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愛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愛工作總結1
古往今來,家長對孩子最殷切的期望莫過于“望子成龍”,然而,對于怎樣去培養和教育孩子,每個做家長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該何從入手。孩子的培養與教育關乎其未來的人生旅程,也關乎做家長的責任。
我班有些家長自身經濟受條件限制,在外經商、務工,無法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親戚照看,造成了事實上的“單親教育”、“隔代教育”、“寄養教育”的現象屢見不鮮,使學生成為留守兒童。
這些留守兒童與父母整年,甚至幾年不能見上一面,在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環境中畸形成長現象令人矚目。至于這些留守兒童的“生活上缺照顧、行為上缺管教、學習上缺輔導、思想道德上缺約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問題對學校、家庭、社會影響頗深。為了更好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讓留守兒童能夠安心學習,留守兒童的家長在外安心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著自己,努力使自己不會愧對于代理家長這個神圣的職責。現將自己的工作心得談一談。
1、密切關注兒童、增強情感投資。學校是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老師就是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學校和教師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情況。首先讓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讓全班留守兒童結對子。
2、對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輔導、思想教育、生活服務等。如果孩子生病,我立即帶領學生去醫院治療。在學習上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更重要的是始終注重他的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使他們能夠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以優異成績完成小學的學業;課間關心留守兒童,經常與他們一起拉家常、做游戲,了解他們的具體情況,這樣使他們親近、信任老師。這樣默默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師愛”勝過“母愛”。此外我們還組織班干部協助老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動態跟蹤,有的放矢地做好相關幫扶工作,這樣一來二去,留守兒童就覺得自己在這兒讀書擁有“大家庭”的心理歸屬感,使留守兒童能安心生活和學習,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大增強教育實效性。
3、確定監護人員、家校通力合作。現在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嬌生慣養,這就給教育帶來一定的難度,目前學校的留守兒童這么多,無形中給老師在教育教學上增添了許多麻煩。至于這些重重的困難擺在我們老師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種挑戰,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集體座談、個別訪問,真正摸清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然后要求留守兒童的父母配合學校確定孩子的監護人,學校建立班主任、監護人聯系卡,這樣便于學校、班主任、監護人隨時可以相互進行溝通,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同時建立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愛心媽媽”、全權負責的“父母”,學生中的“愛心同學”等交流平臺,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對留守兒童進行齊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這條永不消失的天線,對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條捷徑,保證了留守兒童的正常運作。
4、健全”留守”檔案、便于信息捕捉。我們對留守兒童的性格、興趣、學習、思想、心理、品格等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分析,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專門的檔案。檔案包括學生的家庭情況、家長的相關信息、監護人的'信息,并將這些檔案進行管理。
5、保持融洽感情、填補深邃溝壑。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雖然時時惦記著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識上的疏忽,不能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靈的創傷極為嚴重。留守兒童中品質低下、心態不良、性格倔強等兩極分化也不在話下,我們老師總不能看著這些留守兒童的悲劇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設法把情況反饋給家長,要求家長通過電話、書信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系,同時要求家長定期與子女溝通;期初期末還給每位家長發去《致家長的一封信》,讓他們了解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況。許多家長照著這種方法去做起到積極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補了父子母子之間的深邃溝壑,有力地促進孩子們的身心沿著正確的軌跡發展。
關愛工作總結2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多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并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托人照顧的中小學生。
關注“留守孩子”的成長,就是關注祖國的未來,是全社會的事,也是每個學校的事。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20xx年,我校開展關注留守孩子、情系留守孩子等系列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幫助他們排除種種心理障礙,助長他們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一、摸清情況,確立工作目標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鄉農民大量外出務工、經商,有許多成功人士已在經濟發達地區購置房產安家落戶,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農民在外過著低收入的打工生活,無力支付高額的異地借讀費用,只好將子女留在本鄉由長輩或其他親戚幫助看管,我校目前有575名學生,父母雙雙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就有92人,他們享受不到父母的溫暖叮嚀,只能在隔輩或親戚有心卻無力的關愛中徘徊,而貧困山區的留守人員,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殘、文盲、半文盲。這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多么不利啊。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學生是祖國的希望,“留守兒童”的問題引起了社會與相關領導的關注和極度重視。面對現狀,我校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二、我校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
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
每班推薦幾名典型學生與我校在職教師結對,每位教師結對1—2名學生,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他們生活、指導他們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志,讓留守兒童在集體中成長,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3、大力宣傳,發動社會力量。
關愛留守兒童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所以在活動中,我們還發動了村委會干部、鄉政府干部、各級單位在職職工一起加入到“關愛行動”中來。
4、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
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情況,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通過聯系卡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5、積極開展各種活動。
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我校在周二至周四的下午課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課外閱讀、學習指導、體育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等。
6、形成關愛合力。
