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精選10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 1
一、建設方案
辦學理念、教育教學思路、教學計劃、教學模式是學校得以發展的精髓。而實訓場所的規劃與建設是學校發展中最重要的硬件條件之一。目前,高職院校實訓中心建設存在投人大、規劃難、設備淘汰快、實訓效果不理想等問題。為此,我們構建了現代化實ijl}中心,以最少的設備投人、多樣的實訓方式、優良的實訓效果、優異的性價比,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
1、在內容上以規范、標準、安全要求為重點,以培養崗位能力為主線。
現代工業逐漸向大型化、復雜化、連續化、集成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要求在生產過程中達到高產、優質、低耗、低污染、無人身設備事故,因此對工人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培訓平臺”素材采集均以規范、標準型號的設備和標準操作控制為依據,從而達到安全、可靠地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崗位操作的應用能力的目的。
2、在形式上是計算機仿真十真實裝置。仿真培訓在國內外已開始廣泛應用。
在一些發達國家,一個新的生產工藝、新的裝置的制造都有仿真模型的產生,以便對系統進行分析論證,同時在人員上崗之前通常需通過仿真培訓,我國的許多大型企業也都運用計算機仿真技術對員工進行在職和r’館`u培訓。但是,無論是國內國外的計算機仿真都是基于某一對象或某一過程的培訓,而職業技術類院校是面向多專業、多技能的培養,因此,我們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建設網絡化的包含計算機仿真的教學培訓平臺規劃和目標,以此提高職業技術類院校的實驗實訓效果,同時提高經費投人的性價比。
3、在管理上實行集中管理、聯合開發,實現資源整合與優化。
“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培訓平臺”把各專業的典型案例進行集中整合、統一管理,再配以實際裝置和合適的仿真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滿足職業教育中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與真實的仿真效果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另一方面可以解決學院在實習、實訓中因為學生多、設備少、在規定的實習實訓時間內使每位學生的知識技能都能得到提高的要求,同時還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展的需要,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培訓項目進行操作練習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4、在服務上為社區、地方、行業的培訓事業提供平臺。
由于“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培訓平臺”是一個開放系統,其素材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更新和設定,同時也可以按照不同行業的培訓要求及時更新培訓內容,學生通過在教學實訓平臺的培訓,再結合一些真實裝置的操作,可以很快適應崗位需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設內容與規劃原則
在建設內容上,一方面滿足專業實驗和實訓要求,配置、規劃、建設好電子教室和多媒體學術報告廳;另一方面著重規劃技術研發中心,鍛煉并打造一支具有較強能力的科研隊伍。
基本方案:計算機仿真與實際工業對象相結合。教學內容可分為知識的理論部分(應知)和知識的應用操作能力(應會)。計算機仿真教學系統的開發,是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手段,把應知和應會內容分別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教件)和仿真實訓的形式表現出來。其中理論學習、機理研究中的實驗(驗證型和研究型)和對問題的理解主要用教、課件描述,而實訓過程中的操作技能及同一動作過程精細、準確、穩定性的培養則采用大型仿真培訓軟件培訓。
三、采用三層局域網模式實現方案
采用三層局域網模式可以方便地對系統進行擴充和統一維護管理。包括進行遠程登錄、調試、系統組態。所有資源共有共享。第一層,操作層面(實物層面);第二層,方案組態對象及連接層面(同一對象下可進行多個實驗實訓項目);第三層,對象模型或實際對象層面。
四、計算機仿真和實際裝置結合方案的主要特點
1、投入大大下降,實驗實訓效果大大提高.沒有實訓平臺時:
(1)設備投人一個標準班10組(每班40人計);
(2)設備需維護、維修(需投人人力、物力);
(3)設備的更新、淘汰快(財力不斷投人);
(4)實驗實訓的能耗和耗材。
2、有了實訓平臺后:
(1)每人一臺,各自互不干擾,并可反復練習,任意起點;
(2)可以改變時標,太快的可放慢,太慢的可加快;
(3)具有在線幫助系統,實時提供學習提示;
(4)自主選擇培訓內容;
(5)在線考試系統,及時檢查學習效果。
2、將不易實訓的內容變為可能。
(1)消防過程(危險過程)的實訓;(2)易燃易爆環境下(危險場所)的實驗實訓;
(3)易損設備的操作實訓;
(4)一次性設備的實驗實訓等均可以實現。
3、滿足培訓和專業調整后,新建、重組實驗實訓環境。
(1)培訓:高職學院的發展必須走學歷教育(全日制、成人)和各類培訓相結合的道路,從國內外高職學院典型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各類培訓年學生數一般都超過學歷教育的年學生數,同時不難算出各類培訓的'經濟效益更高,其培訓的特點是崗位多、專業廣、同階段學習人數少。該平臺可以同時滿足不同崗位方向的培訓人員同時在線進行不同的培訓,同時達到在不同的實驗實訓環境中進行培訓的要求。
(2)專業調整、新建、重組后的實驗實訓投人不大,建設周期短。
4、計算機網絡方案使資源共享成為可能.合法用戶學生和教師可在任何一個終端登錄使用資源庫的教學資源,合法用戶們可在同一個機房進行不同的實驗實訓練習,集中管理資源更安全,添加、修改更方便。
五、結論
“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培訓平臺”采取計算機仿真與實際工業對象相結合的方案,在專業技能培訓、技能鑒定與考核等領域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
仿真包括:基理仿真—機理的研究和教學過程(課件教件)。即通過教學課件、教件、電子教材等進行仿真,其中動作原理與理論原理是真實的,而學習對象的動作過程是模仿的;操作仿真—操作技能的培訓、崗前實訓、實踐能力的訓練,其中操作實踐過程是真實的,而操作對象是模仿的;環境仿真—模擬各種工作環境、學習環境、生活環境,以便對真實環境下的事物展開研究,其中實驗基理現象是真實的,而實驗設備對象是模仿的。實訓場所再配以實際裝置設備后,可以同時解決仿真無實物對象存在和仿真可能與實際存在偏差的問題。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 2
為進一步改善農村黨員隊伍結構,提高農村黨員隊伍整體素質,麒麟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發展“雙強”型(帶頭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黨員的詳細規劃,指導各基層黨組織依托“兩校進校”,認真抓好“選、引、育、扶”四個環節,大力發展符合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的“雙強”型黨員。
