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后感1200字
不是所有的淚水都源自悲傷和痛楚,不是所有的哭泣都因為恐懼和怯懦。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16年度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后感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對于家庭來說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天下父母的最大心愿。但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發現周圍出現了越來越多發育障礙的特殊孩子,其中最嚴重的要數自閉癥的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不能快樂成長,家長更是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社會壓力和生活煎熬。那種煎熬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孤獨癥,后來才知道孤獨癥國際通用說法叫自閉癥。
兒童孤獨癥是一種發生在兒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發育障礙性疾病,目前還找不出準確的發病原因,沒有相應的治療藥物和有效手段,前景比較暗淡。我的心情隨之也黯淡起來。我能給孤獨癥孩子和孤獨癥家庭做點什么呢?于是,寫了一首歌。歌寫好了給誰呢?這時,吉林通化的劉叢鳳來了。她就是一個做孤獨癥的專門家,為了做孤獨癥她幾乎傾家蕩產,在所不惜,是這個地區做孤獨癥的第一人。也因此我認識了我國做孤獨癥的第一人——田惠萍。
田惠萍畢業于四川外語學院,曾在四川外語學院和重慶建筑工程學院任教。期間,她被公派到德國留學兩年。1993年3月創辦中國第一家服務于孤獨癥兒童的公益性組織—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任所長至今。曾榮獲中國國際交流學會及中國青少年基金會頒發的“展望獎”,曾被美國《讀者文摘》(亞洲版)評為“今日英雄”。
她還是中國“心盟”網絡組織的發起者,作為全國最早的孤獨癥兒童康復先驅機構的創辦人。
有報道說:20多年前,當4歲的兒子被確診患上孤獨癥時,田惠萍幾近崩潰。這種病在現實生活中早已存在,直到1943年,美國精神病醫生凱納才提出這一概念并確定下來。由于兒子是中國第一批被診斷為孤獨癥的患者,田惠萍也是十分茫然,連她自己也是第一次聽說。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孩子無法再跟正常人一樣去上幼兒園,更不可能達到學齡后去讀小學了。“不僅是孩子,作為母親,我也將跟孤獨癥長期共處了。”
1993年,田惠萍從重慶來到北京。當時她只有一個信念,要辦一所學校,要把像兒子一樣的孩子都收到自己身邊。幾個月后,中國第一家服務于孤獨癥兒童的公益性專業機構——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成立。
她估計,孤獨癥在中國兒童中的發病率為萬分之八到九。而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估算,我國有10萬精神殘疾兒童,其中絕大多數為孤獨癥兒童。而包括成年人在內的孤獨癥患者,國內達數百萬之多。
孤獨癥發病原因至今不明,因此醫學上并沒有有效地治療方法。通過專業性訓練有些癥狀可以明顯改善,但疾病將伴隨絕大多數孤獨癥患者一生。
近年來,中國越來越多的地方建立了為孤獨癥兒童及家庭提供社會服務NGO。由于缺乏政策性支援,很多NGO面臨著巨大挑戰,主要是經濟壓力和技術壓力。后者突出表現在怎樣提供以專業技術為基礎的優質服務,如何培訓教師等方面。
2005年,在德國米索爾基金會的資助下,通過一系列行業培訓活動,由星星雨發起成立了“心盟”孤獨癥網絡。田惠萍說,心盟的使命就是通過資源整合、行業建設和權益倡導提高成員的服務能力。目前,其成員近60家,遍布全國各地。兩年來,已組織過11次能力建設培訓,6次教師培訓,組團赴德國訪問1次,資助4家機構完成戰略規劃。
田惠萍是個理想主義者,正是患病的兒子讓她的生活發生了完全有意義的轉變,“走向了一條更有價值的路。”現在,田惠萍的孩子每周一到周五在一家成人智障專業機構接受訓練,“雖然他還是一個典型的孤獨癥患者,但生活得很好。”
2009年,通化的冬天格外寒冷。田惠萍突然來到了通化。她要為通化市的孤獨癥孩子和孤獨癥家庭、孤獨癥工作者盡心出力。那些天,她和她的伙伴吳良生,冒著風雪,一場一場地報告,一地一地地輔導,匠心獨運,苦口婆心,誨人不倦,精誠所至,讓通化人很感動。
作為當地孤獨癥愛心協會的名譽會長我有機會和她有了較多的接觸。論起來,她稍稍大我一點,但看起來她更顯年輕一些。她是一個一見面就能給人十分深刻印象的人,是一個聽著十分駭人但一接觸就能融洽相處的人,是一個有經歷能夠看輕一切的人,是一個不知天命,不知疲倦,不畏艱險的人,是一個啥都想知道、都想嘗試的人。它特別的愛說能說。在我主持的座談會,她自己就能說上幾小時。
那些天,她在通化電臺逗留的時間最長,參加通化電臺組織的媒體座談會,做客安琪的《百姓說事》直播間,接受通化電臺名牌欄目王燕的《百姓訪談》。我們之間的交談廣泛而有成效。她對通化的文化歷史饒有興趣,她對通化的風土人情,情有獨鐘,因而深得通化人的喜愛。
臨別我給她總結了六個“不”,這就是——不辭辛苦、不避風寒、不知疲倦、不恥下問、不辱使命、不畏艱險。
六個“不”遠遠概括不了她做人做事的風格、風范,但通化做孤獨癥的朋友都愿意記住這六個“不”,因為這是田惠萍在通化的一個寫照,也是我和田姐友情的一個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