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是國家的基礎,因此鄉第一書記的發展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鄉第一書記工作總結范文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篇:鄉第一書記工作總結范文
按照市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今年4月份,我被市委農辦(扶貧辦)選派到新縣滸灣鄉鄭店村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任職以來,在市、縣委組織部、派出單位和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與鄭店村廣大干群一道,緊緊圍繞農村工作大局,堅持從“雙薄弱”村整治入手,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迅速掀起農村改革發展熱潮。現將半年來的工作總結報告如下:
一、深入調研,制定發展規劃
初來乍到,人地生疏,面對陌生工作環境,雖然有過幾年駐村幫扶工作經歷,但要想駕馭農村工作,成為行家里手,我認為一切得從頭開始,從村情實際出發,從群眾所需、所盼、所想出發。為了做到盡快轉換角色,熟悉工作環境,我堅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學習,增進溝通。撲下身子從實踐中學、放下架子從群眾中學、靜下心來跟身邊同志學,做到多交流、勤溝通。二是勤于調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終堅持做到深入田間地頭、深入農戶、深入群眾展開調研,針對農村工作實際,擬定調研課題,進行認真的梳理、歸納和總結,形成有針對性的調研報告,不斷的涉獵和熟悉鄉村工作情況。三是勤于鍛煉,積累經驗。為盡快認知、熟悉和掌握農村基層工作經驗,我積極參與鄉黨委、政府開展的各項中心工作,主動深入到滸灣鄉農村改革發展最前沿鄭店村開展工作,主動深入到涉及群眾切實利益、矛盾糾紛較為集中的林權制度改革中去,主動深入到新型農村工作中去……。通過兩過多月的潛心調研和悉心收集、歸納和總結,我與
鄉黨委、政府和村“兩委”成員一起,制定了鄭店村三年發展規劃,并聘請縣建設局進行了總體設計,提出了三年內“修通一條路、開發一塊田、整修一條河、扮靚一片莊、發展一個產業、建設一個堅強陣地”的“六個一”目標,著力將鄭店村建設成為河南省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市級示范村,為鄭店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礎、興產業、促發展的美好藍圖。
二、深入創建,謀求發展合力
“藍圖繪就,重在添彩”。發展規劃制定后,為確保規劃如期實現,作為第一書記,我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通過借助黨建活動載體,來凝聚發展合力。創先爭優樹標桿。通過開展創爭活動,我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兌現承諾,引導村“兩委”干部在開展工作中,堅持高標桿定位,高標準落實。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規范開好“三會一課”,制定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確立民主決策,加強班子團結,增強組織的戰斗力。培養和發展3名預備黨員,壯大基層黨組織。深入學習增素質。借助當前開展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活動,我堅持與村黨員干部一道學習政策法規,探討農村科技,謀劃發展出路。還專門組織村干部和種養能手到光山縣晏河鄉帥洼村、浉河區五星鄉蔬菜種植基地等先進村參觀學習,不斷靈活學習方式,增強村干部學習興趣,開闊村“兩委”班子視野。“4+2”工作聚民智。為增強村內大事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針對性,我與村“兩委”一道深入村組調研,實地考察,廣泛征求村民意見,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對嚴重制約劉灣、北坳、關沖、代洼四個村民組發
展的生產生活道路進行硬化,得到廣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過“一事一議”,群眾自籌資金近9萬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來,全村新農保、新農合、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等各項工作都順利開展,件件都走在了全鄉前列,讓群眾對村“兩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認和支持上的轉變,村班子新形象日漸形成,整體戰斗力明顯增強。
三、調整結構、培育支柱產業
“農村要發展,產業支撐是關鍵”。如何培育出支柱產業來,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根據鄭店村富余勞力多和山場資源豐富的實際,一個方面是要走出去,組織群眾通過勞務輸出脫貧致富。為此,我多次與市、縣勞務培訓部門和相關務工企業聯系,組織群眾到新縣涉外勞務培訓中心、信陽電子學校等地培訓,聯系縣“陽光工程”到我村現場培訓,幫助群眾到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外和國內、省內企業務工,使鄭店村外出務工人數迅速突破了500人。
另一個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條大力發展山場經濟和綠色經濟的道路。首先是圍繞山場資源調整產業結構。鄭店村山場面積大,但絕大部分是板栗林,目前品種老化、管理粗放、經濟效益差。為此,我積極與市、縣國土部門聯系匯報,爭取土地整理項目,對村里符合條件的板栗林進行土地整理,進而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廣種植油茶、茶葉等經濟作物。目前,縣國土部門已到我村進行了實地勘察,簽訂了1000畝土地整理協議。同時,對山場上無法進行土地整理的板栗林,著手進行品種改良。為此,我專程到信陽農專農業科學系邀請尹健等3位專家到山場實地察看,化驗土壤成份,現場診斷論證,研究改良。
第二篇:鄉第一書記工作總結范文
