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匯總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站在小城的屋頂,我看清了天上的月亮。普定的八月天氣晴朗,月亮如月餅一樣,早就擺出來了。但是,我只看到了街上的月餅,卻沒有見到天上的月亮。游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我抬頭看天,除了小城的屋檐,就是桔紅的燈光。再過兩天,就是中秋節了。這個夜晚,我也不知道為何會爬到了屋頂之上。月亮不圓,像一個被咬過了一口的月餅一樣。
席地而坐,月亮正從一朵云彩里穿過。橋頭離城不遠,就八公里。橋頭的大院壩里,孩子們這樣唱:
月亮婆婆
點點喲喲
張家吃酒
李家唱歌
我從來沒有指過你
你不要割我的耳朵
中秋節就要來了,有一個男孩,一邊唱著,一邊想著,八月十五偷老瓜(南瓜)。
橋頭的八月,沒有月餅,只有老瓜(南瓜),掛在房梁、溝埂、河沿,或是躲在苞谷叢林,黃的,青的,或青黃相間;大的,小的,長的,圓的,各式各樣。小時候,上山看牛,就下地找瓜,在村子周圍走動,就東張西望地覓瓜,甚在小河里洗澡,也認真地注視著河沿上。
村東的江家門前,干爹家就住那里。他是一個能手,集木匠、石匠、廚匠為一身。幼時,母親算命,說要給我找會木匠、石匠、廚匠等等手藝的匠人當干爹,這樣才能保住我的性命。于是,他就成了我的干爹。
橋頭小河從東流向西,竟在江家門前拐了一個彎,小河漲水,那里的河岸就要遭殃,大塊大塊的泥土被水沖走后,干爹像是感到了危險。枯水時節,他就到大屯坡去運來石頭,從河底砌上來,那年,江家門前的保坎砌好了,他就在保坎壟起的泥土上栽起了瓜果之類的菜蔬。
那年八月,干爹壟起的地里生出了一個水桶瓜(因瓜長且大,像擔水的水桶,村里人稱之水桶瓜),高高地掛在河坎上。那瓜離路有幾米高,且那保坎不易攀附,只有從河里,方能摘到。那時,對于那個水桶瓜,遠不止一人想偷了。可是,偷那瓜得有勇氣。小河從橋頭穿村而過,洗澡本就是村里孩子們必學的游戲,且人人武藝都高。然而,孩子們都曉得,鬼總是在晚上出沒,大白天都鬧過鬼,何況是晚上。老人們說,鬼是一陣風,來無蹤,去無影,橋頭小河,孩子們是看過自己的伙伴如何讓河鬼拉走了的。于是,晚上下水,誰都免不了怕那河鬼把自己拉走。
記得,那年月的中秋節,孩子們是很難吃上月餅之類的食物。中秋雖是收獲了,但是,父母親都忙得顧不上吃飯,更是來不及把那苞谷等糧食背到集市上,換些錢來買餅子。于是,父母親就把剛收到家里的葵花、花生倒進鐵鍋里,然后放到灶火上去炒熟,裝在蛇皮口袋里。這天晚上,孩子們的衣袋里都是滿滿的,你見到我,我見到你,都彼此交換各自的食品。也不知道八月十五偷老瓜是否與此有關聯,在橋頭長大,不要人教,不要人提醒,每到八月十五,孩子們就遍地偷老瓜來煮吃。
在記憶中,總是忘不了那天晚上。貓松膽子大,他從牛滾塘下河,游到了江家門前,把那水桶瓜摘了下來。我們來到華中家,我們先把瓜皮刮了,然后把瓜切開,掏出了瓜籽,把瓜切成一托一托的,再和著糯米,放進了鍋里煮成了老瓜稀飯。記得,我吃了三碗,華中吃了兩碗,貓松吃了三碗……一個個像狗一樣,吃得舔口舔舌的。
八月十五好偷瓜,八月十五這天,無論是誰家的瓜被偷了,只能啞巴吃黃連,斷不能生氣或是罵人的。干爹自是知道這樣的村俗,八月十五臨近了,他依然不摘河坎上那又長又大的水桶瓜,讓我們偷了去。多年以來,每當中秋臨近之時,我禁不住想,干爹為什么不摘瓜呢?前年清明,他去上墳,摔了一跤,就沒有起來了。然而,如今的橋頭,每到八月十五的時候,許多人家的老瓜雖已熟了,但還是不摘回家。
月光下的橋頭,會是啥樣?月亮看見了,我只看到月亮,只有那安織路上的車輛,你來我往,不是嗚嗚咆哮而過,就是把秋風掀倒在了門窗或是廣告牌上,砸得秋風呼呼作響。李白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蘇東坡說:“人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小時于月亮,除了那些童謠,就是八月十五偷老瓜了。長大了,離開了橋頭,除了童謠和八月十五偷老瓜,還多出那些古人說給月亮聽的話。
白天剛回了一趟橋頭,給父母親送了些月餅。父親親在袋子里挑三撿四,拿起這個捏捏,又拿起那個試試,他說,自己沒了牙齒,我買的硬了些。母親說,她怕吃月餅,前年對門寨子的王舅媽,就是吃月餅出了事,屙血死了。我低著頭,沒有說話,我不知道,自己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八月十五,我是回不了橋頭了,即是母親炒好的葵花和花生,或是遍地長滿了老瓜,那僅是一種守望。
月亮不圓,像是被一個調皮的孩子咬了一口。兩天之后,中秋就如約而至,那天,月亮就圓了,當然,它很快就走了,走了一年之后,它又會回來。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這詩句中說的“中秋”,指的就是婦孺皆知的中秋節。
