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宵節的作文1500字(精選4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1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民間意義上,只要沒過了元宵都算春節。百姓眼里,這是春節最后的狂歡,也是民俗的盛大展示。在外的這些年,雖然多數年份都能回老家過春節,但能過元宵的幾乎沒有。早聽說故鄉今年元宵燈會規模空前,只可惜不能親見,進城后關于元宵的記憶就只剩城市燈會了。印象中關于老家元宵的印象局限于小時候的記憶。
城里的元宵最耀眼的是燈展,隨著聲光電科技的進步,燈的外觀,材質,動態,音響都與時俱進,高大上自不必說,觀者人潮涌動磨肩接踵,也熱鬧非凡。此前好幾回從住地進城區看燈,都因交通管制或因擁擠坐不上回程的車子,徒步走了老長的路才返回家里,近年節慶外出都格外小心。記憶中鄉村元宵的燈是移動的,叫游燈/游枰,人們或抬或舉著燈沿街巷游走,鑼鼓開路,大老遠就能聽到,多數人在家門口就能賞燈。相比起來,城里是人隨燈轉,而鄉村是燈隨人轉,更親民一些。用一個比喻:城里的元宵是超市里冰鎮的包裝精致的高檔元宵,鄉村的元宵是土灶上老媽煮著的自制元宵。
游燈的主角自然是各色的花燈花籃,都是由老藝人純手工制做。我有個本族奶奶是做花籃的能手,以前村里只要有辦元宵游燈都會請她參加做燈,大多也是義務的,村里會提供材料,或提供一點實物贈送。她們用竹蔑扎成花燈骨架,糊上雕刻著各色鏤空花紋的.彩紙。造型各式各樣,有吉祥文字燈,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恭賀元宵之類。有單字做一燈成一組,也有多字一起做成燈箱的,互相搭配成一套一套,用頂部向前彎的竹桿挑著。多數燈一人就可提得動,也有需多人抬的大花籃,還有機關精巧的走馬燈。記憶中老街上有個叫享耐的五金師傅心靈手巧,算是村里最早把玩電器的人,他做的電動花燈曾是鄉親們每年的期待,記得有一年他做了個能轉動推磨的人物花燈,令鄉親們十分贊嘆。如今許多原來做燈的老藝人都相繼去世,年輕人都忙于外出賺錢,許多手藝都瀕臨失傳,但科技進步也讓花燈有了新的花樣,走馬燈早就不稀奇了,原來的燭火也多數換了電瓶燈。韻味是淡了些,但也方便安全了。記憶中小時候還沒到游燈結束,有些燈己被晃動的燭火燒了一個一個黑洞,也有燒得只剩個骨架的,提燈的人難免有愧,但鄉親們除了給他一個善意的笑沒人責怪他這也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活。
元宵游燈是全村的一個集體大事,以前通常按舊時生產隊的組織東南西北四個連隊各組織一隊花燈,各隊間似乎有一定的榮譽競爭關系,大體以群眾的口碑為憑。每隊的標配大約是先頭鑼鼓隊開路,隨后是一只舞獅,然后是花燈隊和神像香火,壓軸的是叫作鐵枝的民間技藝,我們土話叫枰為閩東地區獨有。枰的花色造型和寓意是鐵枝標志性的水平展示。需要有文化修養和做枰實踐經驗的長輩作指導。師傅用木料搭起一個大約兩張床大小的方形移動平臺,臺面垂直方向裝上像枝叉一樣的鐵架子,高的能達到3米左右,上面安上軟墊,選身段纖巧聰穎又膽大的孩童化妝成各色戲劇人物牢牢固定在鐵架上,多的能承載七八個人,襯上各種花草樹木燈光等布景。它的奧妙是經過服裝和道具的遮藏,讓人感覺不到有鐵架的存在。遠看過去,枰上的人物都像懸浮在空中一樣。每個枰就是一個栩栩如生的戲劇場景,比如牛郎織女八仙過海西游記等。村民自家小孩能被選上枰也是一項榮光,雖濃妝艷抹,但不知為何,眾人還是能知道某個角色是誰家小孩,評頭品足一番。當然,也難免有人看走眼把張三家的男孩看成李四家的女孩的,爭論一番,最終恍然一笑。如此寵大的移動造景古時候全靠眾人接力抬著在卵石鋪就的村道上巡游,現在路好了,大多改用動力牽引,省力不少。
游神是游燈活動的組成部分,前前后后都有許多和百姓互動的環節,比如鳴鞭迎神和交換香火。當游燈隊伍快到自家門前時各戶都鳴鞭歡迎,雙手捧著香火在門前恭候,神像經過時就用手里的香火和游神的香火交換并插在自家門前和神案上,喻意接福接平安。
這些年鄉村大有民俗復興的態勢,結合旅游的發展,許多漸被淡忘的傳統民俗重新煥發生機。老家今年的元宵游燈規模空前,多年未見的雙溪古鎮香火龍和沉寂12載曾經作為乾源村特色的白蛇燈也作為重要的節目參加游燈,加上交通便利,賓客云集,熱鬧的程度與古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我遠在外地,不能親身感受,好在信息科技發達,讓我也能通過微信朋友圈飽了一回眼福。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尋著春意闌珊的氣息,看著空中幽深的峨眉月,我們全家在正月初七的傍晚,來到了石鼓山太陽市賞花燈…
來到石鼓山腳下,遠遠望去,這夜晚的石鼓山,像是鑲上了璀璨的明珠,富麗堂皇,絢麗多彩。那山上的石鼓閣,平日里覺得它只是巍峨、肅穆,可夜晚一看,它那樣璀璨,那樣輝煌,像給石鼓山戴上一頂金光閃閃的皇冠。
山腳下的大門口,一座巨大的紅色花燈拱門裝點著節日喜慶的氣氛。拱門上,花朵、小雞、元寶,都閃爍著亮光。花朵上的瓣兒顏色鮮亮,小雞活潑的笑容十分燦爛,元寶也亮亮的,象征吉祥的金色為人們帶來新年的喜慶。
順著迎賓大道望進走,買了門票,進入燈展區,迎接我的,是路兩邊美麗的花燈。我蹦蹦跳跳,看著這些人造的景色。草坪上,鋪著一閃一閃的彩燈;每一個路燈上,都掛著大紅色的大燈籠,象征著新年的吉祥,又為人們祈福;小樹旁,立著喜羊羊、灰太狼、熊大、熊二和光頭強造型的充氣燈,每一個都熠熠生輝,每一個都非常生動,讓人覺得,下一刻,他們就會跑著、跳著和我們一起玩了。
沿著蜿蜒的山路繼續往前走,我看見了白雪公主造型燈,她優雅地站著,一襲長裙,長發披肩,眼神歡樂,表情生動,兩片唇瓣微微合在一起,朝我們微笑。大概是受了她的感染,我也笑了。瞧,一波穿著背帶褲的小黃人開著出租車向我跑來,神偷奶爸和三個小姑娘給我們招手,黑貓警長騎著電動車唱著新年的歌謠;看,閃著燈光的秋千上,有幾個小女孩在嘻嘻哈哈地笑,燈做的禮物堆讓人滿心歡喜,小蝴蝶、小孔雀跳著神秘的`舞蹈。
此刻的世界,到處是明亮的,閃爍的,溫暖的,讓所有人都微笑的。
遠處傳來了一陣水聲。已是傍晚,哪里又會有水聲呢?往前走,去探個究竟,便看見一部優美的水幕電影。只見公園的大湖,不知是哪里不停地向湖中央噴水,湖面上,向上噴涌了很多水,一直不停,形成了一堵水幕墻,水幕墻后面有一架投影儀,向那水幕墻上投射著一部生動的電影。水聲一直在響,時而有些微弱,窸窸窣窣,時而又很是振奮,嘩啦嘩啦,時時作響。那水又十分清澈,被岸上的光亮沁紅了顏色,又給湖水增添了幾份快樂。等電影投放上去,那水幕上,便看見了電影畫面。栩栩如生,雖沒有真幕布上放映的那樣完美,卻有那自然的風韻,讓那電影好像有了靈氣、有了生命,自己演繹著,自己編排著。這也是一個文化,它將自然的水和人為的電影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效果更是充滿了情調,充滿了溫馨,更是充滿了和諧所帶來的歡樂。不論電影的劇情是如何,不論放映的效果有沒有達到完美,但它的結合手法都是非常巧妙的。
看完了水幕電影,我又抬起頭看見那一輪月亮,就發現天空中有幾道光。那光是哪里來的呢?是干什么的呢?我和爸爸一邊尋著燈光,一邊欣賞花燈,緩緩地向前走著。
踏上一座橋,我又看見橋下的水面上有一只巨大的、花燈做的鯨魚。它的背是藍色的,而那藍色,深邃地透徹著整個魚身,卻又可愛地無與倫比,閃爍著興奮的燈光。鯨魚的雙眼炯炯有神,嘴巴微閉。魚肚子是白色的,米白米白,靈動又清新。大橋旁邊,是一路的大紅燈籠,人們的歡聲笑語和它結合在一起,那濃濃的年味就撲鼻而來了。正欣賞燈籠時,湖面上又出現了幾只天鵝燈。中間最大的那兩只,依偎在一起,像是失散已久,如今又重聚在一起的親人,讓人又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嘴角不知不覺間便蕩起了滿足的微笑。旁邊的幾只小天鵝像是在戲水,它們倒像我們小孩子,管他三七二十一,聚在一起了先瘋玩一通,好好補償補償平時沒有空閑的自己。
哈哈,這兒的花燈可真是好玩,每一個都像活物一般,給人帶來歡樂。我走著,看著,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燈會主會場。
哇!一走到這里,我便情不自禁的叫了一聲,因為這兒的燈太美啦!
三角形的巨燈向前排列,形成一個華麗的通道。旁邊又有各種造型的花燈,一時間閃耀著五彩繽紛的光芒,又映紅了天幕。路兩邊,還有花燈做的十二生肖,很多人都跑到自己的生肖旁邊照相留念。會場最前邊搭著舞臺,一大群人站在舞臺下欣賞表演。我們的國粹變臉、東北二人轉、戲劇表演…每一個都引人發笑,全場都是笑聲和鼓掌聲。舞臺上的燈十分耀眼,時而照向天空,時而照著人群,時而又照著舞臺。霎時間,過年的喜慶勁兒就被熱烈的掌聲、精彩的表演、活靈活現的花燈所襯托出了。
忘我地去欣賞,每個人都忘了煩惱。
也許是因為現在大人的工作太忙,小孩子的學習太忙,讓我們都步履太快,來不及慢下來,靜靜欣賞。也許當我們停下腳步,看看這些花燈,這些國粹,我們才明白人生的意義。
看花燈不只是看,不只是欣賞,而且讓我們明白了,花燈是凡物,快樂是感悟,花燈被我們觀賞了,而快樂是自己內心發出的,所以我們不但要懂得欣賞,還要懂得感悟。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于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關于元宵節吃元宵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該習俗始于宋朝。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的習俗源于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后,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于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于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貴,姜白石有詩“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后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后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后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在朋友空間里看到一篇《元宵節里話傳統》的文章,說很多人都在感嘆現在的節日越過越沒味兒了,節日成為了浮在表層的暫時的歡愉,是因為節日的民俗漸行漸遠,節日里所蘊涵著的文化與傳統幾乎被遺棄了。這日正是元宵節,耳邊響起幾聲稀稀落落的鞭炮響聲,鍋里煮著湯圓,思緒不由回到了幼時的元宵節。
對于小孩子來說,最開心最盼望的莫過于元宵節晚上提著自己心愛的燈籠在街上走來走去了。正月十四的晚上就要試燈籠,鎮上掛著的花花綠綠的紙燈籠在風中搖擺,直鉤著孩子們眼饞的雙眼。只是家里窮,很多時候是沒有額外的錢來用于買這些燈籠的。元宵節前幾日,在勺子里放上些白面,加了水,在火上打成漿糊,拿出過年剩下的五色紙,在廢舊的竹簾上取一些竹篾,撿來一起光滑些的棍子,對著事先畫好的各種圖案,興趣盎然地制作自己的燈籠。做好后,只等到了十四的晚上,穿上新衣提著燈籠到街上去小心的走來走去。
到了晚上,天剛擦黑,幾只小燈籠便晃晃悠悠地出了家門了。有幾家比較富裕的,會在鎮上買各種式樣的燈籠,外面畫著精美的圖案,蠟燭的光把燈籠映射的朦朦朧朧的,下面還有紅色的櫻子隨著走動晃動著,煞是好看,讓人真想上去摸一摸。那人走到我們跟前,便會驕傲地斜視一下,以顯得自己的燈籠是多么洋氣。此時一群男孩子手里舉著自制的蘿卜燈籠哄笑著跑來了,那根本就算不上燈籠,只不過是一個白蘿卜,把根部用刀子掏空,使它變成一個小碗的形狀,放上線擰成的燈捻,倒上些煤油,用鐵絲擰個架子,插上木棍,到了晚上便點燃了,專門去嚇唬女孩子的燈籠。買來的燈籠材料很薄,輕飄飄的,這些男孩子一過來,嚇得女孩子們轉身就跑,可是風一卷,那些燈籠便轟然著火了,眼睜睜地看著它美麗的燃燒為灰燼,而我們自己做的卻結實得很,就這樣安然無恙的,從十四一直打到十六的晚上,甚至到了十七晚上還舍不得放過去,便又偷偷地點亮在家里轉幾圈,這才把它掛在屋頂的大梁上,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再戀戀不舍地看上幾眼,這才香甜如夢,待到第二年的元宵節,再興致盎然地取下來,燈籠里搖曳著一個甜美的夢。
再大一些,上了初中,便渴望著元宵節晚上的猜燈謎了。這天吃過晚飯,便會早早的地來到鎮上,鎮上道路兩旁掛滿了燈籠,每個燈籠下面都會有張紙條,紙條上寫著燈謎。家距離鎮上還很遠,幾個朋友約好,還要找上一兩個男生,因為猜燈謎的時候,猜出來了還要去擠著排隊告訴答案,如果對了就可以領到獎品,一支鉛筆或者一個本子什么的,女孩子排隊根本擠不到跟前,甚至還會被從隊里擠出來,這些男孩子經常是不屑與猜那些燈謎的,但他們樂于幫忙排隊領獎品。再者回來的時候已經很晚,有幾個男孩子作伴,總是可以壯壯膽子的。去的時候還帶著關于燈謎的書,男孩子們便隨便出些考大家,猜一個再一起分析一下為什么會是這個答案,從中尋找猜燈謎的方法,這樣說著到了鎮上燈謎活動基本上就要開始了。然后分開來,找到自己會的,便急忙喊那高個子的男生把燈謎扯下來,寫了答案,跑去排隊,如此也獲得了不少的獎品。過后,余味未盡,幾個人挽著手臂擠在人群里看燈,各式各樣的花燈,各式各樣的圖案,映照著每個人歡樂的笑臉。
當然除了晚上,白天也是安排的很滿的。從正月初七開始,各個小村落里組成的村民表演都開始訓練了,有敲大鼓的,有舞龍、舞獅子的,有踩高蹺的、有抬花轎的,也有學校的學生們的節目,敲小腰鼓的、吹大號的、舞花環的,扭秧歌的等等,熱鬧非凡。記得我們曾經參與了一個舞花環的節目,每天彩排,十四到鄉里演出,十五十六到縣里表演,天不亮就坐上大汽車,到了縣城,一個個節目從表演的舞臺上經過,大家就饒有興致地仰著脖子觀看,使勁地拍手鼓掌,拍的手都是紅腫的。現在想來,村民敲大鼓的勁頭,舞龍、舞獅子的精彩,踩高蹺的得意、獅子搶球的驚險,扭秧歌的快樂,抬花轎的詼諧,無論男女,無論老少,無論大人,無論小孩,臉上都是一個表情,快樂。表演完畢,每個孩子發一塊錢,算是這些日子辛苦訓練的工錢,一串糖葫蘆,或是一截甘蔗,或是一個江米團,吃到嘴里也甜到了心里。
從回憶中走出來,覺得周圍顯得異常的安靜。正如朋友文章里所說的那樣,一個本來很平常的日子之所以能夠成為延續數百上千年的一個節日,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里面蘊涵著很多文化與傳統。于是,帶著女兒,走出門外,去尋找今年元宵節節日的氣息。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綿綿著春意的小雨不見停息的在天地間傾情的舞蹈著,我獨思于元宵節里這一幕的雨簾中,濕濕的心里溢出的是喜?還是失落?還是對未來的期待?還是其它的……很難在瞬時的時間里界定出我準確的心里。
細雨中,我找尋著往日走過的記憶,回味著在新單位走過的5個月的光陰。
初踏入新單位,是在一個田野里積淀著黃橙橙的成熟,園子繪著天藍云淡的日子。帶著對已經結束的老師生涯的深深眷念,我沉重步伐,邁進了我現在的辦公地點。
第一位接待的我是一個彬彬有禮的男同事,或許因為我與他都曾有作老師的經歷吧,兩個人素昧平生的人,第一次見面里就感覺雙方很是投緣,我們可是一見如故呀!自然選擇中,我們無拘無束的聊了舊時作老師的感受和軼事,短暫的交談,大家有太多的相同存在于諸多的觀點中,基于這一情節,我心里暗想到:有這樣的男士共事,我在新單位的日子不會長時期的落寞,因為至少他可以與我說說話,在工作中指點我不明白的地方。經過五個月的實踐證明,當初我的認為完全是正確的,因為他給予了我大公無私的關照,讓我很快的進入現在的角色。
第二位接待我的是:我直接的頂頭上司—局頭。對于新單位的第一領導,在沒有謀面之前我就賦予了很多自己情感因素的猜測:軍人身份的出身,我猜想著局頭一定是一位嚴肅著的讓人望而生畏的人;他的職位是坐在老干局這個部門的交椅上,我就斷定著他的年齡,至少在50歲以上,而且偶伴著白發的一位長者。
可我這未見其人就亂猜其面的做法,在與局頭相見的一瞬間里,之前的全盤推斷被真實的眼見推翻了。一個帶著眼鏡、身著白衣白褲的高挑男子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的思維頓時就咯噔的一下,少許短路的情節出現在了秋日高遠的天際里,迷糊著的雙眼對眼前的圖像似有一種幻象的情致出現。我極力的瞪大眼睛,直接的打量著眼前這個具有紳士風度的頂頭上司,溢美的言詞在自然間就從我的嘴里蹦了出來:現實版中的張局,與我想象中的素描真是相差甚遠,一個是在天上的張局,一個是在人間的張局!你蠻有紳士風度和儒雅之氣。局頭對著我唱的贊歌輕松一笑,而后調侃說到:誰說老干部局的領導就是老者形象呀?誰說老干部局的領導就是古董?這是外界長期以來對干部局的錯誤認識喲,就拿你靈兒來說吧,你不也是這么年輕著靚麗著就加入了我們老干的隊伍中來了嗎?
