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春節的作文1200字錦集五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的。在春節期間有許許多多的習俗和趣事。
貼春聯、窗花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媽媽去買了春聯和窗花。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 ——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幸福已到”。
看著這些“福”字,我笑著和媽媽說:“媽,你看我多好,到了過年,處處都可以看到我的名字,還可以給人們帶來福氣呢!”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和吉利。晚上吃過飯和妹妹在小區里玩,爆竹聲在耳邊響個不止,我覺得這爆竹聲有些像戰爭時期的槍炮聲。便與妹妹開玩笑說:“這聲音猛的一聽,咋這么像世界末日到了?”
包餃子
正月初二到四奶奶家去包餃子。來到她家,我就聞到一股香味,到廚房一看,四奶奶正在做餃子餡呢。餃子餡做好了,四奶奶開始和面,于是我們就開始動工了,我先開始在搟餃皮,媽媽說比賽看誰做得餃皮最圓。為了把餃皮做圓一些,我的雙手可沒有停下來過,不停地繞著餃皮轉,轉到這邊又轉到那邊,忙得不可開交,四奶奶笑著說我:“你看你那就像‘小牛子拜四方’樣!”四爺在一旁包餃子,我就開始“老王賣瓜——自賣自夸”了:“四爺,你看我這幾個餃皮趕得是不是很圓啊?”四爺說:“圓,很圓。可你這兩面都有面粉,我這餃子不好封口了啊。”后來,我就注意了,不讓兩面都有面粉,我又拿著一個問:“這個行不行啊,又圓而且只有一面有面粉的?”四奶奶就說:“恩,真棒!這個非常好!”爸爸和小叔兩個是最懶的了,兩個都呆在家里玩電腦。四爺就拿了一個餃皮,把里面包的全是辣椒粉,并與別的包法不一樣,說:“這個是給你爸的。”妹妹又包了兩個空的,說是給小叔的。餃子終于可以吃了,我們首先給了爸爸一碗,爸爸吃著說:“這餃子怎么是空的?”后來爸爸又喊著辣,拿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著飲料。我就說爸爸:“你運氣真好,三個都被你你給碰上了。”后來,爸爸吃的時候特別小心,我們說沒了,可他不聽。。這真所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餃子是我最喜歡吃的,所以吃了一碗又一碗。后來,覺得肚子有點脹了,我說:“我覺得我好像吃的有50個了。”大家都笑了,四爺說:“50個沒有,至少到30個了。”這才有過年的氣氛呢。
聚財
正月初一的時候,爸爸讓我倒垃圾,我把垃圾倒了。后來媽媽看見垃圾被倒了,就說:“誰倒的垃圾?”我疑惑不解地回答:“我啊,怎么了!”“把錢都倒了。”“垃圾怎么成了錢了?”我很好奇,上網查了資料,原來是這樣的: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中國的春節民間習俗可真有趣啊!是啊,這樣也更給春節增添了不少的氣氛。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日夜兼程,步履匆匆。這天上、水上、路上,匯成了一部歡天喜地的交響曲。
一進入冬季,春節走來的足音,就在不知不覺中響了起來,不信,你可用心去體會,用耳去聆聽。
先不妨去農村,農村對春節最重視,農村對春節感情最深厚。