明確目標“選才”。為實現每年培養“雙強”型黨員不少于200名目標,各村(鎮轄社區)黨組織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摸底,準確掌握了致富能手和有一技之長的鄉土人才的底數。每個村黨總支在農村黨員中,挑選5名以上年紀輕、致富潛力大的黨員作為致富能手培養對象;每個村黨總支在農村種植、養殖、加工、營銷大戶中,挑選3名以上思想覺悟高、群眾基礎好、有培養前途的優秀致富能手作為黨員培養對象。全區共在優秀致富能人中建立了1101多名的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共發展“雙強”型黨員299名,占新發展黨員的65%。
一、教育引導“明志”。
通過個別談話、集中座談和上黨課等方式,教育引導培養對象準確認識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幫助培養對象認清形勢,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同時,積極開展“樹立理想信念、贏取群眾信任、堅定致富信心”的“三信”主題實踐活動,使黨員干部和培養對象的理想信念、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拼搏精神不斷得到升華,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勇氣和信心。
二、科學培訓“修身”。
通過多渠道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著力增強黨員干部的致富能力、發展能力。
一是邀請專家授課,有計劃地對培養對象進行集中輪訓。
今年初,區農業局邀請全國蠶桑學會的專家到茨營、東山等地進行現場知識講座,培訓種桑養蠶農戶,大大提高了培訓對象的`專業技能。
二是外地學習。
安排培養對象到四川成都、蓬溪和江蘇華西村等地參觀考察、交流掛職等方式,幫助培養對象開闊視野、轉變觀念、啟發思路。
三是學歷教育。
積極鼓勵培養對象通過自考、函授等方式提升學歷層次,并在學費上給予一定補助;把農廣校中專班辦到村里,對培養對象進行“充電”。
四是實踐鍛煉。
推廣“學校+示范基地”和在村辦經濟組織掛職鍛煉的模式,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培養對象應用技術、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三、重點幫扶“創業”。
區、鄉、村分級建立專門領導小組,負責本轄區內“雙強”型黨員的管理、培養工作,并明確每名培養對象的培養責任單位、責任人,實行專人培養、全程負責。各鄉鎮(街道)整合農科站、農經站、畜牧站、水產站、蔬菜站、企業辦等部門的力量,為培養對象創業致富提供技術指導、技能培訓、種子供應、產品收購、信息咨詢等服務。茨營鄉成立農產品協會,把培養對象吸收為會員,并引進香港樂頤果蔬有限公司、曲靖蔬菜集團公司和四川俞啤調味品廠在茨營設點、辦廠,在企業和農產品協會、培養對象之間架起橋梁,在推動當地農業產業化建設的同時,有力促進了培養對象的成長、成熟。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 3
為使基層一線人員及納稅人熟悉掌握各平臺軟件的操作應用,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為操作失誤,特對系統平臺培訓工作明確以下意見,請認真遵照執行。
一、培訓時間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組織培訓:
1、軟件上線前
2、軟件上線后有重大修改且影響正常操作的
3、12366和基層部門根據納稅人和一線操作人員的意見反饋,認為有必要進行培訓的。
二、培訓原則
(一)培訓組織以職能與需求相結合,重在對口。
對上級部門部署推廣的軟件,根據職能對口的原則,由相應的業務處室牽頭組織并具體實施;對本級開發的軟件,由需求的組織者負責軟件應用培訓,需求的提出和組織是基層部門的,根據職能對口,由相應的業務處室負責;大集中系統按模塊分類,根據與省局條線對口原則,由業務處室分別負責。
(二)培訓方式以集中與日常相結合,重在平時。
培訓可以采取集中授課和日常練習兩種形式。集中培訓由相關業務處室主動開展,以系統使用的崗位、人員為培訓對象,分別按照相關崗位、人員要求設置培訓內容。日常練習由軟件操作人員主動進行,在各軟件的模擬環境進行練習。
(三)培訓內容以操作與理論相結合,重在實踐。
根據培訓對象工作的內容、方式和要求不同,培訓內容應分別有所側重,但總體注重操作實踐,同時兼顧基礎理論。
三、培訓職責
培訓工作涉及到眾多職能部門,各處室和各參與單位應各負其責,協調配合。
(一)計算機中心和征科處協同負責電教室的建立和維護,包括計算機配置、內部網絡以及軟件模擬環境和上機練習的自動化考勤系統。
(二)市局征科處負責培訓工作的總體安排和統籌協調;負責協同配合其他業務處室開展軟件培訓。
(三)各職能處室對自己職能范圍內的軟件負有下列職責:負責制定具體培訓方案;按照分批分類培訓的要求,結合培訓人員數量確定培訓場次;負責各單位師資力量的培訓;負責對納稅人培訓的演示光盤、服務手冊、操作手冊的制作;負責解答稅務干部和納稅人在培訓和實際操作過程碰到的各類問題;負責上報需省局解決的各類問題。
(四)外包服務公司負責培訓的技術保障,包括網絡聯通、環境搭建以及設備支持等。
四、培訓流程
(一)內部培訓流程
培訓組織部門制定培訓計劃、制作培訓教材(簡易操作手冊)、確定培訓對象、培訓時間和培訓地點、現場授課、模擬操作、培訓相關問題答疑、組織考試、問題收集、問題反饋。
培訓結束后,培訓部門要及時將培訓材料下發各單位,各單位應認真組織相關人員學習(包括授課PPT講義、軟件操作手冊、大集中系統運維熱點重點問題等材料),并及時向組織培訓部門反饋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納稅人培訓流程
培訓部門制定培訓計劃、制作教材、確定對象、現場授課、納稅人模擬操作、問題收集并解答反饋。
對納稅人的培訓要依托“納稅人學校”平臺組織,按照《“納稅人學校”管理辦法》開展。對納稅人培訓結束后,培訓單位要及時將培訓材料在地稅網站,供納稅人下載學習。
五、培訓工作機制
(一)問題收集解答機制
業務處室為軟件問題收集的第一責任人,應明確專人負責基層部門和12366反映的軟件使用中的問題,及時解答并整理形成“系統操作常見問題”,下發各單位學習。對系統開發原因,培訓部門不能解決的,要及時向省局對口處室反映,需要省局大集中項目組解決的,將問題匯總后由征科處統一上報。
(二)過程監控機制
在培訓過程中,應注重培訓質量和效果。培訓部門要加大對各單位師資培訓,及時跟蹤稅務干部和納稅人的反映,出現問題應及時溝通并做好宣傳解釋工作,有重大問題立即向上級匯報。
(三)考核獎懲機制
為了有效檢驗培訓效果,市局將開發大集中系統操作考試軟件,供培訓部門對培訓對象進行操作考試。培訓結束后,培訓部門要組織對培訓人員進行上機考試,并通報考試結果,對考試優秀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對連續三次以上上機考試不及格的個人實行待崗學習。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軟件系統的熟練操作是推進我市稅收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進一步規范征管工作要求、優化納稅服務的重要舉措。各單位各部門要按照市局的工作意見,加強領導、全面落實。
(二)精心組織,穩步推進。
培訓工作應積極穩妥地分步、分類實施。各部門要制定積極可行的培訓工作方案,確定每批次的人數、場地和師資人員,明確各階段的任務目標和責任人員。對納稅人的培訓要加強宣傳引導并統籌組織,不給納稅人增加負擔。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 4
一、重慶市農村衛生人力培訓現狀
1、培訓內容。
目前全市農村有18.75%的醫生接受過包括內、外、婦、兒、口腔和預防在內的醫學培訓,其它培訓內容按比例由高到低分別是內科、預防、外科、兒科、婦產科和口腔科。農村醫務人員接受婦產科培訓的比例非常低,給婦女生命安全帶來極大隱患。接受過護理、藥劑、檢驗、放射和其它培訓的比例均未達10%,說明農村硬件與軟件條件均需大力改善。