見領導之前的忐忑著的心里,就在一來二往與局頭輕松隨和的閑聊中消失殆盡了。
最后局頭在交代了我的工作任務后,很善意的向我提出了很多見識性的工作點子與工作中應避免的一些迂回曲折。讓我未進新工作的門,就在第一時間里有了受益匪淺的莫大收獲。
接下來五個月的日子里,五個月因工作與同事們的相處的日子里,自我感覺與同事們的關系和諧著,有大家一起娛樂中收獲的快樂、有大家一同外出游玩感悟大自然美好與神奇的點點滴滴、有大家一起配合著協調完成各項任務的喜悅;在局頭手下工作的`五個月的日子里,自我感覺舒坦著舒心著,其間有局頭對我工作的鼓勵與肯定、有局頭對我應付酒局能力有限的寬容、有局頭活躍著的工作方式對我的啟迪、有局頭一起搞慶祝活動瘋玩的歡愉體驗。
五個月新單位的日子,五個月的新體會與新體驗,填滿了我今時里對元宵節里的記憶。
遙望著紛飛的春雨,我心里很清楚,時光在向我身后飛奔而去,新的事物在四季的輪回中繼續的向前發展著。在局頭指導了我工作五個月后,一個很具有挑戰性的崗位召喚了局頭去。
局頭高升了,局頭就要遠離我們熟悉的視線了。與我們分別在即的日子就定在了元宵節的午后。
頂著一頭的細雨,黨委政府和組織部帶著組織的意圖與信任來到了我們單位。在大家還未喘息過來的功夫里宣布了上級部門對新舊局長的任免和調離的決定。
一紙委任狀,一紙調離決定,將昨日的局頭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將一個需要時間去熟悉的新頭兒帶到了我們的面前。
昨日共事建立起的情感,讓我對過去的頭兒有了很是不舍的情結。畢竟他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記憶。但是理智告訴我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縱有萬般的不舍,我只能做的是:祝福我們舊日的局頭在未來的仕途道上越走越遠,越飛越高。新的局頭的出現,在短時的失落里,讓我看到了一個朝氣著精神,滿臉寫著誠信的臉龐。他幽默著的話語、不拘形式的與大家伙兒的見面會上的交談,讓我看到了一個很有自己魅力的局頭;講話中透出的不同氣度,讓我看到了老干局未來日子的美好前景。
不經意間的點點記事,就像河流里的小水滴,匯成了元宵節里對過去記憶中的涓涓細流。往日幕幕記事,交換著不同的場景,寫意著我元宵節里擁有的兩種心致;一是對舊事物的眷念不舍,二是對新的景象滿懷的憧憬。
元宵節的作文 篇6
晚上7點多鐘我們打的到了水街附近,那兒人山人海,還沒到水街站臺,交警就不給往前開了,我們只好下車步行。走了好遠才到了售票處,一看傻了眼,那排了五、六條長長的隊,都在等著買票,還好老爸機靈三下五除二就買到了3張票,我激動地抱住了老爸的臉親了又親。
進了水街,我好像身處燈的海洋里,水街處處都是喜洋洋的燈籠和彩燈,讓人們提前感受到了元宵節的熱鬧氣氛。我們首先看到了代表鹽城的各個景區――丹頂鶴、麋鹿的燈組,我們繼續向前走又看到了一組龍鳳花燈。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一組代表著地方戲的淮劇燈組面前,看著淮劇燈里栩栩如生的人物,讓我們立刻有一種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就這樣我們邊走邊看,忘情地徜徉于燈火輝煌之中,不知不覺我們開到了最后一組燈面前:這組燈生動形象描繪了我們鹽城人過去曬鹽、賣鹽的場面,我立刻為有這樣勤勞勇敢的祖先而感到無比自豪。爸爸說:“現在我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也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
今晚雖然沒吃到元宵,但是我已經提前過了元宵節。
春節就快過去了,元宵又悄悄地來到了。雖然已開學,老師卻出人意料地放一晚上假,沒布置任何作業,讓我們盡情地去看花燈。我當然是求之不得了,吃完晚飯就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大街上。可街上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樣熱鬧,除了川流不息的車輛就是那三三兩兩匆匆路過的行人,與往日那種人山人海、張燈結彩的場面相比,遜色多了。從那一扇扇亮著燈光的窗戶我找到了答案,如今的人們白天上班,晚全多是宅在家里與電視電腦為伴,哪里還會有興致出來看花燈呢?我失望透了。
隨著瀏覽器上跳出的一行行文字,我的思緒被牽到了遙遠的大唐。
我漫步在長安街,街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猜燈謎的、搖花船的、唱大戲的、踩高蹺的、舞龍舞獅的……人們走在大街上,相互抱拳,樂呵呵地互道祝福,就連那賣棒棒的小販也不甘示落,大聲地吆喝著。
最搶眼的是一簇簇正在猜燈謎的的人,他們一個個搖晃著腦袋,眉頭緊鎖著,有的已急得滿頭大汗,好像勝利就要被別人搶走了一樣。
一艘花船迎面搖了過來,一位“仙子”一樣打扮的姑娘,站在一艘滿是鮮花圍起來的船中央,雙手抬著花船在搖來搖去,旁邊還有一個小丑一樣打扮的人,手中拿著一根竹竿來回跑著,似乎在撐船前進呢。
聽,前面什么聲音?哦,原來是一群唱大戲的。臺上的演員一個個畫著濃濃的臉譜,留著一大把長長的胡子,一邊唱還一邊摸著自己的胡子,吸引了不少戲迷,我也跑去湊熱鬧,可惜不句也聽不懂,只得無奈地走開了。
看,對面來了一群巨人。我瞪大了眼睛,原來是“八仙過海”中的八仙踩著高蹺來了。曹國舅、呂洞賓、韓湘子、何仙姑……他們帶著各自的`法寶,在高高的竿上來去自如地表演著絕技,有跳躍、有空轉、始終讓人懸著一顆心,生怕他們一失手摔下來。最有趣地就是張果老了,他懸空坐著,還退著走路,穩得就像坐在毛驢上一樣。他們一邊走,一邊向路過的行人點頭、微笑、打招呼,一點兒也不顯得自己高人一頭。
走著走著,前面傳來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擠進人群一看,原來里面有一紅一黃兩頭獅子為了掙搶一個繡球而鬧得不可開交。兩頭獅子兩雙大眼睛撲閃撲閃盯著對方,他們隨著一旁的鑼鼓聲一會兒高高地直立著,一會兒趴著轉來轉去,他們忽上忽下,跳躍著,打斗著,誰也不相讓。經過一番激烈的爭斗,終于,紅獅子率先搶到了繡球,他高高地昂起了獅頭,慶祝自己的勝利。場下又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一聲巨響將我招回了現實,通過窗戶望去,原來遠處有人燃放一了顆煙花,可街上仍然空無一人,我回憶著剛才夢境般的經歷,心中感到有點可惜,好想再回到那條充滿活力的大街。忙碌的人們啊,為什么不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里,放一放手中的工作,從那緊張的生活節奏中解脫出來,釋放一下自己,將古代人那種充滿激情、沌樸的風俗延續下去,那該有多好啊!
膽子大一些,你在街上看見李白了嗎?看見皇帝和貴妃了么?看見你的老同學了嗎?每一個活動都寫得很具體,這很好,但一定要寫場面,寫觀燈的人群,熱鬧才能表現出來。
元宵節的作文 篇7
今天是元宵節。
早晨七點,被一陣陣鞭炮聲將我吵醒,睡眼惺忪的我,感覺有些莫名的煩躁。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記憶中小時候的元宵節應該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包湯圓,煮湯圓,吃湯圓,然后一起放焰火的節日。但人越成長,對節日就越感到莫名的恐慌和憂傷。或許是因為年齡和環境的原因,現在再也找不到以前過節的感覺和興奮感。站在陽臺上通過窗戶往下望,小區里嬉戲的孩童不時燃放的鞭炮聲和嬉笑聲不由得將我帶入了兒時的記憶。
兒時的家鄉,元宵節,除了全家一起包湯圓、煮湯圓和吃湯圓以外,農村的小孩子們白天會到自己家地里去收集柴禾。收集起來的柴禾堆積在一起,等到晚上吃完湯圓之后,大人們就會領著小孩們到地里一起點燃白天收集起來的禾堆,然后圍著火堆,點燃火把,唱著童謠:“蟲蟲螞蟻趕下河,趕到村前河……”整個山坡和田地里,全是柴禾燃燒照亮的景象,孩童們放著鞭炮,燃著焰火,唱著童謠,流連在元宵夜晚的狂歡童稚之中……
經過很多年,離開家鄉在外闖蕩,才知道外面的湯圓是圓形的,與我們家鄉自己手工制作的湯圓不管從形狀或是感覺上都有很大的區別。“一群鵝,飛下河,漂的漂,落的落。”這首童謠里所唱的應該就是家鄉湯圓的真實形狀寫照。小肚如鼓的“三角體”湯圓撒入滾水鍋中,沉沉浮浮,的確像一群淘氣的小鵝在河塘里自由嬉戲。家鄉的湯圓是有菱角的,看上去下圓上尖,感覺有點端午節包的粽子的外形,但它沒有粽子的方角,它要比粽子圓和看上去更加精致。家鄉湯圓的做法很復雜且餡料種類很多。
一般來說,糯米在做成面的工序就很復雜和費力氣,家鄉人一旦到了臘月十五過后,每家每戶都會在一種石頭雕鑿出來的“硯鐓”里槌研糯米面。糯米面做的湯圓,餡是用豬板油、花生、核桃、芝麻、白糖、冰糖、陳皮或紅糖酥麻等多種東西混合制成的。高粱面做的湯圓,餡是酥麻紅糖舂細混合在一起做成的。童年的記憶里,后者當然沒有前者香,沒有前者爽口。由于那時生活條件和經濟的原因,前者主要是招待來拜年的客人吃的,后者大多是主人自己吃。但不管是什么材質和餡料制作的湯圓,包制時候難度都很大,稍有不慎,將會導致包制出來的湯圓很難看和漏糖。小時候一直很不能理解為何家鄉人要這樣做湯圓的外形和不厭其煩的教我們學會如何制作。老人們也沒法說清楚為何要將湯圓包制成有菱角的外形,也沒法解釋究竟這種外形的湯圓傳承了多少代。
湯圓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主要吃食,但在我的家鄉,吃湯圓,是從正月初一早上開始的。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包湯圓,吃湯圓。年初一這一天,男男女女,一家老小全都團聚在一起,包括已近出嫁了的女兒一大早領著丈夫和兒女們回來拜年,全家特別的高興。新的一年開始的第一天,那些油膩的、酸的,辣的,麻的,咸的`……都會暫時放到一邊,最佳的選擇,當屬湯圓。因為湯圓的餡是甜的,暗喻著生活是甜美的,暗喻著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像湯圓一樣甜甜美美。當然,在包湯圓的時候,如果哪家有調皮的小妹,包制湯圓時,就會偷偷故意包上幾個咸辣味道(鹽巴辣子餡)的湯圓,專門盛給她姐夫們,讓他們出出不傷大雅的洋相,逗樂一家人。在笑聲中,全家老少親情融融,其樂融融。春節過年,有了這樣的歡聲笑語才算是喜慶多多。
現在猜想,家鄉的老人之所以將湯圓包成有菱角的形狀,估計跟祖輩的遷徙有關。家鄉大多人都非本地土著居民,祖輩大多都是從江浙一帶隨軍征遷而來,戰爭結束了或所處的王朝被推翻后,就地解甲歸農,入住鄉里。但家人和親戚都還在征戰前的家鄉,帶著對家鄉的思念和無法回去與家人團圓的遺憾,家鄉人的祖祖輩輩才將湯圓包制出了有菱角的形狀,以寄托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將湯圓包制成有菱角的形狀,是為了寄托對祖輩所曾經生活的地方的一種記掛,是一種思鄉的情懷,是一種無法回歸的遺憾……
窗外的風很大,陽光很強烈,風聲將我的思緒重新帶回到了現實。樓下小區里年前被霜雪凍壞的景觀樹,在春風吹喚中慢慢正抽枝發芽,散發出勃勃的生機,一切都看上去是那么和諧和有希望。我想,人生和生活也應這樣。
元宵節的作文 篇8
我是非常喜歡過元宵節的。每年的正月十五,如果時間允許我都喜歡回老家過,因為在我的老家鬧元宵才是正月里的重頭戲,從正月十三開始,家家戶戶開始張燈結彩,大紅燈籠從頂樓一直一溜煙地掛到一樓,門外的走廊上掛滿啦一盞盞精雕細琢的大木雕燈,到啦夜晚這些燈全部被點得賊亮堂,光這些就足以把節日的喜慶渲染的一覽無余,更不用說還有那些閃爍的彩燈也不偷閑來湊熱鬧啦……
上面的這些還都不算什么,在我們老家鬧元宵最熱鬧、最讓人盡興的就數那迎龍燈。龍燈在我的家鄉意味著神圣、節慶、吉祥,會給大家帶來好運,所以每次迎龍燈前,有把稻草窩成一個團點燃,準備去迎龍燈的人從火上跨過驅除邪氣,以自己神圣干凈的軀體去迎龍燈的習俗。龍燈的頭和尾都是用蔑等原料扎成龍的樣子,然后用白紙糊上,彩繪上龍的花紋,把龍頭、龍尾打扮的非常的高大威猛、栩栩如生,與傳說中的龍一樣。龍身是由每家每戶的板凳燈組成,每橋板凳燈上扎兩個非常漂亮的花燈,上面還點綴著美麗的插花呢;當然板凳燈也有很簡潔,簡潔的就只有兩個清一色的燈籠組成,但是即便是清一色的燈籠組成,當燈亮起來時在那夜色中也是非常亮人眼的。當夜幕降臨時,在鑼鼓的喧天聲中,在煙花爆竹的嘭啪聲中,在大人孩子的喧笑聲中,龍燈緩緩起舞啦……龍燈所到之處,人們都蜂擁相迎,眼中到處是煙花所閃過的美麗、那些騰空而起的的煙花把夜空裝扮的異常繽紛妖嬈;耳中到處是鞭炮的劈啪聲、鑼鼓的喧天聲、人們的歡笑聲;鼻中所嗅到都是“硝煙”味,空氣中到處傳遞著人們的幸福、興奮、開心……
龍燈就在人們這樣的期盼中開始表演啦,在那筆直的街道上開始啦“拉燈”,“拉燈”就是龍尾想要當“老大”,不愿意跟著龍頭走,所以倒轉過來往回跑,迫使龍頭往回倒,等龍頭反映過來是怎么回事時,當然不愿意放棄做老大的機會啦,就會使出所有的勁繼續往前跑,這樣一來拉鋸戰就展開啦,哪邊的人力量大,哪邊的人跑得快,龍就往哪邊游動,隨著龍燈來來回回的游動,鑼鼓鞭炮在邊上不停的湊熱鬧,龍燈越拉得歡,鞭炮也越放得歡,鑼鼓也敲得越急、就象戰場上的戰鼓在擂動,人們也笑得更歡、哄也起得更帶勁……有些時候由于人們使出的`力量不均衡,龍燈中間可能被拉斷啦,而兩邊的人們還在往各自的方向飛奔,等到龍頭發現自己的尾巴不見啦時,龍頭只有放下架子在鑼鼓嗩吶聲中回頭尋找自己的尾巴歸隊,這個時候龍尾就象一只斗贏啦的公雞似的,神氣地等著龍頭用鞭炮和鑼鼓嗩吶去賠禮道歉……一直到迎龍燈的人們跑累啦,龍燈才緩緩的繼續前行,遠遠望去那蜿蜒的龍燈真的就像是一條游動中的龍,隨時準備騰空舞起。
龍燈的精彩不僅僅“拉燈”,更精彩的還有“偷燈”和“賽高”。當龍燈到啦比較寬廣的操場上時,龍尾就悄悄的把龍頭圍在啦操場的最中央,而龍頭發現被包圍時當然是想突圍啦,所以就試圖著左沖右突想沖出重重包圍圈,這就是“偷燈”。正當這條龍燈在這邊突圍時,恰縫來啦另外一條燈,這個時候“內戰”就暫時被擱置在一邊啦,兩條龍之間就展開啦“競美”比賽,當兩條龍的龍頭迎面相聚時,迎龍頭的人們就盡量把自己的燈高舉,比賽誰的龍姿態更高昂,這就是“賽高”。由于我們是在鎮上,過元宵時幾乎每個村都有龍燈,所以經常是好幾條龍在同一個操場上“短兵相接”,記得最多的時候是九條龍在一個地盤上盤旋爭奪,那一個個高昂的龍頭此起彼伏,讓人目不暇接,那么多絢麗的燈把那黑夜幾乎折騰成白晝啦,整個操場就只看見一片旋轉的燈光……那燈旋轉著旋轉著,把人們所有的歡樂、把整個元宵都帶進啦那旋轉而開心的世界,把人們帶進啦燈的五彩繽紛,帶進啦歡樂的頂峰……
我們家鄉的元宵節不僅是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就是山上也會被一盞盞紅紅的燈所裝扮的,那是后輩在自家的親人墳前點亮的燈,那是邀請已逝親人一起欣賞一起鬧元宵的燈,那是思念親人的燈……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元宵節,是否是很熱鬧呢?
元宵節的作文 篇9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元宵。
姥姥端著熱氣騰騰的元宵上來了,咋一看,略透明的湯汁面上漂浮著幾個赤色的枸杞子,隱隱望得見三四個若隱若現的圓,冒出的屢屢熱氣在寒冷的空氣中清晰可見。我執起勺子,輕輕撥開湯面,元宵就爭先恐后映入了我的眼簾。五六個元宵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擠在一起,活像團團圓圓的一大家子。我用湯匙舀起最上面的一個元宵,放在眼前細細打量:滾圓滾圓的豐滿身材,潔白細膩的無暇皮膚,在藍色花邊的湯匙中顯得越發嬌嫩,讓我有些不忍心下口。輕輕湊到元宵前,咬上一小口,充盈的黑芝麻餡就迫不及待地涌了出來,誘人的濃香撲鼻而來。烏黑的餡、雪白的外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我一點一點吮凈了湯匙中的黑芝麻,再小口小口地吃完了余下的元宵。又甜又濃的黑芝麻,軟軟的糯米面從始至終纏綿在我的'嘴唇、牙齒、喉嚨口,讓我意猶未盡。
舀起第二個元宵,只見它腦袋滾圓,后部卻是尖尖的,活像一只拖著尾巴的小蝌蚪。我好奇地詢問奶奶,奶奶點了點我的鼻頭,笑瞇瞇地解釋:“這是特意為你做的綠豆餡元宵,你快嘗嘗!”我將信將疑地咬了一口,翠綠色的綠豆面子緩緩地流淌出來,中間還夾雜著些許黃色的小米,顏色好看極了。我舔了一口,呀,一種糯糯的口感,還帶有綠豆面子獨有的清香,前所未有的清新感覺讓我一下子喜歡上了綠豆元宵。
我滿頭大汗地吃了一個又一個,不僅消滅了自己的一份,還把鍋里余下的元宵也一掃而光。“嗝——”隨著一個響亮的飽嗝,我滿意地停止了我的“元宵掃蕩”。
元宵節吃元宵,吃了元宵我們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元宵夜,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包湯圓。記得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一起在廚房里包湯圓。我們先準備好材料:糯米粉、水和芝麻餡。就要和面了,我先把白花花的面粉倒在一個盆子里,然后在面粉上倒水,但我一不小心倒多了,面粉幾乎成了面粉湯。沒有辦法,我只能將計就計,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上,這才好些。看著動作利索的外婆已經捏了許多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放在盤子里,我也趕緊拿了一塊面粉放在手心里搓,小面團在手掌間滾來滾去,越滾越圓,好像一顆大珍珠。接著我把它壓成圓片,在里面放上芝麻餡,又用力一合,在手中滾呀,滾呀,不一會兒就變得又白又胖又圓,真像一張白白胖胖的小圓臉。就這樣一只可愛的湯圓在我手中誕生了。跟大家的一比較,才發現我的湯圓整整小了一圈。爸爸風趣地說:“小孩子包的就是小孩子樣!”我反唇相譏:“這叫與眾不同!你瞧,多可愛呀!”