在我國,一年之中與歲時有關的節日非常多,而中秋節是人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詩意的節日。中秋節還有八月半、團圓節、月夕待一些別名。因為中秋節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二分之一,俗稱“八月半”。因為中秋節人們有邀請親朋好友夜飲玩月的習俗,又有媳婦歸省至此日必還家的俗規,且以圓月為象征,稱中秋為團圓節。又因為傳說唐明皇在這一天夜游月宮,便稱中秋為月夕。至于什么時候才開始有中秋節,文獻上找不出答案。古時專門記述歲時節令的專著《荊楚歲時記》中唯獨沒有關于中秋的記事。就連唐代成書的《初學記》中也不見關于“中秋節”的文字。
關于中秋節的來由,前人大致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中秋與秋社有關。周云錦、何湘妃合撰的《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中說:“或許是因為我國是個農業國家,家事和季節有很大的關系,古人在播種的時候,就祀土地神祈求豐收,而在收成時也祀土地神報告豐收,答謝神祗的護佑。前者叫做'春祈',后者叫做'秋報'。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節,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很可能中秋節,就是'秋報'的遺俗,經過后人踵事增華而漸漸盛大起來。”另一種說法認為中秋與古代的祭月風俗有關。今人徐杰舜、陳順宣合著的《中國的風俗》一書中說:“中秋節的起源可能與古代對月的原始信仰有聯系。我國古代神話中有女媧捧月的故事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禮記·祭法》中就有'夜明,祭月也'的記述。秦漢之前的禮儀中,就已經有秋分之夜,天子到國都西郊月壇祭月的規定,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場所。從唐詩寫中秋的詩中,已看到當時已經把嫦娥奔月神話故事與中秋賞月聯系在一起了。到宋朝,節日活動已很盛大,南宋時杭州因為中秋賞月,'此夜天街買賣,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曉不絕。'”
吃月餅
閑秦再思《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日吃月餅,味道極美,他聽到新科進士的曲江設開喜宴,便命御廚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關于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贊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后粘貼在餅面上,后業干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這無疑是漢民族的一種民族心理的反映。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里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反蒙復國。浙江溫州一帶稱這種月餅為"三錦",按當地方言的諧音就是"殺緊"。這大概就是今天月餅外常貼上一張紙的由來。
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說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后的巔峰。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并未滿足,于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樹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那時每到中秋,不管生活如何拮據,父親都會去集市買三五斤手工制作的月餅。青紅絲,五仁,棗泥,形狀各異,手工制作雖然粗糙,卻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童年時,我是喜歡吃月餅的,每次都是姐妹里分到最多的那個。每年的中秋,我都會依偎在二姐的懷里,揚起小小的頭,伸出瘦弱的小手指著天上的月亮,纏著二姐給我講中秋的故事。其實,二姐也是懵懂的,家中條件有限,讀書很少,她只告訴我,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是久別的親人相聚的日子。每到十五的晚上,嫦娥都會出現在月亮里,細心地梳妝,眺望,期盼和心上人團圓。這個時候,我都會不停地追問二姐,既然是團圓的日子,那母親去了哪里?她今晚可以回家嗎?我也想和其他小伙伴一樣,躺在母親溫暖的懷抱里,吃著月餅,撒嬌,該有多幸福?每每提及,二姐總是神情晦暗,借口岔開我的話題,眼里卻閃爍著淚花。她還會帶著我躲在豆角架下,藏在草垛后面,或者坐在院子外的場院里,靜靜地望著夜空,輕輕地哼著歌,哄著讓我在月色下沉沉睡去。