自今年任花西鄉界河村“第一書記”以來,在花西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界河村兩委及廣大黨員群眾的全力配合下,按照村第一書記職責要求,牢記使命,不忘責任,在過去的半年時間里,理思路,定規劃,抓黨建,搞建設,界河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發展,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現將履職情況匯報如下:
一、摸實情,理思路,明晰駐村經濟發展思路。
駐村任職后,走村入戶,到村組干部家中與他們促膝長談,到黨員家中就他們生產、生活、村黨組織建設等有關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到困難戶家中進行走訪,虛心聽取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吃透了村情,摸清了底細。界河村位于花西東北方向,全村現有耕地面積2000余畝,共有人口2100人,黨員39人,產業結構主要是以商品糧、養殖業、勞務輸出為主。根據走訪調查和分析,及時召開了2次村兩委班子工作會議,確定了以建強村級組織、增加農民收入的工作目標和發展思路。
二、抓黨建,強班子,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
(一)加強班子建設,強化工作合力。一是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堅持每周四學習日制度,組織村兩委班子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及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村兩委班子政治理論水平。二是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堅持每月至少一次支委會、黨小組會,每季度至少一次黨員大會,認真學習研究國家有關政策法規,開展科技知識培訓,進一步激發創業激情。三是落實村黨務、政務公開制度。按照“四議兩公開”的工作方法,設立村黨務、村務公開專欄,將村重大財務開支、涉及群眾利益的決策等10多項村黨務、政務進行定期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進一步密切了農村干群關系。四是開展交心談心活動。針對部分班子中存在不和諧、不協調問題,積極與他們交心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目前兩委班子成員做到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真抓實干,秉公辦事,積極主動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信賴支持。
(二)加強組織建設,發揮堡壘作用。一是指導村“兩委”完成了換屆選舉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組織程序,嚴格操作規程,經群眾選舉出的村委會委員,通過“兩推一選”全部進入村黨支部,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為界河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健全村級配套組織。根據人事變動,村兩委及時調整了民兵、婦女、調解、村集體經濟等組織負責人,并上報鄉黨委、政府批準。三是加強陣地建設。在鄉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在社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面積600余平方米的村民活動室和占地約800平方米活動廣場,并對村民活動室進行了裝飾裝修,訂做了各種牌子、黨建圖版,購置了桌椅、電教設備等,不僅徹底改變了村里黨員活動無場所的局面,而且村活動室一躍為全鄉最好活動場所。
(三)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工作行為。根據實際情況,先后幫助村上制定了《學習制度》、《黨務政務公開制度》、《村干部輪流值班制度》、《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上報制度》、《衛生保潔制度》等,形成了一系列長效約束機制,用制度規范黨員干部的言行,自覺接受黨員群眾的評議與監督,使村兩委班子成員堅持作到了遵守規章,恪盡職守,認真負責地抓好管理、搞好服務,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三、辦實事,解難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立足發展經濟,為改變經濟薄弱面貌,與村兩委班子一起帶領干部群眾重點抓了五項建設。
一是制定了扶貧計劃。到村后,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及時召開了村兩委班子和群眾代表工作會議,進行認真研究分析,結合村情實際,與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擬定并完善了村級年度發展規劃和扶貧計劃。一是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二是積極配合鄉農技站、婦聯、勞動保障事務所等相關部門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三是搞好項目對接,組織在家的富余勞動力就近務工,解決臨時性就業問題。四是積極引進外地資金參與本村開發,充分利用本村荒山資源,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對界河村的荒山進行開發,增加農民收入。
二是建設生態苗木基地。針對界河村位置、氣候特點,結合當前生態苗木的市場前景,借助農業結構調整契機,在界河村周邊大力發展生態苗木種植。目前,已發展各類苗木450余畝。
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交通不便、水利缺失是制約界河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這也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關心。今年上半年,組織縣交通運輸局有關領導到界河村進行了實地調研,為該村修建公路給予了資金和技術支持。上半年,新建了通村道路4公里,新建抗旱泵站1座,開挖塘堰共10口,為該村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設施基礎。