經過大家的一番勞動,盤子里的湯圓越來越多,沒多久就把所有的面粉都包完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由外婆把關,在煮開了的水中把一顆顆湯圓放進去。過了一會兒,湯圓從鍋底慢慢地浮了上來,不時地翻滾著,猶如一個個小銀珠在鍋里跳著歡快的舞蹈。
“開鍋了,開鍋了!”我開心地歡呼起來。好香啊!我圍在鍋前,尋找到了自己做的湯圓,美滋滋地想:這鍋中的湯圓里包的不僅僅只是芝麻餡,還包進了無窮的歡樂啊! 元宵雪白雪白的,像一個個小球。熟了的元宵,顏色變了樣,個兒也比原來大多了。晶瑩透明,帶點褐色,包在里面的黑芝麻、桂花、玫瑰、豆沙隱約可見。現在可以吃了。不過,我先說一下,吃的時候只要輕輕一咬,里面的豆沙就會流出來。你要使勁一咬的話,豆沙就會濺得你滿嘴和衣服上都是,你的舌頭也會被燙得發麻。
吃元宵的風俗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農歷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一天叫上元月,這天晚上稱元宵。自唐朝開始,民間就有元宵之夜觀燈的風俗。據載,漢文帝劉恒將農歷正月十五正式定為元宵節。現在,元宵節有很多民俗活動,例如舞龍舞獅、放燈觀燈、吃元宵等。正月十五前后幾天,街頭巷尾,家家張燈結彩,公共場所還舉行花燈比賽,所以,正月十五又稱燈節。
我想,元宵節又觀花燈,又看焰火,又熱鬧,又有元宵吃,所以,元宵節一直流傳到今天。人們大概都愛過這個節日吧?至少,我很喜歡過元宵節,也喜歡吃元宵。
元宵節的作文 篇10
六月初至,便迎來了高考、端午兩重奏。兩者相較之下,端午顯得暗淡無光。昨日我點開百度,映入眼簾的便是“6。8世界遺產日”。我心里不禁有一絲冷言涼涼的悲哀。世界遺產日,本旨在讓人們保護這些珍貴文化,可如今卻已淪落到成為旅游公司打廣告的噱頭。就說端午,有誰把它和世界遺產日聯系到一起嗎?幾乎沒有,似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可有可無之物。
其實,端午尚好,有假期做鋪墊,總有人為它發聲。可其他節日呢?有許多已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中成為一個歷史符號。元宵,曾經數一數二的大節,已退到農村和人們的日歷上。
我對元宵知之甚少,這大概是因為現在這個節日的氣氛已十分微弱。我僅知的一點,皆出自父母之口。
爸爸對元宵的美好回憶是很多的,他有時會抱怨現在每年春節都不放到元宵就重新開工,不能好好重溫兒時元宵的歡樂。在他小時的八十年代,應該是老家元宵最后的輝煌。
改革春風吹滿地,渡過困難的年月后,人們終于又有了慶祝節日的資本,又有了節日餐桌上熱氣騰騰的一塊塊肉。在又一個喜氣洋洋的春節即將過去之際,人們開始了最后的'狂歡。
正月十五剛起床,便可以看見這兒一群小男孩在挖坑彈玻璃珠,那兒一群小女孩在踢雞毛毽子,抓緊假期最后的一分一秒來玩耍。大人們也沒閑著,該買啥還是要早點去買,同時還要精打細算一下來年的開支。人們沒有主動去為節日互相祝福,但是若在路上遇到了,還是會互相笑笑,說“元宵好!吃了嗎?是要去買些啥?”村委已經開始叫人來幫忙收拾晚上的東西了。
白天漸漸過去,到了傍晚,氣氛便熱鬧起來了。走在路上,到處是做菜時鍋鏟的敲打聲和從簡陋的煙囪里冒出的炊煙與飯菜香,惹得人不得不停下來摸摸自己的肚子,流出些口水。做好了菜,外面還太冷,只能把客廳的門半開著,以便有人經過時來上一句:“進來吃點不?”家鄉元宵宴的規矩是一碗一碗地上夠十大碗菜,條件好的還要上夠十二碗。主食必是要甜餡的湯圓,沒那么快上,不過菜倒是一碗一碗端上來了——先是雞或鴨,然后是一道豬肘子,又必定會有紅燒鯉魚(它寓意著鯉魚跳龍門,要高升!)比較有特色的菜有魚絲和山藥燉排骨。家鄉的魚絲是別處沒有的,當年是手打出來的,即使在今天換成機器做,也吸引了不少美食愛好者的目光。家鄉的山藥也非常有名,如今已經暢銷國內外。
小孩子吃得快,不一會就出去等著大人們玩龍燈。外面暗暗的,沒關系,一盞盞燈籠就要掛起來了,龍燈也要舉起來了。龍燈家家戶戶都會做,小一些的就是一個龍頭后面掛幾根彩帶,大的則是將龍身也做出來,要一個力氣大的人才拿得動。當各家各戶的男人們舉著點亮的龍燈在村里游玩時,這個山間的小村落就這樣亮起來了。大孩子們時不時接過大人的龍燈揮舞著,嚇得大人驚叫連連;女人和小孩子們則追著龍燈隊伍看熱鬧,時不時點評一下誰家龍燈做得好,一時間人聲鼎沸。
“鐺鐺鐺”祠堂那邊傳來了鐺子聲,告訴大家村委請來的黃梅戲班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大戲就要開演了。大家依依不舍地結束了玩龍燈,紛紛回家搬凳子去看戲。出門前,有電燈的人家也不關電燈,沒電燈的人家則檢查一下煤油燈的燈油夠不夠——因為元宵節整晚都必須讓家里亮著。
祠堂里擠滿了人,愛看戲的、不愛看戲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都來了。戲臺已經搭好,幾個演員正在做最后的準備,等人基本到齊,就開始唱起來,演起來了。剛開始人們還乖乖坐在那兒聽,可不一會兒就有人離開位置去找人拉家常了。又過一會兒,不愛看戲的人都聊起來了,偶爾停下來看看演到哪兒了。
不知過了多久,就快到凌晨了,戲班子這才開始收尾,人們也互相道別準備回家。于是,狹窄的村路上又一次擠滿了人。人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邊回憶這個春節,一邊開始期待新的一年。
三十多年過去了,社會越來越現代化。可是,不知從何時開始,傳統文化開始隨著傳統節日消逝。另一方面,村子里的人們也逐漸搬到城里去,村子開始變得沒有活力。
令人悲哀并且擔憂的,不僅僅是端午、元宵的消逝,更是它們背后,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終結。
元宵節的作文 篇11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陳杰哥哥結婚的好日子,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甜蜜的味道。“喝酒!”“對,喝!”“哈哈哈——”歡聲笑語在寒冷的夜空中回蕩。你肯定又要問這是在干嘛。嘻嘻,這是我們在鬧洞房呢!今天下午,我們就開始為鬧洞房作準備了。
在經過幾番苦思冥想和淘汰選定后,我們制定了兩條“毒計”:第一條,把蘋果用帶子綁起來提著給新娘新郎咬;第二條,拿一根長壽面讓他們一人含住一頭吸,不能斷。晚上很快就到了,我們把一切準備就緒了,只等著鬧洞房開始。“陳杰哥哥!”我帶著一臉“奸笑”走向新郎。“干……干嘛?”陳杰哥哥被我盯得有點兒發怵。“鬧洞房呀!”說著,我把“刑具”——蘋果拿了出來,“看你們能不能咬住這個蘋果嘍!”周圍的大人也都笑著拿出手機準備拍錄像。
“這……這……那你手不要動行不行?”“不行!”說著,我捏著帶子末端,一聲令下,“開始!”立刻,新郎和新娘就投入了緊張的“戰斗”。只見他們身體往前一撲,嘴一咬,我輕松一提,讓他們撲了個空。趁他們喘息的工夫,有把蘋果放了下去。兩人再次發起進攻,可我又往上一提,他們又沒咬到,只得干著急。“瀚之,不要這樣好不好?我最喜歡你了……”新娘開始賣萌撒嬌。在如此強大的糖衣炮彈的攻勢下,我根本無招架之力,手也不由自主地降低。“快提上來!”周圍的大人著急地叫了起來,我如夢初醒,趕緊往上提,可是為時已晚。只見陳杰哥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了上來,咬下了一塊蘋果。“哦——”周圍的大人發出了一陣失望的嘆息。唉,沒想到會如此的'出師不利。
我不甘心極了,又從廚房端出了長壽面。“呃,這個嘛……好吧!”陳杰哥哥聽我講完規則,勉勉強強答應下來。“別婆婆媽媽的了,快開始吧!”新郎新娘各自用筷子挑起長壽面的一頭,開始了新的一輪戰斗。這次我可是信心滿滿:長壽面又細又軟,心一急,用力過猛就會斷掉,這關他們可過不了啦!可再把目光轉移到戰場上,我傻眼了:兩張嘴迅速地靠近,碰到了一起,可面至始至終都沒斷。第二關又給他們輕松通過了,唉!我們精心擬定的兩個計劃居然都失敗了,我臉上寫滿了不甘。這時表嫂湊過來,對我輕聲說:“把一杯水、四杯白酒混在一起,讓他們猜哪一杯是水,猜不中就喝酒。”我緊鎖的眉頭一下子舒展開了。好主意!說干就干,我們馬上準備好了水和白酒,放在桌子上。
這時,我發現水比較多,心生一計,于是一邊把水倒掉一些,一邊故意說:“這水有點多呀!算了,不管了,得快點呀!”可沒想到這也被識破了。才剛剛開始,新郎新娘就斷定:最多的那杯肯定不是水。更糟的是,他們以此類推,開始找最少的那杯,才找了兩次就找到了水。“唉!”我苦著臉自言自語。忽然,我腦子靈光一閃,計上心來。“陳杰哥哥,今天你們能不能進洞房,就靠你倆的默契啦!”我壞壞地笑著,走向新郎,“我告訴你們詞語,你一個,讓你描述出來,新娘猜;新娘一個,做動作,你猜。
你們兩個猜三遍要猜對對方表達的詞語。”“啊?這,這個嘛……”陳杰哥哥聽完,面露難色。“哎呀別磨蹭了,快進來!”我把他拖進房間。一切準備就緒后,最后一輪考驗開始。“汽車要開的話要加什么?”新郎發問。“汽油!”“不是!”“加油?”“更不是!再說一遍:汽車要開的話要加什么?”“那……柴油吧!”“對了!”沒想到這么輕易被猜出,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還好第二題有點難,答案是:歸心似箭,動作可是很難比的。再看戰場上,新娘先比了一個“四”的手勢,表示四個字。第一個字太難,先不比。
先比一個“二”,又比了一顆心,然后比了一個“三”,又比了一個“四”,再比了一把寶劍。“我知道了,是芳心似箭!”新郎高興地叫了起來。“是歸心似箭。”大伯忍不住提醒。“我媳婦叫芳芳,為什么不是芳心似箭?”“哈哈哈哈……”大家都被逗笑了。在笑聲中,鬧洞房結束了。
元宵節的作文 篇12
元宵節,除了傳統的吃元宵、賞花燈外,另一個傳統項目當屬猜燈謎了,它可是一道文化大餐哦。這不,上周六下午剛吃過飯,好友就叫我一起去朗曼新城猜燈謎呢。
來到燈謎活動處,還以為會有一個很氣派的場景呢,誰知地方不大,但仔細看細細的繩子上卻也掛有不少的謎語。來,我們一個一個仔細看看。
第一個映入我眼簾的謎語是“梅竹菊”,打一植物。看到這個謎面我頓時覺得它缺點什么,哦,想起來了,“梅蘭竹菊”不是花中四君子嗎?漏了一個“蘭”字,那謎底不就是“吊蘭”嘛。哈哈,思維正確,我肯定答對了,于是果斷地抽下了謎語。我為自己高興著,首開得勝,一下子調動了我猜謎的積極性。
繼續往下找,第二個引起我關注的是“固若金湯”,打一河北地名。我去過河北的保定,所以腦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然后再對照一下謎面,固若金湯比喻無比堅固,保定,沒錯,就是它了。
“姹”字,打一常用語,我一看就馬上說出了答案,對,就是宅女,這個太簡單,謎底就在謎面上了。
“每天都脫衣,年底要裸體”,打一物品,這個謎語有意思,朋友老公笑了,說這個是掛歷。我們品味著,嗯果然是的,后來大家又想到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日歷,因為每天都要撕掉的,即脫衣。
“多留一半”,打一節日名,朋友一下就猜到了答案,笑著說是除夕,可不是嗎,“多”字由兩個“夕”字組成,留一半也就是去除一半,當然是除夕了。
“打牌英雄”,打一電影名,看到這個謎面,一下子引起了愛玩的我的注意,是《賭王》?不對,好像沒有這個電影名,應該是《賭圣》吧。
“千里江陵一日還”,打一節日。這個應該會,因為我國的節日我們都知道,一個一個對也能對出來呀。是重陽嗎?但感覺意思不對呀,但只有它比較接近了。
接下來就沒那么順利了,有的是打中藥名、歷史人物名、書名、地名甚至是穴位名等,哎,只怪自己知識面太狹窄,這些統統不會。于是就刻意地去找字謎,因為以前曾看過一本巧猜字謎的書,自己感覺這個會相對容易些。
“當下需小心一點”,我腦子飛速地轉著,用會意法來揣測著,需就是要有的意思,下面有個心,那豈不是忐忑的“忑”字?
“人人加一點,不做太字猜”,這“人”字上加上一點,明明就是“太”字,偏偏謎面上專門指出不是“太”字,那是什么字呢?我和朋友都在手心上比劃著。突然,朋友說是“卒”,你看“卒”中的三部分不正是應了謎面中的“人人加一點”?她的一番話點醒了夢中人。真真是好有趣的字謎。
“巧奪天工”,奪可理解為去掉,關鍵是去掉哪個字里的`“工”呢?我們在一起斟酌著,“巧”字去掉“工”好像不是字了,那是“天”字?對,“天”去了“工”是個“人”字。看來集思廣益,聚大家之力,效果不錯。
朋友猜字謎的水平挺在行,一連猜到了好幾個,分別是:
“赤拳扳倒山”,朋友說是“掃”字。我問這是怎么回事?答曰,赤拳可理解為提手旁,把山倒過來就是“彐”,和“扌”合在一起是個“掃”字。嗯,有道理。
“寫下面”,從字面意思就知道“寫”字的下面是個“與”字。
“武”打一字,武,用別解法即非文,非文寫成一個字就是“斐”字。
同樣方法“木乃伊”,用別解法即古尸,寫成一個字就是“居”字。
要說最有趣的當屬成語謎語了,很多一個字便可成為謎面,謎底揭開時讓人頓感恍然大悟。
“騾”,打一成語。兒子問我,“非驢非馬”是成語嗎?我看了看謎面,高興地對他說,當然是了,恭喜你答對了。
“尖”是什么呢,上面小,下面大,應該是自相矛盾吧。
“呀”,有牙有口,我們剛開始不約而同想到了牙牙學語,想想不會這么簡單,且有點牽強。后來終于想到了一個更好的答案,唇齒相依。
“忘”,心亡,別意就是心死,是死心塌地。
“判”,一刀兩斷。
現在回味起來,這可真是一次難忘的猜燈謎活動,既學到了知識,又很有樂趣!
