讀書的人了,一個書柜已經裝不下了,在書柜邊還堆了兩堆書。在家寫完作業,我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做完作業休息時看書,吃零食時也會邊吃邊看書,就連蹲廁所都會拿一本書,外出聚會更要帶一本書。寒暑假我最愛去的地方就是我家樓下的書店,每次呆到爸爸媽媽三請四催才回家。因為我們的讀書風尚,我們家多次榮獲學校頒發的“書香家庭”的稱號呢!
謙和忠德
謙和忠德這個詞是謙讓、和諧、忠信、道德,也就是讓人要講謙讓,家庭和睦,友鄰和諧,誠實忠信講品德。
謙讓,在我們家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在餐桌上如發現一些好吃的東西,比如說肉,爸爸都會首先讓我夾給媽媽吃,而不是給他吃。家庭和睦,我們家做的也很好,我們家里從不會有爭吵的聲音,爸爸媽媽對我的教育總是和聲細語,如有不同意見,我們會召開家庭會議共同協商解決,我們的家里處處可見溫馨和睦。
忠信,即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誠實地做好,這一點,我從小耳染目濡,只要是答應了別人的事,我就一定會遵守承諾。
品德就是道德修養,道德修養就包括了不能在公共場所亂堆亂放、不能污染環境、不能傷害小動物,爸爸媽媽要求我做到的,他們必先做到,這就是我們的家規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就是縮減版的國法,一個國家沒有法律就會混亂,一個家庭沒有家風就會衰敗。孝奉有禮,耕讀傳家,謙和忠德,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要把家風牢記我心,伴隨著我一直傳承下去!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17
家風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風如一壺茶,醇厚芬芳;家風如一朵花,馨香撲鼻;家風如一張畫,連城之璧。俗語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良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的學校,它通過日常生活影響著我們的心靈,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我們家有三風:善良之風,孝順之風,勤儉之風。
我家的善良之風。媽媽常說:“善良是心靈的燈盞,能引導迷路的孩子前行”前年的一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去春天服飾里給我買了一件新毛衣,然后又去超市買了一些零食。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遇到了一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孩子,不過跟我不同的是他患有小兒麻痹癥,當時的他穿的破破爛爛的,還在馬路邊上到處乞討。我看他好可憐,正準備給他分點零食吃,媽媽卻什么話都沒說,直接把口袋里僅有的二百多元錢遞給了那個孩子,還把給我買的零食和毛衣都給了他,并對他說:“孩子,買車票回家吧,別讓爸爸媽媽擔心啦,家里再窮,也是家。”我記得當時那孩子哭的好傷心,直對著媽媽鞠躬說:“謝謝,謝謝”,后來,我在街上再也沒見過那個孩子,我想他一定是回家和爸爸媽媽幸福的在一起了。
我家的孝順之風。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順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必備的傳統美德。在家里,我孝順我的爸爸媽媽,每天,我會在課余時間幫他們干點力所能力的活,晚上給他們捶捶背,倒點熱水泡泡腳。我孝敬我的爸媽是因為他們的言傳身教,多年來,爸媽十幾年如一日的孝敬爺爺奶奶,記得奶奶生病住院時,爸爸媽媽衣不解帶的侍奉在病床前,他們是遠親近鄰們公認的好兒子,好兒媳。
我家的勤儉之風。我們家勤儉節約的宗旨是:該花的錢一份都不能少花,不該花的錢一份都不能多花。比如我要買學習用具或者課外書籍,媽媽總是給我足夠的錢,讓我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在我看見同學新買的玩具羨慕的眼神時,媽媽教育我:好鋼用在刀刃上,這些錢可以給你買好幾箱特侖蘇了,別和同學比吃穿玩,要比比學習。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我的心靈。父母給我留下了這么豐厚的精神財富,我一定會努力的將我家的家風世世代代傳承發揚下去。
x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
家人們從小就教導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記得二年級的一個周末,因為我表現好,所以,爸爸準許我玩一小時電腦游戲。但是,我玩游戲超過了時間,爸爸很嚴肅地收起了電腦。之后,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棠林,要守信,不然,長大后你到社會上是會很麻煩的!”
姐姐告訴我要誠實。因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級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愛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挨罵,不過最后,我還是鼓起勇氣,向姐姐道歉。但是,姐姐原諒了我,并且對我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杯子打碎了不要緊,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誠實,就沒有人會相信你了。”
媽媽教育我要謙虛。四年級的一次考試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訴了媽媽。媽媽和藹的對我說:“棠林真棒!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
家人們不僅教導我好好做人,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
五年級,我因沉迷網絡,所以期中考試只考了八十幾分。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媽媽會怎樣對我。但是回到家,媽媽卻對我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為起點,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然后媽媽和我分析原因,為我解答難題。經過媽媽的輔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直線上升。在期末考試中,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在學習上,我有個好習慣:愛讀書。從我跨入了小學的大門,我便開始讀一些故事書。后來這幾年里,我開始接觸一些文學書,例如《駱駝祥子》、《城南舊事》、《窗邊的小豆豆》。我一有時間就拿出一本來看。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禮儀之邦而著稱的國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這些孩子,也一定要發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于我們的祖先,不愧于是一個繼承人!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18
皓月洗空,輕掬一捧家鄉水,灌腸。悠揚簫音里,淚光凄艷,水波蕩漾蕩漾,鄉魂葬了多少月缺月圓,你是未經重讀的原鄉。
猶記那年立春,我回到了相隔一年的,千里外深情凝眸我的家鄉。腳步剛與阡陌竊竊私語,家鄉的千畝良田就覆蓋了我的臉。東方煜曉,我信步在窄窄的田壟上,前面一位纖弱女子提著一個精致的籃子走來,她與我相距不遠之時,徒然響起清脆優雅的嗓音:“弟,去哪呀!這么早,沒吃東西吧,來,吃一個桃。”我驚詫地將手掌遞過去,接過一個又紅又大的蜜桃,“姐姐,謝謝了。”我青澀地感謝她,赧顏低首。她繼而說:“呵呵,不用謝,你要是愛吃再多吃幾個吧。你看不是還有嘛,來來,多吃幾個。”我謝絕了這樣純真的善意,然后我們就各擇其道。俄頃,我對著她的背影無聲揮手,我使勁咬了一口蜜桃,甜,在心底蔓延,綻放一束清光,填補我空洞的晨曦。我再回首,她卻漸行漸遠,長發包裹了我以往的自私,我站在這一角駐足,才恍惚發現我們并不曾相識……
恰值芒種時節,日上三竿,我佇立在歧路彷徨,那敞著胸,搭著白褂的大兄弟荷鋤經過,誠懇地為我指點方向,并且用粗厚的嗓音問我:“你吃飯了嗎?小兄弟,沒吃的話,走,去我家吃,保你吃個足!”可我露著一臉的欣然謝絕了他,可他卻著了急:“哎,你是不是怕我家遠呀,我家不遠的,就在前面。”我真有點不知所措,“不,不,不是的,大叔,我家就在前面呀,我要回家吃飯了。”大叔吃了一驚,“哦,原來如此,那再見吧,在路上注意安全,看你就是從外地才回來的.,以后要好好適應這里的壞境呀。”此刻,我感激得只有頻頻點頭,然后我繼續走我自己的小道,一步一回首,陽光只為他一個人而照耀,他走得那么遠,但我是還聽得見有歌聲與他作伴,這歌聲一段一段,響徹了多少條河,多少座山。我坐在最遠處的亭子里,而他卻躬身在熾熱的田土中,鋤頭輕輕叩擊著這片厚重的土地,里面多少汗水,多少喜憂。此刻清風起兮,晴空萬里,我茫茫然間才發現我們并不曾相識……
垂柳河岸,古道印跡,南遷的大雁卷起一個詩意的秋天。一記那日細雨傾斜,我正匆忙地奔赴在回家的路上,青衫濕,汗珠夾雨。那在陽臺上觀雨的詩人,輕吟宋詞,他不經意間看見了雨打烏篷下憔悴的少年。我親眼看著他離開陽臺,才一會兒工夫就打著一把秀傘來到我的眼前。“哎呀,兄弟呀,這么大的雨,你這是上哪去呀?為何沒帶傘呀!”我聲音沙啞:“大哥哥,我忘帶傘了,我現在正準備回家。我……”話音未落,這個大哥就拽著我走進他的家里,“你先換件衣服吧,這是我去年買的,結果小了,還沒穿過呢,現在它屬于你了。”霎時,我驚詫的目光與他隔空交匯,融入這一幕淅淅瀝瀝的雨季中。待到風暖日出,我如一只展翅的雄鷹,歸巢了。歸巢了,卻忘不了這與我并不曾相識的善意詩人。
冰清玉潔的月色也追憶傾盆大雨的山坡,滿山遍野的紫金花開得浪漫。那時我正在這楓林里“寄情于山水”,可是疾風驟雨,山路泥濘,記得我踏在一片枯葉上,竟不慎滾下斜坡!摔在堅硬的松木上,疼,如萬劍削骨。于我睜開惺忪的睡眼,我發現一位年紀上六旬老人正背著我一步一步下山去。見這情形,我連忙開口:“爺爺,爺爺,放我下來吧,我沒事,我會走路的。”爺爺沉重地說道:“孩子呀,你都傷成這樣了,看吧,你的胳膊還在滴血呢!我得趕緊把你送入醫院才行呀!”我感激地淚如雨下,閉目,心靈慚顏,在這一位瘦弱老人佝僂的脊梁上。抵達醫院,老人幫我付了醫療費,就轉身離去,消逝在這影影綽綽的雨幕中……我靜倚窗欄,閑聽雨聲,我發現,我發現這雨淅淅瀝瀝又綿綿密密,呵,這雨正如我對這位陌生老人的感激,沿岸三千里!