四是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始終把堅持服務群眾、送溫暖作為駐村工作的切入點,積極開展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老黨員和老干部活動,今年共看望黨員干部6人,幫扶困難家庭6戶,個人捐贈慰問金3.5萬元,使他們深切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同時嚴格按照標準,協助寸干部對低保工作進行了清理規范,逐一審核核實,張榜公示,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五是協助做好土地流轉工作。為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提高土地集約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積極協助村兩委做好村民思想動員工作,在有效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土地流轉。今年界河村共流轉土地450畝。
四、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村兩委戰斗力薄弱,工作職責認識不到位。村干部文化素質不高,黨支部處于軟弱、渙散狀態,各項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程度不夠。對村民們的服務意識不高,帶領引導村民致富的政策、技術和協調等服務意識上需進一步加強。
(二)村干部年齡老化,后備干部力量缺乏。基層組織建設離不開好干部,可是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資待遇相對較低,導致有些村干部不能全身心投入村里工作。年輕力壯、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村人才大量外流,村干部青黃不接問題突出。黨員年齡結構老化,發展的年輕黨員較少。由于村級經濟薄弱,真正想回村創業的青年很少。
(三)集體經濟收入少,村級建設成無源之水。除了土地之外,沒有其他資源優勢,也沒有集體項目,無任何收入,公益事業只有“等、靠、要”,資金短缺致使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受阻。
五、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堅持抓好黨員活動,建立健全村兩委會學習、民主生活會及目標化管理、民主評議、定期輪訓等制度,從嚴從細加強管理。做好黨員發展工作,確保發展1-2名新黨員。
(二)積極向有關單位爭取民生項目和資金支持,確保年內用于村困難弱勢群體的幫扶款物不少于1萬元。
(三)抓好村級環境整治保潔工作。
(四)做好日常指導工作。
第三篇:鄉第一書記工作總結范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銅川市委精準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市住建局按照全市選派“第一書記”的要求,采用組織選人、自愿報名相結合確定駐村優秀干部人選。市住建局扶貧包抓點為廣陽鎮四興村,針對該村情況,結合近年幫扶工作實際,專題研究、交換意見,并認真安排部署,確保“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取得實效。
一是摸清扶貧對象,精準“靶向定位”。
要求“第一書記”要提前與印臺區政府對接,摸清惠民幫扶政策導向,服從政府既定扶貧規劃,為創新性開展基層工作做準備。駐村后要與前期包抓工作人員一同與基層干部座談交心,宣傳中央、省、市、區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政策,聽取村“兩委”的村情介紹,并就如何迅速開展扶貧工作交換意見。通過入戶調查和上門走訪,摸清低保戶和困難戶情況,與群眾多交心、多交流,掌握群眾訴求,依靠村級組織,借力使力推動工作,并做好分類建檔管理。
二是制定幫扶規劃,確保精準扶貧。
在立足村情的基礎上,“第一書記”要按照“規劃到村、幫扶到戶、責任到人”的工作思路,深挖致貧根源,依托村上優勢資源,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入手,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爭資爭項,抓好扶貧項目落實,著力推動四興村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
三是體恤百姓民情,做好組織慰問。
在特殊的節日期間,對退休老軍人、老黨員、留守婦女、留守兒童、殘疾人、貧困戶等,以各種形式,進行走訪慰問,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同時,局工委要主動從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給予駐村干部全力支持,訂閱陜西日報、銅川日報,定期送達局工委重要文件、每天微信推送住建工作動態,足額發放補貼,讓駐村干部感受組織的支持,始終與全局保持血脈同頻共振。
四是村企聯手共建,引導愛心奉獻。
發揮住建團隊人脈資源,舉全系統之力,借助電視、報紙、網絡媒體影響力,策劃公益贊助活動,引導局屬企業,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參與愛心奉獻,履行社會責任,推動村企聯手共建互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扶貧,多渠道籌集扶貧資金。
五是深入基層調研,干出水平創出經驗。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這是市住建局工委對“第一書記”的殷切期望。希望選派同志能恪守“三嚴三實”、踐行群眾路線,撲下身子,放下架子,丟下面子,吃得苦、耐得勞,做好愚公移山的思想準備,從拉家常起步、從抓基礎入手,在村容村貌改變和村民思想觀念轉變上做文章,找準問題癥結,用服務群眾的情懷及個人的修養和品德取得百姓支持和認同。邊工作、邊調研,不斷總結工作得失,干出水平,創出經驗,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