元宵節的作文 篇13
我的家鄉在風景秀麗的河南油田。哪里有金黃的麥子,還有綠草如茵的五一綠地迎賓廣場以及風景如畫的翠湖公園。
我們家鄉生產石油,大家都稱它為黑色的金子,因為他可以給我們家鄉帶來了很多的財富和企業,我家鄉的元宵節非常有特色。
元宵節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哪天晚上爸爸從外地干回來,媽媽在家里手忙腳亂的給我和爸爸做各種各樣的元宵,有小兔、有烏龜、有小老鼠還有小象……。我和爸爸、媽媽吃完元宵后,就出去看煙花,有的像小花、有的像笑臉、還有的像小鳥……
爸爸、媽媽陪著我看完五色繽紛的煙花后,又回家看了幾分鐘的電視,媽媽就讓我洗一洗睡覺了,晚上望著窗戶外那閃閃發光的月亮我就能想起了那好吃香甜的元宵和那五色繽紛的煙花,我喜歡元宵節,因為是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能給我們的家人帶來歡聚和快樂。
春節過后便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是必定是要吃元宵的。
吃元宵的習俗源于何時何地?民間的說法不一。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楚昭王經過長門,見水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內紅外白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跟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
在這里元宵跟湯圓是兩回事。元宵跟湯圓在古代統稱“湯圓”。后來時移事遷,北方稱之為“元宵”南方稱之為“湯圓”叫法不同,做法也不一。我山東籍書北部,正月十五自然要吃元宵的。
正月十四,媽媽就和我忙著做起元宵來了
媽媽拿出從老家捎來的糯米粉,倒在簸箕里,接上一碗涼水,取出從超市買來的凍餡,就著手做元宵了!媽媽先將幾個蘸過水的黑芝麻餡兒放到簸箕里,飛快的晃動簸箕,餡兒上就裹上了一層糯米粉。接著,媽媽又熟練地將裹上糯米的黑芝麻餡兒過一下涼水,再次發到簸箕里滾動。如此四五次,一個玲瓏小巧的元宵就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幾次失敗后也做好了幾個元宵。
做好之后放到通風處晾曬一夜,正月十五便著手煮元宵了。
看著滾好的糯米皮包著黑漆如墨的黑芝麻餡兒,溜進冒著裊裊輕煙的沸水里,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煮好,晾涼后,元宵上桌啦。白凈雪亮的小元宵不禁令我垂涎三尺。舀起一個,迫不及待的送到嘴里。輕輕一咬,香甜可口的黑芝麻便流了出來。糯而不黏的'皮兒,香兒不膩的餡兒,咽了下去,嘴里依然留著芝麻的噴香……
在北方,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圓月一樣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佳節在我們老家,熱鬧的氣氛可以說不輸給春節,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晚上鬧元宵。
姑娘們早在轎子形的旱船上做“船夫”,手里拿著漿,做出劃船的動作,邊劃邊唱些地方歌曲。裝得像極了,另外有些男子畫成丑角的模樣,扮成船客,以各種滑稽可笑的動作逗觀眾開懷大笑,忍俊不禁,使整個元宵節的氣氛變得更有趣了。
婦女們把糯米做成了一顆顆湯圓,在燒湯圓時,分煮湯圓,炸湯圓,蒸湯圓這三咱,至于香湯圓,甜湯圓,辣湯圓,咸湯圓,那是按湯圓的味道來分的,湯圓放在鍋里煮,不一會兒,屋里就充滿了湯圓那誘人的香味,熟了熟了,媽媽給孩子一個一碗湯圓,這碗熱所騰騰的湯圓,比任何東西都要好吃,因為民謠說:“吃了湯圓,好團圓。
在元宵節還有要龍燈的。人拿的木棍上有一條竹蔑扎成的栩栩如生的龍,舞龍時,由一個人手里拿紅色的綢球引龍去撲扮玩要,這條龍隨著綢球,忽左忽右,忽高,忽低,或擺尾,或盤旋,或騰楗,上下翻騰,在鑼鼓聲的伴奏聲中,氣勢雄偉壯觀。
老人會講起元宵節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時期,獵人不小心把天鵝傷了,玉帝很憤怒,決心要把人和牲畜全燒死,一位仙人冒死來到百姓中報信,讓人們在五月十五家家點燃火把,亮起燈籠,然后飛回天宮,玉帝聽了不相信,又看了一看,人間果然一片通紅,火光沖天,就不在追究了,人們為了慶賀這個日子,每到這一天,就張燈結彩,度過一個熱鬧歡慶的夜晚,這就是元宵節神話傳說的由來。
元宵節的作文 篇14
年,對常年漂泊在外,趁過年時節回家和親人一團一聚的人來說,真是“一寸光陰,一寸金”。越是珍惜在家的每一天,日子越是過的賊快,東一家,西一家竄門走 親戚,一轉眼,就過了年初五。這小年一過完,初六一開始,人們就陸續各自匆忙買票回到原來的天南地北,繼續過著各自酸甜苦辣的日子。所以正月十五元宵節,我 和很多人一樣,也很多年沒在老家過了。在外地過元宵節,充其量就是,嘴巴上說說而已,最多那天,給孩子買個帶電的紅燈籠,讓她挑著玩一會,全沒有過去我小 時候鬧元宵時的熱鬧氣氛。
我小時候那會,還沒過年,早就把鬧元宵的東西準備好,像什么干松枝,榕樹球,刷把疙瘩。刷把--是家家戶戶刷鍋刷碗用的東西,是用紅高粱的梢做 的。(紅高粱,我們老家叫小黍黍。)刷把用時間長了,那頭柔軟的部分磨掉完,剩下一個不長的刷把疙瘩,把它曬干,收藏起來過元宵用。榕樹球,是在別的村的 榕樹上偷摘的,再泡在煤油里,至于那干松枝,家后的艾山上多的是,臘月里家家都撿了很多,堆在自己院子里。
那時窮,物質貧乏,沒有現在好看的煙花爆竹,夜明珠煙花彈一類的東西。小孩就纏著家里的大人,到邳城正月十五古會上,從山東老侉那里買來一一毛一錢五把的 狄子,和一一毛一錢十一支的旗鼓(音,qigu)。狄子,有二十公分長,點燃后有耀眼的火花閃現,和“啪啪”的聲音。旗鼓,像小火箭一樣,在尾部點燃,它能 “嗖”的一聲,飛向天空后,在半空炸響,脆脆的聲音傳得很遠。這兩樣東西現在可能已絕跡了,沒人做了。但在那時,這兩樣玩意兒是元宵節孩童們必不可少的。 有一年,因燃放狄子,我的棉襖被燒了好幾個洞,換回家人的一頓打罵。
元宵節那天,吃過晚飯,天還沒黑透,村里村外就看見小孩子們提著狄子,到處燃放,不太明亮的煙火,在孩子面前閃耀。天空中時不時炸響一個個的旗鼓,空 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等到天完全黑透,皎潔明亮的大月亮從村東頭的那棵老銀杏樹梢升起的時候,大人們都陸續趕到村前空曠的大場上。(大場,農忙時打麥 子曬麥子的地方)此時大場早已是孩子的天堂,那被煤油喂飽的榕樹球,被點燃后,變成一個大火球,在勇敢的大孩子們的腳下來回滾一動,火球被踢到哪里,人群和 叫一聲就追到哪里。再晚些時候,村里歲數最大,威信最高的明俊舅老爺,在很多人的陪同下也顫巍巍的趕來,他們來到大場中央后,所有的人都安靜下來。只有幾個 還不懂事的小孩在旁邊直嚷:“放刷把嘍,放刷把嘍”。明俊舅老爺從旁邊拿過早已準備好的刷把,點燃后,默念了一會,“猛地”把刷把用力扔向天空,同時嘴里 大聲喊道:“刷把,流星,一棵黍黍打半升。”燃一燒很旺的刷把剛落地,早就被身手敏捷的人撿起,也扔向天空,大家都高聲齊喊:“刷把,流星,一棵黍黍打半 升”。到這時大場上頓時沸騰起來,所有的刷把,火球,松枝,狄子,旗鼓,一起點燃。人群也隨著火把的.落地時擠在一起,隨著火把的升空而散開,紅紅的火光, 照耀著一張張笑臉,大家都亢一奮著,喊聲,一陣高過一陣,企盼今年有個好收成。
可是,喊著,喊著,不知是誰把詞給改了,“刷把,流星,張孩,玉玲”,此聲音一出,人群轟然爆發出歡快的笑聲。原來那一年,張孩,和玉玲是村里第一對 沒有媒人而自一由戀愛結婚的一對新人,俏皮的人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向他們祝福和取笑。不知是被火光映紅,還是羞紅臉的玉玲,在旁邊半羞半笑著,爽一快的張孩, 也隨著人們高喊:“刷把,流星,一棵黍黍打半升。刷把,流星,張孩,玉玲。”
老人們興興地說:“鬧吧,越鬧今年的收成越好”。
大小伙子狠狠地說:“鬧吧,越鬧越好,今年也像張孩那樣不用媒人,自己也找個玉玲”
歡快高一亢的聲音,在空中起伏,在明亮的月夜里蕩漾,在還飄著年味的山村里回響,很久,很久。
現在我身處在繁華的大都市,元宵節時,城市里雖然也張燈結彩,煙花滿天,也很美麗熱鬧。但在我心里,遠比不上那年的元宵節,鬧的開心。
元宵節的作文 篇15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宵式燈節”等。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喜,也是慶賀新年的延續,所以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傳統,在這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今年元宵節我在老家度過。我不僅看到了美麗的彩燈和五光十色的焰火,還看到了幾十輛五顏六色的花車、彩車。
人群蜂涌而來,我和爸爸媽媽也擠了過去,看見一輛輛彩車從我的身邊“走過”。各式各樣的裝飾品把車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像一個個俊俏的姑娘。
正在這時,天上響起了一聲聲”震耳欲聾的聲音。人群紛紛不約而同仰望著上空,看見焰火在我們頭上“開花”,我對媽媽說:“媽,看它們笑得多美啊!”媽媽看著我,笑了。
“過元宵嘍!”一棵棵樹都穿上了新衣服。每當人們從樹旁走過,大樹上彩燈就像一個個眼睛一閃一閃地盯著你看。一棵棵大樹間都“牽著”一條條紅線,紅線上掛著一個一個的小燈籠,小燈籠看著人們,笑紅了臉。
接著我們還去看了燈謎展。一條走廊粘滿了燈謎。大家都紛紛猜了起來。我也不閑著,到處看,“哎呀,這個怎么這么難猜呀!哎呀,這個也很難!”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我暗暗地埋怨著自已。
回到了家,爺爺已經煮好了我最愛吃的湯圓。“爺爺,為什么要吃湯圓呢?吃水餃不行嗎?”爺爺笑著對我說:“當然不能吃水餃啦,我們南方人的習俗是吃湯圓,象征著團團圓圓!”這時大家都圍了過來,你一碗我一碗,一邊說笑,一邊享受著美味的湯圓。屋里充滿了笑聲……。
這個元宵節,也讓我明白了:只要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那才是一生中最快樂、最幸福的事!
時光飛轉,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匆忙地來趕赴這團圓的盛會。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這個歷久彌香的傳統佳節不但沒有褪色,而且愈發的蓬蓽生輝。元宵之夜,千家萬戶都被團圓的喜悅所包圍著......
正月十三的晚上,我和媽媽、小姑一家去看燈展。我們一下車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只見門樓上一條燈做的彩虹上,一位老神仙舉著佛塵,正咪咪笑著。旁邊還有兩條龍正在搶一粒珠子,媽媽告訴我這叫“雙龍戲珠”。
我家在美麗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個特別熱鬧的日子。在前幾天,我的奶奶和鄰居就開始忙碌了,打掃衛生,布置廳堂……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每一個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戶都在廳堂里擺上了供品,然后畢恭畢敬地等侯著。
正月十五鬧元宵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難忘的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歷一月十五日。每當元宵節的時候,我們全家在運河廣場上看花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鼠年的一次元宵節。那時候,運河廣場上人山人海,都在欣賞美麗的花燈。
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就是元宵節了。今年五年在家里過元宵節。走上陽臺,只見小區里掛滿了彩色的燈籠,行人們也都穿上了節日的盛裝,孩子們提著燈籠在小區廣場上玩得不亦樂乎,不時發出一串串清脆的笑聲可是今天我卻不打算加入他們的游戲行......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看家家戶戶都洋溢著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有的人家不僅只掛著大紅西瓜燈籠,而且還有孔明燈、絹燈、橘燈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把整個上煙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樣。
噼里啪啦早上一醒來耳邊就充滿了爆竹聲,一回神,才知道原來今天是一個特別的節日那就是情人節與元宵節。說來也奇怪,為什么這兩個節日會是同一天呢?聽別人說,每過19年這兩個節日就會重逢。
元宵節的作文 篇16
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的日子,它象征著團團圓圓,和睦美好。可還有一些人卻遠離自己的家鄉、親人,如武警戰士,他們為了國家的安寧,默默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元宵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
元宵節雖然有很多習俗,但我只喜歡其中的一種——猜燈謎。
記得元宵節那天,我吃過晚飯,就迫不及待地跑下樓去。小區的花壇邊,人群早已聚在一塊兒,我高興極了。
放過鞭炮之后,燈謎會正式開始了,人群早已把花壇圍得慢慢的,那是我真的知道什么叫做人山人海了。一片大紅燈籠所包圍,一個個紅燈籠上掛著一張張紙條,一張張紙條上有一個個謎語,看得我是眼花繚亂。突然,我和一個謎語撞來了,我想:既然會撞上,那就是有緣,那就想這個吧。這個謎語是“雙木非林心相連”(打一字)。我心里暗暗喜,幸虧我早有準備,老媽讓我前幾天在網上看到許多謎語,我也剛剛還留意了這一條,現在派上了用場,兩個目再加一個心,不就是想字。
我便接下紙條,拿到了主持人面前:“這是想?”主持人反問我:“你為什么會認為是想?”我說:“你看,兩個木,就是木目,心相連就是下面那個心”主持人問:“你確定?”我有點心慌了,雖然我在網上看到的是想,可以不一定對啊!我慢慢吞吞的回答“我,確定。”主持人大叫“答對了!讓我們來恭喜這位幸運的小朋友”“哦耶!”我歡呼起來,一蹦三尺高。主持人送給我一個孔明燈,我手里拿著它十分高興,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甜,因為這是我自己通過我的努力和勇氣得到的!”(雖然有點碰巧哈)。
回到家后,我趕緊跑到樓上拿了一個記號筆,在上面寫了我的愿望和名字,希望它能成真。
猜燈謎真的有意思,明年的正月十五我和大家一起來這里猜燈謎,獲得更多的孔明燈!
元宵節的作文 篇17
“湯圓湯圓送湯圓,香香的湯圓是圓又圓……”,這是一首過元宵時唱的《湯圓》。因為,大伙兒都說吃湯圓,夢也圓,所以,阿姨唱,叔叔唱,伯伯唱,大伙兒唱。在放假的幾天中,我最快樂的一天,要屬元宵節了。那天,伯伯來我家吃飯,伯伯剛坐下就問我:“凡琪,你放過煙花嗎”我回答道:“放過一兩次。”伯伯接著說:“那你還想放一次嗎”我說道:“當然想啦!可是媽媽偏說說放煙花有危險!不讓我多放。”伯伯說:“不用怕,我跟你媽說,她會同意的!”我高興得蹦了“三千尺”,我大喊道:“又可以放煙花了!又可以
放煙花了!”我扭過頭對伯伯說:“還是伯伯最愛我!”伯伯對我笑了笑,又回頭看他的報紙去了。吃過飯后,伯伯給了我一大袋煙花,和三根香,就讓我和媽媽下樓去放。到了樓下的石頭椅子旁,我先把煙花管放在地上放好后,然后用點燃的香將煙花管旁的引子點燃,沒過多久,煙花象火箭一樣“嗖”的一聲,飛上了天空,然后,“碰”的一聲在天空散開了,真象一朵花開了!后來,我看了看,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綠的,各種各樣,各色各異,真好看!后來,我回家后,媽媽端上了一碗湯圓給我吃,啊!元宵節我真喜歡你!第7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南靖人民一年一度的元宵焰火晚會。我們來到中山橋,只見那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地等待著焰火晚會的開始,有的小朋友手里還提著花燈。到了八點整,"嗖嗖嗖……"煙火噴上大堤,讓大堤上顯示出了"東南海渡假村"六個大字。"啪"的一聲,一個火點如同離弦的箭一般飛上天空,綻開了燦爛的笑容。好漂亮,多象小天使頭上的
光環啊!又是"啪啪啪"的幾聲,煙花接連不斷地奔上天空:有的煙花起初里面是黃色,到最后卻變成紫色了;有的噴上天空,綻開了銀白色的花朵,箭雨沖天,隨后象流星似的落到了人群和屋檐上;有的煙花如同蜜蜂出巢,四面紛飛……夜空中,百"花"爭艷,爭奇斗艷的火樹銀花象一個個調色盤,把漆黑的夜空描繪成一幅色彩繽紛的元宵喜樂畫。你瞧,那煙花:紅的如火,黃的如金,綠的如草,白的如銀,紫的如茄……人群立刻沸騰起來,以往只能在電視里看到的"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壯麗景象,今天在這里讓觀看的男女老少大開眼界,大家情不自禁地歡呼喝彩起來。水上芭蕾,猶如一群穿著金色長裙的仙女在荊江河上翩翩起舞。水上芙蓉更是讓人拍手叫絕,猶如小星星的火花向四
面噴射,時而高時而低。河邊又出現的一只正在展翅開屏的孔雀,你瞧它的羽毛,這變是紫色,那邊卻變成了檸檬黃,我心里暗暗想:"這……孔雀……挺臭美的嘛!"人們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有的把嘴巴張得大大的,有的眼睛瞪得象銅鈴,有的指指點點贊不絕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只見大堤上又一次呈現出一幅令人擊節贊美的圖畫--一排煙火象瀑布似的.從天而降,"嘩嘩
嘩"那響聲也如瀑布一般。忽然,我眼前一亮,我看見幾個叔叔拿著手機和照相機正拍照。我一拍腦門,小聲嘀咕著:"哎呀,瞧我這記性,出門時干嗎那么急,把照相機都擱在家里。"最后,"啪"的一聲巨響,這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要被震得顫動起來似的。伴隨著巨響,好象有什么亮點從天而降。我仔細一瞧,原來是一盞盞紅燈籠如仙女散花,播滿夜空,悠然下降。"紅燈照,照出了全家福。紅燭搖,搖來了好消息……"不錯,這五彩繽紛的煙花不正象征著南靖人民的生活正蓬勃向上嗎?今夜多么的迷人啊!絢麗的煙花、火紅的燈籠,林立的樓房、如潮的人流,把節日里的南靖裝點得分外妖嬈,更充分展現了南靖人民心中豐收的喜悅和美好的祝愿。
元宵節的作文 篇18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的天氣寒冷無比,但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剛到馬路上,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媽媽也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德勝街。只見那德勝街的大牌樓,五光十色,“千萬”條金黃色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德勝”啊。哎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繁多,這么出奇的燈。看都看不過來。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氣活現的鳳凰!。兩只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們繼續往前走,只聽見不知道是從哪里傳來的歌聲“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那肯定就是移動通信公司的宣傳了。果然,前面有一個舞臺。上面雖然空空如也,但旁邊是一個手機,(還挺形象,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機廣告)手機的屏幕上還有動畫。哦,怪不得聽見歌聲,只見屏幕里的.周杰倫正賣力地拿著話筒,唱著呢!看來,元宵節不僅燈好看,還處處充滿商機。
這邊剛剛送走了周杰倫,那邊的刀郎又來了。因為那熟悉的旋律“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的時候來的更晚一些”真悠閑啊。原來是為九曲黃河陣做廣告啊。看那九曲黃河陣,左拐右拐,精妙無比,正如人生道路上,雖然左拐右拐,但最后還是會出去,獲得勝利。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評析: 文章描寫了元宵節看花燈的情景和場面,景物和心理都有一定的描寫,抓住了元宵節的特點,描寫很細致,層次清晰;并且能夠引申到人生話題,不著痕跡,順暢自然。語言運用也較好,引用較恰當。
七點剛過,我們就來到新市區看花燈,這里人山人海,花燈會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市政府前的整個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做生意的人早早來到擺好攤位,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著糖葫蘆邊吃邊看。八點多鐘,在市委大樓旁邊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后,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著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后是雙層的,接著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整個市區都沸騰了……
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著耀眼的光芒。美麗的花燈給這里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么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當我們看到一半時,我驚訝地叫了一聲,因為在花燈里,這個是我見到的最有意思的是:花燈里居然還有三只活羊,燈箱里還有一群小雞,據介紹,它們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呢!真讓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膽的人甚至還過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腦袋,不時地抬起頭“咩—咩—”地叫喚兩聲,然后又繼續吃它的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當我們往回走時,看到一群人在猜燈謎,其中有一個字謎是:天下人間會七星,我和爸爸媽媽猜了許多次也沒猜中……
時間不知不覺已過去了三個多小時,但我們一點也沒覺得累。啊!今年的元宵節之夜真美呀!
元宵節的作文 篇19
夜幕剛剛降臨,鞭炮連響炸開了元宵之夜看花觀燈的序幕,接著華燈齊放,萬家彤紅,高掛的紅燈照明,迎來了一片繁華夜景。
金猴騰躍,靈范新年,祖國繁榮,活現在春天,這夜晚可真是熱鬧非凡,喜慶狂歡達到了頂點。
豐富多彩的鬧元宵活動隆重熱烈的推出展現在人們的眼前,使個本來就是輝煌壯麗的城市顯得更加妖嬈美艷動感,亮麗的夜晚悠遠又湛藍,繁花燦燦,閃爍其間,驚天動地的鞭炮聲響連貫,天地生花,爆出彩霞,飛攛火蛇,舞龍嬉耍,獅子騰挪,寶蓮明豐,鯉魚跳峽,粉光致致的艷艷如盛開出的七彩鮮花,花仙子愿說就說愿開就開的天空神話——霓虹橫掛上蔚藍,祥云裊裊飄渺出怡然自得的春情佳話,燦爛明華的火龍遙遙飛升,扭頭擺尾吐出群花,咚的一陣高興打滾爆炸隱隱孜孜吐著火焰,啪的一聲爆裂開來,撒出萬把鮮花,有的活力四射幾十條橘黃色光柱,流明到頂點冉冉熄滅,留下煙云也象天女散花,突的又在煙柱頂端亮起鮮紅的明燈閃閃,直直的向往著人間飛掛,那情景真的如天落花雨,那瀟灑勁頭真的勝過生命春夏;晶亮碧玉花花,湛藍碧空彩霞,有的是連爆著上天,一個爆炸出鮮艷七彩,又一個從中亂穿,好像是擾亂了彩花,可越是見那飛濺四射的花兒亂穿,越看到那巨大的穹隆花藍倒傾的鮮花越加鮮艷俊美燦爛,有的是亮如翠玉,晶瑩瑩的五個星角上又開出五簇碎花,突的又都旋轉成一個光圓,流星般探險;有的如風啁啁,有的似凰嚶嚶;猶如孔雀開屏的又奔放流星,勝似杜鵑怒放的又翩然出牡丹,那明凈的花色絕對的超然于大地上的爛漫花山花海,那神妙的變換魅力決然凌駕于四季一年的風云,猶如神來的夢幻到了天上,人們的視線從生下的第一天就向往到那遙遠遙遠的這如夢春天。這天如夢,這思想如花,如生的永恒——猶如金猴乘興龍大鬧到天宮,吐火亮眼金睛,看透了美好新春,燃放出一段報國真情,裝飾新春,火熱了港城,到了美麗之境——無數的金猴蜿蜒飄舞了一會又帶著對大地的那份熱愛情感陡然直下,激發出一陣驚嘆;有的是亮然麗麗,金銀獻花,隨著升天的理想在靜謐幽蘭的夜空中浪漫,像誕生宇宙的大爆炸一樣,爆炸出神圣的一個幾個無數個光華穹隆,愛在里邊,捧掬出心愛的玫瑰花朵向大地奉獻,頂天立地的大氣凜然中,也是隱含著那份執著的愛戀。
你看,那顆綻放出的繽紛盎然,紅的,黃的,綠的,青的,紫的,藍的,白的,粉的,金光閃耀的,銀亮顰顰的,嫵媚含羞的,笑容可掬的,嬌艷娉態的,活力四射的`,紅顏面容上又放深藍的羞澀,緋紅英俊的臉頰上也流瀉青春風采,星星神秘的眨眼,弄的天空嘻嘻哈哈,大地山河爛漫,使孩子歡欣的不絕天倫,大人指指點點高明軒昂,就連那轎車上喇叭也被激動的連番叫喚。
出來看花觀燈的人絡繹不絕,人山人海,吵吵嚷嚷,要么站在路旁,要么站在廣場,要么流連往返于人潮花的海洋。而那些早已布置好的萬花彩燈也像是早就獲得了人們鬧元宵的鼓舞,閃耀得更加光芒有力,像被春天賦予了青春的年輕小伙一樣,活靈活現,熠熠閃閃,璀璨奪目,令人嘆為觀止。有的是呈現龍騰虎躍跨越發展氣勢,有的是揚揚颯颯展現去年輝煌,又揮灑大展猴年宏圖,知識,智慧,信心和力量無一不在光華之閃耀中凝練出特有的人性風貌;那晶瑩剔透的宮燈,紅燈,彩車燈,蓮花燈,金魚燈,九龍燈,樓船燈,展臺燈,也是盡顯琳瑯滿目之豐碩成果,無一話別盡放洋溢喜慶,不勝枚舉百花齊放,讓游人顧盼生姿。那活潑可愛的金猴燈籠更是吸引得孩童非去摸到親吻出春風滿面,樂趣,春色盎然不可,留幾個倩影紀念。火樹銀花,彩樓火焰,閃閃爆裂蕩漾之中映襯得元宵之夜晚,明明華華,風光無限,陶醉的星月生輝,銀河落地,大地燦爛。紅燈高掛上九天,怎不驚羨得大地回春又發新芽?