2、培訓方式與時間。
臨床進修是最常見的在崗培訓方式,其次為學校培訓、水平考試、師帶徒、函授和臨床指導。師帶徒方式仍占22.86%。培訓時間方面,40.09%被調查者參加過6-12個月培訓,1-6個月短期培訓占51.43%,1年以上長期培訓比例較低,說明在崗期間接受學歷教育的人較少。
3、培訓方法。
培訓經常使用的方法是課堂講授(48.57%)、臨床見習與實習(62.86%),病例分析(25.71%)和集體討論(5.71%)相對較少,角色扮演法的使用率為零。說明培訓仍然停留在傳統方式階段,教、學雙方對新方法有強烈抵抗情緒。
4、培訓效果。
認為通過培訓醫學知識水平有提高和明顯提高的占76.2%,工作態度有轉變和較大轉變的占59.98%,診斷分析能力、疾病治療能力和搶救應急能力有提高和明顯提高的分別占72.15%、77.41%和82.86%,對工作滿意度有所提高的'占79.65%,說明參予者對培訓基本滿意,培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醫療衛生水平。工作態度改善不明顯說明培訓忽視了職業道德教育等人文教育。
5、培訓后的信息反饋。
培訓結束后56.25%的培訓者收集一部分反饋信息,說明培訓提供方僅重視培訓本身而忽視通過信息反饋改進培訓和對被培訓者進行后續輔導與監督,因而弱化了培訓效果,降低了將知識轉化為工作技能的速率。同時,培訓組織者忽視了對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信息反饋,即遺漏了對教學過程的細節評價,僅靠培訓效果一項考查培訓總體是片面的。
二、重慶市農村衛生人力培訓需求
1、培訓意愿。
87.53%的被調查者愿意或非常愿意參加培訓,但參加培訓暫停工作影響其收入。主觀愿望與客觀情況相背離是導致農村衛生工作者不能普遍參加培訓的主要原因之一。年齡與培訓意愿的關系是,年紀在20-40歲的參加培訓意愿最強烈,占該年齡段總人數的84.85%,40歲以上培訓意愿逐漸減弱。學歷與培訓意愿的關系是,學歷水平較高者參加培訓意愿越強烈,如93.64%大專以上學歷者愿意培訓。
2、培訓內容需求。
93.67%的被調查者認為應當加強全科醫學教學,40.32%的要求進行中醫藥診療學習,這一需求與我國目前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方向一致。中醫相對于西醫而言價格便宜、療效穩定,深受農村居民歡迎。
3、培訓方式與時間需求。
農村衛生人員最需要的是短期臨床進修,時間在3-6個月較為適宜。調查結果顯示,67.57%的被調查者培訓目的是提高臨床診治能力和操作能力,32.43%是提高理論知識或獲得學歷,因為臨床進修是最直接、最快提高醫療水平的方法,且能夠在當地縣醫院或中心衛生院進行,減少食宿費用。而選擇3-6個月則由于此一時間段基本能臨床實踐若干完整病例,對工作和收入影響也不太大,故今后培訓應以3-6個月短期臨床培訓為主。
4、培訓方法需求。
84.43%被調查者認為臨床進修是最佳方法,其次為課堂講授(47.85%)、病例分析(22.54%),這與我國實施培訓的主要方法一致。
5、培訓地點需求。
37.84%被調查者認為地市級以上衛生機構為最佳選擇,而縣級衛生機構僅有18.92%選擇。這與目前該市縣級衛生機構及衛生學校承擔主要培訓任務的做法有差異,政府應當針對這一需求變化及時調整政策。
三、改進重慶市農村衛生人力培訓工作的建議
1、確立培訓目標,制定培訓計劃。
培訓可分為知識型、技術型、知識與技能混合型。確定培訓類型的意義在于培訓目標、對象、內容、時間、教師、方法以及效果測評等均有所不同。培訓提供者必須明確培訓目標,才能恰當激勵培訓師和受訓者。根據培訓目標,還需制定培訓計劃,包括長短期、大小型、不同對象培訓的時間、方式、內容,須將各類培訓合理配置。
2、確定培訓對象,選擇培訓地點。
選擇培訓對象時,必須考慮學員掌握培訓內容的能力以及他們回到工作崗位后應用所學習內容的能力,這是一個事關效率的重要問題。確定培訓對象后,應當收集所有對象的相關資料并予以歸納,如平均年資、共同特質、曾參加過的培訓等,然后根據培訓對象特點選擇適當內容與方法。學歷教育和資格培訓的地點以高等醫學院校為宜,臨床實踐則應考慮地市級以上衛生機構。
3、確定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既要考慮系統性、實用性,還要注意超前性。在進行全科醫學培訓中,除遵循培訓大綱,還須加大內科、預防、婦科方面理論與技能培養。建議培訓前要求被培訓者用書面方式詳細總結自身技術弱點、當地常見病、疑難病等,由培訓者加以歸類總結,培訓中留出專門課時進行針對性輔導講解或小組、集體討論,以此實現教與學雙向溝通。
4、選擇培訓方法。
培訓應當使用能夠激發學員自身創造知識的方法,即自主討論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建議推廣培訓中“個體+小組+群體”學習模式。這一模式將以上方法融為一體,既照顧了知識層次較低的農村醫務人員,幫助其掌握基礎理論,又通過小組和集體討論督促其開發自身潛力、總結歸納行醫經驗、查漏補缺,還可以讓學員交換研究心得,擴展知識面,增強學員之間合作精神,培養醫學人文情懷。
5、優化培訓過程。
培訓實施過程中講師隨時征求學員意見,收集反饋信息,并根據要求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改變不收集意見或即使收集也不改變教學計劃的做法,否則將降低學員培訓意愿。
6、全面評估培訓。
農村醫務人員培訓內容包括知識和醫學技術兩方面,應當在培訓后進行四級評估。一級評估是指課堂教學效果評估;二級評估是培訓一周后,通過考試方式考評培訓知識掌握情況;三級評估是由受訓者的上一級主管考察受訓者的工作行為是否得到改善;四級評估即是從質和量兩方面評估所學技能對所在單位產生何種影響。四級評估法將反饋、評估和督促合為一體,更關注的是被培訓者技術提高并創造效益的結果,而非單純課堂效果,對技術型培訓尤為適用。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 5
加強小學語文教師培訓的有效性,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切實解決小學語文教師培訓的質與量的矛盾是當前小學語文老師培訓的關鍵。結合我參與學校的廣東省兩個省級課題《山區小學骨干教師培訓模式的實踐與研究》、《山區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四念一體”策略的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了“分層培訓,整體推進”策略與方法,所謂“分層培訓”就是根據每個教師的特點和發展的需要,劃分培訓對象的層次,設計不同的培訓內容,采用不同的培訓形式,所謂“整體推進”就是培訓對象所在學校、鎮中心校、縣教師進修學校三位一體進行培訓,全面提高小學教師的素質。
一、確立培訓對象,以促進不同層級教師的專業發展
培訓對象的確立是培訓工作有計劃、有目的、有內容、有創造、有效性開展的前提。我們遵循教師成長的規律,以小學語文教師的知識、教育教學經驗為主要依據,新教師為起點,并依對象確定前后接的層次和層遞的對象。我們把小學語文教師劃分為三個層次:“新手型”教師、熟練型教師、骨干型教師。“新手型”教師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剛剛參加工作或參加工作二、三年的教師,另一種是雖然參加工作時間長,但沒有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直接從高中、初中畢業的小學教師或民辦、代課教師。熟練型教師是指接受過正規師范教育,參加教育教學實踐四年以上并且接受過一定的職業培訓教育的教師。骨干型教師是指有比較高的學歷、知識水平、教育教學經驗較豐富、教育教學成績較突出且有一定教研科研能力的教師。
二、設計培訓內容,以滿足不同層級教師的需求