今宵月色如紗,我立于垂柳河畔,輕掬一捧家鄉水,洗滌靈魂。耳畔響起清遠的簫音,淚光凄艷,碧波蕩漾蕩漾,鄉魂葬了多少月缺月圓,你是未經重讀的原鄉……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19
家是溫馨的港灣,她承載著心靈的歸宿、家是社會的載體,她延續著文明的傳遞、家是生命的燈塔,她指引前行的方向、家是拼搏的依存,她給予澎湃的動力!談及家庭,每個人都會有說不完的感想、道不盡的感慨……。復雜情感的交織,是家庭與時代和社會的縮影,是家風與情感和文明的延伸。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我們家庭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出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當時我國還處于計劃經濟時期,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布票、糧票等憑票供應仍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幼時的我便常有奶奶照看。奶奶歷經生活的坎坷,早已養成了勤儉持家的良習。常聽奶奶講,困難時期全憑爺爺一人每月七十多元的工資供養全家七口人的生活,除此之外,還要定期給村里的公公婆婆捎去生活費用,五個孩子的衣服、鞋子都由自己親自手縫制,常常是老大穿過的衣服老二接著穿。所以,當時就流傳著“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說法。從我懂事時起,就記得奶奶起早貪黑的忙、勤儉節約的過,從未見過倒掉吃剩的飯菜,孩子們的碗底也不允許留下一粒米。長大后,還常常聽叔叔講起過年時聽著街上的鞭炮聲而催促奶奶快些縫制未完工的棉褲等著下地的情景,
所以也不難理解當時有著“雞蛋碰糕”的現實。在身教、言教的雙重引導下,我也漸漸養成了踏實樸素、勤儉持家的良習。至今,沒有在外用餐的習慣、不吃零食、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除特殊情況外從不打的。這種習慣也常常潛移默化到我的工作中,常從節支降耗的角度考慮問題。習慣坐班車送報表,雙面使用復印紙、通過自學自己動手處理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等辦公設備出現的問題。
謙和誠信是長輩們對我從小的教導,也是我們全家待人接物、工作生活的起碼標準,更是我們中華民族高尚人格魅力的具體展現。謙既謙虛謹慎、和既和睦相處、誠信既一諾千金。無論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從不忘記長輩們從小對我的教導:“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話雖樸實,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所以,工作以來無論在什么單位,無論在什么崗位,我都竭盡全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友善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在待人接物中我學會了寬容、奉獻、擔當、感恩、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懂得了虛心接受來自家庭、社會、師長、同事、領導們“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循循善誘的教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我常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態度,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因為我深知在知識不斷更新、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只有勇于開拓、敢于創新的人,才能勇立潮頭、出類拔萃。我把《論語》中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
信乎?傳不習乎?”作為座右銘,學習用國學經典對照和激勵自我、教育孩子,懂得謙和誠信與生命等同的價值。
自強樂觀,是我從長輩們日常生活中發現的又一優點,雖他們從未以言語的方式告誡,但我還是能夠耳聞目染。多年前,爺爺生病住院,不經意間我撫摸到爺爺的膝蓋下方異常粗大,我只知道爺爺有腿疼的毛病,可從找到過問題的癥結。那天我恍然大悟,曾聽爺爺說過,他老人家退休前一直在運銷站工作。五十年代時運銷站裝火車全部是人力裝卸,每人肩頭扛著一筐一筐的煤在斜搭在車皮與地面的木板上上下穿梭直至裝滿車皮,不管刮風下雨、天寒地凍從不間斷,爺爺的兩個肩膀上有著與常人不同的兩個高高的肉墊,是由于長期受力所至,可我卻從未想過由于膝蓋關節長期吃力,所導致的關節嚴重變形。爺爺總在晚輩們的噓寒問暖時輕描淡寫的說腿有點疼,平日樂觀豁達的他卻從未說起他所經歷的艱難,這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第一代同煤人開荒拓土,戰天斗地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同煤精神;讓我明白了生活不會一帆風順,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吃苦耐勞,樂觀對待生活,有自強不息、勇于擔當、勇于探索、孜孜不倦的精神,對待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有條件要做,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做,要有高爾基筆下海燕搏擊風浪的斗士精神。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20
人言道近鄉情怯,愈是盈滿的情感愈是難將其傾灑,十多年來你帶給我點點滴滴的感動與感恩能壘起一座高聳入云的山峰,但卻湮沒在飯菜帶起的濃濃油煙和偶爾的沖突爭執中,令那些深情的話無論如何斟酌措辭都難以開口訴說。但我心知歲月如流沙,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如今,我將這些一直不曾開口說的話語折成一只只小小的船兒,放在這封家書的長河上,求它們載著我對你所有的愛和感動,隨著這封家書的長河漂漂蕩蕩,漂到你心里去。
從我能清晰地記事開始,爸爸就因為工作原因漂洋過海離開我們身邊,于是你獨自一人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撐起這個家的一片天空。爸爸的關心問候于你面對的一個個或繁雜或細碎的困難來說實在鞭長莫及,你失去了能為你遮風擋雨的靠山,又得用羽翼護著一個幼小的我。
生活是長滿荊棘的道路,你不得不穿上戰士們的盔甲,執矛持盾,披荊斬棘,毫無畏懼,勇往直前。我從前不懂,人們說父親是家里保駕護航的勇士,我便也點頭稱是。但誰又能記得起你背負起無數個生活擱給你的重擔時流出的汗水呢?你又哪里擔不起勇士的頭銜呢?艱辛難熬的歲月早早吹白你的發絲,熄滅你眼中的明亮,在你臉上折起皺紋,使你腳步沉重不再輕盈。世界以痛吻你,但你卻報之以歌。你極少在我面前怨天尤人,你樂觀闊達,做剛強的護盾讓我能夠毫無憂慮地成長起來。
但即便日子將人打磨地如何強大,人也永遠無法所向披靡,總會遇到許許多多力不從心的事情,你不過是一個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又哪里能例外呢。所以縱使你有著咬牙血吞的堅韌,也會面臨難以度過的難關,也會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時候,也會有丟盔棄甲的.時候。難捱而漫長的日子是一根根刺入骨髓的寒針,即便是千帆過盡后的今天,回想起你當時那些抑制不住的唉聲嘆氣或是低聲的抽噎,也能隱約感受到綿長而尖銳的痛楚。
彼時我尚年幼,懵懂無知,你見識過世界的刀光劍影,深知立足之不易。于是你對我淳淳教導,面命耳提,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要如何做人,要勤于學業等等,事無巨細,都一一提點,并且翻來覆去地講,好似要把我耳朵念出繭子才罷休。奈何我不知你用心良苦,很多話都當作耳邊風,不知它們其中淺顯卻又重若千鈞的道理,以致于我活了十多年,卻無一樣能拿地出手的成績,平平庸庸,碌碌無為。
幼時你常將別家孩子的好掛在嘴邊,望我能向其學習,如今你明白我已經長大,曉得道理了,就極少拿我和別人對比。每每聽到別人如何優秀,你也不會有埋怨我不爭氣的情緒,因你生性曠達,凡事不會太過于強求,懂得釋懷,也因你愛我,覺得縱然別人家的孩子千般萬般好,也抵不過家里一事無成的我。但每每聽到這些,我便難以抑制地對你心生愧疚。你一直以來對我就不算嚴苛,我卻屢屢無法達到你的要求,讓你失望。你苦口婆心引導我,我剛對你保證下次絕不再犯,一轉身就拋擲腦后。一而再再而三,反反復復,你對我總有用不完的耐心,屢次原諒我,總是信我的信誓旦旦,對我的信任多地像是撒哈拉的沙子,而我卻是個狡猾的騙子,總是辜負你的信任,還不以為然。現在想起,真是羞愧不已。我何德何能得你毫無保留的信任呢?
我是道邊苦李,未能做成一件令你驕傲的事情,讓你焦頭爛額的事情倒是不勝枚舉。但你卻從不對我的毫無成績有過半分的數落,反而是在我難過落魄時給予我安慰鼓勵,告訴我我也是很努力很優秀的人,不會遜色于人。我心存感激,心知自己百無一用,在我各方面都最不盡人意,慘淡潦倒時,你卻沒有放棄過我。如今我能成為一個不是十分壞的人,全是依仗你含辛茹苦地日日悉心教導,血汗灌養。
如今我已長大成人,就算還思想幼稚沖動,但我也懂得了該聽話孝順,讓你不要再為我日思夜憂。縱使我羽翼尚未豐滿,我卻明白了要成長起來,自己獨當一面才能反哺。話語終究敵不過行動有力,我又文辭粗淺,表達出的情感僅是浩瀚星河中的一星半點。但來日方長,我的所有感激和愛都將滲透在日常的點點滴滴行動中來回報你。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21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國有國法,校有校紀,家有家風。家風家教,是一種素養,是一份幸福,是一種道德,是一份品質!一個好的家風,會使我們受益終生。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媽媽是教師,爸爸是會計。雖不富足奢侈,卻也其樂融融。父母出身鄉下,自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慣了,成年了,富裕了,也不忘勤勤懇懇,忙中之余還不忘找些事干。
爸爸曾說:“若不是當初發奮圖強,參加工作后以誠待人,兢兢業業,我可能還在鄉村里生活。妞妞,你一定要記住,誠信就是一面鏡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會出現裂痕。”
興許是年幼無知,我對這句話一知半解,懵懂的點點頭。
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迷茫,微微一笑:“這些道理對你來說有些深奧,你還小,你只要記住,我們家的家教是:誠信待人,以理服人,尊老愛幼,鄰里團結。還要熱愛祖國,有國才有家。你一定要記住,不然爸爸絕不輕饒!”“好。”
我真的記住了,記得牢牢的,也不知是爸爸的威嚇起到作用,還是我記憶好。
記住歸記住,沒有親身經歷過,就無法體會到真切的感受,那個晴朗的星期六讓我終于明白“誠信”的重要:
圖書館內,寂靜無比,只聽見翻動書頁的聲音。“呼。”我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找到我想看的書啦!我拿起借閱卡,就準備去登記。
圖書室內卻響起了與整個圖書館格格不入的吼聲,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過去湊了熱鬧。
“真的不是我拿的,你相信我!”