元宵節的作文 篇20
元宵在即,周圍的空氣里已經彌漫著濃濃的元宵節的氛圍了。各色的焰火不時地高笑著如流星般沖上夜幕上空,炸開繽紛的花朵,渲染著寧靜的夜。
元宵節,這個中華民族歷史上被慶祝了不知有多少回的節日,至今仍被炎黃子孫所看重。不論是中國大陸內地,抑或是遠渡重洋的外籍華人,在這一天的的晚上,都會抬頭仰望星空,默默訴說著自己對親朋好友的思念與祝福。
古人對元宵節這一天的記述非常精彩,“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這是隋煬帝的一首詩。他雖為人們所不齒,但他的這首詩中所描寫的景象卻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熱鬧場面。
元宵節各種活動是不可錯過的.。在這一天,有猜燈謎、舞龍、舞獅等各種娛樂活動。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人們“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已增加節日氣氛。民間的舞龍舞獅的團隊也早早的上街表演,鑼鼓喧囂,張燈結彩,制作的蛟龍、獅子在人們的掌控下靈活地互相追逐,互相穿插,迎來一片喝彩。
元宵節不可錯過的還有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制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 唐朝的元宵節食是面蠶。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歲上元,都人造面蠶的習俗到宋代仍有遺留,但不同的應節食品則較唐朝更為豐”。呂原明的《歲時雜記》就提到:“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到南宋時,就有所謂“乳糖圓子”的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
近千年來,元宵的制作日見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黃米面和苞榖面。餡料的內容更是甜咸葷素、應有盡有。甜的有所謂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豬油肉餡,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意思。
元宵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異。北方的元宵多用籮滾手搖的方法,南方的湯圓則多用手心揉團。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黃豆,煮食的方法有帶湯、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論有無餡料,都同樣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種四時皆備的點心小吃。元宵雖小,但那圓圓的形狀卻包含了團圓的美好寓意。
今天,當我們端起手中的碗,品嘗美味的元宵,欣賞娛樂活動時,可曾想起過戍守祖國邊疆的廣大將士呢?別家自歡樂,他們卻為了謹守自己的職責,與家人分別,戰斗在自己的崗位上。我相信,我們今天元宵節的歡樂,是不可能沒有他們的一份功勞的。他們,犧牲了自己的歡樂,贏得了眾人的幸福。同他們一樣的,還有那些白衣天使、交警們,他們值得讓我們在這樣的一個喜慶的晚上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敬意。
我愛元宵節,我愛這個經久不衰的節日。我愛它的“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愛它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也愛它的“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感謝這個節日,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多的歡樂。
元宵節的作文 篇21
元宵節曾經深深吸引我的,倒不是熱乎香甜的湯圓,而是那些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近乎暈眩的舞龍舞獅和彩燈,我也僅僅有一次真正感受到元宵的“鬧”。
這份記憶當然要屬于鄉村和童年。那還是元宵節的前兩天,奶奶帶著我出去串門。老人們一聚起來總是有話說,我就被允許在那家人的院子里到處看看。村子里的人家喜歡在房子旁砌上或小或長的屋子,我通過窗戶看見里頭泛著橙色的燈光,還有彩色的什么,只可惜玻璃太模糊。“進去看看吧,不過不能亂碰哦。”那家主人對我說。我一邊想著是什么這么神秘,一邊推開門進了屋。如今那景象在我腦海里如同夢境一般,我記不太真切我說了什么,那屋子是不是真的如我印象中的長,但我記得我眼前出現了一片用紙糊成的彩燈,有的掛著,有的放在桌椅上;有魚形的,球樣的`,有元寶、燈籠、蝙蝠……我一路往屋里走,在一盞魚形的燈前停住了:它是在一個用吸住條架成的魚的模型上用米糊糊上了不同顏色的紙做成的;魚嘴用紅紙裹住,眼睛是用類似紐扣的東西縫上的,魚身金色比較多,還被勾上了彩色的鱗片,底下露出來的竹條上迷糊還沒干。屋子里頭燈下的老奶奶借著燈光把竹條削得細長。原來這些彩燈都是她的杰作。屋子被橙色的光籠著,灑在彩燈暖暖的顏色上,我恨不得馬上將它們全點上,那樣它們就有了生命。于是心里就只盼著元宵這天快點來。
終于,這天晚飯后爺爺帶我來到了舞獅的地點,那是一家人的坪上。從爺爺那里知道每年舞獅都會在一戶人家門前進行,只要有寬敞的坪地就行。舞龍舞獅的人還沒來,那兒就已經滿是人在走動。大嬸大伯們手里都捧著花生瓜子,見著我就會塞一點過來,不久我的小口袋就撐起來了。天泛著冷冷的藍色,但隨著“咚咚的”鑼鼓聲和坪地里紅色獅龍的顫抖,天地間剎那間就暖了。孩子們開始叫著、喊著,還有的扔手上的刮炮。一個小男孩扔了一個在我腳下,嚇得我往后直跳。爺爺干脆讓我騎在肩上,這樣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那兩頭獅子像喝醉了一般,沿著場地周圍搖搖擺擺地走過來。起初走得有些像貓步,并不顯得多威武;等人都圍好了,一頭獅子開始猛地眨眼,由于睫毛被做得老長,都齊刷刷地抖動。它神氣地晃了晃頭,鬃毛也跟著一揚,泛著金色的亮光。另一頭也不示弱,撲騰著向前一躍,張了張嘴露出里面的鮮紅色。一個繡球拋過來,它們仿佛是酒醒了,爭著去搶但也不那么急促,總要放慢動作來把技藝展示盡。一頭獅子向前一撲,另一頭便敏捷地向后一退。接著頭頂著頭搖晃,眨著眼,嘴一張一合,像是互相在嘲笑。經過人群時偶爾會把頭探過來嚇嚇孩子,不過大多數孩子都笑個不停。我看得入迷,本不知道什么時候該鼓掌,但觀眾中會總會有人叫好,我就跟著大家一起鼓掌。這邊的舞獅已經讓人看得不想走開了,那邊舞龍的也變換著各種姿勢,追著球一圈一圈,加上拿彩球的人都翻幾個跟斗,地上鞭炮的煙霧還沒消散,我們一個個,連同獅子、龍都成了騰云駕霧的仙物,一起沉浸在這傳統節日的歡樂中了。
天晚了,我實在禁不住瞌睡,爺爺背著我往回走。我瞇著眼睛往回看,發現一隊如長龍般的燈火正沿著小路蜿蜒移動。難道是誰把銀河請到了人間?噢!那一定是那位老奶奶做的彩燈被點起了,鄉親們舉著在村里走。爺爺說:“那些彩燈會經過很多人家,驅走邪氣,是對新年的祝福……”
以后的歲月里,我再沒過過那樣的元宵節。起初還看到過舞龍舞獅的表演,只是已沒有了那花生瓜子,沒有了那手工的彩燈,沒有了那傳統的熱鬧。之后也就是速凍湯圓一下鍋,一個個冒著熱氣躺在碗里作為元宵節的標簽,除此之外,再沒有與平常日子不同的。
元宵節什么時候還能如那般“鬧騰”呢?
元宵節的作文 篇22
“包湯圓,包湯圓,包出來的湯圓香又甜……”一說到湯圓,我就嘴攙:湯圓“白白胖胖”的,輕輕的咬一口,熱騰騰的餡就擠了出來,整個嘴吃的甜糊糊的,黏黏的,可香了!對呀,每逢過春節,爸爸媽媽總是要買一些湯圓回來煮著吃:有豆沙味的,有芝麻味的……吃起來那叫個香啊!今天我正看電視時,突然看到了一個賣湯圓的廣告,肚子里的攙蟲又被鉤了起來,“媽媽,我要吃湯圓啊!湯圓啊!”“睿睿呀,湯圓沒有了。”媽媽回答我說。“那就去買唄!那么點錢,怕什么?”“那好吧,我給你100元,只要你幫我買了湯圓,剩下的錢歸你!”我心想:天上掉餡餅了,這么好的事,我全都給攤上了!我接過媽媽的100元,“撲通撲通”的下樓梯,走到門口時,我呆住了:沒想到啊,老天爺竟然“哭了”,你看,下起了傾盆大雨,難怪媽媽不去買呢!我就說嘛,哪有這么幸運呢?還害得我白走一趟!回到家后,我生氣的對媽媽說:“媽媽你騙我,你拿我當猴耍呢?”“好了好了,女兒,別生氣么?既然你想吃湯圓,媽媽給你包就是了!”“什么?太好了,太好了!”“那你要不要……”媽媽的話還沒有說完,我就急著說:“要包要包,我要包!”于是媽媽拿出糯米粉,并叫我洗干凈手,只見媽媽洗完手后,伸手抓了一大把的糯米粉,放到了一個碗里面。我搞不懂媽媽在干什么,便問:“媽媽你干什么?”媽媽笑瞇瞇的回答我:“這個糯米粉還要加水,再將它們和成面,包在餡外面。”哦,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
我想:媽媽每天為我們煮飯,洗衣服,可累了!不如,讓我來試試。于是,我一手“搶”過媽媽手中的碗,加了水,攪拌了起來。這真是看起容易做起來難啊!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搞不好,最終,我使出了我吃奶的力氣,才揉和到一塊面,真是太太太(從中省略掉1000個“太”)難了!可又拿什么當餡呢?我翻遍了整個冰箱,還是沒有找到豆沙,芝麻之類的東西,但卻找到了一盒菊花肉,菊花肉能包嗎?嗯,還是先試試再說。我把一塊一塊的菊花肉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再用勺子給攆碎,放在一個碟子里。哈哈,我成功的做好了餡了!過了一會兒,媽媽那兒還是沒有動靜,我實在是等的不耐煩了,大叫:“媽媽,快把糯米面拿來!”“哎!來了來了!”我們將桌子擦干凈,鋪上兩張白紙,在紙上面撒上了糯米粉再將裝有糯米面的碗和裝有菊花肉餡的碟子放到了桌上,準備就緒,開始包了!只見媽媽從糯米面中揪了一塊面,把它壓平,不過不是很薄,要稍微厚一點,再用勺子舀一點點的餡,“蓋”在壓的.不是很薄的面上,然后就像包餃子一樣,用糯米面將露出來的餡給包起來,再將“餃子”放到手心里捏幾下,這樣會使湯圓包的緊一些。緊接著,將湯圓揉成一個小圓球,在很均勻的沾上一點糯米粉就OK了!我看了以后,切,還挺容易的嘛!
于是我試了試,我可沒像媽媽那樣包的成功,我包的,可差勁了,你看,不是露餡,就是面裂開了,我越來越沒有信心,越來越覺得煩躁,就走開了,看電視去了,媽媽一看到我這種神態,很生氣的對我說:“你看看你自己,就沒包幾個,就賭氣走了,你不是剛學嗎?包的差點是難免的嘛!我記得,你常常在日記里寫這么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你還說自己要堅持呢!難道這些都是謊言嗎?你,不許走,給我端端正正的包湯圓,沒包個象樣的,別睡覺了!”一聽到“別睡覺了!”這句話,我的心驚了一下-----為了睡覺,我一定要包個漂亮的湯圓!就這樣一來,我一直都在研究媽媽是如何包的漂亮的?我有什么缺陷?就這樣,我包的一個比一個漂亮,一個比一個可愛,我的心里,就像吃了,不,是我心里比吃了蜜還要哪!我很高興,因為,我不僅學會了包湯圓的技巧,還更深透的理解了“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的含義!!
元宵節的作文 篇23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元宵節,在這一天里,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看燈會、猜燈謎……好啦,廢話不多說,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家是怎么過元宵節這個特別的日子吧!元宵,元宵,當然要吃元宵啦!元宵又叫湯圓,元宵節這天,我們家有一項“重大任務”——包湯圓。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湯圓終于包完了。開始煮湯圓了,鍋子里的湯圓慢慢浮在水面,如同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胖娃娃,笑瞇瞇地看著我。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開飯嘍!”隨著一聲洪亮的喊聲,終于可以吃湯圓了!舀起湯圓,一口咬下去,香濃的芝麻餡兒蔓延了我整個口腔,輕輕咽下,留得一陣余香。吃完湯圓,我們全家出發去看燈會。花燈有紅的,有綠的',有彩色的;造型有卡通人物,有小動物,還有一些印上了詩畫。總之,各式各樣,應有盡有。什么!猜燈謎?我疾步走到了猜燈謎的地方,細細端詳著那一個個印著謎面的燈籠,不禁皺起了眉頭:好難啊……經過一番奮戰,我和家人攻克了不少燈謎,拿著兌換的小獎品,我心里樂滋滋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元宵節!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泛濫,城外田地干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后玉帝回宮辦事,于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
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后,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后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后,變成一只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紀念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晚上,我剛讀完《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書,我覺得很有趣。我突然聽到外邊放鞭炮的聲音,我覺得很有意思,再說今天又是正月十五,放鞭炮也是應該的。我就給爸爸媽媽說,我想放鞭炮,他們同意了。爺爺奶奶和哥哥姐姐也去放鞭炮了。我們先拿了一個鞭炮,又拿了一個煙花。我們先放了鞭炮,爸爸拿了一根煙,吹起來一點,他趕緊跑回來,害怕炮把他打住,我也學著爸爸的樣子,把我之前買的擦炮,伸到點燃的蠟燭上,只見白色的火光閃爍著并伴著“噓噓”的聲音,這時,趕緊往地上扔,沒過幾秒就爆炸了。
炮放得時候,我們欣賞著,我覺得很美,爸爸也欣賞著,感受也不錯。我看媽媽比我更喜歡。爺爺奶奶也在那看著。爸爸說該放煙花了,讓我哥哥來放。哥哥剛一點著,也跑了。還有個小煙花,爸爸讓我點,我把煙花剛一放到地上,我就把煙不小心點到炮芯上了,我馬上急著跑了,把煙都快扔到哥哥身上了。
放完煙花,我們就去捉迷藏了。
元宵節的晚上,我剛讀完《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書,我覺得很有趣。我突然聽到外邊放鞭炮的聲音,我覺得很有意思,再說今天又是正月十五,放鞭炮也是應該的。我就給爸爸媽媽說,我想放鞭炮,他們同意了。爺爺奶奶和哥哥姐姐也去放鞭炮了。我們先拿了一個鞭炮,又拿了一個煙花。我們先放了鞭炮,爸爸拿了一根煙,吹起來,一點,他趕緊跑回來,害怕炮把他打住。炮放得時候,我們欣賞著,我覺得很美,爸爸也欣賞著,感受也不錯。我看媽媽比我更喜歡。爺爺奶奶也在那看著。爸爸說該放煙花了,讓我哥哥來放。哥哥剛一點著,也跑了。還有個小煙花,爸爸讓我點,我把煙花剛一放到地上,我就把煙不小心點到炮芯上了,我馬上急著跑了,把煙都快扔到哥哥身上了。
元宵節的作文 篇24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過年后最后一個熱鬧的節日,正月十五鬧元宵早晨一起來就聽到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媽媽給我們做了元宵吃,元宵又圓又甜,我不喜歡吃黏黏的東西,就只吃了一口,之后我和爸爸媽媽去了超市,超市里可熱鬧了,有猜燈謎活動,我也參加了活動,有一個謎語可簡單啦,一上一下,大家猜猜是什么呢,哈哈,我一下子想到了我最喜歡玩的玩具:蹺蹺板,猜對啦超市的阿姨獎勵給我五元的獎券,我可以用它買我喜歡的東西,猜燈謎可有意思啦,活動完了我就和爸爸去看電影了晚上我們回家的時候,看到天上到處都在放禮花,禮花很漂亮,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我在想我要長大了多好,就可以自己放炮,還可以造好多禮炮來放,讓人們都高高興興的過節日
真好!元宵節到了,媽媽喊道:“吃元宵了。”大家從四方沖向廚房,高興地坐下了,媽媽為我們端來了元宵,說:“吃過元宵就又大一歲了,這是你們成長的見證啊。"說完,我們便各自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一咬下去,就擠出了黑色的芝麻,這讓我想起來一句歇后語:芝麻開花——節節高。
吃過元宵,接下來便是激動人心的煙花了每年的煙花都與眾不同,去年的煙花五光十色,不知道今年的會不會更勝一籌,真讓人充滿期待!