先看看庭院,大大的篾編匾子里,曬的是金燦燦的黃豆,那是準備春節做豆腐用的,個挑個揀,粒粒圓滿,用這樣的黃豆做出來的豆腐,嫩如肌膚白如雪,看一眼都打心底里喜歡。芝麻也在晾曬著,篩了又篩,簸了又簸,漂了又漂,那是用做芝麻糖和元宵餡子用的,馬虎不得。還有花生、向日葵,明明早已曬得干干的,不放心,還要拿出來見見太陽,這是春節拜年必不可少的茶點。老太太做得細,老爺爺忙得歡。“蹬蹬蹬”走進家里,“蹬蹬蹬”又走出家外,腳步也似乎比平日輕快了許多。
腌臘,是江淮地區多少年形成的習慣。鄉下人辦事,從來都是大手大腳,鴨子一殺就是一二十只,另外還有雞、鵝,腌好之后,就在門前搭個架子——兩個叉上橫著一根竹竿。鴨、雞、鵝,一對一對地拴著繩子,掛在竹竿上,遠遠看去,好似待價而沽的琵琶。當家人背著手從這邊看到那邊,笑瞇瞇的,總也看不夠。
趕集,漸漸變得密集起來。有買也有賣,賣去多余的,買回必需的,橫豎來回都不會空著手。三三兩兩,呼朋引伴,說說笑笑,打打鬧鬧,一條條通往集鎮的路,成了一條條歡樂的河。
買穿買戴,自不待說,一年到頭,誰都要從里換到外,誰都要從頭換到腳;買煙酒,首當其沖,鄉下人好客,新春旺月,見面一支煙,坐下一杯酒,這是待客的禮數,不可怠慢;還要買鞭炮、禮花、燈籠、門對子,沒有這些,何以叫過年?要買這么多的東西,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有的是時間,辦年的事,必須想得周到,漏了一件都不好。
城里人行動,好像要遲緩一些,好在農貿市場很近,商場超市也不會很遠。不急不等于不重視,只是比農村要慢了半拍。
城里辦年,最重視的是食品,最挑剔的也是食品。灌香腸好像是辦年的第一件事,大家都這么做,灌香腸的人也就特別多,彎彎曲曲的隊伍,長長的,真的如香腸一般。裝好的香腸,家家都掛在陽臺的曬竿上,九曲十八彎,成了市民們迎春的第一道風景線。接下來要買的東西,各憑所好,若是地地道道的土著,買鴨肫、鴨爪子,鵝肝、鵝爪子,要腌豬耳朵、豬尾巴、豬舌頭和豬肝。豬肉也要腌上好幾刀。臘月里腌的肉叫臘肉,即便過春節吃不完,來年夏天燒冬瓜、瓠子,其香味,絕不會在火腿之下。一日不多,十日許多,主婦們像鳥兒壘窩一般,天天往家銜,不愁陽臺上掛不滿,不愁年貨買不夠。
男人們對于過年也重視,只不過不大涉足菜市場。而今,到超市購買年貨,漸漸已成城市人的習慣。周末,主婦攜夫并子,熱熱鬧鬧逛超市。夫人在前走,老公推著購物車,亦步亦趨。買主菜,山珍海味,也買土特產;買佐料,油鹽醬醋,還有五香、八角和胡椒;買飲料,白酒、紅酒,外帶果汁;買糕點,糖果、瓜子、花生,只是方片糕斷不可少;買飾物,中國結、紅燈籠、生肖掛件,營造節日氣氛,就靠這些。一路走,一路挑,一件一件往車里扔。眼看購物車堆起個小山,還似乎意猶未盡。充當“跟差”的男人們,此刻表現得極其大方和慷慨,繞口令似地鼓勵道:“雖說天天都過年,過年畢竟是過年,過年必須勝過天天,天天不能勝過過年。”直樂得妻子直不起腰,連孩子也跟著拍巴掌。
農村忙過年,城市忙過年,在辦年的腳步聲中,終于春節臨近了。在遠方打拼的男人、女人們,無一不提前踏上歸程。乘火車的、汽車的、輪船的、飛機的,還有自駕的,甚至還有騎摩托車的。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目的地十分明確——家——父母親,或是老婆孩子居住的地方。
日夜兼程,步履匆匆。這天上、水上、路上,匯成了一部歡天喜地的交響曲。
春節的腳步,起先似是細雨微風,進而似是催春的蟄鼓,到后來,像是報春的春雷。你聽,從城市到鄉村,從天上到地上,到處都有這樣的足音。不注意時,若有若無,亦真亦幻,一旦留心,幾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這足音,說多動聽就有多動聽!