“不是你拿的,還有別人啊?你就坐在我旁邊,除了你,誰會有機會?”
“你愛信不信,我已經解釋過了!”
“拿了我的東西,你憑什么還這么倔?”
仔細了解一番后,我才明白事情的原委,那個衣著高貴的姑娘的東西丟了,懷疑是旁邊的衣衫襤褸窮女孩兒偷的。或許是我家的家教在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于是我一看不樂意了,爸爸說要“以理服人”,她沒有證據,憑什么懷疑別人?我挺身而出,把窮女孩拉在身后,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她,抬頭反擊道:“你沒有證據,就沒有指責別人的權利!”話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只見那個女孩眨巴眨巴眼睛,哇的一下就哭了,唉,果然是嬌生慣養的孩子!
館主急了,就要調監控,我點點頭表示同意,只要監控一出來窮女孩就可以擺脫嫌疑了!
可偏偏事與人違,窮女孩拉著我的手,不肯讓我過去,好半天。還嘟囔著說:“對…對不起。”說罷,從口袋里掏出一只精美的派克鋼筆,遞給那個女孩。
“我就說除了你,誰會拿?”衣著高貴的女孩子大吼道。
“真是個沒教養的孩子,一點誠信都沒有,還死不承認。”
“就是,當爸媽的怎么教育的!”圍觀的人們開始竊竊私語來。
窮女孩哭的梨花帶雨:“真的對不起,我的媽媽患了癌癥,我拿你的鋼筆是想把它賣了,換點錢給媽媽治病,我沒有想到那是你最寶貴的東西!”她向富女孩鞠躬。
“你有困難早說呀!我可以幫助你,何必抵賴呢?只要你答應我,以后做個誠實的人,我就讓我爸爸為你媽媽捐款。”女孩從容不迫的說著。
“對呀,我也可以幫助你!”我從驚愕中反應過來,淡淡的說。
“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窮女孩泣不成聲。
“姐姐,我也可以幫助你!”
“我也是!”
“小姑娘,算我一個。”人們也紛紛做出反應
這件軒然大波終于過去了,窮女孩做的確實不對,如果她早早的挑明原因,也沒有這一樁子事了。
誠信,果然很重要,誠信,果然是人之本!
家風是一個孩子優秀的原因之一,因“孟母三遷”,才有了孟子的成就,因有“岳母刺字”,才有岳飛的威名!
如果沒有家風家教,這個社會又是怎么樣的呢?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樹苗,那么讓樹苗茁壯成長的就是水,就是肥,家風似水,家教似肥。
家風是一種素質,家教是一種教養。一個家庭,因有家風家教這棵參天大樹而幸福。一個家庭,因有家風家教這座巍峨高山而美好。
一個家里,每個人都要坦誠相待,大公無私。良好的家風,讓人成長,優秀的家教,讓人長大。
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讓祖國的下一代在文明中成長,只有這樣,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才得以傳承!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22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家風是一個重要的東西。我們每一個人,只有在一個好的家風下成長,才能有一個好的性格,好的品質,也在社會上受人尊重和喜愛。
爸爸媽媽總是說,要做個善良熱心的孩子。善良熱心這種事,從我的爺爺就開始了。在我很小的時候,幾乎被媽媽爸爸洗腦,總是告訴我為人應該正直,善良。
我家的地下室有輛破舊但是看起來非常富有故事的自行車,它的名字叫大金鹿。我們家跟這個大金鹿還破有一段奇緣。
爸爸說這輛大金鹿自行車是20世紀60年代來到我家的。是爺爺買來的,那時候爺爺還是解放軍其中的排長,很年輕。被派到地方后,為了方便,買了這輛大金鹿。那時候我們家是村里第一個有自行車的人家,在當時這輛大金鹿值個七八十塊錢,這可是算的上很貴的啦!但是千萬不要用現在的經濟水平去衡量那時這輛自行車的價格。那個時候買這輛車不容易,每家每戶一個月工資也就十幾塊錢左右,那時的大金鹿自行車可頂的上一輛現在的轎車。
鄉村,總是充滿了濃郁的人情味兒。爺爺是當兵的,很樂意幫助別人。這時候,我家的自行車也派上了用場,體現了價值。每當幾日一次的集會到來時,爺爺總是空著手去,滿滿當當的回來。其中大包小包的蔬菜瓜果,衣服鞋子之類的,大多數都是別人家的,爺爺每次都是先把自己的東西放下,再把別人每家每戶的送去,鄉親們覺得爺爺就是當時的活雷鋒。爺爺這個樣子,到有幾分像現在的快遞員。
那時候一有空,爺爺就輪流載著爸爸兄弟三個到處逛,走過大街小巷,走過小溪河流,走過顛頗石路。去感受大自然。后來爺爺又被派到了林場工作,自行車不得不成為他的生活必需品。雖然他離家里很遠,但是也阻擋不了爺爺的愛心。爺爺下班之后如果非常累,甚至有時候會吩咐爸爸兄弟三個給家人送東西,替她完成她自己沒有完成的工作。
關于這輛自行車,爸爸也跟它有很大的淵源。
爸爸在很小的的時候,就學會了騎自行車。聽爸爸說,他那時候個子還不夠,沒辦法一下子跨到車座上,于是就只能從自行車的橫梁下邊,把腿伸過去,懸空著屁股,歪歪扭扭的畫曲線。爸爸說他用這種方式學會騎自行車,需要很大的熱情和耐心,需要受很多次傷。那個時候也是先溜車,先推著車子跑,左腳放在地面上,右腳放到車踏板上,小跑幾步,接著就上去了。雖然我現在聽爸爸如此形容,我都覺得那個樣子很搞笑。當然,這其中,也是包含了現在的孩子體會不到的辛苦。
現在我也學會騎自行車了,碰到認識的爺爺奶奶或者叔叔阿姨大包小包行動不便的時候,我也會無私地上前伸一把手,把東西送到他們的家里。來繼承我爺爺,我爸爸的精神。
可是,現在這樣的人幾乎沒有了。
許多新聞報道,在路邊跌倒的老爺爺老奶奶,沒有人敢去伸出一只手,把她們拉起來。沒有人敢去伸出一只手,給予她們最基本的幫助。就讓她們孤獨的躺在馬路上。因為怕自己被訛,被告,害怕好心被當成驢肝肺。所以,現在的社會如此冷漠。大多數人本性都是善良的,為何不伸出你的手,拉他們一把。我能想象到,原來的'樣子。
原來的樣子就是,一個人摔倒,看到的人二話不說,放下自己手里的工作,立刻拉那個起來。問他,怎么了?沒事吧?多么簡單的小事兒,難道隨著時代的變遷,如此溫暖的精神就不復存在了嗎?現在社會發生的事還比如:有人買的水果,身上的現金撒了一地,有人像光一樣,就拿走了其中一部分。若有二十人在場,也就一人可能會幫那個人撿起來。可謂,現在一點也不溫暖。
而我,也真正明白爸爸為什么要給我洗腦,為什么給我講關于自行車的故事。爸爸的字里行間里,透出了他對原來的無窮懷念。這下我懂了,原來幫助別人,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不求回報,反而自己的心里映出快樂的影子。
我要感謝爸爸,教會了我一個看似小實際卻大的道理。讓我懂得什么是家風,我要把這份家風傳承下去,去啟示身邊更多的人——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
愿不久的將來,這份“家風”能發揚光大,也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23
最近讀了幾齊家、治國、平天下;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為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生活簡樸,他認為“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崇尚“儉”為林家之家風;曾國藩以為“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
優良的家風形成,往往是通過創立者的建立,和幾代甚至數代人的不懈努力,踐行而形成的,通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圍,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不斷地踐行,形成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最為直觀、最為直接、最為基本、最為經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家庭言傳身教的典范,鑄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為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彌漫于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惠澤于家庭的成員;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著家庭的進步與發展。傳統中國,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蘊厚重、有著濃厚文化氛圍的家風;這也是眾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標之一。
對于有著敦厚家風的家庭和家族,眾多人都是頂禮膜拜,心儀向往的,甚至渴望進入那樣的家族,成為其中的一員。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顯赫和長盛不衰、興旺發達的根本。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獨秀、鶴立于整個社會“圈子”,為眾多人,眾多家庭所效仿。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陰,趁早好好地讀書;懂得創業難守業更難,知難不難……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成長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積淀,在于勤奮努力,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明白勤為人生的第一要義,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努力……成長在擁有良好的家風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榮幸,能領先于他人及早地認知生活。這種家庭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思想豐富而多彩,有著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每天過得都會很有意義,日子里寫滿的是充實;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體之中時時處處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味道——溫文爾雅,一點也不顯低俗;舉止規范,處世豁達,通曉事理,光明磊落,總能順勢而為,有著大家之風范,絕不小肚雞腸;生活杜以儉樸著稱,不貪求奢華;誠信為人,表里如一,講究耕耘,注重過程,順其自然,不急功近利;從善如流,厚德載物。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一家之風范,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
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友善、和睦、民主、敬業、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處處可尋。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后世學習的典范。《國語》、《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