學校在原來的家訪制度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況,實行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與留守兒童遠在外地的家長定期電話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并對農村的老年監護人(如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一定的家教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
7、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于每個人來說,家是溫暖的,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學校就是他們的第二家,老師就是他們對他們的第二任“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開展“非留守孩子”與“留守孩子”的手拉手活動,如舉行“心連心,手拉手”主題班隊會等;在班隊會上給留守兒童更多傾訴的機會;課外輔導時讓留守兒童享受最優先;利用“六一”及藝術節等活動讓留守兒童有更多的參與面,實踐活動中細致地教他們自主生活、自護自救的知識,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8、給父母的一封信。
各班級還安排所有的留守學生給父母寫了一封信,讓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等等向父母進行匯報。目前此活動正在進行中,這項活動將延續到下學期。
三、成績和困難
經過近一年來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的行為習慣好了,成績提高了,待人接物禮貌了,自立、自主、自強了……我們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工作,也許現在還僅僅是起了個頭。但是在那么多人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有決心對這項工作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這項工程。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但是,留守兒童作為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落實到學校也存在著不少問題,貧困山區的學校如同貧困山區的家庭一樣,同樣擺脫不了地域的色彩——貧,仍然是個大問題。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開支,學校這個大家庭也負擔不起,經費不足,大大制約了“關愛工程”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學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時,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師和相關人員也是制約“關愛工程”的問題之一,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的心理教育培訓或由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迫在眉睫。
總之,留守學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學校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扎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煉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將給“留守孩子”家的感受,愛的呵護,自信的感昭,讓“留守孩子”在全面發展的沃土上健康茁壯地成長。
關愛工作總結3
20xx年5月“關愛行動”實施以來,團華龍區委首先就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校進行了摸底調查,調查主要針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父母的工作類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校的人數比例、學校在此工作方面已做的相關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與難點、以及進城務工子女在校的學習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等情況。
經調查發現,華龍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近年逐漸增多,學習基礎薄弱、語言溝通困難,生存邊緣化,同時需要物質和精神兩方便的幫助和關心。華龍區現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校3家、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人3012人;
至今華龍區已經開展長期結對的學校共有6所,為實現結對工作的全覆蓋,團華龍區委參考摸查情況,動員區內高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志愿者組織,逐個落實結對單位。目前6所學校的結對工作已經全部完成,結對單位涵蓋高校、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10家單位,實現了每所學校有一支固定的志愿服務隊對應。團華龍區委同時配備2名“關愛行動”項目專員帶頭抓結對、抓服務、抓管理、抓宣傳,并通過他們管理志愿者團隊、培訓志愿者、組織實施具體項目。
1、提升“關愛行動”實施水平。為了能更好的為廣大愛心人士提供一個幫扶平臺,團華龍區委響應上級號召選擇一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較為集中的學校成立了“微笑吧”關愛農民工子女活動陣地。
團華龍區委開展“關愛行動”對接的6所學校均為公辦學校,教學條件及師資力量較為完備。根據這一特點和實際情況,區志愿者聯合會堅持幫扶行動與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實際需要相結合,將幫扶方式定位于精神關愛層面,即通過多樣的志愿服務溫暖孩子們的內心,幫助他們了解和融入城市,促進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健全的人格,樹立自信心。
一是以利用重大節假日為契機,開展關愛活動。區志愿者聯合會充分利用12月5日國際志愿者日、元旦、春節、六一等節日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關愛活動,切實為廣大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提供幫扶。20xx年12月團華龍區委聯合紅磨坊有限公司舉辦了“七彩課堂”農民工子女感受城市的志愿服務活動,帶領40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參觀了氣象科技館,了解了科普知識,感受了4D電影的奇特效果。感受城市,是“七彩課堂”服務農民工子女系列活動中的.一項,華龍區團委希望這次活動,增強農民工子女對長春這座最有人情味的城市的功能認知。大部分農民工子女。
2、目前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教育問題,而是如何更好的與城市相互融入,這些孩子們要融入城市就要更多的了解城市、感受城市、體驗城市,從而更加熱愛這座城市,努力學習將來為建功長春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的城市要更好的吸納這些城市新生代,就要給他們機會讓他們靠近城市,更重要的是從心理上貼近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全區各級團組織、志愿者組織積極與對接學校聯系,開展了親情陪護、文藝聯歡、健康宣傳、義務家教、感受城市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全方位助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健康成長。
二是積極引導對接單位,促進志愿服務常態化。區志愿者聯合會針對各對接單位情況,適時設計并發起關愛行動志愿服務活動,吸引并引導對接單位主動與學校結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如華龍區衛生局團支部主動與所對接的兩所學校在寒假前夕開展健康知識講座,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健康安全的假期;農村信用社團支部開展與對接學校學生“一對一”幫扶活動。活動中,志愿者們和孩子們互動游戲、表演節目拉近了之間的距離,讓彼此感受著生活中充滿了友愛和快樂。志愿者們還給孩子們帶來了學習用品及生活用品,同時,志愿者們就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孩子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向孩子們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驗、生活經歷,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孝敬長輩,并互留聯系方式,在后期開展結對關愛;顒又,志愿者和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孩子們。
3 、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知心叔叔和阿姨,志愿者們用真情和溫暖關愛留守兒童,也感受到了奉獻愛心的幸福和快樂。
【關愛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關愛學生工作總結03-13
關愛留守學生工作總結01-05
關愛“ 留守學生”工作總結01-11
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總結07-03
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總結12-01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2-01
關愛留守學生工作總結11-16
關愛留守學生工作總結01-14
關愛留守學生工作總結03-08
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總結02-27