我們在課題實驗中發現,不同層級的教師,對培訓內容有不同需求,對以前的院本培訓比較反感,培訓效果不理想,因此,我們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的特點,從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實踐的需要和促進教師發展的需求出發,設計不同的培訓內容,加強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
(一)“新手型”教師
對于剛剛從事教育教學的教師,他們處于角色的轉變時期,缺乏從事教育教學的基本技能和經驗,不了解當地的文化環境和民風民俗。他們最需要的是了解當地的文化,了解與教育教學有關的一些情況和教育教學的具體情境,因此對他們而言,教育教學經驗的傳授和積累是最重要的。我們設計的培訓內容主要有: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小學語文新教材分析;小學語文典型課例分析;小學語文課例現場分析;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技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和操作;當地文化介紹等。對于已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民辦或代課教師,他們已有了一些教育教學經驗和技能,但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知識結構存在不健全,教研科研能力較弱。我們設計的培訓內容主要有: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小學語文新教材分析;小學語文典型課例分析;小學語文課例現場分析;教育學;心理學;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及口語糾正;疑難解答等。我們提倡“邊培訓、邊實踐、邊總結”的原則,旨在迅速提高教育教學技能,適應工作的需要。
(二)熟練型教師
他們已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技能,能處理日常的教育教學問題,能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他們渴望向骨干教師轉變,提高自己的教學、教研能力,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作出理性的思考。我們設計的培訓內容主要有: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論;小學語文教學理論與研究;小學語文教學教研理論與方法;多媒體課件制作與信息收集;當代小學教育教學教研科研動態和發展趨勢;小學語文典型課例分析;小學語文課例現場分析;疑難解答等。我們旨在為教師解讀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及提供理論依據,又能提高他們在實踐、理論、再實踐過程中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的教研能力和科研意識。
(三)骨干型教師
骨干型教師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積累了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技能,知識結構較為合理,能選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達到教學目標,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較強。他們希望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能夠理性地審視自己的昨天、今天,反思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在更高的層次上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教學技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風格和教育信念,向優秀教師甚至向教育專家轉變。我們設計的培訓內容主要有:小學語文教學理論與研究;小學語文教學教研理論與方法;多媒體課件制作與信息收集;當代小學教育教學教研科研動態和發展趨勢;疑難解答;專題講座;專題研究等。我們原則上采用講座和學員自修自研相結合,布置一定的任務,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以保證培訓的實效。
三、選擇培訓模式,以適應不同層級教師的特點
(一)“新手型”教師
⑴集中講授式。
集中進行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知識的學習與考核,使教師盡快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特點,集中講授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使教師盡快了解、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⑵集中討論式。
既可以把“新手型”教師集中到縣教師進修學校,也可以以鎮為單位集中到鎮中心小學,在進修學校指導教師和縣、鎮學科帶頭人的組織下,以一定周數為周期,主要討論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同時做好相應的記錄,這些資料同時可以做為熟練型教師和骨干型教師課題材料或教研專題。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 6
我國軍事航天指揮技術人才培養需要針對目前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法,提升軍事任職教育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一、航天試驗集成訓練需求分析
(一)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對軍事航天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
外層空間是國家的高邊疆,是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必須搶占的戰略制高點。軍事航天力量是我軍戰斗力新的增長點、需要重點發展的新型作戰力量。航天發射試驗是軍事航天力量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航天信息應用的重要支撐。航天試驗部隊的任務正從科學試驗向承擔更多軍事任務的趨勢拓展,軍事航天新型人才需求不斷增強。聯合作戰以及“萬人一桿槍”的航天任務特點要求航天試驗人才培養必須實施高水平的集成訓練。
(二)信息化試驗指揮對指技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出了高要求
航天試驗系統是技術密集、高度信息化的開放復雜巨系統,信息化建設正在快速發展。這對基于信息系統的航天試驗組織指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試驗指揮與技術人才必須是指技融合的復合型人才,航天試驗人才培養必須依托信息化、網絡化的模擬訓練系統開展集成訓練,全面提高信息化條件下航天試驗任務的組織指揮能力與協同能力。
(三)高密度任務對航天試驗人才的素質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近年來,我國航天試驗任務密度顯著增加,航天發射模式呈現出零窗口發射、連續多窗口發射、快速密集發射、一箭多星發射、應急快速發射等趨勢,航天測控將重點發展天基測控、深空探測、與國外資源共享、軍事航天測控等新任務。航天試驗任務組織、技術總體、新裝備操作、新領域開發等崗位人才的素質需求、數量需求激增,將呈現人員兼崗、多任務并行情況。因此,迫切需要實施集成訓練,提高航天試驗人才的`素質能力。