家風對于以家庭的發展和延續是至關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設發展的結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濃縮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會精神文明的細胞,社會和諧進步的脊梁,國家繁榮昌盛的前提和基礎。眾多的家庭需要創建家風的魂魄去支撐,去走出家庭家族曇花一現的輝煌,走出“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的生活怪圈。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為家庭的核心人物責無旁貸應該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千萬個家庭組合成一股強大的振興中華力量。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24
前不久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據權威機構統計,一個人一生的能力和做事原則,有60%以上來自于家庭教育,而道德修養的80%來源于家庭。起初,我覺得這樣的統計數據是建立在國外教育機制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國內的情況與之大相徑庭。因為很多的孩子上學之后,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和家庭的接觸時間要少于在學校時間;但是前不久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小事改變了我的看法。那是有一天學校放學的時候,孩子們的家長都在校門口等著接孩子,大部分孩子挽著家長的手,有說有笑的離開了學校,有一個孩子的家長剛接到孩子還沒走幾步就對孩子大發雷霆,甚至快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看到這種情況,我走過去了解情況,才知道孩子因為玩的時候,不小心把鞋子弄濕了,家長看到就罵孩子不小心,我出面勸解孩子家長,孩子也是不小心踩到水里了的,這個家長則不依不饒,繼續對孩子怒吼,孩子也被嚇哭了。看到這種情況,我耐心的勸解孩子家長,這時家長才吐露真情:原來在來學校之前,她和鄰居因為糾紛吵了一架,帶情緒來的,看到孩子又不聽話,因此生氣。
處理完這個事情之后,我細細回想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這個孩子是一個班級里比較活躍也較難管束的孩子——上課不能長時間集中精力聽講,輔導作業的時候經常心不在焉。正是家長暴躁的脾氣,缺乏耐心的做事風格影響了孩子的所作所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有樣學樣的時候,家長的行為極易影響孩子性格和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家庭和家長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
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家里的一些事。
我的家庭是四川達州橋灣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有著農村共有的謙虛和樸實,卻也有家庭獨特的勤奮、好學和崇尚知識的良好家風。它給了我面對生活的勇氣和動力,幫助我在成長的道路上直面挑戰,克服困難,使我人生的路在正確的方向上越走越寬。
記得小時候,老家的房子里有一幅字畫,是爸爸最喜歡的,那個時候,年幼的我,總喜歡花花綠綠的山水畫,并不喜歡那幅字畫,有一年除夕,我希望爸爸用新買的畫把那幅又破又舊的字畫換掉,但是爸爸卻把那幅字畫挪到了其他的房子里,并且給我說,他喜歡那幅畫上所說的,勤奮的人老天都喜歡眷顧和保佑,那個時候的我并不懂得那是什么意思,只知道爸爸很辛苦,每次從外面打工回來,爸爸總是忙著打理家里的里里外外,很少給自己休息的時間。直到后來,我知道那幅字是“天道酬勤”,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并且學著爸爸的樣子,用勤奮學習來踐行這句格言。
小時候的我和同齡的孩子一樣貪玩,每天都和小伙伴泡在一起玩耍,那時候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我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有一年寒假,天氣很冷,但我還是每天出去瘋玩,弄得手上長滿了凍瘡。爺爺看著心疼就再也不讓我去玩了。我哭著鬧著要去,爺爺沒法,在他的藏書里翻出一本連環畫,一邊哄我一邊說著書的好看,于是在他的`指引下,我的注意力成功地轉移到了那本書上,思維被他和書成功俘獲。從此之后,我喜歡上了看書,書中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跡使我產生了走出農村,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我至今還記得那是一本缺了封皮的《三國演義》,書隨很陳舊,但每個頁角都很平整,爺爺喜歡看書,更喜歡藏書,幾乎每年都會在舊書攤淘幾本書回來,每逢閑來無事,他就拿出那些書,躺在床上翻看。這時候,奶奶經常會打趣般的微笑著說,早看書早考上大學了,爺爺則一本正經地對奶奶說;“你懂什么,我們就是因為沒有文化,才會代代是農民,要走出農村,還得多念書啊!”后來,等我上了初中,留宿學校,每周回家爺爺總會對我說,到了學校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看看外面的天地。現在爺爺走了,我依然記得他當年看書的樣子,記著他說的那句話。
現在的我,即將有了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我會將這些事告訴我的孩子,告訴她爺爺曾經說過的話。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25
盡孝道,講傳承,一輩做給一輩看,一輩講給一輩聽,一輩跟著一輩學,一輩一輩傳家風。
是否覺得爺爺奶奶在家總是很孤獨?父母要上班,我們要上學,似乎我們一走,家就變得冷清了許多。自爺爺去世后,奶奶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她很少出門,也不怎么說話。我害怕這樣她會變得消極,便總勸她:“奶奶要是無聊,去廣場上跳舞,散散心吧。”奶奶卻不搭理我,被我說煩了就會小聲說:“我這個年紀身子骨跳不動了。”我也只得悻悻作罷。
我以為奶奶是自身性格就較內向,便只在日常做些小事來幫她,然后再投身學習。但去年過年時,我的思想與行為立刻轉變。我們小輩的孩子都拿著手機打著游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打游戲”。操縱的人物“死”后,我百無聊賴地抬起頭,卻看見奶奶靠在沙發上,似乎想要與我們說說話,又怕沒人搭理她。我的心里突然涌起心疼的感覺,忙放下手機,轉去問奶奶一些家常事,希望她開心起來。果然,奶奶似乎活力許多,興致勃勃地講起很多事。
奶奶講的話循環往復,問的問題也是些平淡、不招人喜歡的問題。但這一個個問題、一件件往事,都包含著對晚輩的關心和愛護,都是對晚輩的諄諄教誨。我一旦有不耐煩的心思,總是告誡自己——奶奶是把她一天積攢的話同我道來,她的聲音或許不那么好聽,可這些全都是愛你的“甜言蜜語”。自此之后,我基本上每天都要抽時間陪家人聊天。時間不長,但家庭的氣氛會變得十分和諧。我也會刻意“引導”奶奶多說些話,將她的煩憂傾倒。有孝才是家。“以孝為本而立人”,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知道、要記牢并付諸行動的一句話。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家風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風?”這些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家風。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后代了。這個壞名聲會一下子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愿意和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這家的子孫后代延續得更長,讓他們走得更遠!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家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
從小父親母親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婆、外公和舅舅一家與我們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從沒有因為家庭瑣事紅過臉,爭吵過,這在小區里傳為佳話。父親是壩上人,不喜歡吃海鮮,但對外婆做的紅燒魚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母親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父親吃紅燒魚的故事。那是父親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盛情款待給父親做了一大條紅燒魚,放了很多糖,父親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父親喜歡吃,以后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父親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后大多是聽外婆外公的,用父親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婆外公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父親母親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婆外公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父親母親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父親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父親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家風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26
說到家風,我認為一般優秀、良好的家庭所擁有的風氣是具有正能量的,也就是說,這些家風能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起到促進、積極的作用,也能使家庭的家長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但如果一個家庭的風氣并不具正能量,甚至負能量極強,那么這個家庭的孩子會把生活中的問題帶到學習上,長輩在工作中也會失利。所以說,一個好的家風,對一個家庭的和諧、家庭中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讓我擁有這些認知全部歸功于我的爺爺。
