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訓學習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么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校本培訓學習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本培訓學習總結1
實施課程改革,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課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師是具體的實施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觀念和方法。
新教材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關注學生的感情、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其終身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首先要求我們轉變教育觀念,不在單純做知識方面的權威,將書本上的知識原原本本教給學生,而應當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只要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才能擺脫舊的束縛,走上創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師的觀念沒發生轉變,即使面對新課程、新教材,仍舊會穿新鞋走老路。作為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將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貫穿與課程教學之中。
首先,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之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及建立一種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讓學生自由的想、大膽的想、給予他們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創新的自由,給他們一片自由的藍天;徹底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活起來,把以教師為主的一言堂變為學生積極參與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進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內容,通過教師的引和導使學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課程標準與教材的關系:課程標準是一個要求貫穿于教學中的綱;而教材是教學的具體內容,是課堂教學的具體依據。
校本培訓學習總結2
通過參加校本培訓,我學習了先進的教育理論,也和我校的優秀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可以說此次培訓收益頗豐、獲取匪淺。我能夠虛心向一些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請教,經過培訓、實踐,既有知識上的積累,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既使觀念更新了,也將理論有所提高,現對整個學習培訓過程總結如下:
我認為,做一名現代化不落伍的老師,應當積極適應素質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轉換,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同時,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終身學習,不斷進步,這是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也是為人教師的重要內容。
以前我的認識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教師的工作的確需要奉獻。通過校本培訓后,我又認為新課程中有愛心,有創意,能夠擴展教學資源,對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產生影響的具有注重人文關懷的教師。也許"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說法已經有些過時,但若將自己擁有的那桶水變成不斷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來越廣泛,以學生為友,甚至以學生為師都是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勤學善思。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和諧地與學生相處,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首先,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性的,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長遠的,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其次,對學生胸懷要博大,情感的體驗要細微,"沒有理由要求每個學生喜歡我,但我必須喜歡每個學生"。師生關系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通過校本培訓,我思想認識的提高:學習到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手段。我清楚地認識到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專業知識的增長:通過網絡平臺海量的知識點和例證,結合生動靈活的學習方式。通過和參加培訓的其他老師進行交流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和方法,相互學習和探討,讓自己長期以來的固有教學模式有了進一步的改進和升華。
校本培訓學習總結3
教育部下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式啟動。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應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內容”,“教師進修培訓機構要以實施新課程所必需的培訓為主要任務”。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教師培訓工作掀開了新的一頁。為了做好進一步實施新課程為主要內容的校本培訓工作,特作總結如下:
一、更新觀念,明確培訓方向。
為了保證新課程改革教師培訓工作的質量,我們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和部署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經過學習、調研和反復研究,我們確定了新課程改革師資培訓的指導思想、工作思路、培訓原則和進度安排。
1、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有關精神,使教師繼續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師資培訓有機結合起來,以學習、研究和推進新課程改革為核心,努力探索和創建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師資培訓模式,采取分階段、分類別、分層次、跟進式推進的操作方式,全面提高培訓質量,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
2、工作思路:
突出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重點,提高廣大教師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要意義的認識,了解掌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和任務要求的通識性培訓;在廣大一線教師學習新課標、把握新教材的知識體系和手段方法的學科培訓基礎上,針對新課程實施中的難點和實際問題,引導學校和教師大力開展以校為本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提高學校和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中的問題解決能力。
3、培訓原則:
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邊培訓、邊實驗;邊實驗、邊培訓。邊總結、邊提高。
二、努力探索,抓好培訓工作。
1、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調整和確定培訓內容。在通識培訓進行前和培訓過程中,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一線教師的實際培訓需求,再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及時調整和確定培訓內容。
(1)新課改教師全員通識性專題培訓:《走進新課程》。
。2)新課改實施過程中跟進性專題培訓:《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新課程的實施難點與教學對策》。
(3)以校為本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題性培訓:《校本教研通識培訓》。
。4)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新課程實踐性專題培訓:《備課新思維》、《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
2、多方協作配合,創新新課程教師培訓模式。
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師資培訓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實際操作中培訓部門必須明確本部門相關職能范圍,注意實驗教師之間層次、類別、需求的差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構建科學有序、靈活開放、優勢互補的大培訓格局。