還記得嫂子嫁過來的時候,那年我才八歲。和嫂子在一起過的第一個中秋,雖時隔多少個年頭,可記憶猶新。中秋的夜晚,嫂子會按照她們滿族的風俗,或者是她母親遺留的傳統,烙上一盤黃澄澄的油餅,小心翼翼地端上飯桌,她說那是預示了人間的團圓,讓嫦娥少了哀怨。
記得,父親去世后,姐姐們出嫁的出嫁,打工的遠走他鄉,還不會照顧自己的我,一直對嫂子心存感激。頭發亂了,嫂子幫我梳馬尾巴,編好看的麻花辮兒,給我洗衣服,對于姑嫂之間的情意,我就像她的孩子,她更像是我的又一個母親。
每到中秋,月亮圓的夜晚,喜歡看書的哥哥依靠在窗前,打開他的《三俠五義》看得津津有味。不識字的嫂子還會酸溜溜地嘲笑哥哥,裝老學究,窮書生,哥哥總會憨厚地笑笑,似乎很享受嫂子的諷刺。如今,當心智逐步沉淀,細細回想,緣份真的很奇妙,人與人之間的緣份真的是天注定,不然怎么會有嫦娥和后弈凄美的愛情故事,喜歡讀書的哥哥和目不識丁的嫂子這樣的姻緣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故鄉的風景逐漸變化。出去打工的人多了,房子好了,生活富裕了,村口的水井,換成了自來水,孩子們搬進了新學校,可村子空了,人越來越少了,好多人走出去,不曾再回來,守在家里,等待團圓的只有老人和孩子,故鄉中秋少了歡聲笑語,更多的是守望和凄涼。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無數漂泊在外的游子共同的心聲。猶記得,十七歲的我,背起空空的行囊,踏上了漂泊之旅,早已和故鄉的中秋無緣,那些嘴里說著有空回家,聚會團圓的話語,早已在一次次失約的結局里成了空頭支票。我的鄉愁,注定是無法用語言來彌補,無法用眼淚來述說的。離別故園,四十載春秋寒暑,故鄉的一草一木,中秋明月的皎潔高懸,那個坐在草垛上手里拿著月餅數星星的孩子,跟月亮要母親的稚嫩的我,早已在時光的流逝中,滿面滄桑,客在異鄉。
其實,我能感覺到,每一個游子都有自己的鄉愁,都會用特有的方式懷念故鄉。那淳樸的鄉音,鄉情,還有故鄉的昔日和今朝,在心里悄無聲息地生根發芽,并深深懷念。客居異鄉的游子,不論漂泊多遠,走的再久都不會遺忘故園的模樣,而那種渴望團圓的念想總會在一個又一個流逝的日子里無限瘋漲……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靈魂的原鄉,都有數不盡的鄉愁吧。故土難離,漂泊在外的日子,每到佳節便會心生離愁,數不清的思念,遙寄明月捎去相思。就像今夜的南國中秋夜,月色清澈,一縷月光悄悄爬上了窗臺,小區里紅燈高高掛起,猶如跳動著思念的火焰,在夜里燃燒著我無盡的鄉愁。深深知曉,這個中秋團圓依舊是個完美的奢望,那些老去的日子里,回憶還在腦海里回放。月光下,對面的客家人早已擺好了桌子,各式的供品,一家人團團圍坐,賞月,不時傳來一陣陣笑聲,在高高的樓宇間回蕩。
獨自站在陽臺,透過這薄涼的夜色,遙望深邃的夜空,仿佛看到故鄉的田埂上,父親汗水浸透了衣服,揮舞的鐮刀收獲著希望;二姐的懷抱依舊溫暖如昨,卻遙不可及;嫂子的額頭多了皺紋,手里拿著梳子面帶笑容;窗臺邊,手捧書本的哥哥鬢角早已添了斑駁的白發,老了的光陰里,我卻被隔在了天涯,眼里閃動著亮晶晶的淚花。
中秋來了,物是人非,我已經老去,那故園的秋天里,銀色的月光下,明月一定圓了又缺,闕了又圓,而相聚的日子還有多遠,卻只能交給時間……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4
“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這詩句中說的“中秋”,指的就是婦孺皆知的中秋節。
在我國,一年之中與歲時有關的節日非常多,而中秋節是人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詩意的節日。中秋節還有八月半、團圓節、月夕待一些別名。因為中秋節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二分之一,俗稱“八月半”。因為中秋節人們有邀請親朋好友夜飲玩月的習俗,又有媳婦歸省至此日必還家的俗規,且以圓月為象征,稱中秋為團圓節。又因為傳說唐明皇在這一天夜游月宮,便稱中秋為月夕。至于什么時候才開始有中秋節,文獻上找不出答案。古時專門記述歲時節令的專著《荊楚歲時記》中唯獨沒有關于中秋的記事。就連唐代成書的《初學記》中也不見關于“中秋節”的文字。