我從小因為父母的原因常年居住在我爺爺奶奶家,我的爺爺曾經是一個老師,所以他很清楚生活中的良好環境對于學習很重要,于是給我立下了一系列的家規。起初,我對這些家規毫不在意,認為只要應付一下就好了,可是我發現爺爺對這些很看重,無時無刻的再叮囑我要遵循這些家規,沒辦法,在爺爺的督促之下,我做到不違反家規。
但是,我當時作為一個孩子,又比較粗心,即使我刻意的記住家規中的每一條,我也經常犯錯。家規中有這么一條“吃飯必須保持安靜”,這幾乎是每一個家庭都有的一條家規,可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我無意中就把它忽略了。那是我還在上小學的一天中午,我回到了家吃午飯,我的奶奶一大早出去趕集了,中途碰到了朋友,于是收到了朋友的邀請去朋友家吃飯,這時的家里就只剩下我和爺爺了。午飯的時候格外得安靜,我甚至能聽見我和爺爺的咀嚼聲,這樣的氣氛是我受不了,之前奶奶在家時,電視總是打開的,我只需把注意力放在電視上就可以了,可今天奶奶不在,爺爺沒有看電視的習慣,飯吃到一半我也不好意思去開電視,于是我就想緩和一下這樣的氣氛。這時,我想到了上午在學校發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我立馬告訴了爺爺,本以為爺爺會哈哈大笑,但他只是微笑了一下,隨即臉色變的嚴肅起來,拿出“家規表”,指著那條“吃飯必須保持安靜”一欄,輕輕地說:“無關緊要的事吃飯時不要說。”我一愣,隨即就想,正是老古董。從那之后,那些家規我更是隨便應付,也許是因為我在和爺爺賭氣。不過,之后又發生了一件事,是我改變了對爺爺,對這些家規的看法。
那是我剛上初中的事了,那時我學習成績不錯,學習壓力也不大,爺爺便給了我充足的的時間娛樂,用來放松,這一代的孩子的娛樂方式自然是網絡,我也不例外,一到雙休日作業寫完,我就會打開電腦玩游戲,對此我爺爺也沒反對,因為我每一次都是把學習任務完成的才開始玩的'。那天是周六晚上,我玩著網絡游戲,這是爺爺進來了我的臥室,好像是在向我詢問明天中午要吃什么,但當時我正玩了個熱火朝天,根本沒有理睬爺爺,只是回答了一聲“隨便”,這可把爺爺激怒了,他砰的一聲把電腦的主機關上了,我一愣,看著爺爺沒有理解發生了什么,爺爺將“家規表”拿了出來,指著上面的一欄說,你自己看。我往上看,上面寫著,與人講話時必須對著眼睛,要禮貌。我明白了爺爺為什么生氣,因為我再一次不重視家規的行為被爺爺發現了,但是當時我比較叛逆,與爺爺大吵一架,認為即使我沒有遵循家規,也不能這樣。之后幾天,我都沒理爺爺,但是,我卻在默默地“監視”著他看,我希望找出爺爺不禮貌,甚至于違反其他家規的行為,然后再拿去與爺爺對證。不過,我發現爺爺根本就不會違反家規,甚至他的行為都不是刻意做出來的,而是不經意間的,也就是說,爺爺已經將這些家規作為習慣了,我還驚異地發現,一直以來沒有參加“家規活動”的奶奶也是如此。當時的我頓悟了,爺爺奶奶為了我的生活、學習和品德付出了這么多,我不應該與他們吵架,惹他們生氣。第二天,我想爺爺道歉并表達著我的謝意,爺爺聽后也是一愣,然后想著說,他和奶奶的這些習慣是老早就有了,他們當時就是這么訓練我爸爸的,而且爺爺又對我說,在爺爺小的時候,爺爺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太爺爺和太奶奶也是這樣對爺爺的。
因為這些家規,我的家風十分優良,而且我希望將這立家規的“傳統”延續下去,延續我們家的家風。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27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誠信、勇敢和勤勞。而在我們家,這能很好的體現出來。
誠信,是爸爸教給我的。還依稀記得,依稀還記得,那是一個驕陽似火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使地面滾燙滾燙的。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好像在說:“太熱了!實在是太熱了!”大黃狗呆在樹下,伸著長長的舌頭,“呼呼”地喘著粗氣。花草樹木都低下了頭,沒有半點精神。家中,爸爸塞給了我二十幾元錢,讓我出門去買個西瓜,看著屋外火辣辣的太陽,我有些猶豫。但是父命難違,我只好無奈的出門去買西瓜。
我朝著水果店的方向奔去。這時,我忽然聽見了一陣吆喝聲:“賣西瓜嘍!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嘍!快來買啊,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不要錯過呀……”我停下了腳步,看了看,原來是一位老爺爺在賣西瓜呀!西瓜攤上聚集了許多買主,我也湊了過去,挑起西瓜來。
西瓜挑好了,十分便宜,才花了十一元。我付完錢后,因為拎著西瓜,天氣愈發愈熱,我頂頭看了看頭頂的太陽,又看了看手中的十元錢,心里在打著鼓:到底去還是不去呢?最后我下定了決心,大不了買了雪糕再告訴爸爸,我鼓起勇氣,平復著心里的不安與忐忑,邁進了便利店。
一轉眼,就到了家。我敲了敲門,爸爸來開門了,我的心“撲通撲通”的直跳。我用顫抖的手遞給了爸爸錢和西瓜,爸爸嚴肅地問:“西瓜多少錢?”“額...十...二元”“那雪糕多少錢呀?”爸爸風趣地說。我一下子懵了。不禁大聲哭出來,爸爸又安慰我,并嚴肅說道:“做人一定要誠實!”我點點頭,以后再也不犯錯誤了。
勇敢是媽媽教給我的,從小到大,我從來都懼怕黑,仿佛黑夜中有什么妖怪隱藏其中,黑夜中的一聲一響都會令我寒怕。
那是個寒冷的冬天,我從奶奶家到外莊玩,媽媽在前面領路,我跟在后面。回來的時候,媽媽在前面越走越快,我都跟不上了,由于媽媽拿著手電筒,我周圍之剩下一片黑暗。終于媽媽找不著了。我小心地邁著每一步,生怕哪一步走錯,就會冒出一個孤魂野鬼來把我吃掉,突然,身后有“簌簌”的聲響,我猛地一回頭,卻什么也沒有。我有跑了幾步,哦,我嘆了一口氣,沒有聲音了。我一直在心里安慰自己,不要怕,世界上是沒有鬼的。可是突然躥出一條狗,又著實把我嚇了一大跳。終于我連滾帶爬地跑到了村口,遠處有一點淡淡的`黃暈的光,我急忙跑過去,發現自己到家了。
我歡呼起來,不僅是因為自己戰勝了黑夜,更重要的是我獲得了勇氣!
鄰居劉阿姨的壯壯是個調皮的小男孩,對各種體育活動更是情有獨鐘,那我們樓下的住戶便煩惱了。壯壯一會兒在樓上打籃球,一會兒踢足球,一會兒跑步……為此,樓上咚咚的響聲從不間斷,對我們正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急躁的我為了這件事一直耿耿于懷。
這天,我剛剛拿出作業本正準備做家庭作業,樓上那令人厭惡的響聲又按時響了起來。我怒火中燒,十分生氣,氣勢洶洶地拿上了家里的擴音器,帶著報復的心理來的了壯壯家門前,打開了擴音器,大聲喊道“王壯壯,你出來我要讓你體驗體驗噪音的破壞力!”我在心里暗笑:王壯壯,這次不敢出來面對我的制造噪音了吧!我的遐想被“嘭”的關門聲打破了!一個五大三粗的胖子出來了,和我展開了激烈的對罵。或許由于聲音太大,正在廚房做飯的媽媽被吵了過來。“梟悅,你在干什么呢?”媽媽瞪了我一眼,輕聲說。“他天天制造噪音把打擾我我正在教訓他呢!”我委屈地答道,說著我一腳踢在王壯壯腿上。這時,媽媽嚴厲地喝住了我:“悅兒,我們和壯壯是鄰居,應該是朋友,鄰里之間有一些打擾是很正常的事,一個寬容的人怎能因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呢?”我點了點頭,與壯壯握了握手,我們成了好朋友,以后壯壯踢球就在樓下踢。這就是寬容的力量。
這就是我的家風,一個誠信、勇敢、寬容的家庭。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28
第一件東西――感恩。你知道嗎?你的媽媽當初懷著你的時候每天晚上都要爬兩個小時的大橋,即便是夏日你的媽媽也沒有中斷過,甚至是淅淅瀝瀝的小雨也沒有放棄過,所以在所有人詫異你的媽媽生你的時候沒有受苦時,其實你的媽媽早就把苦吃透了。我很感謝你的媽媽,生下健康可愛的你,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家。你的媽媽是偉大的,當別人只哺乳半年時,
你的媽媽感冒嚴重時也不肯用藥,一直哺乳到你一歲零兩個月。這一年零兩個月里,無數個夜晚她都能第一時間把你的被子蓋好,立刻發現你發燒,這樣的警覺讓我難以想象你的媽媽對你是多么在乎,更讓我不能想象她的睡眠質量,但是,她堅持下來了!所以兒子,你首先要感恩的是媽媽。你喜歡打媽媽,媽媽是愛你的,她是最不忍心責備你的人,可是兒子,你打的不僅僅是媽媽,更是媽媽那沉甸甸的愛,兒子,你真的做對了嗎?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好好保護媽媽,更愛媽媽呢?今天,在家里你可以打媽媽,那么明天在外面,你動手打哥哥姐姐時又會出現怎樣的景象?是不是我們非要被別人揍一頓才知道打人是多么讓人討厭呢?我們的雙手是用來勞動的,是用來挖掘幸福的寶藏,而不是胡亂揮舞,更不是動手打人。無論是媽媽還是旁人,我們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他們在生活上提供的點滴幫助。
第二件東西――獨立。每當你跌倒時,你總喜歡躺在地上撒潑,等著長輩把你扶起來。兒子,如果你不會走路,不會爬起來,爸爸媽媽肯定爭著搶著把你拉起來,可是兒子你已經能夠自己站起來了,為什么還要學不會站的孩子呢?兒子,你要知道,人生的路總要自己走的,爸爸媽媽不可能永遠陪伴你。你已經快三歲了,一個三歲大寶寶應該能夠自己吃飯,跌倒自己爬起來,笑著繼續前行的路寫一封家書說家風書信作文寫一封家書說家風書信作文。還記得前幾天,你在客廳摔倒了,你沒有哭喊,自己堅強地站起來,繼續笑哈哈地玩耍,那時爸爸非常佩服你,感覺你真的長大了。男子漢就該是這樣,多笑少哭,堅強地向前!兒子,你知道嗎?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使現在依偎在爸媽身邊,你總會有走出家的那一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你不獨立,我怎么放心看你以后獨自進入校園呢?獨立是你今后必不可少的東西,你必須要學會它,當你真的獨立了,那時你一定是個了不起的男子漢。
第三件東西――文明。兒子,我們國家有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我們祖先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就是文明。古時候有一種人叫“原始人”,也叫“野蠻人”,這些人和現在的人區別最大的除了不穿衣服外,他們還粗俗、蠻橫無理,他們常見的交流方式是打架。為什么原始人沒有遺傳下來呢?說明他們某些行為已經不被社會認可了。你吐口水的.行為就讓我聯想起了原始人,但我相信我的兒子絕對不是野蠻的人,你只是還不懂。兒子,人除了感恩、獨立,還必須具備的是文明的品質。你一口唾沫吐出去不要緊,其他人就會用不文明來評價你,你會因為不文明而被社會隔離。爸爸不是嚇唬你,社會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所幸你還很小,這樣的小毛病也并不是經常犯,爸爸陪你一起改變好嗎?我們把吐口水換成握手怎么樣?當我們有新朋友時,我們可以和他先握握手,讓他知道我們的誠心誠意,然后讓我們和他做好朋友吧。
兒子你要記住,感恩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沒有感恩的人,站著也比塵土還要卑微;兒子你要記住,獨立是一個人的四肢,不能獨立的人,即使行走著也終會有倒下的那天:兒子你還要記住,文明是一個人的外衣,不文明的人,即使衣著雍容華貴,也掩蓋不了丑陋的靈魂······兒子,我希望你是個健康的人,更希望在心理上你也是是個健全的人,讓我們朝著這個方向一起努力好嗎?