(1)通識培訓與學科培訓交織式。我們組織的通識培訓重點解決教師在思想觀念上的問題,學習理論更新觀念;學科培訓重點解決教師在實際操作中的問題,進行實踐探索,完成行為轉變。
。2)校本培訓與校本教研結合式。大力倡導并推進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提出的問題在校本培訓中得到解決,教師校本培訓的成果快捷地運用到校本教研之中,二者成為統一的整體。
(3)集中培訓與自主研修互補式。按照我市新課程改革的進程安排,及時對校本培訓進行宏觀指導;并注意使集中培訓向教師自主研修和合作探究延伸,鼓勵教師開展教學反思和課例研究活動。
。4)在新課程師資培訓管理上,堅持以專題學習完善培訓內容體系,集中輔導與教師自學相結合,以考促訓;嚴格執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分制,建立嚴格的學分登記制度。
三、扎實工作,培訓成果顯著。
1、通識培訓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轉變。
通識培訓使廣大教師從對新課程改革的畏懼和不理解到主動接納和理解,《綱要》和相關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課改理念已經被實驗教師所普遍接受,并被他們由嘗試到自主地融入自己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新課改實踐中學會了用新理念去觀察和思考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們的教學觀、課程觀、學生觀和評價觀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通識訓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革,這種轉變也促使他們產生了新的培訓需求和渴望,進而使培訓機制步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2、跟進培訓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發生了變革。
在通識培訓基礎上所進行的跟進性培訓促發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的轉化,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場面,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也在發生變化,教師盡可能多的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學生在互動中學習知識與技能,追問過程與方法,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實現一定的價值觀,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師生共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享受著學習的快樂。
校本培訓學習總結4
重建師生課堂生活是本次課程改革重要標志之一,而幫助學生確立科學、正確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那么,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呢?我認為應當做以下幾點:
正確認識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已成為我們的共識。關鍵是課堂教學能像過去那樣,不顧兒童的生活經驗和思維方式,采用以灌輸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學習方式,而應帶之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合作等新型的學習方式。
正確認識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課程標準和教材課程改革就能到位了。關鍵的環節還在于教師如何運用教材。
改變教師的角色意識。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以知識傳授者的面目出現,以管理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不容絲毫的冒犯和懷疑。就有這種意識,教師就不可能公正的對待學生、真心傾聽學生的看法和見解、尊重學生的質疑和創新。在教師這樣的'角色意識下,學生只能被動的做知識的接受者、儲存者和知識的反復訓練者。而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活動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有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與師生互教互學,彼此間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學不只是一個忠實的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課程實施將變成一種動態的、生動的、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課堂開放以后,教師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強了。教師的目標意識要加強,要從整體考慮課堂教學的育人目標;創新意識要加強,一切從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出發;合作意識要加強,教師應該走下講壇,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探討與交流;調控能力要加強,再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情況是無法預料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學習,不斷研究課堂調控藝術。由于我對新課程改革學習還很不夠,只能談點粗淺的看法,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
校本培訓學習總結5
實施課程改革,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課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師是具體的實施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觀念和方法。個人體會到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關注學生的感情、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其終身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首先要求我們轉變教育觀念,不在單純做知識方面的權威,將書本上的知識原原本本教給學生,而應當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只要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才能擺脫舊的束縛,走上創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師的觀念沒發生轉變,即使面對新課程、新教材,仍舊會“穿新鞋走老路”。作為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將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貫穿與課程教學之中。
首先,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之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及建立一種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讓學生自由的想、大膽的想、給予他們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創新的自由,給他們一片自由的'藍天;徹底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活”起來,把以教師為主的“一言堂”變為學生積極參與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進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內容,通過教師的“引”和“導”使學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課程標準與教材的關系:課程標準是一個要求貫穿于教學中的“綱”;而教材是教學的具體內容,是課堂教學的具體依據。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重建師生課堂生活是本次課程改革重要標志之一,而幫助學生確立科學、正確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那么,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呢?我認為應當做以下幾點:
正確認識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已成為我們的共識。關鍵是課堂教學能像過去那樣,不顧兒童的生活經驗和思維方式,采用以灌輸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學習方式,而應帶之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合作等新型的學習方式。
正確認識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課程標準和教材課程改革就能到位了。關鍵的環節還在于教師如何運用教材。
