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作品精選》讀后感1500字作文
初識沈從文,便是《邊城》。我那時候大概就和翠翠一樣的年紀,沈從文筆下那個溫暖的湘西小城給我帶來了無數美好的回憶。雖然《邊城》的結局并不完美,但是作品中流淌出的濃濃詩意卻讓我覺得他的作品是那么完美無瑕。我在文學的世界中結識了沈從文,結識了“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的沈從文。
亦真亦幻
再次拿起《沈從文作品精選》,我已不是那個十三四歲的年紀,當初讀文章時那并不具化的感情,如今已經漸漸地有了模樣。無論是翠翠、蕭蕭還是三三,沈從文筆下的女性形象,無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們淳樸可愛、溫婉善良,她們恪守道德,同時又是道德的犧牲品。
沈從文文章最大的特點就是洋溢著“人性美”,這種人性美存在于一個獨特的精神空間,這種美帶來的愛處于“真”與“幻”之間,這種美帶有一種神性的力量,這種美是人性與神性的統一。沈從文說“我只希望造希臘小廟”,“這種廟供奉的是‘人性’”。這個“希臘小廟”便是他獨特的精神空間,里面供奉的有愛,有真,還有美。
亦近亦遠
再次讀沈從文的作品,我感受到了與第一次不同的距離感。第一次讀他的'作品,我感受到的是親近,然而再讀他的文章,我卻感到了一種遙遠。
沈從文的小說,總給人一種遠離塵囂、脫離世俗的感覺。而那些生存在他作品里的小人物又讓我們覺得如此親近。說是親近,是因為沈先生的作品中處處洋溢著人性的愛與溫暖;說是遙遠,是因為年紀漸長的我終于看見了那美好的文字下透露出的無力與傷感。也許真正的美是需要這種悲涼與無助作為背景的。精神世界的美好和現實世界的殘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種反差讓作者很孤獨,于是這種在愛的身后透露出的孤獨與無助便不動聲色地流淌在他的文字里。
亦曲亦直
雖說愛與美是沈老文學作品里的主色調,但是它們在不同形式的文學作品中的表現形式還是略有區別的。對于美好的事物,沈老從來不吝惜他的筆墨來直接稱頌,而對于那種孤獨與悲涼,他便選擇了不同的表現形式。
在小說中,這種傷感常常是以“曲筆”的形式來表現,而在散文中,沈老對于這種情感的處理方式便不再含蓄,而是直逼讀者的心魄。但無論是曲還是直,這種情感的表現卻一直都很清晰明了。赤子其人的沈從文就這樣,該歌頌就歌頌,該示之以白眼便示之以白眼,他就是這么真實,這么赤誠。
亦愛亦恨
如果我說沈從文的作品亦愛亦恨,不知道會有多少人不同意我的說法。沈從文給大家的就是一個充滿愛的印象,若是說他有恨,怎么也是讓人難以理解。而在我看來,愛與恨本來就是統一的——因愛生恨,因恨而愛。他的愛給了美麗的湘西,給了那里淳樸的人民,給了那里健美的男子,給了那里溫婉的女兒。而夾雜在其中的恨便是給了那黑暗的現實,殘酷的時代,不公的命運。正是愛與恨的交織,才給予人性美以高度。愛是人生,恨亦人生。
我想行走在湘西,我想去看看那神秘古樸的鳳凰城,我想沿著那條小河去找找愛與悲傷。我想我會在湘西的行走中有點惆悵——“為了這再來的春天,我有點猶豫,有點寂寞。黑暗河面起了快樂的櫓歌。河中心一只商船正想靠碼頭停泊,歌聲在黑暗中流動,從歌聲里我儼然徹悟了什么。我明白‘我不應當翻閱歷史,溫習歷史!跉v史面前,誰人能夠不感惆悵?”
我想用《湘西散記》中的這段話來帶著我的這篇感想走向結尾,感謝沈從文,他讓我知道怎么樣在西安這樣一個寒冷的季節找到溫暖,他讓我擁有了愛的力量?催^這赤誠的文字,我的心也變得澄澈,抬頭看看窗外,天空也已然變得明凈……
【《沈從文作品》讀后感1500字作文】相關文章:
我心中的沈從文作文08-14
沈從文的戀愛故事06-22
沈從文的童年趣事09-12
高中作文我喜歡的沈從文05-18
我眼中的沈從文作文范文06-02
跪樹的沈從文作文550字09-27
沈從文知錯就改的名人故事09-29
沈從文名言名句02-27
沈從文散文的讀后感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