關于中秋節的來由,前人大致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中秋與秋社有關。周云錦、何湘妃合撰的《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中說:“或許是因為我國是個農業國家,家事和季節有很大的關系,古人在播種的時候,就祀土地神祈求豐收,而在收成時也祀土地神報告豐收,答謝神祗的護佑。前者叫做'春祈',后者叫做'秋報'。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節,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很可能中秋節,就是'秋報'的遺俗,經過后人踵事增華而漸漸盛大起來。”另一種說法認為中秋與古代的祭月風俗有關。今人徐杰舜、陳順宣合著的《中國的風俗》一書中說:“中秋節的起源可能與古代對月的原始信仰有聯系。我國古代神話中有女媧捧月的故事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禮記·祭法》中就有'夜明,祭月也'的記述。秦漢之前的禮儀中,就已經有秋分之夜,天子到國都西郊月壇祭月的規定,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場所。從唐詩寫中秋的詩中,已看到當時已經把嫦娥奔月神話故事與中秋賞月聯系在一起了。到宋朝,節日活動已很盛大,南宋時杭州因為中秋賞月,'此夜天街買賣,直到五鼓,玩月游人, 婆娑于市,至曉不絕。'”
吃月餅
閑秦再思《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日吃月餅,味道極美,他聽到新科進士的曲江設開喜宴,便命御廚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關于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贊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后粘貼在餅面上,后業干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這無疑是漢民族的一種民族心理的反映。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里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反蒙復國。浙江溫州一帶稱這種月餅為"三錦",按當地方言的諧音就是"殺緊"。這大概就是今天月餅外常貼上一張紙的由來。
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說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后的巔峰。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并未滿足,于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樹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5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渡過的,中秋之味淡。童年的天空很純凈,星星比現在要多、要亮,那無數的星星眨著眼兒,好像漫天的螢火蟲打著燈籠在走。天空飄過一片片輕云,美麗得如同時裝模特在走T臺。風兒輕輕撫過頭發,送來了入秋以來沁入心脾的一陣陣涼意,混和著稻香和棗香。中秋前后就是這樣的。
中秋節那晚,大人早準備了一壺熱茶,用茶樹的大葉子沏的,茶色暗黃而味略苦,但清涼解渴,盡顯農村之樸實而絲毫沒有小資的情調。除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月餅。那時的月餅用一張大紅大紅的紙每10個包成一個筒子,簡潔、樸實而吉利,這是小月餅,每人只分一個。還有大月餅,大人把大月餅按人口均分,“缺席”的也留一份,用紙包好了,等著他回呢。那一份不管他重陽回,還是春節回,哪怕是第二年回,仍在呢,時間長了,長了毛毛,但你見了,難道淚眼中見到的不是團圓和真情。我二哥在外讀書三年,都是放寒假后補過的中秋,每回都說月餅好吃,比他中秋時買的月餅好吃多了。我饞,我很想吃那小小的一份,但我不敢開口,因為我明白我的一份早就吃過了,那一份僅屬于他。我多次懷疑:是不是放了些時的月餅會更好吃呢!我帶著這種疑問長大,現在,等我外出讀書了,父母卻雙雙過世了,我再也享受不到這份福了,而對中秋卻更加懷戀了!