“砰”,煙花升天。一開始是紅色的煙花,一眨眼,單純的煙花變成了一個字“元”過了一會,煙花由紅漸漸變成了藍色,這個煙花更棒,一會兒變笑臉,一會兒變雪花,變到最后,又變成了一個字
“宵”觀看的.人們嘰嘰喳喳的討論著,討論下一種煙花會是什么?出現了!第三種煙花是綠色的,那是我最喜歡的顏色,我目不轉睛地仰望天空。綠色的最先是平平常常,剎那間變成了綠草,綠樹,接著變成了白云到了最后還是變成了一個”快”字越來越有趣了,下一個是黃色的,是個月亮嗎,是弓嗎,還是太陽,不知是什么。不過,不用擔心,謎題即將揭曉,黃色的煙花變成了一只小鳥,在天空翱翔,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跟定了這小家伙,因為只要一不留神,它就不見了。最后,煙花變成了“樂”字。最后炮來臨,大家議論紛紛,"發射了”,不知誰喊到。在場一片肅靜。煙花繞天飛一圈,一個爰心展現在眼前,煙花爆開,天空頓時浮現幾個大字“元宵快樂人們望著天空,感覺到了現在科學的發展,看到了元宵的祝福,聽到了人們的歡呼
元宵節這一天,正好是星期六。我剛上完英文回家,就看見了紀念廣場在搞猜燈謎的游戲,我這個好奇心強的小姑娘當然不能錯過,于是我以每小時200公里的速度朝紀念廣場飛奔過去。哇!好熱鬧!觀賞的人真不少,有大人,有小孩,還有老人,真是人山人海我真想進去湊湊熱鬧,可是,猜燈謎要買票(5角一張)
于是,我把我最后10元拿了出來買了20張,結果只猜對了4張,不過,我還是有收獲滴,得了一小桶油吃完午飯后,我從電視上看到:本市新年期間由于放鞭炮不慎受傷的人數不斷增加并且引發火災87起,所以請廣大市民注意。哇!把我嚇得臉色蒼白,我想:晚上還是不要出去好了。
可是,我還是受不了元宵節熱鬧氣氛的誘惑,還是出去和大家一起歡度節日了,哇!上的星星好多呀,明天一定是晴天,可定睛看,原來呀,是天上的火花,轟轟轟這樣的聲音把我嚇了一跳,哦,原來呀,是在放雷王′,那聲音,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浩浩蕩蕩的飛奔而去,接著,天空上五彩斑斕,猶如千萬條彩色綢緞在天空中漂浮,啊,我被那禮花的五彩繽紛的顏色所吸引了,這甚至讓我忘記了我身邊的-
夜深了,我回到家,剛才那幅生動的畫卷仍在我眼前浮現啊,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25
“包湯圓,包湯圓,包出來的湯圓香又甜……”一說到湯圓,我就嘴攙:湯圓“白白胖胖”的,輕輕的咬一口,熱騰騰的餡就擠了出來,整個嘴吃的甜糊糊的,黏黏的,可香了!對呀,每逢過春節,爸爸媽媽總是要買一些湯圓回來煮著吃:有豆沙味的,有芝麻味的……吃起來那叫個香啊!今天我正看電視時,突然看到了一個賣湯圓的廣告,肚子里的攙蟲又被鉤了起來,“媽媽,我要吃湯圓啊!湯圓啊!”“睿睿呀,湯圓沒有了。”媽媽回答我說。“那就去買唄!那么點錢,怕什么?”“那好吧,我給你100元,只要你幫我買了湯圓,剩下的錢歸你!”我心想:天上掉餡餅了,這么好的事,我全都給攤上了!我接過媽媽的100元,“撲通撲通”的下樓梯,走到門口時,我呆住了:沒想到啊,老天爺竟然“哭了”,你看,下起了傾盆大雨,難怪媽媽不去買呢!我就說嘛,哪有這么幸運呢?還害得我白走一趟!回到家后,我生氣的對媽媽說:“媽媽你騙我,你拿我當猴耍呢?”“好了好了,女兒,別生氣么?既然你想吃湯圓,媽媽給你包就是了!”“什么?太好了,太好了!”“那你要不要……”媽媽的話還沒有說完,我就急著說:“要包要包,我要包!”于是媽媽拿出糯米粉,并叫我洗干凈手,只見媽媽洗完手后,伸手抓了一大把的糯米粉,放到了一個碗里面。我搞不懂媽媽在干什么,便問:“媽媽你干什么?”媽媽笑瞇瞇的回答我:“這個糯米粉還要加水,再將它們和成面,包在餡外面。”哦,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
我想:媽媽每天為我們煮飯,洗衣服,可累了!不如,讓我來試試。于是,我一手“搶”過媽媽手中的碗,加了水,攪拌了起來。這真是看起容易做起來難啊!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搞不好,最終,我使出了我吃奶的力氣,才揉和到一塊面,真是太太太(從中省略掉1000個“太”)難了!可又拿什么當餡呢?我翻遍了整個冰箱,還是沒有找到豆沙,芝麻之類的東西,但卻找到了一盒菊花肉,菊花肉能包嗎?嗯,還是先試試再說。我把一塊一塊的菊花肉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再用勺子給攆碎,放在一個碟子里。哈哈,我成功的做好了餡了!過了一會兒,媽媽那兒還是沒有動靜,我實在是等的不耐煩了,大叫:“媽媽,快把糯米面拿來!”“哎!來了來了!”我們將桌子擦干凈,鋪上兩張白紙,在紙上面撒上了糯米粉再將裝有糯米面的碗和裝有菊花肉餡的碟子放到了桌上,準備就緒,開始包了!只見媽媽從糯米面中揪了一塊面,把它壓平,不過不是很薄,要稍微厚一點,再用勺子舀一點點的餡,“蓋”在壓的不是很薄的面上,然后就像包餃子一樣,用糯米面將露出來的餡給包起來,再將“餃子”放到手心里捏幾下,這樣會使湯圓包的緊一些。緊接著,將湯圓揉成一個小圓球,在很均勻的沾上一點糯米粉就OK了!我看了以后,切,還挺容易的嘛!
于是我試了試,我可沒像媽媽那樣包的成功,我包的,可差勁了,你看,不是露餡,就是面裂開了,我越來越沒有信心,越來越覺得煩躁,就走開了,看電視去了,媽媽一看到我這種神態,很生氣的對我說:“你看看你自己,就沒包幾個,就賭氣走了,你不是剛學嗎?包的差點是難免的嘛!我記得,你常常在日記里寫這么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你還說自己要堅持呢!難道這些都是謊言嗎?你,不許走,給我端端正正的`包湯圓,沒包個象樣的,別睡覺了!”一聽到“別睡覺了!”這句話,我的心驚了一下-----為了睡覺,我一定要包個漂亮的湯圓!就這樣一來,我一直都在研究媽媽是如何包的漂亮的?我有什么缺陷?就這樣,我包的一個比一個漂亮,一個比一個可愛,我的心里,就像吃了,不,是我心里比吃了蜜還要哪!我很高興,因為,我不僅學會了包湯圓的技巧,還更深透的理解了“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的含義!!
元宵節的作文 篇26
“包湯圓,包湯圓,包出來的湯圓香又甜……”一說到湯圓,我就嘴攙:湯圓“白白胖胖”的,輕輕的咬一口,熱騰騰的餡就擠了出來,整個嘴吃的甜糊糊的,黏黏的,可香了!對呀,每逢過春節,爸爸媽媽總是要買一些湯圓回來煮著吃:有豆沙味的,有芝麻味的……吃起來那叫個香啊!今天我正看電視時,突然看到了一個賣湯圓的廣告,肚子里的攙蟲又被鉤了起來,“媽媽,我要吃湯圓啊!湯圓啊!”“睿睿呀,湯圓沒有了。”媽媽回答我說。“那就去買唄!那么點錢,怕什么?”“那好吧,我給你100元,只要你幫我買了湯圓,剩下的錢歸你!”我心想:天上掉餡餅了,這么好的事,我全都給攤上了!我接過媽媽的100元,“撲通撲通”的下樓梯,走到門口時,我呆住了:沒想到啊,老天爺竟然“哭了”,你看,下起了傾盆大雨,難怪媽媽不去買呢!我就說嘛,哪有這么幸運呢?還害得我白走一趟!
回到家后,我生氣的對媽媽說:“媽媽你騙我,你拿我當猴耍呢?”“好了好了,女兒,別生氣么?既然你想吃湯圓,媽媽給你包就是了!”“什么?太好了,太好了!”“那你要不要……”媽媽的話還沒有說完,我就急著說:“要包要包,我要包!”于是媽媽拿出糯米粉,并叫我洗干凈手,只見媽媽洗完手后,伸手抓了一大把的糯米粉,放到了一個碗里面。我搞不懂媽媽在干什么,便問:“媽媽你干什么?”媽媽笑瞇瞇的回答我:“這個糯米粉還要加水,再將它們和成面,包在餡外面。”哦,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我想:媽媽每天為我們煮飯,洗衣服,可累了!不如,讓我來試試。于是,我一手“搶”過媽媽手中的碗,加了水,攪拌了起來。這真是看起容易做起來難啊!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搞不好,最終,我使出了我吃奶的力氣,才揉和到一塊面,真是太太太(從中省略掉1000個“太”)難了!可又拿什么當餡呢?我翻遍了整個冰箱,還是沒有找到豆沙,芝麻之類的東西,但卻找到了一盒菊花肉,菊花肉能包嗎?嗯,還是先試試再說。我把一塊一塊的菊花肉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再用勺子給攆碎,放在一個碟子里。哈哈,我成功的'做好了餡了!過了一會兒,媽媽那兒還是沒有動靜,我實在是等的不耐煩了,大叫:“媽媽,快把糯米面拿來!”“哎!來了來了!”我們將桌子擦干凈,鋪上兩張白紙,在紙上面撒上了糯米粉再將裝有糯米面的碗和裝有菊花肉餡的碟子放到了桌上,準備就緒,開始包了!只見媽媽從糯米面中揪了一塊面,把它壓平,不過不是很薄,要稍微厚一點,再用勺子舀一點點的餡,“蓋”在壓的不是很薄的面上,然后就像包餃子一樣,用糯米面將露出來的餡給包起來,再將“餃子”放到手心里捏幾下,這樣會使湯圓包的緊一些。緊接著,將湯圓揉成一個小圓球,在很均勻的沾上一點糯米粉就OK了!我看了以后,切,還挺容易的嘛!于是我試了試,我可沒像媽媽那樣包的成功,我包的,可差勁了,你看,不是露餡,就是面裂開了,我越來越沒有信心,越來越覺得煩躁,就走開了,看電視去了,媽媽一看到我這種神態,很生氣的對我說:“你看看你自己,就沒包幾個,就賭氣走了,你不是剛學嗎?包的差點是難免的嘛!我記得,你常常在日記里寫這么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你還說自己要堅持呢!難道這些都是謊言嗎?你,不許走,給我端端正正的包湯圓,沒包個象樣的,別睡覺了!”一聽到“別睡覺了!”這句話,我的心驚了一下-----為了睡覺,我一定要包個漂亮的湯圓!
就這樣一來,我一直都在研究媽媽是如何包的漂亮的?我有什么缺陷?就這樣,我包的一個比一個漂亮,一個比一個可愛,我的心里,就像吃了,不,是我心里比吃了蜜還要哪!我很高興,因為,我不僅學會了包湯圓的技巧,還更深透的理解了“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的含義!
元宵節的作文 篇27
夜幕剛剛降臨,鞭炮連響炸開了元宵之夜看花觀燈的序幕,接著華燈齊放,萬家彤紅,高掛的紅燈照明,迎來了一片繁華夜景。
金猴騰躍,靈范新年,祖國繁榮,活現在春天,這夜晚可真是熱鬧非凡,喜慶狂歡達到了頂點。
豐富多彩的鬧元宵活動隆重熱烈的推出展現在人們的眼前,使個本來就是輝煌壯麗的城市顯得更加妖嬈美艷動感,亮麗的夜晚悠遠又湛藍,繁花燦燦,閃爍其間,驚天動地的鞭炮聲響連貫,天地生花,爆出彩霞,飛攛火蛇,舞龍嬉耍,獅子騰挪,寶蓮明豐,鯉魚跳峽,粉光致致的艷艷如盛開出的七彩鮮花——花仙子。
霓虹橫掛上蔚藍,祥云裊裊飄渺出怡然自得的春情佳話,燦爛明華的火龍遙遙飛升,扭頭擺尾吐出群花,咚的一陣高興打滾爆炸隱隱孜孜吐著火焰,啪的一聲爆裂開來,撒出萬把鮮花,有的活力四射幾十條橘黃色光柱,流明到頂點冉冉熄滅,留下煙云也象天女散花,突的又在煙柱頂端亮起鮮紅的明燈閃閃,直直的向往著人間飛掛。
那情景真的如天落花雨,那瀟灑勁頭真的勝過生命春夏;晶亮碧玉花花,湛藍碧空彩霞,有的是連爆著上天,一個爆炸出鮮艷七彩,又一個從中亂穿,好象是擾亂了彩花,可越是見那飛濺四射的.花兒亂穿,越看到那巨大的穹隆花藍倒傾的鮮花越加鮮艷俊美燦爛,有的是亮如翠玉,晶瑩瑩的五個星角上又開出五簇碎花,突的又都旋轉成一個光圓,流星般探險;有的如風啁啁,有的似凰嚶嚶;猶如孔雀開屏的又奔放流星,勝似杜鵑怒放的又翩然出牡丹,那明凈的花色絕對的超然于大地上的爛漫花山花海,那神妙的變換魅力決然凌駕于四季一年的風云,猶如神來的夢幻到了天上。
人們的視線從生下的第一天就向往到那遙遠遙遠的這如夢春天——這天如夢,這思想如花,如生的永恒——猶如金猴乘興龍大鬧到天宮,吐火亮眼金睛,看透了美好新春,燃放出一段報國真情,裝飾新春,火熱了港城。
到了美麗之境——無數的金猴蜿蜒飄舞了一會又帶著對大地的那份熱愛情感陡然直下,激發出一陣驚嘆;有的是亮然麗麗,金銀獻花,隨著升天的理想在靜謐幽蘭的夜空中浪漫,像誕生宇宙的大爆炸一樣,爆炸出神圣的一個幾個無數個光華穹隆,愛在里邊,捧掬出心愛的玫瑰花朵向大地奉獻,頂天立地的大氣凜然中,也是隱含著那份執著的愛戀——
你看,那顆——那顆綻放出的繽紛盎然,紅的,黃的,綠的,青的,紫的,藍的,白的,粉的,金光閃耀的,銀亮顰顰的,嫵媚含羞的,笑容可掬的,嬌艷娉態的,活力四射的,紅顏面容上又放深藍的羞澀,緋紅英俊的臉頰上也流瀉青春風采,星星神秘的眨眼,弄的天空嘻嘻哈哈,大地山河爛漫,使孩子歡欣的不絕天倫,大人指指點點高明軒昂,就連那轎車上喇叭也被激動的連番叫喚。
出來看花觀燈的人絡繹不絕,人山人海,吵吵嚷嚷,要么站在路旁,要么站在廣場,要么流連往返于人潮花的海洋。而那些早已布置好的萬花彩燈也象是早就獲得了人們鬧元宵的鼓舞,閃耀得更加光芒有力,象被春天賦予了青春的年輕小伙一樣,活靈活現,熠熠閃閃,璀璨奪目,令人嘆為觀止。
有的是呈現龍騰虎躍跨越發展氣勢,有的是揚揚颯颯展現去年輝煌,又揮灑大展猴年宏圖,知識,智慧,信心和力量無一不在光華之閃耀中凝練出特有的人性風貌;那晶瑩剔透的宮燈,紅燈,彩車燈,蓮花燈,金魚燈,九龍燈,樓船燈,展臺燈,也是盡顯琳瑯滿目之豐碩成果,無一話別盡放洋溢喜慶,不勝枚舉百花齊放,讓游人顧盼生姿。
那活潑可愛的金猴燈籠更是吸引得孩童非去摸到親吻出春風滿面,樂趣,春色盎然不可,留幾個倩影紀念。火樹銀花,彩樓火焰,閃閃爆裂蕩漾之中映襯得元宵之夜晚,明明華華,風光無限,陶醉的星月生輝,銀河落地,大地燦爛。
元宵節的作文 篇28
月圓之夜合家歡,萬物復蘇始于元。
孩童皆喜元宵夜,故人眾盼此刻聚。
張燈結彩家家樂,喜慶團圓年年有。
傳統習俗綿不絕,元宵佳節聲不息。
——題詩
中國傳統節日繁多,而我們身為中國人對此卻是一知半解。用明星劉德華在某廣告中對香港服務行業的一句話:今時今日這種態度是不行的。
我在這么多傳統節日里,唯獨喜歡“它”。就如東晉宋初時期“田園詩人”陶淵明獨愛菊花一樣,引用《愛蓮說》里的詩句:“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每種喜歡都是有一個必要理由的,而我喜歡“它”,是因為一種人月兩團圓的幸福感。“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在漢族古俗中,“它”﹑盂蘭盆節﹑水官節合稱三元,都是非常傳統重要的節日;“它”有三寶: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
“它”就是我最鐘愛的元宵節了。或許會有人問我,我對元宵節的了解又能有多少?其實我覺得答案不是一知半解,也不是一板一眼文縐縐的,而是我真實感受出來的元宵節。
我眼中的吃元宵:曾經聽長輩們說過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會更好吃,所以從小就是吃貨的我,寧愿拋棄出面與小伙伴玩的機會,都硬要乖乖在家學做元宵。晚上吃到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時,的確是覺得好像比媽媽阿姨她們做得更好吃,當時還樂呵呵地認為自己有做廚師的天賦。
我眼中的賞花燈:書上常說古代的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走在街頭仿佛有種依然是早晨的光明。上至皇家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會去賞花燈,只是區別在于皇家貴族是豪華奢靡,而平民百姓則是樸實繁華,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就是普天同慶。在現代,不太可能會有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這一場景,不過有“花燈會”就不愁熱鬧這問題了。每年在吃過湯圓后,一家子就直奔花燈會去,各式各樣的花燈簡直使人眼花繚亂,而且還可以現場自己DIY花燈,在賞花燈的同時,還會有一些特色表演來調劑氣氛,花燈會無疑是一場“視覺的享受”。
我眼中的猜燈謎:看花燈當然少不了猜燈謎,我覺得在古代最重要就是這環節,因為才子佳人可以在此刻突顯自己的才情,然后遇到自己的知己伯樂。小時候去猜燈謎,是因為有獎品拿,所以總會纏著家人去猜燈謎贏取一些小玩意。而長大后去猜燈謎,除了想挑戰自己的知識量,更多的是體會過去,仿佛能從猜燈謎中穿越到古代,充當一回才子佳人。
我是元宵節的“狂熱粉絲”,狂熱到可以有自己的見解,所以我對元宵節的了解不會僅限于此。
有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話“無雞不成宴”,每逢元宵節這天家里人都會大肆鋪張,明明一桌子上沒多少親戚,卻硬是要求在餐桌上加多一味關于雞的菜,還很有理地說“無雞不歡”。小時候不懂,大人們點什么菜就吃什么,反正又不用我操心。可長大后就不同了,每次飽餐后看到餐桌上依然還剩著不少菜,最浪費的是那強調無數遍的“雞”居然原封不動,都有種被螞蟻啃骨頭的感覺,渾身不舒服。
剛才提到的“花燈會”,它除了最大的特色是賞花燈之外,還有就是在花燈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小吃,說到小吃當然少不了一次性的塑料包裝盒和竹簽之類的。基本上花燈會過后第二天會產生一種垃圾堆積成山的現象,而這些垃圾大部分是使用過后的一次性塑料物品。
或許大家每次過年都不曾發現這些小細節,但是生活中往往都是細節決定一切。環保口號中最耳熟能詳的,莫過于是“地球是我家,大家愛護它”。任何事物都是雙向性的,我眼中的元宵節是喜慶的,也是浪費的。或許我們的作風能使節日過得更加多樣性,但是同時我們也浪費了不少資源。我們需要正視這個問題,不能把這種陋習當成傳統文化一樣傳承下去,不能因為一時慷慨造成日后資源短缺問題,嘗試合理消費,以不浪費為標準,這樣會使過節變得更美好與輕松。
元宵節的作文 篇29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古人亦稱為“元夕節”、“上元節”。中國傳統認為,過完元宵節,春節也就算結束了,一切就要恢復常態了,所以在這天要最后慶祝一番。古代時,民間對元宵節是非常重視的。
為什么農歷正月十五這個節叫“元宵節”呢?原來古人稱夜為“宵”,“元”是“開始”、“第一”之意,正月十五這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節最早起源于漢朝,到了唐代開始重視起來了,到宋代更加重視元宵節。中國民間傳統是要在明月高懸的元宵節夜晚,人們觀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賞花燈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元宵節民間又被稱為“燈節”。元宵賞花燈的風俗也起自漢朝,到了隋唐時賞花燈更加興盛,唐玄宗時規定觀燈為三夜,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發展成盛大的燈市,還建立高大的燈樹、燈輪,甚至燈樓。到宋代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也延續五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充分體現出這一盛景。明代時賞花燈習俗達到頂峰,明規定正月初五張燈,正月十五落燈,要連續賞燈十天,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明時增加了戲曲表演,元宵節逐漸演變成內容豐富的.節日習俗。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三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在這時除燃燈之外,還放鞭炮助興。
元宵節賞花燈自然少不了燈謎。燈謎始于南宋,經過歷代發展創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謎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簾格、白頭格、徐妃格等等一百余種。猜燈謎,直到今天依舊是元宵節一景。
元宵節總是要吃元宵的。元宵節吃元宵始于宋朝,不過當時元宵叫“浮元子”,到明朝才稱“元宵”。元宵又叫湯圓。據說袁世凱稱帝后,認為“元宵”就是“袁消”,于是下令改“元宵”為“湯圓”。過去每家做元宵、吃湯圓,意在新的一年中祈福全家團圓、和睦、幸福。近千年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制作越來越精致美味多樣。
從漢朝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逐漸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元宵節成為春節的最后一次民間藝術展演,其熱鬧程度堪稱古代中國的“狂歡節”,所以不少地方將過元宵稱為“鬧元宵”。
現在,元宵節雖然過節氣氛較古時淡多了,但元宵節依然保持其獨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近年來正越來越受國人重視,所以現在有不少人呼吁元宵節放假,以便更好地弘揚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的天氣寒冷無比,但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剛到馬路上,只見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我和爸爸媽媽也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只見那燈會大牌樓,五光十色,“千萬”條金黃色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九天”啊。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氣活現的鳳凰,兩只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元宵節的作文 篇30
元宵節到了,是一家團圓吃湯圓的日子。外婆說:“年年都是從外面買湯圓吃,沒什么意思,今年我們換個新樣,自己動手做湯圓吧!”還沒等外婆說完,我早已興奮不已,舉雙手表示贊同。
說干就干,外婆一一準備做湯圓的必備品:和面,炒芝麻餡等。我都等不及了,一直催促著外婆快點快點。終于開工了!我捋起袖子,拿起一團面粉,像模像樣地搓起來。心想:不就是包湯圓嗎,只要在面粉里挖個洞,放進餡不就完了嗎。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發現比我想象的可難多了。我把面粉搓圓后,就怎么也挖不出一個像樣的小洞來,急得像直跺腳。
外婆看到我這個“暴跳如雷”的小毛猴,笑咪咪地勸我:“別急,慢慢來,”還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做。在外婆的幫助下,我終于能成功地把餡放進面粉里面,第一個出自本人之手的湯圓問世了!我把它當作一顆夜明珠一樣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在外婆面前“炫耀”著,外婆看我得意樣,敲著我的腦門說:“瞧你那小樣,趕緊把它放下來,不然馬上就破了!”啊!不會吧?我忙把它放在桌上,再看看旁邊外婆包湯圓,個個潔白如玉,圓鼓鼓的,真是好看!我的簡直成了一只丑小鴨,不禁心涼了一半。“丑小鴨總會變成白天鵝的”,我這樣想著。
湯圓終于下鍋了,頓時,屋里飄滿了芝麻的香味,我深深吸一口氣,仿佛聽到了自己的湯圓在呼喚著我!我一定要把我的第一個湯圓孝敬給親愛的外婆,讓她知道,我已經長大了!
