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節的作文1200字集合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落葉之秋已漸漸隱去,冬天的腳步卻不經意地在枝頭劃下痕跡。佇立窗前,聽絲絲細雨輕聲地彈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濕潤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澀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經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味道,使我們久久難以釋懷。
記得兒時過年的濃厚氣息總是從父親點燃炮竹的第一個聲響開始的,每一次春節的到來,我們這些孩子甭提那股兒盼望的心情有多么急切了。長輩們樂呵呵地倚在大門的臺階上,東張西望著。可又曾知,他們心底兒所隱藏的那點兒喜迎新年的狡猾心情,卻完完全全地被自己暴露出來了,粗糙的雙手合插在衣兜中,偶爾也會從衣褲中拿出一點他們不舍得吃的,如糖果、花生之類的東西,合捧在掌心給我們一大群小孩子吃,可這些早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通常,在過年之前還有一個叫“祭灶”的日子,這個像是新年到來的一個前奏。這一天,老老少少都不許懶床,而年貨也要在這一天之前置備好。小孩子會學著大人們干活的樣子,極其認真地打掃廚房。還記得兒時的“灶”可不像現在這個樣子,是用土坯和石塊砌成的,少了些煤氣的味道,靠燃燒秸稈和稻草取熱,整個灶臺上黑黝黝的一片,在鐵質的鍋底兒上還會殘留下許許多多的灰垢,這時爸要用鏟子一點一點地清除。當煤油燈已漸漸變成記憶中的歷史后,我們似乎還會時常記起他黢黑、滿身垢污的外衣,在這一天爸會把廚房里的燈換成新的,說是對灶神的恭敬,以免引來明年不必要的麻煩。
對于這一天,鄉里還有一個不成俗的說法是:這一天全家人必須趕在子夜之前回家,不管你是身處異地,還是客居他鄉,可此時春節快要到了,一家人團聚的時刻也要到了,倘若誰家的孩子不回來就是對老祖宗不恭敬,會狠狠遭到長輩們無情地指責,說是替老祖宗說話。
在春節之前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媽會給我們姊們幾個試穿她親手縫納的布鞋。納布鞋也是有講究的,需要用漿糊涂抹在布上先曬干,再剪成鞋模子,而那時我們一家人穿的鞋全是我媽一針一線縫出來的,相比于如今的運動鞋,倒也結實許多。當各種品牌的運動鞋休閑鞋充斥在如今的大街小巷后,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在看到那些曾經用一針一線納滿親情的布鞋影子了,倒是增加不少你攀我比的名牌熱。
春節那天,穿上新鞋,吃過小團圓飯后,便到了貼對聯的時候了,記得有幾年春節的對聯還是我寫的那!按著平仄對仗的關系,一筆一畫我總能寫得很好。
過年這一天,對于我們這些做孩子的最有趣的當數年夜飯之后的拜年了。
素常,會先去長輩家拜,然后放可隨意去拜年。兒時的春節似乎年年都會下著大雪,在紛紛揚揚的年夜里,天氣盡管是寒冷了點兒,可厚厚的棉衣下,我們的心卻總是暖和的。七八個孩子會組成一群,每人手執一個小巧精致的燈籠,說是天黑路滑好照個亮光,可從遠處看還真有點兒過年的氣勢呢!
我的燈籠是爸用竹篾親手扎的,外面糊上彩紙,再擰上半圈兒鐵絲。細心的家長還會請人在上面繪上八仙過海、夸布追日之類的圖面,看起來特別好看。
那小小讓燒著微弱亮光的燈籠,順著兒時的阡陌,不覺又勾起了心底兒太多的故事,像洶涌地洪水般在不停的沖擊著我們心靈的防線:如今的春節啊,少了些大雪紛飛的影子,像似無情的剝奪了寒冬的說話權一樣,匆忙的人們冷冷清清,在電話里便傳遞了燈籠所帶來的溫馨與親情。年夜的大街小巷上已經很難再看到熙攘的人群里孩子們提著燈籠拜年的背影,被愛情沖昏了頭的你你我我倒是倍感熟悉。
今天,回想著兒時過年的味道,又給了我這份久違的心境,是我頓悟:在擁擠的城市中,我們心靈深處要恪守住一塊小小的心岸,讓他成為你奔波忙碌之后的一個驛站。靜下心來,慢慢的去品味,去感悟,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輕輕地俯下身來,聽聽自己的心跳,放飛你自由的心緒。