雖說春無腳,充耳盡足音!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荊州、沙市一帶,第-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武昌以正月初四為“新婿賀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須忍受岳家人的戲弄而不得動怒。黃陂拜年的順序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親喪者,必以籃紙寫一服字貼在門口,謝絕賀年。
孝感位于江漢平原,但節令習俗與鄂東北大部分地區基本一致,卻也獨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后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糍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為止。
這里的人們還有以初一這天聽到的飛禽叫聲來判斷新年的生產情況的習俗。五更鳥先叫就宜于養鴨;鵲先鳴宜于養雞;天亮時麻雀噪飛就是豐年;人們還認為初一聽到狗群吠不是好兆頭。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會招財進寶
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初三才開始挑水,并在井池邊燒紙錢說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燒掉,俗諺說:“初三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墻上。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高潮,鑼鼓敲得震天響,沒有鑼鼓或鑼鼓少的時候,人們把鐵罐子也當成鑼鼓敲。所以孝感民間有“正月半敲鐵罐”的.俗語。
龍燈會是孝感民間正月十五節慶活動的中心。人們一般從初八開始扎龍,還扎獅子、彩船、竹馬、高蹺、平臺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樂,唱各種彩詞。采蓮船走村串戶,見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斗、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元宵之夜,孝感當地還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七姐當地叫做張七姐,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她最心靈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陽境內(今孝感)有一年輕人姓董名永,因家貧無錢安葬死去的父親,只得x身為奴。七姐深受感動,私下天庭與董永結百年之好,在大槐樹下成就姻緣。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樹一時高興,把“百年好合”說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緣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織出了10匹錦絹贖出了董永,準備整治家園恩愛白頭。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宮,七姐不得不忍痛飛去。她的織布校化成了飛梭石,織機留在了人間,人們在夜深人靜時仍能聽到“咔喳、咔喳”的織機聲。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著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還要詢問年成好壞、吉兇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當地民間還傳說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不能在家里喧鬧。婦女要在床下點一盞麻油燈,邊拜邊說:“請紅娘子看燈。”據說這樣,一年就沒有臭蟲騷擾了。人們還用竹籃從屋上拋過去占棉花豐歉。仰則主豐收,仆則歉收。
另外,孝感地區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五更時,人們用火照栗、梨等果木,邊照邊用刀斧敲打樹干。一人邊敲邊問:“結不結?”一人在旁邊應道:“結!“據說這樣做新的一年里就會果實滿枝頭。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過年,我去調查上海的農民,問了半天,我一句話也沒聽懂。后來,我在一個“小翻譯”的幫助下,了解了關于上海的民風民俗。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陰歷一年最后一天或這一天的晚上故又稱"大年夜"。除夕的"除"字,原意除去,所以除夕又叫"歲除"。按舊俗臘月廿三日為灶日,應祭灶君。臘月廿四日為小年,從這天起直到除 夕,家家都要打掃衛生,購置年貨,農村要殺豬宰羊,磨糯米粉、做各種點心,腌制各種臘味。另外還要貼年畫。城里人則往往買些水仙花、臘梅、天竺等插在瓶中以增添節日氣氛。當夜幕降臨時,合家團聚,吃年夜飯,又叫團圓飯,席上菜肴一般我國人民最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一片喜氣洋洋。舊歷正月初一,一年中職工們惟一休息的日子。初五接財神,晚上吃財神酒。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件盛事,一般白天吃餛鈍,晚上吃元宵,又名吃湯圓。元宵節,在舊上海城內外好幾處鬧市搭起高大燈棚,各種花燈聚集一起,蔚為壯觀。黃浦江上檣帆林立,有些船只桅桿上掛起了燈。在郊野田間同樣到處掛著燈,稱做"望田燈",也郊縣一項熱鬧的節慶表演,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帶尤盛,表演時伴以十番鑼鼓,有時數十條龍燈相會表演搶龍珠。
