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游行》讀后感作文1000字
導語:《復活節游行》這樣一本內容悲慘的小說,得到的評價卻很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復活節游行》讀后感作文1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復活節游行》這樣一本內容悲慘的小說,得到的評價卻很高,盛贊者不乏庫爾特·馮尼格、朱利安·巴恩斯、瓊·迪迪昂這樣的名家。的確,能把如此多內容放進一本薄薄的小長篇中,描寫了幾位女性的人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寫作能力,情節上絕不拖泥帶水,文字像刀子一樣直插人心。
孤獨將被永恒地書寫著,因為孤獨與生俱來,至死方休。這個結論讓人很沮喪,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到底為什么,如此害怕孤獨?
另一個生而為人,永遠難以把握得當的詞語是“幸福”,不知道怎樣才能得到幸福,而不幸,那么多種多樣,每個人都無需著急,必能攤到屬于自己的獨一份。
理查德·耶茨擅長體會他人情感的微妙顫動,纖細敏感的捕捉力,非常適合描繪女性內心。而他同時,又是冷峭而不加粉飾的。
全書開端,作者就冷冷地下了斷言:“格蘭姆斯家的兩姐妹都不會得到幸福。”這句話里有隔岸觀火的洞明,但看完全書,回頭時就會赫然發現,原來那句話里,還有著不肯坦承的一腔悲郁。
這可能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典型悲劇。父母婚姻破裂,父愛缺席,讓女孩們對于男人以及男人的情欲世界,或一無所知,或深入迷途。脆弱且自尊心強烈的母親,一心要讓女兒們得到她未曾得到的幸福,可惜大大地力不從心,反而讓女兒們從小飽嘗動蕩與人際中的疏離冷酷。
歸根結底得承認,作為社會學意義上的人類,是愚蠢而軟弱的。男人的蠢花樣百出,而女人的蠢,逃不了最悠久的那一種:找個男人,從他身上讓自己得到幸福。
關于這個無盡悲哀的'故事,為了化解它,可以交出很多理性的答案。比如,可以把它看作一份家庭關系與兒童成長的心理研究,告訴人們,不健康的家庭環境,會怎么樣從童年開始,在他們的人生里投下終身陰影。
無法逃脫,那么,所謂成功人生,獲得幸福的兩大法寶:理解與愛,其實都沒有作用了?
關于理解,于他人的痛苦,書中人并非遲鈍。正如薩拉的兒子,對父親長年施加于母親的暴力深感憤怒,但最后,也并不肯深責父親:“大家都只是盡己所能。”
關于愛。即使不那么純粹,即使只能有分寸地付出,但不能否認,它存在著。離異的父親,為了能多和女兒見面,費心撒下謊言;母親誠心誠意想讓女兒幸福,在精神病院里依然為其實并不得志的女兒驕傲著;男人和女人,互相迷戀,為對方的離去痛苦萬分。
但理解與愛,似乎也真的無法抵御我們人生向失敗一往無前地滑去,更不能讓我們擺脫孤獨的侵襲。
讀者也會以書為鏡,與書中人共影。放下書,有些難過。清楚地知道,這一生中,誰也不能逃避孤獨,不能征服孤獨。但好在,讀這些“傷害我們或捅我們一刀的書”,還是有些用處的。
我想或者可以這樣,有一天我終能與孤獨共生,用所有煎熬,礪出我生而為人的尊嚴和驕傲,在生命盡頭回想往事,并不尤悔。
理想不能實現也沒有關系,我只希望,我為之奮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