去吧,去聆聽、去回憶、去品味。回味這過年的味道。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春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去親戚與本家拜年。年初一就在村里給直系親屬拜年,一大早起來就去爺爺、奶奶家拜年,還要帶上禮品,精果、紅糖什么的,都可以;接著是其他的長輩家拜年,也要帶上禮品。初二就要到母親的娘家拜年,包括外公的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的人家就放長一點的鞭炮,要不就放短一點的,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的人還得高喊:“拜年了,恭喜發財!”對老人要說:“恭喜您哪,越活越鮮健!”老人家會親昵地在頭上摸一下,回應道:“也恭喜你越來越聰明,將來考上大學!”接著就到一杯糖水;走的時候當然還會給一點壓歲錢,或者五毛,或者一塊,兩塊。一般會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頓團圓飯,這頓飯叫做喝年酒。擺了一桌豐盛的菜,魚圓子、肉圓子、紅燒肉、海帶、合菜(是用蓮藕絲、豆腐絲、芹菜絲、肉絲、黃花),魚圓子一般是所有人都愛吃的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夠的,所以會盛上兩碗。看廚藝的水平,主要就是看魚圓子做得好不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嫩脆的,那證明魚的含量比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兌的淀粉較多,我們都叫這種圓子為“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里地位極高,父親、叔父、姑姑們還有我們晚輩都要先給他老人家拜年。從記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親、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幾十里外的舅公(也就是父親的舅父家)拜年。
記憶中的初一早晨總是籠罩著迷朦的輕霧,父親帶著我們一大幫人長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據祖母說,她的父親,也就是父親的外祖父是很有錢的地主,后來打牌全輸了,幸虧如此后來才沒有被化成地主富農。但是,她的父親并不主張孩子們讀書,雖然舅公貴為獨子,但卻是文盲。
舅公一般并不理會我們,大約父親會和他進行一些交流與溝通。舅婆據說年輕時是個美人,即便老了,依然干凈清爽。舅婆對我們卻很熱情,滿口的“兒呀,兒”的叫個不停。這是我們家那邊是少有的,父母自然不會這樣親昵地稱呼我們,祖父母也不會這樣稱呼我們,他們只是喊我們的名字,有時候甚至是我的綽號“太陽”,或者很正規地“新梅大姐”。僅僅如此,我們都覺得舅婆非常和藹。臨走時,她還塞給我們每個小孩兩毛錢的壓歲錢,說是買鞭炮放著玩。
大姨婆,祖母的姐姐很能干。大姨婆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后來嫁到了甘肅,做了工人,是我們這個家族唯一的吃商品糧的人,總給大姨婆寄藥什么的,母親總是羨慕極了。小的是兒子,我們叫表叔,卻也是讀書人,在一所中學里教書。娶的太太是極厲害的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爾也住到我們家。
細姨婆是祖母的妹妹。她總是最我們到她家拜年。小姨婆有四個孩子,大的是個女兒,跟大姑姑一樣大的年紀,長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機靈,大約是外祖父做的媒吧,后來嫁了外祖父家里的一個親戚家的兒子,后來成為一個非常有錢的男人。大兒子二兒子卻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兒秋芝則比我只大一歲。我還得稱呼她“秋芝姨”。
聲勢浩大的遠來的親戚,其實宣示了某種地位。村里人總是很羨慕小姨婆家有這么多親戚。小姨婆總要招呼我們一頓年酒,想來對她那并不富裕的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可是,我們卻渾然不覺,直到我自己獨自一個人生活,發現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么辛苦的事情時才理解她那熱情的可貴。
我最喜歡小姨婆的是她的大方。每年到她家拜年,她總是給我們嶄新的一塊錢的鈔票,比祖母給五毛錢自然要大方多了。只是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其實小姨婆也是家境艱辛。后來她病入膏肓時,我也曾到她家給她拜年,她拉著我的手,熱情地說著話,那么慈祥和藹。我那時沒有掙多少錢,給了她50塊錢,她執意不要,在我的堅持下,她接受了,口里直念叨我的好,依然滿口“兒呀,兒”的叫著。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過春節了,孩子的臉上露出了春節特有的快樂,大人們一年的勞累得到了安撫,春節是多么重要的`節日啊!