其實,爸爸還想對你說很多很多,以后的路還很長,爸爸陪你一邊說一邊走。我們先嘗試著找找這三樣東西,好嗎?我相信,你會很快就找到的,兒子,加油!我們一起努力!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29
午夜,萬籟俱寂。因想著孩子老師布置的作業——談我的家風,已無法入眠。起床,點一盞星燈,朦朧微光,環屋輕繞;掬一杯紅茶,色美味純,香飄四溢。通過茶光,祖祖輩輩血脈傳承的家風,浮現在眼前。
爺爺的爺爺十年寒窗,博得些許功名,但因腿腳有疾,二十有余,仍未成家,偶得媒婆連哄帶騙,覓得一偏遠處書香門第小姐,爺爺的爺爺知道其隱瞞事實后,便違背傳統,親自上門遞上手書,曰:吾腿有疾,實告之;如不棄,必惜之。此小姐被爺爺的爺爺的誠實打動,變成了后來爺爺的奶奶,兩人一生都互愛互敬、惺惺相惜,真誠相待。于是誠實便由血脈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到了爺爺的父親,適逢亂世,家道中落,其孩子又多,難免吃不上飯,爺爺們偶爾不惜屈膝要飯,被爺爺的父親知道后,一頓毒打,被關三天,拒食。放出去,爺爺的父親問幾個爺爺們何故被罰?面面相覷后,大爺爺曰:男兒膝下有黃金。此后,爺爺們的一生都寧折不屈。于是骨氣便由血脈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爺爺是一名老教師,出生在1927年,成長于八年抗戰下,烽火年代,鑿壁取光,也不忘學習知識。走上教師崗位后,對子女的教育,遵循著老師對學生的管理,戒尺、罰抄,罰背式的灌輸知識,使叔叔姑姑們都比同齡人攫取了更多的知識,也感受了知識帶給自己的天翻地覆的變化。退休后更是自己提供場所,免費給村里的孩子們提供知識服務乃至給上不起學的`孩子提供學費。于是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便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到了我的父親。有一次到城里擺攤賣桃,有一阿姨,買桃時不慎掉到攤前50塊錢,2001年的50塊錢足可以買到我父親的半車桃子,我趁父親和阿姨不注意,踩在腳下,等阿姨走后,我興高采烈的拿給爸爸看,卻換來了一記狠狠的耳光,看著父親暴怒的眼神,我知道:不易之財不得,我追著把錢換給了阿姨。無巧不成書,就在那個阿姨走后不多久,老實的父親無意被買主掉換了100塊假錢,當我第二次的眼淚懸在腮上要滴落的時候,父親捏了捏我的腮,傻笑著:哭啥,吃虧是福!附近的幾個攤,主親眼所見,頗為感動,首尾相傳,都來買我父親的桃子。于是不易之財不得、吃虧是福也會由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雖然我的女兒還小,聽不懂語言的描述,但我們還有身教。有一次經過一個跪著要飯的老人身邊,讓女兒給老人5塊錢,女兒靦腆不給,我蹲下給老人把錢放到了碗里。第二次女兒路過,主動跟我要了一塊錢,蹲下放在了老人的碗里,以后只要碰到,女兒總是同樣的做法,并且學會了舉一反三:帶著女兒去書店買書,付錢后,服務員雙手把書遞給我,我正準備一只手去接,女兒在旁用稚嫩的聲音說:“媽媽你要用雙手接呀,這樣你跟阿姨才一樣。”其實我失去的連一頓飯的錢還不到,卻用行動讓孩子明白了什么是尊重別人,也把尊重當成了一種習慣,尊重便會由女兒的血脈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說到底,誠實、骨氣、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不易之財不得、吃虧是福、尊重等等就是種種家風,家風是一種匯集,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品格的傳承。突然想起《禮記?大學》中有一句話頗為經典,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家風不就是為一個家族正“心”嗎?心正后,自我才有了修養,家族才有了代代可以傳承的家風,家風便成了可以延續的血脈,并修繕了傳承之人的心靈。心不正而身無修,家必不齊,天下何治?將每個家的家風延伸出去,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的“心”正,匯成了一個國家的國風。國風因家風的匯集而強大,家風因國風的強大而驕傲。
一杯紅茶飲盡,手里的水杯在浮光的映照下,格外晶瑩剔透。作業已畢,終于可以酣然入睡。睡夢中成龍的那首歌《國家》壯闊的唱起:……國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國以和矗立,國是榮譽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國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個足跡,國與家連在一起,創造地球的奇跡……
心正、身修、方可家齊,后天下可治。
如此,中國夢,絕會夢想成真。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30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生活方式、文化氛圍。良好的家風能夠體現家庭成員的家教和素養,良好的家風能夠熏陶出有教養的家庭成員。
我就是一個在良好家風中成長起來的幸福孩子,爸爸媽媽雖沒有把家風寫在紙上,但是二十多年的耳濡目染,勤于鍛煉、態度積極、敬老愛老、終身學習這樣的家風已經深深的烙在我們每個家庭成員的身上。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好身體是干不了任何事情的。這是爸爸媽媽經常教導我們的話。爸爸每天堅持鍛煉身體,即使遇到下著小雨,他也會打著傘出去走一走,用爸爸的話說,習慣了,不出去走一走總覺得少點什么。每逢暑假在家,我每天跟著爸爸出去鍛煉,爸爸跑起步來腳下生風、呼吸自如,我則累的氣喘吁吁、腿如灌了鉛一般。爸爸教育我說,學校有操場,勤于鍛煉,對工作和生活都有好處,爸爸的話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工作后,我離開了家,雖然沒有爸爸的陪伴,但我會堅持鍛煉身體,偶爾早晨不想起來時,我的腦子就會閃現爸爸的話:孩子,別忘了堅持鍛煉呀!我也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我的學生們,凡事要勤,勤于鍛煉、勤于學習、勤于思考,腦力和體力相結合,才會慢慢成為新時代的好少年!
好的家風不僅體現在勤于鍛煉上,還體現在遇事之后的積極態度上。在我家,幾乎聽不到抱怨的聲音,爸媽經常給我們說:遇事不抱怨、不埋怨,積極面對,總會有辦法的。爸爸媽媽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三個月前,爸爸的公司進入了開業四年之后的瓶頸期,面臨著某一部門挑大梁的.員工跳槽的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公司有可能會遭遇破產。那段時間,爸爸的心情極差,但是他從不在家里抱怨,總是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他到處找比他能力高的人出謀劃策,最終找到兩全其美的辦法。爸爸用實際行動給我上了最好的一課:用微笑面對困難,用行動解決困難!如今,我也走上工作崗位了,成為了我兒時夢想中的人民教師,我一直牢記爸爸的14字教誨并一直用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我第一年當班主任時遇到了這樣一件事:期中考試后,一名班里孩子的爺爺拿著孩子的試卷來找我說,我們孩子在二年級時,一直都是前兩名,都是別的孩子的榜樣,這怎么到了三年級成績退步成這樣了。我安撫好家長的情緒之后對家長說:既然事實已經這樣了,請您給我一段時間觀察、了解,我們共同努力找到解決辦法。事后,我找班上其他孩子了解這個孩子平常的表現、找她平時去的輔導班老師了解孩子那段時間的表現、找孩子談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后,我知道了孩子退步的最大原因是因為他長期不和爸媽一塊生活,缺乏父愛母愛。從那之后一方面我與他的家長溝通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一方面每天放學之后給他補半個小時的功課,這樣堅持到期末,孩子果然考到了他該考的水平。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深深的影響著我,在孝順老人如此濃厚的家庭氛圍里,我們小一輩也是緊跟爸爸媽媽這一輩的步伐。奶奶在大伯家生活,每次放假回家,我們姐弟三個都會第一時間去看奶奶,聽她給我們講那些兒時的事情。奶奶75歲了,有時候明知道是奶奶的不對,但我都會處處順著她,因為我知道百孝順為先,人老了就應該愉快的安度晚年,這也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職責。弘揚孝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是每一位中華兒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爸媽從一名種地的農民,變成一名創業者,我想這和他們的學習是分不開的,從別人身上學到為人處世的方法、從商學院課程學到管理方法、從手機網絡學到很多雞湯,爸爸經常告訴我的是:既然當一名老師,就要努力做一名有學問的人,鉆心研究所學專業,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多學習多讀書,多向老教師學習教學方法,積攢教學經驗,爭做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的人民教師。在工作之余,我會認真學習教育方面的書籍、深入研讀課標、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
這就是我的家風,普普通通,沒有古法門規,沒有人生大哲理,卻讓我明白如何做人,讓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充實。我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耳濡目染,一點點成長。我會繼續堅守這份家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優良家風傳承者!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31
如果家是一處草地,家風就猶如滋潤幼苗的雨絲;如果家是一座花園,家風就猶如吹開小花的微風;如果家是一片天空,家風就猶如點綴藍天的云朵。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傳承至今。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人,就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而這些,則體現在家庭的整體風貌上,每個家庭獨有的風尚,就是家風。
在我家里,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明確過我家的家風家規是什么,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體現著我們家的家風。