是啊,那時的中秋節多美啊!小小的月餅我舍不得吃,小伙伴也是,父母在月餅中間釘個孔,再用紅頭繩、綠頭繩穿起來,小伙伴們把它掛在脖子上,然后一連幾天拿來顯擺,戴它入夢。在漫長的幾天里,用小指甲刮落芝麻,一顆顆地吃;慢慢舔掉它的表皮,輕輕的咬啊咬,要是咬著了一顆冰糖,不亞于發現了一顆珍珠似的驚喜。
那時的中秋夜多美啊!皓月當空,一瀉千里。庭中桂花,香氣四溢。多年以后,讀到唐詩“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我很欣喜,終于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表達。老人們照例談天、談鬼故事最多,也有傳說和童謠。孩子們唱著“大月亮,小月亮,外婆起來納鞋底,外公起來做木匠……”也正是這樣的晚上,我知道了嫦娥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丹,一生只能在廣寒宮舞長袖,陪伴她的只有一只玉兔、一樹桂花!嫦娥的仙丹本來是后羿的,可嫦娥也想飛天,便偷吃了,衣袂飄飄,任后羿日行萬里也追趕不上,。可后羿不是射落了九個太陽外,為什么他不射下月亮呢?我帶著疑問,望著白玉盤。白玉盤純凈、皎潔、明亮、澄澈,沒有回答;我問大人,大人說:“你這孩子,你咋問這個問題呢?”也有人告訴我:孩子,后羿射日是因為有十個太陽啊,你看,月亮就只有一個,嫦娥也只有一個。我似懂非懂,理解不了后異的愛情孤寂、獨忍悲傷和慈悲為懷,但那時,我總是做著飛天的夢,夢中總覺得腋下生羽,撲閃撲閃想飛。
漸次長大,學習地理和自然知識,知道了月亮就是月球,人類登上月球發現的不過是一片片塵埃和一粒粒黃沙時,傳說沒有了,神話消失了,飛天的夢飛了,疑問和夢想也煙消云散,中秋賞月的興趣也就減了許多。
當我成家立業,有妻有兒的時候,中秋節完全不一樣了。兒時的走親訪友、互送紅紙包的月餅變成了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一封“伊妹兒”,住在鴿籠里的城市人早已不會在桂花樹下談鬼魅、稻花香里說豐年了。而兒子也不能像我一樣享受小伙伴一齊出來,在銀色的月光中玩游戲、捕螢火蟲了。月餅包裝得越來越精美,花色品種足以讓人眼花繚亂,我的經濟實力也足以購買童年的總和,但卻找不到童年的食欲和渴望了。
是啊,月餅多了,包裝美了,童年卻瘦了,中秋之味淡了!
今年的中秋,我獨自在湘潭大學,閑觀棋子落燈花,想托明月千里寄相思時,明月卻偏偏不出現,妻子憤憤地打來電話說:兒子向她發脾氣,說語文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是中秋節賞月,兒子苦等到現在,月亮公公還不出來,正急得跳腳呢!兒子后來跟我通話,我告訴他:你就實話實說吧,說今天晚上沒看到月亮,但看到了云,聽到了風,聞到了花香,有秋蟲在鳴叫,但為完不成老師的作文而嘆氣傷心,月亮公公何苦捉弄人!但一臉純真的兒子堅定地說:“爸爸,不行,那不是中秋節賞月。”后來,他歪了歪腦袋,充滿懷疑地說:“我能把明天的月亮移到今天晚上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應該不成問題吧。兒子今年七歲了,再過不了幾年,他就逐漸了解社會的各種權變和復雜,或許就會“作”文了,也就不會天真地再問這些可愛的問題了,也就難以看到最純真的月亮了,為了紀念這份質樸和純真,為文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