走在有濃郁春節氣氛的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每棵樹上掛滿了大大的紅燈籠,市場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都穿著厚厚的棉襖,嘴和鼻子前有一絲白氣慢慢的上升。市場里的人手里都提著年貨、拿著鮮花、捧著桔子樹、抱著娃娃,場面熱鬧極了,臉上都掛滿春節到來的喜訊。
回到家里,鄰居一家三口都在搞衛生,媽媽忙著對我說:“襯現在得閑,我們也開始打掃一下里屋吧!”我會意的點了一下頭,媽媽給我一對乳膠手套和毛巾,接著我們倆就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先抹門,后抹窗,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把整個房子里屋外屋都打掃的一塵不染,這樣更加能顯示出新年新氣象的習俗。年三十早上我們要把去年所有的春聯和福字都撕下來,貼上新買的,這叫除舊迎新。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年飯,在外打工的人也要會到家里,團年飯里會有很多菜肴,還有飯要多煮一些,留下一寫剩飯過年,這樣寓意年年有余,每年都有吃不完的飯。
年三十晚就是舊年的最后一個晚上,所有人都要守歲,不能睡覺除了小孩和老人,守到新年到來。早上我們一家大小就要去走親戚,到親戚家里拜年,當然親戚來會來我家所以就要安排幾天去親戚家,還要有幾天要待在家里招待親戚朋友,春節之后還有元宵節,元宵節的主角就是湯圓了,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
春節代表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民風民俗,春節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不可缺少的地位。感謝:對接受別人給予的或提供方便、恩惠,用言行表達謝意。
感謝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當有困難時,別人來幫助你,你就要感謝他;又或者是在收到禮物時;還有可能是在別人給予你經驗,讓你以后的生活更加美好……其實,感謝不是現代社會中的專利,早在古代,我們的老祖先就總結出了這樣的道理。如:《宋書·庾登之傳》:“登之與晦俱曹氏壻,名位本同,一旦為之佐,意甚不愜。到廳牋,唯云‘即日恭到’,初無感謝之言。”還有《水滸傳》第四一回:“感謝諸位豪杰不避兇險,來虎穴龍潭,力救殘生。”我們感謝父母,感謝他們給我們生命和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我們感謝老師,感謝他們教給我們知識;我們感謝摯友,感謝他們給予我們美好的友誼。
感謝是一種財富。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種財富,并讓它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這是精神上的財富,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財富。這種財富是純潔的,是不可玷污的,它可能隨著一些原因漸漸讓人淡忘。可是一旦我們意識到了,注意到了,就一定要把它抓住,讓其成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感謝是一種精神。它既需要先天的賦予,也需要后天的塑造。我們要努力學好這種精神,直到擁有它,讓它成為生命中的“先天性”和“習慣性”。除了這些,我們還要傳達這種精神,讓這種精神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永遠存在。
感謝是一種魅力。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現出人性中最閃耀的一面,它還能感染我們身邊每一個人,它是民族的瑰寶,永垂不朽。它是一顆最大克拉的鉆石,永遠閃閃發光。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是老祖宗教導我們做人的準則,也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當然,幫助別人并不是想得到回報,是出于做人的本能和德性。但是作為需要幫助又得到了幫助的人,千萬不能忘恩負義。你沒有能力涌泉相報不是你的錯,但你必須要做到兩點,一要銘記心間,二要做到感恩。
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謝吧,一句簡單的“謝謝”對于我們來說并不困難,但它能給人財富上的贊助,精神上的支撐,魅力上的閃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又是一年春節時,每逢佳節倍思親!好貼切的句子,對于“漂客一族”來說,真的是把此時的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窗外又是鋪天蓋地的下著鵝毛大雪,大片大片的雪花飄落在身上,感覺是那么的親切,就好像是父母的撫摸和擁抱。早上推開窗看到的是白茫茫的一片,看的是眼前,心卻早已被大雪帶回了家鄉。。。。。。
“ 可愛的秋景!無聲的落葉,輕盈的,輕盈的,掉落在這小徑,竹籬內,隱約的,有小兒女的笑聲;嚦嚦的的清音,繚繞著村舍的靜鎰,仿佛是幽谷里的小鳥歡燥著清晨,驅散了昏夜的晦塞,開始無限光明。霎那的歡欣,曇花似的涌現,開豁了我的情緒,忘卻了春戀,人生的輝煌與悲哀,惆悵也短促——在這稚子的歡笑聲里,相見了天國!晚霞泛濫著金色的楓林,涼風吹拂著我孤獨的身形:我靈海里嘯響著偉大的波濤,應和更偉大的脈搏,更偉大的靈潮!”這是徐志摩的一段詩,讀起來朗朗順口。徐志摩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他的每一句詩都如歌般悅耳;他的每一句詩,都可以陶冶心靈,所以我喜歡。每當想家時,我還會想起他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邊的云彩。。。。。。這如此流暢,如此打動人心 的詩句,真的不忍放下。雖然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是著名的思鄉之句,只是我更傾向于徐志摩的詩,因為它不僅代表了思鄉,更從另一方面體現了我們內心的一種潛意識的想法,或者說是孤獨。