二、航天試驗集成訓練模式
(一)統一訓練模式,創新集成訓練方法
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理論研究包括基本定位、主體對象、主要內容、方法步驟等。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定位于提高受訓學員的航天試驗任務遂行能力,受訓主體對象包括航天試驗指揮團級指揮、營級指揮、參謀業務和生長干部任職培訓學員,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航天試驗指揮想定作業、綜合研討和綜合演練。據此,確立了“以航天試驗任務為背景,以指揮綜合演練為核心,以想定作業和綜合研討為支撐,各專業方向各層次學員集成訓練”的訓練思路,明確了“想定引導、實裝接入、仿真系統支撐、多級指揮機構協同演練”的集成訓練模式。
(二)緊貼試驗任務,著眼崗位能力培訓
開展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必須緊貼航天試驗任務實際,依照航天試驗任務編成確定訓練編組,將訓練對象融合為有機整體。航天試驗集成訓練按照“總部基地部站”三級分別設立總部指揮控制中心、基地指揮所(含發射基地與測控基地)和站指揮所(發射站、測控站、通信站)等11個指揮所,分“規劃論證任務實施總結評估”三個階段進行,突出航天試驗任務的指揮、協調和應急事件處置等訓練內容,著重訓練學員組織計劃、指揮協調和應急決策等崗位任職能力。
(三)堅持指技融合,突出任務集成訓練
開展高水平的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必須堅持指揮與技術融合。航天試驗工程技術密集,技術狀態決定任務進程。充分發揮試驗信息的匯集與處理、指揮信息的生成與決策能力,促進各種試驗力量、試驗裝備的有機融合,是提高試驗部隊整體試驗能力的重要因素。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的實質,就是依照航天試驗任務目標與流程、技術與指揮崗位職能,充分發揮信息系統的信息資源支持與實裝設備信息接入功能,由多級“參試”人員參與,完成一個完整的任務過程演練,學員得到崗位體驗和崗位鍛煉,使指揮與技術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充分融合,提高在一定技術條件下的任務組織指揮能力。
三、航天試驗集成訓練方法
(一)統一規劃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內容
以復雜環境條件下典型航天試驗任務為背景,以航天試驗任務流程與指揮程序為主線,著眼司、政、后、裝、技各類型崗位任職需求,整體規劃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內容,編寫集成訓練企圖立案、基本想定、補充想定等,為實施想定作業、綜合研討、綜合演練、指揮所研討提供依據和指導。
(二)分層次開展想定作業與綜合研討
任職培訓學員在完成專題學習后,按照航天發射、航天測控兩大專業方向,區分航天團級指揮、營級指揮、連級指揮、參謀層次,依據系列想定開展航天試驗指揮想定作業,圍繞航天試驗任務中的故障、突發事件處置等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綜合研討。
(三)基于模擬系統實施綜合演練
實施綜合演練時,按照總部、基地、團站三個層次設置全航區指揮機構,根據任務實際設置各指揮所編組,明確每名學員的崗位與職責。基于研發的模擬靶場,在導演部的導調下,各指揮所實施航天試驗任務的組織指揮與突發事件處置。
(四)按指揮機構開展跨專業綜合研討
綜合演練結束后,各指揮所結合演練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與演練結果,開展跨層次的綜合研討,總結理論學習、集成訓練的收獲,剖析自己崗位任職能力水平與不足,提出航天試驗部隊建設發展的對策建議等。
四、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平臺建設
(一)以任職教育需求為牽引,科學確定項目建設目標
為實現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組成跨專業專家組成的專門論證小組,深入基地調研,組織受訓學員座談會,整合學院軍事航天學科專業資源,研制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平臺,組建航天試驗訓練中心,確定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平臺的建設目標:從實際出發,按照實驗室中心化、集約化建設思想,以人才培養需求為牽引,綜合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仿真技術、系統集成技術等先進技術,建設一個集航天試驗指揮、測試發射、測量控制和試驗通信系統于一體的半實物分布式模擬靶場,作為軍事航天學科群的教學科研基地,以滿足多專業、多層次教育訓練和科學研究的需要。
(二)結合實際優化頂層設計,集智攻關設計總體方案
平臺建設的關鍵是抓好頂層設計。航天試驗訓練中心總體組提出了總體建設思路,確定“中心化、集約化”的建設原則。經過綜合論證分析,確定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系統主要由試驗指揮、測試發射、測量控制、試驗通信、遠程教育訓練、系統管理等6個分系統共計33個子系統組成,并擬制了總體技術方案和6個分系統技術方案、建設實施方案等。
(三)強化項目管理,嚴把質量關,組織精兵強將實施建設
為保證集成訓練目標的實現,召開航天試驗訓練中心工作會議,成立航天試驗訓練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總體組、項目辦公室和6個分系統建設小組等組織機構,共有5個單位的50余人參與了研究建設。為保證航天試驗訓練中心建設質量,項目實施工程化管理和文檔資料配置項管理,并嚴格按照《總裝備部軟件工程技術規范》進行軟件方案設計、模型設計、詳細設計、測試和評審,實裝設備按照主流試驗裝備構建。參建人員結合專業,立足指揮,深入調研,不斷深化對航天試驗任務的認識,主動了解部隊任職崗位需求,積極探索院校開展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的方式方法。
(四)注重理論、技術、方法創新,建設功能完善模擬靶場
高度重視理論、技術與方法創新,圍繞集成訓練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積極采用信息化、網絡化手段,基于HLA技術,建成了集航天試驗指揮、測試發射、測量控制和試驗通信于一體的半實物分布式模擬靶場。其中,測試發射分系統主要建成了飛行器控制半實物仿真實驗室、CZ-3B控制系統模擬器、航天測試發射全數字仿真系統;測量控制分系統研發了測控指揮一體化訓練平臺、飛行器動態模擬器、遙測中頻信號記錄設備,引進了新型USB設備終端;試驗通信分系統改造了SP30程控交換系統,購置了SDH光纖傳輸系統、時統服務器、指揮調度系統,研制了航天通信模擬訓練系統;試驗指揮分系統建成了航天試驗指揮專業教室,研制了總部、發射基地和測控基地三個指揮所的航天試驗指揮模擬訓練系統;系統管理分系統研制了訓練任務管理與導調、運載火箭模擬、衛星模擬、基礎信息庫等15個軟件,實現了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的集中控制與管理功能。中心建設集成了200余臺套測發、測控、通信專用設備和700余臺套通用設備,實現了互聯、互通,形成了功能完善、性能先進的模擬靶場。共設置了訓練崗位5類91個,可同時容納91人開展訓練,能夠用于設備級、子系統、分系統和全任務集成訓練。
五、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實踐
(一)同步開展教學改革,精心設計訓練內容
為了高效建設航天試驗訓練中心,提高航天試驗人才的培養質量,同時開展教學改革,精心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先后編寫《航天發射演練方案》、《航天測控演練方案》、《航天試驗通信演練方案》、《航天試驗指揮演練方案》、《航天試驗訓練導調方案》及20余個想定,有效支撐了航天試驗集成訓練。