改變教師的角色意識。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以知識傳授者的面目出現,以管理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不容絲毫的冒犯和懷疑。就有這種意識,教師就不可能公正的對待學生、真心傾聽學生的看法和見解、尊重學生的質疑和創新。在教師這樣的角色意識下,學生只能被動的做知識的接受者、儲存者和知識的反復訓練者。而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活動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有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與師生互教互學,彼此間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學不只是一個忠實的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課程實施將變成一種動態的、生動的、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課堂開放以后,教師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強了。教師的目標意識要加強,要從整體考慮課堂教學的育人目標;創新意識要加強,一切從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出發;合作意識要加強,教師應該走下“講壇”,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探討與交流;調控能力要加強,再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情況是無法預料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學習,不斷研究課堂調控藝術。由于我對新課程改革學習還很不夠,只能談點粗淺的看法,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
校本培訓學習總結6
積極參與縣級課題的申報,爭取有論文在市、縣有關雜志上發表或網上交流為目標,本學年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我們重點開展了以下幾項活動:
1、依托課題研究的成果,有效推進辦園特色工作的開展。
2、完成縣級課題《農村邊遠地區幼兒園新教師培養》的研究與結題工作。
3、繼續發揮科研骨干隊伍的帶教、引領作用。為全體教師開展科研的講座、培訓等活動,幫助教師樹立科研興教的意識,逐步走進科研工作,不斷提升科研能力。
4、加強對教師問題意識的培養。結合日;顒拥挠^摩與研討一起尋找、發現研究的`問題,確立研究的方案。
5、積極參與新一輪的縣級課題申報。申報青年教師課題1項、教研室課題2項。
6、關注教研與科研的整合,我們將把日常發現的問題及研究的情況結合每周的業務學習一起進行專題研討,使我們的研究與實踐緊密結合,真正體現讓科研與教研相整合。
校本培訓學習總結7
有幸參加了教育部20xx年班主任工作培訓班,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但是名師的指導加上豐富的教育實例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以下是我談談參加培訓的學習總結:
做一名有魅力的班主任
“親其師,信其道”,老師要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征服學生。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說“班主任是學生素質的雕塑師”,所以作為一名班主任應具備多種能力、扮演多重角色,老師的工作才會順利進行,那么如何塑造班主任的形象,增添班主任的魅力呢?我想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要有積極向上、健康的心態
一位積極健康的班主任必然帶出一批積極健康的學生,如果一位班主任整天滿腹牢騷,唉聲嘆氣,學生必然受到其傳染,也會失去生活中的勇氣和快樂,更不要說在老師身上得到榜樣的力量,班主任的情緒能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學生的情緒又會反作用于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必須有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做一名“陽光”老師,才是學生們喜歡的老師。
善于反思
反思,能讓我們少走彎路。有一次在班會上講到每個人要學會反思:人之所以要高出其他動物一個層次,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人會時刻在反思,而其他動物卻很少。我們很少見一個人做完一件事情之后沒有任何反應,我們事后所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其實都是反思之后最初等的表現形式。反思能讓我們明白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是經驗,哪些是教訓,讓我們更能明辨是非,糾正我們所走的路。
要做一個有魅力的班主任,也許還需要很多的條件,心態的自我調整、知識內涵的提升都是離不開的,因而我的成長之路還很漫長,雖然已經取得了學生們的認可,可與自己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還需要有大量的工作去做,因為只有在不停的學習和反思中才能取得進步。我相信只要付出,就會有收獲,不需要計較太多,只須每天早上起來,看到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就是最幸福的了。
日常規工作與班級管理
。ㄒ唬⿲Π嗉売變耗苡腥娴牧私
我覺得作為一名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將班級常規帶好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對本班幼兒能有全面的了解。因為幼兒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年齡和生理上的差異性,教師如果能對每個幼兒都能熟悉,了解幼兒的個性和習慣,并結合幼兒的這些特點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兒發展的常規管理方法。
。ǘ┏R幗逃粘Wィト粘
俗話說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兒良好的常規也是要從幼兒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即從細小處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這里提到的常規其實是很廣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規、學習常規,而生活常規隱含了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園的生活習慣、集體規則意識的培養等等,教師都要根據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內容,有內容、有計劃的開展常規管理的工作。
(三)常規教育要抓重點、反復地抓
幼兒的年齡比較小,自控能力比較弱,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教師首先要幼兒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應該怎樣做,進而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兒的可塑性比較強,他們良好的常規養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中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要將常規教育曉之以理,要講究培養的形式,要不怕反復的練習,并不斷的.改變形式,以此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老師僅僅只是熱愛他的學生,沒有常規,沒有教育,沒有引導,任其發展,那么這個班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盤散沙。一個班級混亂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制定有序的班級常規,幼兒往往不知道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更好。所以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有利于促進幼兒形成一定的秩序感,有利于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建立家園聯系
橋梁,是通過大家的互相聯系,不斷的溝通,齊心協力建立起來的。也離不開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家長的支持對我們的教育工作至關重要,我們將充分挖掘家長的資源,做好家長工作。
1、“家園共育”是我們溝通的一個橋梁。我們會定期的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的各種表現以及學習的內容,介紹一些育兒的經驗和一些先進的信息,也請家長來談談自己的教子經驗,摘取幼兒生活中的點滴,請家長配合,共同培育幼兒。
2、個別訪談。利用交接孩子的時間、電話聯系、家訪等形式進行個別的交流、不僅能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也使家長和老師更容易溝通,更能清晰的了解自己孩子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從而促進每個孩子的成長。
3、“家園聯系冊”每月一次向家長匯報孩子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家長也及時的反饋幼兒在家的表現,使我們彼此更加的了解,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培訓是短暫的,但是這次培訓留給我們的思考是持續不斷的。如何在《綱要》精神的指導下,緊扣滲透式教材,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發掘出幼兒的最大潛力是值得每一位老師不斷探索的問題。
【校本培訓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暑期校本培訓學習總結07-27
校本培訓學習總結報告09-01
校本培訓個人學習總結11-14
校本培訓學習計劃01-02
學習名校校本培訓心得07-04
校本培訓學習心得04-28
小學教師校本培訓學習總結-學習總結12-21
幼兒園校本培訓學習總結范文02-13
寒假校本培訓教師學習總結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