傍晚,街上的花兒格外美麗,就像給夜晚增添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元宵節那天早上,爸爸叫我下課之后到門口等他,說要去吃飯。我答應了爸爸,放學之就和爸爸一起坐著車去南濱路過元宵節。
我和爸爸來到南濱路一個烤鴨店里。往里走,我看見媽媽正朝我笑呢,于是我急忙跑了過去。媽媽叫我坐在這里自己先玩著,等爺爺、奶奶到了就可以點菜了。我很久不情愿的答應了媽媽。坐在椅子上,一會兒看看左邊的窗外,一會兒瞧瞧店外有沒有爺爺、奶奶的身影。
我沒有看到他們,有點失望。
爺爺、奶奶還沒有到,估計我就得餓死了,我心想。想著想著,我的肚子似乎也很贊同這種想法,咕嚕咕嚕叫了幾聲。正當我準備叫媽媽先上菜時,爺爺、奶奶剛走了過來。人終于到齊了,我終于能夠吃上飯了,想到這里我情不自禁的笑了笑。
天空暗了下來,窗外的一切都被黑暗籠罩其中。不過幸好,外面還有許多色彩各異的彩燈和紅紅的燈籠,飯菜也終于端上來了。
餓得不行的我拿起一張面皮,夾起一塊鴨肉,蘸點醬,包起來就吃,兩三口便吃完了。那甜甜的味道真讓人忍不住想吃第二個。緊接著,我又拿了一個起來,媽媽看到我吃的這么開心,也吃了起來。主菜吃完該吃副菜了,服務員端上了一鍋酸蘿卜,剛端進來香氣就迎面而來。
窗外的花兒因燈光耀眼,沒有了之前的艷麗,像成了燈光的陪襯。
我慢慢的喝著湯,熱氣騰騰的湯汁給這個元宵帶來了不一樣的.溫暖。就這時,我聽見了一首歌,整個店因為多了這首歌而有了一種不同的韻味。大家津津有味的嘗著湯聽著歌,個個一副陶醉其中的樣子,場面看起來十分和諧。
漸漸的,夜色越來越暗,街上的人卻沒有變少。我們吃完飯就開始走回家,燈光就像風一樣無處不在,我看著爺爺奶奶離去的身影,心中閃過一絲失落。
我覺得元宵節的意義就是為了讓家人可以團聚在一起。因此,我們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元宵節的作文 篇31
春寒料峭,盤旋于山間的寒風似乎貪戀江南的溫暖,不肯邁出北歸的步伐。它又在淅淅瀝瀝中,回蕩著火焰般橘黃的熱情。這幾天,無論走在學校的哪個角落,似乎都能聽到那幾個縈繞在耳邊的字眼。是啊,我在高中的第一個元宵節來了。
過去十五載的元宵,我無一不是坐在溫暖的火爐邊,呼著熱氣,一邊吃著甜如蜜的湯圓,一邊欣賞著屋外天空中絢爛的煙花。今年特別,要在學校度過元宵,我的心里就像揣著七八只小兔子,又是期待又是擔憂。
在這緊張與興奮中,很快,班級元宵晚會便拉開了帷幕。
“來,來這里掛一個燈籠,嘿,那兒,那兒貼幅剪紙。”一進門,忙碌的氣氛瞬時吹散了裹挾而來的寒意,快活的浪潮也喚醒了我血液中的沸騰因子,推著我去接過粉筆,在無華的黑板上繡出一朵朵絢爛的煙花。
張燈結彩,掛字貼畫,素凈的教室成了紅色的海洋,似乎一夕之間又到了大年三十的夜晚,滿室的紅終是忍受不住教室的狹小,沖開窗戶,一時間,屋內的歡聲,屋外的笑語,交織在一起,譜出一曲充滿濃濃節日氣息的歡歌。
咳!班主任不知什么時候出現在講臺前,主持人舉著話筒走上講臺。我的第一個班級元宵晚會,伴著喜慶的《好運來》開始了。
教室中間圍出的空地上,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此時卻展現出一份份不一樣的姿態。
“哦!她原來會跳舞!”平日里嘻嘻哈哈,沒個正經樣的同桌此刻站在“舞臺”中央,伴著動感的節拍,甩頭,抖肩,蹲下,起身,揮舞雙臂,踮起輕盈的腳步走向觀眾,忽又露出熟悉的一笑,同學們這才回過神來,歡呼聲似要沖破屋頂。
一曲熱舞曲將氣氛推向高潮,緊接著的互動游戲中,大家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眼睛眉毛齊上陣,努力凹出搞怪的表情,逗得觀眾哈哈大笑,有的扭動著不怎么協調的身體,怎么看怎么奇怪。不知是誰起頭高喊了一句:“張老師也來嘛!”教室里頓時成了一鍋沸騰的開水,“來嘛來嘛!”一向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張老師這時卻連連擺手,似乎碰上了一件棘手得不得了的麻煩事。
正是愛起哄的年紀,少年們哪會讓他罷休,一起歡呼,愣是把他“逼”上了“舞臺”。
“輸了的要表演節目啊,不然,這有什么意思嘛!”大家看熱鬧不嫌事大,為了“公平公正”,把前幾輪的冠軍隊推上了“舞臺”。一聲令下,教室里很快燃起了無形的硝煙。
平日里,總是拿著粉筆,給我們講解滑塊模型的樂趣,或是提著小球,為大家模擬圓周運動的班主任,此時卻抖動著腿,搖晃著身子,努力做出美人魚的模樣。這搞怪的動作,還有臉上無可奈何的表情,讓臺下的同學們笑得拍起了桌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班主任賣力的表演下,我們的打算落了空,不禁感嘆道:“學物理的果真不一樣啊!”
在滿堂的笑聲中,一個個節目輪著上演,很快,在上個相聲所帶來的捧腹大笑中,我走向了“舞臺”中央。其實我本來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藝,可奈不住每個組都得準備一個節目,于是就選了晚會必備節目——合唱。悠揚的歌聲中,突然冒出的一個不合時宜的高音令座下的同學們忍俊不禁,“始作俑者”卻依舊臉不紅心不跳地混在一眾歌聲中,但臉上的紅暈卻在這善意的笑容里消散,我終于也忍不住,和大家一起露出了燦爛的笑臉。
“哇!煙花!”順著同學們的視線,窗外的天空中點綴著多彩的焰火。“呼啦”一下,操場上揚起一片滿懷喜悅與向往之色的小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這漫天的煙花之下,我們露出了最真摯的笑容。
元宵節的作文 篇32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早晨吃完湯圓后,我和媽媽一起去縣政府看舞龍。
剛走出家門,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遠遠望去就像一條條蜿蜒長龍。
到了縣政府門口,就傳來了陣陣嗩吶聲和轟隆隆的鞭炮聲。我迫不及待地跑進了縣政府。只見耍龍隊舞著青龍、黃龍、金龍,上下翻騰,左撲右跳,搶奪龍珠,把地上的陽光掀攪地青一道黃一道。“一、二、三、四……九”我認真地數了數,“噢,有九條龍!”我驚訝地叫起來。它們各有各的特點:有的氣勢洶洶,殺氣騰騰,有的耀武揚威,得意洋洋;有的回首遙望,呼喚同伴……真是妙不可言!人們沉醉在這如幻如夢的表演中,整個政府大院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不時想起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和孩子們的喝彩聲。
舞龍隊舞著各色的龍走出了政府大院,沿著大街小巷,挨家挨戶,男女老少……一路尾隨,所到之處,鞭炮聲,掌聲絡繹不絕。
元宵節多么熱鬧啊!不僅有舞龍,還有令人興奮的焰火晚會呢!
夜晚,順著街上五彩斑讕的花燈,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到了寬闊的新開發區。焰火晚會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開始了!一支焰火“嗖”地一聲飛上了天,在天上開了花,像康乃馨的花瓣兒,忽然焰火變成縷縷細絲,像牛毛,像花針,最后消失了。工作人員又點燃了另一封焰火,“?”地打開了,原來是一個像魚形的花炮,它是意味著大家年年有余;接下來是一個蘋果似的花炮,天空掛滿了一個個金色蘋果,似乎在祝福大家平平安安;還有似錢幣的花炮,它預祝大家錢財滾滾……焰火一個接一個,五顏六色,真是形態各異,天空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新衣,像一個多姿多彩的仙女。
面對這么豐富多彩的元宵節,我不禁感慨萬分:想想以前的爺爺奶奶講的故事,再看看現在的生活,我們是何等的幸福啊!這都是黨的富民政策,桂東人民的勤勞換來的。我相信,不久,我的家鄉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春節的氣氛還在迷漫,元宵的氣息又撲面而來。街上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煙花“人”的生意特別好。
放煙花是元宵節的習俗,所以大街上隨處可見賣煙花的攤點,每個攤點都圍滿了熱鬧的人群,有的小孩在大人的陪同下又蹦又跳的,有的在仔細挑選著自己喜歡的煙花。我好不容易擠進去,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有長的、短的、大的、小的、圓的、方的。玩法也五花八門:有的`是手中拿著玩;有的是點燃后扔到地上;還有的是點燃后飛到空中。價格從幾元到上千元不等,多得數不勝數。我也在爸爸、媽媽的指點下,從中挑選了幾種自己喜歡的煙花,此時我只盼著夜幕快點拉開。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媽媽也早已準備好豐富的晚餐了,可我無心品嘗了,因為街上放煙花的響聲和直沖云宵的火光使我按耐不住了,我怱忙吃完,也加入到放煙花的行列中。我邊放邊欣賞,你看!滿天的煙花真漂亮,有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綠的,顏色各異這些“花兒”千姿百態:有的像今晚的月亮一樣圓;有的像火箭直沖云宵;有的像駝螺一樣飛快旋轉;還有像腳印一樣在天空留下足跡……有的煙花以顏色取勝;有的煙花以聲音見長;有的煙長既有聲又有色……看著看著,仿佛來到了一個神秘而喧鬧的世界,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慢慢地,天空漸漸地平靜下來,但我仍戀戀不舍地趴陽臺上,意猶未盡地欣賞著此起彼伏,漸去漸遠,忽起忽落的“煙花雨”。
今年元宵節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去城墻上觀燈會。節日的城市被華麗的街燈裝扮得無比美麗,街道兩旁的樹上也掛滿了各色各樣的彩燈,像天上的星星,熱鬧非凡。
元宵節的作文 篇33
今天是正月十四。今晚華燈初上,皓月當空,萬里無云。
在馬路兩旁、人行道邊,甚至連路燈上都有一個個漂亮、秀氣的花燈。家家戶戶也都掛起了紅燈籠。夜晚,這一盞盞花燈閃亮時,是多么讓人愉快!
我跟媽媽從市委往家走,最熱鬧的地方要數城建局跟公安局門前了。
城建局門前人山人海,交通都堵塞了。各種各樣的花燈非常好看,有孔雀開屏燈、年年有余燈、童男童女燈……最引人入勝的是一只超級大的老虎,它的眼睛碩大,張開的嘴巴甚至可以讓我在里面躺下睡一覺!大家紛紛在“老虎”前拍照留念。
公安局門前的燈也是車水馬龍,人們也是在門前拍照留念。最特別的是公安局門前的燈籠了。各式燈籠大大小小,在大門的正上方有一個體形碩大的燈籠,里面十幾個小燈泡,我就奇怪:這么大的'一個燈籠,燈泡不會掉下來嗎?困惑的我抬起頭打量著它。啊,我看到大燈籠里還有一個小燈籠!噢,原來如此。
元宵節除了看花燈就是猜燈謎了。我家門前就有猜燈謎的地方,猜對一個還有獎品呢!
今天一早,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猜燈謎。我猜中了好幾個,到了兌獎處兌了七道,結果全對了!經詢問才知道獎品是圍裙跟袖套,雖然不太滿意,但我還是抱著七套獎品開心地回家了。
分配獎品啦!“奶奶家兩套、姥姥家兩套,大伯家一套……”忙得不亦樂乎。
元宵節的夜晚,我希望老師可以布置一項特殊的作業——看月亮!因為十五的晚上,大家都在急急忙忙地收拾開學要用的東西,哪有閑功夫看月亮呀!再說了“十五有月亮十六圓”嘛!
祝大家元宵節開心、快樂!
元宵節的作文 篇34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著爸爸媽媽去埡口觀看一年一度的元宵節花社大賽。
來到了目的地埡口山的溫州路上,遠遠望去,到處都是參加比賽的秧歌隊和前來觀看的游人。只見那里人山人海,有大人,小孩兒,還有老爺爺老奶奶們……不僅有許許多多的人,節目也是豐富多彩。
你可能會奇怪,不就是花社比賽嘛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來看呢?那是因為你不了解我們舞鋼花社大賽的歷史!
要說到我們舞鋼元宵節的花設大賽已經很有歷史了,因為在爸爸媽媽小時候好像就有了,只是那時候規模沒法兒和現在的相比。就今年的花社大賽來說吧,雖然從沒有人專門宣傳,但是人們還是不約而同的來了,這好像已經成了習慣,花社大賽已經成了我們舞鋼人元宵節的一部分。
我能感覺到今年比往年更熱鬧了。而且我覺得大賽的組織者們是越來越有經驗了。在埡口圍繞著市文化中心的廣場,依次劃分出不同的場地,每個場地上都有一個橫幅。我看了看主要有市直各單位、各縣鎮、各工廠企業的代表隊。他們都一字排開,各自在自己的“舞臺”上盡情的展現著她們優美的身姿和蓬勃的朝氣。游人們則紛紛步行在道路上邊走邊看。寬闊的馬路當賽場,各個隊伍都是一 展 風姿。都敲起了豐收的歡慶鑼鼓,扭起了快樂的秧歌,舞起了毛茸茸的獅子和長龍。那熱鬧的場景、精彩的表演,展現了人們朝氣蓬勃、喜慶豐收、歡度新春的喜悅心情,吸引了各地的群眾前來看觀看并報以熱烈掌聲。
你瞧,只見他們跟著節奏,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兩只手左一擺右一擺地甩了起來,腳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頓一下,就這樣,跳來跳去,扭來扭去。踩著鼓點:“咚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 !”……
你看,夕陽紅腰鼓隊的老奶奶們,個個十分的邁力,特別是那個當指揮的老奶奶,又是走,又是跳,又是打拤 ,讓我十分佩服。在她的指揮下,腰鼓隊的老奶奶們越來越有勁,看她們舞動的身姿真和年輕人一樣呢。
我跟隨著人流依次觀看了比賽。邊看邊拍照留念,撲捉精彩的瞬間。
我最喜歡的是廟街鄉代表隊,他們不僅參加人數眾多,而且節目也很精彩。里面不僅有扭秧歌的`,還有舞獅子、以及喜羊羊、灰太狼和功夫熊貓……穿著花花綠綠的演出服,隨著鼓點盡情的扭著、跳著,那動作真是生動形象、惟妙惟肖。其中有三個騎毛驢的老太太,是三位老奶奶扮演的,樣子很是滑稽:頭發在腦后挽了一個小發髻,戴一頭絹做的紅花,穿著綠、紅上衣,紅、綠色的褲子,搖頭晃腦的,拿著小鞭子一搖一搖地走在旁邊。小朋友們爭著和他們合影。我也趕快湊到功夫熊貓身邊,和可愛的熊貓合了影……
正當我走累的時候,忽然發現路邊還有賣食品的,于是,我就買來了肉串、玉米,都是我愛吃的,然后津津有味的品嘗起來。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發現路上有許多執勤的警察叔叔,而且我 還 發現路邊停著一輛消防車。在消防車的前面還站著三名消防官兵。哦,原來他們都是做后勤保障的。他們真辛苦呀!