(二)編寫配套系列教材,制定集成訓練方案
同步編寫了《航天發射指揮專題研究》、《航天發射指揮專題研究想定作業》、《航天測控指揮專題研究》、《航天測控指揮想定作業》、《運載火箭測試發射實驗室崗位訓練》等13本配套教材。另外,根據具體演練題目先后編寫了《航天試驗訓練中心綜合演練方案》、《學院聯合裝備指揮綜合演練-航天發射方向綜合演練方案》、《聯合作戰裝備指揮綜合演練航天發射方向綜合演練方案》、《聯合作戰航天發射指揮演練手冊》等。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 7
培訓模式就是培訓工作中的一個運作流程,是培訓管理的運作程序。從哈莉·泰勒的“過渡型”培訓模式開始,人們就模糊地意識到培訓要建立在組織的愿景、戰略和使命之上。現代培訓更是肯定了組織的作用,認為沒有組織介入的培訓則目標不明確,培訓目標的確定首先是組織戰略要求的轉換。但同時也應該以發展的眼光認識到培訓不僅僅是為了實現組織的要求,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組織的進一步發展。一個先進的培訓、一個有生命力的培訓應當考慮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如何充分發揮培訓對組織的前攝作用。
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長期負責集團公司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培訓模式的選擇要力求與集團公司的戰略目標、發展階段、培訓對象素質、學習制度及培訓體系相適應,符合集團公司戰略要求、符合企業生產需要和培訓對象需求。通過開展油田板塊首席專家培訓項目,創新性提出了“集成研究式”培訓模式,該模式充分體現了培訓與組織的相互滲透,開啟了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新思路。
一、“集成研究式”培訓模式的定義
“集成研究式”培訓模式首先是以集團公司戰略發展為目標,同時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和加快戰略目標的實現。培訓集中圍繞當前公司的核心業務和面臨的主要問題,充分體現了培訓與組織之間的滲透,起到加快實現戰略目標、促進企業生產、提升個人能力的目的。
“集成研究式”培訓模式一改傳統培訓強調“專心聽記”的特點,倡導學員參與、交流、探究,努力培養和提高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歸納、表述交流、團隊協作等多方面能力。“集成研究式”培訓模式尤其強調集中在一定時間內利用現有知識來組織學員共同研究、探索新知識、創造新成果。學員獲得的知識來自于相互之間有效的交流和教師的指導點撥,在相互傳授知識的同時不僅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還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提升,實現了培訓價值的提升。
“集成研究式”培訓符合成人學習特點,把學員從“知識接受者”向“參與者、體驗者、評價者”轉變,使學員真正成為培訓的主人,在成人培訓中具有顯著優勢。下面以中國石化油田板塊首席專家培訓項目為例,介紹其典型做法和取得的效果。
二、“集成研究式”培訓模式的典型做法
中國石化油田板塊首席專家培訓項目具有“目標高、層次高、起點高”的顯著特點。首先,該培訓項目立足于集團公司人才通道建設實施戰略,直屬企業首席專家是目前中國石化專業技術職位序列中的最高層,培訓定位非常高;其次,參加該培訓項目的66名學員中,教授級高工比例高達56%,博士和碩士比例也高達53%,均擔任著各油田首席專家、副總師等要職,學員整體層次非常高;第三,參加該培訓項目的66名學員當中有38%的學員剛剛接受完持續三年的中國石化上游中青年領軍后備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培訓項目,再次參加培訓,使得培訓起點非常高。由此可見,培訓項目的開發和實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項目組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創新性提出“集成研究式”培訓模式,培訓效果顯著,典型做法如下:
(一)突出前瞻性,科學設置培訓內容
首席專家的核心職能體現在技術引領上,項目組在培訓內容的設置上充分考慮了這一要素,緊緊抓住中國石化上游業務的戰略目標和核心問題,結合首席專家的崗位要求來設置課程,突出前瞻性。比如,項目組獲悉國家科技進步獎公布,隨即邀請到一等獎和二等獎的核心貢獻人前來授課交流,讓大家在接受先進知識的同時,還借助培訓平臺實現先進技術最大化傳播;又如,針對石油工程領域的首席專家,項目組就“石油工程最新技術進展及發展方向”主題安排了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海油、HESS和BAKERHU GHES五大企業前來授課交流、組織座談,核心都是圍繞“十一五”期間的主要成果、主要問題和發展趨勢,通過比對,引發學員對中國石化的石油工程行業發展作出前瞻性思考。
(二)立足實效性,創新多種培訓方式
1.創新引入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是培訓和團隊管理的`重要手段,透過有技巧地規劃和引導,從團隊腦力激蕩中獲得無數的創意。鑒于培訓對象層次高、實踐經驗豐富,在企業長期從事技術指導、技術決策和技術參謀,項目組引入“頭腦風暴”教學法,圍繞集團公司長遠目標以及業務部門近期的核心問題精選議題,引導和組織學員在愉快的氛圍中暢所欲言,各種思想相互碰撞,在腦海中激起創造性的“風暴”。這種教學方式最大的優點在于既鼓勵發散性思維又做到集中統一,有利于形成建設性意見,有效實現創新性思維向實踐的轉化。
2.引領論壇新思路
思路一:實現經驗與教訓的分享。
考慮到培訓對象均承擔著或參與過重大科研項目的組織與攻關,實踐經驗極其豐富這一特點,項目組突破以往“只講成功、分享經驗”的做法,明確圍繞“在實踐中所走的彎路以及對實際工作的啟示”設置學員論壇,鼓勵學員大膽講挫折、講失敗,真正在課堂中實現了講麥城失敗的經歷,給他人以更深刻的啟示。
思路二:實現有效的專業拓展。
在油田板塊首席專家培訓項目中,由于石油工程領域涉及測井、錄井、鉆井和機械等不同專業,課程設置挑戰非常大,項目組再次轉換思路,將挑戰變成資源。“特色技術論壇”的設立充分發揮了“專家型”學員的作用,讓彼此成為老師,既滿足學員個性化需求,又有效地實現專業拓展。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 8
一、項目研發——有效管理的基礎
培訓項目研發有兩層含義:所謂“研”就是通過對教師培訓需求的調查研究和分析,確定培訓主題、內容和對象,研制培訓方案;所謂“發”就是培訓項目經審核批準后,項目計劃書,供教師自主選擇。
項目研發的第一步是要組建研發團隊,團隊成員既要有教學實踐經驗豐富的名師,也要有理論研究型的專家、教授,還要有熟悉教師成長和培訓規律的培訓師。我縣在“多主體項目研發”過程中,組織發動了11位縣級首席導師,65位縣級學科培訓導師,還聘請了在甬高校和寧波市師干訓中心的部分專家,成立了多個項目研發團隊。然后全面分析教師的個體需求、崗位需求和學校組織需求,梳理出多個主題,再結合學生和社會的期望確定申報項目的最佳內容。
在研制項目培訓方案的過程中,首先要進行培訓目標定位,準確把握處于“適應期”、“發展期”、“成熟期”等不同發展時期的教師的成長需求,避免培訓內容“不合胃口”和“不適應”現象的發生。其次要有效整合培訓資源。教師培訓的核心資源是智力資源,主要包括人力資源、課程資源、教學資源和技術資源,其中人力資源是智力資源的主體,它包含培訓教師、培訓管理者和學員,在培訓中直接發揮著主導作用。為此,我們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整合。比如在《教科研論文寫作與課題研究的一般方法》這一市級培訓項目方案的研制過程中,我們分別邀請了省、市、縣三級教育科研機構的負責人和省、市培訓機構的專家,以及中小學特級教師共7人,對培訓內容、培訓課程、培訓方式等進行選擇和設計,還專程到杭州多次修改培訓方案。同時非常重視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在培訓前三個月便給學員寄發培訓預備通知,請他們將自己撰寫的論文或課題申報書的電子稿提前半個月發給項目組,以便授課教師組織講評和研討。