婦女們在元宵節還要"走三橋",傳說在月色校潔的晚上走過三座大橋,便可終年除卻百病。舊上海城內外,水渠縱橫,橋梁很多,走過三橋游蹤多集古禪關;浪堆載得鐘聲去,船過龍華十八灣。""龍華晚
鐘"原棕子、批把、黃魚、大蒜端午節令人最感興趣的俗傳牛郎織女雙星渡河的時候,這天晚上供瓜果,作"七巧會"吃巧果。 ·中元節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寺廟中做道場,放"焰口",并在水池放寫燈,稱"盂蘭盆會"。
地藏王生日
七月三十日,佛教傳說為地藏王生日,舊俗在街巷地上及居家庭園遍插棒香并點燃蠟燭叫做"地燈"。
中秋節
七八月中秋, "滬城八景"之一。中秋等至十八日大潮汛,很多人到東城觀江湖,也有人到浙江海寧去觀潮。近年來還有不少人觀看"上海桂花節"的各種表演。
重陽節
九月九日重陽節,以糯米粉和糖蒸重陽糕,嘉定和川沙高橋等地則制松糕,都釋迦牟尼得道日,民間煮食"臘八粥",而寺廟尤為盛行,用胡桃、紅棗、栗、蠶 豆、芋艿、慈姑及蔬菜等與白米一起煮成粥,供奉佛像前,然后僧人分食并饋送檀越(信佛的施主)。
送灶神
十二月下旬,人們忙著送年禮。二十四日做謝灶團,以酒、果、團子、元寶糖把灶,送灶神朝天。元寶糖膠牙的飴糖,意為用此膠住灶神的嘴,不讓他上奏人間的罪過。 以上的風俗在上海郊縣有的農村仍有流行。上海市內則由于時代的
變化,科學文化有的已經漸遭淘汰,有的則通過變化而繼承下來。總之,上海市內的歲時風俗,處在不斷的漸變之中。如新歲吃湯團,清明食青團,端午包棕子、中秋嘗月餅、重陽吃糕團、除夕包餃子制年糕等仍成為江南地區民俗,"海派"特色的個性。
都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市民紛紛提出歲時禁放鞭炮的建議,因為燃放鞭炮易造成火災,傷害事故及環境污染,故市公安局規定內環線以內區域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近幾年春節,許多家庭把給孩子春節壓歲錢的習俗,改為贈送玩具或圖書。春節期間走親戚送禮,許多市民也一改過去送禮盒的習慣,以鮮花禮儀電報代替禮盒已漸成風氣。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的。在春節期間有許許多多的習俗和趣事。
貼春聯、窗花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媽媽去買了春聯和窗花。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幸福已到”。
看著這些“福”字,我笑著和媽媽說:“媽,你看我多好,到了過年,處處都可以看到我的名字,還可以給人們帶來福氣呢!”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和吉利。晚上吃過飯和妹妹在小區里玩,爆竹聲在耳邊響個不止,我覺得這爆竹聲有些像戰爭時期的槍炮聲。便與妹妹開玩笑說:“這聲音猛的一聽,咋這么像世界末日到了?”
包餃子
正月初二到四奶奶家去包餃子。來到她家,我就聞到一股香味,到廚房一看,四奶奶正在做餃餡呢。餃餡做好了,四奶奶開始和面,于是我們就開始動工了,我先開始在趕餃皮,媽媽說比賽看誰做得餃皮最圓。為了把餃皮做圓一些,我的雙腿可沒有停下來過,不停地繞著餃皮轉,轉到這邊又轉到那邊,忙得不可開交,四奶奶笑著說我:“你看你那就像‘小牛子拜四方’樣!”
四爺在一旁包餃子,我就開始“老王賣瓜——自賣自夸”了:“四爺,你看我這幾個餃皮趕得是不是很圓啊?”四爺說:“圓,很圓。可你這兩面都有面粉,我這餃子不好封口了啊。”
后來,我就注意了,不讓兩面都有面粉,我又拿著一個問:“這個行不行啊,又圓而且只有一面有面粉的?”
四奶奶就說:“恩,真棒!這個非常好!”爸爸和小叔兩個是最懶的了,兩個都呆在家里玩電腦。四爺就拿了一個餃皮,把里面包的全是辣椒粉,并與別的包法不一樣,說:“這個是給你爸的。”
妹妹又包了兩個空的,說是給小叔的。餃子終于可以吃了,我們首先給了爸爸一碗,爸爸吃著說:“這餃子怎么是空的?”
后來爸爸又喊著辣,拿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著飲料。我就說爸爸:“你運氣真好,三個都被你你給碰上了。”后來,爸爸吃的時候特別小心,我們說沒了,可他不聽。
這真所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餃子是我最喜歡吃的,所以吃了一碗又一碗。后來,覺得肚子有點脹了,我說:“我覺得我好像吃的有50個了。”大家都笑了,四爺說:“50個沒有,至少到30個了。”這才有過年的氣氛呢。
聚財
正月初一的時候,爸爸讓我倒垃圾,我把垃圾倒了。后來媽媽看見垃圾被倒了,就說:“誰的垃圾?”我疑惑不解地回答:“我啊,怎么了!”“把錢都倒了。”“垃圾怎么成了錢了?”我很好奇,上網查了資料,原來是這樣的: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中國的春節民間習俗可真有趣啊!是啊,這樣也更給春節增添了不少的氣氛。
【春節的作文1200字】相關文章:
家鄉的春節作文_春節作文03-18
春節作文500字《家鄉的春節》_春節作文03-05
春節800字作文:難忘的春節_春節作文03-10
春節作文800字:家鄉的春節_春節作文03-10
家鄉的春節 - 春節作文08-16
關于春節的作文:春節01-30
春節作文:快樂的春節01-19
春節拜年_春節作文03-18
春節趣事_春節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