記得有一次,媽媽讓我去超市買鹽,給了我 5 元錢,我拿了鹽,去付錢。收銀員阿姨找給了我一角錢,我滿不在乎的塞進口袋里。到了家,我摸了摸口袋,發現了這一角錢,便心想:反正這一角錢也買不到什么東西,扔了吧。我便來到垃圾桶邊,拿出那一角錢,毫不在乎的扔進了垃圾桶。這時媽媽沖過來對我說:“為什么把錢扔了?”“一角錢而已,又不能買什么東西。”我說,“孩子“滴水能把石穿透”“積少成多”十個一角就是一元,一百個一角就是十元,你雖然現在只扔了一角錢,那你以后就有可能扔一元、兩元、五元、十元等等!”媽媽
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我羞愧的撿起了那一角錢。
記得那天天下午放學,走到小區門口時,我看到一個紫色的錢包,打開一看,還有幾張百元大鈔呢!我把它拿到家里,回房間趕緊關上門,生怕爸爸媽媽發現。我正苦惱這錢包的去留,腦海中響起了“小天使”的聲音:“小主人,丟錢包的人一定很著急,把錢包還回去吧!”忽然又響起了“小惡魔”的聲音里面有錢呢!可以買你喜歡的玩具,留下吧!”,他們的聲音在我的腦海中回蕩。忽然我又想起了媽媽曾經說過:“誠信是做人之根本,做亞之基。”于是我毅然的將錢包交給了媽媽,媽媽看到后說:“孩子你做得對,做人著做事都要講究誠實。”聽了媽媽的話后,我恍然大悟,以后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了。……
這些文明家風一直伴隨著我,并幫助我成長,它讓我養成了好習慣、好品質,節儉、拾金不昧、誠實……這些都與長輩平時的教育有著密切關系。
在這里,不難看出家風是仁慈的、寬厚的,而家規往往是嚴厲的,家風和家規對一代又一代人的影響是十分久遠的。
據說,在美國康乃狄克州有個叫加納塞·愛德華的人,由于他建立的.講究道德、注重修養的家風,使得他的家族在長達兩百年的時間里,八代人中沒有一個人被關、被捕、,被判刑的。而同一時期,在紐約
州的馬克思·朱安家族,由于家風敗壞,一百年的時間里,竟有三百多人成了乞丐,四百多人酗酒死亡,六十三人被判無期徒刑,七人被判死刑。這可見家風和家規具有一定的傳承性,它可能影響到幾代人,要想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不能不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家風和家規。
我一直在想,如果樹立優良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傳遞“正能量”,那么我們的社會風氣才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才會更加的繁榮昌盛。
歷,很多有作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風。譬如“勤奮、儉樸、求學、務實”這是晚清重臣曾國藩的家風,一直為曾家后人所傳承;“做自立、誠實孝敬和正直的人”是劉少奇的家風;“仕官不可常,不仕則農,無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的家訓和家風;“守法、低調”是鄧小平的家風;“不經商,不賺錢,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則是開國領袖 x 家風。……
讀了這些大人物的家風,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個啟示—家風的特征:家風必須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否則不能稱作家風。
家風是一條我們應該時刻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立足,有了它,我們才可以生長得更茂盛,有了它,我們才能讓天空變得更加美麗讓我們一起,銘記家風、弘揚家風、傳承家風,為自己的人生
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一個有素養的棟梁之才!要實現五十六個民族合為一股振興中華的力量!要傳承中華五千年來的優良品德!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32
一個好家風是照亮你前行的明燈;一個好家風是幫助你前進的階梯;一個好家風是教授給你知識的老師……我的家風是:做事利索、誠實待人、樂于助人。這三個家風一直伴我成長。
先由我來介紹一下我和我的家庭吧!我叫杜欣怡,我有一個對我比較嚴厲的媽媽,和一個風趣幽默的爸爸,最近還添了一個可愛的弟弟,我們一家四口過著幸福的生活。我是一個性格多變的女孩子,我身上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拖拉了,做事總不利索。而我的媽媽就十分注重我這個缺點,經常在我耳邊念叨,有時還為此生氣。但我的爸爸就不一樣了,他可非常隨意,只要媽媽說我,爸爸都會“俠義相救”,總是以一句“我還小”來解決問題。
所以,接下來就讓我來介紹我家第一個家風:做事利索。我的媽媽就是一個辦事利索、“雷靂風行”的人。媽媽總是教導我要做一個辦事又快又好的的人。媽媽是這樣教我的,也是這樣做的。我這個人很沒耐心,特別是在做手工時。
在去年父親節的時候,我想準備個賀卡和一封信給爸爸,我把賀卡設計得漂漂亮亮的。我還把自己心里想對爸爸說的話與我對爸爸這么多年照顧我的感謝都寫在信上面。接著,我就開始用己有的材料做賀卡了。我先滿懷興奮地做卡片,再寫上“父親節快樂”,然后在旁邊畫些漂亮的圖案。接著,我再來用紙折一些小花小草貼在卡片上。可是,因為我手不靈巧,滿懷期待做出來的荷花的樣子卻十分難看,但我沒放棄,依然又做了幾次,可是結果還是一樣,我越來越沒耐心,“啪”地一下,我把桌子上的東西全部往地上一摔。
媽媽聽見聲音馬上過來了,我便把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訴媽媽。沒想到媽媽聽了卻哈哈大笑:“你呀,真是辦事慢效率低呀!”說完,媽媽就把地上的東西撿起來,用一個小紙開始折起來,一會兒的功夫,媽媽折出了一朵小荷花,而且做得很好看。接著,媽媽就一別折一邊教我……就這樣,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終于做出了好多朵不同而且好看的花,并且完成速度也很快。通過這件事我也知道了自己辦事沒耐心、拖拉的缺點。我也一定要以媽媽為榜樣,努力改掉我的這個缺點。
上面就是我家第一個家風:做事要利索。但是別急,我還有兩個家風沒介紹完呢!
我的老爸是個風趣幽默的人,愛開玩笑的人,只要他在家里待上一秒,我們家都是歡聲笑語的。可是,爸爸在工作上卻是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而且,爸爸非常樂于助人,經常幫助和我們一棟樓的鄰居們。
有一次,我們家樓上的鄰居家的廚房管子堵著了,一直漏水,就請爸爸幫忙,爸爸豪爽地答應了。爸爸在家找好工具就去鄰居家修管子了。可是沒想到,這管子堵得可厲害了,爸爸在那又是擦呀,又是掏呀,又是掃啊,在那忙得一身大汗,搞得我家管子堵了一樣。爸爸在鄰居家修了幾個小時,到吃晚飯時才修好,鄰居要給爸爸錢,可是爸爸卻說:“沒事,這點小忙,幫是應該的……爸爸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心里,但我的爸爸就是這么一個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的人。
接下來,就請大家聽我介紹我家最后一個家風:誠信待人吧!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品德高尚、誠實守信的人,而且答應別人的事從不會食言。我作為他們的女兒,就更應該做一個有誠信的孩子。有一次,媽媽買了幾個蛋讓我拿到家里來。我一回家因為太急了便把蛋往地上一扔去換鞋。
可是,就當我要把蛋放到冰箱里去時,發現因為我剛剛那一摔,破了幾個蛋了。我一嚇,怕媽媽發現被罵就把那幾個破蛋扔了,再把幾個沾了蛋黃的好蛋用水把蛋黃沖掉,以免被媽媽發現。這時,媽媽回來了,她先習慣性地看一下冰箱。忽然,媽媽發現少了幾個蛋,便問我:“蛋怎么這么少?”
“我……我一打開袋子就是這么少。”我結結巴巴地回答。
“啊,你下去問一下超市的人是怎么回事,怎么會這么少。”正當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時,媽媽注意到了雞蛋上的水珠,好像是已經全都知道了。只聽見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覺得我在乎的是這幾個蛋嗎?我在乎的是你品德上的不誠實呀……
這就是我的三個家風:辦事要利索、樂于助人、誠實待人。這三個家風一直引導著我前進,一直在改善我身上的缺點。好家風伴我成長!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33
今年早春去揚州個園游玩,在園中讀到兩副對子:“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后有良圖,唯儉與勤”、“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駐足楹聯前,細琢慢品,思緒遐邇。30年前,我出生在蘇北的一個農民家庭。父母都只上到初一,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始終有個信念就是一定要讓我堅持讀書,不管自己多么苦,讓我讀書的想法從來沒有動搖過。也正是如此,在他們的培養下,我研究生畢業后,在蘇南城市工作、成家,終于走出了農村。
說到家風,我想,重視教育、相信知識、堅持讀書之風就是我們家最大、最好的家風。
父親比我大二十一歲,我上小學時,父親才二十多歲。二十多歲,在農村還是玩心很重的小青年,但父親每天下工或干完農活回來都要檢查我作業。有一次,父親給我檢查出來一個錯誤,可我怎么也找不到橡皮,父親起身走到屋里拿來他的橡膠底帆布鞋,照著我的作業本就擦起來,鞋底的橡膠哪里擦得干凈呢,父親看看我,“將就一下,快寫吧......”然后又語重心長地對我重復那句陳詞濫調:“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父母的督促下,我以全鄉第二名的成績進入中學,并獲得了鄉里的“戴氏獎學金”。
初三時我學習懈怠,中考沒能考上縣一中,父母很失望。中考之后,我的同學有一半都下學打工了,那時候鄉里面有小廠子,下學就可以幫家里掙錢了。父母不知道我到二中能不能考上大學,但他們知道農村孩子的出路只有讀書,無論如何也要讓我上學。父親帶我去高中報名,我們爺倆分別騎一輛自行車,來回不少于八十里路程,中間還要在渡口等船渡河。正值盛夏,我們一路沉默,騎了好幾個小時,返程的路上,父親車胎氣不足,那輛車車座又低,我看到他向前伸著頭,弓著腰,騎得很吃力很吃力,那一幕,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高考成績出來了,我只考上了一個地方師院,很多人跟父親說,那種學校上也沒什么意思,出來也找不到工作。那時候我們鄉里新興了一些板材廠,只要肯干,也能掙一百塊錢一天。孩子多的'人家,孩子早點下學打工的,一兩年光景,都翻蓋了樓房。那兩年也正是大學生擴招的時候,確實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這種情況下,父母的周邊環境充斥著“讀書無用論”、“越讀越窮論”。但父母依然堅信,上大學肯定有用。父親說自己不知道上大學是什么味,到孩子這代,一定要上大學。