當培訓方案形成后,縣師訓中心要組織由專家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對每一個項目方案進行審核,然后報主管部門批準后,即進入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管理平臺,讓教師自主選擇報名。在項目環節,要充分強調規范性。不僅《項目申報書》的填寫要規范、完整,更要十分注意操作程序的嚴肅性。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項目研發作為培訓的起步階段,直接關系到培訓的針對性,起到了定方向、設藍圖的`作用,如果需求定位不準確,課程與活動設計脫離學員實際,必將導致項目培訓的低效。因此,只有抓好項目研發過程的管理,才能為培訓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過程實施——有效管理的關鍵
要保證教師培訓項目的質量,首先,培訓方案要適合教師需求。其次,培訓實施過程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因為它既是落實培訓方案的具體過程,又是檢驗培訓方案是否切實可行的試金石。因此,施訓過程的管理也就成了培訓項目管理中最主要的環節,也是整個項目成敗的關鍵所在。
為了提高效率、落實責任,我縣在項目實施過程管理中采取了項目負責人領導下的“組班教師負責制”。所謂“組班教師”即全面負責某一個培訓班級所有培訓活動組織與管理的專職人員,集班主任、項目秘書、信息檔案與后勤管理職能于一身。組班教師不僅要負責培訓班級的學員報到、培訓考勤、信息報道與反饋,還要配合導師做好培訓組織和學員作業的收集、班級培訓總結的撰寫、優秀學員的評選等工作,項目負責人和其他職能部門則做好指導、協助工作。
在首次項目培訓時,組班教師要做好學員報到的服務管理工作,熱情耐心地指導學員簽到、繳費、領取學習資料并交待一些注意事項。對于90學時以上的長項目培訓,還要做好開班典禮的服務工作;短項目,由組班教師簡要介紹該培訓項目的背景、概況與要求即可。
我縣學科教師90學時脫產培訓項目實行的是首席導師負責制下的“導師+基地”培訓模式,此模式的特點是由一位特級教師或名優教師作為首席導師,再聘請縣內外的名師、骨干教師組成一個導師團,其中首席導師主要負責培訓教學與活動安排,而組班教師則負責班務管理。
當參訓學員滿懷期待來到首席導師所在學校,經過簡短的開班典禮后,學員先聽導師的理論講座,觀看教學錄像或導師上示范課、剖析教學案例。接著,導師團成員指導各學習小組進行集體備課,輔導學員獨立制作課件,每組用抓鬮的方法選出1~2人上診斷課。然后是分組評課,集中交流,導師點評,學員上提高課,導師再作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方面的理論引領。在這樣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演繹,再從實踐到理論的歸納過程中,組班教師不僅要做好討論與點評情況的記錄和學員意見的反饋等工作,還要配合導師做好學員簽到、聯絡、服務等事項。
為了便于對學員實施個性化輔導,有效促進對參訓教師的個體診斷,在培訓的第二階段,要安排學員以小組為單位分散到各導師團成員所在學校進行實踐培訓。由于分組實踐縮小了規模,使得人人都有上課的機會,導師也能針對每個學員的不同情況進行更加詳細深入的指導,這樣還能增強導師和所在學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同實踐學校及時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和配合,比如落實好8~10人的備課與休息場所等。其次,由于實踐基地分散在全縣各地,組班教師難以兼顧,必須要檢查小組長點名、簽到和培訓過程記錄等職責的落實情況。組班教師還要到各基地蹲點半天以上。再次,要幫助學員協調或解決交通不便等實際困難。最后,還要建立分組實踐基地的聯絡平臺。每小組至少推選一名學員與組班教師建立QQ群,把每天的培訓概況和突出的亮點同大家交流分享,以便了解和掌握各組的培訓動態。
培訓結束時,要對培訓記錄、培訓作業、學員小結等進行收集歸檔,先由各小組長收齊后交各自的學科導師審閱,然后由首席導師匯集審批。組班教師還要將收集到的所有資料進行整理。同時,評選出優秀學員、優秀通訊員,召開結業儀式進行總結表彰,并給參訓學員發放結業證書。
在整個項目培訓過程中,我們充分認識到,培訓安全是培訓有序進行的保障,因此,每一次培訓,對有可能發生的狀況我們都做好充分準備,并做好預警防范工作,如遇停電、火警、學員身體不適或指導教師因特殊情況不能到位等情況,都有應急預案來應對。
由于我縣在項目實施中采取了組班教師負責制的管理形式,加上一整套切合實際的考核和培訓風險防范措施,每一個項目培訓都能有序、高效地開展,為參訓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三、總結反思——有效管理的深化
對項目培訓進行總結的目的是為了提煉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反思存在的問題和教訓,對今后的培訓提供幫助與借鑒,不斷增強教師培訓的生命力。培訓項目總結要全面、具體、翔實,主要是亮點與特色的提煉,從需求調研分析到培訓方案研制;從項目申報到指導教師選課;從培訓準備到過程實施;從培訓成果收集整理到推廣應用,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認真的梳理、分析與反思。
對需求調研分析的總結,重點要關注調查問卷的設計是否反映了調查對象的真實意愿,是否將大多數調查對象的需求納入了培訓內容。比如,在《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長項目中,根據調研中多數老師的要求,我縣把命題與試題分析、說課與試講、有效教學設計與有效評課的內容確定為培訓主題,受到了學員的歡迎。在《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培訓》長項目中,則根據多數老師的需求,把一字(英語書寫)與一話(英語語音)的基本功訓練作為培訓內容之一,學員在參訓期間,每天利用中午12點到1點這段時間,在導師的安排下進行半小時的書寫練習和半小時的語音訓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縣采取了“邊實踐、邊總結、邊改進、促提高”的總結模式,即針對對每一個專題講座、每一個專項活動,都對學員的學習效果進行問卷調查。對滿意度很低或者學員意見較集中的問題,就要啟動風險防范機制,對培訓內容或計劃作出調整,使培訓活動朝著有利于實現目標的方向發展。項目培訓的最后半天,我們還要求學員對自己的學習收獲和項目的整體看法作出評估。
每一個項目培訓結束后都要寫出總結報告,內容包括:
①項目基本情況;
②培訓實施過程;
③培訓的效果;
④培訓經驗與反思。
在培訓效果方面應包含學員的學習成果(個人成果與集體成果)和項目的其他成果(如培訓中形成的有價值的案例、自主研發的教材與課程等)。