快中午了,比賽也結束了,雖然不知道哪個隊奪得了第一名,但大家還是很高興。音樂聲,歌舞聲,歡笑聲,聲聲入耳。秧歌隊,高蹺隊,歌舞隊,隊隊精彩。望著此情此景,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愿離去。
那情,那景,那人,那舞,全都印在了我的心中……
元宵節的作文 篇35
元宵節是一個熱鬧而又有著悠久歷史的節日。春節熱鬧的氣氛剛剛結束,元宵節又來臨。
關于元宵節,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鳥誤落在一個村莊。那時的動物都是很殘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獵人,獵人看見神鳥不知他的來歷,以為是只害鳥,就把它殺死。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發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燒光。七仙女聽到就讓一個神仙去幫人們,人們按照神仙的說法,在村子周圍點上篝火,再點上許多燈籠,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從天上看到此景,以為村民自己放火燒死,也就沒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難。從此,人們每到正月十五就點篝火,掛燈籠,就有元宵節。
這個傳說是假的,元宵節的真實情況是起源于漢朝,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漢朝時,印度佛教流傳進中國,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習慣做法。于是漢朝的皇帝就從印度人哪里學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個皇宮張燈結彩,滿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后來這種做法流傳到民間,民間沒有舍利子,只是張燈結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元宵節最古老的習俗。
到隋煬帝的時候,元宵節就更熱鬧。開始演節目,光演員就有30000人,樂隊人數18000人,舞臺有8里地長。到唐朝,更是盛況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節過三天。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間,皇宮為元宵節,制作50000盞燈籠,做一個大型燈樓,有150尺高,人們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們也都提著燈籠。街上還有“寶馬雕車香滿路”,一輛輛的花車,車上坐著主人,上好的'寶馬拉車,車還散發著香味,后面還跟著成隊列的仕女。人們盡情觀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歡元宵節,就把過元宵節的日期由三天改為五天。元宵節的好多習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這時或元宵節的規模也很大,萬盞燈火,累成那個金山,百里之內燈火不絕。明朝朱元璋把元宵節擴大到10天,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時的元宵節很熱鬧,很好玩。
我國的元宵節歷史悠久,風俗很多,各種各樣,很是豐富。全國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個個大大的,圓圓的,一嘗可香,餡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鬧花燈,猜燈謎,燈籠上掛著紙條讓你猜。還有耍龍舞獅子,到空地上放煙花,一個個煙花像大傘一樣在空中綻開。還有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們一樣過元宵節。他們會在元宵節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兒燈。走百病就是婦女聚集在一起,沿著墻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橋必過,這樣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體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別人家的菜園里偷菜,希望自己將來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兒燈也不錯,是長輩或者親友給已婚未育的婦女送燈籠,祝愿早生貴子。
在我們東北,家鄉的元宵節風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滾冰和打花臉。小孩在元宵節這天,要到冰上去打滾,意思是滾冰身體健康,抗凍。打花臉是在元宵節的晚上,把黑色涂在手上,遇見誰就往誰的臉上涂,也有的在家里一伙小孩互相打花臉,誰臉上最花誰就最好,就有好命運。
啊,原來元宵節真是不錯。,又有好詞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節是中國歷史上最熱鬧的節日,人們在一起快快樂樂很有趣兒,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代的人們都在元宵節里得到莫大的快樂。
元宵節的作文 篇36
元宵節有個習俗就是吃湯圓,寓意著讓每家團團圓圓,今晚奶奶“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想起以前奶奶教我煮湯圓的經驗: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也不能過少,少了沒粘性。然后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芝麻搗碎做餡,放在里面“包”好。放餡時一定不可以太貪心,否則會把皮的“肚子”給撐破的。終于包好后,可以下鍋了。我又按照奶奶說的煮湯圓的四個訣竅:“開水下鍋,慢水煮,點冷水,勤換水”于是便將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進水里。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上,彼此緊貼著,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里,聞著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先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剛把湯圓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開了。大家高興地吃完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奶奶還給我打了一個九十五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覺得特別好吃,心里特別開心。盼望著明年元宵節時再做更好吃的湯圓給大家品嘗。
遠方的兒女,未歸的思緒,遠處的島城,未歸的'子女。多希望,多希望可見到一家團圓,桌上的酒菜,是為了那在外的兒女回家,那母親的笑,父親的酒,思歸。人們說年,新年,一家團圓,歡喜度過新春之年。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合家安康,過了元宵節就等于過完了新年,在那一天,我們會猜燈謎、舞龍、舞獅子,為元宵節增添了許多節日的氣氛。今天,我就去了南城百貨買湯圓、餃子。
今天是元宵節,是一家團聚的日子。按照風俗,年年都是這樣,沒什么好新奇的。不過今年可就不一樣咯!晚上,彩色的煙花令人眩目。整個深圳都洋溢著歡樂的笑聲和濃濃的湯圓味。
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元宵節一過,春節也就算過完了,所以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熱鬧的。以前,人們主要是看花燈與舞龍,現在燃放煙花,人們觀看煙花也就成為慶祝節日的方式之一了。
我很早就聽奶奶說過了新年,就要到元宵節了,元宵節可以吃非常好吃的湯圓。說得我天天都在盼望元宵節的這一天快快到來。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就是元宵節了,也正好是星期天。 下午,天下起了雨。
元宵節也被成為上元節從唐代起便有了觀燈的習俗,因此又稱為燈節。這天,天上的圓月是25年來,最圓、的圓月。到處人聲鼎沸。人們歡歌笑語看花燈,喜氣洋洋鬧花燈在電視塔下,我觀看了許多燈,燈兒有的花團錦簇;有的晶瑩剔透;有的栩栩...
剛過完新年,就迎來了熱鬧的元宵節,讓我期盼已久。春節的忙碌,現在好不容易有個好玩的一天放松身心,真是愜意。說起元宵節,就讓我想起一盞盞又大又紅的燈籠。夜空下,這些燈籠像是一顆顆夜明珠,撒在各個角落里,閃閃發光,格外迷人。
元宵節第一件事就是吃元宵,元宵是糯米皮、八寶餡,皮是白白的軟軟的似棉花糖,咬上一小口,由芝麻、花生和成的餡從皮里自然而然地流出的,那餡是甜甜的,有花生、芝麻的香味,吃一個,還想吃下一個,我一連吃了七八個,也不解饞。
元宵節的作文 篇3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的耳邊不斷響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表情,兩眼笑得都快瞇成一道細縫兒。
晚上,我和姐姐買了許多煙花,一起來鬧元宵。我們先點燃“手持瀑布”,我小心翼翼地拿著,因為我從來沒有放過“手持瀑布”這種煙花,盡管姐姐一直勸我別怕,但我的心一直怦怦地跳個不停。“手持煙花”開始出花了!朵朵煙花就像天上飄著數不清的片片雪花,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又好像天上一閃一閃的小星星,還像淅淅瀝瀝地毛毛細雨,“手持瀑布”放出的煙花是那樣的多,那樣的長,那樣的美,難怪商家取名叫“手持瀑布”呢!可是“手持瀑布”很快就用完了。我們又開始玩“地妞炮”,姐姐點燃后,“地牛炮”飛快地起來,飛出來的煙花又圓又小,我想:“圓”和“小”合起來叫,不正是“元宵”兩字的諧音嗎?不知道是不是設計者專門這樣做得,還是碰巧?
我們放完了自己買得煙花,覺得還不夠過癮,于是,我們直奔姑奶家看放煙花。到了姑奶家,她家已經擺好煙花,正等著我們呢。開始放煙花了,只見先是冒著小火星,馬上,變成了白色菊花的樣子,中間還不停的閃動著綠色的小點,然后,越來越高,越來越高,忽然,全體騰空而起,速變成了一片璀璨的降落傘,時不時冒出許多星星點點,有黃的、藍的、綠的。五顏六色,從天而降,真是壯觀極了,漂亮極了!隨后,我們幾個小孩又玩起了“七彩電火花”,一點燃,“七彩電火花”就發出了“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形狀像飛濺起來的小水滴,四處亂飛。我一手拿著一個,高興的跳起舞來,還不停地在空中寫著“元宵節快樂”這幾個字,沉醉在一片美好之中。好像連院里的幾只小狗也被這美麗的場面所吸引,再也不像平常那樣汪汪直叫,而是一直盯著美麗的煙花。
這個元宵節我們可是鬧得夠開心的,這一天,我可真高興啊!
在去俱樂部廣場的`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把我和媽媽淹沒了。大路兩邊高高地掛起一串串的紅燈籠,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廣場上真是人山人海,主席臺上鑼鼓聲陣陣,俱樂部正門上方是“開泰三羊留吉去,鬧春靈猴送福來”的春聯,正中掛著金猴托“福”。廣場東半邊是小朋友們表演的歌舞,西半邊老年人正在扭秧歌,小朋友們的精彩表演贏得片片掌聲,老爺爺老奶奶夸張幽默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看得正入迷,忽然一道雪亮的瀑布從天而降,原來是廣場上空倒掛的煙花被點燃了,接著地上的火樹也開出了五彩奪目的花。半空中是“銀河落九天”,地上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真好比人間仙境一樣!忽然不遠處又傳來“咚”的一聲巨響,一個禮花騰空而起,在空中綻放開一大朵五顏六色的花,哇,真是太美了!禮花彈一個接一個地飛上天,又在天空中變幻成各種形狀:有的是楊柳垂下萬絲絳,有的是蝴蝶振翅翩翩舞,更奇妙的是有的禮花彈在空中變出了一串串紅燈籠,然后隨風飄飄悠悠飛向遠方。
禮花在空中綻放,地上是歡樂的海洋,又是一個全家團圓的日子。我望著天空中又大又圓的月亮,想起我的爸爸卻遠在千里之外的大西北,為公司去開發新的市場。我知道還有許多的叔叔阿姨都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能與家人團圓。我默默地祈禱:希望這些禮花能給爸爸捎去我的祝福,給那些叔叔阿姨帶去親人們的美好祝愿!
元宵節的作文 篇38
已經有三十多年沒有在鄉下過元宵節了,城里的元宵節平淡,寡味,不是遇到星期天連假都沒有,似乎沒有元宵節的存在。
今天是元宵節,我竟然發現心底一隅,完整地保留著兒時鄉下鬧元宵的畫面,揮之不去,異常濃烈。鄉下有月半大于年的說法,殘存在我記憶中的元宵節是那樣的熱鬧,那樣的使人向往、那樣的讓使人流連。
兒時的鄉下,每年的元宵節會演一曲戲,那時候的大隊進入臘月就開始組建一支小型劇組,十來個人,叫文藝宣傳隊,談不上水平有多高,有的宣傳隊員連基本的樂理知識都不會,舞蹈也缺乏基本功夫,愛好文藝、有文藝熱情就行。就這么一個群體,排練個十天半月,在露天搭上一個土臺,也能吸引眾多的鄉親,演出當天,太陽還沒下山,就有人早早地放個凳子在臺下,搶占一個理想的位置。不管怎樣演的人認真、投入,看的人高興、開心也就夠了。演出完了還要議論一陣子,哪個節目好,哪個演員好,像現在評價一臺春節晚會似的。六七十年代,元宵節的文藝演出成了村民的一大期盼,一大看點。
元宵節的又一個項目是精彩的踩高蹺、劃旱船表演。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于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種人物,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由嗩吶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高蹺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他們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劃旱船,是一種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觀形狀制成的木架子。在這種船形木架周圍,圍綴上繪有水紋的棉布裙或是海藍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裝飾以紅綢、紙花,有的還裝有彩燈、明鏡和其它裝飾物,把這只或者十幾只船裝飾得艷麗不凡。乘船者一般是一個人,有時也有雙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所表現的多是姑娘、媳婦,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旱船表演人數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員立于旱船中,稱為船娘子,兩人手拿連響,相當于撐舵人員,還有一人飾演小丑,我們稱其為呼扇婆子,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槳,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圍來回扇動蒲扇,從而引發觀眾的`笑聲,其余人在邊上敲鑼打鼓,伴奏樂器有:大鑼、小鑼、鼓、镲等,旱船便根據節奏的變化進行表演。開場的一陣鑼鼓音樂結束后,拿連響的表演者會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員也會在每一段內容結束后的最后一個唱詞附和著伴唱,但鑼鼓聲仍不停止。劃時,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劃槳引船,在前頭帶路,做出各種各樣的劃船動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這樣能使船身保持平穩的狀態前進,猶如在水面上漂動的船那樣,頗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這些個樸實的表演逗得圍觀的群眾前仰后合、合不攏嘴,引來陣陣掌聲、笑聲。
據說老家的灣子間好多年沒有踩高蹺、劃旱船了,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是看晚會、打麻將,我不知道這是一種進步呢還是......不管怎樣過去元宵節的那種喧鬧卻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揮之不去。
元宵節的作文 篇39
我的家鄉正月十五鬧元宵,很熱鬧,主要是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午飯剛吃過,鑼鼓一響,獅子隊、高蹺隊、旱船隊就忙活起來了。只要鑼鼓一響,五村六莊的男男女女就趕過來了,表演隊走到哪兒,人們就跟到哪兒,從中午跟到天黑,一路演下去,只見人多,不見人少,那個瘋狂勁兒,就像一群追星族,要知道,這樣的熱鬧一年可只有這一度呀。這元宵節舞獅子、踩高蹺,除了藝術和技術,還要有勇氣。就拿獅子隊來說吧。獅子隊還沒來,每家每戶早已準備好了大大小小的方桌,一層一層碼上去,每一層都會放上煙酒或精美的點心,越往上去,禮物越貴重。本領越大的舞獅隊就爬得越高,越高,得到的禮物也越多,喝彩聲和掌聲也就越熱烈。本領最高的舞獅人可以爬到八層高。這時候,主人往往還要特別放上一大掛花炮,以示感謝和獎賞,因為,在莊稼人看來,那可是沾了最大的福氣。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媽媽的旱船隊。媽媽天生一副好模樣,身段好,歌也唱得脆亮,自然就成了旱船隊的主角。平時,只要一說起劃旱船,媽媽的臉就像星星月亮一樣放光彩,她這一輩子,因為元宵節劃旱船而變得無比閃耀。旱船又叫采蓮船,因為表演的內容是江南女子采蓮的情境。漂亮的采蓮船美過華麗的轎子,一舞起來,輕盈如風,船身搖曳,如凌波仙子。表演的時候,采蓮船中的女子兩手抓著船幫,人走,船便走,腳步似行云流水一般,小小采蓮船便恰如在長滿蓮花的湖水中穿行。船旁邊還會跟著一兩個艄公,艄公多打扮成小丑,他們故意不好好撐船,惹得采蓮女東倒西歪,笑若蓮花般燦爛,抖出百般笑料,引來觀眾一陣陣喝彩和掌聲。媽媽玩的采蓮船,能讓觀眾笑出眼淚來,直到第二天還討論和重復著那些精彩動作。看了媽媽表演的'元宵采蓮船,古詩中那“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的熱鬧景象就再現在我的眼前。我們育溪古鎮近年打造全國文化名鎮,專門修建了民俗博物館。
今年的元宵節更是盛況超前。你看,高蹺隊來了,如潮的人流被從中劈開,遠處走來了一個個衣著艷麗、踩著高蹺的古裝女子。待走近一瞧,踩高蹺的“女子”竟然都是一個個年輕小伙子!他們化著艷妝,踩著高高的木樁,隨著鼓點不時變換隊形,還舞著長長的水袖,一個個美得如同出水芙蓉一般。街道兩邊的觀眾興奮不已,掌聲雷動,笑聲不絕。高蹺隊剛過,舞獅隊就過來了。只見一雌一雄、一黃一白兩頭獅子隨著鑼鼓舞動,舞獅人手拿紅繡球穿梭于兩獅之間,兩頭獅子還不時為爭繡球互相追逐。突然,繡球高高拋起,兩頭獅子竟然騰空躍起,爭著用嘴叼繡球。頓時,密集的鼓點緊張得使人喘不過氣來,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最后的結果。隨著那頭黃獅子的勝出,獅子的廬山真面目也終于露了出來,哈哈,扮演獅子的原來是兩個小伙子,只見他們滿身大汗,臉上卻是掩飾不住的欣喜。壓軸戲就要上場了,人們翹首以待。終于,老人孩子歡呼起來,啊,采蓮船蹁躚而來。只見粉的紅的,一朵朵蓮花狀的采蓮船搖著擺著,徐徐而來,那蓮花的粉色,那蓮花的輕舞,讓人仿佛嗅到了蓮花的清香。看那采蓮女,一個個嫵媚妖嬈,蓮步輕移,巧笑倩兮。驀地,一個采蓮女沖我一顰又一笑,我驚呆了,那不是我媽媽嗎?沒錯,那最美的采蓮女正是我媽媽!多少年來,媽媽一直就是這個節慶習俗的主角。有時我常想,以后的元宵夜,是不是還會有這份純真和樸實?假如媽媽老了,舞不動了,假如人們蝸居在室內你我不相往來,這華燈如晝的元宵夜還會如此熱鬧嗎?
元宵節的作文 篇40
元宵節,元宵節。在童年的小孩面前來說,是很快樂的。對嗎?可對今天的我來說,已經是過去了。過去很多年的事了。也許在我心中,早已沒有元宵節這個詞了。
往日的記憶里,元宵節,只不過是在媽媽的陪伴下,去街上看放鞭炮罷了。那是晚上。下午呢,就在自己的又算親戚有算最好朋友的爺爺家里也算我的爺爺吧,家里過這個節。我很想跟自己真正的親人好好的過一次節。本來是想過年的,可是既然已經過了,就不用再做希望了吧。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是長大了,可是,朋友說的很對,你總認為你自己成熟了,可在某些事上,你還是做得很幼稚。的卻如此。總以為成熟了的自己,還是會在好朋友面前永遠幼稚、天真。已經不知道真正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是深沉冷漠,還是活潑機靈。但是至少有點不會變,我的'活躍。
元宵節,以前是和最好朋友在一起,早早提前兩三個小時,就會跑到樓上去,搶位子,然后等著那些舞龍燈的人來。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的元宵節。我已經記不起來了,我似乎是從四年級開始就開始討厭過任何節日。我也不知道是為什么,也許總缺少一種氣氛吧。我最怕孤獨,寂寞。而過節日,就是讓我面對這些。我想和我自己真正的親人一起過每一個節日,這樣,才會有過節的氣氛。我不知道為什么,也許這就是我的性格。過任何節日都得有親人,這樣,也許會讓我感到高興,是從心底的高興。看著自己的表弟表妹追追打打,我還感到特別的高興。如果大人叫我去勸架的話,我才不會聽呢!反正大人自己玩自己的,又不會怎么管我們小孩,管他呢。我就會趁機融入他們一伙,也去打打鬧鬧。然后,自己的兩位哥哥就會在旁邊說:“哎呀!快打快打!航航(我表弟)用鐵頭功闖用鐵頭功闖,快點快點,別輸了呀!”我才不會讓他們兄弟倆得逞呢!于是我丟下盼盼(我表妹)就去對他們兩個又是追又是打,真是讓人興奮不已。然后讓大人在旁邊干著急,那是,我會笑的直不起腰來。因為,我就是要的這種氣氛。
我百般無賴的看著我朋友硬拖著我去看龍燈,我硬是不想去。她便說:“你必須去。”“為什么?”“誰叫你過年回湖南,跟你的表弟表妹表哥他們玩不管我的。哼!這就是你得給我的補償。”“好吧。反正在這樣說下去,我也不是你的對手。”然后,我就被她成功的托上樓去搶位子了。最后的結果是:等兩個小時龍燈不來。然后等我們要回去的時候,龍燈又來了。有嘩啦嘩啦的跑上去。然后看了一會兒,她說:“有什么好看的!你這個臭家伙,怎么不攔著我!”在回家的路上她這樣罵我。我哭笑不得:“是你自己硬要看的嘛!我不想看你還偏要把我拖上去,然后你先無聊,又餓、又累、又渴。就回來了。”“你!過年的時候….”“好好好我錯了,行了吧?”“哼,這還差不多。”然后在路上我問她:“你為什么這么想看龍燈?”“唉!你笨啊。今年不看,你以后想看還看不成了呢!”“為什么?”“你想啊!以后我們上初一了,肯定抓得緊。”“你怎么知道?”“你想啊!六年級都這么緊了,等到初一還不得……”“噢噢噢噢,我明白了。那時的我們,肯定是在桌前埋頭苦戰,迎接新一輪的戰爭。準備考試和那一大堆永遠做不完的作業。”“嗯,不錯。你腦袋總算開點竅了。”“你說什么?”“啊,哦哦哦。我什么也沒說。”后面,傳來的是我們的歡笑聲。
是啊,明年的今天,明年的元宵節和新春佳節,會是什么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