本科畢業,我順利地考上上海一所“985”大學的研究生,父母經常感懷,沒想到自己也能培養出研究生,他們真心為我感到光榮。他們給我打電話說:“只要你有本事,就一直讀,讀書的人結婚晚點沒關系,我們不急。你好好讀書。”其實我知道,父母覺得我只要有學上,只要能一直能往上面讀,總是沒錯的,讀書是無止境的,能上到哪就上到哪。
研究生畢業我如愿進入體制,幸運地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父母甭提有多高興了。過年回家團圓,飯桌上,話題聊到上學讀書的事。母親首次透露,父親讀了三個初一,第一年因為中耳炎復發休學,第二年因為成績差留級,第三年沒上完就下學不上了,自己講完哈哈大笑,我們也跟著笑起來。然后又講自己記憶猶新的數學題:“方小麗,笑嘻嘻,挎著雞蛋去趕集,張三買了一半多兩個,李四買了剩下的一半多兩個,還剩五個,問一共有多少雞蛋?”母親停頓了一下,看看我們,一臉苦笑,“你說,我哪知道有多少個啊!擺弄不清,別煩了,不上了。哈哈哈哈哈哈......”笑地是前仰后合,大家也跟著笑地前仰后合。
然而,我不禁陷入沉思,父母也就上了幾年的學,受教育程度不高,卻始終堅信讀書有用,讀書高人一等,讀書改變命運。我是多么幸運啊,能有這樣認老理、認死理的父母。感謝你們,我的父母。如今,我已將“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這句話寫成書法作品懸掛在我的書房,以后我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將我們家這種重視教育、相信知識、堅持讀書的優良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34
"家風",一般指一種由父母或祖輩提倡并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范家庭成員的風尚和作風。家風是一個家庭長期培育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家風是家庭成員道德水平的集中體現。家風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約束其成員,又能促使家庭成員在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氛圍中不斷發展。
說到家風,就令我想起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中各種花樣的嚴肅家風。我覺得就是一個字嚴,兩個字苛刻。雖然小時候不懂得各家各戶這么做的原因,現在想一想我也能猜到許多。在我家,雖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家風,但卻在做事中隱藏著剛正不阿、積極向上的家風。
中國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吃飯不能拿筷子敲碗的習俗,小時經常覺得好玩會這樣做。但是每次都會被家人制止,告訴我和弟弟說太吵了,而我們只覺得好玩還是我行我素,爸爸就會做出一副很生氣的樣子讓我們乖乖吃飯。一直到后來,我才知道為什么不能這樣做,當然也有很吵鬧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他們謹記著祖祖輩輩的傳統。
從小家里都做生意,我也跟著父母看到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有一次偶然知道有人賒賬,還總是去要一次不給再要還是不給,我就很生氣,覺得他們太不近人情了也很不講信用。畢竟要了很多次而且離我們家還很近,爸媽還給他們留足了面子。現在越來越明白父母的做法,留著那一份情面,不去戳破。
其實生活中我們的家風并沒有用語言去說出來,反而更多的是身體力行,父母做出榜樣示范。從小事情到大事件無一不透露出每個家庭的家風。一個細小的.動作就能看出幾分,不用過多的語言即可。
小時候,偶遇下雨天回家,總有爸媽接送,有時顧不上就要自己冒雨奔跑一直到家。路上有時會遇到好心的學生家長,避免我被雨水淋濕。可是我總沒有那么好的運氣,每次都遇到,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淋著雨回家的。經過這幾年的時間,我發現身邊的人越來越有素質,越來越講文明,哪怕是不認識也會借你一把雨傘,等到空閑時再來歸還。有一次,天氣變得很突然,晴空萬里的天說變就變了,狂風暴雨接踵而至,路兩邊的大雨傘都被刮飛或者壓倒。很多好心的商家都讓路人留在自己的店里躲避風雨。這一躲就是兩三個小時,想著天氣這么差大家都想趕快回家,看看家里的情況。于是,雨不再那么大、風不再吹的時候大家踏上了回家的路,我看到原來并沒有帶雨傘或雨衣的人都有了雨傘和雨衣。看來大家真的改變了,素質越來越高了,我很開心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
家風就是在一件件事情中體現出來的,不需要那么多語言的表達。
小時候,在剛剛開始叛逆期時,弟弟喜歡上了去網吧打游戲,甚至一晚上都不回家。每天放學總是無影無蹤,我就會變身警察挨著每個網吧去找他,即使是天黑。由此我對弟弟也是很厭煩,不想出去找他。每次被生拉硬拽的帶回家以后,都有一頓打等著他,雖然他也知道可總是管不住自己。爸媽總覺得上網很不好,讓他變了許多,不再好好寫作業,也不好好學習,不幫家里人干活,而且還學會了一些不好的習慣。爸媽很生氣,每天都會跟他說怎么做,只要不按照要求做,不是說就是打。可能這就是古代的不打不成器把,也是不想讓他的路變歪了。每次聽到弟弟的哭聲我也很心疼,不再怪他出去玩,可是卻看不到她的改變我也很著急。當時只是以為爸媽這樣做也是別無他法了,舍不得卻不得不做。每次打過他心里也難過也害怕把他哪里打壞了。
在這些事情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家風的存在和什么是家風。家風,如同一個人有氣質、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可以將家風理解為家庭的風氣,將它看作是一個家庭的傳統,是一個家庭的文化。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 篇35
家,就是無論你多晚回家,總有一個人亮著燈在等你;家風,就是無論你身在何處身居何職,總有一股力量在引領著你溫暖著你保護著你。
——題記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歷來重視家教,“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正是在這種成長環境中,我們體會著父母的言傳身教、老一輩的諄諄教導,在生活中學到了很多。
我的家庭是幸福的四口之家,在這個家庭中成長,從咿呀學語的小嬰兒到現在已初為人母,身為人師,伴隨我的就是在父親從小到大的教誨。
父親老實憨厚,性子溫和,待人和善,他的一生平淡無奇,卻讓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吃虧是福。
那是家里剛建好房子的時候,一家人喜氣洋洋,圍坐在一起,一向不善言談的他開口說:“房子總算建好了,是件好事啊!”我能聽得出他語氣里帶著的釋懷與喜悅。
房子是建好了,但麻煩事接連而來了。下著傾盆大雨的那天夜里,窗外電閃雷鳴,感覺就像的什么大事就要發生一樣。“咚,咚,咚!”,“開門啊!”一陣敲門聲和叫喊聲打破了小屋里的寧靜。父親連忙起身,打開門,笑臉盈盈地說道:“快快快,進來坐,外面還下著雨呢!”我探身一看,一個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正氣勢洶洶,一臉氣憤地站在門口。“咦,這不是前幾個月出去打工的隔壁老張嗎?”父親見他不肯進來,十分不解,“老張啊,有什么事進來說吧!”這時,老張揚起鋤頭“嘭”的一聲,大聲喊到:“別裝樣!你知道我來是做什么的!”父親見狀連忙揮起手,想拿開那把鋤頭,老張仍是不肯讓步。這時,母親走過來,端著一杯茶:“老張,你這剛回來,累壞了吧!進來吧!”老張這才皺著眉頭,端著茶,大叔走進客廳,憤憤地說:“嫂子啊,你們建房我不管,但你們不能占到我家的地啊!我還打算開幾塊菜地啊,可你們都不跟我說一聲,要不是我家里人告訴我,我還不知道呢!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啊!”父親坐在他對面,愁眉不展。母親一聽這話,不樂意了,“你這話可就笑話了,我家的房子都建在自家的原地,哪里占到你家的地發啊?”隨后,爭吵聲越來越大了,誰也不肯讓步。老張情緒越來越激動,“嘭”的一拳,打在父親臉上,母親慌亂了,父親踉踉蹌蹌站起來,說道:“老張,這件事沒跟你商量,算我們不對,我們會給你一個交代的。”老張想起剛才那一拳,不禁有些不安,便扛著鋤頭朝門外走去,臨走時,父親遞給他一把雨傘。雨夜,又恢復了平靜。
“我說你這人怎么那么傻呢?明知不是我們的錯,那地也不是他們家啊!”母親氣不打一處來。父親抽著煙,語重心長地說:“老張也是苦命啊!身子不強壯,老伴又走得早,老母親一個殘疾,還有一雙兒女也得靠他。更何況,那地的確是有他一半的。”
第二天,父親決定拿三千塊錢“登門賠罪”。可老張像是明白了昨晚做提不對,怎么也不肯收下,他說:“大哥,昨天是我不對,太魯莽了。這錢,我不能收,你家有喜事還被我弄得尋么不開心,我要是收了,還有良心嗎?”父親笑了,不再強求。老張又拿出那把雨傘,說:“這把雨傘早就把我的怒氣與不滿全都消融了啊!”父親收下雨傘,往外走去,大聲喊到:“老張,今天晚上來我家吃飯吧,咱倆好好喝一回!”“好!我一定來!”
那之后,我們兩家關系越來越好。父親的一天知道同學排擠我時,對我說:“閨女,吃虧是福,你要懂得隱忍,懂得從他人角度來思考,也要看自身不否有需要改正的地方。”于是,我也學著去改正,去接受、容納他人,漸漸地我也體會了父親所說“吃虧是福”的.真諦。
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父親的言傳身教伴著我成長,這種積極健康的家風家訓早已融入我們生活,無論我走到哪里,身在何方,家風就像一根細細的繩子,這頭牽著我,那頭牽著我的家人。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因為家風而凝心聚力,把那種閃光的溫暖的光芒代代相傳。
【最新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相關文章:
我說我們的家風家訓征文02-08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精選10篇)01-11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1-29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作文01-15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故事06-03
我說我們的家風家訓02-19
我說我們的家風家訓05-27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優秀06-02
我說我們的家風家訓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