在經驗與反思方面,要著重表述項目的成功做法、問題的反思與改進的建議等。比如,我縣在第一輪試點中,對個別項目過分強調精品課堂打造,忽視常規課堂研究這一現象進行了反思,大家認為教師平常均以上常規課為主,在全員培訓的項目中應著重探討如何提高常規課堂的質量和效率。在反思中,教師還提出,有些學科項目只重視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輕視備課、閱讀、出題、做題等第一實踐能力的培養,而教師在上課前必須自己先學會理解教材,先備課、會做題目,才能去上課。于是,在第二輪方案設計時,我們對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作了改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管理是一個系統而完整的過程,從決策、執行到反饋、總結都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向,都要服從和服務于全面提升參訓教師的素質這一需求。同時它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在服從總目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每個環節的功能和作用,通過創造良好的人際環境,滿足學員的合理要求,激發學員的參訓興趣和熱情來提高培訓的效果和管理的效率。只要我們認真分析每一個培訓項目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就能探索出以項目實施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不斷創新教師培訓的理論與方法,為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作出貢獻。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 9
為適應班主任教師對新時代教育理論的要求,我校政教處和團委組織了校本全員班主任教師的理論知識學習,這次班主任教師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理論上包括對教學規章制度、教學常規、師德、語言的規范與標準的常識和特點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學習,通過認真的培訓和自己的學習,使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獲,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為人為表
俗語說“打鐵全憑自身硬”。要做好班級各項工作必須加強自身建設,班主任的自身建設的關鍵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質,樹立班主任的權威。這種權威不同于上下級之間形成的行政權力,而是班主任知識豐富、能力超眾、人格高尚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的使人敬服的聲譽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無形資本。
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強調身教勝于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觀、他的品德、他的行為、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你希望你的學生成為積極向上、勇于創新、不怕困難、對人以誠相待、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盡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而你首先要一視同仁,嚴格要求。師愛是最神圣的,其神圣之處在于它有很強的原則性和崇高的使命感。正如馬卡連柯所說;“如果沒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教師要做到愛而有度,嚴而有格。
二、正確評價,鼓勵學生
教師經常要對學生的工作進行評價,教師的評價要公正,只有公正地評價每一個學生,才能使學生信服,從而激發起奮發向上的愿望。因此,我在教育中力求公正的評價每一位學生,對成績好的學生不護短,對學習差的學生不歧視,注意發現優生的不足,防微杜漸;善于發現差生的閃光點,并使之發揚光大。
三、注重原則,教育學生
紀律上要注重“先專政后民主",一個班級必須要有鐵的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凡是違反紀律的學生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而且班主任主任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一但有一次你沒有遵守你自己的原則,那么你將變成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在你處理違紀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少數學生對于處理不滿意,那么班主任的在這個時候應該馬上進行疏導工作,這就是“法”和“情”的關系,法律不外乎人情,我們先講法律再講人情,這是班主任的工作原則。
在社會急劇變革的今天,面對紛繁的世界,多種思想文化的激蕩,新舊價值觀念的沖突,激烈的競爭,以及拜金主義的侵蝕,班主任的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在這種環境下,熱愛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應是教育的基本準則,讓學生體會什么是真誠的愛,用實際行動去愛。
四、提高認識,更新觀念。
新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關注和支持。我總是認為新課標實施起來有四、些困難,班主任工作也相應的有所難度,畢竟各地條件不一樣,有些家長望子成龍的急功近利觀念太強,他們傾向于應試教育,認為兒女只要考取大學就萬事大吉。但我聽了各位教授的課后才知道任何改革在其初期都會產生陣痛,只要是對人民、對祖國有利的事我們就要義無反顧地堅持并將它做好。我們人民教師面對的不僅僅是學生,而且還有生我養我的祖國。如果不搞好課改又怎么會培育得出高質量的創造性人才呢?只有實施課程改革,才能培育學生創造力、才能夠更好的適應青田的實際教育。這樣就要更加注重班主任工作,做好各個學科之間的溝通,讓學生全面發展。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 10
在20xx年的發展對象培訓中,我們學習到了很多關于發展對象的知識和技能。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我認為這次培訓非常有收獲,總結如下。
首先,我們了解了發展對象的概念,并學習了如何確定發展對象,包括分析市場需求,制定發展計劃。其次,我們學習了如何與發展對象建立聯系,如何展開好的談判和銷售。通過這些學習,我們掌握了如何提供有效的客戶服務,如何維護和發展客戶關系。
除此之外,我們還學習了如何制定目標和計劃,如何建立發展目標和計劃、推進計劃執行,以及如何監督和評估計劃的執行情況。這些技能不僅適用于發展對象的工作,還適用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最后,個人認為,開展有效的培訓并不是只讓學員或者聽眾聽懂,而更重要的是培養學員的`實踐能力,讓學員掌握實踐技能。這次培訓也有實踐環節,能夠讓我們更加深入的理解所學知識和技能,并加強對其的記憶。
總之,通過20xx發展對象的培訓,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和技能,而且也能夠在實踐中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提升工作能力和績效水平。
【發展對象集中培訓個人總結】相關文章:
發展對象個人培訓總結(通用13篇)04-30
集中培訓總結12-12
發展對象的培訓總結范文07-19
發展對象個人思想總結05-24
集中培訓心得體會總結05-29
師德師風集中培訓總結(通用13篇)07-11
師德師風集中的培訓總結(通用16篇)06-28
新入職銷售人員集中培訓總結11-30
關于教師集中培訓總結范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