明天晚上就是小年夜了,清楚的記得我們家鄉的小年夜,唯一不能做的就是這一天不可以打掃房子。傳說中,每一年的這一天,是老鼠結婚的日子,打掃房子,會壞了它們的婚事,這以后的一年,人們會總被騷擾。所以,即使是迷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有的人都會很注意這一天,特別是我們小孩子。因為父母忙著外面的事,打掃房子自然就落到了我們的身上。不想干,可是看著父母那么的辛苦,又不忍心偷懶,只有這一天是我們最開心的日子。不知是我們年齡小心理作怪,還是真的有這么回事,小年夜這天,房頂上是從來沒有的熱鬧。老鼠雖然看不到成群結隊,但也可以感覺到肯定不少。小孩子過年就是開心,呵呵。。。即使是這樣,看著老鼠也開心,似乎真的看到它們結婚,也跟著手舞足蹈的。過了小年夜,又開始了打掃房子。雖說由于孩子的愛貪玩的天性,不想干活,可是對于打掃房子,還是會很高興的完成,任務的完成,就意味著過年了。小時候,有父母在身邊,很喜歡過春節;小時候,因為有糖吃,所以很喜歡過春節;小時候,還因為有為數不多的壓歲錢,所以也非常喜歡過春節。
小時候,一年當中最開心的一天就是春節,而現在,一年當中最不開心的一天也是春節。小時候有壓歲錢所以開心,現在因為要花錢所以不開心:小時候因為可以得到父母的陪伴,所以開心,現在因為不能陪在父母身邊,所以不開心。
又是一年春節時,我們沒有了小時候的歡聲笑語,換來的是沉重的生活壓力。看著窗外的景色,想戀家鄉的父老鄉親,懷戀天國的親人,問一句:“你們還好嗎?我想你們了!”希望他們可以聽到這有著時空距離的祝福。每逢過年,聽到最多的是,我又長大了一歲,或者我又老了一歲!由此看來,好像人們都很害怕時間的流逝,可是時間就總是會這么悄悄的從我們指縫間悄悄滑落,讓我們來不及挽留。
還有一句話是,怎么又過年了?隨著科技的發達,生活節奏的加快,春節已經失去了新意,人們不再是那么的渴求它的到來,就說我身邊最流行的一句話叫:“其實我們每天都是在過年!”很有深意的一句話,值得我們回味,它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意義。春節,它就在不就的將來,與其等待,不如將它想象的更美好些!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臘月二十三天氣晴
今天是假期的第一天,農歷的二十三,也就是“祭灶”。
一到下午,媽媽就忙活了起來,先是和好面,準備拍灶餅。我也幫媽媽打下手,媽媽把灶餅搟好放到鍋上后,我就負責翻。不一會兒,第一鍋灶餅就出爐了。我正準備吃一個,媽媽忙說:“先放下,去把灶糖拿來。”我很聽話地拿來了灶糖,看媽媽準備干什么,只見媽媽把灶糖和灶餅放在一塊,說:“灶王爺,來吃灶糖和灶餅吧,保佑我們一家平安。”我很好奇,問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媽媽也說不清楚,只是說這是傳統。
我就自己上網查了一下,了解了有關“祭灶”的傳說:原來“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祭灶不僅是為了免災,更重要的是為了祈福。
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來,即將新購來的灶君神像貼到灶臺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點名冊,所以家庭成員都要回家過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
原來,祭灶還有這么多講究呢,今天,我總算是明白了。
除夕天氣有風
今天是的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放鞭炮,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下午,媽媽很早就調好了餃子餡兒,和好了面,不到三點,我們全家上陣,開始包餃子。我不怎么會包,就跟著媽媽瞎摻和。
媽媽包餃子的速度可真快!像變魔術似的,皮放在手中,用筷子夾上一點餡兒,兩手輕輕一捏,一個鼓鼓的餃子就成了。媽媽把包好的餃子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小案板上,就像一隊隊等著檢閱的士兵。我也忍不住動手包了起來,包得很慢,而且也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我也很滿意,畢竟是我親手包的餃子呀!過了一會,只見媽媽把一顆花生包在了一個餃子里,我感到很奇怪,問:“媽媽,為什么要包一個花生啊?”媽媽笑了笑說:“誰吃到這個餃子,就說明誰今年運氣格外好。”哦,原來是這樣啊。
不一會,餃子下好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就想吃,卻被爸攔下了。哦,想起來了,今天很特別,要放過炮才能吃餃子。爸爸拿了一掛很長的鞭炮,掛在樹枝上,鞭炮“辟哩啪啦”響起來,很希望自己能吃到那個餃子。等我把一碗餃子吃完了,也沒吃到花生。我有點失望,一會兒,爸爸高興地叫起來,原來他吃到了那個餃子。爸爸顯得格外高興。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等著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還沒開始的時候,爸爸給我講起來年的來歷。“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可真有意思,原來,過年還有這么多好聽的傳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